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试卷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论述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论述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论述题及答案1、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

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

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2、案例分析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

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答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

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

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复习题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复习题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复习题《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复习题第一章划时代的变革1、《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2)《课程标准》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3)《课程标准》妥善处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尤其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

(4)《课程标准》指明了小语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学习《课程标准》与大纲异同的意义是什么?有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信息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A、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已成为现实的需要。

书读不完,关键是要爱读书,会读书。

B、必须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

C、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高效快速的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4、全球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5-6)A、语文教育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

B、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化文化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鉴别能力。

C、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全球化社会中现代公民之必需。

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D、语文教育应该渗透规、规则、法制的意识。

E、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F、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5、个性化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7)A、语文教育也应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

B、课程、教材、教法、评价诸方面都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新世纪的到来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哪些新启示?(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基础教育有着怎样的变化?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在新的终身教育的体系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通才教育;它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发展,使基础教育成为人的发展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大纲试卷

小学语文新课标大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A. 沉默(mò)B. 沉重(zhòng)C. 沉思(chén)D. 沉没(mò)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小明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

C. 小明跑步很快,像一阵风。

D. 这本书很有趣,我看了三遍。

3.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A. 一心一意B. 三心二意C. 两心一意D. 七心八意4. 下列哪个词语可以填入空格,使句子意思通顺?A. 我喜欢读书,因为()让我增长知识。

B. 小明()的作业总是做得又快又好。

C. 我们要爱护环境,因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D. 老师鼓励我们()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B. 小草在微风中摇曳。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老师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6. 下列哪个词语的笔顺与其他三项不同?A. 大B. 小C. 长D. 长7. 下列哪个句子没有语病?A. 小明非常勤奋,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公园里的花草非常美丽,令人陶醉。

C.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努力做到最好。

D. 小明很聪明,但他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8.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与其他三项不同?A. 休B. 息C. 息D. 息9.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B.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C.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榜样。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10. 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A. 摆放(bǎi)B. 摆脱(bǎo)C. 摆设(bài)D. 摆脱(bài)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词语填空:我国的()壮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2. 词语填空:在课文中,我们学会了()的词语,如()。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历年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历年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7.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测评试卷(3篇)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测评试卷(3篇)

第1篇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4.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是:全面评价、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

5. 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A.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A. 识字与写字B. 阅读与写作C. 口语交际D. 综合实践活动3.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A. 全面评价、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B. 全面评价、结果评价、激励性评价C.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激励性评价D. 全面评价、过程评价、激励性评价4.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活动D. 家庭教育5.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A. 爱岗敬业B. 教育教学能力C. 科研能力D. 养生保健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

2.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

3.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4.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 案例描述: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草原》一课的教学时,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播放了草原风光的图片和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原之中。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浙江省2012年1月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33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文教学独立设科始于( )A.清未B.秦朝C.唐宋D.南北朝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的数量是( )A.3000个左右B.2500个左右C.3500个左右D.2000个左右3.在小语教育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小语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的是( )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8年4.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的主持人是( )A.丁有宽B.李吉林C.于永正D.王菘舟5.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是( )A.识字B.写字C.习作D.阅读6.口语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的( )A.并行概念B.上位概念C.下位概念D.科学概念7.建国后第一次列入语文课程标准的是( )A.汉语拼音B.写字教学C.学法指导D.综合性学习8.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突显教学评价的( )A.终结性功能B.隐性功能C.科学功能D.发展性功能9.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这种研究是( ) A.评价研究 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发展研究10.在小语中比重最大、用时最多的是( )A.阅读教学B.习作教学C.识字教学D.口语交际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中国古代教育已专门设立语文学科。

( )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3.不同的课程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

( )4.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 )5.阅读是语言运用和语言外化的过程。

( )6.对小学生的作文,1-2年级称写话,3-6年级称习作。

( )7.口语交际教学就是以往常说的听说教学。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题库(有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A. 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基础B.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C. 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D. 语文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答案:B2. 以下哪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描述?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B.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A. 识字与写字B. 阅读与鉴赏C. 写作与表达D. 数学与科学答案:D二、填空题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小学阶段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_____个左右。

答案:3000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小学阶段学生应能背诵优秀诗文______篇(段)以上。

答案:6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______万字以上。

答案:100三、判断题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阅读兴趣,提倡海量阅读。

答案:错误。

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以识字和写字为主,注重培养阅读兴趣,但并非海量阅读。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培养写作能力,提倡个性化写作。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9. 请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

答案:小学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体现在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人文性体现在语文课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培育人文素养的作用。

10. 请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4年版)》中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试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 C )A课程内容 B课程结构 C课程性质 D课程管理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 B)A18%—20% B20%—22%C23%—25% D26%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三个维度是( C)A知识、能力、方法B知识、过程、价值观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阶段目标和( D)A年目标 B月目标 C周目标 D总目标5.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D)A 2万字B 3万字C 4万字D 5万字6.小学三至四年级,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 )A 2500个B 2300个C 2100个D2000个以下7.小学三至四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课内习作每年( C )A 5次左右B10次左右 C 16次左右 D 20次左右8.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会写常用汉字(C )A 1500个B 2500个C 3000个D 3500个9. 小学五至六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40分钟能完成( C)A 不少于200字的习作B 300字的习作C 不少于400字的习作D 不少于500字的习作10.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方法,被称为( B )A 实物演示法B情境图示法 C 情感激发法D媒体辅助法11.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A)A 70万字 B80万字 C 90万字 D 100万字12.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 B)A 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B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C 让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D 让学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13.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写作情境,一是参与活动,二是( D)A 重视交流 B再现生活 C 奇思妙想 D 角色体验14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 D)A 模式化的学习 B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掌握 D 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15.“观察—表达”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 A)A 低年级 B高年级 C 二年级和五年级 D 四年级和六年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几个方面是( B,C,D,E)A教学手段B识字与写字C阅读D写作E口语交际17.辩论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该(B,C,D,E)A抓共同处B抓有疑处C抓分歧处D抓关键处E抓矛盾处18.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与以下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 A, B,C,D,E,)A时代化 B互动化 C 基础性 D 生活化E连贯性19.基于网络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包括( A.C,D,E)A 网上游戏 B观察现实生活 C 专题研究 D 发表习作E远程交流20.改革语文考试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A,B,C,D,E)A 题型的开放 B命题的开放 C 多套试题 D 允许多次考试E自主展示学习成果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对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四川省2006年10月自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 C )
A课程内容 B课程结构 C课程性质 D课程管理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 B)
A18%—20% B20%—22%C23%—25% D26%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三个维度是( C)
A知识、能力、方法 B知识、过程、价值观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阶段目标和( D)
A年目标 B月目标 C周目标 D总目标
5.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D)
A 2万字
B 3万字
C 4万字
D 5万字
6.小学三至四年级,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 )
A 2500个
B 2300个
C 2100个D2000个以下
7.小学三至四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课内习作每年( C )
A 5次左右B10次左右 C 16次左右 D 20次左右
8.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会写常用汉字(C )
A 1500个
B 2500个
C 3000个
D 3500个
9. 小学五至六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40分钟能完成( C)
A 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B 300字的习作
C 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D 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0.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方法,被称为( B )
A 实物演示法B情境图示法 C 情感激发法D媒体辅助法
11. 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A)
A 70万字 B80万字 C 90万字 D 100万字
12.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 B)
A 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B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C 让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
D 让学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13.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写作情境,一是参与活动,二是( D)
A 重视交流 B再现生活 C 奇思妙想 D 角色体验
14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 D)
A 模式化的学习 B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掌握 D 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
15.“观察—表达”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 A)
A 低年级 B高年级 C 二年级和五年级 D 四年级和六年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几个方面是( B,C,D,E)
A教学手段B识字与写字C阅读D写作E口语交际
17.辩论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该(B,C,D,E)
A抓共同处B抓有疑处C抓分歧处D抓关键处E抓矛盾处
18.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与以下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 A, B,C,D,E,)
A时代化 B互动化 C 基础性 D 生活化E连贯性
19.基于网络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包括( A.C,D,E)
A 网上游戏 B观察现实生活 C 专题研究 D 发表习作E远程交流
20.改革语文考试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A,B,C,D,E)
A 题型的开放 B命题的开放 C 多套试题 D 允许多次考试E自主展示学习成果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对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1.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将来实现汉语拼音化打下基础。

( F)
22.工具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T)
23.语文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应着重让学生掌握系统和
完整的知识。

( F)
24.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 T)
2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强化文体意识。

( F)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如何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1)、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2)、变革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

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求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

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抓有疑处、抓分歧处、抓关键处、抓矛盾处)、开展活动(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27.简述写作教学中如何强调“真情实感”。

答: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要求学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言之有物,写真切体验。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尊重他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负责任。

这些都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品和文风。

28.简述在口语交际中拓展交流渠道的措施。

答:首先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之中,以课本为主,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相贯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施展口才的良好环境;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其实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第三,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
29简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的意义。

答:有利于培养信息素养,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
的基本能力,培养这种能力,语文有责无旁贷。

有利于提高基本技能,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信息化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和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构想成为了现实。

30简述在写字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

答:美育和写字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育的过程,“美”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

(1)在指导中发现美,首先要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其次,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高审美感受力,通过静心读帖,使学生体会到每一个汉字的造型都符合美的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审美内涵。

(2)在监摹中实践美,一是加强基本笔画的训练,二是不断总结汉字基本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律,三是研究汉字的结构形式、布势,根据不同的高低大小形态来合理搭配结构。

(4)在讲评中鉴赏美,经常性地点评学生中一些代表性的习作,就使学生认识到怎样写才美,怎样写就不美,同时教师的评语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总之,在写字教学中重视美的教育,让学生在习字过程中自觉发现美,实践美,鉴赏美,
激发他们的还应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自然能写出一手正确、端正、美观的字来。

五、论述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
31.试论识字教学的策略。

答:识字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识字,是最好的选择。

新课标有以下优化策略:(1)探究心理,激发兴趣:儿歌识字(碧)、字谜识字(告、喜)、形象识字(看、影、疑)、游戏识字、连环识字;(2)改革方式,提高能力:自主识字(识字与生活结合、自己“造”字“品”)、合作识字(同方合作、小组合作、自由选择合作)、探究识字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的过程中找规律,培养识字能力(笔)。

(3)拓宽渠道,识用并举:要拓宽识字渠道,力求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用并举,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趣味性。

生活处处皆语文,自制卡片课堂交流、展示,(4)凭借字理,发展思维: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的方法。

32.试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答:从教学策略方面看,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有许多新的思考:(1)时间上更灵活,可先学拼音后识字,也可以先学一段时间的字,再学拼音,起止时间不作统一规定;(2)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语境;(3)应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4)应与识字教学相结合;(5)应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识字、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6)应考虑本地方言特点,明确难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