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中主要设备ppt课件
合集下载
换热站工艺控制理论详细介绍ppt课件

蒸汽压力稳定后,打开换热器疏水阀门,关闭疏水阀旁路阀, 逐渐打开换热器进气阀门,使换热器内冷水逐渐被加热至要 求供水温度。
当分水缸上供水温度达70摄氏度时关小换热器蒸汽阀保持送 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摄氏度。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对供水温度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
当回水压力低于运行压力下限时,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 水升压,但压力不允许超过其运行压力上限,应保持回水压 力在2-3kg/cm2,并应保证二次网所供热用户的最高建筑 的采暖系统充满水。
换热站控制系统
测量仪表及变送器
执行机构
ppt课件
5
控制系统整体框架图
上位机
电调阀 补水阀
PLC 控制器
变频器
水泵电机
控制回路
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压力
温p度pt课件
液位
6
换热站的分类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 可分为热水供热换热站和蒸汽供热换热站;
根据供热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和混水供热三
种方式。
ppt课件
7
三种供热形式应用分析
直接连接系统在运行中仅仅是进行流量分配,运行调节容易, 但是受到供水温度不能太高的限制,使得一级网管径较大, 首站循环泵也较大,运行起来相对弊病太多。
间接连接的特点是一、二次网互相隔离,彼此独立,运行调 试相对简单,因此应用广泛。
混水供热处于直接和间接连接之间,运行工况比较复杂,在 实际运行中比较少见,但由于混水系统一方面能加大一次网 供回水温差,另一发面,和直供及间供相比有较大的节能空 间,在有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其应用也得到了越来 越广泛的认可。
一次高温蒸汽管道上装有电动调节阀,由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
当分水缸上供水温度达70摄氏度时关小换热器蒸汽阀保持送 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摄氏度。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对供水温度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
当回水压力低于运行压力下限时,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 水升压,但压力不允许超过其运行压力上限,应保持回水压 力在2-3kg/cm2,并应保证二次网所供热用户的最高建筑 的采暖系统充满水。
换热站控制系统
测量仪表及变送器
执行机构
ppt课件
5
控制系统整体框架图
上位机
电调阀 补水阀
PLC 控制器
变频器
水泵电机
控制回路
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压力
温p度pt课件
液位
6
换热站的分类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 可分为热水供热换热站和蒸汽供热换热站;
根据供热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和混水供热三
种方式。
ppt课件
7
三种供热形式应用分析
直接连接系统在运行中仅仅是进行流量分配,运行调节容易, 但是受到供水温度不能太高的限制,使得一级网管径较大, 首站循环泵也较大,运行起来相对弊病太多。
间接连接的特点是一、二次网互相隔离,彼此独立,运行调 试相对简单,因此应用广泛。
混水供热处于直接和间接连接之间,运行工况比较复杂,在 实际运行中比较少见,但由于混水系统一方面能加大一次网 供回水温差,另一发面,和直供及间供相比有较大的节能空 间,在有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其应用也得到了越来 越广泛的认可。
一次高温蒸汽管道上装有电动调节阀,由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
换热站工艺控制理论详细介绍ppt课件

蒸汽压力稳定后,打开换热器疏水阀门,关闭疏水阀旁路阀, 逐渐打开换热器进气阀门,使换热器内冷水逐渐被加热至要 求供水温度。
当分水缸上供水温度达70摄氏度时关小换热器蒸汽阀保持送 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摄氏度。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对供水温度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
当回水压力低于运行压力下限时,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 水升压,但压力不允许超过其运行压力上限,应保持回水压 力在2-3kg/cm2,并应保证二次网所供热用户的最高建筑 的采暖系统充满水。
ppt课件
18
水水换热站工艺
由热力公司加热后的高温热水经管网输送到换热站,送入到 换热器与流经用户的二次低温回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交换后的 一次热水流经一次回水管道送回热力公司首站继续加热循环,加 热后的二次回水进入到采暖管网中进行供暖,从管网中回来的水, 经除污器后进行下一轮的循环,补水泵及时补充因管网跑冒滴漏 等所遗失的水量,以便保持一定的压力,形成稳定的运行状态, 控制台通过各种感应器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控,随时掌握,了解 换热站的进行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根据混水泵所在位置的不同,混水换热站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供水直供型、回水直供型和混水直供型。
ppt课件
27
供水直供型混水站
应用场合:换热站高程较低,或者小区建筑较高的场合。 原理分析:为保证一次回水定压回流,二次回水压力须大于一次回水压
力(站内部分)。循环泵安装在二次供水侧,可以满足小高层用户的供 暖需求,同时产生更大的二次回水压力;当换热站高程较低时,一次回 水压力(站内部分)就会小于一次回水定压值,也就能更好的保证一次 回水定压回流。
系统在二次回水处设置一台回水压力变送器,将回水压力信号输 送至补水泵变频器,变频器根据回水压力设定值,通过内部PID控制, 自动恒定回水压力,设定值可以通过变频器设置,也可以通过PLC给 定。
当分水缸上供水温度达70摄氏度时关小换热器蒸汽阀保持送 水温度最高不超过90摄氏度。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对供水温度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
当回水压力低于运行压力下限时,开启补水泵对系统进行补 水升压,但压力不允许超过其运行压力上限,应保持回水压 力在2-3kg/cm2,并应保证二次网所供热用户的最高建筑 的采暖系统充满水。
ppt课件
18
水水换热站工艺
由热力公司加热后的高温热水经管网输送到换热站,送入到 换热器与流经用户的二次低温回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交换后的 一次热水流经一次回水管道送回热力公司首站继续加热循环,加 热后的二次回水进入到采暖管网中进行供暖,从管网中回来的水, 经除污器后进行下一轮的循环,补水泵及时补充因管网跑冒滴漏 等所遗失的水量,以便保持一定的压力,形成稳定的运行状态, 控制台通过各种感应器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控,随时掌握,了解 换热站的进行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根据混水泵所在位置的不同,混水换热站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供水直供型、回水直供型和混水直供型。
ppt课件
27
供水直供型混水站
应用场合:换热站高程较低,或者小区建筑较高的场合。 原理分析:为保证一次回水定压回流,二次回水压力须大于一次回水压
力(站内部分)。循环泵安装在二次供水侧,可以满足小高层用户的供 暖需求,同时产生更大的二次回水压力;当换热站高程较低时,一次回 水压力(站内部分)就会小于一次回水定压值,也就能更好的保证一次 回水定压回流。
系统在二次回水处设置一台回水压力变送器,将回水压力信号输 送至补水泵变频器,变频器根据回水压力设定值,通过内部PID控制, 自动恒定回水压力,设定值可以通过变频器设置,也可以通过PLC给 定。
采暖换热站(修改后)PPT课件

2020/3/24
6
2、检查换热机组控制参数设定完毕:
• 在控制柜触摸屏上点击 “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工艺图界面。
• 进入系统工艺图界面后,点击“选项”,选择“用户登录”,用户名选择工程师, 输入密码:5841,取得权限后,检查“参数设置”与“设备控制”界面中的控制 参数设定值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2020/3/24
单位
汽侧
水侧
MPa
1.6
1
℃
200
85
℃
150/110
60/85
m3/h
187
m
44
3
系统流程
厂前区
启动炉来汽
分汽缸
换热器
疏水罐
疏水泵
2020/3/24
滤网
循环泵 补水泵
补凝启 水汽动 箱器炉
软 化 水 箱
4
2020/3/24
5
投运操作
一、换热机组投运前检查:
1、测量#1、#2循环泵、补水泵电机绝缘良好后,送上换热机组配电柜总电源、 控制柜电源,送上#1、#2循环泵、#2补水泵变频器电源及控制电源,送#1循环泵、 #1补水泵工频电源及控制电源,将#1、#2循环泵转换开关由“停止”位切至“变频” 位,#2补水泵转换开关由“停止”位切至“变频”位,#1补水泵转换开关由切至“手 动”位。
五、换热器汽侧
• 1 分汽缸暖管结束后,联系启动炉开大供汽门,控制分汽缸压力保持在 0.3~0.4MPa,温度150℃左右。
• 2 稍开分汽缸至换热器机组手动门至刚听见过汽声为宜。
• 3 在控制柜上送上要投入侧换热器进汽调节门UPS电源,检查进汽调节门 自检正常。
• 4 在触摸屏系统工艺图界面上点击投入侧换热器进汽调节门弹出操作面板。
换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pptx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长方形的薄金属传热板片构成, 用框架将板片夹紧组装于支架上。两个相邻板片的边缘 衬以垫片(各种橡胶或压缩石棉等制成)压紧,板片四角 有圆孔,形成流体的通道。
1—上导杆;2—垫片;3—传热板片;4—角孔; 5—前支柱;6—固定端板;7—下导杆;8—活动端板
◆ 板翅式换热器 请观看视频: 翅片式换热器.mpg
该标准对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固定 管板式换热器、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及U 形管式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形式、基本参数
及其组合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定型)。
◆ 换热器的型号
×××
DN
—
pt ps
-- A-- LN
d
--
Nt --Ⅰ或Ⅱ
Ns
管束的级别
管程/壳程数,单壳程时只写 Nt
公称长度/换热管外径,m 公称换热面积 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压力相等时只写pt 公称直径,mm; 分别表示前端管箱、壳体、后端结构形式
圆盘-圆环形折流板
折流板缺口尺寸
● 折流板的固定 折流板的固定是通过拉杆和定距管来实现的。
拉杆结构
三、管壳式换热器的标准
◆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管壳式 换热器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是管壳式换热 器设计和制造的主要依据。
◆标准代号为JB/T4714~4720-92
◆ 酸洗法
酸洗法是用盐酸作为清洗剂 ,酸洗法又分浸泡法和循 环法两种。
换热器酸洗法流程
◆ 机械清洗法
对严重的结垢和堵塞,可用钻的方法疏通和清理。
板翅式换热器 1,3—侧板;2,5—隔板;4—翅片
二、空冷器
空冷器是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流经管内的热流 体进行冷却或冷凝。主要由管束、风机、构架及百叶窗 等部件组成。
1—上导杆;2—垫片;3—传热板片;4—角孔; 5—前支柱;6—固定端板;7—下导杆;8—活动端板
◆ 板翅式换热器 请观看视频: 翅片式换热器.mpg
该标准对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固定 管板式换热器、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及U 形管式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形式、基本参数
及其组合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定型)。
◆ 换热器的型号
×××
DN
—
pt ps
-- A-- LN
d
--
Nt --Ⅰ或Ⅱ
Ns
管束的级别
管程/壳程数,单壳程时只写 Nt
公称长度/换热管外径,m 公称换热面积 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压力相等时只写pt 公称直径,mm; 分别表示前端管箱、壳体、后端结构形式
圆盘-圆环形折流板
折流板缺口尺寸
● 折流板的固定 折流板的固定是通过拉杆和定距管来实现的。
拉杆结构
三、管壳式换热器的标准
◆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管壳式 换热器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是管壳式换热 器设计和制造的主要依据。
◆标准代号为JB/T4714~4720-92
◆ 酸洗法
酸洗法是用盐酸作为清洗剂 ,酸洗法又分浸泡法和循 环法两种。
换热器酸洗法流程
◆ 机械清洗法
对严重的结垢和堵塞,可用钻的方法疏通和清理。
板翅式换热器 1,3—侧板;2,5—隔板;4—翅片
二、空冷器
空冷器是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流经管内的热流 体进行冷却或冷凝。主要由管束、风机、构架及百叶窗 等部件组成。
换热设备管理概述(PPT 126页)

35
板式换热器应用广泛,从水到高粘度 液体,从含固体颗粒的物料到含纤维的物 料,均能处理。适用于温差和压力都不大 的场合。
36
2、板翅式换热器
由隔板、翅片、封 条等组成。它是在 两块平行金属隔板 之间放置波纹状的 金属导热片,并在 两侧边缘以封条密 封而组成单元体; 各单元体进行组合, 并用钎焊焊牢,组 成板束,再把板束 按需要组装。
缺点:仅适于两流体可混合的场合。
10
2、蓄热式换热器
又简称蓄热器,利用冷热
两种流体交替通过换热器 内的同一通道而进行热量 传递。当热流体通过时, 把热量传给换热器内的蓄 热体(如固体填料、多孔 格子砖等),待冷流体通 过时,将积蓄的热量带 走。..\..\105个化工设备原 理动画\换热器\蓄热室原 理.swf
结构特点: (1)同样壳体直径内,布管最多,结构简
单、紧凑,制造费用低;
52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两端管板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当两 流体温差较大时产生温差效应,会使管子 扭弯或从管板上脱落,需考虑设置温差补 偿装置(如膨胀节);
(3)管程清洗方便,但壳程清洗不方便; 此类换热器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两
11
优点:结构简单,耐 高温,价格便宜,单 位体积传热面积大; 缺点:冷热流体会有 混合,较适合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12
3、间壁式换热器
13
间壁式换热器是利用间壁将冷、热 流体隔开,通过固定壁面(传热面)进行 热量传递。
其特点是:能将冷、热流体截然分 开,适应了生产的要求,是化工生产中应 用最广的热交换设备。
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范围广,可作气气,气-液,液-液换热器。
特别适用于低温和超低温的场合。
41
缺点: 流道小,易堵塞,清洗和维修困难; 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故应用不广泛。
板式换热器应用广泛,从水到高粘度 液体,从含固体颗粒的物料到含纤维的物 料,均能处理。适用于温差和压力都不大 的场合。
36
2、板翅式换热器
由隔板、翅片、封 条等组成。它是在 两块平行金属隔板 之间放置波纹状的 金属导热片,并在 两侧边缘以封条密 封而组成单元体; 各单元体进行组合, 并用钎焊焊牢,组 成板束,再把板束 按需要组装。
缺点:仅适于两流体可混合的场合。
10
2、蓄热式换热器
又简称蓄热器,利用冷热
两种流体交替通过换热器 内的同一通道而进行热量 传递。当热流体通过时, 把热量传给换热器内的蓄 热体(如固体填料、多孔 格子砖等),待冷流体通 过时,将积蓄的热量带 走。..\..\105个化工设备原 理动画\换热器\蓄热室原 理.swf
结构特点: (1)同样壳体直径内,布管最多,结构简
单、紧凑,制造费用低;
52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两端管板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当两 流体温差较大时产生温差效应,会使管子 扭弯或从管板上脱落,需考虑设置温差补 偿装置(如膨胀节);
(3)管程清洗方便,但壳程清洗不方便; 此类换热器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两
11
优点:结构简单,耐 高温,价格便宜,单 位体积传热面积大; 缺点:冷热流体会有 混合,较适合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12
3、间壁式换热器
13
间壁式换热器是利用间壁将冷、热 流体隔开,通过固定壁面(传热面)进行 热量传递。
其特点是:能将冷、热流体截然分 开,适应了生产的要求,是化工生产中应 用最广的热交换设备。
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范围广,可作气气,气-液,液-液换热器。
特别适用于低温和超低温的场合。
41
缺点: 流道小,易堵塞,清洗和维修困难; 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故应用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