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和中医药治疗

周围性⾯神经⿇痹的病因和中医药治疗 引起周围性⾯神经⿇痹的病因及疾病很多,归纳有以下⼏⽅⾯: (1)脑桥内⾯神经核性损害的最常见病因为⾎管性、肿瘤及炎症,其次为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进⾏性延髓⿇痹、先天性⾯神经核发育不全(伴有外直肌⿇痹者,称Moebius⽒综合征)。
(2)⾯神经穿出脑桥后,在颅底处可由各种类型的脑膜炎、颅底⾻折、基底动脉瘤及硬膜外脓肿的侵犯⽽发⽣⿇痹;听神经瘤患者常伴有⾯神经受损,其他⼩脑脑桥⾓及颅底肿瘤(脑膜瘤、脊索瘤及转移性肿瘤等)也可损害⾯神经;颈静脉球肿瘤常很早侵犯⾯神经。
(3)在⾯神经管内,也可由多种病变引起⾯神经损害,膝状神经节的炎症,如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起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即Ramsay hunt⽒综合征),很多没有疱疹的⾯神经⿇痹,可能系由于嗜神经病毒感染;在很多感染性病变(如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中毒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及维⽣素缺乏等),以及⾎管机能不全等,都可损害⾯神经。
由于⾯神经管与中⽿及乳突等密切相邻,因此,⾯神经⿇痹是中⽿炎、迷路炎、乳突炎及颞⾻化脓性炎症的并发症,统称为⽿源性⾯神经⿇痹。
(4)⾯神经出茎乳后的分⽀⿇痹,可以由于腮腺的疾病,或肿瘤以及⾯部外伤等引起。
治疗⽅法 1.葛根30克,僵蚕10克,全蝎6克,⽩附⼦15克,蜈蚣1条,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芷10克,川芎10克。
先将蜈蚣焙⼲研为细⾯备⽤。
余药加⽔适量先急⽕再⽂⽕煎30分钟后滤出药液冲服事前备好的蜈蚣细⾯,每⽇两次早晚分服。
2.⽜蒡⼦30~40克⽂⽕煎煮⼀个⼩时后加⼊⽩芷6—10克同煎三次,每次煎煮30分钟左右,每⽇⼀剂。
服药后如果⼤便次数增多属正常不必停药。
3.⽣胆南星6克,⽩芨6克,⽣草乌6克,⽩僵蚕6克共研为细⾯,⽤鳝鱼⾎调为糊状外敷患侧⾯部并⽤辅料包扎固定。
五天换⼀次。
4.将马钱⼦⼀枚浸⼊温⽔中泡7天后取出切成6溥⽚,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将每⽚贴于患侧的下关⽳(在⾯部⽿前⽅,当颧⼸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处)、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外眦之间,向后约⼀横指的凹陷处)、颊车⽳(在⾯颊部,下颌⾓前上⽅约⼀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且按之有凹陷处)外⽤胶布固定,每⽇换贴⼀次。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面瘫的医学名称是面神经麻痹,该疾病由于麻痹类型不同,其发病原因也不同。
医学上根据损伤的的部位不同将面神经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炎症等,其病变位置位于面神经核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病灶集中在侧脸的下部分肌肉麻痹;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变位置是面神经核和面神经,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感染造成的病变,使得患者的面部表情不能自随其心,呈瘫痪样式,且额纹消失。
该面瘫类型主要包括贝尔麻痹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目前在临床上尚不能确定具体原因、没有伴随其他体征和症状的非复杂性周围神经麻痹,一般认为,该面瘫神经的原因是面部神经部分出现了急性化脓炎针导致的;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肿瘤的迫力和压力波及面神经和外科以及手术的意外损伤导致的不可明的面神经麻痹。
1.面瘫的主要病因和好发人群1.主要病因和症状针对面瘫的主要病因,临床主要总结出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病变、面神经血管受压、耳源性损伤、神经性损伤和中毒。
一般认为,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和炎症等引起的面瘫类型称之为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该类面瘫的疾病表现是从上到下的鼻唇沟变浅,露出牙齿时,口角出现下垂现象,无法做出吹口哨鼓起腮帮子的动作;严重时可以导致轴索变形,由于非特异炎症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引起该类症状的主要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骨性的面神经仅限于面神经通过,因此,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和水肿,就很容易导致神经受压,进而导致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以及耳部损伤,外伤和手术史引发的面神经损伤,酒精中毒和长期接触毒物,引发代谢障碍,比如常见的糖尿病和维生素缺乏。
以上都是会引发面神经瘫痪的诱因。
面瘫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的僵硬和不自然,前额的皱纹消失,无法进行皱额蹙眉动作,眼裂闭合出现障碍,闭眼时眼球不以正常位置摆放,临床称之为贝尔征;鼻唇沟平坦但口角下垂,在进行微笑和露出嘴角动作时,口角下坠和面部歪斜现象十分明显;进行鼓腮和吹口哨时,侧口唇不能正常闭合而出现漏气情况;吃东西的时候,食物残渣时常滞留于病侧的连接间隙里,并伴随有口水从该侧淌下,泪液不由自主的外溢;面神经麻痹发病期间,在存在眼泪不自主流出的同时,还有着眼睛干涩导致不能正常分泌眼泪的病症,这带给患者的眼部及其身体危害十分严重;面神经患者绝大部分会出现泪腺分泌障碍的情况,主要是指面部神经麻木的那一只眼睛的泪腺会分泌量过少,以致有干涩的病症,但是另外的一侧却可以正常的分泌眼泪的面神经病症。
面神经炎康复

针刺
颊车穴,直刺0.3-0.5 寸;颊车穴平刺0.50.1寸(可向地仓穴透 刺,即:横刺透向地仓 穴)。针感:局部酸胀, 并向周围扩散。
刮痧
【刮痧疗法】用角 刮法倾斜45度由上 向下刮拭,一天一 次,可治疗面部神 经麻痹、牙髓炎等。
◆饮食
常见病因
脑卒中、脑肿瘤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语言尽可能精
炼,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文本框大小,或
病变者部字体位的大小。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脑干
或者字体的大小。
发病部位
病变部位对侧下面部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语言尽可能精 炼,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文本框大小,或
者脑字体桥的下大部小。、在中此耳处添、加腮您腺的文等本内容
有该侧的偏瘫。
二、周围性面瘫
1、Guillain-Barré综合征(脑神经型),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病变常为双侧,多数伴有其他脑神经损害。脑脊液
可有蛋白(增高)细添胞加分您离的现文象本。内容
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2、脑桥病变,因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故脑桥病损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脑桥内部邻近
◆康复锻炼
● 做好眼部护理由于眼险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 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经常给患侧眼睛局部滴用抗生素眼 药水,如用3%角膜宁或润舒等滴眼,以保持角膜表面的湿润并预防感染。晚上睡觉前可用抗生素眼 膏,如红霉素眼膏等涂眼,使暴露的角膜有眼膏与空气隔离,避免干燥和污染。也可使用专用眼罩, 以减少角膜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预防感染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减少防止灰尘进入,而且还修饰了 面部形象。添加衣物,避免感冒。
面神经麻痹了解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添加 标题
治疗建议:如果确诊为面神经麻痹,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来 改善症状。
面神经麻痹的诊 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发病时间、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家族史等基本信息 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感冒、病毒感染等病史 询问患者有无面部疼痛、麻木、抽搐等症状 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特殊病史
超声检查:评估面神经的 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速度
核素扫描:检测面神经的 功能状态和代谢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和诊断方 法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面神经麻痹的症状
03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 方法
面神经麻痹的症 状
面部肌肉无力
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和重 度
症状表现:一侧面部肌肉无 力,无法正常活动
影响范围:包括眼睑、眉毛、 嘴角、脸颊等部位
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 等,可能反复发作
面部肌肉僵硬
影响因素:年龄、 性别、发病部位 等
治疗方法: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味觉减退或消失
添加 标题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味觉减退或消失的情况,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添加 标题
原因分析:面神经麻痹可能导致味觉神经受损,从而影响味觉功能。
行神经功能检查等方式来诊断味觉减退或消失的情况。
症状表现:一侧面部肌肉 突然出现僵硬,无法正常
活动
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 不等,部分患者可能持续
数周或数月
严重程度:轻度至重度不 等,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
社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 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和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的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甚至影响到说话、吃东西等日常生活功能。
传统中医药认为,面瘫是由于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土方法来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面瘫的土方法,希望对面瘫患者有所帮助。
1.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每天坚持使用中药熏洗法,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2.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
中医认为,面瘫与面部经络的气血不畅有关,因此通过按摩面部的穴位,可以促进面部经络的畅通,有助于治疗面瘫。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合谷穴、四白穴等,可以通过指压、推拿等方式进行按摩。
按摩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面部肌肉。
3. 中药熏蒸法中药熏蒸法是一种通过中药的药性来刺激面部肌肉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桂枝、白芷、川芎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蒸汽蒸面部,让药性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中药熏蒸法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效果。
4. 饮食调理法中医认为,饮食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作用。
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生姜、红糖等。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面部肌肉的痉挛。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面瘫患者加快康复的速度。
5.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面瘫热敷正确方法

面瘫热敷正确方法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而热敷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面瘫的症状。
然而,很多人在进行面瘫热敷时并不正确,导致疗效不佳甚至产生反效果。
因此,正确的面瘫热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热敷物品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热敷物品可以选择热毛巾、热水袋或者专门的热敷贴。
其中,热毛巾是最为常见的热敷物品,使用方便,效果也不错。
而热水袋则可以提供持久的热敷效果,适合长时间需要热敷的患者。
至于热敷贴,则是一种便捷的热敷方式,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
在选择热敷物品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掌握正确的热敷时间和频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每次热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为宜。
过长的热敷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甚至造成烫伤。
此外,热敷的频率也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一般每天1-2次即可。
过于频繁的热敷可能会对皮肤和神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谨慎控制热敷的频率。
另外,正确的热敷温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40-45摄氏度之间为宜。
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对皮肤和神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热敷前,需要确保热敷物品的温度适宜,可以通过手背等敏感部位进行测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正确的热敷姿势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进行面瘫热敷时,需要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保持放松的状态。
可以选择坐着或躺着进行热敷,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不适。
同时,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面部按摩,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加速康复。
总之,面瘫热敷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进行热敷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热敷物品、掌握正确的热敷时间和频率、控制热敷温度以及保持正确的热敷姿势。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面瘫热敷的疗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面瘫热敷正确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哎呀,要说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儿。
但咱别怕,因为有一种神奇的疗法——经筋刺法,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难题。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老张,他是个特别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
可突然有一天,他的笑容变得奇怪起来,嘴巴歪了,眼睛也闭不上,这可把他急坏了。
原来,他得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咱们先来了解了解这个病,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啊,就像是脸上的“电路”出了故障,导致面部的肌肉不听使唤啦。
那为啥会这样呢?原因有好多,像病毒感染、着凉啦,都可能惹祸。
而这经筋刺法呢,就像是个神奇的“修理工”。
它可不是随便扎扎针就行,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医生在给老张治疗的时候,那叫一个认真仔细。
先找准穴位,就跟瞄准目标一样,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然后轻轻把针插进去,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得掌握好力度和深度。
有时候,还得根据老张的反应调整针的位置。
你可能会好奇,这针都扎哪儿啊?比如说,在脸上的一些特定部位,像攒竹、阳白、地仓这些地方。
每一针下去,都带着医生的期望,希望能尽快帮老张恢复正常。
老张一开始还挺紧张,毕竟那么多针要扎在脸上。
但慢慢地,他发现每次治疗后,自己的症状都有一点点改善。
从刚开始眼睛只能半闭着,到后来能闭得差不多了;嘴巴也没那么歪了,笑容也逐渐自然起来。
这经筋刺法啊,不仅要扎针,后续的护理也很重要。
不能受风着凉,要注意休息,饮食也得注意清淡。
老张可听话了,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张终于又变回了原来那个开朗的他。
走在街上,又能大大方方地跟人打招呼、说笑了。
所以说啊,这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真有一套。
要是您或者身边的人不小心得了这个病,别害怕,找对方法,积极治疗,一定能重新找回那自然的笑容!不过,也不是说所有的面神经麻痹都能用经筋刺法一下子治好。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的效果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但只要咱们有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总之,经筋刺法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中医外治法治疗面神经麻痹59例

术 出版 社 , 0 7 1 6 2 0 :2 .
[ ] 亚 美 , 淮 . 把 花 根 片 治 疗 面 部 激 素 依 赖 性 皮 炎 1o例 2王 潘 火 2
临 床 观 察 . 国皮 肤 性 病 学 杂 志 , 0 2 1 ( ) 3 5 中 20 ,6 5 :1 .
3次 。
疗效标 准 : 愈 : 损全 部消退 , 治 皮 随访 同疗 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无 复发 ; 显效 : 皮损消 退 , 随访 同疗 程 时 长仍 有 复 发 ; 但 无
效 : 药后皮 损未 消退 , 经其 他方法 方 可控制 症状 者 。 用 需
9 4例 患者 中治 愈 7 l例 , 效 1 显 9例 , 效 4例 , 无 总 有 效率 9 . %。其 中 5 例 1 疗程 治 愈 , 5例 患 者 57 1 个 有 1 个 月方 愈 。 2
者 皮 损 均 发 于 面部 。
治 疗 方 法
中 医外 治 法治疗 面神 经麻 痹 5 9例
李 伟
( 南省 淮 阳县 中 医院 ,6 7 0 河 460)
采用 间断 ( 药好 转 后停 药 , 用 复发 或 加 重 后继 续 使 用) 外用 除湿 止痒软 膏 ( I 四川 同人泰 药业 有限公 司生 产) 为主 , 晚各 1次 , 早 4周为 1个 疗 程 。对 瘙痒 严 重 者 加 用 盐酸 西 喈 利 嗪 片 ( 迪 , 鲁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适 齐 1 mg 每 日 1次 。临 时 外 用糠 酸莫 米 松 乳 膏 ( 洛松 , 0 , 艾 上 海先灵 葆雅公 司生 产) 每 日 1次 , 急性 期过 后再外 , 待 用 除湿止 痒软 膏 。所 有 患 者治 疗 期 间 均应 避 免 日光强 烈 照射 , 食辛辣 刺 激煎 炸 食 品 , 禁 并禁 用 增 白及 抗过 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一、急性期
起病在1~2周内。
此期主要是控制炎症性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减少神经受压。
常用药物为:
1、使用皮质酮类药物以减轻面神经水肿。
从起病日开始泼尼松片口服,每日3次,日剂量45-60mg,3日后逐步减量,不超过10日;也可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2、血管扩张药:菸酸片口服,100mg,每日3次;或地巴唑片口服,20-30mg,每日3次。
3、阿司匹林片:口服,0.5-1g,每日2次。
4、维生素B1 10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2 l 0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
5、酌情给予板蓝根、吗啉呱、阿昔洛韦(病毒唑)等抗病毒药。
二、恢复期
起病后2周至2年。
此期的治疗主要是尽快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加强肌收缩。
除继续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兰他敏:2.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新斯的明片口服,60mg,每日3次。
2、理疗:电刺激、电按摩等。
3、针刺:地仓、翳风、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4、注意保护眼睛:如戴眼镜,无菌液体石蜡滴眼,使用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膏等。
5、有人主张面瘫1个月后仍无恢复迹象者,应考虑施行面神经管减压术,但仅对病损位于面神经管内患者有效。
三、手术治疗
主要针对晚期面瘫。
外科治疗可以分为静态治疗和动力性治疗。
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治疗后静态情况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动态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
动力性治疗一般分为二期,一期是将从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吻合,移植神经末
端置于患侧,待6个月到1年神经从健侧长入患侧后,实施二期手术,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肉,选择的肌肉可以为股直肌、股薄肌、背阔肌等,治疗3个月到1年后静态与动态都可达到双侧表情的对称。
1、外伤或手术后引起的神经受压水肿,应早期手术,解除骨质压迫,减轻水肿,预防变性。
2、面瘫2~3周后不见恢复,检查证明神经已有变性,肌肉尚未萎缩,尽早行面神经减压术。
3、神经断裂者尽早改道吻合或直接吻合,缺损多者行神经移植术。
4、面神经移植术失败或长期面瘫引起神经完全变性,面肌萎缩者,可行筋膜悬吊术、肌肉瓣移植术,以获得部分肌肉活动,矫治颜面畸形。
原文链接:/mt/2014/0806/18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