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肥胖类型经典分析

合集下载

肥胖学

肥胖学

肥胖学一、肥胖的特征肥胖是人体代谢失调的而造成的脂肪组织过多。

过多的脂肪积聚,是体重增加。

因此,判断肥胖最简单的方法;体重是否过重。

方式1:公式:体重=身高(cm)-105未超出标准体重10%的为超重超出标准体重10%的即可称为肥胖超出标准体重20%视为轻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20%-40%为中度肥胖超出标准体重40%为重度肥胖方式2:身体质量指标-BMI二、肥胖的分类1、遗传性肥胖体制2、单纯性肥胖(原发性肥胖)A、痴肥:身体脂肪过盛引至超重。

有两种情况:1细胞增生性痴肥----脂肪细胞分裂增加(细胞量增加) 均匀性2营养过剩性痴肥----脂肪细胞体积增加局部性B蜂窝性肥胖:由于微循环出现变化产生水肿性问题,得不到改善时,脂肪细胞间囤积的毒素,废物无法排出,与细胞间质(营养物质)混合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这种变化称粘多糖聚合化。

聚合化越来越多时,严重影响到其周边细胞的正常代谢,身体的自我保护组织发放出蛋白将脂肪细胞连同毒素进行包裹,这过程称纤维化,与“蚌”产生珍珠的原理一样,时间越长,纤维化的问题越来越硬化,纤维化升达至表皮上,形成橙皮状,也叫蜂窝组织。

1积水阶段:微循环产生变化,水分积聚,滞留在脂肪细胞的空隙内,引至水肿。

2聚合阶段:粘多糖聚合化,多糖体的积聚,毒素变多,粘多糖开始异变,形成啫喱状。

3纤维化阶段:脂肪细胞被纤维包裹,蛋白纤维化,像网状把对身体有害的毒素包围着,像“蚌”产生珍珠的原理一样。

4硬化阶段:脂肪被包裹及硬化,脂肪细胞被包裹,形成脂肪袋(橙皮脂肪)纤维化的问题升到表皮上,此时皮肤较硬,蜂窝晚期皮肤会疼痛,循环严重失衡和静脉回流有障碍。

蜂窝组织令到体内循环变差,新陈代谢变慢,脂肪囤积越来越多,严重的会变成痴肥判断的方法:1、肉眼看有无凹凸纹. 2、挤压方式。

C松驰肥胖:皮肤松驰:表皮和真皮失去弹力和蛋白,网状纤维的破坏。

肌肉性松驰:肌肉健、肌肉纤维的松驰D积水性肥胖:(此类肥胖是亚洲人最常见的)原因:A、自身的循环系统不佳B、产后积水或经常食用激素药物(避孕药)C、新陈代谢开始减慢,水份滞留,毒素积聚。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

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一、按轻重程度:(一)目前最常用的公认标准是BMI ,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1、消瘦:体重指数 <2、正常:体重指数 = –3、超重:体重指数 = 24 –4、肥胖:体重指数≥285、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22注明:BMI适用于18岁至65岁的人士,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运动员。

(二)标准体重计算法身高<15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为155cm以上者,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肥胖又可分为:1、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2、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1%-50%;3、重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二、按病因和发病机制1、单纯性肥胖(95%)①体质性肥胖:幼年起病型肥胖病。

由于在婴幼儿时期,营养过度,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特点:自幼肥胖,饮食运动疗效差,多半有遗传史,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呈全身性分布。

②营养性肥胖病:成年起病型肥胖病。

成年以后营养过剩引起。

特点:20-25岁以后肥胖,饮食运动疗效较好,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以四肢肥胖为主。

2、继发性肥胖(5%以下)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性肥胖,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异常性肥胖,长期服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肥胖。

如:女性绝经期及少数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肥胖。

三、按年龄分类人一生中有3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肥胖:婴幼儿期、5岁以前,青春发育期,40岁以后。

如:成年后妇女以妊娠哺乳期和绝经期肥胖最突出;男性则多在40岁以后,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稳定,活动量少,故容易出现肥胖。

四、按脂肪分布的分类全身性(均匀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或下身肥胖、内脏脂肪性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

五、按脂肪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周围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从儿童期开始,终生肥胖中央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不增加,储存脂肪量增多,从中年开始。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1、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是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

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

当以健脾利湿为治,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2、胃热湿阻型(湿阻不化,郁久化热):主要表现是头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

脉滑稍数、舌苔腻微黄。

当以清热利湿为治,可选用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芩连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葛根芩连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3、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是胸胁胀闷,胃脘痞满,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

脉细弦,舌苔薄,舌质暗。

当以疏肝理气,行气消滞为治,可选用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舒肝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4、脾肾两虚型(脾肾阳虚):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冷。

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

当以健脾温肾、利湿消肿为治,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阳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人参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5、阴虚内热型: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

脉细数,微弦,舌苔薄,舌质红。

当以养阴益肾为治,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6、肝火上炎型:主要表现出为肥胖,头目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

当以清肝泻火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决明降脂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栀麦清热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7、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肥胖,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口气臭秽,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疼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弦数。

肥胖分哪几种类型 不同的肥胖类型该如何瘦身

肥胖分哪几种类型 不同的肥胖类型该如何瘦身

肥胖分哪几种类型不同的肥胖类型该如何瘦身减脂看上去简单粗暴,其实是个细致活。

你还不知道你是哪种胖,你就开减?你不知道是什么病,你敢随便治么?其实各种胖是有不同类型的,不知道原因随便减,其实效果非常有限。

只有确定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的肥胖后才可以进行针对型的减肥。

一、肥胖分哪几种类型第一种:脂肪累积型特征:就是大胖子。

通常呢,体重指数(BMI)超过30,脂肪积聚很多,脱出来一身肉;平日动作较迟钝;特别不爱运动,动不动就疲倦,呼吸比较短。

食量很大,每天就想着吃,尤其喜欢吃能量高的食物。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吃太多了,动太少了。

如果要瘦下来,除了多动少吃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小建议首先要改变饮食的结构,要戒掉高能高卡高脂的食物,如果分辨不出来,就别吃垃圾食品和油炸食品。

但这个时候肯定会超级饿,那就换成蔬菜,大量摄入蔬菜。

不要让自己超级饿。

然后要充足摄入水分,多吃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适量喝一点酸奶,促进肠胃顺畅。

最后就是多做运动,先从简单力所能及的运动开始,提升你的心肺功能,进而提升运动能力。

第二种:粗壮型肥胖特征: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常壮的,外边看起来像个金刚芭比,十分健硕,而且肌肉发达,这种情况和堆积大量的脂肪是不一样的。

这种肥胖主要是因为之前可能坚持训练,练了一身肌肉后,突然停止了,这个是脂肪开始增长,包裹着全身肌肉,所以看起来非常胖。

这种情况其实还算乐观的,因为其实你对运动还是不抵触的,只是需要重新开始燃烧你的斗志就好了。

找一个契机,开始重新开始,找到之前的感觉,然后享受运动的快乐。

小建议建议开始不要太频繁,一周选择3次,从轻到重,慢慢加量,因为此刻你的身体需要一个磨合,但是心理接受的速度会更快,因此快速进入状态会受伤。

多一些有氧运动的分量,结合无氧运动。

对了,这个时候在饮食的控制上要多注意,并不需要让自己饿着,只是要吃对食物,红肉、糖、油这些要杜绝,多摄入蔬菜和蛋白质,当然每天的主食不要不吃。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不同类型的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主要是:1、单纯性肥胖:又称原发性肥胖,是各类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主要成因: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主要由遗传因素及养分过剩引起。

症状表现:这类人群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匀称,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

一般所谓的“中年性肥胖”就属于单纯性肥胖。

a、体质性肥胖:年少时(多指25岁前)不留意饮食掌握,猛吃猛喝,养分过剩,再加上受遗传因素影响所致。

b、获得性肥胖:也称外源性肥胖,多因20~25岁以后养分过剩,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所致。

许多女性到中年后不留意掌握饮食,身材开头变形走样发胖,缘由即在此。

2、继发性肥胖:又称病理性肥胖,多因体内某种疾病所致,这类肥胖患者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整个肥胖人群的5%以下。

主要成因:因疾病打乱内分泌及代谢的平衡而引起肥胖。

症状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beta;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症、颅骨内板增生症等。

3、药物所致的肥胖:某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

比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易使患者内分泌紊乱,引起肥胖。

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人群的2%左右。

一般状况下,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状况有望自行改善。

但圆满的是,有些患者从今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脂肪细胞与发胖的关系肥胖的形成与人体内的脂肪细胞直接相关。

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脂滴和酶等构成的,其中脂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的大小几乎掌握着整个脂肪细胞的大小。

在正常状况下,人体每天有大量年轻的脂肪细胞更新再生,但在新陈代谢作用下,脂肪细胞总数都始终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当机体养分过剩或某种养分缺乏,或遗传缺陷及脂质代谢紊乱时,脂肪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脂滴增大,脂肪细胞体积也随之增大,人体就开头发胖。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

肥胖体质分类有哪些现在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很大的变化,导致有很多人的身体肥胖。

肥胖也是有分很多种类型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肥胖体质分类,欢迎阅读。

肥胖体质分类1.胃热型这类体质的肥胖者,食欲很好,而且容易饿,脉象跳动速度较快,青少年肥胖者大都属于这种体质。

2.脾虚型食欲不是特别好,但是容易拉肚子,脉象沉缓无力,生产后的发胖女性大多属于这种体质。

3.肝郁型职业妇女、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饮食不正常、精神紧张的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他们往往喜欢暴饮暴食,容易气郁。

4.肝肾两虚型因生理功能退化,影响代谢速度,废物、毒素及多余水分囤积于体内.引起肥胖。

中老年肥胖者多属这类体质。

有些肥胖者会合并以上两种症状,例如,食欲好却又容易拉肚子,这就属于胃热脾虚型。

一般而言,减肥效果最好的是胃热型,其次为肝郁型,再次是脾虚型,最难减的则是肝肾两虚型。

身体各部位的肥胖表现1.下半身肥胖下半身肥胖指腰部以下脂肪积聚太多,主要包括腰、臀、大腿、小腿、膝盖、足踝部位,臀及大腿上有明显的蜂窝症状。

整体外观上小下大,又常被称为梨型身材。

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与症状表现每个人都不太相同,这与个人生活形态及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联。

根据下半身肥胖成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下半身肥胖也可分成以下四类。

(1)肌肉型下半身肥胖肌肉型下半身肥胖是指腰以下部位因肌肉过度发达所致的肥胖:症状表现:捏起来赘肉不多,橘皮(蜂窝)组织似乎也不明显,但是肌肉上附着了许多脂肪;易有萝卜腿,看起来壮壮的。

成因:有此肥胖情况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喜爱运动,青壮年时期运动量骤减所致。

·(2)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浮肿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因体液代谢循环不畅、滞留水分太多而出现浮肿现象的肥胖。

症状表现:以手指头按压皮肤后放开,皮肤有暂时凹陷的现象。

成因:造成浮肿型下半身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循环代谢功能欠佳,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流动不畅或停滞所致,有的也受生理因素等影响。

(3)脂肪型下半身肥胖脂肪型下半身肥胖是指下肢脂肪层过厚而肌肉少的肥胖。

肥胖的分类

肥胖的分类

根据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一、原发性肥胖(一)单纯性肥胖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

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1.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

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

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

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

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

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

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2.营养性肥胖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

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以上两种肥胖,统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岁妇女多见,中年以后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二)水、钠潴留性肥胖亦称特发性浮肿。

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

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

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

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

早晚体重变化正常人为0.4千克,本病患者早晚体重变化在1千克以上。

该病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晨起面、眼睑浮肿,起床后活动,下肢、躯干逐渐浮肿,到晚餐前体重较早饭前增加1.2~4.5千克,平均2.4±0.7千克。

立卧位水试验表明患者有水、钠潴留。

二、继发性肥胖是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肥胖患者中的5%以下。

(一)内分泌障碍性肥胖1.间脑性肥胖主要包括下丘脑综合征及肥胖生殖无能症。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以下是 8 条关于肥胖程度分类标准的内容:
1. 轻度肥胖就像是在体重的道路上刚刚跑偏了一点点。

比如说,你看隔壁小王,肚子上有点小赘肉,但整体还不算太夸张,这就是轻度肥胖啦。

2. 中度肥胖呢,那可就有点明显咯!就好像身上背了个小包袱似的。

就像咱那个同事小李,走起来感觉都有点沉甸甸的,这就是中度肥胖在“作祟”呀!
3. 重度肥胖呀,那简直就是像被一座小山压着似的!哎呀,你想想那个出了名的胖大叔,行动都不太方便了,这可就是重度肥胖的典型例子哇!
4. 微胖其实还挺可爱的呢,就像有点婴儿肥的感觉。

你看那些脸蛋圆圆的小朋友,多萌呀,这就是微胖啦。

5. 肥胖前期,就好像快要踏入肥胖的大门啦!就好像有的人看着还行,但稍微不注意就会胖起来,这就是处在肥胖前期呢,可得小心着点哟!
6. 病态肥胖那可不得了哇!那不就跟生了重病似的嘛。

像那个谁,因为肥胖都引发了好多健康问题,这多吓人呐!
7. 全身性肥胖就如同整个身体都被肉肉“占领”了一样。

你看那谁谁,胳膊腿儿还有肚子,哪儿哪儿都是肉,可不就是全身性肥胖嘛!
8. 局部肥胖呀,那就是只有某个地方胖得突出呀!比如说有些人光胖肚子,或者光胖大腿,这就是局部肥胖呀,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我觉得肥胖程度分类标准很重要啊,能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管理体重和健康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肥胖类型经典分析
研究发现,亚洲人受到肥胖基因影响所产生的肥胖类型主要有6种,分别是脂质型肥胖、代谢型肥胖、淀粉性肥胖、脏器型肥胖、单纯性肥胖和顽固性肥胖。

1.脂质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饮食上如果吃得口味比较重,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水肿的状况。

脂质型肥胖常常会伴随着血脂异常,进而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代谢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肪燃烧”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

这种类型的肥胖即通常所指的中心型肥胖。

代谢型肥胖的人按其身高及体重标准虽未达到肥胖,但其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常常是新陈代谢减缓,血脂升高,其腰腹部的脂肪堆积明显。

有易患||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倾向,常并发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脂血症等。

3.淀粉性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淀粉”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

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在男性腹部、女性下腹部、臀部及大腿堆积脂肪,形成中广型下半身肥胖症。

淀粉性肥胖者由于摄入淀粉食物比例较高,则最容易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4.脏器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内脏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

这种肥胖类型容易在腰部、腹部囤积脂肪。

又称苹果型肥胖、腹部型肥胖、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

这类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

聚集在内脏的过多的脂肪是导致内脏中毒并降低其机能的罪魁祸首。

脏器性肥胖还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中风、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5.单纯性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是各种肥胖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

这类人全身的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史。

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制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体制性肥胖是由于遗传性机体脂肪细胞数目较多造成的。

过食性肥胖也成获得性肥胖,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过度饮食造成的,单纯性肥胖会导致肥胖患者沉重的精神压力、心理冲突和对自信心的打击,对他们的个性、气质、潜能发育以及日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等都会有永久的影响。

6.顽固性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又称西洋梨型肥胖,是通过食物及药物治疗,体重仍无明显下降者。

此类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腰、大腿、臀部的皮下脂肪的积蓄造成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状似梨形。

顽固性肥胖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劳动力,并容易遭受外伤,易患皮炎,易患静脉曲张等,严重者行走困难,劳动力丧失;还会导致身体器官负荷加重,而导致身体器官衰竭。

研究发现,基因决定肥胖类型,进行肥胖基因检测可有助于快速减肥。

肥胖基因检测是基于人体密码DNA信息解析的技术之一,拥有基因检测行业领衔地位。

该产品通过采集个体唾液样本,然后在实验室进行11个基因多达16个位点的检测,实现肥胖精准分型,从而针对每种肥胖类型给出个性化减肥建议,实现精准体重管理。

让肥胖者轻松了解自己的肥胖类型,对症减肥!科学减肥!健康减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