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分析
电动汽车技术及其对电网的影响研究

真正 意义 上的 低碳 发展 ; 电动 汽车规 模化 接入可提高 可再 生能源 电网 运行 的经济 性, 提高 可再生 能源利用率 ; 利用电动汽车储 能保证可再 生 能源功 率稳定输 出, 协 助解决可再生能 源并网间歇性 问题。 4 结论 电动 汽 车产业化 发展 将会 引发现代 交通行业 的新 一轮 革命, 对 未 来 电力系统 产生深 远 的影 响 当前 , 我 国电动汽 车发 展 已进 入 关键 时 期, 既面 临重大的发展 机遇 , 也面临 着严 峻的挑 战。 大量 电动 汽车 的充 电行 为将 给 电网带 来较 大影 响 , 而电动汽 车 的储能特 性 也将为 电网安 全经济运行 提供新 的机遇 。 然而 , 电动汽车 的规模化应用对 电网的影 响 需要 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不能一 概而论 , 需要结 合电网发展实 际和 电动 汽车入 网的渗 透程度。
概述 角 度介 绍了 国内外 电 动汽车的发展 现状 , 引入电动汽车充电 负荷特性的 划与 电源布局相 对滞后 , 电网无法很好应 对电动汽 车规模化 接人, 在 电 相关概 念, 介 绍规模化 电动汽车接入对 电网的可靠性、 经济性、 环保性等方 动汽 车充 电时段很 可能 出现 配 电变 压器过 载 的情况 , 造 成变压 器寿 命 面的影响, 展 望电动汽车与电网友好互动效益的应 用前景, 指 出我 国发展电 缩短 、 电网损耗 增加 , 降低 了电网运 行的经济性 。 国外学 者通过 统计 聚 动 汽 车亟待 解 决的 问题 。 类算法具体 分析 了电动汽 车渗透率从O g U l O 0 % 各阶段 对电网损耗 、 电能 【 关 键词 】电动汽车; 智能电网; 可再生能源 质量及变压 器寿命的影响 。 美国电科院利 用开放 式配电系统仿真分析平 台从确定性 和 随机性两 个方面具体 分析 了电动汽 车充 电设 施接 入对 配
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布局设计

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布局设计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能源的追求,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然而,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离不开高效、便捷的充电设施网络。
在电力系统中,合理规划和设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布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电动汽车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的重要性首先,良好的充电设施布局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如果充电设施分布不均或难以找到,用户可能会因为续航焦虑而对购买电动汽车望而却步。
相反,当充电设施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其他重要场所广泛且合理地分布时,用户能够更放心地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出行工具。
其次,合理的布局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负荷分布。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和集中性,如果大量电动汽车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区域集中充电,可能会给当地电力网络带来巨大的负荷压力,导致电压下降、电能质量恶化甚至电网故障。
通过科学的布局规划,可以引导充电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散,减轻电力系统的负担。
此外,充电设施的布局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充电设施,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二、影响充电设施布局的因素1、电动汽车的用户需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城市中心的上班族可能更需要在工作场所和住宅区附近设置快充设施,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而长途旅行者则更关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覆盖情况。
2、电力网络的容量和结构充电设施的布局需要考虑当地电力网络的承载能力。
在电力供应充足、网络结构坚强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充电设施的数量和功率;而在电力薄弱的区域,则需要谨慎规划,避免对电网造成过大冲击。
3、土地资源和空间限制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充电设施的布局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停车场、加油站等空间,或者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在新建建筑中预留充电设施的安装位置。
电动汽车接入微网研究

油, 具有零排放 , 能量来源广等优点 , 因此 , 成 为 了 解 决 能 源 问题 和 环 境 问 题 的 重 要 手 段 【 】 。按 照 我 国新 能 源汽 车 产业 发展 规 划 , 未来 电动 汽 车将 产
t h r o u g h t h e mi c r o g r i d .S t u d i e s s h o w t h a t i n t h i s w a y ,E Vs c a n p r o v i d e b e t t e r s e r v i c e or f b o t h p o we r g r i d s a n d mi c r o g r i d s .I n
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接人有着重要的影 响。作为一种灵
KEY W ORDS: EVs ;mi c r o g r i d ;e n e r y- g s a v i n g a n d e n v i r o n me -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活的负荷及储能装置 , 电动汽车能为电网提供调频
t hi s pa p e r ,t he pu r p os e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EVS i n t o mi c r o g r i d i s
d i s c u s s e d,a n d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L I N Fa n g ,YUAN Yu e ,W ANG Mi n ,F U Z hi - x i n ,CAO Do n g - l i ,L I Fu -r o n g 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2023最新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接入系统条件 (4)4.1电网概况 (4)4.2充换电设施概况 (4)5一次系统设计 (5)5.1一般原则 (5)5.2充换电设施负荷及配电变压器容量计算 (5)5.3接入电网原则 (7)5.4接地方式 (8)5.5无功补偿 (8)5.6潮流和短路电流计算 (8)5.7主要设备选择 (9)5.8电能质量 (10)6二次系统设计 (11)6.1一般原则 (11)6.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1)6.3通信及自动化 (11)6.4电能计量 (12)1总则1.0.1为规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设计,保障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和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1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计。
建于用户内部(包括电源用户)的充换电设施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1.0.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定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GB/T29317。
2术语2.0.1配电站distribution station在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并将10(20)kV变换为380V电压的供电设施的总称。
2.0.2接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的连接处。
3基本规定3.0.1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设计应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可靠原则,设计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0.2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所需线路走廊、地下通道、配电站址等供电设施用地应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与配电网规划相协调。
3.0.3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应考虑电动汽车及充换电技术发展趋势,满足用户便利出行的需求。
4接入系统条件4.1电网概况4.1.1电网概况内容应包括电网现状和负荷现状。
4.1.2电网现状分析应包括充换电设施拟接入电压等级电网的接线方式、充换电规模、相关电压等级出线间隔预留及扩建条件、线路型号及长度、线路走廊条件、配网设备负载情况等。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布局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提高充电效率,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一、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的趋势。
然而,目前的充电站布局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充电密度不均匀,充电桩利用率低等。
优化充电站布局有助于提高充电效率,减缓充电压力,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二、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目标1. 提高充电效率:通过布局合理的充电站,缩短用户的充电等待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2. 优化充电站覆盖范围:充电站的布局应能够覆盖广泛的区域,确保用户在各个地点都能方便地找到充电站。
3. 考虑用户需求:根据用户分布和出行习惯,合理规划充电站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
4. 考虑电网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充电站的建设和扩容,确保电网的承载能力。
三、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策略1. 数据分析和需求预测:通过对用户的用车数据和出行习惯进行分析,预测用户的充电需求,并根据需求确定充电站的布局。
2. 优化充电站位置:选取合适的地点建设充电站,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用地成本、配套设施等因素。
同时,充电站之间的距离应合理控制,以确保充电站的覆盖面广。
3. 设备布局优化:根据充电站的用地面积和预测的充电需求,在电站内部合理布置充电桩和设备,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充电效率。
4. 网络规划和运维管理:充电站的布局应考虑充电桩之间的网络连接和电网的接入,以确保充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对充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充电服务的可靠性。
5. 智能充电技术应用:应用智能充电技术,如远程监控、预约充电和自动导航等,提高充电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四、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实践案例1. 地域特点决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确定充电站的建设规模和数量。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有利影响

方面用 户可 以获得经济上得 利益 , 另一方 面 . 减少 了传 统调峰时所 需要增设 的机组容量和其他设施 , 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 。 2 _ 2电动汽车参与调频 电力系统 中.电能质量的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电力系统的频率 , 它是 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控制参数 . 反映着电力系统输 出有功功率和 负荷之 间的平衡关系 。电网要正常运行 . 必须时刻保持 电力输 出和负 荷之 间的平衡 . 不能偏离频率额定运行点 为维持电网频率 的稳定 , 电 的负载 . 电动汽车接入 电网后 , 会 出现 以下- - @ 问题 , 例 如增加对电网 随 时准备 的负担 : 增加峰值 ; 影响 电能质量等等 。但如果合理利 用 , 大量电动汽 力 系统通常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发电机组处于旋转备用状态 , 增减接人数量方便快捷 , 充放电的 自动化 车充 电对 电网也可 以起 到积极 的促进 作用 . 主要表 现为调峰 、 调频等 调频 电动汽 车接人 电网后 , 程度很高 . 因此 . 可 以通过集 中调度来辅助电 网调频 , 当电网的频率 出 方面 。 现波动 时. 快速做 出响应 , 维持 电网频率的稳定。 而且相 比调峰时电动 1 . 电动汽 车充电负荷 管理 汽车可能要深 度 的充放 电 , 调频时处 于浮充电状态 . 这样 对电池的损 1 . 1 影响充 电负荷的因素 电动汽车 的充 电负荷是影响 电力系统的主要 因素 . 充 电负荷反映 了电动 汽车对电力系统 产生的影响 : 这种影响 的结 果 , 在很大程 度上 取决 于充 电负载特性 。充 电负荷性质复杂 , 主要取决于 以下因素 : ( 1 ) 电动汽车动力 电池特性 。包括 电池类型 、 容量 、 充 电特性等口 。 ( 2 ) 出行 需求 : 主要 指用户 的出行 时间 、 行驶里 程 、 出行频 率还有 出行 目的等 。它们决定 了用户 的电能需求情况 、 充 电时间以及获得充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电网是一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与传统电力系统相结合的新型电网,它能够实现电力的高效传输、分配和使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智能电网项目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早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的地区之一。
该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整合。
在这个项目中,智能电表得到了大规模的部署。
智能电表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管理,从而更好地平衡电力供需。
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公司可以向用户发送实时电价信息,鼓励用户减少不必要的用电,从而降低电网的负荷压力。
此外,加利福尼亚州还建设了先进的输电和配电网络。
通过采用超导电缆、智能变压器等设备,提高了电力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和小型风力发电机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入,智能电网技术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分布式能源的输出,确保其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德国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德国在智能电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一个重要的示范项目是在一个小镇上建设的智能微电网。
这个微电网整合了多种能源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传统的化石能源。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能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自动优化能源的分配和使用。
例如,当太阳能和风能充足时,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当可再生能源不足时,自动启动化石能源发电作为补充。
在储能方面,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电池储能技术。
储能系统能够在电力供应过剩时储存电能,在电力供应不足时释放电能,从而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居民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时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和能源消费成本,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用电行为,实现节能降耗。
浅析新能源对电网的影响

3.1构建能源互联新格局,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
实施源网荷统筹规划,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并网。在规划过程中采取概率型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方法,依据负荷可参与电网调度程度不同将其分为不可控负荷、可控负荷和可调负荷3类,对可控负荷和可调负荷纳入电力平衡考虑,对不可控负荷建立其随机概率分布模型,并通过分析光伏、风电、不可控负荷的随机概率分布特征,开展概率随机规划,在保证电网可靠性、充裕度不降低的前提下,实现源网荷的柔性匹配,减少了新建变电站和线路的投资。以特高压电网为支撑,构建大受端城市电网。开展电网脆弱性评估、可靠性分析评价、源网荷协调性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发现并补强电网薄弱环节,构建与特高压电网有效衔接的大受端城市电网。
关键词:新能源;电网;影响
1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
1.1分散式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一,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技术就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风力发电机组在并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电网频率与发电机输出频率进行严格控制,使两种频率相一致,由此来保证并网安全、可靠的运行。风力发电有恒速恒频风力发电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两种技术,恒速恒频技术选择的是可以失速调节或者主动进行失速调节的风力发电设备,而变速恒频技术通过电子变频器将发电机发出的频率变化的电能转换成频率恒定的电能。由于其具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捕捉风能,转速运行的范围较宽松,灵活调整系统功率,采取先进的PWM控制等优点,变速恒频技术已经成为现今风力发电最主要的技术。第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的利用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并网的。在实际运用时,太阳能发电系统通常是采用2级电力变换器来工作,第1级起到的作用是变换太阳能输出的电压与控制对光伏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的跟踪;第2级是使用逆变器来保持直流侧电压的恒定,并对输入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控制。第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将储存在氧化剂与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燃料多样、噪音小、排气干净、可靠性高、环境污染小等是其所具有的优点,也因此被公认为是21世纪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发电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El c rc Ve i l s( Vs p o i e a sg i c n p o t n t o e u i g t e c n u p i n sr c : e t i h c e E ) r v d i n f a to p r u i f r r d cn h o s m to i y
胡 维 昊 ,陈 哲 ,王 晓茹
(. 1奥尔堡大学 能源技术学 院, 丹麦 奥尔堡 DK 2 0; . 9 2 2 西南 交通大学 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 四川 成都 603) 1 0 1
摘 要 : 电动汽车在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 面有 着重 要的意义. 越来越 多的 电动 汽车接入 电 网, 对
HU e— a W i o ,CH E Z e ,W ANG a — u h N h Xio r
( . p rm e to e g c oo y,Aab r ie st 1 De a t n fEn r yTehn lg lo g Unv riy,Aah r lo gDK9 2 ,De m ak; 20 n r 2 S h ol fElcrc lEn ie rng,S t . c o etia gn e i o ouhwetJa t n ie st ,Ch n d 1 0 1,Chn ) s io o g Unv r iy e g u60 3 ia
c aa trsiso h lcrcv hce r n r d c d i hsp p r Th o sb e i a t flr e h r c eitc ft eee ti e ilsa ei to u e n t i a e . ep s il mp cso ag s ae itg ai n o lcrcv hce n t ep we y t mse p cal h d a t g o t eitg a c l n e r t fee ti e ilso h o rs se s e il t ea v n a et h n e r — o y
o o sle e ge n h m iso fc r o ixd . W ih m o ea d mo eee ti v hce n e ff si n r isa d t ee s in o a b n d o i e t r n r lc rc e ilsit —
g a e n t e p we y t ms,i b c m e m p r a tt t d h fe t fEV n e r to n t e r td i h o rs s e t e o si o tn O su yt eef cso it g a in o h p we y t m s s e i l h o a d mi d e v l g e e e wo k . Th a i t u t r n o rs s e ,e p ca l t e l w n d l o t e l v ln t r s y a e b sc s r c u e a d
第 2 第 4期 6卷
21 0 1年 1 2月
电 力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报
J OURNAL ECT C OF EL RI POW ER CI S ENCE AND TECHNOLOGY
Vo. 6No 4 I2 .
De . 0 c 2 1I
大 规模 电动 汽 车接 入 电 网的分 析
电 力 系 统 尤 其 是 对 中 低 压 系 统 的 影 响 成 为 国 内外 研 究 热 点 . 绍 电 动 汽 车 的 基 本 结 构 和 特 点 I 论 大 规 模 电 动 汽 介 讨 车 接 入 电网 的 影 响 ; 分析 电动 汽车 的储 能 特 性 为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接 入 提 供 的 机 遇 ; 结 大 规 模 电 动 汽 车 接 入 电 力 总 系 统 的 关 键 技 术 问题 , 为大 规 模 电动 汽 车 接 入 电 网提 供 参 考 .
Ke r s ElcrcVe ils( y wo d : eti hce EVs ;c ag to ;d ma d sd a a e n ;r n wa l n r y ) h r emeh d e n iem n g me t e e b ee e g
t no h e e bee ege r ic se .F n l , h eerh poet e td' h ag i ftern wa l n risaedsu sd ial t ersac rjcsrl e t t elre o y a O
saei tg ai n o lc r e ilsit h o rs se sa eito u e c l n e r t fee ti v h ce n o t ep we y t m r n r d c d,i wi r vd ee ~ o c t l p o ie rf r l e c o a g c l tg ain o e ti Ve ilsit o rg is n e frlr esa ei e rto fElc rc n h ce n o p we rd .
关 键 词 : 电动汽车; 充电方式; 负荷侧管理 ; 可再生能源 中 图分类号 : M77 T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3 10 21)4 04 6 17— 4 (010— 1— 9 0 0
Ana y i o a g c l nt g a i n o e t i hi ls i t we r d l ss f r l r e s a e i e r to fEl c r c Ve c e n o po r g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