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及其它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并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去获得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这样的设计,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难点: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2、学具: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根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交流法、实践操作法和演示归纳法,来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二)、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根据几何形体概念自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情景导入

新课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共有的平面图形——三角形,问学生:“同学们,在这些建筑上我们都能找到三角形,究竟三角形在这些建筑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用设疑引出课题三角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求知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标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理解定义、掌握特征。

让学生摸一摸三角板,摆一摆和画一画三角形,并问学生:“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呢?”学生通过摸、摆、画的活动会发现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的特征。(板书:3条边、3个顶点、3个角)。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并说出辨别的理由。然后问学生:“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带着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组织理解“三条线段”和“围成”的重点词语。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用课件出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为了表达方便,通常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并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这一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高和底的定义。学生阅读完课本后问:“顶点A与哪条边相对应?”学生观察会发现顶点A与BC相对应,引导学生交流得出:BC这条边就是顶点A的对边。在顶点A到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板书:底)。并问“同学们,那如何画三角形的高呢?”接着我示范画高:先找到顶点A的对边,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对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过这个顶点画一条虚线到它的对边,这条虚线就是高。并强调学生注意高要画成虚线,还要画上直角符号和写上高。我用一找、二摆、三画、四记简单的四句话让学生牢记了画高的方法。并让学生齐读来加深记忆。

一找:找准顶点和底边;二摆:直边对齐底和点;

三画:画高务必用虚线;四记:直角符号要牢记。

然后让学生观察课件动画演示画其余的两条高,来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再让学生练习画高,我巡视指导及时释疑,学生画完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最后让学生分别找出顶点B和C的对边,引导学生理解高和底的对应关系。从而总结出:分别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画三条高,因此每个三角形都有三组互相对应的底和高。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锐角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我把它留到课后作为拓展知识。这个活动我举例让学生理解高和底的定义,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活动三:动手操作,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动手制作四角形和三边形,让学生拉一拉四角形和三边形。并问学生:“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让小组交流,汇报结果,从而总结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板书:具有稳定性)。接着我让学生自由说说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白刚才的建筑采用了三角形结构的原理。

(曾有人研究过:光听与看只掌握知识的30%,而通过动手做一做能掌握知识的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