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澜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共22张PPT)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共22张PPT)

C 历史上把这次叛乱称为(

A.黄巢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安史之乱 D.大泽乡起义
Hale Waihona Puke 5、唐末农民起义在历史上曾写下光辉的一页。下列人物哪一位是起义
B 的领导者( )
A.张角 B.黄巢 C.陈胜 D.史思明
新课探究
探究要点:安史之乱
(1)内忧外患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 亲,朝政日益的腐败。社会矛盾十分的尖 锐,边疆形势十分紧张
(2)外重内轻
节度使势力十分膨胀,中央和地 方的力量逐渐的失去平衡
(3)重兵在握
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 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原因?
材料一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了朝政。重用宦官
高①力唐士玄,同宗时追又求把享朝乐政,给任了口人蜜唯腹亲剑,的朝李政林日甫,趋还腐提败拔了
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来担任宰相。由他们来把持朝政,营 私舞弊,排斥了贤能的人,导致了朝政黑暗腐败。
课堂小结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五 代 十 国
朱温夺权
小结

由盛而衰
朝 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代 十
后梁灭唐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张)
五根代据十课国时本期知,识虽,然回政答权五分立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4但.五长期代政十治国统的一社的会历特史影点响?
北各地方经战济乱发+不展的断密,切制联系约了经使济统一的始发终展是一,个给客人观们存在带必来然深趋势重的灾难。
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文化显著发展。
安史之乱 (755年——763年)
安禄山 史思明 性质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第一:唐朝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第一:唐朝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后期 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 前期 经济重心南移的态势已相当明显。 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文化显著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北方战乱不断,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 4、藩镇割据直接受害群体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现朝
实由
主盛
anlw)
诗 史
义 诗
转 衰 之
人际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回忆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治国措施?P9
前期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任用贤相 整顿吏治

2.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

2.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

无家别(节选)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答案] 社会状况:材料一描述了唐朝开元年间,人口数量多、粮食充足、 人们生活富足的社会状况;材料二描述了战乱之后,家园荒凉、人烟稀 少的社会状况。 (2)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情实 况。人们把杜甫和他的诗分别称为什么? [答案] 分别称为:“诗圣”和“诗史”。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在平叛过程中,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使 称号,造成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 (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编者注:改变)五姓十三君, 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至三四岁而亡。
时间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
A.各政权之间战乱不断
B.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C.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
D.武将靠兵变改朝换代
4.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政权更迭和分立时期。下列政权中,出现在南方
的是( B ) 。
A.后梁
B.吴越
C.北汉
D.后周
5.[2022年甘肃天水]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
中考链接
1.[2022年天津] 下图中,我国东汉末年、盛唐后期和明末的人口数量都 出现剧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 。
A.频繁战乱
我国东汉末年至明末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整理自刘洪康、吴忠观主编《人口手册(修订本)》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2.[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 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澜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3张PPT)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澜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3张PPT)


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 五
朝 衰
致命打击
黄巢起义 代 十

唐朝灭亡
后梁灭唐 国
作业:练习册一/二
(即全部题目)
成都
后蜀 926-965
成都
吴 892-937
扬州
南唐 937-976
金陵
吴越 893-978
杭州
闽 893-947 福州、建州
南楚方政局89相6-对951稳定,长经沙济在 原南有汉基础90上5-有971一定的番发禺展。
南平 907-963
江陵
北汉 951-979
太原
2、历史趋势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立君、弑君、废君有 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 也。”——赵翼《廿二史 札记》
宦官专权,加深了政 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 衰落。
2、黄巢起义的经过及影响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影响: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 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 亡。
3、朱温灭唐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材料四:开元以后,在 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 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 大,至于“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 甲,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志第四 十兵》
3.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 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 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
2、安史之乱的过程
安 史 之 乱 形 势 图
据图,简述安史之乱叛 军进攻路线及其后果。
时 755-76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18张PPT

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 逐 帅,帅强则叛上。……天 感谢您下载xxx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 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一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感谢您下载xxx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五代十国是安 史之乱以后藩镇割 据局面的延续
相关史实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 后梁
以为生。 感谢您下载xxx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
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3)结果
朱温(原为起义军将领)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了起义。

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 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 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 亡。
感谢您下载xxx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感谢您下载xxx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xxx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xxx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14张PPT)
(3)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的影响
黄巢起义


原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

越严重。藩镇之间爆发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
控制藩镇。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无以为生。
唐的灭亡
朱温投降唐朝,被分为 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暗一口腹世 口
害样头有谓 蜜
人甜上剑李 的,说。林 阴肚话”甫
腹 剑谋子好释“。听义口却,:有怀像比蜜
着蜜喻,
安史之乱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安史之乱
安 史 之 乱 的 概 况
安史之乱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 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 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
907年,朱温建立了 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特 武人统

治,战
争不断,
政权更
迭频繁。
五代十国


影 北方动荡不

安,南方经
济有一定发
展,统一是
必然趋势。
知识小结
感 唐谢
隋 唐 时 期
中 国 历 史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爆 发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 原 因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
腐败。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
重内轻的局面,社会矛盾 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
唐玄宗深居宫中,怠问政事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3张PPT)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 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 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 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地方:藩镇割据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扩张势力。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安、史: 范阳
洛阳
潼关
长安
唐玄宗: 西逃
马嵬驿
蜀中
唐肃宗: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李隆基 (685~762)
垂老别(节选)(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 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以及五代十国的出现。 2. 理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变化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认识 到统治者的统治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唐太宗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①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经过:②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③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3)结果:朱义温给叛唐变朝,统起治义以致被命镇的压打。击黄。巢起
2.唐朝灭亡
(1)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黄巢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1张PPT)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一、安史之乱
3、影响
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 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 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 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原因
①唐朝统治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②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 灾荒 待到秋来九月八,
2、领导者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3、过程: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忆昔》
1、材料一和材料二 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 景象? 材料一:开元年间经 济繁荣,人民安居乐 业; 材料二:烽烟四起, 战火不断。
2、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差别? 安史之乱的爆发。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 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统治 前期 统治 后期 崇尚节俭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日益骄奢
任用奸相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结合上表说说应当如何评价唐玄宗?
功: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过:但他在位的后期,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 转衰; 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致命打击) 五代十国
618年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907年 唐朝灭亡
960年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忆昔(杜甫) 764年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垂老别(杜甫) 759年 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公私仓廪俱丰实。
? 开元盛世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618年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一、由盛转衰——安史之乱
后期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不理朝政 朝政腐败
治安则骄奢易生, 骄奢则危亡立至。
——唐太宗
2.探寻安史之乱原因
材料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材料四: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 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 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 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经济 凋敝
政治 动荡
藩镇割据局 面形成
3.解析安史之乱影响
材料四: 节度使势力膨胀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
余,小者犹兼三四。安故史兵之乱骄爆则发逐帅, 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
? 局面形成 任—用—更《多新节唐度书使·卷镇五压十》
——王素《略谈安史之乱》
你如何理解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探寻安史之乱原因
课本P23【相关史事】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 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 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 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 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 们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 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 腐败。
材料一:
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旧唐书·李林甫传》
1.了解安史之乱过程
1.了解安史之乱过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探寻安史之乱原因
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本来就 应是相当复杂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存在任 何偶然性,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材料五: “藩父镇—死增—子加赵握翼《其将廿兵叛二。乱史投”札降记者·唐任节命度为使节之度祸使》
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 藩镇割据局面
二、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
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 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 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 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特征后后一晋汉 :唐末以石刘敬知来瑭远藩镇割河 河据东 东局节 节度 度面使 使的
延续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南汉
刘隐
静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特征三: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材料二:
身兼41职,他不仅任意处理政务,更对 正直有才能之人,百般打击排挤…… 杨国忠还广收贿赂,集缣多至3000万 匹。
杨 国 忠
——明秀丽《试析玄宗心态对社会历史进
程的影响》
根本原因
2.探寻安史之乱原因
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 你赞同毛泽东的评价吗?为什么?
前期 崇尚节俭 任人唯贤 勤于政事 整顿吏治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2.探寻安史之乱原因
安禄山一人担任范阳、
河东、平卢三地节度
使,拥兵15万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
其财赋”。
重内轻
外——直《接新原因
唐书》
3.解析安史之乱影响
材料一:
材料三: 全国人口统计表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我里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人烟断
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经济凋敝,人口锐减
3.解析安史之乱影响
北方战乱
经济发展缓慢
人 口 迁 移
南方安定 自然条件好 经济繁荣
人口增加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解析安史之乱影响
经济 繁荣
政治 稳定
可以公视元作7由55盛年而安衰禄的山分的水叛岭变盛。,唐这近气样象于一(来唐,朝前)面全一朝段代有时了间1上37的年中的点伟, 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
致命打击,加速灭亡
三、国势已去——朱温灭唐
1.时间:907年 2.标志: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3.意义:标志着唐朝灭亡
四、分裂动荡——五代十国
阅读课本P25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五代分别是哪五个朝代?集中在哪个区域?五个朝 代之间是更迭还是并立?
2.十国是指哪十个政权?集中在哪个区域?
根据下列材料归纳五代十国时期有何历史特征?
安史之乱:755--763年,由唐
朝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
权力的战争。
知识小链接:唐初,为了加强边 防,在边地设置大都督。唐高宗时, 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 故称“节度使”。710年,唐睿宗 正式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 置10个节度使。
盛世繁华如烟灭, 生灵涂炭苍生苦!
二、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黄巢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课本P24【相关史事】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
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 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 处斩。黄巢深受民众用户,队伍发展到6 5万人。
特征后二晋:9北36方—政946局,动荡;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课本P25【相关史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
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成千上万亩农 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筑 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凶, 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唐朝兴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