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练习题1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练习题1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练习题1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练习题

1

一、你会填

1、汽车的轮胎是用()做的,插线板的外壳是用()做的,眼镜的镜片是用()做的。

2、我们生活中用的茶杯是用塑料做的是利用塑料的()。

3、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不同的()有不同的()。

4、我们用()做刀具,用()做书和作业本。

5、我们的衣服都是用()做的。

6、选择材料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和()。

7、眼镜戴在面部因此要求眼镜()()。

二、看谁选的正确(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不容易分解的是()。

A、泡沫塑料

B、木棒

C、废纸片

2、汽车的车辋都是用()做的。

A、木头

B、铁

C、塑料

3、用塑料做水杯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的特征。

A弹性B绝缘性C不渗水

4、用塑料做电线是利用它的()

A、不透气

B、绝缘

C、轻巧

5、塑料可做成()

A、刀具

B、布袋

C、牙刷

D、纸盒

6、电熨斗是用()的方法来熨衣服。

A、不透气

B、不渗水

C、轻巧

D、加热

7、制作电熨斗能选择()。

A、金属和橡胶

B、金属和塑料

C、塑料和木料

8、接线版内部使用的是()

A、塑料

B、木料

C、金属

D、玻璃

9、做眼镜镜片的是()很透明,能让人看清周围的事物。

A、塑料

B、金属D、布料D、玻璃

三、请你判断(正确的括号内画“ν”,错误的括号内画“×”)

1、人们根据物品的性能、材料的特征和加工成本等综合因素选择制作物品的材料。()

2、用了不合适的材料,物品就不能够发挥正常的作用。()

3、同一种材料可以作成不同的物品。()

4、利用塑料做拖鞋是因为塑料轻巧而有弹性。()

5、选择材料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物品的性能,材料的特征和加工成本。()

6、一种材料只能做成一种物品()。

7、人们选择材料时只需考虑物品的加工成本()

8、不同的材料有相同的特性()。

9、不同特性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

10、金属有传热性能()。

11、塑料具有不透气、弹性、轻巧、透明的特性()

四、请你帮忙

教材中的电熨斗、车轮、接线板、眼镜都由哪些材料做成?分析一下他们各自利用材料的哪些特性?

五、探究活动

制作可多次使用的草稿本。

你一个学期用了多少草稿纸?能不能对草稿纸进行改进?

我们来创制一种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草稿本。我们希望这种草稿本有哪些特征?留下字迹要清晰、擦拭要方便、可以反复使用。

什么材料能满足这些要求?

参考答案

一、略二、ABCBCDBCD 三、√√√√√×××√√√

附送: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练习题2

一、你会填

1、观察我们的书和作业本,它们是由()做成的。

2、在电线的表面都包裹一层塑料是为了()。

3、观察我们的铅笔,它是由()做成的。

4、观察我们削铅笔的小刀它是由()做成的。

5、我们研究材料的特征的方法通常是用()的方法。

6、课桌使用的材料是()。

7、粉笔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8、最坚硬的材料是()。

9、修建楼房最常用的材料有()、()、()、()。

10、钢筋的特征是()、()。

11、塑料的特征是()、(),可以用来制作()、()、()、()。

12、能导电的材料是(),绝缘的材料是()。

13、材料是我们()、()、()、()中不可缺少的。

二、看谁选的正确(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用塑料做的导线外皮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特征。

A绝缘性好B有弹性C美观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教科版科学三上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2.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3.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4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5.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6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7.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2.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3.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4.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5.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5.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8.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9.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0.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3.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4.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5.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 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教科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班级:姓名: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3、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5、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8、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9、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0、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三上教科版科学

三上教科版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2019教科版科学三上期末试卷

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科学学科期末考核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第:_____ 一、我会填空(20分,每空2分) 1、因为空气可以被___________(“压缩”或“拉伸”),所以我们能往篮球里打很多空气。 2、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_的方向。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个方位来描述。 3、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4、____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 5、热空气会___________,冷空气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二、我会选择(10分,每题2分) 1、下面的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A.B.C. 2、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一些(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4、下列三个数据中,表示温度最低的是( )。 A.3℃ B.17℃ C.-8℃ 5、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作( )。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三、我会判断(10分,每题2分) 1、水蒸气的微粒很小,用肉眼无法看见。() 2、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3、在进行天气记录时,遇到周末和假期,应停止观察() 4、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5、测量水温时,为了看得清楚,应该把温度计拿出水面。() 四、我会连线(8分,每题1分) 测量气温雨量器湿手变干加快溶解 测量风速气温计勺子搅拌水的蒸发 测量风向风杯式风速表空气流动空气占据空间 测量降水量风向标纸团没湿风的成因

新教科版科学三上总复习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 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 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7. 水蒸发的规律: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8. 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 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9.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 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 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 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②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水 1.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叶是由( )和()组成的,叶片上有()。 2、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不同形状的都有,有像( )、( )、( ) 等。 3、观察大树的方法有()()()()()等,他们分别用到的人体器官是()()()()()。 4、用放大镜观察树的(),用绳子观察树的()。 5、写出两种一年生植物(),写出两种多年生植物()。 6、写出两种以上木本植物()写出两种以上草本植物()。 7、写出两种以上水生植物(),写出两种以上陆生植物()。 8、植物一般都有()()()()()()。 9、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最大的区别是() 10、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 二、选择题: 1、我观察到红色树叶是()的叶子。A枫叶B银杏C柳树 2、下在是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A量筒B放大镜C绳子和尺子 3、下面哪些不能做为辨别两片树叶是否是同一片树叶依据。() A叶片的大小 B 叶片的形状 C 叶片的颜色 5、我想把树皮的图案弄到纸上,我一般用()方法。A 拓印B图画

6、要想得到更多的资料,我们可以()A 看照片 B 到校园里观察真正的树 7、狗尾草和水葫芦的不同点是()(多选题)A 果实不同 B 叶子不同C都有根 8、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会很明显()(多选题)A 发芽B 开花C 结果D 树叶枯黄 三、小法官:请你把对的画上“√”,错的画上“×”。 1、放大镜是长用的观察工具。() 2、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叶柄和叶脉构成的。() 3、叶的颜色在生长过程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要想详细的了解一棵大树,通过大树的照片便能得到有关的资料。() 5、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可以任意的从各种树上摘取树叶。() 6、大树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我们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大树。() 7、大树有生命,小草太小了,所以没有生命。() 8、水生植物是不能生长在陆地上的。() 9、水生植物生活在水里,所以它们不需要阳光、温度等。() 10、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所有植物的变化都是很明显的()。 四、连线题。 眼睛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耳朵物体的气味 鼻子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题(二)

2020年(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一课水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资料、分类用图纸。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新教科版科学三上

新教科版科学三上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 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 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 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单元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无固形状、会流动的气体,它是气态的水。 3.煮食物产生的“白气”不是水蒸气,“白气”是雾状的小水滴。 二、水沸腾了 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正常压强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 2.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大。 3.水加热一直到沸腾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①水温逐渐升高;②水中逐渐出现气泡;③水中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大;④气泡到达水面就破了;⑤水面上冒“白汽”;⑥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烧杯能均匀加热。 5.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放入水中测水温,当液柱不再改变后读出的温度,不能拿出读数,视线与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6.使用酒精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用外焰进行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水结冰了 1.当坏境温度低于 0°C , 水的温度下降到 0°C吋 , 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変成固体状态。 水结冰时 , 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变大了。 3.在碎冰里加食盐,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变得更低。 4.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形状,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 四、冰融化了 1.当坏境温度高于 0°C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 , 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2.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 , 体积变小了。 3. 冰是固态的水 ,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霜、雪)。水是液态 , 没有固定的形状 , 但有一定的体积(雾)。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 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五、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盐和小苏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样多的水中,盐的溶解量比小苏打多。 2.在作比较时我们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能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3.放盐溶解时要一份一份加,等前一份溶解完再加第二份。 六、加快溶解 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温能加快盐在水中的溶解。 2.研究搅拌对溶解的影响时,只改变搅拌,水量、水温、盐量要一样,实验中同时放盐。 3.对比实验:设置两组,只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七、混合与分离

教科版三上科学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上科学教材分析 两年前,像在座的所有老师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到科学教科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发现我是伴随着新课程长大的。今天,我想把我的经历告诉在座的各位。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体会“与新课程同行”的感受现代日本有两位一流的剑士。一个是宫本武藏,另一个是Yogyo和寿郎。宫本是瑜伽大师。那时候,当柳生崇拜宫本并学习艺术时,他请教老师如何成为一流的剑客。刘胜问:“成为一名具有弟子资格的一流剑客需要多长时间?”宫本回答道:“至少十年刘胜听了10年后说,“如果我加倍努力,我能成为一名一流的剑客多久?”宫本笑了笑,“XXXX年柳生补充道:“如果我加倍努力,我要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叹了口气,回答道:“如果是这样,你只会死。你在哪里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越听越糊涂这时宫本说:“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剑客,你必须为自己留一只眼睛。”一个剑客如果只看剑道,不知道如何看自己,不断反思自己,就永远不会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不愧为一流的剑客,让柳生极乐! 因此提醒我们,我们的教学是一样的。如果一个老师只专注于拉车,几十年来从不抬头看路或复习,那么他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永远不会成为一流的教育家。 教学注重反思,我们应该学会冷静下来,不断地询问来自内心的声音。如果我们只知道重复,盲目地模仿,按照老调跳舞,教学工作就会“年年相似”。怎么会有“年年不同人”的新气象呢?因此,反思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广义的思考导致生活,深刻的思考导致生活,深刻的思考导致理解,深刻的思考导致理解。反思要有“不知道这件事,亲自去做”之手,“处处学习”之眼,“一天三次救身”之心,“跳庐山看庐山”之勇气如果你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坚持每天反思和反省的习惯,你将永远与最先进和最深刻的教育思想保持一致。 怎么能找到自我认可和自我反省的眼睛?反思必须经历三个领域:痛苦-休闲-清醒! 痛苦:当你为一个教育问题辗转反侧,最终深深埋葬你痛苦的前额时的困难;当你上下寻找某个教学环节,最终觉得“路还很长,修远近在咫尺”时,你

最新2019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 cc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课校园的树 木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我看到了什么》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我看到了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 爱科学研究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4、使学生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重点难点: 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上一门新的学科《科学》。同学们一定会问,《科学》是学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我告诉你们,科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气、植物、动物、人体、电、光等。现在我先把《科学》第一册的内容用小图标来表示,你们猜猜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问,这些内容怎么学呢?我告诉你们,每个单元都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组成。我们学科学就是要亲自参加、经历这些活动。比如观察蚂蚁的身体,测测蝗虫跳多高,看看蜗牛是怎样爬的。通过这些活动长知识、长才干、长智慧。你们愿意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幅图,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二、看图片上的树 1、出示一张树的图片估计。 请你先看1分钟,估计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还有更多的吗? 2、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能一口气说多少点情况。 注意:做到不重复的补充介绍。 3、再次估计。 你们再估计一下,看这幅图你最多能一口气说出多少点情况? 三、回忆在树前曾看到过什么。 1、过渡:难道一颗大树真的就只有这么多点情况吗?(曾在树前看到过其他情况) 2、回忆: 回忆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曾经看到过什么?数数能说出几点。比看图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3、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说说你自己曾经在大树看到过的情况是否比看图的多? 4、全班讨论: 为什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的情况比看这张图片的发现多得多? 四、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一颗树。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教案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

教科版科学三上校园的树木参考教案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