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_唐承财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_唐承财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_唐承财

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低碳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应然

而生。自2003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提出低碳经济后[1],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同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节能环保,大力倡导低碳旅游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CO 2排放量达到13亿t ,占人类活动所有CO 2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到5%—14%[2]。因此,控制旅游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势在必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强调尽量减少旅游活动产生碳排放量,一经提出,便得到各界迅速响应,许多旅游目的地纷纷提出建立低碳旅游区(景区),低碳旅游也成为新的旅游消费方式。发展低碳旅游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和带动其关联产业低碳化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体系的低碳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等问题的综合国力。

当前国内外对低碳经济[3]、低碳产业[4]、低碳城市[5]等方面相对较多,而对于低碳旅游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方面,Tol 分析了碳税对国际旅游的影响

[6]

,M ayor 和Tol

分析了英国航空税对碳排放和游客人数的影响[7],以及欧美开放航空条约对国际旅行和碳排放的影响[8]。Smith 和Rodger 针对新西兰的出入境国际旅行产生碳排放,研究其碳补偿问题[9];Kuo 和Chen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评价方法,提出定量测定岛屿旅游的能源利用、碳排放和其它环境负荷[10]。Lin 研究了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交通碳排放[11];G 觟ssling 等研究旅游活动中食物管理,减少旅游过程中的食物的碳足迹[12]。国内学者对低碳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讨低碳旅游开发[13]、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4]、低碳旅游社区构建[15]、发展低碳旅游经济[16-18]等问题。唐承财等和侯文亮等对低碳旅游的概念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19-20],也有部分学者从低碳理念角度对旅游规划设计[21]与旅游业发展[22]进行分析。蔡萌与汪宇

明提出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23],刘啸则提出了低碳旅游是未来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模

式[24],同时李玉清基于清洁生产探讨了低碳旅游开发模式[25]。侯文亮和石培华等研究了旅游业减排方面对策[26-27]。此外也有学者从低碳旅游视角分析县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28]和低碳旅游景区建设[29]等。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发展原则与特点、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对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原则与特点,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

收稿时间:2010-12-20;修回时间:2011-04-2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9BAH50B01-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主部署创新项目(编号:200905005)、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编号:10TAAK007)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编号:10zd&051)联合资助。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05-0862-06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唐承财1,2

,钟林生1,成升魁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49)

第31卷第5期经济地理Vol.31,No.52011年5月ECONOM IC GEOGRAPHY M ay ,2011

摘要: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通过对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原则与特点,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

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旅游业;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文献标识码:A

游企业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1低碳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1.1低碳旅游概念界定

辨析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是科学发展低碳旅

游的首要研究内容。低碳旅游的概念产生于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之后,三者在定义方面存在异同,如表1所示。可持续旅游更注重在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并注重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更多是以自然型旅游地为目的地,在生态环境与文化保护方面与可持续旅游内涵相似,更强调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更注重社区参与。从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来看,低碳旅游(LT,Low-carbon Tourism)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

表1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对比

Tab.1The Comparison on the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tourism,ecotourism and low-carbon tourism

类别定义

可持续旅游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

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27]。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游客到自然地区的一种负责任的旅行,这种旅行不仅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文化的完整性,

而且必须维持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8]。

低碳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

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

1.2低碳旅游的内涵分析

要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首先要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的碳排放构成,强调旅行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化发展,其次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与旅游过程中的碳中和与碳补偿等,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从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分析,低碳旅游的内涵包括3方面:以节能减排与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以低碳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利用和旅游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为发展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发展模式(图1)。

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这三种旅游发展形式在环境保护与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致性;可持续旅游注重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更强调旅游者的责任

图1低碳旅游发展内涵

Fig.1The connotations on low-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感,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生态环境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责任,而低碳旅游则更侧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节能减排、碳中和的责任。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相比,低碳旅游更强调节能减排、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应用、旅游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如表2所示。

表2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内涵对比

Tab.2The comparison on the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tourism,ecotourism and low-carbon tourism 类别内涵

可持续旅游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

地居民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

良性循环,增强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能力[32]。

生态旅游①满足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②体现环境保

护意识;③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

会,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④强调使公众亲近自然,

接受环境教育;⑤强调旅游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

持续性[32]。

低碳旅游①以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为发展目标;②以低碳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利用和

旅游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为发展方式;③以低能耗、

低污染、低排放为发展模式。

1.2.1以节能减排、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低碳旅游着眼于对旅游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即通过发展低碳旅游交通、低碳旅游住宿、低碳旅游餐饮以及各项低碳旅游活动,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3]。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低碳旅游的发展必须以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直接目标,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科学保护,实现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1.2.2以低碳技术创新和旅游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为发展方式。要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的目标,必须积极加强新型先进的低碳技术创新,加快低碳技术应用与当前发展观念的转变,技术创新包括低碳应用技术和低碳化管理技术,旅游观念根本性转变则包括旅游开发者、管理者、运营者、游客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向以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逐步转变,

促进综

第5期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863

864经济地理第31卷

合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1.2.3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发展模式。低碳旅游发展要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为出发点,节约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与达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原则与特点

2.1发展目标

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是:基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科学合理将低碳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我国旅游业发展之中,切实加强低碳旅游相关研究与严格制定并落实相关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升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旅游竞争力,为国家实现碳排放控制总量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发展原则

2.2.1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区域资源特点、环境承载容量、经济技术水平不同,对CO

2

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不尽相同,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差距也是存在的[27]。因此,全国各地区发展低碳旅游要在地域空间上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关发展措施制定必须与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如此才能实现各地区的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2.2动态持续性原则。由于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非朝夕所致,是一项长远发展战略,因此我国低碳旅游发展需要在时间尺度上坚持动态持续性原则。旅游产业发展过程难免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即使发展模式与策略经过多方反复论证,但仍可能存在不少难以预知的因素,因此,发展低碳旅游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而做相应变化,尤其是发展模式的设计与开发策略的制定等,体现灵活性、动态性、可持续性与可操作性。

2.2.3综合协调原则。由于低碳旅游具有产业综合性特点,因此,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要体现产业内外部关系的综合协调原则,统筹人才、资源、环境、经济、生态等与旅游产业关联的要素,统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六大要素,将低碳发展理念与技术运用于低碳旅游发展之中,科学处理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产业内外部出现的问题与难题。低碳旅游的发展涉及到旅游、环保、林业、建设、国土、教育等多个政府部门,由于各行政管理分割等问题的存在,因此发展低碳旅游,需要坚持部门协调原则,统筹协调各部门的职能与利益。

2.2.4环保优先原则。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对全球环境变化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有别于其它旅游形式之处,就在于直观提出“在旅游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减少碳排放量,实施节能减排,是一种环境保护优先的旅游形式”,这种低碳排放的旅游形式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旅游过程中,开展低碳旅游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问题做出重要贡献。发展低碳旅游将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生态可持续性;有利于在开展低碳旅游的同时保护环境质量,促进环境可持续性;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19]。

2.3发展特点

2.3.1低碳旅游是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与模式。旅游方式以旅游目的及动机而区分,旅游模式则是基于对各种旅游方式的概括,形成的旅游发展形式[33]。低碳旅游最初出现时,无论是作为游客自身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产物,还是作为政府层面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在旅游业中的体现,或者作为旅游开发商利用低碳发展而推出的旅游产品,都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旅游方式而存在,即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而随着低碳发展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实在低碳旅游方式的外表之下,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旅游发展框架,以低碳发展理念与低碳技术为依托,以转变当前粗放型旅游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目标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即“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旅游发展模式。

2.3.2发展低碳旅游促进旅游系统低碳化。旅游系统是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按照旅游系统学说中的三主体学说(主体、客体与媒体)[31],将低碳理念与技术融入低碳旅游发展之中,构建我国低碳旅游系统,由低碳客源地系统、低碳媒介系统、低碳目的地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旅游系统的低碳化发展是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旅游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旅游,可以促进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在旅游业节能减排中的利用,推动旅游系统的各方面(含“食、住、行、游、购、娱”)均实现低碳化发展,从而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

2.3.3发展低碳旅游推动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观

第5期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865

图2低碳旅游系统

Fig.2Low-carbon tourism system

念的转变。由于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已日趋严重,因此低碳发展理念在极为短暂的几年时间内深入到各个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消耗,成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旅游业具有影响深远、带动性强的产业关联特点[34],18个重要国民经济产业与旅游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度。而在低碳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技术融入与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也必将纳入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产业链之中,推动关联产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产业体系的节能减排。因此,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将推动与旅游业相关联的18个重要产业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观念的转变,如图3所示。

图3低碳技术和发展观念对旅游业的各关联产业影响示意图(由参考文献[34]整理而成)

Fig.3The sketch diagram of the impacts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n correlative industry of tourism industry(Arranged from the references[34]) 2.3.4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从其产生就具有了环境教育功能,在低碳旅游开展过程中,低碳教育可提高和改变旅游运营者与旅游者的环境观和消费生活方式。利用低碳旅游开展低碳发展理念宣传教育,提升全民低碳环保节能意识与素养,培育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让全社会自觉参与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共同努力解决人类面临生存资源环境危机。低碳化发展的环境教育应明晰教育对象为低碳旅游的运营者、游客为受教育;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展示教育内容,注重教育方式多样化。3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科学的发展策略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按照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与特点,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我国发展低碳旅游涉及到四大核心利益相关主体,即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发展策略的制定需要依据各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特点,形成低碳旅游发展的合力,共同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实现旅游产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如图4所示。

3.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为实现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应对低碳旅游发展应在政策、体制、资金、规范标准等方面对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必要支持。①制定国家低碳旅游行动方案,为旅游等相关部门提供低碳旅游发展的行动纲领与指导性文件;②制定低碳旅游相关的系列标准规范,统一规范全国低碳旅游发展,开展全国低碳旅游试点示范工作,尤其是旅游住宿餐饮业和旅游景区;③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专项发展资金,引导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开展低碳旅游工作;

④建立健全低碳旅游管理体制和机构,构建碳排放审核准入机制与标准,开展低碳旅游企业与低碳游客的“低碳等级认证”,尤其是低碳旅游景区与酒店;⑤加强低碳旅游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加低碳旅游发展的应用基础科研立项,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创新技术。

3.2旅游目的地

针对旅游产业的碳排放结构,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应融入低碳发展理念,采用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加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的低碳化建设与管理。①应积极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为开展低碳旅游产品项目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加强森林、草原等碳汇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营造与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②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低碳旅游发展意见、标准规范等,对区域内的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项目进行低碳标准化建设与管理。③加强旅游系统的碳管理,建立旅游碳中和系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低碳旅游企业与低碳旅游者的低碳等级认证工作。④以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为战略支柱产业发展举措,积极建设以低碳旅游业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产业链,

通过旅游产业低碳化建设带动区域低碳经济与低

碳城市的全面发展。⑤目的地旅游规划要体现低碳化设计,以低碳理念与技术规划旅游住宿、旅游产品项目、旅游交通、旅游服务设施等,从规划层面,减少区域旅游碳消耗与温室气体的排放。

3.3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旅游开发公司、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低碳发展应从建设与管理两方面统筹考虑。①旅游企业要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设思路,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材料技术,从建设层面严格控制旅游产业的碳排放量。例如旅游接待设施不选用高耗能、高排放设备,鼓励和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环保型酒店,在餐饮、住宿、沐浴等接待环节中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②旅游企业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实行节能减排签约责任制,纳入

企业职工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的碳管理。例如,旅游企业可编制低碳旅游的导游手册、游客手册、运营者手册,将低碳旅游方式与技术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发展中。③科学合理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加强低碳旅游市场营销宣传;依托低碳旅游资源与产品,塑造低碳旅游企业文化,并逐步形成全国知名的低碳旅游文化品牌。④参与旅游碳中和系统建设,建立合理的碳中和体验与认证体系,并引导游客参与碳中和体验与认证,培育其低碳生活消费方式。

3.4旅游者

旅游者作为低碳旅游发展的体验者,在低碳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选择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参与体验旅游碳中和。①低碳游客应优先选择低碳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学习低碳旅游指南和减少碳足迹的方法。②旅行方式上注重不同区域尺度的交通方式的选择:远程游客优先选择高速铁路,中短途可采用铁路与公路,旅游目的地优先选择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景区采用环保型汽车,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③在旅游过程中,自带必备生活物品,选择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尽量少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尽量选择生态餐厅,吃当地的有机蔬菜,夜宿环保木屋或帐篷,体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④主动体验低碳型的旅游产品项目活动,抵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高碳型旅游产品项目,减少旅游活动的碳排放。⑤积极参加旅游碳中和,开展低碳旅游者身份认证。主动测算旅游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参加低碳旅游者身份认证体系和旅游“碳中和”活动,抵消出游产生

图4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Fig.4The strategies on low-carb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keholders in China

的碳排放,培养良好的低碳消费生活方式,为旅游目的地碳收支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2003.

[2]UNWTO,and UNEP(prepared by Scott D,Amelung B,Becken S,

Ceron J P,Dubois G,Gossling S,Peeters P and Simpson M C).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

Madrid:2008.

[3]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

(8):1240-1247.

[4]陈文婕,颜克高.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

2010,30(2):200-203.

[5]李增福,郑友环.“低碳城市”的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

2010,30(6):949-954.

[6]Tol Richard S J.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

ris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2007,12:129-142. [7]Mayor Karen,Tol Richard S J.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J].Transport Policy,2007,14:507-513.

[8]Mayor Karen,Tol Richard S J.The impact of the EU US Open

Skies agreement on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8,14:1-7. [9]Smith Inga J.,Rodger Craig J.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

-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J].Energy Policy,2009,37:3438-3447.

[10]Kuo Nae-Wen,Chen Pei-Hun.Quantifying energy use,carbon

dioxide emission,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

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1324-1330.

[11]Lin Tzu-Ping.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

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285

-

866经济地理第31卷

第5期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867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LOW-CARBON TOURISM IN CHINA

TANG Cheng -cai 1,2,ZHONG Lin -sheng 1,CHENG Sheng -kui 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

Abstract:Development low-carbon tourism could improve energy-saving and pollutants reduction projec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low-carbon economy,the concept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low-carbon tourism were put forward by contrast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cotourism in this article.Then the objectives,the princip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n low-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Finally,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low-carb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core stakeholders,which includ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tourism destinations,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s.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and changing the current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and achieving the proj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ants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 saving and pollutants reduction;tourism industry;low-carbon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唐承财(1982—),男,湖南怀化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E-mail :tcc5808@https://www.360docs.net/doc/9d4052387.html, 。

290.

[12]G 觟ssling Stefan ,Garrod Brian ,Aall Carlo ,et al.Food manage-ment in tourism:Reducing tourism ’s carbon “foodprint ”[J].Tou-rism Management ,

2010.[13]郭来喜,桑海洋.后“低碳经济”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低碳

旅游”开发探索[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

[14]钟玉锋.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生

产力研究,2010(7):185-186,224.

[15]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

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28(5):626-630.

[16]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1-30.[17]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

2009(13):154-155.

[18]廖忠明,

王国权,卢志红,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28(3):411-415.

[19]唐承财,钟林生.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分析[C]//郭焕

成,郑健雄,张玉斌,等.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300-305.

[20]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

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89.

[21]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3(2):168-172.[22]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0

(5):31-32.

[23]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

2010,25(1):13-17.

[24]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

社会科学,

2010(1):42-46.[25]李玉清.基于清洁生产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资源开发

与市场,

2010,26(9):862-864.[26]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2010.[27]石培华,吴普,冯凌,等.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与战略

措施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6):13-18.

[28]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9]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

2009(11):100-102.

[30]World Tourist Organization(WTO).What tourism managers need

to know: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M].Madrid :WTO ,1996:20-45.[3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

社,北京:

2010.[32]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

文地理,2001,16(4):6-10.

[33]金波,王如渊,蔡运龙.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

用[J].生态学杂志,2001,20(3):56-59.

[34]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

旅游科学,2007,21(2):7-12,78.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作者:————————————————————————————————日期: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旅游管理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作者简介:邹波(1972-)男,江西莲花人,江西科技学院学科办,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2014年度南昌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研究一般项目“南昌市旅游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研究”(编号Jj201403)阶段性成果。 邹波黄爱科 为加快南昌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明确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南昌旅游的跨越发展。 一、南昌旅游业现状 (一)旅游企业概况 1、景区景点。南昌历史渊源流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但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包装炒作的力度不大,知名度较高的景点极少。 2、旅游饭店。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3家,床位42400张。 3、旅行社。国内旅行社94家,国际旅行社13家。 4、旅游车队。旅游涉外车队9个。 5、旅游院校。我市现有16所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在校学生3700余人。 6、旅游交通。随着江西省天字型高速公路的建成,南昌机场升为国际空港,南昌面向省内、国内、国际的交通得到不断改善。 (二)旅游管理机构 1、南昌市旅游局。1990年3月,随着滕王阁的建成,我市成立了“南昌市

旅游事业管理局”,与滕王阁管理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 2、县区旅游局。全市仅有湾里区旅游局为单独设置,其它县区旅游局均与文化广播电视局合署在一起,旅游管理职能无法正常开展。 (三)旅游从业人员 我市旅游涉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车队从业人员总数为7747人。旅游企业人员87%以上经过各种培训,并取得行业上岗证书。但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旅游生态环境 伴随着文明花园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南昌市“一江两岸,南北两城,一核五片”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初具规模。近两年来,南昌市重点围绕八湖两河,做美做秀山水文章,逐步展示南昌独特的江河湖泊之秀色,渐展园林广场之风姿,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在美仑美奂地展现出来,城市变绿了,城市变亮了,城市变美了,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旅游大产业观念较为淡薄;集散地地位弱化,缺乏吸引人气的国家级、世界级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企业散弱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旅游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 三、对策思考 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南昌建设成一个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历史文化为内涵,观光度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与会展旅游为特色的,交通发达、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最佳优秀旅游城市。我们认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牢固树立以经营理念发展旅游业的新观念

浅谈温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 - -. XX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类 毕业设计(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 论文题目:浅谈温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XX:郭鑫萍 学号:08322406

班级:旅游0804 指导教师:林靖 摘要:自从1995年我国首次倡导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来,作为一种回归自然的可持续旅游模式,生态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温岭随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然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却呈现诸如“一拥而上”等问题,出现了对旅游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扭曲了生态旅游的原本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环境保护 温岭地处XX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北靠XX,西连XX,三面濒海,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7公里,人口118.45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生态示X区”等称号。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8.73亿元,财政总收入47.55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5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21位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0位。 一、温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温岭山明水秀,景色迷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长屿洞天景区。长屿洞天还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有大溪国家

森林公园和江厦省级森林公园,有XX市级风景区千年阳光镇石塘,还有寒坑龙潭等10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更有散布在各地的休闲园区、工业渔业参观点、历史文化遗存和其他文化观赏点。温岭还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新千年曙光节、21世纪曙光节、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和石文化旅游节,形成了以洞、山、海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区的总格局。 (1)以石洞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长屿洞天景区与石夫人奇峰,最著名的旅游景区是长屿洞天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长屿硐天总面积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系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1500余年,共凿出28个硐群,1314个硐体。为数众多石硐,硐套硐,硐叠硐,硐硐相联,硐硐串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廓,组成了一幅雄、险、奇、巧、幽的壮丽画卷,虽是人凿,宛如天成。长屿硐天以其在世界同类风景旅游区中开采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而独树一帜,被誉为“天下第一硐”,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2002年3月,国内著名音乐家经过实地考察,在该景区内发现堪称天下一绝的国内首个自然“岩洞音乐厅”,并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 (2)以山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方山—南嵩岩风景区、太湖山风景区、紫莲山、五龙山、丹崖山等等,这些景区以方山最为著名。方山—南嵩岩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最有特色的10个风景区之一。景区面积9.88平方公里。山体为雁荡山北延余脉,集危崖绝壁、奇峰深谷、飞瀑溪涧、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由方山、南嵩岩、狮峰-纱帽岩三部分组成。 (3)以海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石塘风景区、松门海滨、钓浜海滨等等,这些景区以石塘风景区最为著名。石塘因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的照射而誉满中国里面的景点主要有千年曙光园、祈愿广场、天文馆、后山石屋群、海上长城、三蒜岛、太湖山、盘山古道、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 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 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 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页码) 1.旅游业…………………………………………………… …………………(页码) 2.现代旅游…………………………………………………… …………………(页码) 3.旅游资源……………………………………………………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页码) 5.旅游开发…………………………………………………… …………………(页码) 6.旅游规划…………………………………………………… …………………(页码) 7.旅游保护……………………………………………………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页码)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兴起,尤其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中国来说,低碳旅游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能否打败“腐败奢华游”,从时尚旅游概念变身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有待时间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低碳的涵义 1.1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低碳旅游的现状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参考题目

旅游管理论文题目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2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3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3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 3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6、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7、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8、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9、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40、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41、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42、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43、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5), 529-53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d4052387.html,/journal/ce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d4052387.html,/10.12677/ces.2019.75090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Lu X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Aug. 28th, 2019; accepted: Sep. 13th, 2019; published: Sep. 20th, 2019 Abstract Study tour,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investigative study with travel experien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which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tudy tou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study tour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curriculum design, business model, product and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such as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tour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tudy Tour, Review, Prospect 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璐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0日 摘要 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引发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内涵的界定、课程设计、经营模式、产品与基地建设、研学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但还存在研究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现代旅游业早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趋势。铜仁市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但是,其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针对铜仁市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说明,对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终进一步探讨铜仁市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如今,旅游者看山看水,更渴望看到山水深处当地人原生态的生活。旅游者看的是文化,并且渴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铜仁市目前的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到访的大部分旅游者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然而铜仁市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着重大的开发潜力,若将铜仁市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民族风情资源相结合,加以合理开发与利用,将提升铜仁市旅游对国内外旅游者的吸引力,为铜仁市的旅游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一、铜仁市旅游发展的自然优势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辖八县两特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居住着29个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多达10万以上。铜仁市的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多达8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就是梵净山自然生态区,周边三县(江口、印江、松桃)风光秀美,如江口亚木沟景区、印江棉絮岭、松桃潜龙洞风景区等等。此外,铜仁拥有大量红色旅游资源,如周逸群烈士故居、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德江枫香溪会议旧址等。只是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地理位置分散,目前只适合于观光旅游。 铜仁市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黔东民族文化。目前铜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的已经得到一定的开发,有的正在进行开发(如梵净山的佛教文化)。铜仁市多民族杂居,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形成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如寨英滚龙、松桃苗族绝技、铜仁傩文化等)。铜仁各族人民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如苗族踩花山节、侗族斗牛节、土家族炸龙节等),思南土家花灯戏、石阡仡佬毛龙节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民族建筑文化(如东山古建筑群、寨英镇古建筑群、苗王城等);民族服饰文化(如苗族服饰、土家族服饰、侗族服饰等);民族饮食文化(如思南土家香肠、侗乡荤油茶、沿河糯米包子等);民族手工艺品(如织锦、银饰制作、木雕工艺等)。铜仁这一系列的民族文化资源构成了铜仁市独一无二的旅游特色。 二、铜仁市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挖掘与科学开发

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莫让浮云遮望眼 ——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丰富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在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人文景观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不平等的待遇。比如开发商的过度开采和游客的不爱护旅游环境,这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关键词】旅游业生态环境开发治理可持续发展 【正文】 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一、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剧 我国正处在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阶段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峻。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使得旅游资源越发减少。

中国养老院模式发展概括综述

综述 中国养老院模式发展概括综述 1.研究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老龄化加重,一系列老龄化社会问题凸现。由于我国特殊的生育政策,普通家庭越来越小型化、核心化,已经无力承担养老的重担,因此社会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社会养老方式之一的养老院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1]。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养老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建立新的社会养老体系,以专业化的方式来缓解当前的养老困境[2]。 在中国,“居家养老”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老人还是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模式的转变,解决养老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而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可能并不实际[3]。 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27亿[1]。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养老院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分析,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3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4] [5]。巨大的养老需求将日益凸显,政府公办的养老机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6] [7]。 2.养老院的概述 2.1 养老院的定义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8]。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 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2.2 养老院提供的基本服务

旅游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姓名: 曹秋雯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42班 学号: 2224226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曹秋雯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生在饭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率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众多有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我国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现状、流失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文章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学术动态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员工;流失;影响;原因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ao Qiuwen Tutor Liu Qingyou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employed in hotels drops year by year. And the drai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for hotels keeps a constantly high rate. In this background, the text analyzed a lot of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employed in hotels, and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effect of the drain, and the reasons.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progress, academic dynamic state on research in this field,and essential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valued further from now 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employee; drain;effects;reasons 任何行业要迅速发展都与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饭店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顺利加入WTO,外资饭店纷纷进驻,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学者们纷纷指出了我国饭店业加强人才竞争、

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一、引言 旅游业是指集交通、游览、住宿、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近三十多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上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故而形成了诸多特色旅游文化景点。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还是人均旅游消费增加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旅游业服务功能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石油生产对旅游开发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的梳理,旨在深入的分析东营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阻力,并未东营市旅游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二、东营市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东营市的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石油工业旅游资源、古齐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尤以石油工业和湿地生态这两种旅游资源最为典型,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再生性。东营市位于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经过多年的石油开发,胜利油田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油工业景观。林立的井架,海上钻井平台,四通八达的油气管道,还有著名的孤东围海大堤和石油工人新村。由于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处,所以这里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在这有以槐林为主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达82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620平方公里的新生地和滨海湿地,这些自然景观既具有极大地观光价值。另外,丰富的鸟类资源,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都是东营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风光。东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广饶和利津两县。这里曾是古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汇聚与交融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世遗存下许多宝贵的文物古迹和人文典故。主要古迹有傅家遗址、柏寝台、汉八博士墓、倪宽墓、孙武祠等。 三、东营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目前来看,关于东营市的旅游产业研究数量较少,深度不大,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东营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以及对策方面,还未形成针对像东营市这样历史文化资源浅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的石油城市的相关旅游理论。 (一)东营市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1、东营市面临主要旅游产业问题是基本类型资源较少,旅游资源趋于同质化。这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资源所占比例较小,仅占有22%,而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就占到了78%,大多数人文旅游资源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而且少数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也破损严重,旅游价值不高。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是东营市旅游业的特色,品质较高,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脆弱性和易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在旅游产业方面东营市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相对丰度不足。 2、打造品牌形象意识不足,缺少亮点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对旅游产业市场的认识也不足,没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时也缺少相关人才。例如,在对孙子故里的宣传和开发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资源品牌建设严重滞后。除此之外,也缺乏完善的旅游业要素配套。 3、石油城市转型困难。石油已经成为了东营市的支柱产业。这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双重的难题,既有进行油气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又面临自然生态脆弱,科技、人才、资金短缺的现状,所以东营市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展旅游业。 (二)解决东营市旅游产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快公共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到打造典范的文化旅游城市,构建便利的旅游交通线路,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通旅游资讯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接待与售后服务。丰富东营市的旅游商品种类,开发传统工艺制作的品牌。 2、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具有东营自主品牌的旅游产业包装好。例如,对孙子故里文化的开发,就可以将孙子的“兵圣”文化与故里的历史文化景观很好地结合,类似“广饶孙子文化节”的举办就起到了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对其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活动和广告是引起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关注是到打造自主品牌的好方法。 3、开发与保护并重。东营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脆弱,所以在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的注意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石油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观光的平衡。政府应出台一些与保护自然景观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湿地的。对破坏自然景观的个人或集体予以严惩。同时也要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景区管理和必要设施的建设。 四、结论 总的来说,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环境相对恶劣,旅游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自主的旅游品牌,也存在着旅游资源使用不合理,旅游环境受到污染等问题。本文仅仅选取与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相关的一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化城市旅游功能,打造自主旅游品牌,旅游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对策,希望该建议能对今后东营市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孙婷婷 马庆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