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3-23T13:59:38.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梁艳丽

[导读] 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普外二科(乳腺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字: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疗效

乳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病部位为乳房,近年来,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乳头的改变,通过检查发现,肿瘤多为圆形,一般都为三厘米直径,有较好的活动度,边界清晰[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块。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并比较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30例,乳腺脂肪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30例。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具有语言或意识障碍的患者、身体具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不能参加研究。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5.2±1.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3.4±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方式,对患者患侧乳房进行局部消毒麻醉,切口,切除肿瘤后加压止血,清创,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对患者患处进行消毒麻醉,使用超声探头确定肿瘤具体位置、大小,根据肿瘤具体位置选择切口位置,在肿瘤相对应于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把肿瘤和组织进行分离,把肿瘤切除干净,清创,缝合。如果术中一些患者出现较多的渗出液,可以在术中放置引流管;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乳腺进行保护,尽可能的消除死腔,多用生理盐水冲洗[2];术后如果患者出现不能忍受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疼药,而且护理服用一周的消炎药。

1.3判定标准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换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表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有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脂肪瘤等.据有关学者研究,乳腺良性肿瘤超过五年恶变为浸润癌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一,所以尽快的切除良性肿瘤是最为安全的治疗方法[3]。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与卵巢性激素异常有关,主要发病人群为性激素紊乱的成年妇女,年龄多集中在22岁到35岁之间。开放式手术让医生可以有更直观的观察肿瘤,但是术后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这是因为开放式切除的方式,在术后进行缝合时,是需要逐层进行的,缝合过程中进行加压止血,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出现术后血肿的问题,但是也让患者组织失去弹性。女性患者多很重视乳房的美感,如果术后乳房上留有明显痕迹,会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精神压力。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通过在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来切除肿瘤,可以让疤痕尽量小,这是因为在术后缝合过程中,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加压止血,同时对患者的乳腺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如果是单发肿块或者肿块靠近乳晕,其适合的切口方式为乳晕内切口;如果是多发肿块或者肿块远离乳晕的患者,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ICD-9-CM-3:85.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病变导管切除术:适合乳管内乳头状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4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视术中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 防用抗菌药物。

乳腺良性肿瘤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 姓名:*** 住院号:*** 姓名:*** 出生地:[出生地] 性别: 女现住址:*** 年龄:40岁联系方式:1*** 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20年04月16日 08:15 职业:[职业] 记录日期:2020年04月16日 10:40 婚姻:[婚姻] 病例陈述者:本人 主诉: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余前查体行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患者自诉未触及明显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无乳头内陷、溢血、溢液,无皮肤局部凹陷、水肿,无月经前肿物胀痛不适及增大变硬等,无头晕,心慌、气短,无低热等。院外未治疗。近期患者复查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乳腺纤维腺瘤(双侧)”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好,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填写出生地][新建L单元],久居兴河东二区83号1-604。入院前14天内没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入院前14天内没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入院前14天内未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冶游史。月经史婚育史:,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中等,颜色正常。无血块、无痛经。 [多少]岁结婚,育有[多少]子[多少]女,配偶及孩子均体健。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3-23T13:59:38.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梁艳丽 [导读] 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普外二科(乳腺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字: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疗效 乳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病部位为乳房,近年来,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乳头的改变,通过检查发现,肿瘤多为圆形,一般都为三厘米直径,有较好的活动度,边界清晰[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块。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并比较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30例,乳腺脂肪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30例。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具有语言或意识障碍的患者、身体具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不能参加研究。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5.2±1.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3.4±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方式,对患者患侧乳房进行局部消毒麻醉,切口,切除肿瘤后加压止血,清创,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对患者患处进行消毒麻醉,使用超声探头确定肿瘤具体位置、大小,根据肿瘤具体位置选择切口位置,在肿瘤相对应于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把肿瘤和组织进行分离,把肿瘤切除干净,清创,缝合。如果术中一些患者出现较多的渗出液,可以在术中放置引流管;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乳腺进行保护,尽可能的消除死腔,多用生理盐水冲洗[2];术后如果患者出现不能忍受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疼药,而且护理服用一周的消炎药。 1.3判定标准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换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表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有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脂肪瘤等.据有关学者研究,乳腺良性肿瘤超过五年恶变为浸润癌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一,所以尽快的切除良性肿瘤是最为安全的治疗方法[3]。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与卵巢性激素异常有关,主要发病人群为性激素紊乱的成年妇女,年龄多集中在22岁到35岁之间。开放式手术让医生可以有更直观的观察肿瘤,但是术后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这是因为开放式切除的方式,在术后进行缝合时,是需要逐层进行的,缝合过程中进行加压止血,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出现术后血肿的问题,但是也让患者组织失去弹性。女性患者多很重视乳房的美感,如果术后乳房上留有明显痕迹,会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精神压力。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通过在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来切除肿瘤,可以让疤痕尽量小,这是因为在术后缝合过程中,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加压止血,同时对患者的乳腺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如果是单发肿块或者肿块靠近乳晕,其适合的切口方式为乳晕内切口;如果是多发肿块或者肿块远离乳晕的患者,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物切除术(ICD-9-CM-3:85.21003)(含乳癌病损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腺病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病变导管切除术:适合乳管内乳头状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4 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腹部彩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或麦默通肿物旋切术,必要时行乳头乳晕成形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1 年版)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 :D24)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ICD-9-CM-3 : 85.2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12 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 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 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 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病变导管切除术:适合乳管内乳头状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24 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 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 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 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3)肺功能、超声 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 天。 1. 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精)

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纤维腺瘤 好发于18-40岁,20-25岁最常见,无明显症状,单个/多个;单侧/双侧;生长缓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大,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病因: 1、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2、妊娠可使病变迅速增大 病理 1、有完整的纤维性包膜,早期可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 2、按镜下增生比例不同,分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3种(人为分型) 3、腺上皮较多时色棕红,质软 4、纤维组织较多者呈灰白色,半透明,质硬 超声表现 1、一般表现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有包膜;低回声,有侧壁声影。CDFI: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较大者内有稀疏血流,少数内血流丰富 2、特殊表现少数肿块内可出现粗颗粒状或团块状钙化;巨纤维腺瘤体积巨大,内可有出血坏死 导管内乳头状瘤 良性肿瘤,6%-8%可恶变,单发/多发,单发者见于乳腺大导管内,即开口至壶腹部以下1cm,多发者见于中、小乳管内,称乳头状瘤病,多见于30-50岁中年女性,病因雌激素的过度刺激 病理: 1、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约0.5-1cm,突入导管腔内,质脆易出血。瘤体处导管扩张,内有浅黄或血性粘液。

2、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呈白色半透明小粒状,无蒂,附着于导管壁上,大小数量不等,质韧,不易出血。该型易伴发导管上皮增生,Ca变风险高。 临床表现:乳头溢液/肿块,部分患者仅有乳头溢液,呈红色、淡黄色或无色,触诊(-) 超声表现 1、病变多位于大导管内,表现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实性肿块 2、扩张的导管可为单条或多条,管壁规整,肿块局部管腔呈杯口样改变 3、肿块边界清楚、规则,内回声均质,相邻导管壁完整,恶变者侵犯导管向腺体内进展,管壁不规整 4、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 叶状肿瘤 多发于中老年妇女,40岁以下罕见 病理: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质地硬,2-10cm不等,由良性上皮和丰富间质细胞构成 超声表现 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欠均质,部分内血流信号丰富,与纤维瘤表现相似,但体积较大,部分肿块内见裂隙状液性暗区。 乳腺错构瘤 由乳腺组织的全部成分组成的边界清楚,有包膜的包块,发病率0.1%-0.7% 临床: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见,无临床症状 病理:圆形、椭圆形或盘状包块,有完整包膜,质软,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混合构成。镜下见发育良好的乳腺小叶或异常增生的乳腺组织,同时又有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 超声表现:椭圆形实质性肿块,有包膜,与正常乳腺组织分界尚清楚,内呈不规则形高、低回声间杂,血流信号不丰富 脂肪瘤 为体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以40-60岁妇女多见 临床表现:圆形或分叶状肿物,生长缓慢,极少恶变 病理:有纤维薄膜,断面呈淡黄色,血管丰富的称血管脂肪瘤 超声表现

乳腺良性疾病诊疗常规

乳腺纤维腺瘤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 症状乳房肿物。 2. 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 影像学检查 B超和钼靶检查(B超检查:多表现为肿块形状为卵圆形、圆形,实质,边界清,内部回声均质,肿块后方回声增强。钼靶X线检查:多表现为卵圆形、圆形密度增强影,边缘清楚,少数有粗大钙化。) 4. 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确诊的金标准。 【入院标准】 具备1项者可收住院: 1. 体检或自检发现乳房肿块,需入院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者。 2. 乳腺彩超、钼靶检查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需病理检查确诊者。 【入院检查】 1. 常规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及淋巴结检查可发现有无皮疹、结痂、皮下出血等。心脏、呼吸系统、腹部等系统检查可初步判断有无重大疾病合并症情况。 专科检查:注意乳房肿物的质地、边界、活动度,是否有红肿疼痛。有无乳头溢液。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小便常规、肝肾功能、性病三项、肝炎全套、生化常规、大便常规、胸片、乳腺钼靶、血性激素检查、尿妊娠试验等。 【入院治疗】 1.乳房肿物开放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术:B超可见的不超过2.5cm的肿块或体检不可扪及的B超可见的肿块,对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的要求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患者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出院标准】 1. 伤口愈合好,无积血,无感染征象。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良性乳腺肿瘤能治愈吗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重要吗

良性乳腺肿瘤能治愈吗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重要吗 一、良性乳腺肿瘤能治愈吗 乳腺肿瘤能治好吗手术治疗方法 乳腺肿瘤其实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乳腺肿瘤当中都是一些纤维,乳腺肿瘤主要是由激素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的乳腺肿瘤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第一次手术切除肿瘤的,第二是化疗放疗和化疗主要是抑制肿瘤,第四是对内分泌进行治疗。通过这四大治疗手段可以完全根治乳腺肿瘤。 乳腺肿瘤能治好吗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患上了乳腺肿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病比较严重的话还可能需要切掉乳房。首先患上了乳腺肿瘤应该,要确定治疗方案,如果只是早期的乳腺肿瘤的话可以通过化疗已经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乳腺肿瘤已经是晚期了只能切除。持续恶化会导致恶化。 乳腺肿瘤能治好吗是很多患者的疑问,其实乳腺肿瘤是能够治好的,但是一定要发现的早而且治疗的早。女士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平时要感受一下乳房是否有胀痛,按压乳房是否有肿块并且定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可以避免因为疾病而患上严重的后果。 二、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重要吗 乳腺良性肿瘤并不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肿瘤性质是有发生改变的可能的,需要医生对肿瘤的大小、形状及变化进行分析,如果想要从根源杜绝恶变的话,还是需要进行手术处理的,建议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微创手术,尽可能减少对乳腺健康组织的伤害。 女性乳腺良性肿瘤一般可以分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脂肪瘤、乳腺血管瘤等,并且会由于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失衡而加剧病症的发展,此外,患者还会因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取过多,而刺激乳腺肿瘤的恶化,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 乳腺良性肿瘤的种类有很多种,其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有些病症通过活血化瘀的药物调理即可缓解乳房内出现的硬块及疼痛症状,但是也有一些良性肿瘤一经发现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还需要对病例样本进行分析,排除癌变可能。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重要吗?乳腺出现异常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此时专家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心情得不到放松的话,对病情的痊愈是没有好转的,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乳腺病症,患者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放松心情的事情,还可以通过运动减少心理压力! 三、乳腺肿瘤晚期症状会有哪些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

(一)发病特点多见于30岁以下妇女,以18~25岁发病最多。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故多见于性功能旺盛时期的年轻妇女。(二)临床特点 1.除肿块外,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一般生长较慢,但妊娠及哺乳期时因受雌激素刺激可迅速增大。 2.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多为单发(75%),少数多发。 3.肿块质坚韧,有弹性、有包膜,边界清楚、光滑、活动度大、容易推动。 4.肿块无压痛,也无腋窝淋巴结肿大。 5.肿块变化与月经周期无关。(三)治疗原则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故应早期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有无恶变。二、乳管内乳头状瘤(一)发病特点多见于经产妇,好发于40~50岁,多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位。(二)临床特点以乳头血性溢液为主要临床特点,溢液为鲜血、血清样或浆液;肿块小,常不能触及,有乳晕区可触及较小肿块。轻压乳晕区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对诊断有帮助。可行乳管X线造影及溢液涂片检查。(三)治疗原则6%~8%的病例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切除,行肿块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三、乳房囊性增生病(一)发病特点好发于25~40岁的女性,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因雌激素水平升高与黄体酮比例失调,导致乳腺上皮增生,乳管囊性扩张,乳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大小不等的肿块,故又称为囊性小叶增生症或乳腺增生症。(二)病床特点 1.周期性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前发生或加重,月经过后疼痛消失或减轻,胀痛程度不一,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2.乳房肿块在一侧或双侧内有大小不等、质韧、边界不清的结节性肿块,可推动,与皮肤和基底不粘连。少数有轻压痛,偶有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不肿大。病情发展缓慢,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应定期复查。B超、X线、活组织切片等可助诊断。(三)治疗一般不作手术。应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用乳罩托起乳房;症状明显者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若病变严重或疑有恶变者,作活组织切片,上皮增生活跃的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发现恶性病变者行乳癌根治术。

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瘤患者,其临床表现是不同的,有经验的医生常常仅凭自己的手对乳房进行扪摸,再结合发现的历史,即可猜得相当准确的印象,能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一般来说,乳腺良性病变和癌瘤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但表中所描绘的症状区别是一般的规律,而非绝对区别。例如:乳房大导管内乳头状瘤虽属良性,却常有乳头溢液,而且多呈血性溢液。又如乳腺的慢性炎症,亦可发生脓性或者如脓血性乳头溢液,但这种疾病还常有某此发炎的表现。其他乳腺囊性病等良性疾患,亦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可以有乳头溢液症状,但非血性。 肿块本身的性质对区别良性病变和癌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包括肿块的软硬程度、光滑度、边界是否清晰可辨,活动度如何以及有无皮肤粘连,这些对于辨认乳腺癌都是极期重要的体征。 乳腺癌患者90%以上的人,第一个发现的体征就是乳房肿块,肿块的性质如表中癌瘤项内所叙述的那样,但是很早期的乳腺癌,由于肿块甚小,埋藏在乳腺组织内,故而往往不易发觉。即或偶而摸出小肿块,也常因忽视而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及时诊断或误诊为良性肿物,从而延误了病情。当然,也有些乳腺良性肿块是很容易与乳腺癌混淆的,例如:中年妇女的乳腺腺纤维瘤,个别的乳腺积乳(奶块)、乳腺结核、乳腺脂肪坏死等。有时其肿块的表现酷似癌瘤,单凭一般检查不易鉴别。所以对于某些判断起来把握不大的,可疑为癌的肿块,在适当地安排下做切取或者针吸活体组织检查是有必要的,有乳头血性溢液的,可做细胞学涂片检查,看有没有癌细胞。 在乳房的肿块中几乎80%是属于生理性的;而病理性的肿块中,也以良性肿块占大多数。但是无论如何,在中年以上,特别是40-60岁的妇女如果发现乳房肿块,则必须首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性,而不能随便以其他理由加以解释。 表1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主要区别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108例临床诊疗分析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108例临床诊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05T09:53:27.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吴晋 [导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Mammotome)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疗效果。 吴晋(昌吉州中医医院外科 83110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220-02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Mammotome)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8例,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切除,统计肿块大小、切除时间、切口大小及不良反应,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所有肿块(0.3~3.4cm)均被准确完整切除,肿块的平均切除时间为8.5min,手术切口0.3~0.5cm,术中无穿破皮肤病例,术后3例出现皮下血肿,1例出现皮肤凹陷,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技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一项具有切除准确完整、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的先进技术,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但必须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关键词】B超微创旋切技术乳腺良性肿瘤微创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最为常见的病变,占乳腺肿块的80%,随着乳腺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乳腺肿瘤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乳腺肿瘤的治疗方式分为传统的开放式切除手术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传统的外科手术不仅会给乳腺留下永久的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近年来,人们对自身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最小的创伤并取得满意诊疗效果的手术方式需求也越来越明显。Mammotome (麦默通,MMT)乳腺微创旋切技术是指一种通过具有微创性外科手术的对乳房肿块疾病达到诊疗目的的新医疗技术,于1994年问世,实现了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实现了微创与美观的完美结合[1]。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8例,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切除,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令人满意,现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256例,全部为女性,年龄17岁~54岁,平均年龄36岁。术前进行乳腺相关检查,包括乳腺彩超或钼靶X线摄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45例为单发病例,其中25例为双乳单发,20例为单乳单发;63例为多发病例,其中27例为单乳多发,36例为双乳多发病例,共计204个良性肿瘤,肿块直径0.3~3.4cm,平均1.5cm,27个位于乳晕区,其他均在乳房外周。术后病理结果显示59例为纤维腺瘤,11例为纤维组织增生,25例为囊性增生,23例为纤维瘤样增生。 1.2方法 仪器设备: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SCM23K型 (美国强生公司),配有8G和11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操作软件。美国G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可同时显示多普勒频谱彩色血流。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碘伏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巾,进行B超检查,探头使用无菌塑料皮套或涂以无菌异声胶包裹,确认病灶位置,探测血流信号,选择进针位置,使用长针头将局麻药注射到病灶周围,一般选择在乳腺下褶皱处或腋中线的乳腺外侧,较少选择乳晕或乳房内侧进针。在进针点用刀片切开皮肤,切口约0.3cm,在超声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将旋切刀插入病灶深面,通过控制面板,打开旋切窗,将切割凹槽对准病灶,超声确认取样槽位位于肿块的正下方,随后进行旋切,可进行多次旋切和扇形旋转切除,整个旋切过程在B超实时监测下进行,旋切过程及拔出旋切前,使用真空抽吸清除局部积血,超声探测,确认无肿瘤残留后,局部压迫5min,在体表用纱布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48h,围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 2.结果 所有肿块在0.3~3.4cm,均被准确、完整地切除,肿块的平均切除时间为8.5min,单发肿瘤约2min完成切除。手术切口多选择在乳房外侧和乳腺下褶皱处,瘢痕较轻,手术切口0.3~0.5cm,术中无穿破皮肤病例,术后3例出现皮下血肿,1例出现皮肤凹陷,未见其他并发症。3个月复查,切口仅见约0.3cm的细小瘢痕。术后随访,98例未见病变,术后恢复良好,6例可见残腔形成,4例患者可见增生结节。 3.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最为常见的病变,约占乳腺肿块的80%。随着影响技术的发展,乳腺肿块被超声及早发现,本病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美观要求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开放手术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微创和美观是患者的最大需求。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主要由旋切刀和真空抽吸泵组成[3],旋切刀配合真空抽吸,有效提高了切取的标本量,且可在退出外套针的情况下,可通过其特殊的传送装置将切取的标本从外套针运出体外,进从而进行重复切割。旋转切刀可360°旋转全方位地反复切取病灶组织,可完全切除小病灶,一次穿刺可切取多块样本,真空抽吸可随时清除出血及积液,避免血肿残留。本研究选用B超定位系统,因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多为年轻女性,X线立体定位不适用于致密型乳房。B超定位不受病灶位置、乳房腺体致密程度和乳房大小的限制,可清晰显示病灶和血管,有助于穿刺时有效避开血管减少血管。Mammotome微创手术具有以下优势[4]:(1)切口小,无需缝合,伤口瘢痕细,美容效果好;(2)3cm以下肿块可以一次性彻底切除;(3)可在局麻下进行活检切除,患者痛苦小且恢复快;(4) 不影响患者术后B超和钼靶检查,方便随访;(5)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无异物残留,降低感染风险;(6)术中使用局麻与止血药物,降低残腔血肿发生率,有利于残腔愈合;(7) 对比手术前后的超声图像,可有效防止肿瘤残留。本研究256例患者全部准确完整切除,手术用时短,创伤小,疤痕小,不影响美观,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总而言之,高频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技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一项具有切除准确完整、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的先进技术,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但必须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 参考文献 [1] 张树平,邹燕鹏,邓素华,等. Mammotome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5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8(7). [2] 邓江波,王楚华. B超下Mammotome微创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J]. 中国医药导报,2010(26):141-142. [3] 曲文志,王明辉,涂巍,等.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的比较[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2):150-151. [4] 王薇,耿中利,王进,等. 687例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1):48-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