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法则中的对比与调和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杂志排版设计欣赏(4)

杂志排版设计欣赏(4)杂志[解决杂志媒体在出版流程工作中,杂志设计[是形象定位和版面设计的规范与统一。
我们主张媒体的版面在某种意义上 70%是固定的,这是媒体的气质基础。
我们为杂志媒体设计专业制定了“版面设计规范手册”。
杂志版面设计的要点从版面编排角度看,形式美法则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七个方面加以探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整体与局部。
1、杂志设计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我们在设计版面时应注意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比重关系。
统一是主导,变化是从属。
统一强化了版面的整体感,多样变化突破了版面的单调、死板。
但过分地追求变化,则可能杂乱无章,失去整体感。
统一之美,是指版面构成中某种视觉元素占绝对优势的比重。
如在线条方面,或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在编排走文上,或以单栏为主,或以变栏为主;在版面色彩上,或以冷色调为主调,或以暖色调为主调;在情调方面,或以幽雅为主,或以强悍为主;在疏密方面,或以繁密为主,或以疏朗为主。
如北京晚报繁密,中国青年报则疏朗。
多样变化之美,是指版面构成中某种视觉元素占较小比重的一种形态,多样变化可使版面生动活泼,丰富而有层次感。
在设计名片时,行业常影响文字造形的表现方式。
例如,软笔字体适合应用在茶艺馆上。
文字设计的题材有:公司中英文全名、中英文字首、文字标志??等,字形则包括万象,设计的字形、篆刻的字形、传统的字形。
最后,要注意字体与书面的配合,来营造版面的所氛,将名牌塑造成另一种新视觉语言。
2、插图设计表现将的内容、主题的表达或产品的重点以绘书的形式加以表现,其目的在于图解内文、强调原安,且具有完整独立性的视觉化造形图安均谓之插图。
商业广告频繁的现代社会、插图几乎被应用于任何肯有广告性质的印刷物中,因此插图的形式与内、技巧等也成为广告诉求效果的重点之一。
插图的选择,分为[真象]与[抽象]两大类。
设计者在创作时须考虑普遍性或代表性,才能诉诸心灵将资料分析,选择其中要素去无存菁,做形、色之创作技巧组合;诱导消费大家之视觉,对插图有共鸣的心境。
形式美的五个法则

形式美的五个法则形式美的五个法则:比例、平衡、节奏韵律、视错、强调。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变化统一。
1、比例比例的概念来自数学黄金分割比,在服装设计中往往指的是服装各部分的尺寸比、不同色彩的面积比或不同部件的体积比等,如服装的褶皱疏密的对比,厚重的外衣面料与薄如蝉沙的内衣面料的面积比。
服装设计的比例会随潮流的改变而变化,不一定绝对符合黄金分割比,但一定遵循美的原则。
2、平衡平衡是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涵义也不同。
服装设计中的平衡更强调的是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感受,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是平衡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对比的各方在面积、大小、质料等方面保持相等状态的平衡,传达一种严谨、端庄、安定的感受,但有时未免显得呆板无趣,常应用在军服、制服的设计中。
不对称平衡指对比的各方以不失重心为原则,在色彩、尺寸、款式等方面互相补充,保持整体的均衡统一。
相较前者,不对称平衡更活泼,多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
3、节奏、韵律节奏、韵律本是音乐的术语,指音乐中音的连续,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以及间隔长短在连续奏鸣下反映出的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点、线、面、体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并由于连续反复之运动也就产生了韵律。
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有三种,有规律的重复、无规律的重复和等级性的重复。
这三种韵律的旋律和节奏不同,在视觉感受上也各有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取得独特的韵律美感。
4、视错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及人的视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象称为视错。
5、强调服装须有强调才能生动而引人注目。
所谓强调因素是整体中最醒目的部分,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特异”效能,具有吸引人视觉的强大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形式美法则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摘要:平面构成它首先是一个造型的概念,就是以数个单元为基础在一定的平面内按照形式美法则和构成的原理进行排列组合,并在排列组合中求得新的造型。
它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
研究、探索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关键词:平面构成里程碑形式美法则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平面构成它首先是一个造型的概念,就是以数个单元为基础在一定的平面内按照形式美法则和构成的原理进行排列组合,并在排列组合中求得新的造型。
它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的生活中和设计中都缺少不了美。
美是一种心理反应,是客观美得刺激而被人接受的一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和目的。
自古以来人都有追求美得天性,在原始社会人就知道用兽骨做成项链和耳环来美化自己,今天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也能证明今天的人们爱美的表现。
美包括本质美、表现技法美和形式美。
平面构成是所有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艺术设计必须遵循的设计法则。
对形式美的追求,几乎是所有艺术学科共同的共同课题,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因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对今后的学习和设计显得十分的重要。
研究、探索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在平面构成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因为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法则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形式美法则运用

形式美法则运用
形式美法则是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可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平衡感的作品。
以下列举了几条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并给出了一些运用示例:
1. 对称性:将元素在平面上分为两部分,并使这两部分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呈现出相似或镜像的关系。
例如,将文本或图像居中对齐。
2. 重复性:通过重复相似的元素或模式来创建视觉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感。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相同的字体、颜色或形状。
3. 对比度:通过在设计中使用明暗、大小、颜色或纹理上的对比,以突出某些元素或创建视觉层次结构。
例如,使用深色背景和鲜明颜色的文本。
4. 三分法则:将设计元素分为三个部分,使它们在视觉上成为一个整体。
例如,将文本和图片按照比例分为三个区域。
5. 黄金分割:使用黄金比例来分配和排列设计元素,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和谐感。
例如,将画面分为黄金比例的部分或按照黄金比例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6. 空白:合理利用空白区域,使设计看起来更加整洁和清晰。
例如,在文本和图片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布局更加舒适。
这些形式美法则是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在设计中灵活应用。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法则,可以提升设计的美观程度、视觉吸引力和用户体验。
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

设计师——作为现代社会的艺术家——还必须在其设计的作品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情趣和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英)艾伦·弗莱彻 http://www.graphydesign.com/text02.htm 编排设计 内容简介
编排是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 编排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是将文字、插图、照片、图形、标志等视觉元素给予有机的整理与配置,作总体的安排与布局,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展示出来,使其成为具有最大诉求效果的构成技术。成功的编排设计一方面是通过动态、视觉诱导、空白运用、结构、比例等艺术手段,处理具有各种不同作用的构成要素,使之达到均衡、调和的效果,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视觉魅力和强而有力的组织构成,提供正确、清晰、完整而明快的信息给消费者;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师个性化的风格和具有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使观者产生感官上的美的享受,并使设计在效果与功能上事半功倍。有人将编排设计师比喻为音乐作曲家,将各种不同色调、肌理与形态的视觉要素组织成为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优美乐曲;也有人将其视为舞台中的场景调度,将各种承担信息传达任务的文字、图形艺术地组合起来,使整体设计变成一个有张有弛、刚柔并济、充满戏剧性的舞台。一张充满动感与节奏感、形态张扬的编排设计与一张严谨、清晰的编排设计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截然相反的。 形式美的法则在编排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它使设计的版面效果引人注目、生动、简洁、典型。研究和突破形式法则会使编排形式独具格调和个性。 编排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如产品简介、企业样宣、海报、挂历、贺卡、包装、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信封、信笺、名片、POP等等,可以说平面设计的原理与理论贯穿于编排设计的始终。
版面设计的要点 从版面编排角度看,形式美法则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七个方面加以探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整体与局部。
形式美法则

2. 2 调和
调和——与对比相对应的概念 广义上是指让各种形态的构成因素,最终 取得一种安定、完整、舒适的效果。
2.1 调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2.1.2 重复 重复——通过一个基本形的反复出现,形成强烈的秩序感 和统一感,从而达到调和的目的。 要求: 一是基本形自身的高度简洁; 二是基本形组合的可能性,即形与形之间能形成一定的关系; 三是基本形构成的美感; 四是基本形组合的整体感、完整形。 五是要避免重复造成的单调和平板,若要避免单调和平板就 要把握重复中的变化,并加以处理,例如数量、方向(同向、 逆向)、排列(平行、交错、旋转)、虚实、色彩等的变化 处理。
(艺术家工作室影像集标志)
这是S字母从中间断开成为两个相同的 反向图形,经过重新排列构成的标志。
2.2.2适合 适合
适合——要求形与形之间互相适应来获取调和关系,使标 志的整体性在视觉上显得顺畅、和谐,不至于显得突然、 冲突。 形与形适合的方法有多种,诸如形状适合、色彩适合、质 感适合、比例适合等,其中形状、比例的适合最为重要。 形状适合是同形适合,即直与直、曲与曲、角与角等的适 合; 比例适合是异形适合,即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形象放在一起, 但要注意比例大小,以免在视觉上有冲突之感。
(莱莫普发型馆标志) 它是曲线形与圆形 的协调,曲形与直形的 协调,从而达到整体上 的调和统一。
三 对称与均衡
保持图形的平衡关系,则保持了视觉及 心理感受上的平衡。平衡给人平稳安定、 庄重完整的感觉。平衡亦是调和方式中的 一种,它大致分为对称性平衡和均衡。
3.1 对称
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的含义

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的含义
立体构成是通过将三个维度的空间形态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有趣的视觉效果。
在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构建一个成功的立体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比,指的是在立体设计中,通过对比不同的元素或者形式,来形成明显的反差效果,从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比如,在一件立体设计中,通过对比不同明度的颜色或者形状,可以突出某些部分的视觉效果,让整个设计更加生动有趣。
调和,指的是在立体设计中,通过将不同的元素或者形式进行协调和平衡,来达成一种和谐的效果。
比如,在一件立体设计中,通过将不同的颜色或者形状进行协调和平衡,可以让整个设计更加和谐统一。
对比与调和的运用,可以在立体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使整个设计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可以让整个设计更加富有
层次感。
因此,在立体构成中,我们应该注重对比与调和的运用,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立体设计。
《形式美及其法则》课件

04
CATALOGUE
形式美法则的案例分析
建筑类案例分析
总结词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形式美法则在建 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功能性和简洁性, 通过线条、平面和空间的组合,创造 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尖顶、飞梁和尖拱,体 现了对称、比例和节奏等形式的完美 结合,营造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
园林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总结词
园林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等方面,通过运用借景、障景、 隔景等手法,创造出优美、宜人的园林环境。
详细描述
在园林设计中,空间布局的层次感、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 运用借景、障景和隔景等手法,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富有意境和美感的园林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放 松和欣赏自然美景的好去处。
总结与展望
形式美法则的意义和价值
形式美法则在艺术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01
形式美法则是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它指导着设计师如何通过
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来创造出美的视觉效果。
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
02
通过学习和掌握形式美法则,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的
原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促进艺术交流和传承
03
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是艺术和设计领域中非常 重要的一个概念,它能够唤起人 们的审美情感,产生视觉上的享
受。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
形式美和内容美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形式美为内容美 提供表现力,内容美则赋予形 式美以意义。
形式美可以独立于内容美而存 在,但内容美却不能脱离形式 美而单独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美法则中的对比与调和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版式设计是一种艺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创造性活动,是建立在准确功能诉求与市场定位基础之上,以有效传播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艺术,版式设计应遵循形式美法则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达到传播信息目的的同时,又可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本文将重点阐述形式美法则当中的对比与调和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版式设计功能形式美对比调和
版式设计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
版式设计的具体而言是将图片、文字、色彩等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主题合理的布局和灵活的掌控与融合来凸现设计师所要宣传的企业理念。
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而版式设计的美作为视觉符号,是一种语言形式,一种视觉冲击力,是可以引领读者的视觉流程。
一、版式设计的功能
(一)承载信息
版式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但无论哪个时期,它的最终目的是以功能的实用性为前提,无论是海报,广告、报刊、招贴、宣传手册都涵盖了大量的信息,而版式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审美规律,运用视觉元素和构成要素,将文字、图片及其它视觉元素合理的加以组合编排,从而使信息有效的传播。
(二)阅读的引导
从古至今,设计都不能放弃功能,当版面与受众接触时,受众看与不看、先看哪,后看哪、浏览还是细读等都考虑着版式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理念,版面价值实现的多少,取决于版式设计考虑受众接受版面所引起的心理活动。
一个成功的视觉流程应该是符合一般的视觉原理和读者普遍认识的心理,即版面的上侧注意力强于下侧,左侧强于右侧,左上部和中上部都称为最佳视线。
版面中有了视觉引导才能使整个版面信息达到逻辑性,主次分明的效果。
(三)传美达意
美是人与现实间的审美关系,那么它的研究范围自然地包括这一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即蕴含于事物中的“美”,这一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即审美者所形成的“美感”。
[2]在美学大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美是可以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的形式美,而外在美是内在美的表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意蕴之源[1]。
同样,版式设计中的外在美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决定着能否引领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而内在美是体现是否吻合主题,是否达到企业所要宣传的一种意境。
版式设计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文字和图片,恰如其分的将它们完美的结合,既可以传递给受众一定的视觉美感,又使作品具有阅读性和观赏性,做到版面的整体和谐。
二、形式美法则中的对比与调和
形式美法则是指完全没有理性内容的形式美创造的根本法则。
各
个领域的版式设计是一种审美活动、创意活动,是设计者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修养创造出的艺术作品,版式设计把丰富的意蕴、信息借助于各种媒介传达给受众的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包括很多,比如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单纯与齐一、对比与调和、比例和多样统一等。
版式设计中将形式美法则综合的考虑的同时,也可以有所侧重。
对比与调和是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统一最直接的体现,统一一旦变化就形成对比,要使诸多不同的形式统一起来,可以采取调和的手法。
在版式设计中,一般是大对比,小调和,或者是大调和小对比。
从古到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要求,尤其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版式设计的美将有更高的需求,平面设计越来越来越注重形式美感和文化意韵的表达,版式设计将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
(一)对比
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视觉元素作强烈的对照,是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之一,版式中的对比是一种数、量的对比率,版式中的形与形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主体与背景之间均存在大与小、主与次、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等对比因素。
版式中的对比是为了吸引受众的视线,引起受众的注意。
通过对比可以使广告主题鲜明。
1.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文字编排的基础,包括字号的大中小的相互配合使
用,可以使整个画面产生生动活泼的对比关系,大中小的对比可产生进深和空间感。
版式中各构成要素按照大、中、小的比例关系加以组合,这是版式设计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大字往往给人一种张力的感觉,可以说是画面中的近景,就是占主导地位所要精细刻画的主体物,甚至是色彩的主色调,它是整幅画的精彩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中”是介于“大”和“小”之间的成分,起着调和与沟通的作用,没有它“大”与“小”就会过于突兀。
“小”是相对于“大”而存在的,可以是起到一种辅助或者是补充的作用,在关键时候还可以是画龙点睛之处,是作品最富有活力的部分。
如版式中的标语,杂志的栏头、封面上的各种文字、标志等等。
2.主次对比
突出主题是每个版式设计的目的,主题突出,主次关系便会一目了然,就会给人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
在版式中,主题形象或标题文字放大,次要形象缩小,来建立良好的主次,强调主次带来的空间层次关系,以增强版面的节奏和明快感,若没有突出主题,关系模糊不清,就会使画面失去层次而平淡无奇,让人感到单调乏味。
3.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在版式中可以是图形、标题、正文等的分布方式,形可以在某个位置密度分布,或者在其它区域少量的散落。
疏密对比同时也具有大小形态的对比,明暗对比的效果,可以用空白和主体进行不规则或规则的分布,也可以在特定领域集中摆放。
4.动静对比
在版式设计中常把有扩散感或具有流动性的形状以及散点的图
形或文字的编排称为“动”,而把水平或垂直性强的、具有稳定为轮廓形的图片或文字的成为“静”。
动使整个版面充满活力,获得更高的注目度,而静使版面具有稳定的效果,将两者相结合可以产生一定的空间层次感。
5.虚实对比
在版式中,将次要的物体采取隐退法来使主体表现物更加明显,可以采取色彩的黑白灰的虚实关系,或者图和底的虚实关系加以区分主次,也可以采取渐变的形式,比如形的放大或者缩小,或者近实远虚的原理来增加版面的层次丰富感,虚实关系会带给大家一种主题鲜明,视觉焦点的感觉。
6.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主要是色相的对比、明度的对比、纯度的对比、冷暖的对比、面积的对比等,在版式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色相对比的作用,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主题风格色彩,主题更一目了然。
使用色相对比时,必须充分注意整体版面的和谐,避免大量使用高强度的对比,以免引起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明暗对比在版面中会产生良好的空间和层次,使画面生动活泼。
(二)调和
所谓调和,是指各种设计构成要素的多样性通过统一而产生的协
调状态,版式中良好的调和通常都在各要素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如果差异性超过共性时,调和就可以和对比相互转化。
调和也就是和谐,将各要素和谐安定的搭配在一起,可以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1.形态的调和
在版式中,如果形态之间对比很强烈,导致整个视觉疲劳,这时候可以采取适当的添加主要形态的重复形或者类似形,让它可以产生呼应关系,或者可以将形态重新布局分布比如位置的摆放更改,使形态有秩序。
也可以将形态的色调进行调整,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
2.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能使人产生愉悦、舒适、好看的配色,色彩的调和是在各色的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版式设计中,颜色不宜过多,否则将增加受众在一大堆色彩中解读,辨认信息的难度。
如果色彩放在一起很突兀,可以采取调和手法,同时加入版面上原有色的中间色,或者无彩色系都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也可以考虑采取面积的大小进行调整。
为了达到色彩的调和可以是同色系颜色的搭配,即在版面上用同一色系的色彩,仅在色彩的明度、纯度上作相应变化。
3.面积调和
蒙德里安式编排,这种布局采用的是一系列水平线和一系列垂直
线,长方形,正方形进行分割,形成散而不乱的、面积不等大小的构图这样的分割布局给人一种和谐美。
当版面中的某些视觉元素无法突出时,可以采取面积的调和,放大或者缩小进行不断的重复,甚至可以结合平面构成的一些原理进行调和。
比如做发射状、渐变等进行强调主题。
总之,版式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不能孤立的考虑,在版式中要根据主题、风格、受众焦点等将形式美法则有所侧重,将会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因此版式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是集中了设计者的智慧、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也得根据不同的媒体、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受众群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完整而富有视觉美感的信息体。
参考文献:
[1]应雷.广告设计[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80-83.
[2]张宪荣,张萱.设计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