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和孕激素生理

合集下载

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机制

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机制

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机制女性生理周期是指女性在生殖阶段每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它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表现之一。

这个周期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激素、神经系统、环境和遗传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机制,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作用。

一、激素的调节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主要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

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相互作用,起到平衡和调节的功能。

1.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它能够促进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增厚,同时对乳腺、骨骼和心血管等系统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刺激子宫内膜增厚准备受精卵着床。

当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引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负反馈机制,抑制了促卵泡激素的分泌。

2. 孕激素孕激素是在排卵后由黄体分泌的,它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维持其在月经周期后半段的稳定状态。

孕激素通过促进血管生长和腺体分泌,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适宜环境,并调节子宫肌肉的收缩,防止流产。

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黄体功能会逐渐退化,孕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新一轮的月经周期。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在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其中的核心机制。

1. 下丘脑下丘脑是位于脑底部的重要脑区,它通过产生释放因子来调控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

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下丘脑释放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激素。

随着卵泡的发育和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下丘脑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GnRH的分泌,从而减少Pituitary关垂体卵泡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 垂体垂体是下丘脑的下方,位于颅底,它是体内激素分泌的重要腺体。

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垂体会分泌不同的激素来调节卵巢和子宫的功能。

在周期的前半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促进卵泡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合成。

在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下,垂体逐渐减少促卵泡激素的分泌,并开始分泌黄体生成素来维持黄体的功能。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的生成原理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和LH则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卵巢。

在卵巢中,FSH与LH作用于卵巢中的卵泡细胞。

FSH作用于卵泡细胞,促进其发育和分裂。

LH作用于合黄体细胞,使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泡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雌激素是雌二醇(estradiol)。

雌激素的合成主要包括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途径。

酪氨酸途径主要由卵泡细胞内的酪氨酸脱羧酶催化酪氨酸生成酪氨酸醇(tyrosol),随后通过酪氨酸醇脱氢酶作用生成激素前体化合物雄酮(androstenedione),最后经雄激素雌二醇酮酶催化生成雌激素。

孕激素主要由合黄体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孕激素是孕酮(progesterone)。

合黄体细胞在LH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孕酮。

总体来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调动了FSH和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泡细胞合成雌激素和合黄体细胞合成孕激素。

激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激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激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激素是一种体内的化学物质,通常由内分泌器官分泌,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那么,究竟有哪些激素,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本文将一一阐述。

一、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水平。

当人体摄入食物后,胰岛素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合成。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就容易引发糖尿病。

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分裂和发育。

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激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女性的生殖功能、促进性成熟和维持生殖器官的发育。

此外,它们还具有保护心脏和骨骼、改善视力和皮肤、缓解更年期症状等作用。

如果分泌过多,就会出现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问题;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引起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

四、睾酮和睾丸激素睾酮和睾丸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激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男性的生殖功能、促进性成熟和发育。

此外,它们还具有维护肌肉和骨骼健康、促进红细胞生成、调节血脂代谢等作用。

如果分泌过多,就会引起男性阳痿、早憩、性腺萎缩等问题;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出现性欲减退、肌肉失去弹性等症状。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应激、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这些激素在应对抗病毒、细菌、炎症、过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分泌过多,就会引起库欣综合征等问题;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导致肾上腺功能不全。

六、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

生长激素还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增加蛋白质的合成、糖原的储存和钙质的吸收。

如果分泌过多,就容易引发巨人症或肥胖症;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矮小症或肥胖症。

七、素蛋白激素素蛋白激素是由肝脏分泌的激素,它主要作用是调节胆固醇代谢、脂肪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

妇科指导: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妇科指导: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卵巢主要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一、雌激素排卵前由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分泌,排卵后由黄体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亦能分泌少量雌激素。

生育年龄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化。

一般月经周期第l周甚少,排卵前一天达第一个高峰,排卵后有所下降,月经周期21天左右,形成第二个高峰,待黄体萎缩时其水平急速下降,至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能促进卵泡发育,且能协同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黄体生成素(LH)受体,以支持LH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

也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2.雌激素可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能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变化;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的通过。

3.使输卵管发育,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卵子的输送。

4.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并能增加细胞内糖原储存量,在乳酸杆菌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菌在阴道内繁殖。

5.促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使脂肪沉积和色素沉着。

6.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

7.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8.对丘脑下部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包括抑制性的负反馈和促进性的正反馈作用,从而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9.能促进钠、水的潴留。

在脂肪代谢方面,可增加血中与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也能使β-脂蛋白减少,对防止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症发展有一定作用。

10.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骼闭合。

二、孕激素由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所分泌,排卵前卵泡中颗粒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亦能分泌少量孕激素。

一般排卵后l周,即月经周期的第20天左右黄体发育成熟,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随黄体萎缩分泌量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的水平。

临床常用测定尿中孕二醇作为诊断有无排卵的一个重要指标。

孕激素作用

孕激素作用

孕激素作用
孕激素是一类由胎盘合成分泌的激素,包括雌激素(雌二醇)和孕酮(黄体酮)。

在孕期,孕激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体的代谢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雌激素是孕激素中的重要一种,它在孕期起着多个方面的作用。

雌激素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对于子宫和外生殖器的发育尤为重要。

此外,雌激素还能够增加子宫内膜的血液供应,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雌激素还能够刺激乳房的增大和乳腺的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准备。

孕酮是孕激素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

孕酮在孕期起着维持妊娠的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防止流产的发生。

同时,孕酮还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

此外,孕酮还可以影响脑部的神经发育,对胎儿的大脑功能发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对胎儿的作用外,孕激素对母体的代谢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预防孕妇患上妊娠期骨质疏松症。

此外,雌激素还能够改善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孕酮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提高妊娠期胆囊的收缩力和胆汁的分泌量,预防孕妇患上胆汁淤积症。

总而言之,孕激素在孕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维持妊娠的稳定,以及维护母体的代谢健康。

然而,孕激素的水平和平衡非常重要,在孕期的不同阶段
会有不同的分泌情况,不同的母体和胎儿健康状况也会对孕激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孕期,了解和监测孕激素的水平对于保持胎儿和母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女性性激素是维持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激素,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

首先,我们来谈谈雌二醇。

雌二醇是女性体内最主要的雌激素,它对女性的生殖器官和乳房发育、月经周期、骨骼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正常情况下,雌二醇水平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孕激素是另一个重要的女性性激素。

孕激素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血管扩张,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条件。

因此,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黄体酮。

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它主要由卵巢黄体细胞分泌,能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为受精卵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如果黄体酮水平不足,可能会导致流产或不孕。

另外,孕酮也是女性性激素中的重要成员。

孕酮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子宫内膜更好地接受受精卵的着床,同时也能够抑制子宫的收缩,保护胎儿的生长。

除此之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女性体内两种重要的激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女性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失衡,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最后,我们要关注的是雌激素和睾酮的关系。

雌激素和睾酮是女性体内的两种重要激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雌激素和睾酮的比例失衡,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问题。

总的来说,了解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够重视女性性激素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的死理效率:之阳早格格创做
1.使阳讲上皮细胞删死战角化;
2.使宫颈心紧张;
3.使子宫内膜删死;
4.使子宫收育:删肌子宫仄滑肌对于缩宫素的敏感性;
5.促进输卵管收育;
6.乳腺管删死;
7.雌激素对于卵巢的卵泡收育是必须的;
8.通过对于下丘脑的正背反馈安排,统造脑垂体促性激素分泌;
9.促进火纳潴留;
10.钙盐及磷盐圆能正在骨量中重积,以保护仄常骨量.孕激素的死理功能:
1.加快阳讲上皮细胞脱降;
2.使宫颈心关合,黏液分泌缩小,性状变黏稀;
3.使子宫内膜从删殖期转移为分泌期,已受粗卵着床干准备;
4.降矮子宫仄滑肌镇静性及其对于宫缩素的敏感性,压造子宫中断,有好处胚胎及胎女正在子宫内死少收育;
5.压造输卵管仄滑肌节律性中断频次战振幅;
6.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收育;
7.孕激素正在黄体期对于下丘脑垂体有背反馈;
8.对于下丘脑体温中枢有镇静效率,可使前提体温正在排卵后0.3~0.5摄氏度;
9.促进火纳排鼓.。

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和生理表现

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和生理表现

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和生理表现引言女性生理周期是指从月经开始第一天算起,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最后一天为止的一个完整周期。

在这个周期中,女性体内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激素水平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及其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一、月经期1.1 激素水平:在月经期初,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较低。

1.2 生理表现:腹部不适、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

二、卵泡发育期2.1 激素水平:在卵泡发育期,雌激素水平逐渐上升,并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2.2 生理表现:排卵前出现乳房胀大、性欲增加等。

三、排卵期3.1 激素水平:在排卵期,雌激素达到高峰,并伴随着黄体生成素水平的上升。

3.2 生理表现:身体勃发活力、皮肤光滑有光泽、性欲达到巅峰等。

四、黄体期4.1 激素水平:在黄体期,黄体生成素水平达到顶峰,同时雌激素水平也有所上升。

4.2 生理表现:情绪波动、乳房胀痛减轻等。

五、前经期5.1 激素水平:在前经期,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的水平开始下降。

5.2 生理表现:情绪低落、皮肤暗沉等。

六、总结及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和生理表现。

不同阶段的激素水平会导致不同的身体反应。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了解自己的生理周期,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与保健措施:首先,在月经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以预防腹部不适;其次,在卵泡发育期后半段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增加营养摄入;在排卵期要小心避孕措施,满足个人需求;接着,在黄体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在前经期要关注皮肤保养,进行适当的修复与护理。

结论女性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和生理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感受。

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女性维持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调整和合理管理,女性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并保持身心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二醇的合成主要在颗粒中合成,孕酮主要由黄体产生。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女性第二特征,对代谢也有影响。

1.促进和保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和肌层的代谢,使内膜增生加厚,阴道上皮增生,表层细胞发生角化,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小剂量雌激素,有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促进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的作用;大剂量雌激素则有抑制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催乳素作用、抑制排卵以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3.代谢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弱的同化代谢、提高血清TG和HDL和降低LDL水平、降低糖耐量等作用。

4.增加血凝度在应用较高含量的雌激素避孕药丸时有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低含量雌激素避孕丸则不会发生。

雌激素用途1.补充女性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人工月经周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分泌不足者)2.绝经期综合征面颊红热、出汗、恶心、失眠、肥胖和情绪不安等。

适量补充雌激素,可反馈抑制GnRH、FSH和LH分泌,减轻症状。

3.避孕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FSH分泌。

4.乳腺癌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

5.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6.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和直接对血管的作用。

绝经期后应用雌激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减少35%~50%。

也有报告认为可增加血栓发生率。

7.其他老年性骨质疏松、痤疮(粉刺):增加骨骼钙沉积可与雄激素合用白细胞降低症(放射线)升高白细胞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有学习记忆增强作用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做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平滑肌,以适应受精卵的着床和妊娠,孕酮能抑制新颗粒的发育。

1.生殖系统主要为助孕、安胎作用。

月经周期的后期,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的基础上,孕激素则进一步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内膜充血、增厚,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做好准备,有利于着床后胚泡继续发育。

经期,可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避免因脱落不全造成的出血。

妊娠期,能降低子宫肌对垂体后叶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

2.乳腺促进腺泡生长,为哺乳做准备。

3.神经内分泌生理量降低GnRH分泌神经元的脉冲活动频率,增加LH每次释放量。

大剂量使LH分泌减少,抑制排卵。

4.升温作用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月经周期中期排卵时体温较平时约高0.56℃,持续到月经来临,此作用与孕激素密切相关。

5.对代谢的影响为肝药酶诱导剂,可促进药物代谢;对抗醛固酮,促进钠氯排泄;促进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尿素氮的排泄。

6.呼吸增加分钟通气量,降低肺泡CO2分压。

【应用】主要用于避孕、绝经期后替代治疗。

1.先兆性及习惯性流产安胎2.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因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的不规则剥脱,或者因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过甚所引起的子宫出血。

3.闭经的诊断与治疗孕激素被用于诊断雌激素分泌和了解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

给闭经妇女应用孕激素5~7天后,如果子宫内膜对内源性雌激素有反应,则发生撤退性出血。

雌激素和孕激素合用也用于诊断和治疗闭经。

4.原发性痛经痛经是因为黄体酮促使子宫内膜合成PGF2α,后者刺激子宫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19-去甲基睾丸酮类孕激素可抑制黄体相黄体酮分泌,从而减轻痛经。

5.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剂量可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内膜腺癌。

6.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反馈性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睾丸素分泌此类药物属体育竞赛禁用品。

配合加强训练,短时间应用睾酮(每周600mg,6倍于常规治疗量)可增加无脂肪肌肉重量和体积。

由于实际应用时往往高出治疗量20倍以上,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男性睾丸萎缩、不育、男子女性型乳房;女性排卵抑制、多毛、声音变粗、脱发、痤疮。

还有好斗行为和精神的改变。

两性都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可能会发生猝死。

催乳素(催乳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参与哺乳、生殖和生长等多重生理功能的调节。

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催乳素能够提高乳腺对雌激素和对吸刺激的反应。

(三)催产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在雌性动物中,催产素能增加临产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并参与哺乳期射乳反射。

生殖周期(1)卵泡期,(2)排卵期,(3)黄体期。

FSH(又名精子生成素), LH(又名间质细胞刺激素) estrdiolLH gonadptropin progesteroneFSH 71402128GnRH secretion follicular developmentgonadal hormones secretionendometriumdyes pituitaryhypothalamuslon gf e edba cks h o rtfee d b ack一、卵巢的生卵作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卵细胞、透明带等冲出卵泡。

排卵,颗粒C和内膜C→黄体→月经黄体(退缩);妊娠黄体(继续长大)*卵巢周期----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在卵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的周期性剥落产生的流血现象。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H:雌H(雌二醇,E2).孕H(孕酮,P).雄H(少量)㈠雌H与孕H的合成与代谢排卵前:由卵泡分泌雌H;排卵后:由黄体分泌孕H和雌H.1.雌H的生理作用⑴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在正常状态:①卵泡:促进发育,诱导LH峰出现,促进排卵;②输卵管:促上皮增生,增强分泌与运动;③子宫:促发育,内膜增生,子宫颈分泌;④阴道:上皮增生,细胞角化,分泌物酸化。

⑵促乳腺发育和女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正常;⑶对代谢:①促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②加速骨的生长(促成骨、抑破骨);③抗动脉硬化:降血胆固醇等;④(高浓度时)导致水、钠潴留。

1.对未成年女性,雌激素能促进女性性征的发育和性器官的最后成熟。

2.对成年妇女,继续保持女性性征。

在黄体酮协同作用下,使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变化,形成月经周期,并增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还可使阴道上皮增生,浅表层细胞角化。

3.较大剂量的雌激素可抑制排卵。

也可抑制乳汁分泌。

此外,还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4.影响水盐代谢。

增加骨骼的钙盐沉积,加速骨骺闭合。

对青春期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可降低糖耐量,影响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孕H(孕酮)的作用——适应孕卵着床和维持妊娠。

*孕酮的作用基本上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的⑴子宫(安宫保胎):①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分泌;②抑制子宫的收缩;③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

⑵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⑶产热作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1.促进子宫内膜增生2.抑制子宫收缩3.促进乳腺腺泡发育4.抑制排卵5.利尿6.升高体温雌二醇的生物效应最强,雌酮的生物效应次之,雌三醇最弱。

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进入血液中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白蛋白结合,与蛋白结合的激素没有生理功能。

只有1%是不结合的,呈游离状态的雌激素有生理功能。

目前的雌激素测定是测定总的雌二醇量,用pg/mL或pmol/L表示。

临床上不测定游离雌二醇。

雌二醇单位换算1pg/ml=3.67pmol/L 1pmol/L=0.272pg/ml(分子量272)雌激素在细胞内必须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才能有生理功能。

细胞内有两种雌激素受体。

α受体及β受体。

不同的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生物活性也因此各异。

例如雌二醇与α及β受体的结合率都是100%。

雌酮分别为60%及37%,雌三醇为14%及21%。

结合率越高生物效应越强。

不同的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生物活性也因此各异。

例如雌二醇与α及β受体的结合率都是100%。

雌酮分别为60%及37%,雌三醇为14%及21%。

结合率越高生物效应越强。

雌激素不仅只作用于生殖系统,对全身的组织都有作用。

不同组织的细胞中α及β受体的量与比例不同,因此雌激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现的功能不同。

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都有不同的作用。

卵巢每天产生的雌二醇为100-300μg。

雌酮为110-260μg。

高峰期雌二醇可达450-950μg。

雌酮为350-650μg。

在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卵巢产生的雌激素的量不同,进入血液中其浓度也随之变化。

月经周期的第一周,E2为25-75pg/mL,第2周出现高峰200-600pg//mL,然后水平下降,在第四周又出现升高100-300pg/mL。

卵泡期25-75pg/mL,排卵期200-600pg//mL,黄体期100-300pg/mL。

孕早期1000-5000pg/L,孕中期5-15 pg/L;孕晚期100-400 pg/L;绝经期5-25 pg/L。

孕激素主要由卵巢的黄体产生卵巢产生孕酮。

在甾体激素生成过程中卵巢也产生17羟孕酮。

每天产生的孕酮为2-30mg孕激素排卵前孕酮水平很低,排卵后逐渐升高,黄体期中期孕酮水平最高。

应在15ng/ml 以上。

月经前回到最低水平。

血液中孕酮水平排卵前1ng/ml黄体期5-20ng/ml早孕期20-30ng/ml中孕期50-100ng/ml晚孕期100-400ng/ml孕激素的单位换算1ng/ml=3.18nmol/L1nmol/L=0.315ng/ml雌激素衍生药物主要用于避孕,是大多数复合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

由于不是生理性激素。

一般不用于HRT,更不能用于助孕技术。

天然雌激素,倍美力是传统的口服雌激素,是多种雌激素的结合雌激素,主要成分是雌酮。

由于不完全是生理性激素。

多用于周期疗法,HRT,但不用于助孕技术。

孕激素类制剂孕酮(progesterone)是卵巢产生的甾体激素,口服后迅速被肝脏代谢,不能直接作为口服药物,只能注射.17羟孕酮衍生的药物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甲羟孕酮:每片2mg。

多用为激素替代治疗中的补充孕激素。

也用以治疗功能性子功出血。

对脂质代谢影响较小。

醋酸甲羟孕酮是最常用的口服孕激素,每天用量一般为4-10mg。

醋酸甲羟孕酮进一步衍生为环丙孕酮环丙孕酮具有很强的孕激素作用。

环丙孕酮还具有很强的抗雄激素作用。

由睾酮衍生的孕激素有的孕激素是从睾酮衍生的,化学结构不是孕酮,但有类似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炔诺酮就是睾酮衍生药物炔诺酮有很轻微的雄激素样作用,对脂质代谢有些不良影响。

因此又进一步合成左炔诺酮。

左炔诺酮,药效比炔诺酮大一倍。

是目前常用于避孕药的孕激素。

雄激素的作用很轻微,对脂质代谢影响也更小。

注射用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片(一号口服避孕药)炔诺酮0.6mg +炔雌醇0.03mg;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每天一片,共服药21天。

正常的月经期子宫出血是雌激素及孕激素同时低落到最低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