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绪论•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艺•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优势与应用范围•工程案例与实践经验分享•结论与展望绪论01 CATALOGUE技术定义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再生修复的方法,不需移除原有路面材料,通过添加再生剂、新沥青等材料,经过拌和、压实等工序,实现路面再生利用。
技术优势该技术能显著节省材料、运输等成本,减少环境破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路面维修效率。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定义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的维修和更新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维修方法成本高、周期长,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背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路面维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技术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内容本讲座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材料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目标通过本讲座的学习,听众应能充分了解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应用前景,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本讲座的内容与目标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与工艺02CATALOGUE技术原理再生利用01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通过机械化手段,将原有沥青路面材料就地破碎、翻挖、加入再生剂或新沥青材料,并进行拌和、摊铺、压实等工序,从而实现对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节能环保02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路面材料,减少新材料的开采和生产,从而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提高路面性能03通过添加再生剂或新沥青材料,可以改善原有路面材料的性能,提高再生后路面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抗水损害能力等。
0102路面破碎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对原有沥青路面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路面材料应达到一定粒度要求。
材料翻挖将破碎后的路面材料翻挖出来,并进行初步的筛分和分类,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合格材料。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交通建设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路面老化、龟裂、坑洼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进行分类介绍,分别从冷再生、热再生和化学再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冷再生技术冷再生技术是通过冷拌再生方法对沥青路面进行修复。
冷再生技术主要包括冷再生混合料、冷再生加固料和冷再生剂三个方面。
1. 冷再生混合料冷再生混合料是通过将破碎的旧沥青路面与再生剂、沥青混合料等物料进行混合再生而得到的新材料。
通过冷再生混合料可以有效利用旧沥青路面的资源,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同时保持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冷再生加固料冷再生加固料是一种添加剂,通过加入冷再生剂和沥青混合料等物质,对沥青路面进行加固修复。
冷再生加固料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冷再生剂冷再生剂是一种特殊的添加剂,通过与旧沥青路面进行反应,使其恢复一定的黏性和粘结性。
冷再生剂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的物理性能,增强路面的抗老化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热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是通过加热旧沥青路面,将其重新熔化并与新沥青混合再生的方法。
热再生技术主要包括热再生设备、热再生混合料和热再生剂三个方面。
1. 热再生设备热再生设备是用于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和再生的机械设备。
热再生设备分为热再生炉和热再生摊铺机两种类型。
热再生炉通过加热旧沥青路面,将其熔化后与新沥青混合再生;热再生摊铺机则将熔化的沥青路面铺设在路面上,形成新的路面。
2. 热再生混合料热再生混合料是通过将破碎的旧沥青路面加热后与新沥青混合而得到的新材料。
热再生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修复老化的沥青路面,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热再生剂热再生剂是一种添加剂,通过加入热再生设备中与旧沥青路面进行混合,使其恢复一定的黏性和粘结性。
热再生剂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老化能力,增加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在路面维护和修复过程中,利用特殊设备和工艺将老化、损坏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生利用,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的一种先进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和养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道路养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一、冷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利用冷搅拌、冷铣刨、再生混合料等设备将老化、破损的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实现对路面的维护和修复。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现场回收的老化路面料进行再生混合料的制备,再结合冷铣刨和冷搅拌等工艺,重新进行路面施工,形成新的路面结构。
冷再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热法施工来说,具有环保、节能、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1.路面评估与准备在进行冷再生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路面的老化程度、损坏情况、结构特点等,并据此确定施工方案以及所需设备和材料。
然后对路面进行清扫和预处理,清除杂物、灰尘等,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和平整。
2.冷铣刨冷铣刨是冷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专用设备对老化、损坏的路面进行铣刨,将路面材料进行回收、破碎和混合,形成再生混合料。
冷铣刨设备能够精确控制铣刨深度和铣刨质量,确保回收的路面料质量。
3.再生混合料制备在冷再生设备中,将回收的路面料与添加剂、沥青混合,经过搅拌、均匀混合,形成再生混合料。
再生混合料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其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4.均匀铺铺再生混合料经过制备的再生混合料,需通过铺铺设备将其均匀覆盖在路面上,然后通过压路机对再生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其牢固粘结在路基上,形成新的路面结构。
5.养护与验收经过再生混合料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确保路面料的充分固化和粘结。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质量验收,检测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质量等,确保冷再生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再生技术一、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产品和工艺的认识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道路建设工艺,它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的材料(面层直至基层),在常温下利用专用冷再生机械,对旧沥青路面材料铣刨、破碎,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水与其充分拌和,就地整平碾压成型,经养生形成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新型路面基层,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以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之目的。
原老路路面原老路路面病害二、再生技术的意义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实际上,通常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
也就是说,每隔10~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
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旧混合料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材料资源,如果废弃,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沥青路面再生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约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废料处理、环境保护,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对环保、社会效益的关注及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再生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是美国从1915年开始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底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该国1978年就已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
法国现在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复工程中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道路养护工作的。
我国首次在河北邯郸市邯大线进行大修工程使用冷再生技术,随后又在天津津围路、102国道河北廊坊段等多处进行冷再生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1.2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我国习惯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为四大类:厂拌热再生、现场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厂拌热再生。 厂拌热再生是指在工厂采用专用设备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简称RAP)、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如需要)集中拌 合,并经摊铺和碾压工艺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使用传统的方法软化RAP使其与新集料、沥青和再生 剂混合,并采用专门设计或改进的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间歇式或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混合料。一般采用间歇式拌 和设备时,RAP的掺量大约为15%~25%;如采用连续式拌和设备RAP的掺量可达30%~50%。厂拌热再生技术能修复路表 的变形及裂缝类病害,有效改善路面的结构特性,形成的再生路面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相当。 就地热再生是指在施工现场采用专门的再生列车将原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并铣刨至预定深度,然后根据铣刨料的实 际情况加入适当的新材料和再生剂,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工艺而形成新路面结构层的一种技术。采用该技术能消除 路表裂缝及波浪、车辙、拥包等变形类破坏,提高路面摩擦系数,减少施工中的交通中断,节省运输成本。一般就 地热再生使用的列车包括预热机、加热机、翻松机、拌和机、摊铺机和压路机等设备。由于受再生设备的限制,就 地热再生工艺的再生深度约为20mm~50mm。 厂拌冷再生是指在工厂采用专门的设备将回收的进行破碎筛分,并与一定比例的新集料(如需要)、再生稳定剂、 活性填料和水在常温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与沥青路面热再生相比,厂拌冷再生 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显著优点:①冷再生可用于处治多种路面病害类型;②冷再生技术可大大减少路面中反射裂缝的 出现;③冷再生可在不改变路面纵横线形的前提下改善路面的结构承载力;④与传统的路面维修技术相比,冷再生 技术可减少路面施工过程中对能源、集料、沥青等的需求,从而可以降低工程成本;⑤冷再生是一项环保型技术, 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解决废物堆置问题等。 就地冷再生是指在施工现场采用专门的再生列车将原路面铣刨破碎至预定深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新集 料(如需要)、稳定剂和水,并在常温下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施工速度快, 对交通影响较小,且减少材料的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一般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处理深度为75mm~100mm。 以上几种沥青路面再生方法都优于传统的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或重修等维修养护方法,但各种再生方法各具优缺点。 因此,对需要采用再生技术进行维修养护的具体路面工程,需首先调查其路面损坏类型、损坏程度以及相关的配套 工程条件,从而确定合理的再生方法和再生方案。
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作者:暂无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7期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
因此,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和相关专用设备的开发,对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都有极大的意义。
一、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的基本内涵沥青路面基层现场冷再生是指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以及部分基层材料进行现破碎加工,并根据级配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新骨料或细集料,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添加剂(水泥等)和适量的水,根据基层材料的试验方法定出最佳的添加剂用量和含水量,从而得到混合料现场配合比,在自然的环境温度下连续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养护成型的作业过程,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
(一)就地冷再生法就地冷再生法是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或加入乳化沥青)和骨料同时就地拌和,用路拌机原地拌和,最后碾压成型。
(二)冷再生工艺优越性冷再高碳钢工艺可以用来修复原有路面的车辙、养护时的补丁以及荷载导致的路面块状开裂等。
在一般道路改造中,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诸多的优点。
工序简单,由于原有旧路面的材料全部被就地利用,省略了挖掘、外运、厂内加工及回填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施工工序大大简化。
成本较低,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由于旧的道路材料得以全部利用,随着再生层厚度的不同,成本降低的幅度也不同,相对再生层越厚,成本额降低越大。
生产率高,现场冷再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除了个别严重的坑槽需要简单的预处理外,其余路面均不需要的任何处理。
再加之一次性通过的施工特点,充分地利用了作业时间,因此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保护环境和资源,因为旧料得以全部就地利用,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也不存在旧料运输和废料随意弃放的问题。
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完整常用版)

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完整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冷再生施工工艺冷再生质量控制一、冷再生施工工艺:1、先将逐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9cm)全部铣刨掉,并在东半幅最东侧存放;2、然后西侧车道铣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18cm),并在东半幅存放。
(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3、刨松西侧灰土基层(25cm)并清除外运。
原槽重型碾压(压实度大于95%。
)4、将东侧冷再生骨料向西侧回填,机械找平,并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一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5cm。
5、洒水养生冷再生基层,达到7天龄期后,将东侧剩余骨料均匀摊铺在冷再生基层上。
(进行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添加量及碎石添加量);对东侧车道摊铺4%—5%水泥,进行冷再生(18cm),洒水养护不少于28天。
6、西侧车道第一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依据试验配比添加碎石,并整平进行轻型碾压,摊铺4%—5%水泥,进行第二部冷再生控制厚度20cm,洒水养护28天。
7、西侧车道第二部冷再生达28天龄期后,主路主路洒布乳化沥青水封层(厚度1cm)机械摊铺粗粒式沥青砼(AC-25) 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4cm。
8、清理现场并开放交通。
冷再生质量控制1、接缝再生施工时应考虑两种接缝: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纵向接缝和与道路中心线成适当角度的横向接缝。
A、纵向接缝再生机的工作宽度一般小于道路或行车道的宽度,因此,全幅路的再生需多次作业,从而导致数和相邻作业面间的纵向接缝。
需要沿整条纵缝有一定的重叠量以保证相邻作业面间纵缝的连续性。
全路宽再生所需的作业次数以及每条纵缝的位置受下列因素影响:——具体施工中所用的再生机型,特别是转子的工作宽度。
—-相邻作业面间的重叠量不小于10cm.路面越厚,重叠量越大;材料位度越粗,重叠量越大。
——被再生道路的宽度及断面情况。
——纵向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缓慢行驶的重型车辆的轮迹。
良好的重叠接缝对再生层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一、冷再生机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要点1、施工准备⑴旧路结构状况调查沥青混凝土旧路路面冷再生是利用旧路沥青混凝土及上基层(石灰土)经破碎加入水泥均匀拌和,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获得的半刚性结构。
1)对旧路进行弯沉检测,每车道每公里40~50个点,详细了解旧路承载能力。
2)对旧路结构材料进行现场冷再生机破碎取样,确定旧路沥青层的厚度、基层材料及基层厚度等,掌握结构强度;在实验室做级配和配合比试验并确定不同配合比的最大干密度(重型击实)和最佳含水量,取点频率每1000米取三点。
3)对旧路结构材料进行土质分析后,确定添加剂为强度等级为32.5级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⑵机具准备工程开工前,应保证设备机具完好并满足施工需要1)冷再生机;2)平地机;3)洒水车;4)运送水泥汽车;6)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三轮压路机;7)推土机;⑶材料要求1)经破碎旧路面沥混凝土面层及上基层获得的混合料作为冷再生结构的骨料及填充料,大于5mm的骨料含量应在40~75%之间,否则应采取增加骨料或填充料的措施。
2)水泥:采用强度等级32.5级的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建议采用缓凝“海工牌”。
3)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或饮用水。
⑷级配和配合比1)对取好的混合料由实验人员编号后筛分,确认混合料的实际级配,参考试验级配如下表:2)抗压强度:根据级配对每一编号试块在实验室按含水泥量5%、6%、7%(重量比)试配获取三种水泥含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在规定温度下,试件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取7天标准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设计添加水泥量。
2、施工程序⑴路面清理冷再生施工前应对旧路路面实施清理,清除路面垃圾、拆除旧路侧石,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高程测量标线,确保规定铣刨宽度及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5
路面评价
? 杠杆式弯沉仪 ? FWD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6
路面评价
? 厚沥青层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孙立军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再生技术 路面评价 路面结构设计 施工温度场分析 再生混合料设计 结束语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
再生技术
? 冷再生技术 ? 热再生技术 ? 现场 ? 工厂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9
路面评价
? 弯沉盆上的惰性点
RI
惰性点
DI
基层评价 R
D
2020/4/27
上层模量Ei-Ej
土基模量E0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0
路面评价
RI 采用迭代法即可求 出反演解
DI
2020/4/27
实测弯沉盆 DI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00
200 沥青层深度(mm)
300
400
500
0 0
10
20
30
度 深
40
50
60
70
80
剪应力比沿深度变化
倍率
0.5
1
1.5
0.98Mpa,4129
kg
2
12.5.53MPa ,
4191kg
1.25Mpa , 5421kg
cx1-2-16 cx1-1-6 cx1-2-19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340
路面评价
? E=800~2500MPa
? 重度块裂 ? 裂块尺寸 50*50~100*100cm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5
路面评价
? E=450~800MPa
? 轻度龟裂 ? 裂块尺寸20*20~50*50cm
17
路面评价
? 基本原理
基层评价
E1,h1 E2,h2
E0 Min: ∑(Dci -Dmi)^2*wi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8
路面评价
? 过程复杂,结果误差大
e
基层评价
(E 1,E 01)
(E2,E 02)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面层甄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7
路面评价
? 变形的原因
面层甄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8
路面评价
面层甄别
?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变形率
0 0.001.002.003.004.005.006.007.08 0
? 钻芯或开挖
? 从含水量判断道路的排水状 况、路面结构的渗水状况
? 决定今后新路面结构的湿度
? 土质、密实度和湿度决定了 路基的模量
? 确定垫层的适用性和模量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4
路面评价
基层评价
? 弯沉测定
? 基层状况的判别是十分关键的步骤 ? 决定基层的模量 ? 判断基层的完好性
3
路面评价
面层
纵横 缝缝
龟 块 车 波 沉 麻 补 泛坑 裂 裂 辙 浪 陷 面 丁 油槽
LHLHLMHLHLHLHLHLHLH LH
DL DT DA DB DR DW DS DD DP DF DH
DC
DD
PCI=100-DP
2020/4/27
DP
分层加权法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基层评价 E
21
路面评价
? 基层完好性判别
7000
6000
5000
量/MPa 模
4000
层
基 性
3000
刚
半
2000
1000
0 Ⅰ(无损坏) Ⅱ(>300)
Ⅲ(300)
Ⅳ(200)
Ⅴ(130)
半刚性基层损坏类型(裂缝间距/cm)
基层评价
Ⅵ(60)
Ⅶ(30)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8
再生结构设计
? 面层可用性以及如何使用
22
路面评价
? E>4000MPa
? 基层基本完好,裂缝间距 5米以上 ? 可观察表面裂缝间距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3
路面评价
? E=2500~4000MPa
? 轻度块裂 ? 裂块尺寸100*100~500*500cm
基层评价
2020/4/27
9
路面评价
?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面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0
路面评价
?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面层甄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1
路面评价
? 老化程度
? 决定了就沥青材料的可用性
面层甄别
2020/4/27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6
路面评价
? E<450MPa
? 重度龟裂 ? 裂块尺寸 <20*20cm
基层评价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27
再生结构设计
? 面层的使用 ? 基层的利用 ? 结构厚度设计 ? 结构组合设计 ? 旧路面材料的使用 ? 调整和最终结果的确定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2
路面评价
面层甄别
? 均匀性
? 决定了旧料使用的可行性、方便性和具体细节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13
路面评价
基础状况
? 路基
? 土质类型 ? 含水量 ? 密实度
? 垫层
? 材料类型 ? 级配 ? 含水量
DS
DH
4
路面评价
? 贯穿和非贯穿裂缝
? 贯穿裂缝将损坏基层 ? 非贯穿只需要更新或再生面层
面层甄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55
路面评价
面层甄别
2020/4/27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ljsun@
6
路面评价
? 反射裂缝
? 唧浆,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