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技术决定论
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威廉姆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下)》P598-601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选自《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威廉姆肖至此我阐明了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既然人们一直不太注意去阐明这两个重要概念,因此第一章的研究,只要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各种问题能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可能就会由于其本身的正当权利而具有某种价值。
然而鉴于目前研究的特殊目的,我们需要认真揭示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概念。
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准确地介绍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必要的,同时还可以表明,马克思的见解至少在概念上是连贯的。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马克思所展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既考察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同时也考察与我们的题目尤为密切的、处于不同生产方式过渡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
本章坚持认为马克思把生产力看作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并力图揭示哪些是马克思考虑到了的内容。
对马克思的这一主张作错误的理解(常常是由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曲解所引起的).曾导致一些人否认马克思有赋予生产力以其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这一意图。
然而,如果调查研究表明,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远非通常所理解的那些明显谬论,那么.人们或许就不会感到有必要把马克思从其自身困境中解救出来了吧。
详细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历史上的辩证法并非易事。
马克思本人很少致力于说明生产力决定论的特征,他的解释者们也与他一样。
马克思把精力花在具体地研究这一动力的作用上。
所以,以后的一些章节将联系马克思论述过的特定历史过渡,来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这些具体的研究将会为我对马克思所作的“工艺的”解释提供证明,同时还有助于阐明其中所包含的决定论的模式。
对比之下.这一章的考察将是比较一般的、初步的。
在这里必须提出的一些问题.是为我以后考察马克思的一系列思想一牛产力决定什么,怎样决定,为什么决定等等作准备的。
但是,由于缺乏了马克思本人关于这些问题以及有关问题的任何详尽评论,所以这一章不允许我求助于我早先所求助过的那种逐字逐句按原文解释的方法。
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是一种观点,认为一种社会制度或文化及其发展,最终取决于其所依靠的技术水平。
也就是说,技术先进与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比如计算机技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的重要性就无需赘述。
技术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技术是最先发展的力量,而社会因其追求生产力和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按照技术的要求不断地调整自身结构。
如今,技术更多地被应用于生产、服务、通信、信息传输和处理等方面,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领域。
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社会也将随之改变。
那么,技术为何会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呢?首先,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比如乘车出行、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此外,高速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得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极大地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其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工厂的建设等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生产产量和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特别是在工业制造和服务领域,人们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有人为驱动的生产模式转变为机器推动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这意味着生产率和效率大幅提高,而人工成本则大幅降低。
再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从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任何不适应技术变革的社会和个体最终都将被淘汰。
至今,人工智能、5G网络、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已经浮出水面,不断为社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和瞬息万变的舆情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容易受到极端思想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还有,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技术公司开始掌握了大量用户的隐私信息,而这种行为也引发了众多关于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争议。
自辩论文

对“技术决定论”的思考本学期我所选修的自然辨证法课程已经完满结束了。
在课上,老师介绍了很多内容,包括技术决定论、重大科技发展停滞论、李约瑟难题、科学的理念等多个专题。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技术决定论专题,对于这个专题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技术决定论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明晰一下技术决定论的相关概念。
“技术决定论”这一表述最早可能是由凡伯伦于1929年在其《工程师与价格体系》中创造出来的。
[1]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原则基础之上;一是技术是自主的;二是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
其理论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
强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否认或低估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弱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产生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即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2]对于技术决定论我的理解是,它是指社会的进步发展绝大部分都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即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绝对优势地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步程度。
[2]而对于这个观点,我持否定的态度,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二、技术决定论的片面性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篇章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以我国的历史发展为例来看,从清朝的封建社会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繁荣社会,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说是速度惊人,规模巨大。
那么,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是由科学技术来决定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这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主要是通过反侵略战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改革、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来实现的。
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还处在一个学习和制造阶段,并不是创新创造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许多科学技术都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然后加以学习、利用。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当然是一种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
再例如我国的隋唐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却迟迟不能迈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不能进行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质性变革。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_技术决定论批判_石国贞

2002年9月中州学刊Sep.2002第5期(总第131期)Academic Journal of Z hongzhou N o.5文章编号:1003—0751(2002)05—0161—03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技术决定论批判石国贞(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 要:技术决定论是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深层核心观念,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除魅过程而建构起来,造成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其错误就在于由技术决定论必然导致价值一元论和文化一元论,从而破坏了自然界多样生存的能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技术决定论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远不止是一种环保的理念,甚至也不是对以前的发展观念进行拾遗和补缺,它要求我们站在21世纪的入口处,彻底地反思我们的来路。
通过这种彻底的反思,我们会发现,显现于20世纪的人类的辉煌和没落都源于我们在这里将要批判的技术决定论的世界观,它们是一体的两面。
遗憾的是,没落的阴影在逐渐扩大。
我们不可能通过对技术决定论做简单的加减法,来避免人类被阴影吞噬的命运。
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批判技术决定论,来阐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彰显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是一种世界观意义上的彻底转变。
什么是技术决定论美国学者怀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恰当表述。
他认为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大系统①,这个系统由居于结构底层的技术系统、居于结构中层的社会系统和居于结构上层的观念系统这三个亚系统构成,他写道:“我们可以把文化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这些不同的层次表明了三者在文化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和首要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
因此,技术因素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
它决定社会系统的形式,而技术和社会则共同决定着哲学的内容与方向。
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系统对技术活动没有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和技术系统不受哲学的影响。
浅析威廉姆·肖的“技术决定论”的内容

浅析威廉姆·肖的“技术决定论”的内容作者:杨杨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4期【摘要】在上个时代初,一支极其重要的学派——分析着的马克思主义突然崛起了,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做出了富有重要影响的见解。
其中,国外著名的学者以及哲学家,威廉姆·肖以其著名的“技术决定论”,对马克思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解读是其中的范例。
他的关于“技术决定论”的思想作出剖析解读,有助于在今后更好地学习和了解马克思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威廉姆·肖;技术决定论;历史唯物主义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被定义为一套以经验为依据的思想,基于此,威廉姆·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只有更好的掌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概念,才可能精准地把握他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威廉姆·肖所强调的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在历史的变化中的最本质的一般结构,包括前进和历史进步的推动因素,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彼此的联系。
整体上,威廉姆·肖的关于生产力的含义的分析,是在较狭义的范围上来解读的。
生产条件,是一种先决条件,这一先决条件是使一定的社会劳动过程,可以持续的、自然的、社会的和技术的先决条件。
生产力,是指在这一历史的劳动的进程里,可以使用和利用的自然力、劳动力和机器的力量。
生产力,不仅包含物化的东西,还包含了那些生产的能力可以提高的的工具艺,以及一定的组织样式。
而生产关系则是种社会联系,并最终从这一社会的劳动进程里产生出来的社会联系。
从更深层次的来讲,生产力,指在生产的进程,那些既基础的,又是本身的成分,那些在现实的生产的进程里的本身的成分,把社会进行劳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活动和因素都排除在外。
在一切的生产进程里,劳动力和劳动资料是缺一不可的,而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二者之间的结合就构成了“生产力”。
作为生产的物质的表现生产资料的,是实现劳动所必需的,包括劳动的客观条件,以及劳动的材料和资料。
媒介考古学的主要观点

媒介考古学的主要观点
媒介考古学是一种研究人类使用和制造媒介的方法,以及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学科。
以下是媒介考古学的主要观点:
1. 技术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和媒介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换句话说,人类的技术和媒介发展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表现。
2. 社会构造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技术和媒介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换句话说,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了人类的技术和媒介发展。
3. 中介论: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和媒介既影响社会和文化,又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换句话说,技术和媒介与社会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二者都在彼此影响中变化发展。
4. 历史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是有历史矛盾和演变的过程,技术和媒介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这种观点强调了历史环境对技术和媒介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5. 文化物质主义: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和媒介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换句话说,技术和媒介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此可以用来研究文化和思想的演变。
以上是媒介考古学的主要观点,每个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和媒介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性

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性摘要: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这样两个原则基础上:技术是自主的,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其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前者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惟一重要的因素,而后者则主张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技术决定论建构过程,最后产生了两种后果:一,自然遭到极大破坏;二,全球社会陷入自杀性竞争。
这也就是进入20世纪后期的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也就是技术决定论最大的弊端。
我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走出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必须做出努力。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局限性一、技术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技术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是埃吕尔,温纳则是温和的技术决定论者。
按照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自主的技术”,技术包含了某些它本来意义上的结果,表现出某种必然的结构和要求,引起人和社会做必然的调整,这种调整而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是强加于我们的。
“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又构建了整个社会”。
所以,技术规则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技术成为一种自律的力量,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进,决定、支配文化、社会的发展。
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两种思想,前者相信技术是解决一切人类问题并给人类带来更大幸福的可靠保障,而后者则认为技术在本质上具有非人道的价值取向,现代技术给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带来灭顶之灾。
美国学者怀特的一段话,可看作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最恰当表述。
他认为人类生存方式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大系统,这个系统由属于结构底层的技术系统、属于结构中层的社会系统和属于结构上层的观念系统这三个亚系统构成,他写道:“我们可以把文化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这些不同的层次表明了三者在文化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和首要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
因此,技术因素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
它决定社会系统的形式,而技术和社会则共同决定着哲学的内容与方向。
论《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的技术决定论观点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来源于对 生产力的占有和使用,生产关系同时也决 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阶级身份。这也就 是说,一个人占有不同生产力的方式决定 了他的阶级身份。比如,占有自身的劳动 力而不占有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力,决定 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生产关系的总和 便是社会的经济结构。直接参与生产的人 的生产关系的差别造成了不同经济结构 的差别,就像以雇佣劳动的关系为主导的 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
大的生产技术的追求。然而这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本文将通过重读《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叙述,展示出马克思
的历史理论以及柯亨对马克思解释的错误之处。
关键词:柯亨;马克思;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A71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12-0253-002
一、柯亨对马克历史理论中基本概 念的分析
智库时代
百家争鸣
论《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 中的技术决定论观点
孙 赛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 1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技术决定论
作者:李春海王佳莹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1期
关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两种主要代表性的观点:一个是技术决定论;另一个是社会决定论。
这两种观点在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而我要谈谈建筑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认为在建筑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是建筑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可以说建筑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表现因素之一。
而建筑形式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建筑技术的力量支持。
首先,从夏、商、周三代建筑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谈起。
自原始社会就已大量使用的土木结构,到夏、商、周时期,这种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木柱梁为房屋结构的形式已经成为当时建筑的(特别是统治阶级的)主流,柱网亦逐渐趋于整齐,又出现了斗拱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建筑结构构件。
在这种建筑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的发展就已经慢慢的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形式,形成了有规律的街市并逐渐发展成了城镇。
人们有了住房,开始从原始的游牧生活脱离出来,走出大山,走出森林。
发展农业和其它如纺织,畜牧等第三产业。
如果建筑技术没有发展,也许人类将一直离不开山洞而继续过着原始的生活。
后来夯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筑城、大面积广庭和台基的发展,尤其是高台建筑的出现。
使技术又有了近一步的提高,因此建筑的抬高,加剧了权力的气氛营造和体现,使社会发展成政权被少数人掌握的封建社会。
后来又有了陶制地砖、屋瓦、水管和井圈,铰叶等的应用,是建筑技术上又一个重大进步,不但发掘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建筑构造,延长了使用时间,还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在陵墓中使用白胶泥和积沙以达到防水、防盗,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措施。
足以证明过去建筑技术的改进,不但影响当时的社会,甚至影响了当今的社会。
这些保存下来的祭祀建筑让人更多的了解了过去,也懂得了前人对风水学的应用,体会到了以前人们的生活状况,技术发展情况,社会的发展状态等。
技术论所认为的“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迁和发展以及使不同社会结构趋同的决定性因素。
”或者说“技术决定论通常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
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
”G.Popohe认为技术决定论是指“技术的发展不依赖于外部因素,技术作为社会变迁的动力决定、支配人类精神的和社会的状况。
”这种观点在建筑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体现特别突出,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其中格罗皮乌斯等人还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由于现在主义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工业化进步的成果。
提高了建筑的建造速度,出现了玻璃混凝土建筑,出现了高楼大厦,使社会体现了全新的面貌。
由于大面积玻璃窗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使人们更好的享受着自然采光,享受窗外的自然景观。
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繁琐和过多的修饰,使人们把更多的精力运用于其他的建设,更多的考虑了建筑功能的合理性,人们对空间的需求,满足人的行为模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而现在比较热点的建筑技术就是建造绿色建筑。
那么首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我们中国的绿色建筑可以简单定义为“四节一环保”。
也就是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拆建,这么一个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
主张建筑应当不消耗能源、水或材料,而且应当在其寿命期不产生任何排放物、噪音或废物。
当然这种建筑的建造需要建筑技术强大的支持,而这种建筑却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现在的社会,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就是资源再生与消耗的不平衡发展。
所以建筑应该摒弃它的高能耗,而绿色建筑就会使社会发展成节约型社会,一个环保绿色的社会。
同时也大力关心着人类的健康状况,使最大限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提高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除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关注外,它还包括社会平等问题和广泛的经济学问题。
以实际可行的方式将这些较广泛的社会问题应用于建筑上。
简而言之,绿色建筑有助于支持较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同时还能满足政府想要减少稀缺性资源的使用和大气排放,业主想要的降低运营成本,而开发商正在发现消费者需要更高的质量和性能。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筑行业与产生巨大环境影响的其他部门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汽车的性能能够通过与为数较少的制造商配合来加以改进,但建筑行业由数以千计的组织所组成,从非常小到非常大的,其员工的技术和培训水平差距很大,从最基本水平到相当高级的水平。
与其他产品相比,建筑也属于长寿命产物,并且除了满足功能要求外,还须符合当地的文化和气候条件。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建筑的技术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的情况,决定人们的生活环境。
所以说建筑技术的发展定会带来社会面貌的革新,改变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