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

白AP一1,调节帅一1,3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删Ps的表达,
降解胶原【19】。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自然老化皮肤的胶原降 低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减少,分泌的MMP一1,2增加, 而光老化皮肤的胶原减少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分泌M肝增加, 而胶原合成下降不明显嘲。M肝活性增强,降解胶原纤维、弹 性纤维和基质增多,导致皮肤松弛,出现较深皱纹。 真皮组织结构的维持除了与ldldPs活性有关之外,还与 其组织抑制剂TIMP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211,MMPs 分泌增加,或者TIMP分泌减少均使胶原分子细胞内降解增 加。例如局部应用脱氢表雄酮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转化 生长因子一13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抑制ⅦVlP-1合成,促进 TIMP一1分泌,使胶原合成增j]gt2zj。
BiochemBiophys,2001,389(1):1-6.
[16]Bemeburg M,Plettcnberg H,Krutmalm J.Photoaging ofhuman skin 硼.PhotodermatolPhotoimmunol Photomed,2000,16(6):239—244. 【17]Kondo S.The roles ofeytokines in photoaging【刀.J Dcrmatol Sc皮肤科杂志,2003,32(D:424-426. 【15]Biesalski IlK,Obermueller-Jevic UC.UV light,beta-carotene and human skin-beneficial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J】.Arch
凋亡[7】。
星状。细胞核较大,扁卵徊形,着色浅,核仁明显Ⅲ。细胞质较 丰富,呈弱嗜碱性。胞质内有较多的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的 活性很强。电镜下,细胞表面有一些微绒毛和粗短的突起,胞 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表明,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旺 盛。成纤维细胞既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 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也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和糖蛋 白等基质成分“】。在婴儿和青年人皮肤中,I犁胶原蛋白的含 量约占70%,III型胶原蛋白占30%。在衰老过程中,成纤维 细胞合成Ill型胶原蛋白增加,I型胶原蛋白减少。成纤维细 胞受损,还町以产生大量异常弹性蛋白,导致皮肤弹性下降, 皱纹增多,且难以平复。
不同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膀胱构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6月第5卷第3期doi:10.3969/j.issn.1673-0364.2009.06.016不同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膀胱构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朱卫东徐月敏【中图分类号】Q813.I+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364(2009)03-0171-03组织工程膀胱构建的研究为膀胱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它避免了传统的肠道代膀胱引起的代谢紊乱、感染、结石形成等并发症。
组织工程膀胱构建研究中.种子细胞的选择、体外培养及扩增是关键,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必不可少的条件111。
理想的种子细胞应该具备来源广泛、易获得.体外易于培养扩增.与支架材料相容性好等优点。
本文主要就不同的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膀胱构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自体成体细胞通过膀胱组织活检.获取一定数量的自体成体细胞,操作简单,损伤小。
在研究早期.正常的上皮细胞可以在实验室生长,但在体外难以大量扩增,老化问题难以克服,从而限制了研究的进展。
2006年,Diego等【2l通过角质上皮培养技术使得移行上皮细胞在体外得到了大规模扩增.大大加速了膀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同时,体外培养的上皮具有抵抗尿液基本成分的屏障作用,适用于组织工程膀胱的构建,更加推动了组织工程膀胱研究的发展。
Kurzrock等131将小鼠3T3细胞作为膀胱上皮细胞(Urothelialcells,UROs)原代培养的滋养层细胞,成功地将大鼠UROs体外连续培养超过lO代,并且冷藏和复苏对UROs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Moriya等嘴UROs与膀胱黏膜下层(Bladderacelhlarmatrixgraft,BAMG)复合培养后.异位回植到膀胱部分切除的大鼠的肠系膜上,术后7d,a-SMC-actin或索蛋白(Desmin)阳性的间质细胞长入BAMG,透射电镜下此间质细胞为肌纤维母细胞,术后14d和28d转变为平滑肌样细胞,术后56d,进一步转变为纤维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的临床应用:表皮与支架材料及其他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的临床应用:表皮与支架材料及其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摘要】@@ 0 引言rn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组织,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具有保护、分泌、代谢和感觉等重要的功能.当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可使屏障功能丧失,引起感染、水电解质失衡、免疫低下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02【总页数】3页(P306-308)【作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作者单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110004【正文语种】中文文章导语:○ 组织工程学是生物工程领域的新兴学科,是目前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 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构建皮肤替代物,用于皮肤移植可以有效解决临床上皮肤缺损修复和供皮不足的难题。
组织工程皮肤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产品,先后为自体表皮研究、异体表皮研究、复合皮肤替代物研究等,目前可用作皮肤替代物的产品有Epicel、Integra、AlloDerm、Biobrane等,但均有不同缺陷而未得到普遍应用。
○ 随着技术发展的开发,研制出与正常皮肤结构和功能相近的组织工程皮肤,为烧伤科和整形美容科提供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将成为可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组织,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具有保护、分泌、代谢和感觉等重要的功能。
当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可使屏障功能丧失,引起感染、水电解质失衡、免疫低下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组织工程皮肤是由细胞或细胞外基质或由两者共同结合组成的皮肤产品,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将种子细胞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相结合构建出的用于修复、维护和改善损伤皮肤组织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
自体表皮替代物成为利用种子细胞进行体外扩建技术的第一个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产品。
1981年,O’Connor等首次在体外培养出适于人自体表皮替代物的细胞片并应用于2例烧伤的肉芽创面上,培养的皮片附着良好,临床应用效果肯定。
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与进展

摘 要
背 景 : 因 烧 伤 或 外 伤 造 成 的 大 面 积 皮 肤 缺 损 的 病 例 中 , 织 工 程 化 皮 在 组 肤 为 其 提 供 了新 的 治 疗 方 向 , 因此 , 究 皮 肤 组 织 工 程 的 相 关 种 子 细 胞 研 及 支 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成 为 当 今 的研 究热 点 。 已 资 料 来 源 : 用 计 算 机 检 索 P b d数 据 库 1 9 一 ,O 7 O 应 u me 9 O 们 2 O 一 1有 关 皮
通讯作者 : 王春 梅 , 士 , 博 副教 授 , 士 生导 师 , 国 医 学科 学 院 协 和 医科 硕 中 大 学 整 形 外科 医院 , 京 市 1 O 4 北 O01
o t n g rb ss Pa c n t S r 9 49 () 7 c n ii bo l t, l t e o sr ug1 9 ;33:3 a nf i a sR 5
2 0 ;5 ()2 7 0 61 52 :6
Ma o s o a t u k v E, a. t 1 Hu n a lg n i ma l e e c o
.
肤 组 织 工 程 的 文 章 , 索 词 “ s u n ie rd s i, tm el, 定 文 检 U s ee gn ee kn se c l 限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仃 倡
伯 .加
∞
中国 组
J ur a o n
l 程aeb复 菪u nen 0a M版~0 V —.U 忍CiRaivi 9eg 7r"r1… .1.1 l究 临iiT e i^ eh 出 1 0 .1O o i lhl es n R—一 a , 7 o ,. fn 与 床a sE 研 c 康 刀 t t 0 D c 一 1 一 e 3 h 2 .N sc
第七章用于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2010)

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初步研究
引言
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的关键技术, 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的关键技术 ,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 对在 临床上成功地进行治疗性克隆的应用非常重 临床上成功地进行 治疗性克隆的应用非常重 要。
本研究以小鼠卵丘细胞为核供细胞, 本研究以小鼠卵丘细胞为核供细胞 , 卵母细 胞为核受体组成重构胚 , 分别进行了卵丘细 胞的分离、 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的去核、 胞的分离 、 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的去核 、 供体 细胞核的注射、 细胞核的注射 、 重构胚的电融合以及卵母细 胞的活化等研究, 胞的活化等研究 , 以 建立和掌握成熟的体细 胞核移植技术。 胞核移植技术。
干细胞的定义
简单的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 简单的讲, 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 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 从功能上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从功能上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是处于细胞系起源顶端 的最原始的细胞, 的最原始的细胞,在体内能够分化产生某种特 定组织类型的细胞。 定组织类型的细胞。
2胞的共同特性, 骨髓细胞有着干细胞的共同特性,可通过体外贴壁 培养, 培养,或根据细胞表面的特异表达的分子来获得相 对较纯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对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 对较纯的间充质干细胞群,对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 研究它的发育机制或用于临床。 研究它的发育机制或用于临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简单的 骨髓穿刺即可获得, 骨髓穿刺即可获得,理论上可以分化为所有的间充 质组织类型: 软骨、肌肉、肌腱、真皮等。 质组织类型:骨、软骨、肌肉、肌腱、真皮等。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以上特性而成为基因治疗的良 好载体。 好载体。
组织工程在皮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在皮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起到保护身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作用,还参与调节体温、感知外界环境等重要生理过程。
然而,由于烧伤、创伤、慢性疾病等原因,皮肤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自体皮肤移植、异体皮肤移植等存在着供体不足、免疫排斥等问题。
组织工程的出现为皮肤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在皮肤再生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组织工程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构建生物活性替代物来修复、维持或改善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在皮肤再生方面,组织工程主要涉及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等关键要素。
种子细胞是皮肤组织工程的基础。
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层的主要细胞类型,能够合成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对于维持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角质形成细胞则是表皮层的主要细胞,负责形成皮肤的屏障功能。
此外,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也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皮肤细胞类型,为皮肤再生提供了丰富的细胞来源。
支架材料为种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供了三维空间和适宜的微环境。
天然材料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但力学性能相对较差。
合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可调控性,但生物相容性有待提高。
为了克服单一材料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复合材料,如胶原蛋白/聚乳酸复合支架、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等,以更好地满足皮肤再生的需求。
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对于皮肤再生至关重要。
支架材料的表面形貌、孔隙率、孔径大小等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组成都会影响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
例如,具有适当粗糙度和孔隙结构的支架材料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而表面修饰特定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生长因子、多肽等可以促进细胞的功能表达。
此外,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接种密度、接种方式以及培养条件等也会对皮肤再生的效果产生影响。
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研究进展

7 2
1 p rmalo gP,Ko hlM , p r hR。e .htJOrlMa 1 fc 嘿 , 0 Aron e n d ()3239 3 :6_6
分散与移位 , 少异 位骨化 , 强移植 骨 的骨传 导 作用 ; 减 增 同时 , 自体纤维蛋 白凝胶 提供 了一个 有利 于成 骨细胞 增 殖与分化的微环境 , 从而促进骨缺损 的修复l ] _ 。 1 在软组织创伤 中, R P P的应用 可刺激 软组织 再生 , 加 速伤 口愈合 , 减少 伤 口裂开与感染 的 风险_ l 。软组 织 的 快速愈合可能间接地促进 了骨缺损 的修 复。
3 F n iJ , ten aP , a sn A n O a Mai f S r , 。4 3 ()4_ en So lg J J e It rl x l a ug 2 o f 3 1:8 sP i n J J l c o
5 5
4 Ko a K。 ih N,HH ̄ rT, ta.Aca Ve n ,2 O ;5 ( ) 4 }4 4 v ̄ Vd e Fa e 1 t tHu g 0 3 1 4 : 7 8
2mmH ) 巨噬 细胞 的活性 与趋 化性 也有 强 烈促 进作 0 g对 用 。因此 , r 等 推测除 了早期 P 中生 长因子直接 Max I
促进局部细胞 的增殖与分化外 , 随着 时问 的推移 , 巨噬细 胞将 被趋化 到骨缺损部位 , 代替 血小板 , 泌多种生长 因 分 子如巨噬细胞源性生长 因子 、 G - , 为生长 因子 的 T F ̄等 成
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体外培养模式的发展概况

口腔 材 料 器 械 2 1 第 2 0 1年 O卷第 3期
・
1 41 ・
多 向细 胞分 化潜 能 , 来 源方 便 , 体 无 创 , 染 性 有 供 污 小, 免疫 原 性低 , 且 传 代 稳 定 , 一 定 成 骨 性 能等 并 有
5 0倍 。而 C l r 用 极 低 密 度 ( . 0 oe采 t 0 5~1/ m ) 2 c 传 代 培养 , 现更 有 利于 细胞 的增 殖 ¨ 发 。但 也有 研 究
工 程学 的一类 种子 细胞有 较好 的前 景 J 。 1 3 脐 血干细 胞 ( odbods m cl ) . C r lo t e s e l
19 9 9年 Ei s r e 等从 脐 血 中分 离 培 养 出单 个 核 c 细胞 。脐血 干 细 胞 与 骨髓 单 个 核 细 胞 一 样 具 有
更高效经济地体外分离和大规模培养骨髓间充质千 细胞 用作 骨组 织工 程学种 子细胞 引起 了当今 国内外 诸 多专家 学者 的研究 兴趣 。
1 2 脂 肪 干细胞 ( d oed r e t e s 。 A i s e vds m cl ) p i e l
1 常 用 的 种 子 细胞 :
特点 。
【 关键词】 种子细胞
生物反应器
体外培养
引 言
组织工 程学 ( i u egnelg T ) 是生 物 医 Ts en ier , E … s n 学工 程学 的一个 新 的分 支 , 一个 综合 细胞生 物学 、 是 生物化 学 、 料科 学 、 学工程 、 材 化 临床 医学 、 白质组 蛋 学 、 因组学 、 物 医学 工程 学和移 植学 等多学 科 的 基 生 交叉领 域 。组 织 工 程 的概 念 于 18 9 7年 由美 国 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窑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年 7 月第 25 卷第 19 期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张广静 王正想 冯世军 艾东方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袁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袁其基本原理是袁取正常皮肤组织通过体外培养足够的细胞数量袁将
一定量的细胞接种到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上分化成为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皮肤模型遥 组织工程皮肤主要包括表
表皮细胞来源于胚胎外胚层遥 角质形成细胞 渊keratinocytes冤 是 表 皮 的 主 要 组 成 细 胞 袁 属 于 终 末 分 化细胞袁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袁其会出现老化袁增殖能 力也会逐渐下降遥 上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来源多数取新 生儿包批量生产[1]遥 由于异体细胞可引起机体 的排斥反应袁因此如何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自体表皮 细胞袁对于急需覆盖创面的大面积烧尧创伤患者是丞 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遥 1.2 永生化的上皮角质形成细胞 HaCaT [人用生化表 皮细胞渊immortalized human epidermal cells冤]
皮替代物尧真皮替代物及包含真表皮的全层皮肤替代物遥 全层皮肤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袁即种子细胞尧可降解
的真皮支架材料和体外培养的组织工程皮肤遥 但是烧伤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组织创伤尧先天性巨痣等疾病导
致皮肤坏死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袁由于自体皮肤供皮部位缺乏迫切需要体外皮肤模型解决这些疑难问题遥 组
织工程皮肤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种子细胞袁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遥
[基金项目]河北省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渊151302029冤 [作者简介]张广静渊1982-冤袁女袁硕士袁主治医师袁研究方向院组 织工程皮肤尧皮肤美容
28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 25 No. 19 July 2018
品安全性检测等袁为皮肤检测模型代替动物进行皮肤 试验奠定了基础遥 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皮肤的重要部 分袁现就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遥 1 表皮细胞 1.1 表皮细胞来源
如何寻找确实而可靠的方法替代动物实验袁在许 多研究领域已显得日益重要袁 特别是在皮肤研究方 面袁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开发对于更好地认识皮肤生 理袁评价各种化妆品安全性尧有效性等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遥 组织工程皮肤的问世袁使有关动物的皮肤替 代实验成为可能遥 组织工程皮肤的基本原理是袁通过 获得自体或异体的极少量组织袁 在实验室中经过灭 菌尧消化尧分离尧培养袁在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时袁将其 重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组织器官遥 随着细胞培 养技术和组织构建技术的提高袁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 要袁构建单纯的表皮尧真皮袁或同时含有表皮和真皮的 全层皮肤遥 近年来袁组织工程皮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袁相继有产品上市袁这使得组织工程皮肤的应用 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袁而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袁如化妆
[关键词]组织工程曰皮肤曰种子细胞曰综述
[中图分类号] R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渊2018冤7渊a冤-0028-04
Research progress on tissue engineered skin seed cells
ZHANG Guang-jing WA NG Zheng-xiang FENG Shi-jun A I Dong-f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Central Hospital of Cangzhou City,Hebei Province,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Study on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e basic principle is that of normal skin tissue in vitro by sufficient cell numbers,a certain amount of cells were seeded into scaffolds of biodegradable as skin model has certain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Tissue engineered skin substitutes contain epidermis substitutes,dermis substitutes,and full skin substitutes.The full layer skin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main aspects院seed cells,biodegradable dermis scaffolds and tissue engineered skin in vitro.However,skin necrosis caused by burns,such as large skin defects,tissue trauma,congenital giant nevus and other diseases,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problem.Due to the lack of skin donor site,the external skin model is urgently needed to solve these difficult problems.One of the most im鄄 portant parts of tissue engineered skin is the seed cells,and the progress of their related research is reviewed. [Key words]Tissue engineering;Skin;Seed cells;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