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4.2《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4.2《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探究的主要问题】1.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形成的?解题关键:弄清题目的内容与要求,题目要求回答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

思路引领: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

答案提示: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从16世纪初直到18世纪初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18世纪早期乔治一世统治时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

18世纪初期,辉格党实际掌握了政权,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2.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关键:理解代议制民主的概念。

思路引领:选取代议制民主内容的主要部分作答。

答案提示:英国代议制民主,按一定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由代议机关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贯彻主权在民的根本原则,代议机关要受到相应的机构监督约束,它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基本框架主要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组成。

【学思之窗】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实行的是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解题关键:解读材料理解间接民主和回忆所学知识了解直接民主。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实行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的原因作答。

答案提示:一是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人口和疆域的扩大,实行直接民主制失去了历史和客观的条件,代议制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选择的政府形式。

二是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政治特权,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平等自由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三是代表来自于公民的选举,职责是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并有一套相应的机构对之加以监督约束,人民的权益能得到保障。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1.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背景是什么?解题关键:背景与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关系。

思路引领:回忆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形成的有关史实,选取其中的背景部分作答。

答案提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资产阶级的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国王的权力逐渐进一步得到限制;不会英语的英王乔治一世对国务不感兴趣,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此后,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案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案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责任制内阁的起源2. 责任制内阁的发展历程3. 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4. 责任制内阁的作用5. 英国政治制度的其他相关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背景及其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英国政治制度中责任制内阁的实际运作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责任制内阁对英国政治的影响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责任制内阁。

2. 讲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详细讲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3. 分析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讲解责任制内阁的组成、运作方式等特点。

4. 讲解责任制内阁的作用:阐述责任制内阁在政治决策、政府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5. 案例分析:分析英国政治制度中责任制内阁的实际运作情况,如英国首相的权力和责任等。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责任制内阁对英国政治的影响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英国政治制度中责任制内阁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2. 结合我国政治制度,探讨责任制内阁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责任制内阁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英国政治制度中责任制内阁实际运作情况的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责任制内阁对英国政治影响及在我国借鉴意义时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 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料二
1746 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 普特尼的意 注意关键
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 皮特为国防大臣的 词是“集 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 2 月 10 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 体辞 大臣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 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职”“缺 受命组阁。 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 少一 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 位”“控 “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纪录。……乔治二世面 制下院多 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数的得力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助手”。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形成过程 ①18 世纪早期, 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 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 沃波尔主 持,后形成政治惯例。 ②18 世纪初期, 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内阁制开始形成。 ④18 世纪后期和 19 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2课
阶 段 二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 实。 2.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 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1.重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 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2.难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47[学思之窗],请思考: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4)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4)

7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 5、内阁与首相关系: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6、内阁与议会关系: 内阁制政府对议会全权负责, 若遭到议会不信任案,就得集体辞职;或有权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 7、首相的权力: 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立法权。
英国责任内阁制
女王
首相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趁热打铁
1.(江苏徐州)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和内阁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国家大 权 D.内阁受到下院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 内阁
趁热打铁
2、(06年湛江)《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 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主要表 明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2、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1)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温和、渐变 的特点。
(2)政治机构的框架没变,但权力的重心发 生了变化。 (3)虽然是间接民主,但有更多的弹性,更 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3、影响 (课文P47最后一段)
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 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含义: 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 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形成过程: (1)起源: 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外交委员会 (2)形成政治惯例: 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2
1.首相兼任财政大臣的惯例.
2.加强与辉格党联系,形成了 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的 惯例. 3.他加强与下院联系,使下院 权力逐渐加大. 4.开始首相入主唐宁街的惯例. 5.其辞职成为对议会负责惯例

15-16版: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创新设计)

15-16版: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创新设计)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课标要求]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1)起源: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①16世纪初,枢密院正式成立,是代表英王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17世纪后期,英王只召集枢密院外交委员会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③18世纪初,内阁制处于萌芽状态。

(2)形成①18世纪早期,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

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一种政治惯例。

②辉格党在与托利党长期斗争中,日益占优势,且长期在议会的下院占有多数,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

④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2.主要职责(1)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2)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集体对议会负责。

(3)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多数党的领袖,但接受议会监督。

3.组阁程序(1)由英王任命在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

(2)再由首相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3)最后呈请英王批准。

[名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内阁对议会负责;二是内阁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组建。

有了这两个特点,也就标志着责任制内阁形成了。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属于间接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2)既保留中世纪的传统特征,又随时代发展,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权的中心。

2.影响(1)对英国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②促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对世界①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②推动了欧洲和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件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件

惯例:开创了内阁首相失 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 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
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 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 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霸道的议会,无助的首相 自1742年第一任沃波尔下台,至1782年四十年间, 英国共经历了14位首相。其中执政时间较长的仅亨 利·佩尔汉姆(1743-1754年当政)和诺斯(1770- 1782年当政)两位,共23年。这意味着在其余的17年 内,英国换了12位首相,皆是执政1-2年即下台。
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689年
1830年 1832年
19世纪 后半期
20世纪初
1918年 1928年 1969年
……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 下移只有到不到公10%民的成民年主男性有选举权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英国又进行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渐 进
性 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这是民主化的 又一里程碑。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
(欧2)洲经:济英—国—、促进瑞英典国、资荷本兰主、义西经济班的牙迅等速1发1国展。
2、亚对洲世:界日:本、泰国等5国。
为世界提供政制发展模式,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
展思。 考:英国的政体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想一想:对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渐进完善 不可操之过急 尊重历史和传统 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 最关键的是:自信 ……
——据《英国历任首相表》整理
这种状况,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即使是真正能反映民意的机构,如果它不受任
何限制而成为“绝对的权力”,结果对个人的自
由也将是非常危险的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4单元-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

2.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1.重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2.难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

教材整理1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渊源(1)制度起源: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

①16世纪初,枢密院正式成立,是代表英王权力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17世纪后期,英王经常召集外交委员会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③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2)形成过程①18世纪早期,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后形成政治惯例。

②18世纪初期,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内阁制开始形成。

④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2.主要职责(1)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

(2)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3)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

3.组阁程序(1)获胜:政党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2)任命:英王任命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

(3)提名: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4)批准: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便告组成。

4.基本特点(1)首相即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是一身二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

(2)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

[轻巧识记]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教材整理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它属于间接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2)大多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①英国议会最初是封建君主和贵族发明的。

②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组成,只是国家权力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2.影响(1)对英国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②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选修2第四单元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PPT课件

选修2第四单元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PPT课件

5
3、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1)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 (2)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
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同进退。 ②当内阁失去 议会下院信任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内阁集体辞职;二是要求国王 下令解散下院,进行大选。
4、首相、内阁和政府的产生与组成的法定程序:
第一步:英王形式上任命首相(下院中多数党领袖)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6.08.2020
维多利亚 伊丽莎白二世 布朗
1
威廉三世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责任制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
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 政权组织形式。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30多个国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非1洲6.0:8.2毛02里0 布达、牙买加
问题2: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的态度?为什么?
①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专制国王是权力的重心。
②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下院开始居于权力重心 的地位;国王、上院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16.08.2020③19世纪议会改革后: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9 的中心。
女王 议会 首相
国家元首 权力中心 政府首脑
内阁
国家政府
16.08.2020
10
16.08.2020
8
二、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民主; 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大多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2、主要内容:
产生: 按一定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职责: 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受监督约束 形式: 是一种间接民主 基本框架: 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组成
3、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3)进一步完善: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资产阶级代议 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3、主要职权(三方面,见p46上) 4、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5、组阁的法定程序
英王任命首相(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英王批准
内阁、政府组成(接受议会监督)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唐宁街十号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责任制内阁含义:
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 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 织形式。
2、形成
1)萌芽:
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16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2)开始形成:
①18世纪早期.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议会下院 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一种政治惯例; ②18世纪初期,辉格党实际掌握了政权,领袖沃波 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 开始形成。
知识回顾
作业 结合“光荣革命”时英国 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以后英国
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谈谈
你对“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认 识。
英国近代政治制度文明进程表
议 会
变力变架基 化重,不本 心权大框
国王是权力重心
封建君主和贵族发明议会
17世纪革命,议会被改造 成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 19世纪议会改革
下院开始居于权力重心 扩大了人民的一部分民 主权利
第 2 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 保守党政治家和首相 (1979-1990),也是欧 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 相,连任3届.
戈登· 布朗, 工党领袖。2007 年6月27日,他成 为英国第52位 首相.
课程标准:
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 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 制度的影响。
内阁逐渐成英国现代政 治权力中心
随着时代发展
4、影响
(课文P47最后一段)
①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 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
②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 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长远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英国海外殖民地的 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架。 世界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 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 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 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回答: 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解析:
明朝是封建王朝,其“内阁” 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 封建性的; 而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产物。 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