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数学 反比例函数综合试题含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 反比例函数综合试题含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 反比例函数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

(1)点C的坐标________;

(2)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直线AC上的点E,且点E的坐标为(2,m),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若(2)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CD相交于点F,连接EF,在直线AB上找一点P,

使得S△PEF= S△CEF,求点P的坐标.

【答案】(1)(3,0)

(2)解:∵AB=CD=3,OB=1,

∴A的坐标为(1,3),又C(3,0),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

则,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x+ .

∵点E(2,m)在直线AC上,

∴m=﹣ ×2+ = ,

∴点E(2,).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

∴k=2× =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解:延长FC至M,使CM= CF,连接EM,则S△EFM= S△EFC, M(3,﹣0.5).

在y= 中,当x=3时,y=1,

∴F(3,1).

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则S△PEF=S△MEF.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a'x+b',

∴,解得,

∴y=﹣ x+ .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 x+c,

代入M(3,﹣0.5),得:c=1,

∴y=﹣ x+1.

当x=1时,y=0.5,

∴点P(1,0.5).

同理可得点P(1,3.5).

∴点P坐标为(1,0.5)或(1,3.5).

【解析】【解答】解:(1)∵D(3,3),

∴OC=3,

∴C(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由D的横坐标为3,得到线段OC=3,即可确定出C的坐标;(2)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到AB=CD,由D的纵坐标确定出CD的长,即为AB的长,再由B的坐标确定出OB的长,再由A为第一象限角,确定出A的坐标,由A与C的坐标确定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E坐标代入直线AC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确定出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

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3)延长FC至M,使CM=CF,连接

EM,则S△EFM=S△EFC, M(3,﹣0.5).求出F(3,1),过点M作直线MP∥EF交直线AB于P,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高相等,再利用同底等高得到S△PEF=S△MEF.此时直线EF与直线PM的斜率相同,由F的横坐标与C横坐标相同求出F 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确定出F坐标,由E与F坐标确定出直线EF斜率,即为直线PM的斜率,再由M坐标,确定出直线PM解析式,由P横坐标与B横坐标相同,将B横坐标代入直线PM解析式中求出y的值,即为P的纵坐标,进而确定出此时P的坐标.

2.如图,点P( +1,﹣1)在双曲线y= (x>0)上.

(1)求k的值;

(2)若正方形ABCD的顶点C,D在双曲线y= (x>0)上,顶点A,B分别在x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的坐标.

【答案】(1)解:点P(,)在双曲线上,

将x= ,y= 代入解析式可得:

k=2;

(2)解:过点D作DE⊥OA于点E,过点C作CF⊥OB于点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C,∠CBA=90°,

∴∠FBC+∠OBA=90°,

∵∠CFB=∠BOA=90°,

∴∠FCB+∠FBC=90°,

∴∠FBC=∠OAB,

在△CFB和△AOB中,

∴△CFB≌△AOB(AAS),

同理可得:△BOA≌△AED≌△CFB,

∴CF=OB=AE=b,BF=OA=DE=a,

设A(a,0),B(0,b),

则D(a+b,a)C(b,a+b),

可得:b(a+b)=2,a(a+b)=2,

解得:a=b=1.

所以点C的坐标为:(1,2).

【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把P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C、D均在双曲线上,它们的坐标就适合解析式,设出C坐标,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FB≌△AOB△BOA≌△AED≌△CFB,代入解析式得b(a+b)=2,a(a+b)=2,即可求出C坐标.

3.函数学习中,自变量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函数值范围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请解决下面的问题.

(1)分别求出当2≤x≤4时,三个函数:y=2x+1,y= ,y=2(x﹣1)2+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y= 的值不大于2,求符合条件的x的范围;

(3)若y= ,当a≤x≤2时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

(4)y=2(x﹣m)2+m﹣2,当2≤x≤4时有最小值为1,求m的值.

【答案】(1)解:y=2x+1中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2时,y最小=5;当x=4时,y最大=9.

∵y= 中k=2>0,

∴在2≤x≤4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2时,y最大=1;当x=4时,y最小= .

∵y=2(x﹣1)2+1中a=2>0,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当x=1时,y最小=1;当x=4时,y最大=19

(2)解:令y= ≤2,

解得:x<0或x≥1.

∴符合条件的x的范围为x<0或x≥1

(3)解: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当k<0,a<0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0

(4)解:①当m<2时,有2(2﹣m)2+m﹣2=1,

解得:m1=1,m2= (舍去);②当2≤m≤4时,有m﹣2=1,

解得:m3=3;③当m>4时,有2(4﹣m)2+m﹣2=1,

整理得:2m2﹣15m+29=0.

∵△=(﹣15)2﹣4×2×29=﹣7,无解.

∴m的值为1或3.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

最大值,∴当k<0,a<0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0;

【解析】【分析】(1)根据k=2>0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2≤x≤4时,y=2x+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2≤x≤4时,

y=2(x﹣1)2+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令y= ≤2,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3)①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得到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得到y≤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②当k<0时,如图得当0<x≤2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同理当a<0时,且a≤x<0时,y≤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于是得到结论;(4)分m<2、2≤m≤4和m>4三种情况考虑,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当2≤x≤4时有最小值为1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于A(4,-8)、B (m,-2)两点,交x轴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3)以O、A、B、P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答案】(1)解:∵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于A(4,-8),

∴k=4×(-8)=-32.

∵双曲线y= 过点B(m,-2),

∴m=16.

由直线y=kx+b过点A,B得:,

解得,,

∴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式为

(2)解:观察图象可知,当0<x<4或x>16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3)解:∵O(0,0),A(4,-8)、B(16,-2),

分三种情况:①若OB∥AP,OA∥BP,

∵O(0,0),A(4,-8),

∴由平移规律,点B(16,-2)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8个单位得到P点坐标为(20,-10);

②若OP∥AB,OA∥BP,

∵A(4,-8),B(16,-2),

∴由平移规律,点O(0,0)向右平移12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P点坐标为(12,6);

③若OB∥AP,OP∥AB,

∵B(16,-2),A(4,-8),

∴由平移规律,点O(0,0)向左平移12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P点坐标为(-12,-6);

∴以O,A,B,P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P的坐标为(12,6)或(-12,-6)或(20,-10)

【解析】【分析】(1)将点A(4,-8),B(m,-2)代入反比例函数y= (x>0)中,可求k、a;再将点A(4,-8),B(m,-2)代入y=kx+b中,列方程组求k、b即可;(2)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图象的位置可确定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范围;(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直接写出.

5.如图,已知直线y= 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 .

(1)求k的值;

(2)若双曲线y=上点C的纵坐标为3,求△AOC的面积;

(3)在坐标轴上有一点M,在直线AB上有一点P,在双曲线y=上有一点N,若以O、M、P、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有一组对角为60°的菱形,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答案】(1)解:把x= 代入,得y= ,

∴A(,1),

把点代入,解得:;

(2)解:∵把y=3代入函数,得x= ,

∴C ,

设过,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把点,,代入得:

解得:,

∴,

设与轴交点为,

则点坐标为,

∴;

(3)解:设点坐标,由直线解析式可知,直线与轴正半轴夹角为,

∵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有一组对角为的菱形,在直线上,∴点只能在轴上,

∴点的横坐标为,代入,解得纵坐标为:,

根据,即得:,

解得: .

故点坐标为:或 .

【解析】【分析】(1)先求的A点纵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先求出C 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的直线AC的解析式,然后求得直线AC与x的交点坐标,再根

据求解即可;(3)设点坐标,根据题意用关于a的式子表示出N的坐标,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求出a的值即可.

6.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p,当其自变量的值为p时,其函数值等于p,则称p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差q 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其不变长度q为零.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有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q等于1.

(1)分别判断函数y=x-1,y=x-1,y=x2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长度;(2)函数y=2x2-bx.

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b的值;

②若1≤b≤3,求其不变长度q的取值范围;

(3)记函数y=x2-2x(x≥m)的图象为G1,将G1沿x=m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G2,函数G的图象由G1和G2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q满足0≤q≤3,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1)解:函数y=x-1没有不变值;

∵函数有-1和1两个不变值,

∴其不变长度为2;

∵函数有0和1两个不变值,

∴其不变长度为1;

(2)解:① 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为0,

方程2x2-bx=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1)2=0,

b=-1,

②∵2x2-bx=x,

∴,

1≤b≤3,

1≤ ≤2,

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q≤2.

(3)1≤m≤3或m<-

【解析】【解答】解(3)依题可得:函数G的图像关于x=m对称,

∴函数G:y=,

当x2-2x=x时,即x(x-3)=0,

∴x3=0,x4=3,

当(2m-x)2-2(2m-x)=x时,

即x2+(1-4m)x+(4m2-4m)=0,

∴△=(1-4m)2-4×(4m2-4m)=1+8m,

当△=1+8m0时,即m-,此方程无解,

∴q=x4-x3=3-0=3;

当△=1+8m 0时,即m -,此方程有解,

∴x5=, x6=,

①当-m0时,

∵x3=0,x4=3,

∴x60,

∴x4-x63(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x5=x4时,

∴m=1,

当x6=x3时,

∴m=3,

当0m1时,

x3=0(舍去),x4=3,

此时0x5x4, x60,

∴q=x4-x63(舍去);

当1m3时,

x3=0(舍去),x4=3,

此时0x5x4, x60,

∴q=x4-x63(舍去);

当m3时,

x3=0(舍去),x4=3(舍去),

此时x53,x60,

∴q=x5-x63(舍去);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1m3或m < -,

【分析】(1)根据题目定义即可得出函数y=x-1没有不变值;再分别求出函数、函数的不变值,从而求出其不变长度.

(2)① 由已知条件得方程2x2-bx=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根的判别式△=(b+1)2=0,从而求出 b=-1;

②由题意得2x2-bx=x,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1≤b≤3,即可求出函数y=2x2-bx的不变长度的取值范围.

(3)依题可得:函数G的图像关于x=m对称,分情况讨论写出函数G的解析式,根据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值,再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与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将直线y= x沿y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后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B,连接AB,这时恰好AB⊥OA,求tan∠AOB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在射线OA上存在一点P,使△PAB∽△BAO,求点P的坐标.【答案】(1)解:∵点A(m,3)在直线y= x上

∴3= m,

∴m=3 ,

∴点A(3 ,3),

∵点A(3 ,3)在反比例函数y= 上,

∴k=3 ×3=9 ,

∴y=

(2)解:直线向上平移8个单位后表达式为:y= x+8

∵AB⊥OA,直线AB过点A(3 ,3)

∴直线AB解析式:y=﹣ x+12,

∴ x+8=﹣ x+12,

∴x= .

∴B(,9),

∴AB=4

在Rt△AOB中,OA=6,

∴tan∠AOB=

(3)解:∵△APB∽△ABO,

∴,

由(2)知,AB=4 ,OA=6

∴AP=8,

∵OA=6,

∴OP=14,

过点A作AH⊥x轴于H

∵A(3 ,3),

∴OH=3 ,AH=3,

在Rt△AOH中,

∴tan∠AOH= = = ,

∴∠AOH=30°

过点P作PG⊥x轴于G,

在Rt△APG中,∠POG=30°,OP=14,

∴PG=7,OG=7

∴P(7 ,7).

【解析】【分析】(1)先确定出点A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求出直线AB解析式,进而得出点B坐标秒即可得出结论;(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P,进而求出OP,再求出∠AOH=30°,最后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8.如图,已知,A(0,4),B(﹣3,0),C(2,0),D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D点.

(1)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

(2)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在y= 的图象(x>0)上一点N,y轴正半轴上一点M,且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求M点的坐标.

【答案】(1)解:∵A(0,4),B(﹣3,0),C(2,0),

∴OA=4,OB=3,OC=2,

∴AB= =5,BC=5,

∴AB=BC,

∵D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

∴AB=AD,CB=CD,

∴AB=AD=CD=CB,

∴四边形ABCD为菱形

(2)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D点的坐标为(5,4),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D点,

∴4= ,

∴k=20,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解:∵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

∴AN∥BM,AN=BM,

∴AN是BM经过平移得到的,

∴首先BM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N点的横坐标为3,

代入y= ,

得y= ,

∴M点的纵坐标为:﹣4= ,

∴M点的坐标为:(0,)

【解析】【分析】(1)由A(0,4),B(﹣3,0),C(2,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B=5=BC,又由D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可得AB=AD,BC=DC,即可证得AB=AD=CD=CB,继而证得四边形ABCD为菱形;(2)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可求得点D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由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移的性质,可求得点N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点N的坐标,继而求得M点的坐标.

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为坐标原点,点A(﹣2,0),点B(0,2 ).

(1)直接写求∠BAO的度数;

(2)如图1,将△AOB绕点O顺时针得△A′OB′,当A′恰好落在AB边上时,设△AB′O的面积为S1,△BA′O的面积为S2, S1与S2有何关系?为什么?

(3)若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S1与S2的关系发生变化了吗?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1)解:∵A(?2,0),B(0,),

∴OA=2,OB=,

在Rt△AOB中,tan∠BAO=,

∴∠BAO=60°

(2)解:S1=S2;

理由:∵∠BAO=60°,∠AOB=90°,

∴∠ABO=30°,

∴OA'=OA= AB,△AOA'是等边三角形,

∴OA'=AA'=AO=A'B,

∵∠B'A'O=60°,∠A'OA=60°,

∴B'A'∥AO,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OA'的边AO、AA'上的高相等,即△AB′O中AO边上高和

△BA′O中BA′边上的高相等,

∴△BA'O的面积和△AB'O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即S1=S2

(3)证明:S1=S2不发生变化;

理由:如图,过点A'作A'M⊥OB.过点A作AN⊥OB'交B'O的延长线于N,

∵△A'B'O是由△ABO绕点O旋转得到,

∴BO=OB',AO=OA',

∵∠AON+∠BON=90°,∠A'OM+∠BON=90°,

∴∠AON=∠A'OM,

在△AON和△A'OM中,,

∴△AON≌△A'OM(AAS),

∴AN=A'M,

∴△BOA'的面积和△AB'O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即S1=S2.

【解析】【分析】(1)先求出OA,OB,再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旋转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OA'=AA'=AO=A'B,然后根据等边△AOA'的边AO、AA'上的高相等,即可得到S1=S2;(3)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O=OB',AA'=OA',再求出∠AON=∠A'OM,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N和△A'O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N=A'M,然后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证明.

10.如图1,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顶点为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直线的解析式;

(2)段上一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过点向轴引垂线,垂足为,设的长为,四边形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与轴交于、

两点,

∴,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有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轴,,

∴点的坐标为,

∴,

∵为线段上一动点(点不与点、重合),

∴的取值范围是.

(3)解:线段上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

,,

①当时,,

解得,(舍去),

此时,

②当时,,

解得,(舍去),

此时,

③当时,

解得,此时.

(1),;(2),

的取值范围是;(3)或或

【解析】【分析】(1)将A、B俩点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坐标,再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代入M的值计算即可.(2)由已知轴,,可得点的坐标为,再根据即可求得t的值.(3)存在,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进行解答即可.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P是边AB上的一动点,连结DP.

(1)若将△DAP沿DP折叠,点A落在矩形的对角线上点A′处,试求AP的长;

(2)点P运动到某一时刻,过点P作直线PE交BC于点E,将△DAP与△PBE分别沿DP 与PE折叠,点A与点B分别落在点A′,B′处,若P,A′,B′三点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且A′B′=2,试求此时AP的长;

(3)当点P运动到边AB的中点处时,过点P作直线PG交BC于点G,将△DAP与△PBG 分别沿DP与PG折叠,点A与点B重合于点F处,连结CF,请求出CF的长.

【答案】(1)解:①当点A落在对角线BD上时,设AP=PA′=x,

在Rt△ADB中,∵AB=4,AD=3,∴BD==5,

∵AB=DA′=3,∴BA′=2,

在Rt△BPA′中,(4﹣x)2=x2+22,解得x=,

∴AP= .

②当点A落在对角线AC上时,

由翻折性质可知:PD⊥AC,则有△DAP∽△ABC,

∴=,∴AP=== .

∴AP的长为或

(2)解:①如图3中,设AP=x,则PB=4﹣x,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PA=PA′=x,PB=PB′=4﹣x,

∵A′B′=2,∴4﹣x﹣x=2,∴x=1,∴PA=1;

②如图4中,

设AP=x,则PB=4﹣x,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PA=PA′=x,PB=PB′=4﹣x,

∵A′B′=2,∴x﹣(4﹣x)=2,

∴x=3,∴PA=3;

综上所述,PA的长为1或3

(3)解:如图5中,作FH⊥CD由H.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D=DF=3.BG=BF,G、F、D共线,

反比例函数题型专项练习试题

反比例函数题型专项(一) 专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1.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A.x≥1 B.x≥2 C.x<0或0<x≤1 D.x<0或x≥2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与y﹦(k≠0)的图象大致是() A.B.C.D. 3.若ab>0,则函数y=ax+b与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 4.若方程=x+1的解x0满足1<x0<2,则k可能是() A.1 B.2 C.3 D.6 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正比例函数y=kx和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大致是() A.B.C.D. 6.函数y=,当y=a时,对应的x有两个不相等的值,则a的取值范围()A.a≥1 B.a>0 C.0<a≤2 D.0<a<2 7.已知k1<0<k2,则函数y=k1x﹣1和y=的图象大致是()

A.B.C.D. 8.函数y=与y=kx﹣k(k≠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9.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函数y=ax+b和y=(a≠0,b≠0)图象正确的是() A.B.C. D. 10.函数y=的图象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11.如果k<0,那么函数y1=kx﹣k,的图象可能是() A.B.C.D. 12.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2 C.﹣1<x<0,或x>2 D.x<﹣1,或0<x<2 12题图 13题图

历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11a a --=-- B.( ) 2 3624a a -= C.()2 22a b a b -=- D.3 2 5 2a a a += 2.如图,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 ) 3.下列事件中确定事件是( ) A.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B.买一注福利彩票一定会中奖 C.把4个球放入三个抽屉中,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球 D.掷一枚六个面分别标有1,2,3,4,5,6的均匀正方体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奇数点朝上 4.如图,AB CD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180++=o ∠ ∠∠ B.123360++=o ∠ ∠∠ C.1322+=∠∠∠ D.132+=∠ ∠∠ 5.已知24221 x y k x y k +=??+=+?,且10x y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112 k -<<- B.102 k << C.01k << D. 1 12 k << 6.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 A.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没有对称性 7.已知点()3A a -,,()1B b -,,()3C c ,都在反比例函数4 y x = 的图象上,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a b c >> B.c b a >> C.b c a >> D.c a b >> 8.某款手机连续两次降价,售价由原来的1185元降到580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2 1185580x = B.()2 11851580x -= C.( )2 11851580x -= D.()2 58011185x += 9.如图,P 是Rt ABC △斜边AB 上任意一点(A ,B 两点除外),过P 点作一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与Rt ABC △相似,这样的直线可以作( ) A.1条 B.2条 C.3条 D.4A. B. C. D. A B D C 3 2 1 第4题图 P 第9题图

反比例函数中考题整合

2014-9-6反比例函数中考综合题 11.(2014年广西钦州)如图,正比例函数y=x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 (2,2)、 B (﹣2,﹣2)两点,当y=x 的函数值大于 y=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7.如图,反比例函数 和一次函数 的图象交于 A 、B 两点. 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3.通过观察图象, 若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0<x C. 20<b x k y +=22

12.如图,反比例函数x y 6 - =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两点A 、B ,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1,-3.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C ,则AOC 的面积为( ) 13.(3分)(2014?山西)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 ﹣4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C ,且A 为BC 的中点,则k= _________ . 22.(6分)(2014?襄阳)如图,一次函数y 1=﹣x +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与x 轴相交于点C .已知tan ∠BOC =,点B 的坐标为(m ,n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请直接写出当x <m 时,y 2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人教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 1.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 x y 4 = 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1, 又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0,3-C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 2.已知一次函数y=(1-2x )m+x+3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减小而减小。 (1)求m 的取值范围; (2)又如果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2,2), 点B 、C 在x 轴上,BC =8,AB=AC ,直线AC 与y 轴相交于点D . (1)求点C 、D 的坐标; (2)求图象经过B 、D 、A 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它的顶点坐标. 4.如图四,已知二次函数 2 23y ax ax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其顶点为D ,直线D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 又tan 1OBC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DC 的函数关系式; (2)求ABC △的面积. ( 图四)

5.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3,1),将线段OA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OB . (1)求点B 的坐标; (2)求过A 、B 、O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λ的对称点为C ,求△ABC 的面积。 6.如图,双曲线x y 5 = 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 (1,5),过点C 的直线)0(>+-=k b kx y 与x 轴交于点A (a ,0)、与y 轴交于点B . (1)求点A 的横坐标a 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D 的横坐标是9时,求△COD 的面积. 7.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 (-1,a )(a 为常数)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 ',经过点A 、A '的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2.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点P ,点B 为)1m ,(,且3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四边形OP1A1B1、A1P2A2B2、A2P3A3B3、…、A n﹣1P n A n B n都是正方形,对角线OA1、A1A2、A2A3、…、A n﹣1A n都在y轴上(n≥1的整数),点P1(x1,y1),点P2(x2, y2),…,P n(x n, y n)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并已知B1(﹣1,1). (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 (2)求点P2和点P3的坐标; (3)由(1)、(2)的结果或规律试猜想并直接写出:△P n B n O的面积为 ________ ,点P n的坐标为________ (用含n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解:在正方形OP1A1B1中,OA1是对角线, 则B1与P1关于y轴对称, ∵B1(﹣1,1), ∴P1(1,1). 则k=1×1=1,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解: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

又点P1的坐标为(1,1), ∴OA1=2, 设点P2的坐标为(a,a+2), 代入y=得a=-1, 故点P2的坐标为(-1,+1), 则A1E=A2E=2-2,OA2=OA1+A1A2=2, 设点P3的坐标为(b,b+2), 代入y=(>0)可得b=-, 故点P3的坐标为(-,+) (3)1;(-,+) 【解析】【解答】解:(3)∵=2=2×=1,=2=2×=1,… ∴△P n B n O的面积为1, 由P1(1,1)、P2(﹣1, +1)、P3(﹣,+ )知点P n的坐标为(﹣,+ ), 故答案为:1、(﹣, +). 【分析】(1)由四边形OP1A1B1为正方形且OA1是对角线知B1与P1关于y轴对称,得出点P1(1,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由点P1坐标及正方形的性质知OA1=2,设P2的坐标为(a,a+2),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同理可得点P3的坐标; (3)先分别求得S△P1B1O、S△P2B2O的值,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依据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2.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对于任意正实数a、b,可作如下变形a+b= = - + =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69)

2020学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5|的相反数是() A.﹣5 B.5 C.D.﹣ 2.(3分)在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A.(a3)2=a5B.(a﹣b)2=a2﹣b2 C.a6÷a2=a4D.a2+a2=2a4 4.(3分)若式子有意义,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m>﹣2 B.m>﹣2且m≠1 C.m≥﹣2 D.m≥﹣2且m≠1 5.(3分)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读书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9,8 B.9,9 C.9.5,9 D.9.5,8 6.(3分)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中所示位置摆放,保持两条斜边互相平行,则∠1=() A.30°B.25°C.20°D.15° 7.(3分)计算:()﹣1+tan30°?sin60°=()

A.﹣ B.2 C.D. 8.(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CO,BO=D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ABO=∠CBO 9.(3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①图象必经过(﹣2,4);②图象在二,四象限内;③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1时,则y>8.其中错误的结论有()个 A.3 B.2 C.1 D.0 10.(3分)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1的⊙O的圆心O 在格点上,则∠BED的正切值等于() A.B.C.2 D. 11.(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abc<0;②2a﹣b<0;③b2>(a+c)2;④点(﹣3,y1),(1,y2)都在抛物线上,则有y1>y2.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完整版)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型及解题方法讲解

二次函数综合题型精讲精练 主讲:姜老师 题型一: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2+bx+c 经过A (﹣2,﹣4),O (0,0),B (2,0)三点. (1)求抛物线y=ax 2+bx+c 的解析式; (2)若点M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 的最小值. 解析:(1)把A (﹣2,﹣4),O (0,0),B (2,0)三点的坐标代入y=ax 2+bx+c 中,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a=﹣,b=1,c=0 所以解析式为y=﹣x 2+x . (2)由y=﹣x 2+x=﹣(x ﹣1)2+,可得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并且对称轴垂直平分线段OB ∴OM=BM ∴OM+AM=BM+AM 连接AB 交直线x=1于M 点,则此时OM+AM 最小 过点A 作AN ⊥x 轴于点N , 在Rt △ABN 中,AB== =4 , 因此OM+AM 最小值为 . 方法提炼:已知一条直线上一动点M 和直线同侧两个固定点A 、B ,求AM+BM 最小值的问题,我们只需做出点A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A ’,将点B 与A ’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M ,那么A ’B 就是AM+BM 的最小值。同理,我们也可以做出点B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B ’,将点A 与B ’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M ,那么AB ’就是AM+BM 的最小值。应用的定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A B B M 或者 M A ’ B ’ 例2:已知抛物线1C 的函数解析式为2 3(0)y ax bx a b =+-<,若抛物线1C 经过点(0,3)-,方程 230ax bx a +-=的两根为1x ,2x ,且124x x -=。 (1)求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 (2)已知实数0x >,请证明:1x x + ≥2,并说明x 为何值时才会有1 2x x +=. (3)若抛物线先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设1(,)A m y ,2(,)B n y 是2 C 上的两个不同点,且满足:0 90AOB ∠=,0m >,0n <.请你用含有m 的表达式表示出△AOB 的面积S ,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 ,则k 的值是_______,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当x>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_______. 2.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当x =1时,y =-6,则当y = 3时,x=________。 3.若反比例函数y=(2m-1)22 m x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3(1 -= ,当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 内;当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1,),(,), 函数值,,的大小为 ; 6.已知111222(,),(,)P x y P x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0时,12y y < ,则k________。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k 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 8.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 1),y 2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2),若函数y=y 1+y 2的图象经过点(1,2),(2, 1 2 ),则8k 1+5k 2的值为________. 9. 若m <-1,则下列函数:①()0 x x m y = ;② y =-mx+1; ③ y = mx; ④ y =(m + 1)x 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_。 10.当>0,<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 x k y 22--=k 1y 2y 2 1 3y 1y 2y 3y k x x k y =

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第Ⅰ卷(共24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 1.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 和点B ,则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是( ) A .4- B .2- C .2 D .4 2.下列算式的运算结果为4a 的是( ) A .4a a ? B .()22a C .33a a + D .4a a ÷ 3.一元二次方程2720x x --=的实数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4.下列统计量中,反映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频率 D .方差 5.经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形状可能是( ) A . B . C. D . 6.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 .6 B .7 C. 11 D .12 7.在一列数:1a ,2a ,3a ,???,n a 中,13a =,27a =,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积的个位数字,则这一列数中的第2017个数是( ) A .1 B .3 C.7 D .9 8.如图,已知C ?A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2A 、()1,0B 、()C 2,1,若二次函数21y x bx =++的图象与 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b ≤- B .2b <- C. 2b ≥- D .2b >- 第Ⅱ卷(共126分) 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9.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弧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标志着 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的国家.目前每日的天然气 试开采量约为16000立方米,把16000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立方米. 10.若2a b =,6b c =,则a c = .11.因式分解:2327x -= .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合集-反比例函数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合集-反比例函数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18?镇江)如图,一次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P在以C(﹣2,0)为圆心,1为半径的⊙C上,Q是AP的中点,已 知OQ长的最大值为,则k的值为() A.B.C.D. 2.(2018?重庆)如图,菱形ABCD的边AD⊥y轴,垂足为点E,顶点A在第二象限,顶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同时经过顶点C,D.若点C的横坐标为5,BE=3DE,则k的值为() A.B.3 C.D.5 3.(2018?贺州)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

A.﹣3<x<2 B.x<﹣3或x>2 C.﹣3<x<0或x>2 D.0<x<2 4.(2018?十堰)如图,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B作BD∥x轴,交y轴于点D,直线AD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另一点C,则的值为() A.1:3 B.1:2C.2:7 D.3:10 5.(2018?乐山)如图,曲线C2是双曲线C1:y=(x>0)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45°得到的图形,P是曲线C2上任意一点,点A在直线l:y=x上,且PA=PO,则△POA的面积等于() A.B.6 C.3 D.12 6.(2018?盘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

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M、N,ND⊥x轴,垂足为D,连接OM、ON、MN,则下列选项中的结论错误的是() A.△ONC≌△OAM B.四边形DAMN与△OMN面积相等 C.ON=MN D.若∠MON=45°,MN=2,则点C的坐标为(0,+1) 7.(2018?黑龙江)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平行于x轴,分别交y=(x>0)、y=(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则k值为() A.﹣1 B.1 C.D. 8.(2018?深圳)如图,A、B是函数y=上两点,P为一动点,作PB∥y轴,PA∥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BOP;③若OA=OB,则OP平分∠AOB;④若S△BOP=4,①△AOP≌△BOP;②S △AOP =16 则S △ABP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专题 1. 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y 4 与反比例函数x 的图像交于 A 、B 两点,其中y 点A的横坐标为1,又一次函数y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 B 的坐标. kx b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C3,0 . A C O x B 2. 已知一次函数y=(1-2x)m+x+3 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减小而减小。(1)求m 的取值范围; (2)又如果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4.5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 2 1 -1 O -1 1 2 x 图 2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已知点 A 的坐标为(2,2),点B、C 在x 轴上,BC=8,AB=AC ,直线 y 1 / 22 D A

° AC 与 y 轴相交于点 D . ( 1)求点 C 、D 的坐标; ( 2)求图象经过 B 、D 、 A 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它的顶点坐标. 4. 如图四, 已知二次函数 y ax 2 2ax 3 的图像与 x 轴交于点 A ,点 B ,与 y 轴交于点 C ,其顶点为 D ,直线 DC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kx b ,又 tan OBC 1. y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 DC 的函数关系式; D ( 2)求 △ ABC 的面积. C ( 图 四 ) A O B x 5.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 -3, 1),将线段 OA 绕着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 OB. y 2 / 22 A

x

(1)求点B 的坐标;(2) 求过A、B、O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求△ABC 的面积。 y 6.如图,双曲线0)、与y 轴交于点5 x 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 B. C(1,5),过点C 的直线y kx b( k 0) 与x 轴交于点A(a, (1) 求点A 的横坐标 a 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 D 的横坐标是9 时,求△COD 的面积. y B C D O A x 第 6 题 3 / 22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点P(x,y1)与Q(x,y2)分别是两个函数图象C1与C2上的任一点.当a≤x≤b 时,有﹣1≤y1﹣y2≤1成立,则称这两个函数在a≤x≤b上是“相邻函数”,否则称它们在a≤x≤b 上是“非相邻函数”.例如,点P(x,y1)与Q (x,y2)分别是两个函数y=3x+1与y=2x﹣1图象上的任一点,当﹣3≤x≤﹣1时,y1﹣y2=(3x+1)﹣(2x﹣1)=x+2,通过构造函数y=x+2并研究它在﹣3≤x≤﹣1上的性质,得到该函数值的范围是﹣1≤y≤1,所以﹣1≤y1﹣y2≤1成立,因此这两个函数在﹣3≤x≤﹣1上是“相邻函数”. (1)判断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否为“相邻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y= 与y=﹣2x+4在1≤x≤2上是“相邻函数”,直接写出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解:是“相邻函数”, 理由如下:y1﹣y2=(3x+2)﹣(2x+1)=x+1,构造函数y=x+1, ∵y=x+1在﹣2≤x≤0,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1,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1≤y≤1, ∴﹣1≤y1﹣y2≤1, 即函数y=3x+2与y=2x+1在﹣2≤x≤0上是“相邻函数” (2)解:y1﹣y2=(x2﹣x)﹣(x﹣a)=x2﹣2x+a,构造函数y=x2﹣2x+a, ∵y=x2﹣2x+a=(x﹣1)2+(a﹣1), ∴顶点坐标为:(1,a﹣1), 又∵抛物线y=x2﹣2x+a的开口向上, ∴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a﹣1,当x=0或x=2时,函数有最大值a,即a﹣1≤y≤a, ∵函数y=x2﹣x与y=x﹣a在0≤x≤2上是“相邻函数”, ∴﹣1≤y1﹣y2≤1,即, ∴0≤a≤1 (3)解:y1﹣y2= ﹣(﹣2x+4)= +2x﹣4,构造函数y= +2x﹣4, ∵y= +2x﹣4

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华为Mate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0.000000007米.数据 0.0000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710?﹣ B .8 0.710?﹣ C .8710?﹣ D .9710?﹣ 2.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 B .0 C .1 D .2 3.在数轴上,与表示6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kx +k 2=0的一根为x =﹣1,则k 的值为( ) A .﹣1 B .0 C .1或﹣1 D .2或0 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如图甲)叠放在一起(如图乙),则图乙中实物的俯视图 是( ). A . B . C . D . 7.分式方程 ()()31112x x x x -=--+的解为( ) A .1x = B .2x = C .1x =- D .无解 8.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 A .40° B .50° C .60° D .70° 9.甲、乙、丙三家超市为了促销一种定价相同的商品,甲超市先降价20%,后又降价10%;乙超市连续两次降价15%;丙超市一次性降价30%.则顾客到哪家超市购买这种商品更合算( )

A .甲 B .乙 C .丙 D .一样 10.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 (30ABC ∠=?),其中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是BD 上两点,BM DN =,连接AM 、 MC 、CN 、NA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 是矩形,这个条件是( ) A .12 OM AC = B .MB MO = C .B D AC ⊥ D .AMB CND ∠=∠ 12.cos45°的值等于( ) A .2 B .1 C . 3 D . 22 二、填空题 13.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以后,某兴趣小组测量了旗杆的高度.如图,某一时刻,旗杆AB 的影子一部分落在水平地面L 的影长BC 为5米,落在斜坡上的部分影长CD 为4米.测得斜CD 的坡度i =1: .太阳光线与斜坡的夹角∠ADC =80°,则旗杆AB 的高度 _____.(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0°=0.8,tan50°=1.2, =1.732) 14.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22a b ab +=________. 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k+1)x+k -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6.在Rt△ABC 中,∠C=90°,AC=6,BC=8,点E 是BC 边上的动点,连接AE ,过点E 作AE 的垂线交AB 边于点F ,则AF 的最小值为_______ 17.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人,将数据44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函数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反比例 函数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第11题 B C A x y 1 O y 1=x y 2=4 x 2010中考中的反比例函数问题 (2010山东聊城)11.函数y 1=x (x ≥0),y 2=4 x (x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 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2,2); ② 当x >2时,y 2>y 1; ③ 直线x =1分别与两函数图象交于B 、C 两点,则 线段BC 的长为3; ④ 当x 逐渐增大时,y 1的值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y 2的 值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则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④ D .只有①③④ (2010湖北咸宁)16.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 与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相交于C ,D 两点,分别过C ,D 两 点作y 轴,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连接CF ,DE . 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CEF 与△DEF 的面积相等; ②△AOB ∽△FOE ; ③△DCE ≌△CDF ; ④AC BD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2010江苏徐州)25.(本题8分)如图,已知A(n ,-2),B(1,4)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x m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 的面积; (3)求不等式kx+b-x m <0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2010江苏南通)21.(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直线y x m =+与双曲线k y x =相交于A (2,1)、B 两点. (1)求m 及k 的值; (2)不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y x m k y x =+??? =?? 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 (3)直线24y x m =-+经过点B 吗请说明理由. A B O x y (第21题) 2 1 2 3 -3 -1 -2 1 3 -3 -1 -2 y x D C A B O F E (第16题)

(完整)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精选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函数()922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24-==m m 或 (B )4=m (C )2-=m (D )1-=m 2、已知k ≠0,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k (x+1)与 y=x k 的图像大致是( ) 3、在函数y=x k (k >0)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3<y 1<y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公共点.②反比例函数y=x k 1与y=x k 2(k 1≠k 2)的图象可能有交点. ③反比例函数y=x k 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可能没有交点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③ 5.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k x =<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 A .12 B .9 C .6 D .4 6、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 y 2-=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 ) A.-5 B.-10 C.5 D.10 D B A y x O C 5题 7题 9题 10题 11题 7、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若反比例函数11k y x = 和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1,2)A -,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E y x O M

【典型题】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典型题】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校园歌唱比赛中,11名参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照成绩取前5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比赛成绩,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小明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2.已知林茂的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图中的信息反映的过程是:林茂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体育场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买笔,然后再走回家.图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林茂离家的距离.依据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林茂家2.5km B .体育场离文具店1km C .林茂从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是50min m D .林茂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60min m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2AB ,∠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DH ⊥AE 于点H ,连接BH 并延长交CD 于点F ,连接DE 交BF 于点O ,下列结论:①∠AED=∠CED ;②OE=OD ;③BH=HF ;④BC ﹣CF=2HE ;⑤AB=HF ,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如图,在ABC V 中,90ACB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 1 2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 CD .若34B ∠=?,则BDC ∠的度数是( )

A.68?B.112?C.124?D.146? 5.如图,若锐角△ABC内接于⊙O,点D在⊙O外(与点C在AB同侧),则下列三个结论:①sin∠C>sin∠D;②cos∠C>cos∠D;③tan∠C>tan∠D中,正确的结论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6.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A.四条边都相等 B.对角线一定相等 C.是轴对称图形 D.是中心对称图形 7.点 P(m + 3,m + 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 A.(0,﹣2)B.(0,﹣4)C.(4,0)D.(2,0) 8.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 D. 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边OA在x轴上, OC在y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关于点O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 形OABC面积的1 4 ,那么点B′的坐标是() A.(-2,3)B.(2,-3)C.(3,-2)或(-2,3)D.(-2,3)或(2,-3) 10.如图,在⊙O中,AE是直径,半径OC垂直于弦AB于D,连接BE,若7,

反比例函数中考真题及答案(偏难)

2016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真题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2016?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两点A、B,与x轴交于点C,且点B是AC的中点,分别过两点A、B作x轴的平行线, 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两点D、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 2.(2016?温州)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AC⊥x轴,BD⊥x轴,垂足C,D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CD=k,已知AB=2AC,E是AB的中点,且△BCE的面 积是△ADE的面积的2倍,则k的值是. 3.(2016?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面积为12,点B在y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6 .

4.(2016?昆明)如图,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A,B两点,过点A作AC⊥x 轴,垂足为C,过点B作BD⊥x轴,垂足为D,连接AO,连接BO交AC于点E,若OC=CD, 四边形BDCE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5.(2016?南宁)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中点D.若矩形O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 2 . 6.(2016?江西)如图,直线l⊥x轴于点P,且与反比例函数y1=(x>0)及y2=(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B,连接OA,OB,已知△OAB的面积为2,则k1﹣k2= 4 . 7.(2016?丽水)如图,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A,B两 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连结OA,OB,过A作AE⊥x轴于点E,交OB于点F,设点A的横坐标为m. (1)b= 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若S△OAF+S四边形EFBC=4,则m的值是.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题汇总

初三中考数学函数综合 题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初三中考函数综合题汇总 1、抛物线bx ax y +=2(0≠a )经过点)4 9 1(,A ,对称轴是直线2=x ,顶点是D ,与x 轴正半轴的 交点为点B . (1)求抛物线bx ax y +=2(0≠a )的解析式和顶点D 的坐标; (2)过点D 作y 轴的垂线交y 轴于点C ,点M 在射线BO 上,当以DC 为直径的⊙N 和以MB 为半径的⊙M 相切时,求点M 的坐标. 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mx x y 22+-=的图像经过点B (1,2),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过点B 作直线BM ⊥x 轴垂足为点M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直线BM 上有点P (1, 2 3 ),联结CP 和CA ,判断直线CP 与直线C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A 、C 、P 、E 角梯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E 3、如图,直线AB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O 是坐标原点,A (-3,0)且sin ∠ABO=5 3 ,抛物 线y =ax 2+bx +c 经过A 、B 、C 三点,C (-1,0). (1)求直线AB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2,0),在直线AB 上有点P ,使得△ABO 和△ADP 相似,求出点P 的坐标; 第24题

3 (3)在(2)的条件下,以A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画⊙A ,再以D 判断⊙A 和⊙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7),抛物线c bx x y ++=221(1)求该抛物线顶点P 的坐标; (2)求CAP ∠tan 的值; (3)设Q 是(1)中所求出的抛物线的一个动点,点Q 的横坐标为t , 当点Q 在第四象限时,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QAC 的面积. 5、以点P 为圆心PO 长为半径作圆交x 轴交于点A 、O 两点,过点A 作直线AC 交y 轴于点C ,与圆 P 交于点B ,5 3 sin = ∠CAO (1) 求点C 的坐标;(2) 若点D 是弧AB 的中点,求经过A 、D 、O 三点的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解析式;(3) 若直线)0(≠+=k b kx y 经过点)0,2(M ,当直线 )0(≠+=k b kx y 与圆P 相交时,求 b 的取值范围. 图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已知A(﹣4,),B(﹣1,2)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 (m≠0,m<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C,BD⊥y轴于 D. (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 (3)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答案】(1)解:当﹣4<x<﹣1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2)把A(﹣4,),B(﹣1,2)代入y=kx+b得,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 把B(﹣1,2)代入y= 得m=﹣1×2=﹣2; (3)解:如下图所示: 设P点坐标为(t,t+ ), ∵△PCA和△PDB面积相等, ∴? ?(t+4)= ?1?(2﹣t﹣),即得t=﹣,

∴P点坐标为(﹣,). 【解析】【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x<﹣1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把B点坐标代入y= 可计算出m的值;(3)设P点坐标为(t, t+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 ?(t+4)= ?1?(2﹣ t﹣),解方程得到t=﹣,从而可确定P点坐标. 2.如图,一次函数y1=k1x+b与反比例函数y2= 的图象交于点A(4,m)和B(﹣8,﹣ 2),与y轴交于点C. (1)m=________,k1=________; (2)当x的取值是________时,k1x+b>; (3)过点A作AD⊥x轴于点D,点P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设直线OP 与线段AD交于点E,当S四边形ODAC:S△ODE=3:1时,求点P的坐标. 【答案】(1)4; (2)﹣8<x<0或x>4 (3)解:由(1)知,y1= x+2与反比例函数y2= ,∴点C的坐标是(0,2),点A 的坐标是(4,4). ∴CO=2,AD=OD=4. ∴S梯形ODAC= ?OD= ×4=12, ∵S四边形ODAC:S△ODE=3:1, ∴S△ODE= S梯形ODAC= ×12=4,

【典型题】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典型题】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四种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B.C.D. 2.若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B.5C.6D.7 3.在数轴上,与表示6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A.1B.2C.3D.4 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在“朗读者”节目的影响下,某中学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为了解5月份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册数01234 人数41216171 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2 B.众数是17 C.平均数是2 D.方差是2 6.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点C为?AB的中点,若∠ABC=30°,则弦AB的长为() A.1 2 B.5C 53 D.3 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且a>b>c,a+b+c=0,有以下四个命题,则一定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x=1是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实数根; ②二次函数y=ax2+bx+c的开口向下; ③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④不等式4a+2b+c>0一定成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8.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 A .三棱柱 B .四棱锥 C .长方体 D .正方体 9.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a b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a b +> B .0a c +> C .0b c +> D . 0ac < 10.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 ,宽9m 的矩形场地ABCD 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 平行,另一条与AD 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 2 ,设小路的宽为x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 A .2x 2-25x+16=0 B .x 2-25x+32=0 C .x 2-17x+16=0 D .x 2-17x-16=0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 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606030(125%)x x -=+ B .6060 30(125%)x x -=+ C . 60(125%)60 30x x ?+-= D . 6060(125%) 30x x ?+-= 12.cos45°的值等于( ) A .2 B .1 C .3 D . 22 二、填空题 13.如图,矩形ABCD 中,AB=3,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E 垂直平分OB 于点E ,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三边中点得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的小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图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