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王晓先,仝攀瑞,陈立军,王鹏,李红玑

(西安工程大学“绿风”环保协会,陕西西安710048)摘要:素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的西安浐灞生态区是近年来古

城西安为扩大城市规模,主动应对生态恶化和城市增容双重压力建设

起来的生态区。本调查报告主要通过对西安浐灞生态区整体建设过程

中的水资源有效利用,在建设过程中节水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大众对于

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

行分析后,得到了到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进

展、成效。针对在建设过程中要改善的部分提出了相应建议:加强宣

传教育,形成全区良好的节水氛围;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节水技

术研究和节水型器具推广;建立节水组织,小手拉大手,节水从我们

身边做起。通过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将不

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从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西安浐灞生态区;

水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源,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安市境内有54条较大河流,其中有渭河、泾河、石川河3条过境河流,全市年平均自产径流量为2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12.39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河流源头水质良好。但河流污染严重,西安市长年监测的十条河流24个断面均未达到其功能区类别,地下水水质较好,不宜饮用潜水面积占全市(市区)面

积4.14%。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保护形势,构建节水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有“八水绕长安”,浐、灞河就是八水中最著名的二水。浐灞,远古时期半坡先民曾烧制出精美的彩陶,创造出灿烂的原始农耕文明;西周时期成穆公曾在此驻兵百万,建立天下霸业;大唐盛世此间曾歌舞升平……

然而,时光越千载,浐灞曾经“天人合一”的美景不复存在,生态功能严重弱化。

多年来,浐河东西两岸的纺织城和军工城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排灞河,灞河在城市段有多处排污口,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浐河沿岸仅工业污水排污口就超过40个,每天排入浐河的污水有10万吨,年排放量达3000多万吨,占浐河年径流量的1/6。上世纪90年代以后,浐河地表水常年黑臭,水质维持在劣五类,周围群众深受其害。

然而,从浐灞生态区成立短短5年,浐灞便实现了从“生态重灾区”到“第三代新城”的“绿色崛起”,并迅速被世界认知。2009年4月29日-5月3日,第二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举行,这是继2007年F1世界摩托艇锦标赛之后,浐灞举办的又一项令人关注的顶级赛事。当一项又一项重大活动圆满落幕的时候,所有人都更加迫切地期待2011年在浐灞盛装绽放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了得到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生态区建设方面的进展、成效,以及成功经验,找出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改善的方面;我们此次调查地点确定为西安浐灞生态区。想借助浐灞生态区的品牌知名度,唤起公众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注和思考,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西安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部,包括浐、灞河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形区域,是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两基地”之一,也是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的建设重点之一,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治理区89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浐、灞河地处城市中心边缘,生态功能逐渐弱化。生态区管委会成立之初,浐灞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主要包括:一是河流污染。浐灞河是西安市东部区域的污水汇集地,年接纳污水量

近5000万吨,占西安市污水排放总量的1/6。浐河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但五分之一是污水,每天排入浐河的污水约10万立方米。

二是垃圾围城。沿浐、灞河岸有10余处河段垃圾成山,堆放量近500万立方米。

三是挖沙成灾。过度挖沙造成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生态区管委会并未把眼光限于河流治理,而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的,在省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国家、省市环保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开展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总体思路和“做有爱心负责任的建设者”的工作理念,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起步,从治理“污水”“垃圾”“挖沙”三大环境问题入手,创新管理和运作模式,将环境治理、新区开发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深入探索城市生态型新区建设模式,下决心要把浐灞生态区从一个生态重灾区建成为涵养功能充分、生态景观优美、人居环境舒适、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文化进步的国家生态区。

本次调查活动的开展是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引导广大学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节水意识,宣传节水知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由团中央学校部、水利部办公厅决定组织开展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节水调查专项活动。

作为一支具有丰富环保经验的大学生环保社团,“绿风”环保协会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公益事业,此次成功申请为国家重点团队,主要对浐灞生态区近几年来的建设及附近群众节水意识进行节水调查专项活动,调查侧重了解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进展、成效,找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在调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绿风”环保协会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团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见附件),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对西安浐灞生态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浐灞生态区整体建设过程

中的水资源有效利用,在建设过程中节水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大众对于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的调查,了解了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进展、成效。发现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通过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将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从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足发展。

1.对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有效利用的调查

我们调查团队通过在浐灞生态管委会,西安市环保局等部门查阅资料,了解到了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进展、成效,如下:1.1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管委会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与生态区的建设有机结合,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市这一目标促进和加速区域的生态治理。为保证工作有序推进,管委会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实际和管委会的内部职能分工,管委会还进一步明确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形成了生态管理局,浐灞建设公司和世园集团实施,各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实现了组织有序、保障有力、上下联动、全员参与。

1.2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营造浓厚的全社会节水氛围,树立全民节水意识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和谐新西安”号召,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中国水利网》、《环境保护网》等媒体宣传报道、浐灞生态区水环境治理的思路、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并设立了联络员,定期向市级有关部门上报生态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信息。

1.3深刻理解节水型社会建设内涵,全面构筑节水型社会规划体系

一是全面完成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受西安市政府委托,由管

委会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由浐灞河流域各区(县)政府和市级水务、环保、林业、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组成的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领导小组,启动了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投资近500万元,先后完成了浐灞河流域(含生态区)防洪、水资源利用、拦河造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林业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浐灞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开创了国内流域综合治理的范例。目前,浐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上报市政府审批,并下发、浐灞河流域各区(县)组织实施。

二是水环境研究及监测体系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为把浐灞生态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管委会进行了广运潭水系水质优化维护系统方案的设计工作。同时为保证广运潭水系建成后安全运转及定量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委托西安理工大学开展橡胶坝渗漏、地下水(地表水)水位暨水质动态监测,同时开展广运潭、雁鸣湖及浐灞河生态区段水环境(地表水水质)的监测工作,为构建生态区生态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开展湿地体系建设前期工作。管委会坚持以保护和恢复原生态湿地景观为主,建立包括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区、湿地建设区及人工湿地所组成的湿地体系,做大湿地文章,突出生态特色。在灞河入渭口区域,致力于湿地公园建设及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于11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是灞河入渭口区域成为西北首批国家湿地示点区域。此外,管委会还先后完成了、浐灞生态区湿地资源调查、水生植物引种试验、湿生植物种植导则、浐灞生态区生态环境调查等前期调查研究,完成了《浐灞生态区动植物资源》的编制工作,为浐灞湿地建设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

1.4以水环境治理和湿地植被恢复为重点,努力推进“大水大绿”工程

继续以广运潭及三角州水系工程、灞河A、B、C、C1号橡胶坝工程、堤防道路工程和大绿工程等项目为重点,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过25亿元,现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近36公里,新建橡胶坝4座,累计形成水面面积超过1万亩,完成绿化面积5300余亩,生态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效

显著。主要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是:

(一)广运潭生态景观区工程

广运潭项目位于灞河右岸,面积11.67平方公里,是集生态和湿地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建设项目。规划水面面积3180亩,绿地面积7395亩。目前一期绿化2 500亩和水面1200亩已完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

(二)浐灞河碧水工程

配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委会相继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与市级有关部门一道,组织实施了浐河碧水工程,对浐河生态区沿城市段25个排污口全部进行截流。陇海铁路桥以上段污水进入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以下段截入浐灞合口以下,待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进行处理。铺设污水管道2 2公里。从而解决了多年以来沪河水体严重污染的问题。目前,浐灞汇合口以上段地表水水质达到Ⅲ~Ⅳ类。

(三)雁鸣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雁鸣湖水系位于成宁桥以南1.5千米处,南至绕城高速以南、浐河以西。截至目前,共建成浐河西岸一级堤防3.5千米,利用堤外原有沙坑自浐引水,形成5个首尾相接的串形湖泊湿地。形成水面面积1000余亩,自然水生植物3 00余亩,同时完成了人工绿化和水生植物种植近70亩。在营造大水大绿工程的同时,通过人工湖的过滤改善浐河水质,降低泥沙含量。通过景观绿化、水生植物种植、垃圾清运、人工湿地建设等治理措施,使其成为水环境治理的试验展示区。2008年上半年,雁鸣湖2#湖水草打捞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累计完成产值40万元。

(四)灞河入渭口国家级湿地公园工程

在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的同时投入灞河入渭口区域详细规划的编制及项目核心区的用地征用及园林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产值3000万元。

(五)、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雨水回收利用示范工程

该工程主要利用浐灞生态区商务中心广场及屋顶收集雨水,经简易处理

后用于绿地灌溉、浇洒道路、冲厕、补充景观用水等。商务中心一期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雨水收集利用面积2.5万平方米,雨水管网2000米,雨水收集池525立方米。透水砖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万元。

(六)成功申报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

为进一步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大力实施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2007年7月,管委会委托西安理工大学编制了《西安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生态区人均可增加绿地面积9.97平方米;增加水域面积0.91平方米;亲水岸线比例74.46%。新增湖泊湿地5处,面积1500亩。全面改善生态区的动植物栖息环境,恢复种群数量。污水治理和回用工程的建设将改善生态区景观水体和绿化灌溉用水的紧张状况,改善景观水体由于补水的不足而造成水质变坏、藻类大量滋生等问题,为区域“大水大绿”生态环境提供水资源保证。工程实施后年净收入为5000万元。2008年4月8日,《西安浐灞生态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由陕西省水利厅和西安市政府联合上报国家水利部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从而使西安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十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

通过以上调查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所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树立生态和环境建设为生态区立区之本的思想和观念;

2.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自上而下,分工明确;

3. 以水环境治理和湿地植被恢复为重点,努力推进“大水大绿”工程

4. 加强前期研究工作,为“自上而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5. 深刻理解节水型社会建设内涵,全面构筑节水型社会规划体系,树立流域

上下游同治、共治的理念,按照两“优先"原则,统筹流域的治理工作;

6. 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营造浓厚的全社会节水氛围,树立全民节水意

识;

可以将上述六方面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推动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2.对于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的调查

2.1对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

历史记载资料显示,在浐灞生态区在建设初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河流污染,浐灞河是西安市东部区域的污水汇集地,年接纳污水量近5000万吨,占西安市污水排放总量的1/6。浐河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但五分之一是污水,每天排入浐河的污水约10万立方米。然而自从建设浐灞生态区以后,管委会树立了“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综合治理思路和“污水资源化,湿地功能化,治理效益化”的治理目标,以碧水清污、塑河修坝、修沙造林、景观绿化、湿地恢复等生态措施为主,加强治理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大力推进浐灞河水环境效益化综合治理工作。为保证浐、灞河河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生态区于06年启动碧水工程,对浐、灞河沿岸的排污口进行封堵引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碧水工程实施后,生态区内浐河、灞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结束了两条河流多年来污水横流的局面。

我们从浐灞生态区节水工程建设对于水质变化作用方面对居民进行了调查。

● 在您的印象中,浐灞生态区的水质有变化吗?

A.有,越来越好了

B.有,越来越差了

C.没有,从来就这个样子的

D.没有注意 43.20%12.40%24.10%20.30%

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 当地政府部门是否对浐灞生态区的水资源保护采取相应的可行政策?

A.有,做的很好 B 有,但只打幌子不干实事

C.没有,政府从不管

D.我们这儿不需要 77.80%8.90% 2.10%11.2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通过上面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者中43.2%的人认为,浐灞生态区的水质越来越好了,且有77.8%的人认为政府部门是对浐灞生态区的水资源保护采取了相应的可行政策,并做的很好,这一切都功于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所做的努力。

浐灞生态区不仅在浐、灞河河流治理方面推进浐灞河水环境效益化综合治理工作,在与浐灞生态区沁水新城小区及蓝天小区群众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自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在生态区管委会和当地水利、环保等部门的宣传下,生态区群众对管委会和当地水利、环保等部门实施的治理、节水措施的认识和态度有了一定的改善。

能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广告或标志吗?

A.能

B.不能

C.偶尔

D.没注意过

46.30%18.90%15.80%19.00%

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46.3%的人认为能经常看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广告或标志,但是还有18.9%的人认为根本看不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广告或标志,这就说明虽然管委会在节水宣传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相对来说力度还有欠缺,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

2.2 浐灞生态区群众的节水意识

节水不仅仅是要从硬件上来保证,更多的时候他与人们的节水意识息息相关。

● 您会不会对缺水感到恐慌?

A.非常恐慌

B.较恐慌

C.一般恐慌

D.不恐慌 29.30%27.60%18.90%24.2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 在日常生活中您会有意识的节约用水,例如废水循环利用吗?

A.会

B.不会

C.偶尔注意一下

D.没在意过 62.10%

3.40%13.80%20.7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到, 46.9%人有一定的水危机意识, 62.1%群众都有节水的意识,有3.4%人没有意识去循环利用废水,节约水资源。虽然管委会在节水宣传等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如:在区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将生态区建设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依托污水处理厂建立水环境教育基地,增强市民的生态环保道德责任感。但是相对来说力度还有点欠缺,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

节水也绝不是一个人的行为,构建节水型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您觉得节约用水与个人有没有密切关系?

A.有

B.没考虑过

C.没有

87.90%0.90%11.20%0%20%

40%

60%

80%

100%

A B C

● 当您看到他人浪费水的行为,您会上前制止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D.不知道 50.00%20.70%13.80%15.50%

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 经过提醒后,您会不会更注意节约用水?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86.20% 5.20%8.60%0%20%

40%

60%

80%

100%

A B C

从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7.9%的人认为节约用水与个人有有密切关系,只有一小部分人没有考虑或觉得于自己无关。这充分说明,公民已经意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看到其他人有浪费水的行为时是否会制止的问题上,有50%的人认为自己会制止,其他人则要么不管,要么袖手旁观,还有13.8%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会制止。有86%的人会在别人提醒后节水,还有8.6%的人认为他对其他人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水不予理睬。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调查我们得出: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节水

观,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积极的自己去做并提醒他人也节约用水。

● 您认为哪些方法能有效提高社会节水意识?(多项选择题)

A.加强对公众的节水教育

B.限制用水量

C.经济激励

D.水资源一体化规划

E.立法

F.对浪费水资源个人单位进行处罚 G .以法治水并建立全国性或地区性水管理机构 70.70%32.80%29.30%22.40%

26.70%25.90%24.1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E F G

在通过哪些方法能有效提高社会公众节水意识的调查中,加强对公众的节水教育的支持人数最多,高达70.7%,其次是限制用水量、经济激励。

通过分析发现我们不难发现公众节水教育是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限制用水量、经济激励、水资源一体化规划、立法、对浪费水资源个人单位进行处罚、以法治水并建立全国性或地区性水管理机构等措施均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因此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2.3 对节水型器具的推广

生态区不仅在河流污染治理,中水回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同时还积极向群众推荐节水设备。

● 您家安装了以下哪几种节水设备?(可多选)_________

A.节水龙头

B.节水马桶

C.IC 卡水表

D.以上都没安装

E.不清楚

F.其他_____

31.00%46.60%

20.70%20.70%10.40%0.0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E F

通过上图数据显示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态区,节水型设备普及率挺高,其中使用节水马桶的人最多,占46.60%,这从侧面反映出生态区在节水设备推广中作出的工作,在构建节水型社会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有20.7%的人没有安装任何节水型器具,这就说明管委会应该在节水型器具推广和使用上应当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2.4 水价上涨对节水的作用

● 您认为水价上涨对节约用水有作用吗?

A.非常有用

B.有用

C.几乎没有

D.没有

8.60%37.90%31.00%22.50%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 您赞成水价上涨来节约用水吗?

A.非常赞成

B.赞成

C.无所谓

D.不赞成

1.70%24.10%13.80%60.40%

0%20%

40%

60%

80%

100%

A B C D

在是否可以通过上涨水价来促进大家节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总的来说,认为水价上涨对节约用水有用的人,占总数的46.5%,认为水价上涨对节约用水没有用的人,占总数的53.5.而赞成用水价上涨来节约用水的人占总数的25.8%,不赞成水价上涨节水的人占总数的60.4%。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水价上涨是节约用水的方法之一,但是这对大部分公民来说不是最有效果、最赞成的方法。因此我们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来促使节水。

2.5 对待节水组织的态度

若您身边有节水组织,是否考虑加入?

A. 积极相应

B.不加入

C.无所谓

55.20%17.20%

27.60%

0%20%

40%

60%

80%

100%

A B C

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有55.2%的人会积极加入当地的节水组织。从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应在当地成立相关的节水组织,节水组织定期的向当地群众做节水组织的宣传,让每个公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大家

相互提醒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5节水建议及浐灞生态区水污染治理方法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很多群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节水方法,比如:一水多用,弹性水价(梯度变化)等措施。

对有关浐灞生态园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因为涉及专业知识,提供方法深甚少,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加强公众的保护水资源教育,这样可以从一方面加强其保护。

3、浐灞生态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3.1.高度树立生态和环境建设为生态区立区之本的思想和观念

3.2.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自上而下,分工明确

3.3. 以水环境治理和湿地植被恢复为重点,努力推进“大水大绿”工程3.

4. 加强前期研究工作,为“自上而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3.5. 深刻理解节水型社会建设内涵,全面构筑节水型社会规划体系,树立流

域上下游同治、共治理念,按照两“优先"原则,统筹流域的治理工作3.6. 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营造浓厚的全社会节水氛围,树立全民节水

意识

对于浐灞生态区以节水型社会以后的建设中,要将这些成功的地方继续保持,同时可以将其成功经验向其他生态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这样才能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得到更好发展。

4、浐灞生态区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浐灞生态区群众节水意识薄弱;

由于生活观念的差异,不少年轻人认为自己有钱节约不节约水无所谓,在日常生活中就忽视了节约用水,这一行为不仅影响到自己,还对其他人也造成影响。

4.2、家用节水设备认同度不高,推广力度不够;

有一部分群众对更换家庭节水设备,如节水马桶、IC卡水表等,抱着“政

府出钱,我才搞”,“自己搞,无从谈起”的态度,对节水设备带来的效益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更换节水设备需要一笔资金,而水价也不是很贵,我少用点就行,就不更换节水设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节水设备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他还从有效途径上保护水资源,使得水资源的利用趋向可持续发展。

4.3、政府引导力度不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超过一般的群众愿意参加到节水组织当中,但目前当地没有相应的节水组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绿风”环保协会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团队提出了一下建议: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区良好的节水氛围。

通过多手段、多介质开展节水文化宣传教育,用节水理念影响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逐渐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逐步实现节水型社会体系的建设目标。

开展节水文化宣传。统筹节水环境大宣传格局。利用各类媒体载体,全面发动企、事业单位、公众力量,倡导符合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念。

营造浓厚的节水文化氛围。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态区举办的各项宣传活动,针对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节水技术研究和节水型器具推广。

生态区管委会、基层水利部门、环保局等单位联合相关节水设备企业加强节水设备在各单位,企业,小区的宣传,通过现场展示等方法让群众认识到节水设备不仅能带来眼前利益,还可以带来长远利。说服群众自愿更换节水设备。或者在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由政府出钱补贴更换节水设备,达到节水的目的。

再次,建立节水组织,小手拉大手,节水从我们身边做起。

联合区内外高校学生力量,在生态区内建立节水组织,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加入,生态区管委会、基层水利部门、环保局等单位对节水小分队大力支持,并做正确的引导,使其定期在区内各单位,企业,小区做节水宣传。同时利用暑假举办"节水夏令营",对中、小学生进行节水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在正常上课时间还可以在在区内各中小学进行节水宣传教育,通过小朋友来影响大朋友,小手拉大手,节约用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最后,生态管委会应该联合其他部门设置弹性水价制度。如:按照2吨/月?人分配用水,水价3元/吨。超过每人分配用水总量的部分按照30元/吨的价格收取。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定水资源的浪费。

5、结语:

通过团中央学校部、水利部办公厅组织开展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节水调查专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及广大社区居民的节水意识,还引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节水知识,切实推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是生命之源,对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是为了得出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生态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找出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改善的方面;通过大众对于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公众对节水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了解与认知程度;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生态区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获取有效解决办法。此外,借助浐灞生态区的品牌知名度,唤起公众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从实际出发,引导生态区建设的新思路,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足发展。因此对于浐灞生态区来说,应当在区内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区良好的节水氛围;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节水技术研究和节水型器具推广;建立节水组织,小手拉大手,节水从我们身边做起,来使节水型社会在生态区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通过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推动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建设情况介绍,2009年08月17日,西安环保局.

[2]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2009年国家生态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意见,2009年08

月10日,西安环保局.

[3] 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02年,水资源〔2002〕558号,水利部.

[4] 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08月17日,西安

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5] 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05年11月30日,西安市人民政府.

[6] 西安市“十一五”生态城市建设,2005年7月7日,西安市环保局.

附件

节水调查问卷

为了对西安浐灞生态区整体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有效利用,及在建设过程中节水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了解,以得出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生态区建设方面的进展、成效,特占用您的宝贵时间为我们做此调查问卷。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年龄: A.10-20岁 B.20-40岁 C .40-60岁 D. 60岁以上

工作(学习)单位:

受教育程度: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大学以上

1.在您的印象中,浐灞生态区的水质有变化吗?

A.有,越来越好了

B.有,越来越差了

C.没有,从来就这个样子的

D.没有注意过

2.当地政府部门是否对浐灞生态园区的水资源保护采取相应的可行政策?

A.有,做的很好 B有,但只打幌子不干实事

C.没有,政府从不管

D.我们这儿不需要

3.能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广告或标志吗?

A.能

B.不能

C.偶尔

D.没注意过

4.您会不会对缺水感到恐慌?

A.非常恐慌

B.较恐慌

C.一般恐慌

D.不恐慌

5.在日常生活中您会有意识的节约用水,例如废水循环利用吗?

A.会

B.不会

C.偶尔注意一下

D.没在意过

6. 您认为水价上涨对节约用水有作用吗?

A.非常有用

B.有用

C.几乎没有

D.没有

7. 您赞成水价上涨来节约用水吗?

A.非常赞成

B.赞成

C.无所谓

D.不赞成

8.您认为哪些方法能有效提高社会节水意识?(多项选择题)

A.加强对公众的节水教育

B.限制用水量

C.经济激励

D.水资源一体化规划

E.立法

基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规划的“存量型控规”编制方法探讨

基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规划的“存量型控规”编制方法探讨 张波,于姗姗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以增量规 划为主,缺少对存量规划的研究,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来控制存量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欠 缺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借助浐灞生态区A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现状研究,研究存量型控制性详细规 划所应关注的重点,引导下一步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存量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A 片区 权属 1 引言 浐灞生态区2004年成立,位于大西安主城区东北部,浐河、灞河两河交汇处,规划面 积为108平方公里。自立区以来坚持“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 展思路,随着西安市的发展、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胜利召开以及2013年被住建部评 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浐灞生态区的功能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城市边缘区向 城市中心区转变。(见图1)。 浐灞生态区A 区占地20平方公里,位西安市主城区东北,西安金融商务区以西,规划 面积为19.4平方公里,是近期开发的重点区域。(见图2)A 片区起初位于城市边缘,其功 能主要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和村庄居住为主,建设较为缓慢。随着西安主城区向东拓展, A 片区成为紧邻主城区的发展区,面临着更新与转型。目前土地开发已占到总开发用的 64.4%,以居住、工业、仓储物流为主,与《2010年西安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发展 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功能有一定差距。因此,编制A 片区控规迫切需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 图1:浐灞生态区发展历程

解决存量土地(如工业仓储用地)的更新改造和城 中村的空间改造等问题,应以有效的规划管理手段 对城市空间发展建设加以控制和引导。 2 “存量型”控规概念 2.1存量规划定义 为促进城市的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渐进式 转型,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我国各大城市逐步 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量与存量是对城市 土地使用方式的一种转变,因此,研究增量与存量 必须和土地结合起来。 增量土地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由于城市扩 展,突破原有城市边界而所占用的耕地或空闲土地,其注重物质空间外拓,而存量土地是指 在城乡建设用地边界内已占有或使用的土地。存量规划是对城市建成区空间结构及用地功能 布局的转变,即在布满色块的用地现状图上,将现有的用地性质转变成更加合理的用地性质。 存量规划包括城市更新改造,但不等同于城市更新改造,其中还包含政府的储备土地规划。 2.2存量规划特点 当建城区的用地更新改造、政府政策支持或重大项目的置入,将导致城市功能定位发生 变化需要对土地进行重新定性,连同对城市环境、空间品质进行提升。在具体实施中,涉及 到控规阶段土地问题、产权问题以及公共利益问题。因此,“存量型”控规应注重权属利益 的分配,而非物质空间规划,其规划方法的转变,将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转变的一大方向。 2.3“存量型”控规土地利用类型及模式 城市“存量型”控规土地利用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变性质不重建、变性质重建、不变 性质不重建、不变性质重建。本文针对出让条 件不变和出让条件改变两种情况分别从以下四 个方面进行分析:(见图3) 变性质不重建主要是指在原有用地上不进 行建设,仅改变其用地性质,属于政策改造模 式。如工业向创意产业改造,从区位、交通、 环境、土地价格等来确定改变的效益,从改变 的价值来判定改变的合理性,而不是随意转变。 由于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的土地价格低于商 业、办公用地的土地价格,在规划管理实施中,若开发商获取的工业或仓储用地的用地性质政府调控转变为商业或商务办公用地,开发商应 对其所获土地进行差价补偿,已达到与市场出让价格相匹配。 图2:A 片区区位图 图3:“存量型”控规类型 2000N A 432529468?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规划先行生态立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市于2004年9月成立的新区,位于主城区的东部,离市中心10公里,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浐河、灞河自南往北穿过本区。这块南北向带状区域在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中被定为发展预留区,在西安“十一五”规划和西安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区域。经过6年的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走创新之路,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布的生态重灾区正在变为水绿相拥、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和“八水绕长安”的优美自然环境,是周、秦、汉、唐十三代王朝选中西安的重要原因。 浐河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著名的二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史上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留下众多千古绝唱和文化遗存。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浐灞风光不再。浐河成了西安东部的“排污渠”;500万立方米的垃圾使10余处河段变成垃圾山;过度挖沙造成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甚至曾造成灞河桥跨塌、陇海线中断。 按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十一五”发展规划,浐灞生态区肩负三大任务:一是生态重建,修复浐灞的生态环境,成为西安的生态补偿区;二是满足疏散老城人口和城市扩容的需要,建设一个宜居新城;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西安城市功能,提高西安综合承载力,建设一个宜创业的新城。 凡事预则立。经验一再证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新区,要建设好,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我们的体会是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为了搞好规划,我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浐灞未来15年的功能定位、远景目标、发展战略和路径,产业特色,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地区历史文化及对浐灞新区现代建设的启示等等,共十几个课题。还专门研究编制了绿色发展纲要。经济、社会、环境、规划、生态、水资源、文化以及策划咨询等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做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通过这些研究明确了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一个人和自然、产业和人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原则,走先治理后开发的路子;明确了“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径。结合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开展新的专题研究。 生态立区民生优先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举办了国际招标,并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和各有关部门参加总体规划的咨询评审。认真分析探讨怎样落实生态立区的理念,用好机遇,化解威胁,变劣势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结合浐河灞河等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运用“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布局手法,确定了“一心三翼”(核心区、北翼、南翼、东南翼)的规划格局。 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出发点,营造优美舒适方便的居住、工作环境。在“一心三翼”的每个片区里,集约利用土地,紧凑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个片区大的功能各有侧重,但内部功能是混合的。居住、工作、交通、憩息功能齐全,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健身娱乐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规划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交往和防灾避灾的需要;规划滨水社区,居民能亲近自然、接近水面;重视信息网络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就有公交车站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这样,就近工作、居住,节约了花费在上下班路途上的时间、精力,从源头上减少了交通压

西安浐灞生态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西安浐灞生态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本表预算科目按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预算科目列示。

单位:万元项目2018年快报数2017年决算数与上年可比+-%一、一般公共服务456393932716.1 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162161250629.7 专项业务活动58352511.0 信访事务998023.8 事业运行148621120432.6 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672697-3.6 发展与改革事务211218-3.2 事业运行211816.7 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190218-12.8 统计信息事务5914321.4 统计管理5914321.4 财政事务3505355-93.5 信息化建设402190.5 事业运行3626 其他财政事务支出2745308-94.8 税收事务2601135392.2 事业运行26011100136.5 人力资源事务82116-29.3 博士后日常经费82116-29.3 纪检监察事务7574 1.4 事业运行14140.0 其他纪检监察事务支出6160 1.7 商贸事务1762107064.7 招商引资336775-56.6 事业运行635710.5 其他商贸事务支出1363226503.1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21454296.3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15154179.6 事业运行13 其他工商行政管理事务支出50 宣传事务37683817-1.3 事业运行11110.0

单位:万元项目2018年快报数2017年决算数与上年可比+-% 其他宣传事务支出37573817-1.6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011474837.7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011474837.7 三、公共安全支出6859592715.7 武装警察636 消防63638863.9 公安6223553912.3 治安管理30295539-45.3 事业运行3194 四、教育支出151941088439.6 教育管理事务59123-52.0 其他教育管理事务支出59123-52.0 普通教育990710761-7.9 学前教育132682960.0 小学教育3498318110.0 初中教育415941320.7 其他普通教育支出9242619-64.7 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5000 城市中小学校舍建设5000 其他教育支出228 五、科学技术支出608 技术研究与开发608 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608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311066.4 文物23110-79.1 博物馆23110-79.1 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0 宣传文化发展专项支出30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支出130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 民政管理事务120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120

西安浐灞生态区招商宣传册(中英)

国家级西安浐灞生态区Xi’an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区东部,得名于―长安八水‖著名的―浐、灞‖水系,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是西安市委、市政府设立的生态型城市新区,是都市型生态区的先行者和示范区。2011年7月,浐灞生态区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的开发区。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Xi'an city, named after the famous ―Chanhe River and Bahe River‖ among ―Eight Rivers in Chang’an‖, with a total planned area of 129 km2, which is an ecological new urban district established by Xi’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Xi’an Municipal People’s Go vernment, and a pioneer and demonstration area for the urban ecological area. In July 2011,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was approved to be the first National Ecological District of Northwest China, as well as the unique development zone with the title of National Ecological District. 预计到2020年,浐灞生态区将建成拥有人口55万,集生态、产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注重人文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商务之城、宜居之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的国际化生态商务城。 It is predicted that by 2020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will be basically constructed into a new town wit h a population of 550,000, becoming a new district integrating ecology, industry and residence, boos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simultaneously, and thus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business center with a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industry and residence. ?国际品牌 ?International brand 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协办的国际高层经贸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其永久会址位于浐灞生态区核心位置。欧亚经济论坛受到欧亚地区各国和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欧亚各国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亚欧大陆共同繁荣的盛会。自2005年首届年会举办以来,欧亚经济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high-level economic and trade forum approved the State Council, sponsored by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UN ESCAP and China Development Bank, and co-sponsored by Boao Forum for Asia. It is held every two years. Its permanent site is located at the core location of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arouses wide concern in various countries of Europe and Asia and even the world, and has been the important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s and expand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s well as a grand meeting to promote the co-prosperity of Eurasia.Since its first meeting in 2005,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for four times, and many CPC and state leaders attended it and made subject speeches. 2007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西安大奖赛—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是国际最高级别的摩托艇赛事,2007年10月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西安大奖赛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23支代表队参赛,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区国际化品牌建设。 Xi’an Grand Prix of 2007 F1 Mo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F1 Mo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is the international motorboat competition of the highest level. In 2007, Xi’an Grand Prix of 2007 F1 Mo 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was conducted in Xi’an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and 23 motorboats teams from 11 countries participated in, which energetically improved the international brand 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district. 西安世博园(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安世博园位于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在保留会址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按国家级5A景区标准打造的集―园艺景观、历史人文、

【城管方案】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示范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城管方案】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示范街”创 建工作实施方案 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 示范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专项工作,按照西安市创建百条整洁美丽示范街要求,结合生态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城市街道平面、立面、公共空间容貌以及加强市容环境秩序管控等举措,打造具有示范、带动、辐射、支撑作用的“整洁美丽示范街”。以点带面,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市容市貌质量的持续改善,为创建品质西安提供有力支撑。 二、整洁美丽示范街名单 (一)浐灞大道(浐河西路—灞柳西路) (二)浐河东路(浐灞大道—欧亚大道) (三)灞柳西路(欧亚大道—东三环) (四)灞河东路(北三环—规划通塬路) (五)世博大道(欧亚大道—世博园锦绣门) 三、创建工作内容与标准 (一)提升街道平面容貌 1.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做到道路绿化景观整洁美观,颜色多样、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绿植和绿化隔离设施管理到位,

外形完好美观;道路绿化区域内无杂物,无垃圾堆积、无枯株死株、无缺株断垄、无黄土裸露,无“高台土”现象。 牵头部门:生态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2.加强道路路面日常维护。做到道路路面铺设平整密实,无残缺破损,无沉陷拱涨和网裂现象,井盖、水箅和道牙齐全完好、无破损缺失;路面修补形状规则、填缝饱满、接头平整,与周边无明显差异,无遗留施工残渣、余料和垃圾。 牵头部门:规划建设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3.强化果皮箱、垃圾桶日常管理与维护。做到果皮箱、垃圾桶设置符合有关要求,箱(桶)体整洁完好,无箱体广告,无残缺破损、无垃圾冒尖满溢、周边无垃圾散落。 牵头部门:城管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4.规范道路指路、导示标(牌)设置与监管。做到指路、导示标(牌)设置规范、标识明显、整体完好、表面洁净,无破损残缺、无歪倒倾斜,无乱涂写、乱张贴野广告现象;无私设各类指引、导示标(牌)现象;无指引、导示标(牌)占用人行道、盲道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现象。 牵头部门:社会事业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5.加强道路交通护栏、交通附属设施日常管理。做到交通隔离护栏设置整齐规范,交通标线等交通设施设置明显清晰,外形完好整洁,符合相关规定,无残缺破损、倾斜歪倒现象,表面无

浐灞规划发展

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于5月13日正式开幕,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籍嘉宾来参会,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今年韩国和哈萨克斯坦为主宾国,西藏和福建为主宾省份,1.2万余名境外客商将云集西安。在本届丝博会上,浐灞生态区将依托西安领事馆区、西安金融商务区、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欧亚创意设计园等重大项目,推介区域投资环境、诠释区域国际化特质。 今年以来,浐灞生态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大浐灞”建设,浐灞生态区通过打造西安特色商圈、培育扶持主导产业、完善区域民生配套、构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四大板块全面打造都市形象靓丽、主导产业明晰、文化特色鲜明、自然环境优美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城区。 在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引领下,浐灞生态区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转型升级。浐灞生态区坚持带动有着强大聚合能力和发展活力的项目,不仅有一批在建项目,还有一批策划、筹备和包装的精品项目,足以成为转型升级、产业聚集、吸引投资的满满“正能量”,在加快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激起了绚丽壮观、深沉凝重的巨浪。 培育产业发力点打造西安特色商圈 ●西安浐灞奥特莱斯商圈 西安浐灞奥特莱斯商圈,以世博大道为中轴线,以砂之船奥特莱斯艺术商业广场和吉盛伟邦家居奥特莱斯为核心,南邻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西邻华夏神游文旅城,北邻华南城,是西安市东北部重要的商圈,也是西安主城区唯一的奥特莱斯商圈。商圈周边5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约10万人,周边项目主要是会展中心、奥特莱斯、演艺中心、商务办公和高端住宅。西安浐灞奥特莱斯商圈规划打造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商圈,目前砂之船、吉盛伟邦两奥特莱斯在建面积达60万平方米。该商圈拟新增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完善业态布局。 ●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项目拟选址位于欧亚大道以东,世博大道以南,定位为丰富商圈业态内容、打造西安市最具竞争力的购物体验中心,重点引入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开发运营商,项目建成后将吸引运动户外、家用电器、母婴童装、图书音像、手机数码等国内外名品展示、交易平台和投资运营机构。 ●丝路跨境电商O2O商业区 项目拟选址于世博中路以北,欧亚大道以东,定位为跨境电商进出口O2O卖场、小型特色跨贸店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及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区域,重点引入电商产业园、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开发运营商。

西安浐灞介绍

一、浐灞发展历史 1.1 浐灞发展背景 浐河、灞河同为“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之列。景色优美,历史悠久,在、灞柳风雪、霸陵、杜陵、广运潭、铜人塬、禁苑宫、隋代灞桥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然而如此美丽的景色也未能幸免于历史变迁和人类掠夺带来的破坏,去了昔日容颜,生态环境更是到了崩溃边缘,河床挖掘破坏变为垃圾倾倒场。在过去的多年里,?汉映鞘卸蚊磕杲幽缮?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多达3700万吨,每天排污量约10万吨,一度成为城市“排污渠”。浐灞河年均断流120天,最多时一年居然有250天断水。可以遇汛期,两条河又灾害频发。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浐灞河西安城市段洪灾损失累计已超过了12亿元。

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导致?哄焙映鞘卸纬晌?西安市的欠发展区域。面对这种情况,西安市政决定成立综合管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1.2 浐灞新区发展进程 2004年9月9日,西安市浐灞河综合管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同年,西安市?哄焙臃⒄褂邢薰?司注册成立。 2005年1月9日,浐灞河管委会组建后开工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广运潭生态景观区项目启动建设。 2005年7月1日,灞河提防及B号坝工程顺利竣工,同时使得区域内拔河段形成了6000余亩水面。 2006年1月20日,被誉为“西安走向国际化的开篇之作”的市重点建设项目--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主体封顶。 2006年5月16日,广运潭节点工程--1号观景平台、2号上游滨水广场、3号上游水上码头、4号下游滨水广场、5号下游水上码头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2006年9月20日至国庆黄金周期间,浐灞生态区举办了“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展暨‘市民见证浐灞成长’”系列活动。该次活动内容包括奥运雕塑展、赛龙舟、越野摩托车比赛、文艺演出、摄影比赛等,成功吸引了市民和各界人士10万人次,不但向广大西安市民充分展示了生态区的发展成果,更加聚集区域人气,增加了区域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简介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接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该公园具备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乃至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已探明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湿地动物有50科150种——芦蒿遍野、河洲参差、鸿鹭翩飞,美不胜收。 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作为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及公园建设有关要求的具体实践,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将积极践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还“一江清流”给渭河,送“一缕清风”给西安,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浐灞生态区北翼的发展引擎,西安城市的生态地标,陕西省绿色旅游品牌,国内国家湿地公园的标杆,并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此引领西安“城市绿肺”搏动不息,为西安城市形象注入新内涵。 在参考国内同类型国家湿地公园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充分考虑广大游客的消费水平,本着开放、公益及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的原则,将湿地公园门票价格按淡旺季分,4月1日-11月30日为旺季,开园时间为9:00-17:00,门票60元/张;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开园时间为9:30-16:00,门票40元/张。国家旅游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在参观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时适用。此外园区内实行“一票通”,即一张门票可以游览公园内全部景区,景区内所有景点场馆全部不再另行收费。 公园地处渭河生态景观带和灞河生态景观带的黄金结合部,沿灞河两岸东西分布,上衔大秦岭生态板块,下接泾渭生态湿地,是西安重要的生态聚合点和生态屏障。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4月29日开放的中心区占地总面积4700亩。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计划实施退耕还湿面积600亩,自然植被恢复面积1500亩,沙坑改造面积600亩。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具备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乃至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不仅是西安市城区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湿地景观区域,同时已成为西安地区重要的物种库和基因库,对恢复浐、灞河水系及渭河水系湿地生态多样性,维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功能完整性,提升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为多种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繁衍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区域内已探明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湿地动物有50科150种。 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集生态、绿化、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作为西安与渭河之间重要的生态屏障,还“一江清流”给渭河,送“一缕清风”给西安,成为西安实现“八水润西安”工程的重要节点。对于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科学实践“水润西安”的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西安浐灞生态区”节水调查报告 王晓先,仝攀瑞,陈立军,王鹏,李红玑 (西安工程大学“绿风”环保协会,陕西西安710048)摘要:素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的西安浐灞生态区是近年来古 城西安为扩大城市规模,主动应对生态恶化和城市增容双重压力建设 起来的生态区。本调查报告主要通过对西安浐灞生态区整体建设过程 中的水资源有效利用,在建设过程中节水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大众对于 浐灞生态区建设关于节水方面关注度和满意度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 行分析后,得到了到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进 展、成效。针对在建设过程中要改善的部分提出了相应建议:加强宣 传教育,形成全区良好的节水氛围;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节水技 术研究和节水型器具推广;建立节水组织,小手拉大手,节水从我们 身边做起。通过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将不 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从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西安浐灞生态区; 水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源,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安市境内有54条较大河流,其中有渭河、泾河、石川河3条过境河流,全市年平均自产径流量为21.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12.39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河流源头水质良好。但河流污染严重,西安市长年监测的十条河流24个断面均未达到其功能区类别,地下水水质较好,不宜饮用潜水面积占全市(市区)面

新时期行政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的理性思考_基_省略_新区_曲江新区_浐灞生态区关系

第31卷 第2期2010年3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 NNOVAT I ON M ANAGE M ENT V o.l31 No 2 M ar 2010 综 合 新时期行政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的理性思考* !!!基于西安市雁塔区与高新区、曲江新区、 浐灞生态区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陈怀平,刘吉发,金栋昌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 要:?优势互补,共建双赢#是新时期处理行政区与开发区关系的一致思路。在当前开发区法律地位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探索二者的和谐发展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在把握全国范围内开发区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这一宏观背景的同时,针对当前雁塔区?一个行政区内建有多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跨越多个行政区#的状况,积极寻求行政区与开发区之间实质性融合共建的体制机制,不仅符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且所形成的相关模式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更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行政区;开发区;融合发展;西安;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0)02-0238-05 Rational Thinki ng of Converge nce bet wee n Ad m i nistrative Region and Devel op m ent Zone i n the Ne w Era !!!Based on Survey and Anal ysis of the R elationshi p bet ween X i?an Y anta D istrict and H i gh tech Zone,Qujiang N e w Zon,and Chanba Ecol ogical Zone CHEN H uai p ing,L I U Ji fa,JI N Dong chang (C ollege of Po litics and Adm inistration,Chang?an U ni ver sit y,X i?an710064,China) A bstrac t:?co m ple m ent each o t her and bu ild a w i n w i n#i s a cohe rent li ne of thought to dea lw it h the re lati onship be t w een A d m i n i strati v e R eg i on and D eve l op m ent Zone.In t he current,the leg al status o f the develop m ent zone is uncerta i nty,ex plor i ng t he ha r mon i ous deve l op m ent bet ween t he t wo has a pro f ound va l ue o f the ti m es.H av e a g rasp on the m acro trends of nati onal m anag e m ent o f develop m ent zone?change from decentra liza tion to centralized,change fro m a si ngle function to mu lti p l e f uncti ons#,at t he sa m e ti m e,in li ght o f the situa ti on of Y anta D istrict,?t here are sev era l bu ilt i n zone i n an ad m i n i strati v e reg ion,a zone tha t spans mu lti ple ad m i nistrati ve reg i ons#.A ctively seeking the i nstituti onal m echan is m s of t he i n teg ration o f the deve l op m ent essenti a ll y bet ween A d m i n i strative R eg ion and Deve l op m ent Zone,no t only confor m s to t he basi c requ irem ents of thorough l y i m ple m ent the scien tific develop m ent concept and bu ildi ng a soc i a list har m onious soci e t y,a ne w model f o r m ed but a lso is a ro le m ode l and has t he re ference va l ue f o r the city,the prov i nce and t he country. K ey word s:D eve l op m ent Zone;ad m i nistrati ve reg i on;conve rgence;X i?an;strateg ic response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自设立以来便发挥着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加速城市化进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目前,雁塔区内的高新区、曲江新区和浐灞生态区(以下简称?三区#)各有特色,已经快速成长为西安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拉动西 *收稿日期:2009-12-10 基金项目:本文是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立项课题(?三区#与雁塔区融合发展研究,XR09Z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怀平(1980-),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简介

西安浐灞生态园区简介 建设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举措。西安浐灞生态区成立于2004年9月,是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二基地”之一,也是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的建设重点之一。浐灞生态区北至渭河南岸,南抵绕城高速,西起西铜公路,东至西康铁路,包括浐河、灞河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状区域,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治理区89平方公里。 成立4年多来,浐灞生态区党工委、管委会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统筹区域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做有爱心负责任的建设者”的工作理念,坚持“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坚持实施“生态优先、规划立区”、“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新区建设工作实现了高点起步,进展迅速,亮点纷呈,生态治理和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果。 一、浐灞生态区基本情况 (一)建立浐灞生态区的背景 建设浐灞生态区,既是生态恶化和城市增容双重压力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主动求变。

1.生态治理的需要。浐河、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的著名二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的自然形态遭到破坏,生态功能逐渐弱化,浐灞河城市段也成为西安市的欠发展区域。浐灞生态区成立前主要面临三大生态灾害:一是河流污染,浐河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但五分之一是污水,每天排入浐河的污水约10万立方米。二是垃圾围城,沿浐、灞河岸有10余处河段垃圾成山,垃圾堆放量近500万立方米。三是挖沙成灾,过度挖沙造成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 2.恢复西安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城市扩容的需要。为了突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强化西安旅游产业特色竞争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唐皇城复兴计划。如果城市扩容的难题不解决,内城人口密度不大幅下降,这个宏伟计划就难以实现。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两大难题,西安市委、市政府在经过科学论证后于2004年9月决定建立浐灞生态区,统筹浐灞河城市段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工作。 按此设立的生态区与西安其它新区不同,它是西安市的生态补偿区,首先是通过对河流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重建,完善西安的城市形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在生态重建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城市骨架,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如物流、金融、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