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1220-2016土壤中铜、锌、铅、镉、铬、汞、砷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合集下载

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测定

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测定

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测定(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ICP法)方法提要:用pH7.3的DTPA-TEA-CaCl2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螯合浸提出土壤中有效态锌、锰、铜、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其中DTPA为螯合剂,氯化钙能防止石灰性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溶解,避免因碳酸钙所包蔽的锌、铁等元素释放而产生的影响。

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能使溶液pH保持7.3左右,对碳酸钙溶解也有抑制作用。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pH大于6的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测定。

试剂和溶液:DTPA浸提剂[c(DTPA)=0.005mol/L,c(CaCl2)=0.01mol/L,c(TEA)=0.1mol/L,Ph7.30]:称取1.967g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溶于14.92g(约13.3mL)三乙醇胺(TEA)和少量水中;再将1.47g氯化钙(CaCl2·2H2O)溶于水后,一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950mL;在酸度计上用1:1盐酸溶液(约8.5mL)或1:1氨水调节pH至7.3,用水定容,贮于塑料瓶中。

此溶液可保存几个月,但用前需校准pH。

铜标准贮备液[p(Cu)=1000u g/mL]:称取1.000g金属铜(优级纯),溶解于20mL1:1硝酸溶液(加热溶解),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或用硫酸铜配制:称取3.928g硫酸铜(CuSO4·5H2O,未风化),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加5mL1:5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铜标准溶液[p(Cu)=100u g/mL]:吸取铜标准贮备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锌标准贮备液[p(Zn)=1000u g/mL]:称取1.000g金属锌(优级纯),溶解于30mL1:1盐酸溶液(加热溶解),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或用硫酸锌配制:称取4.398g硫酸锌(ZnSO4·7H2O,未风化),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加5mL 1:5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环境土壤中13种元素

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环境土壤中13种元素

doi:10.11838/sfsc.1673-6257.17474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环境土壤中13种元素杨立国1,乔冬云1,胡鹏宇1,许志勇2*,刘建国3,候 月1,李明辉1,吕雯迪1(1.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吉林 长春 130012;2.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 检测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3.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建立了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环境土壤中13种常见元素的新方法。

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如下:采用标准模式测定铅、镍;采用碰撞模式,以氦气流速为3.0 mL/min 测定铍、锰、钴、铜、锌、钼、镉、钡、铊、铬、锑。

通过内标校正土壤基体干扰,编辑干扰元素校正方程校正质谱干扰,各个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 9,方法检出限在0.007~0.5 µg/g 之间,该方法用土壤标准物质GSS-13进行验证,1.05%~4.91%之间,13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89%~127%,各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以吉林市农用地土壤为实际测定对象,加标回收率88%~134%,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仪器比对,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全自动消解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碰撞模式;质谱干扰校正收稿日期:2017-12-29;录用日期:2018-03-19作者简介:杨立国(1972-),男,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正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为农艺生态领域检测。

E-mail:544177116@。

通讯作者:许志勇,E-mail:4097989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检出限低的特点,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多种元素同时检测。

对土壤中常量元素、痕量元素都可以准确定量,具有很强的分析优势。

随着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开展实施,对于基层土壤重金属监测从业者来说,面对新增的土壤点位及大量的实际样品,开发出快速、稳定的涵盖环境土壤重金属ICP-MS 定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1-3]。

DB34T 1999-2013 饲料中铜、铁、锰、锌、钙、钾、镁、钠、铅、铬、镉、钴、镍测定 ICP-AES 法

DB34T 1999-2013 饲料中铜、铁、锰、锌、钙、钾、镁、钠、铅、铬、镉、钴、镍测定 ICP-AES 法
2
DB34/T 1999—2013
称取试样 1 g~3 g 于瓷坩埚中,先小火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马弗炉中于 550℃灰化 4 h, 至样品呈灰白色,取出冷却后,加入 10 mL 硝酸溶液(4.5),置电炉上小心加热至沸,冷却,用水转 移至 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过滤,取滤液上机测定。
5 仪器和设备
5.1 电子天平:感量 0.1 mg、0.01 g。 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仪器检出限参照附录 A 中表 A.1。 5.3 微波消解仪:带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具有调温或调压功能。 5.4 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 5.5 马弗炉。
6 分析步骤
6.1 采样 按 GB/T 14699.1 采样。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避免发生损坏和变质。
检出限,μg/mL 0.006 0.006 0.006 0.004 0.06 0.1 0.01
元素名称 钠 铅 铬 镉 钴 镍
推荐元素波长,nm 588.995 220.353 267.716 226.502 228.616 231.604
检出限,μg/mL 0.1 0.01 0.01
0.004 0.004 0.004
5Leabharlann DB34/T 1999—2013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饲料中铜等 13 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
B.1 饲料中铜等 13 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详见表B.1)
表B.1 饲料中铜等 13 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
元素名称 N1

0

0

0

0

0

0

0

土壤检测的常见营养和重金属

土壤检测的常见营养和重金属

土壤检测的常见营养和重金属常见的土壤检测指标包括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有效磷。

水解性氮的测定可以使用碱解-扩散法,通过L氢氧化钠处理土壤,在碱性条件下将易水解态氮转化为氨态氮,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全氮的测定则可以采用半微量凯氏法,通过硫酸铜、硫酸钾和硒粉的存在下,用浓硫酸消煮土壤中的全氮,然后用氢氧化钠碱化、加热蒸馏出氨,最后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其含量。

全磷的测定可以使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通过硫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再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有效磷的测定则可以采用盐酸-硫酸浸提法或碳酸氢钠浸提法,通过浸提出土壤中的磷酸铁、铝盐,再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出浸提液中的磷含量。

5.有效磷的测定方法为NY/T 149-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该方法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值20 mg/kg P时,相对差<5 %。

该方法使用L碳酸氢钠浸提土壤有效磷。

碳酸氢钠可以抑制溶液中Ca2+离子的活度,使某些活性较大的磷酸钙盐被浸提出来;同时液可以使活性磷酸铁、铝盐水解二被浸出。

浸出液中的磷不致次生沉淀;可用钼锑抗比色法定量。

测定值与作物对磷肥的反应相关性高。

6.全钾的测定方法为LY/T 1234-1999《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该方法采用酸溶-火焰光度法,测定值>20g/kg,绝对偏差>kg;测定值20g/kg~10g/kg,绝对偏差kg~kg;测定值<10g/kg,绝对偏差<kg。

该方法以氢氟酸-高氯酸溶解土壤中的钾,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钾。

7.缓效钾的测定方法为LY/T1235-1999《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该方法采用1mol/L硝酸煮沸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值>200mg/kg,绝对偏差>10mg/kg;测定值200mg/kg~500mg/kg,绝对偏差10mg/kg~25mg/kg;测定值<50mg/kg,绝对偏差<kg。

土壤中铅铬铜铁锌锰钙的测定

土壤中铅铬铜铁锌锰钙的测定

2.4.3 锌测定液制备 吸取 10mL 母液加入 1mL 硝酸镧溶液(50 g/L),摇匀
备测。 2.4.4 锰测定液制备
吸取 10mL 母液加入 0.5mL 氯化钙溶液(含钙 10 g/ L),摇匀备测。 2.4.5 其它元素直接使用母液测定,如需要稀释用 0.1M 盐酸溶液逐级稀释到可测定的线性范围。 2.5 样品测定
土壤中铅铬铜铁锌锰钙的测定
张红艳 王 成 肖 英 田新玲 帕尔哈提
(新疆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报道使用全酸法消解土壤,并用同一消解液分别测定土壤中的铅、铬、铜、铁、锌、锰、钙等金属元素。其中 铅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他元素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环境土壤中多种元素 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土壤;全酸消解;金属元素 中图分类号 O657.3
Determination of Pb, Cr, Cu, Fe, Zn, Mn and Ca in Soils
Zhang Hongyan, Wang Cheng, Xiao Ying, Tian Xinling, PaEr Hati ( Test Centre,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Urumqi 830000, China)
准确移取各元素的标准使用液,按照 2.4配制标准 曲线。使用同一仪器操作条件测定标准曲线和样品溶 液,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各元素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各元素的线性范围 在所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确定各元素的线性范围
分别是:PbO ̄40mg/L,CrO ̄4.0μg/L,CuO ̄4.0μg/L,FeO ̄ 4.0μg/L ,ZnO ̄1.0μg/L,MnO ̄4.0μg/L,CaO ̄4.0μg/L。 3.2 化学干扰

土壤检测标准及技术大全

土壤检测标准及技术大全

土壤检测标准及技术大全由于土壤检测标准的不完善,造成对标准选择的复杂性。

总体来说,有国家标准的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找行业标准,没有行业标准的找国际标准,没有国际标准的只能找美国标准。

以下是目前关于土壤检测的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NY/T 3678-2020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围框淹灌仪器法NY/T 3420-2019土壤有效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NY/T 3242-2018土壤水溶性钙和水溶性镁的测定NY/T 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 1616-2008土壤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NY/T 1615-2008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及盐基总量的测定NY/T 1613-2008土壤质量重金属测定王水回流消解原子吸收法NY/T 1378-2007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377-2007土壤中PH值的测定NY/T 1121.21-2008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NY/T 1121.20-2008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 1121.19-2008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 1121.18-2006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7-2006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 1121.16-200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 1121.15-2006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 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3-2006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121.12-2006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 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 1121.10-2006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 1121.9-2006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NY/T 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3-2006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04-2006土壤中全硒的测定NY/T 890-2004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 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T 296-1995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295-19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NY/T 149-1990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NY/T 88-1988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86-1988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T 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30-1986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国家标准GB/T 39234-2020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39228-202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熏蒸提取法GB/T 36393-2018土壤质量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GB/T 36198-2018土壤质量土壤气体采样指南GB/T 36197-2018土壤质量土壤采样技术指南GB/T 33705-2017土壤水分观测频域反射法GB/T 32740-2016自然生态系统土壤长期定位监测指南GB/T 32737-2016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32723-20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底物诱导呼吸法GB/T 32722-2016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GB/T 32720-2016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实验室测定方法GB/T 11743-201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25282-2010土壤和沉积物13个微量元素形态顺序提取程序GB/T 17418.7-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7部分:铂族元素量的测定镍锍试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17418.6-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6部分:铂量、钯量和金量的测定火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GB/T 17418.5-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5部分:钌量和锇量的测定蒸馏分离-催化分光光度法GB/T 17418.4-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4部分:铱量的测定硫脲富集-催化分光光度法GB/T 17418.3-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3部分:钯量的测定硫脲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418.2-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2部分:铂量和铑量的测定硫脲富集-催化极谱法GB/T 17418.1-2010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GB/T 23739-2009土壤质量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法GB/T 22105.3-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3部分:土壤中总铅的测定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4-2008土壤质量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4552-2003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 14550-2003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7-199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5-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4-1997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重金属是指比重在5 以上的金属,如铜、铅、锌、镍、钴、镉、铬、汞、铋、锡、锑、铌、钼等[1]。

重金属广泛分布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和生物圈中。

在通常情况下,重金属的自然本底浓度不会达到有害的程度。

但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制造加工活动日益增多,从而造成一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们通常所说的重金属污染是指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有害有毒重金属含量增加并超出正常范围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

从食品安全方面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

其中砷虽然是非金属元素,但其来源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所以通常也将其列为重金属进行研究讨论。

重金属主要通过污染食品、饮用水及空气而最终威胁人类健康。

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蔬菜、水果、粮食、鱼肉等并不能通过浸泡、清洗或蒸煮来去除其所含有的重金属。

重金属在环境中大多不能被生物所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随着人体中重金属的蓄积量增加,机体便出现各种反应而危害健康。

有些重金属还有致畸、致癌或致突变作用而危及生命安全。

据研究,重金属污染经食物链放大随食品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机体的慢性损伤,进入人体的重金属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会显示出毒性,因此往往不易被早期察觉而在毒性发作前就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更加重了其危害性。

上个世纪50 年代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痛痛病,经查明是由于食品遭到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的公害病,因此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造成食源性危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日趋失衡,从而导致食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

例如我国的水体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以及许多湖泊遭到污染,80%以上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_T 1125-2016)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_T 1125-2016)

ICS 13.020.01Z 05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1165-2016目次前言 (II)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土地利用类型 (2)5标准分级 (2)6目标污染物种类 (2)7标准值 (2)8监测要求 (3)9标准实施 (4)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指导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灿、文涛、万勇、钟振宇、付广义。

本标准于2016年3月29日首次发布。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指标、限值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重金属污染场地,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可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污染场地contaminated site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3.2土壤修复soil remediation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或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