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合集下载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定义: 就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01
作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2
要点: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
03
(四)对比法(对比论证)
青春,要有保尔的精神,要能绝境中求生,要有爱有痛,不在爱的旋涡中丧生,只激流勇进,追逐一生。
谁为青春买单?
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更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
1
2
3
4
5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STEP2
STEP1
定义: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事情。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上,毕竟令人浩叹。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甘如《珍惜生命》)
01
“不扫一屋”代表不被与志向无关的事情所迷惑,所拖累,不被金钱,美女,权力,利益所束缚,全心身心为自己的理想——“扫天下”而奋斗!所以反方观点是:做人应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而不应该分散精力到与事业无关的地方。
02
辩论赛片段:
友情提示 论证时如果仅仅使用一种方法,有时论述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不妨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和道理分析有机结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第一章:善待生命的意义1.1 学习目标理解善待生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善待生命的定义和内涵。

探讨善待生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分享有关善待生命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善待生命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善待生命的场景。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善待生命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学习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和个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分享有关尊重他人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三章:关爱动物3.1 学习目标理解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利。

3.2 教学内容介绍关爱动物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虐待动物的后果。

分享有关关爱动物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动物。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关爱动物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动物的场景。

3.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四章:保护环境4.1 学习目标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

4.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环境的概念和意义。

探讨环境破坏的后果。

分享有关保护环境的真实故事或事例。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环境的情景。

4.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第五章:积极生活态度5.1 学习目标理解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比亚)
•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 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以上名言有两个特点: 生命美好 生命短暂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善待生命!
请大家说说现实生活中善待生 命或践踏生命的现象和事例
2002年1月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 法国选手洛德拉和桑托罗正与另一对选 手布特和克莱芒紧张地进行着男双半决 赛。突然,球场上空飞来一只小鸟,而 且不偏不倚正好被洛德拉一记势大力沉 的回球击中。这时,令全世界亿万观众 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准备接球的布特看 到小鸟落地,马上扔掉球拍,迅速跑到 小鸟坠落的地方,眼见小鸟命已归西, 他双膝跪地,手划十字,送上最后的祷 告。其他选手也参加了这场即兴葬礼, 直到裁判用手帕把小鸟包起送到场外。
屠格涅夫有一次正在散步,一个穷人 走过来向他乞讨。他伸手到口袋里摸了好 一会儿,抱歉地说:“兄弟呀,对不起, 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出来,钱袋 也忘在家里。”那人突然紧紧拉住他的手 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屠格涅夫 既惭愧又惊异地问:“你谢我什么呢!” 那人答道:“我原想找点东西吃了就去自 杀,没想到你称我为兄弟,给了我活下去 的信心!”一句简单的话语,包含了尊重, 温暖了人心,还挽救了一条生命。
正面事例: 苏武、司马迁、张海迪、邰丽华、 海伦凯勒、霍 金,赡养6位鳏寡孤独的老人的林秀贞,公交司机 周泽良、胡斌,慈善家
反面事例: 秦始皇焚书坑儒,战争发起者,醉驾者,乱砍乱 伐者,捕猎野生动物者, 贩毒吸毒者,有毒奶粉 的设计者,地沟油的销售者和使用者,南京大屠 杀,日本屡 次参拜靖国神社,蓄意篡改教科书
• 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多用名人或事例, 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和善待生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过程,认识生命的价值。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关爱生命。

1.3.2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的内在动力。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5.2 讲授生命起源和生命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1.5.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讨论如何关爱和尊重生命。

1.5.4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第二章:生命的奇迹2.1 课程背景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奇迹,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奇迹。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分享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生命敬畏之心。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的态度。

2.3 教学重难点2.3.1 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2.3.2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的内在动力。

2.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第一章:生命的定义与价值1.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讨论生命的不同形式,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1.2 生命的价值探讨生命的内在价值,包括生命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第二章:善待生命的意义2.1 善待生命的含义解释善待生命的含义,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引导学生理解善待生命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2 善待生命的理由探讨善待生命的理由,包括道德、伦理和生态的角度。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生命的影响和责任。

第三章: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的适应性。

3.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和责任。

第四章:生命伦理与道德观念4.1 生命伦理的概念介绍生命伦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伦理的意义。

讨论生命伦理在医疗、科研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4.2 生命伦理的道德观念探讨生命伦理中的道德观念,包括尊重生命、自主权和公正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生命伦理问题上的价值观和决策。

第五章:个人行动与生命关怀5.1 个人行动对生命的影响讨论个人行为对生命的影响,包括生活习惯和消费选择。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如何通过日常行为来善待生命。

5.2 生命关怀的实践方法介绍生命关怀的实践方法,包括保护环境、关爱动物和参与公益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如何参与生命关怀活动,并为生命做出积极贡献。

第六章: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6.1 环境伦理的概念介绍环境伦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的核心原则。

讨论环境伦理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共同性。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对生命保护和地球未来的重要性。

第七章:生态系统保护与生命共存7.1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强调生态系统对生命的重要性。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善待生命的意义1.1 学习目标:了解善待生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探讨善待生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善待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讲解:讲解善待生命的重要性,包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贡献。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善待生命的实际影响。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善待生命的意义,分享个人观点。

小组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善待生命的短文,结合个人经历或观察到的例子。

第二章:生命的多样性2.1 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

认识到保护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生命多样性的概念。

讲解:讲解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存在,强调保护生命多样性的意义。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2.3 教学活动:观察活动:学生观察周围生物和环境,了解生命多样性的存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生命多样性的方法和建议。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和环境,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第三章:生命的权利3.1 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权利,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权利。

探讨尊重生命权利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生命的权利的概念。

讲解:讲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强调尊重生命权利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尊重生命权利的实际影响。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权利,分享个人观点。

小组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尊重生命权利的重要性。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权利的短文,结合个人经历或观察到的例子。

第四章:生命的保护4.1 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保护措施,包括个人和社会层面的保护。

探讨参与生命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生命的保护的概念。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第一、第二课时一、教材依据: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表达交流三《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二、设计思想:通过话题讨论——写作借鉴——写作练习这三个课堂段落完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

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状态。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

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在搜集分析材料,完成构思、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话题探讨打开学生的思路,在语言交流中完成对主题的开放式多样化理解,让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学生兴趣。

五、教学难点:通过写作借鉴师生探究写作方法,用作文教学理论和例子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论证方法。

六、教法选择:讲授――课堂训练――片段练习――整篇作文七、学法指导:搜集材料――分析案例――学习论证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和范文九、教学过程:㈠导语设计:生命意识是许多人类优秀品德的基础,如善良、同情和关怀他人等。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才会产生发自灵魂的爱。

关于生命的题目,初看上去很抽象,但深入地思考一下,生命其实是最实际最具体的,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都关系到自己生命的运动,而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都是生命的体现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理解,都可以找到切入点。

面对“善待生命”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进行抽象的议论,也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

实际上,这一话题范围是广泛的,它涉及生命的价值、生存、意义,也涉及来自动物植物生命的思考……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只是我们没有想到要写成具体的文章,更没有想到要写成具有创新意识的文章。

我们可以就这一话题进行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等多方向的思考,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凸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作文。

(二)、话题探讨。

本节课讨论的话题是“善待生命”,你能从话题出发,想到什么事物?什么故事?什么名言?什么文章?你能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认识?话题小结!范围:一切生物(动物、植物。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人教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人教版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教案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主题为“善待生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等。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课本内容。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善待生命”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善待生命”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善待生命”教学目标和“善待生命”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善待生命”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情感态度:学生将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学会关爱他人,愿意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负责。他们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着重要影响。
4.价值观塑造:学生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替代性和宝贵性。他们将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
5.行为改变: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将能够在生活中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在教学策略上,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如设置更多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在教学管理上,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如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并列式结构
(以廉颇与蔺相
论点:生活如需的要故宽事容来论证)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 要2、构宽件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以征是唐的太事人宗例们容来心忍论灵魏证沟通的 桥梁。
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
的保证。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

人生的难题,就在于如何面对这些错误。
怎 样
1.藐视错误, 2.重视错误, 3.克服错误, 勇于面对它。 认真分析它。 彻底战胜它。
会 人生每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新问题,出现新错误。


每战胜一个错误,人生就攀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要感谢错误的赐予,携着错误走向辉煌。
思考 话题:人生的加减法
话题:人生的加减法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议论文写作
1、议论文的结构
• 引论
本论
结论
•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是什么
为什、总论——分论——总论
B、总论——分论
C、分论——总论
其中,“分论”部分又可以分别为:并列式、递进 式、正反对比式
议论文三种常见结构形式(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即“是什么——为什 么——怎样做” • 模式: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
找原因)

错误是对真理的一次误解,对规律的一次悖逆
什 。谁没有犯错的时候,人生总是携着错误上路的。

题目:携着错误上路
人生在世,错误总是难免,也不可怕。
为 什 么
1.出错是勇敢 者的沼泽。
2.出错是探索 3.出错是成功 者的路标。 者的财富。
• 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 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 作;
• 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 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 慕高尚;
• 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 入世的积极。
对照式:用来证明论点的层次是两相对照的关系 .就是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
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见并加以 对比;或者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见。

•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 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 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 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 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 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④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 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 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 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 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 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
例: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 康发展
例1: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①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 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 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 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 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 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 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 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
②“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 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 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 古绝唱?
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 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 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对挫折他拂袖而去,笑对痛苦,并 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
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与较人的中交与往人来结论怨证,在睚
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于尽。
• 题目:诗意地生活(07湖南卷)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 断天涯路。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意的生活
•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
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
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
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

•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
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
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
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
获!
递进式
• 递进式: • 用来证明观点的几个层次之间是逐层推
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 特点: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
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
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 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 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 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 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 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 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 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 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