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学习的成语

最新关于学习的成语
最新关于学习的成语

最新关于学习的成语

1)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2)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苦学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学习,努力写作。

4)梧鼠学技: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

5)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

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6)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7)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8)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休息。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10)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1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2)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

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

功夫极深。

13)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14)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

的时候也要学习。

15)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

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6)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

高的人。

17)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

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8)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

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9)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20)修学务早: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来源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讲解,孩子写作必备素材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8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记一记,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1、专心致志 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注释]道、途:路。 [提示]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中考语文必背成语

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安然:平安;恙:疾病,指伤害之类的产生忧伤的事。 2.拔苗助长: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他成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拔:拔;苗:禾苗;助:帮助长:成长。也做“揠(yà)苗助长”。 3.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淌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淌水过河。形容历经路程的辛苦。 4.百看不厌:厌:满足。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满足,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出是非来。 7.变本加厉: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猛烈。原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事情 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8.变幻莫测: 幻:变化;变幻:经常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预料。比喻事 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 9.别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构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 耻: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耻;下:低下,差,但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11.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 原为佛教用语,指言语思维不能达到的神秘境界。现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弯曲,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表现十分顽强。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6.不言而喻: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7.不约而同:约,约定;同:相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8.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不值得辩论。 19.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山像屏障一样。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惩恶扬善:惩戒恶行,显扬善举。指惩罚有恶行的人,表扬有善行的人。惩:处罚 26.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触:碰,遇到。旁:别的。通:懂得。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成语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成语 《离骚》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文心雕龍·物色》:“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草木零落〗〖美人遲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奔走先後〗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民生多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民生原指人生) 〖九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忍尤攘詬〗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舉賢授能〗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朝發夕至〗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 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瞻前顧後〗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枝葉峻茂〗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文心雕龍·宗經》:“至根柢槃深,枝葉峻茂,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 〖上下求索〗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皇天無私唯德是輔〗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按,《尚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 〖狐死首丘〗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曹操〈卻東西門行〉:“冉冉老將至(《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何時返故鄉?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逍遥游》不近人情、大有径庭、尘垢秕糠、大而无当、越俎代庖、扶摇直上、饮河满腹

《秋水》不分畛域餐腥啄腐大方之家孤雏腐鼠顾盼多姿 管中窥天邯郸匍匐邯郸学步濠梁之上咳唾成珠 虹销雨霁井底之蛙井蛙之见见笑大方秋水盈盈 寿陵失步视死若生双瞳剪水水天一色太仓稊米 太仓一粟望穿秋水瓮天之见望洋兴叹非愚则诬 学步邯郸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疑冰夏虫语冰夏虫朝菌 向若而叹以管窥天用管窥天一日千里曳尾涂中 贻笑大方遗笑大方鱼游濠上盈盈秋水以锥刺地 养生论 【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示例】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茅盾《子夜》十七【近义词】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炉火纯青【反义词】:捉襟见肘、一筹莫展【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出处】《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也作“目牛无全” 【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示例】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近义词】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反义词】垂头丧 气、灰心丧气【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出处】《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示例】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工匠市廛都有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示例】他长期以来~,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近义词】安常处顺【语法】联 合式;作谓语 胠箧 盗亦有道出自《胠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唇亡齿寒出自《胠箧》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道起。 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胠箧》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初中生必背成语(一)(100个)

初中生必背八字成语(一)(100个) 1·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2·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3·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1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5·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8·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19·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20·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21·下笔千言,离题万里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2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5·养兵千日,用兵一时26·一人得道,鸡犬升天2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0·水可载舟,亦可覆舟3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3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8·前人栽树,后人乘凉3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40·远在天边,近在眼前4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42·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4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44·只可意会,不可言传45·与人方便,自己方便46·坦白从宽,抗拒从严4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49·早知今日,悔不当初5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1·大难不死,必有后福52·当面是人背后是鬼53·大事化小,小事化无54·大王好见,小鬼难当55·儿女情长,英雄气短56·耳听是虚,眼见为实57·大处着眼,小处着手58·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9·有福同享,有难同当60·逢山开道,遇水造桥61·弃之可惜,食之无味62·上无片瓦,下无立锥6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64·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最新整理成语典故、出处、含义大全

最新整理成语典故、出处、含义大全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负:背着;荆:荆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成语:门庭若市: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含义: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含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水落石出:出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典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出处:《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汗,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含义:天所宠爱的人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

1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2精神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 3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5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6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7鞠躬尽瘁: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8沁人心脾: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9济济一堂: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0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11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12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3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14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含贬义 15折衷是非: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16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7万恶不赦: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18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9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0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21铺张扬厉: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22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4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25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26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27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28一触即发: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29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30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31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32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3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34无独有偶: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35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36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37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38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39自怨自艾: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邯郸成语典故

邯郸成语典故 (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还有一个不规则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 这是一个流传的很广的故事。流传的广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邯郸成语典故在今天的启示意义。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这是大家在谈到这个成语时首先应该想到的,只有结合自己的长处发展才是根本。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邯郸成语典故。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认识到自己心胸太狭隘。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这个成语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有蔺相如和廉颇的这种胸怀,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人还有什么不能想开的呢? (三)完璧归赵 这则邯郸成语典故也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我给大家再简单说一说。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议论纷纷,一时也没有个好主意。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

初中必背50篇+容易望文生义的65个成语

1、《孔子语录》(《论语》)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b.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f.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g.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疑难与困惑、意见或建议二、调研对象 8所学校的100多名数学教师和1—5年级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教材的优势 整体来讲,与原来使用的旧教材相比,大多的教师更喜欢苏教版的教材,尤其是连续使用2年以上的教师。下面是教师们的共识,也是教材具有的明显优势: (一)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突出新颖性 (二)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体现灵活性 (三)以活动为线,探究、合作、交流,落实过程性 (四)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富有拓展性 (五)数学文化内容多,关注素养,突出人文性 (六)数学信息鲜活,时代气息浓,凸显时代性 (七)领域分明,知识螺旋上升,符合建构理论 (八)章节思想方法明确,适时渗透,具有前瞻性 (九)知识面广,题型多变,侧重思维发展 (十)教材开放灵活,留有空间,适于教师自主发挥 使用后效果: 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情景有趣,学生喜爱;习题少,负担轻,学生愿意学数学;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应当说能让学生喜欢学数学这才是教材满意的标志。 使用此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专业素养增强,新课程理念自觉的加以实践运用,创造性使用教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多种媒体综合运用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成教师课前必需的环节,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觉搞起了与教学同步的数学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发现有关含有这节所

学的数学知识、口算竞赛、数学日记、办数学小报、实际测量计算等,班级交流落实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促进了教材知识的活学活用、牢固掌握。应当说留有足够空间,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提高、发展,能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改进教学,能促进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教材这就是好教材。 2、教师的不适应 作为一种新教材,苏教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一线教师不适应教材的观点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的课题只见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与代数部分课的题目,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数学味冲淡了。 建议:在课题后加上二级题目,如:一年级的课《丰收的果园》(解决问题)、《小猫吃鱼》(0的加减法)等,让教师看后明确教学内容。 (二)教材更适合于南方的学生。本教材蓝本出自南方江苏,更多的考虑南方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南方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北方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北方的农村学生就更少了。 建议:教材虽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重视,但还做的不够令教师满意。作为全国儿童的使用版本,应当更多的考虑北方而且是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可以分北方版和南方版,为不同地域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的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胆改革。也可以在主题图内容方面考虑,提供两者兼顾或更多的资源,教材充实些,教师使用时更有自主选择性。 (三)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增加计算练习课,强化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四)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成语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成语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6.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

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古代经典的成语含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倒屣相迎的故事: 【成语】:倒屣相迎 【拼音】:dào xǐxiāng yíng 【解释】: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成语故事】: 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此名,慌忙跑出去迎接,急得把鞋都穿倒了。 王粲进入客厅后,大家几乎惊呆了,原来王粲是个少年,身材瘦小。大家不解,为何蔡邕这个大官对个小孩也如此敬重。蔡邕看到大家惊愕的神色,介绍说:“王粲智力超群,才能出众,我不如他呀。” 断头将军的故事: 【成语】:断头将军

【拼音】:duàn tóu jiāng jūn 【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成语故事】: 张飞到达江州后,攻破刘璋大将巴郡太守严颜的军队,并活捉严颜。张飞呵斥严颜说:“大军到达,为什么不投降而竟敢抗战?”严颜回答:“你们没有正当理由,侵夺我们州郡,我们州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防微杜渐的故事: 【成语】:防微杜渐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故事】: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穿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附解释]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附解释]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著名的有什么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著名的有什么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面由给大家介绍常见中国文学典故吧,仅供大家参考。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wěn)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的兵卒逃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jiǒng)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一败涂地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

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人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fán)哙(kuài)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他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会‘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选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 “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 常见中国文学典故:项庄舞剑项羽的大军进驻鸿(hóng)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后,有人暗中向项羽报告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刘邦为消除误会,在谋士张良的陪同下,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项羽听他说得真诚坦率,表示不再怀疑,并设宴款待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项伯等也一起参加。

初中必备成语(带拼音无字)空

1 bài guān yěshǐ():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来称小说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2 tòng xià zhēn biān():砭:古代治病的石头针。指出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恶劣习气等,劝人改正。 3. gāng bì zì yòng():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4 fēi yáng bá hù():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5 bìng xíng bù bèi():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6 zòng h?ng bǎi h?():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7 bòjīfēn lǐ():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8 bōlàng qǐfú():指海面上风浪很大。比喻情况危急,波涛汹涌,正处于风口浪尖。 9 liǎn shēng bǐng qì():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10 má bì dà yì():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11 nú yán bì xī():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12 cuō tuó suì yuè():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13 cēn cī bù qí():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14 chèn xīn rú yì():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15 chàng wǎng bùzhǐ():怅惘(1)惆怅迷惘.(2)心里有事,没精打采。形容一直不断地惆怅迷惘。 1 chǔxīn jīlǜ():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2 chuī máo qiú cī():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3 dàbǐrúchuán():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4 xualiúpiāo chǔ():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5 tài rán chǔzhī():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6 wai yǔchóu móu():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7 yōu xīn chōng chōng():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8 liúshuǐbùfǔ,hùshūbùd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9 qióng bīng dúwǔ():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0 dān jīng ji?lǜ():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11ān bù dàng chē():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12 shěn shí duó shì():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有关智谋的成语典故

有关智谋的成语典故 1曹冲称象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2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是王二偷的呀!哎!我怎么没想到呢? 1词语 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靡靡三音入木三分八仙过海 人琴俱亡三令五申下逐客令门可罗雀寸草春辉天衣无缝不名一钱 未雨绸缪出尔反尔乐极生悲乐不思蜀礼贤下士对牛弹琴曲高和寡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囫囵吞枣投笔从戎敝帚自珍余音绕梁 杯弓蛇影画龙点晴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吐哺握气夸父逐日 抛砖引玉围魏救赵过门不入曲突徙薪投鞭断流为虎作伥一衣带水 推敲车载斗量分道扬镳开卷有益天经地义井底之蛙马革裹尸

初中生必备成语及解释

1、瘦骨嶙峋这里指过于瘦弱露出骨头。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醉翁之意不在酒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3、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4、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5、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6、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7、鳞次栉比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沸沸扬扬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问鼎苍穹征服太空 8、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一席之地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9、鹤立群鸡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10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