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合集下载

永磁铁氧体生产工艺

永磁铁氧体生产工艺

永磁铁氧体生产工艺永磁铁氧体是一种具有高磁性和高温稳定性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等领域。

永磁铁氧体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永磁铁氧体的主要原料是氧化铁、氧化钡、氧化钴等化合物,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同时还需要添加一定的助磁剂和其他添加剂。

配料完成后,将原料送入球磨机进行混合研磨,以提高混合度和颗粒粒度的均匀性。

2. 造粒压制:将研磨后的混合粉末送入造粒机进行压制成形。

常用的造粒方法有干压造粒和湿压造粒两种。

干压造粒是将混合粉末在模具中进行压制,形成预定形状的颗粒;湿压造粒则是在添加一定的液体和黏结剂的情况下进行造粒,然后通过干燥将颗粒固化。

3. 烧结和烧结控制:将压制成形的颗粒送入高温炉进行烧结。

在烧结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颗粒之间的颗粒间结合力增强,形成致密的材料,颗粒内部排列有序。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4. 后处理:烧结后的材料还需要通过一些后处理工艺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磁化处理、热处理和磁场处理等。

磁化处理是将材料置于强磁场中进行磁化,以提高材料的磁性能;热处理则是利用高温进行退火或淬火等处理,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磁场处理则是利用磁场对材料进行预处理,提高材料的磁性能。

5. 检验和包装:经过上述工艺步骤后,对生产出的永磁铁氧体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磁性能测试、密度测试、外观检查等。

合格的产销售前,还需要进行包装和存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永磁铁氧体的基本生产工艺,不同厂家和产品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通过原料准备、造粒压制、烧结和后处理等环节来完成材料的制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铁氧体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磁导率、磁滞损耗小、磁性稳定等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磁记录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铁氧体的基本性质是通过调整元素的掺杂和烧结工艺来获得的。

掺杂一般使用稀土元素以及过渡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改变晶体结构,增强材料的矫顽力和磁导率。

而烧结则是将粉末材料加热至高温,使其粒子紧密结合,提高磁性稳定性。

铁氧体具有高矫顽力,意味着需要较大的外加磁场才能改变其磁化方向。

高磁导率能够减小磁滞损耗,提高材料的磁性能。

磁性稳定性能决定了铁氧体的长期稳定性,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磁性能。

实际制备铁氧体材料有多种方法,例如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和机械合金化法等。

固相反应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混合粉末、研磨、压制、烧结等工艺步骤来获得铁氧体材料。

溶胶-凝胶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纯度和均匀分散性的优点。

机械合金化法是一种机械能与化学能相结合的制备方法,通过机械球磨来获得高纯度、细颗粒的铁氧体材料。

铁氧体材料在电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和定子。

通过适当选择铁氧体材料的组分和制备方法,可以获得高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材料,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铁氧体材料还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

它可以用于磁传感器、磁力计和霍尔传感器等设备,探测和测量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此外,铁氧体材料还用于磁记录领域,例如用于磁带、磁盘等存储媒介。

总之,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磁导率、磁滞损耗小、磁性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和磁记录等领域。

通过调整掺杂元素和制备工艺,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铁氧体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铁氧体材料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包括:
1、原料准备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中,需要准备Fe3O4,碳,硫等原料,Fe3O4主要为氧化铁的双氧化物,通常使用熔炼方法从氧化铁中制得,同时还可以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取。

碳正常使用称重的方法添加,常用的有石墨和碳酸钙,具体比例可根据制备要求进行调整,硫常添加在预制体中,常用的有硫酸钠和硫酸铵等。

2、制备工艺
(1)混合
将上述原料按照制备要求的比例混合,一般采用旋转搅拌机搅拌,对预制体中的硫添加量要控制好,过多或不足均会影响最终的永磁性能。

(2)烧制
将上述混合物通过冷却的压印机加热压制成颗粒状,然后放入电镀槽中,烧制时,槽内的溶液一般使用的是氯化钠或氢氟酸,烧制温度一般在400℃左右,时间为8—10小时,烧制反应完成后,颗粒会变成黑色。

(3)粉碎
将烧制完成的颗粒碎粉,一般采用超微粉碎机或者球磨机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颗粒的直径可以达到数微米级别,对完成后永磁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4)精炼。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永磁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工艺、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剩磁、高磁能积等优良磁性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永磁材料之一。

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和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如钡、镧、钕等。

这些稀土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铁氧体的磁性能,提高其矫顽力和磁能积,使其成为优秀的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溶胶-凝胶法和烧结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备工艺,通过混合、压制和烧结等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磁性能的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机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磁铁,用于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各种类型的电机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能积高等优点。

在传感器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强度、位置、速度等参数,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磁性材料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芯、磁条等材料,用于电磁感应、变压器、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具有磁导率高、磁滞损耗小等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稳定性、可加工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总之,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材料。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铁氧体永磁材料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1.3 永磁铁氧体磁粉的合成工艺及原理永磁铁氧体的性能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相成份,与配方,以及原材料的理化性能有很密切关系,对剩磁有重要影响。

二是微结构,合成的工艺往往对产物微结构的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合成方法,所生产的永磁铁氧体的微结构差异很大对矫顽力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铁氧体生产工艺,深入认识其内在规律,可以有效的控制永磁铁氧体的性能,对生产的指导意义巨大。

根据铁氧体磁粉制备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永磁铁氧体的生产分为干法合成和湿法合成两类,之后制备磁体的工艺包括成型和烧结基本相同。

干法生产采用氧化物作原料,活性较差,反应程度难以完全,但是工艺简单,应用较为普遍;湿法生产虽然工艺复杂,但由于原料的化学活性较高,铁氧体的磁性能较好,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副产品,便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很有发展前途。

1.3.1 传统的固相合成方法(氧化物法)图1-1 传统固相合成工艺流程图Fig.1-1 The conventional solid phase synthesis process process 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以氧化铁,氧化锶为原料,在远低于反应物的熔点或它们低共熔点的温度下以分子扩散的形式,达到离子或者原子的重排,生成新的固溶物即锶铁氧体。

反应的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应该根据原料的特性比如原材料的粒度,纯度,来源进行控制,预烧温度太高或保温时间太长都容易造成合成的铁氧体异常晶粒长大,产生显著的磁畴壁,降低矫顽力,使磁性能恶化;温度太低可能使扩散不充分,铁氧体化过程不完全,通常的反应温度在1220~1280℃之间。

因为固相反应的原料活性较低,通常把第一次合成称为预烧阶段,之后进行球磨,成型和二次烧结,在成型阶段进行充磁。

因为高温固相法合成永磁铁氧体具有工艺简单,产量大等优点,是当今企业生产永磁铁氧体的最主要方法。

1.3.2 溶胶-凝胶法(Sol-Gel)溶胶-凝胶法也是目前合成永磁铁氧体使用较多的工艺,按照目前对醇盐水解过程的理解,溶胶的形成过程被概念性的描述如下:即以醇盐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而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以及溶剂的蒸发,具有流动性的Sol逐渐变粘成为略显弹性的固体Gel,然后再在比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为所合成的材料。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一、原料选取1.氧化物原料:通常使用Fe2O3、Fe3O4作为铁源,Co3O4作为钴源。

2.氮化物原料:一般使用氮化铁作为氮源。

3.稀土原料:利用稀土元素的高磁晶各向异性,常使用氧化稀土和相应的稀土钴化合物作为稀土源。

二、配料1.按照化学计量比例将各种原料精细研磨,并通过筛网分选得到均匀的粉末。

2.将各种原料粉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通常由铁源、稀土源和钴源组成。

三、烧结1.将混合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并进行压片成坯。

通常采用等静压方法,在模具中施加一定压力,使混合粉末在模具中成型。

2.将坯体进行预烧处理,去除一部分有机物质,并形成初步的金属氧化物。

3.进行烧结处理,将坯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下,使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和磁性颗粒。

4.控制烧结温度和时间,以保证产生足够的磁晶各向异性和颗粒尺寸的增长。

四、后处理1.针对烧结后的材料进行磨削、超声清洗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不良颗粒。

2.进行磁化处理,通过外加磁场将材料磁化,使其具有永久磁性。

3.进行磁性能测试,进行磁感强度、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应强度等性能测试,并根据需要对材料进行优化。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是传统的陶瓷工艺和后来发展起来的粉末冶金工艺。

陶瓷工艺制备的永磁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应强度,但磁晶各向异性较低;而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永磁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磁晶各向异性,但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应强度较低。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制备工艺,以获得更优异的永磁铁氧体性能。

综上所述,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选取、配料、烧结和后处理等步骤。

这些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参数和条件,以获得理想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还会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其性能的需求。

永磁铁氧体

永磁铁氧体

永磁铁氧体材料摘要:永磁铁氧体又称为硬磁铁氧体,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磁性材料,它只需外部提供一次充磁能量,就能产生稳定的磁场,从而向外部持续提供磁能。

本文综述了永磁材料及永磁铁氧体的特性,简介了永磁铁氧体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制备永磁铁氧体粉料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永磁铁氧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永磁铁氧体 制备方法 新技术新工艺永磁铁氧体是以SrO 或BaO 及Fe2O3为原料,通过陶瓷工艺(预烧、破碎、制粉、压制成型、烧结和磨加工)制造而成,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高剩磁,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磁性的功能性材料。

按生产工艺不同,将永磁铁氧体分为烧结和粘结两种,其中烧结又分为干压成型和湿压成型,粘结分为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和注射成型。

由粘结铁氧体料粉与合成橡胶复合而制成的具有柔软性、弹性及可扭曲的磁体又被称做橡胶磁。

根据成型时是否外加磁场则分为各向同性永磁体和各向异性永磁体。

一、永磁铁氧体发展历程1930年,加藤、武井两二十发现了一种尖晶石(MgA12O 4)结构的永磁体。

这是将钻铁氧体和铁铁氧体以3:1的比例,即CoFe 2O 4:Fe 304=75: 25为主组分制成的,们称之为OP 磁体。

这种材料由于含有氧离子使磁性离子的浓度变小,且磁性离子磁矩反向排列,因此饱和磁性强度值及剩余磁化强度值均小。

由于这种磁体质脆、工艺复杂、磁性能又不太高,并含钴,在技术厂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50 年 代 是铁氧体蓬勃发展的时期,1952年磁铅石结构的永磁铁氧体研制成功,1956年又在此晶系中发展出平面型的超高频铁氧体,同年发现了含稀土族元素的石榴石型铁氧体,从而奠定了尖晶石型、磁铅石型、石榴石型三大类晶系的铁氧体材料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电阻的非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的诞生,是磁学与磁性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磁性材料的应用已经基本上可以不受频率的限制,这给无线电工业、脉冲、微波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70年代,在矫顽力、磁能积、方面性能较好的锶铁氧体大量投产,迅速扩大了永磁铁氧体的用途。

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加工工艺及方法

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加工工艺及方法

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加工工艺及方法永磁铁氧体(Permanent Magnet Ferrite)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具有高磁感应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特性。

在制备永磁铁氧体磁体之前,需要首先制备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然后通过烧结等工艺将其转化为磁体材料。

原料选择与准备: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主要成分为铁氧体和结合剂。

铁氧体的主要成分有镍、锌、尤其是氧化铝和钡等。

结合剂可以选择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聚乙烯醇(PV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等。

这些原料需要根据成品永磁铁氧体的性能要求选择,并进行准备。

混合: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可以采用机械搅拌、称重、喷洒等方法。

通过混合可以保证各种成分得到均匀分布,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均化: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均化处理。

均化是为了消除原料中的团聚现象,使颗粒得到更好的分散状况。

常用的均化方法有机械研磨、超声波均化等。

湿法制粒:将均化后的原料与添加一定量的水或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形成可塑性较好的湿混合物。

然后通过制粒机等设备对湿混合物进行制粒。

制粒的目的是使混合物得到更好的成型性和流动性。

干燥:将制粒后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或溶剂。

干燥的方法可以有自然干燥、烘箱干燥、真空干燥等。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细粉磁性颗粒制备:将干燥后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粉末进行进一步处理,制备细粉磁性颗粒。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磁力分选、水力分选等。

此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预烧料颗粒的磁性能和均匀性。

综上所述,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选择与准备、混合、均化、湿法制粒、干燥、细粉磁性颗粒制备等环节。

这些工艺步骤的顺序和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原料的均匀分布和颗粒的一致性。

最终,制备出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可以通过烧结等工艺转化为磁体材料,用于生产各种永磁铁氧体磁体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发展趋势Βιβλιοθήκη 由钡铁氧体 向锶铁氧体 转换
材料性能 由Y15、Y20、 Y25向Y30、 Y30BH和Y35转换
工艺上由干 法向湿法转 换; .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组成一般表示为: 组成 其中M1 代表Ba、Sr、Pb;M2 代表Ca;数字k在6附近。 为改善磁性,还可添加Al、Si、Mn、Ca、Cr、Bi、Sn 等的氧化物。常用的永磁铁氧体为钡和锶铁氧体。 制备烧结永磁铁氧体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流程 原料(纯度,粒度,形态)→配方(组成比例,添加物) →混磨(组成均匀性)→预烧(气氛,温度)→预烧料* (组成,结晶形态,[Fe2+],σs)→球磨(添加物,粒度分布) →成型*(含水量,磁场强度,抽水率,粘合剂,坯件密度, 机械强度与外观尺寸)→烧结(气氛,炉温曲线)→磨加 工(尺寸,外观)→成品(磁性能,密度,显微结构,收 缩率)
LOGO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jlj@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1. 2. 3. 4.
永磁铁氧体的发展现状 永磁铁氧体的材料性能 钡铁氧体的制备 锶铁氧体的制备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永磁铁氧体的发展现状
材料 牌号 Wb/m2 Y10T Y15 Y20 Y25 Y30 Y35 Y15H Y20H Y25BH Y30BH ≥0.20 0.28~0.36 0.32~0.38 0.35~0.39 0.38~0.42 0.40~0.44 ≥0.31 ≥0.34 0.36~0.39 0.38~0.40 Br Gs ≥2000 2800~3600 3200~3800 3500~3900 3800~4200 4000~4400 ≥3100 ≥3400 3600~3900 3800~4000 kA/m 128~160 128~192 128~192 152~208 160~216 176~224 232~248 248~264 176~216 224~240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开发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是: 基本途径 (1)使铁氧体颗粒微细化,制成单畴粒子; (2)使结晶粒子高度取向于易磁化轴; (3)最大限度地提高密度。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钡磁铁氧体的制备
1.粉料的制备 (1)基本配方(?n=5.4~5.7) (2)添加剂: 细化晶粒,以便在较宽的 烧结温度区获得高HC;进密度以提高 Br;改善温度系数等 (3)混磨与预烧 *预烧料的检验 A.粉末测量法(σs/[Fe2+]) B.小样试验法
LOGO
BHc
(BH)max Oe 1600~2000 1600~2400 1600~2400 1900~2600 2000~2700 2200~2800 2900~3100 3100~3300 2200~2700 2800~3000 kJ/m2 6.4~9.6 14.3~17.5 18.3~21.5 22.3~22.5 26.3~29.5 30.3~33.4 ≥17.5 ≥21.5 23.9~27.1 27.1~30.3 MGOe 0.8~1.2 1.8~2.2 2.3~2.7 2.8~3.2 3.3~3.7 3.8~4.2 ≥2.2 ≥2.7 3.0~3.4 3.4~3.8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2.成型 2.成型 A.磁场成型 加磁场方式:垂直/平行 成型方式:湿法、干法 改善干法成型效果的措施: (1) 提高粉料的σs (2) 分散粉料-过筛 (3) 合适的粘合剂组合 (4) 预磁化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B.应力取向成型
拓扑反应成型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碾压取向成型
第三章 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分类与用途: (1)橡胶磁体或塑料磁体(同性或异性) (2)各向同性钡铁氧体或锶铁氧体(Y10T) (3)干压各向异性钡或锶铁氧体磁体(Y20、Y25) (4)全径向工艺磁体 (5)高Br各向异性钡磁体(Y25) (6)高Br高能积各向异性锶磁体(Y30、Y35) (7)高Hc各向异性锶铁氧体(Y15、Y20H、Y30BH)
2 1 Br 4 µo µr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永磁铁氧体的材料性能-Br/Hc /(BH)max
∵(BH)m= ,而BHc≤Br ∴高Br是必要条件。 提高Br的途径: 提高 的途径: 的途径 1.提高烧结密度,降低气孔率 提高烧结密度, 提高烧结密度 2.采用磁场成型等方式获得各向异性材料 采用磁场成型等方式获得各向异性材料 提高Hc的有效途径 的有效途径: 提高 的有效途径: 1.晶粒尺寸减小到临界尺寸以下(0.1~1µm) 晶粒尺寸减小到临界尺寸以下( 晶粒尺寸减小到临界尺寸以下 µ ) 2.三价金属离子 3+(如Al3+、Ga3+、Cr3+)取代 3+, 三价金属离子M 取代Fe 三价金属离子 Hk= 下降得比K 等的取代而上升。 ,Ms下降得比 1更快,HK随Al3+等的取代而上升。 下降得比 更快,
第三章永磁铁氧体的制备
3.烧结
?Hc维持高值同时增进Br,在工艺上可采用哪些方法? 围绕粉料细颗粒、高σ s,坯体细晶粒、高密度的要求,分析预烧制度 (温度、升温速度)、混磨、烧结制度(温度)、添加剂(助剂、生 料)等的影响
4.常见问题分析
√ 跑白和花斑现象 实质:一次球磨-磨擦化学;二次球磨-铁氧体化程度不高 对策:一次球磨-提高球磨效率; 适当引入微量沉淀剂,避免Ba的析出; 二次球磨-合理配方; 提高球磨效率;改善预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