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操作步骤

血气分析操作步骤
血气分析操作步骤

血气分析操作步骤

充分摇匀血标本

排出注射器内前两滴血

(以检查标本是否凝固,若凝固则不能使用,重取标本)

按“动脉血”

将针尖插入注射器吸血

按“OK”

输入患者ID(即住院号)

输入T(体温)

“确定”“发送”

打印

(先核对日期→点击“下一个”→在电脑显示屏上输入住院号→审核→打印)

注意事项:

1.血标本应取1ml,太少影响准确性,太多易凝固。

2.抽血后5分钟内就要进行血气分析,否则失败几率大。

3.仪器不能关机,若停电马上拨打电话(7832601),以争取10分钟内恢复供电,

否则试剂报废。

4.分析试剂不能取出,直至用完,否则试剂报废。

5.针尖伸出后要马上插入注射器,否则针头会马上缩回,浪费试剂。

6.体温不能为整数,否则监测不出结果。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医生下达医嘱后,再次核对后执行。 到病人床前与清醒病人沟通后方可采血。 准备用物:碘伏,棉签,5ml注射器一个,1ml注射器一个(划过肝素),肝素水浓度(200mg+0.9%氯化钠100ml)。 步骤:1 碘伏棉签消毒动脉置管采血处肝素帽,至少5秒钟。 2 用5ml注射器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将注 射器端与病人端相通,缓慢回抽混有肝素盐水的动脉血,成人 3ml。小儿1.5ml。将5ml注射器拔出。 3将划过肝素水的1ml注射器里的肝素水推出,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缓慢回抽动脉血0.5ml.后将注射器拔出。盖好 针头帽。 4将三通调节病人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动脉压力传感器,冲洗动脉导管,将导管中的动脉血冲洗干净。 5将装有1.5ml的5ml 注射器再次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注射器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压力传感器,冲洗 三通内留置的血液。冲洗干净后将注射器拔出。调节三通病人 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 6迅速将采集的动脉血送检,双手轻搓注射器,防止血液凝固。 7确定动脉血气分析仪正常使用。

8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上推血气分析仪检测口阀门。将注射器插入检测口。按屏幕上右下角的“开始”键,等待仪器将注射器中的血液吸进仪器内,此时屏幕上方显示“正在吸入血液”。 9按要求输入病人的信息:病历号,姓名,氧浓度,体温。 10待仪器提示“关闭进样口”时,将进样口处的注射器拔出,关闭进样口。 11等待血气结果测试,同时将内有血液的5ml,1ml注射器毁型并分类处理。血气分析仪下有三个容器,分别标识:血液,注射器,利器。将注射器按此规定统一处理。 12结果回报,将化验单取回。 13 遵医嘱根据血气结果给与相应处置。 14 将血气结果粘贴至化验粘贴纸上,并手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日期时间。夹至病例内保存。

三分钟教你看懂血气分析

三分钟教你看懂血气分析 AB=实际碳酸氢盐,血液未与外界接触时测量,正常HCO3- 等于24 SB=标准碳酸氢盐,温度37℃、PC02=40mmHg、SaO2=100%的条件下测量所得的HCO3-含量, 即无呼吸性中毒时的HCO3-,看有无代谢中毒。如SB=24则表示无代谢异常。如AB=SB,说明无呼吸异常。 SB与A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血碳酸氢盐的影响程度和性质。 当SB正常(无代谢异常),AB(血HCO3)变小,说明由CO2少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当SB正常(无代谢异常),AB(血HCO3)变大,说明由CO2多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当SB(血HCO3)变大,说明一定有代谢性碱中毒,如AB=SB,说明无呼吸异常 当SB(血HCO3)变小,说明一定有代谢性酸中毒,如AB=SB,说明无呼吸异常 血气分析是我的一个难题,一直以来都记不清楚。越到这种题就是一个字晕今天在逛论坛时偶然发现了一篇好贴现在分享给大家: 其实看血气是有巧法的哦~以前在呼吸内科的时候我们的老主任就这样教过我们,现在在《急诊心脏病学》,(主编:黄元铸、胡大一)里也推荐了这个方法哦~非常实用,工作上也很有用哦!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 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讨论稿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2、核对医嘱:检查医嘱、检查项目及标签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正在进行的治疗(氧疗)、局部皮肤情况、动脉搏动情况、心理状态、合作能力;解释、问二便 4、告知:目的和配合方法、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5、洗手、戴口罩 6、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病历、5ml注射器、肝素钠稀释液(取肝素钠原液0.2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摇匀)、橡胶塞、安尔碘、手套、棉签、治疗盘、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污物回放盘、锐器回收盒 准备 1、抽吸2ml肝素钠稀释液,使5ml注射器内壁附上肝素钠稀释液后全部弃去 2、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戴手套 4、选取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选动脉 1、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消毒范围大于5×5cm 2、消毒操作者一手食指、中指前端 消毒 1、查对,用左手食指、中指确定动脉搏动点 2、另一手持注射器在搏动最强点下0.5~1cm处,穿刺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40°角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见鲜红色动脉回血后固定针头。 查对、进针 采血 采血至1.5~2ml 1、拔针按压,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分钟,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钟。 2、单手持针套上橡胶塞,轻轻转动注射器将血摇匀。 3、脱手套。 拔针

1、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交代注意事项 观察 1、核对医嘱,核对标签、床号、姓名 2、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采血时间、氧疗方法与浓度、持续时间和体温,马上送检核对 1、整理床单位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4、洗手 整理 1、肝素盐水稀释液的浓度为12.5~125U 肝素/ml。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气标本宜立即送检。 4、有动脉穿刺管者可从该管内抽取血标本。 5、穿刺点按压5min以上。 备注 血气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 护士姓名所在科室监考人员、考核日期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一、概述: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对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血流程 1、采血准备 1.1环境准备选择温度适宜、光线良好的清洁环境进行操作 1.2物品准备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纱块、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针、手套、锐器盒、冰袋或冰桶(如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应在0℃-4℃低温保存) 1.3患者准备①患者身份识别(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标签)。 ②患者评估(体温、氧疗方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血压、血管条件),血压过低或血管条件差,动脉血无法自动充盈采血器,应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③穿刺部位:创伤、手术、穿刺史。④解释操作程序,嘱患者平卧或静卧5min。⑤凝血功能评估(血小板计数、凝血分析结果、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股动脉穿刺。 2、采血操作 2.1采血部位选择 评估要点①穿刺难易程度(血管直径、是否易于暴露、固定、穿刺)②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危险程度③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

2.1.1桡动脉 血管特点: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易误采静脉血。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推荐桡动脉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适宜人群:桡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行走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循环正常的人群。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厘米)、距手臂外侧0.5-1厘米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厘米,动脉搏动最强处。 注意事项:大部分正常人手部有来自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但部分患者可能缺乏侧支循环,需做艾伦实验进行判定。 2.1.2肱动脉 血管特点:直径较桡动脉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腱、静脉混?。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不推荐将肱动脉作为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 当桡动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进行 儿童不推荐使用 穿刺点:肱二头肌内侧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周围0.5厘米范围。 注意事项:缺少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易滑动,不易固定,压迫

教你快速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教你快速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相信作为骨科高手的你,对骨科专业早已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然而,病人可能不仅仅只患骨科方面的单一病种,我们大多数遇到的是高龄老年患者,他们可能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有时候,我们需要行血气检查,可是,你会很快分析出其结果吗?面对这些血气检查值,我们可能常常感到困惑。因此,我提供一个简单易记的三步血气分析法,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帮助。 、血气分析的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 ± 0.05。如果pH< 7.35为酸中毒,> 7.45 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0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02增加,pH也升高, 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02改变的比例。正常PC02为40± 5mmH。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5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 0.08 (± 0.02)。例如,如果PC02是30mmH 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 (增加0.08 );如果PC0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 (降低2X 0.08 )。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 0.02的波动。 二、实例 例1 病人的pH为7.58 , PC02为20mmH,P02为11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环口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建议收藏)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胡梅 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准确描述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危重抢救时尤为重要,已成为临床必要的检测指标之一.但要获得准确的血气分析数据,除了精密的仪器,严格的指控外,标本的采集与保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在采集标本时不可忽视每一步操作。.。...。文档交流 一、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折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文档交流 二、适应证: 1.各种疾病、创伤、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 3。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三、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用物:2ml或5ml注射器、碘伏消毒棉签、无菌干棉签、弯盘、砂轮、橡皮塞、肝素抗凝剂。 五、病人准备: 1。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

宜. 2股动脉穿刺部位采血:患者限平卧位。 六、方法: 1。桡动脉、股动脉采血方法 (1)用注射器抽取6250U/ml肝素钠0.2ml,转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气泡.。.。。。.文档交流(2)选动脉穿刺部位,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5cm)和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3)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动脉(因人而异),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0-60度穿刺,若取股动脉穿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则血自动流入针管内,色鲜红,采血1-2ml即可。。.。。..文档交流 (4)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若注射器内有气泡,应尽快排出。将注射器轻轻转动,可用手搓动1分钟,使血液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用无菌干棉签压迫穿刺点,力度以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按压10—15分钟。.。.。。.文档交流 七、注意事项: 1.取动脉血液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入4度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下降,paco2升高。。。。。.。文档交流 3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6。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怎样看懂血气分析

今天在图书馆不小心翻到的,一种惊喜的感觉。 以前对血气分析报告总是一头雾水,今天看了这个以后感觉头上的天空都明亮了很多,特意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 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 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 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 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 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1、报告:我是xx,今天考试的项目是动脉血气分析,现在用物已备齐,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2、洗手,戴口罩。 3、带治疗本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根据你的病情需要,遵医嘱给您查动脉血气分 析。因为是抽动脉血可能有点疼,请您配合一下,好吗?用屏风遮挡病人。您这样躺舒服吗?抽血的部位在您的大腿内侧,请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改好被子。您需要上洗手间吗?不用,好的,请稍等一下,我回去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4、回治疗室: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检查用物(血气分析注射器、棉签、碘伏、污杯、 洗手桶) 5、汇报:1床,安妮,女,60岁,慢性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予抽动脉血气分析,经解释病人 愿意配合,心理状态稳定,神志清楚,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卧位舒适,病室环境舒适,有屏风遮挡。 6、推治疗车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现在给你抽动脉血了,请您不要紧张。打开 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备查,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7、消毒穿刺点5cm,检查血气分析注射器有效期和有无漏气,撕开取出注射器及皮塞,消毒 左手食指及中指,取一根干棉签放在小手指备用,再次查对后取掉针帽,用左手食中指摸到股动脉,稍分开,绷紧皮肤,垂直90°进针,抽动脉血1ml后拔针。嘱按压10—15分钟。 8、将抽好的动脉血注射器立即刺入皮塞,搓动1分钟,安置病人查对:1床,安妮,现在动 脉血已经给你抽好了,请您按压10—15分钟,不要揉。如有不适或需要帮助,请按床头铃叫我们,我们也会经常过来巡视的。谢谢您的配合。 9、带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及治疗车回治疗室。再次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注明时间,立 即送检。处理用物。 10、洗手,摘口罩。 11、目的:1、通过血气分析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12、注意事项:1、采集的血气标本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集末梢血,因吸氧时PaO2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得的PaO2降低。 3、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于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 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下降,PaCO2升高。 4、取末梢动脉血时,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以防淋巴液渗入影响结果。 5、血气分析单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 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6、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PH值:7.35—7.45 氧分压:80—100mmHg 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 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股动脉走向和该线中点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 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 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 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 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 展,腕部背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 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 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 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

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 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 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13.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动脉血采集的办法和注意事项

动脉血采集的办法和注意 事项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集动脉血标本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血液气体分析,血气分析常用于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和静脉血标本采集相比,动脉血采集难度比较大,血管位置深,只能靠触摸,且不易一次成功,患者感觉也很疼痛。因一次穿刺不成功后,与患者的沟通比较困难,容易发生纠纷。若血标本采集的质量不高(标本内有凝块),又会直接影响结果,而且对血气分析仪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现介绍一些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 1、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有无特殊用药及配合情况,做好沟通及心理护理,避免因二次穿刺引起与患者发生纠纷。 2、在使用动脉血气针穿刺前,回抽活塞至1毫米处,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血液不能将活塞顶至1毫米处,采血量不够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若穿刺后再回抽活塞,血气针内会出现大量的气泡。 3、如在肱动脉或桡动脉处取血,针头与皮肤呈30~45度角,穿刺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4、标本采集成功后一只手用棉签重压取血部位5~10分钟,另一只手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并充分揉搓血样标本,使其与抗凝剂混合并立即送检。 5、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 6、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7、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8、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9、如标本不能立即送检,可放入0℃冰盒内保存,最长不超过两小时,避免细胞代谢耗氧,PaO2下降,PaCO2升高。 10、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务必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通气的参数等。

血气分析六步法 教你轻松看懂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六步法教你轻松看懂血气分析 学医的都知道,血气分析对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重要,但是血气分析知识有些不好懂,甚至有人学了一辈子医都看不懂血气分析化验单。其实血气分析你只要掌握核心知识了,血气分析化验单就很容易看懂。而且还有软件可以帮助运算喔! 第一步:看PH值定酸碱 通常pH值为7.35-7.45。pH值<7.35提示酸血症,pH值>7.45提示碱血症。 7.35 < pH值<7.40 偏酸, 7.40 < pH值<7.45 偏碱,PH值正常三种情况:正常,代偿性,混合性. 第二步:看原发因素定代、呼 在HH公式中, HCO3ˉ和PaCO2的比值较量决定着PH值偏向。24比40时PH值为7.40,谁的变化大,PH值就偏向哪一方。 代偿规律3时提到:原发失衡的变化大于代偿变化,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谁强谁老大”,谁就是原发性变化。

第三步:看继发变化定单、混 PaCO2和HCO3ˉ两者中一旦某一项确定为原发因素,那么另一项则为继发变化。

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必为混合性酸碱失衡。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同,可以使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第四步:看PaO2定呼衰 若PaO2 <60mmHg 且 PaCO2正常或下降则判断为Ⅰ型呼吸衰竭若PaO2 <60mmHg 且P aCO2 > 50mmHg则判断为Ⅱ型呼吸衰竭

第五步:看AG 等定多重

预计代偿公式毕竟是统计数据得来的,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判断混合性代酸、代酸并代碱这两种二重酸碱失衡当中。 例如高AG代酸合并高Clˉ性代酸,HCO3ˉ可以在预计代偿范围内;而代酸并代碱对P H值, HCO3ˉ和PaCO2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 AG >16mmol往往提示AG升高性代酸 若△AG=△H CO3ˉ AG升高性代酸 若△AG <△HCO3ˉ 混合性代酸 若△AG>△HCO3ˉ 代酸并代碱 第六步:看临床符合性 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检验科日常培训资料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气的正常参考值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 1. 穿刺方法 1.1 用物准备 血气测定采血套装(含橡皮塞和针头)、无菌棉签、安尔碘、无菌棉球、治疗盘。愿意自己配制抗凝采血针的用户,可以用0.9%NS50ml+肝素钠针剂2支(12500U)配制成肝素稀释液备用,并做好无菌储藏。每抽血气前,用2ml注射器抽取肝素稀释液2ml,完全湿润整个针管后弃去肝素液,残留在针头及针管头部死腔内的肝素液即可起到抗凝作用。抗凝剂少了会使血液凝集,堵塞血气分析仪的流路系统,抗凝剂多了会影响血气和离子的检测结果,大剂量的抗凝剂会严重使离子钙偏低,误导临床。 1.2患者准备 患者要处于自然状态,活动后应休息15min,抽血前30min应停止吸氧。由于患者对采集动脉血了解少,易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稳定其情绪,避免各种因素致呼吸过度或屏气而引起的血气误差。 1.3 评估病人动脉并选择血管

多选用动脉搏动明显、弹性好,易于固定、穿刺部位无硬结的血管,常用的采血部位依次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桡动脉最适宜动脉穿刺采血。一般选择桡动脉,因为此处动脉固定,易暴露,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其次选择股动脉和肱动脉,患者容易接受,且成功率高,不易误入静脉或误刺深层神经。 1.3.1成人:用肝素化的玻璃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穿刺,采血部位首选桡动脉,次选股动脉 1.3.2小儿: 1.3. 2.1、首选用颞浅动脉或头皮小动脉,严格消毒后,用肝素化的5号头皮针连接2ml注射器,待动脉血流至注射器乳头时,立即用小止血钳分别夹住头皮针塑料软管首尾两端(约0.5ml血),然后拔出针头立即混匀送检。 1.3. 2.2、用肝素化的注射器穿刺,采血部位首选小儿桡动脉,小婴儿可用颞浅动脉取血,取完血一定要密封。 1.3. 2.3、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反复动脉穿刺时,早产儿与小婴儿可在足后跟用肝素化毛细管采取动脉化毛细血管的血亦可。动脉化毛细血管采血,用不超过42~45℃的湿巾热敷采血部位皮肤5~15分钟,使血液增加,血流加速,达到动脉化,然后穿刺,穿刺要深,使血流快速自动流出,弃去第一滴血,不能挤压,用肝素化的毛细管吸取(建议采用厂家配套提供的专用毛细管),吸满后一定要密封,混匀后立即送检。未充分动脉化的毛细管血的PO2偏低,对PH、PCO2和HCO3—的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 1.4 定位 传统的取血部位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定标点行穿刺术。取血进针点以操作者的感受来确定,由于桡动脉较细,搏动点为条索状,在较长一段均能触及搏动,取血位置误差较大。杨兰杰报道[3]定位是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0cm,再向肘的方向上移0.5cm即为进针点,本科采用此种方法定位,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1.5 操作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并用软枕垫高穿刺部位。严格消毒穿刺部位,打开血气测定采血套装包装,拉动活栓至1cm处,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及中指,按上述定位方法找到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动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45°至90°

血气分析病例

拿到一个病例,怎样分析?我想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人的主诉症状一般可从症状发展变化情况找到病因。注意病人所表述的症状有什么特点,是否是某些疾病所特有的,比如,病人主诉咳嗽、胸痛,多是呼吸道疾病;主诉心慌、呼吸急促多与右心衰有关;拉黑便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所特有,多见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胃溃疡出血。当然,还有很多,将来大家学了诊断课和临床课后会了解更多。现在只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 二、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对病人做物理检查所得出的体征及实验室化验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比如:皮肤有出血点是出血热病人所特有的,而蜘蛛痣则是肝硬化所特有的体征;肺部叩诊浊音或听诊有罗音,是肺部炎症病变所特有的;心脏听诊有吹风样杂音是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所特有的;血压很低,说明有休克的存在;实验室检查WBC增高说明有感染;凝血时间延长说明有凝血功能障碍,提示有DIC的存在等等。 三、病史主要了解过去的疾病史,是否是旧病复发,起病的缓急以及治疗过程中疾病的演变过程,从治疗过程中捕获有关疾病的诊断信息。 四、将症状、体征、病史与所学病理生理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讨论病例正确与否的关键。比如:病人为什么咳嗽、胸痛?提示肺部有感染性炎症;为什么会咳铁锈色痰?是因为大叶性肺炎时,Cap通透性增加,RBC渗出后被破坏所致;病人心慌可能是因为心输出量不足,心脏代偿,心率过快所致等等。我们要仔细分析讨论相应症状体征出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么讲,还是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病例。 示范病例一: 病人男性,64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2年,心悸、气急、浮肿2年,10天来因“受凉”症状加重,发热、咯黄色脓性痰而住院。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104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2.0/8.0 kPa(90/60mmHg)。慢性病容,神志清楚,半坐卧位,呼吸困难,烦躁。唇发绀,咽部充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叩诊两肺反响增强,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较弱,呼气音延长,两肺上部可闻及干性罗音,两肩胛下区可闻及细湿罗音。剑突下可见搏动,范围较弥散。心率104次/min,律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缘下3cm,剑突下5cm,质中,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脾未触及。双下肢小腿以下呈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09/L(正常4000-10000/mm3),中性粒细胞0.83(正常0.70),淋巴细胞0.17。pH 7.31,PaO2 6.7kPa(52mmHg),PaCO2 8.6kPa(64.8mmHg),BE —2.8mmol/L。胸部X线片:两肺透亮度增加,纹理增多,肋间隙增宽,右肺下动脉干横径18mm(正常值:<15mm),心影大小正常。心电图:右心室肥大。 (摘自戚晓红主编《病理生理学》) 对每个病例,我们都要求从病理过程、发病机制和防治原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重点是说明有哪些病理过程?发病机制怎样?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步读懂血气分析化验单

经验】三步读懂血气分析化验单 作者:刘芳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2012-04-09 一般而言,血气指血液中所含的O2和CO2,而血气分析(blood gas analysis)检查可测出评价患者呼吸、氧化及酸碱平衡状态的必要指标,如血液的pH值、PO2和PCO2等,对于临床疾病的诊疗有重要价值。一张血气分析单包括十几项检测结果,常常让很多刚接触临床的年轻医生感到非常棘手。怎样在最短时间抓住血气分析化验单的重点?希望下文能助您理清思路。 1.看pH值,判断是否存在酸(或碱)中毒 pH的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同时还须搞清各项酸碱指标中,哪些是最根本的值(如HCO3-),哪些是派生的值[如实际碳酸氢根(AB)、标准碳酸氢根(SB)、剩余碱(BE)和阴离子隙(AG)等,详见下表]。

2.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判断酸(或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同向改变(如PCO2增加且pH值也升高),为代谢性的;异向改变则为呼吸性的。因此,就产生了四种基本血气类型,即呼吸性酸中毒(简称呼酸)、呼吸性碱中毒(简称呼碱)、代谢性酸中毒(简称代酸)和代谢性碱中毒(简称代碱)。 3.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判断基本的呼吸性因素和代谢性因素 最后须分清基本的呼吸性(始发)因素和代谢性(始发)因素。若为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 mmHg,单纯呼吸性酸(或碱)中毒者PCO2每改变10 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例如,若PCO2为30 mmHg(降低10 mmHg),那么pH值应为7.48(增加0.08);而若患者的PCO2为60 mmHg(增加20 mmHg),则pH值应为7.24。 若不符合该比例,表明还存在第2种因素,如呼酸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酸、代酸合并呼碱等,甚至三重酸碱失衡。这时,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的pH值;若实际pH值低于理论值,说明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反之,若实际pH值高于理论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须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有±0.02的波动。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张永昶深圳市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刘芳)

动脉血采集及血气分析

动脉血的采集 1、采血用物 无菌治疗盘、血气针。 2、部位选择及穿刺角度 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一般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决定选择其一。我们通常选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不常用。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桡侧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穿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进针角度一般选择20°~30°为宜。股动脉直径相对较粗,动脉搏动感强,虽位置较深但直刺易刺入,且周围组织可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故股动脉穿刺取90°角进针。 3、穿刺的方法和步骤 (1)了解病情,并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取得配合。备好所有物品和器具。 (2)通过患者情况及动脉搏动强弱选择穿刺部位,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体位。 (3)常规消毒患者的穿刺部位及操作人员的左手中、食指。必要时用0.5%的利多卡因0.25ml做穿刺部位的局部麻醉。 (4)右手握注射器,左手摸动脉搏动感最强处,找准穿刺点,两指分开,目的是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若穿刺桡动脉,让患者的手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空针保持20~30°角,针头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血管。若穿刺股动脉,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空针保持90°角,穿刺针垂直刺入动脉,皮肤进针部位应在脉搏搏动感最强处。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进入针芯。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针到皮下(不要完全拔出),根据动脉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见鲜血,利用动脉压力将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获取足够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棉签并压迫穿部位10~15min,排出针管内的气泡,穿刺针套上橡皮套,以隔绝空气。 (5)标本在两手间滚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立即 送检。 六、注意事项 1、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 好保护措施。 2、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休息15~

教你快速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判断是否有酸碱中毒) 正常值:pH 7.35--7.45 pH < 7.35 酸中毒; pH > 7.45碱中毒 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 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找原发) 呼吸性酸碱中毒只看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 PCO2:35~45mmHg 中间值40 mmHg pCO2<35mmHg 呼吸性碱中毒; pCO2>45mmHg呼吸性酸中毒 记住: H2O + CO2 ? H2CO3 二氧化碳分压代表酸性物质 代谢性酸碱中毒只看碳酸氢根离子 正常值:Hco3- 22—27mmol/L 中间值24 mmHg Hco3- < 22 代谢性酸中毒; Hco3-> 27 代谢性碱中毒 记住: HCO3- + H+ ?H2O + CO2↑,碳酸氢根离子代表碱性物质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找公式) 10 ( PCO2) 4( Hco3-) 10 ( PCO2) 5( Hco3-) 10 ( Hco3-) 6( PCO2) 10 ( Hco3-) 7( PCO2) 1)公式左边均为10,公式右边是4-7 2)10-4;10-5呼吸性;分别代表呼吸性酸中毒(10-4);呼吸性碱中毒(10-5) 3)10-6;10-7代谢性;分别代表代谢性酸中毒(10-6);代谢性碱中毒(10-7) 4)公式的意义在于,当机体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为保持酸碱平衡,需要用代谢性酸中毒来代偿,但是代偿的结果就是碳酸氢根离子比正常的22mmol/L还要低,但是当碳酸氢根离子18mmol/L时存在2重可能,一种是机体为了代偿呼吸性碱中毒,自动开始减少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生理性的使得碳酸氢根离子低于正常;另一种可能,机体本身就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病理性的使得碳酸氢根离子低于正常。这个公式就可以解决这个度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中的10,4,5,6,7都是比值。 该公式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例如情绪激动所致呼吸性碱中毒不适用该公式。 第四步:判断呼吸衰竭 正常: PAO2> 80mmhg 低氧血症:80mmhg< PAO2>60mmhg I型呼吸衰竭:paO2 < 60mmHg;paCO2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paO2 < 60mmHg伴paCO2>50mmHg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氧浓度计算方法;21+4×氧流量;如上呼吸机应在化验单上注明呼吸机参数及采血时间。(2)、采血是指导患者尽量放松平静呼吸,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 血,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预防感染。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首选桡动脉,必要时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6)、血气分析参考值 PH值:7.35~7.45.(PH<7.35为失代偿性酸 中毒;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动脉血氧分压(PaO2):95~100mmHg。(PaO2是判 断是否缺氧及其程度的 重要指标。PaO2<60 mmHg是判断呼吸衰竭的 标准,<30 mmHg可有生 命危险。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5~0.9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 (PaCO2衡量肺 泡通气功能的 指标。肺泡通 气不足,PaCO2 增高,当PaCO2 大于50mmHg 时,提示呼吸 性酸中毒,亦 为Ⅱ型呼吸衰 竭的标准。肺

泡通气过度, PaCO2则下降。)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 mmol/L。(AB 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 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处 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 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 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 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 为呼吸性酸中毒。) 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 mmHg。(代 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 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 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 是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 显上升。) 剩碱值(BE):-3~+3 mmol/L.(正值指示增加, 负值指示降低。) 阴离子隙(AG):8~16 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 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快速读懂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简易、快速三步诊断法 对动脉血气结果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多种疾病的快速识别和处理,然而,许多医生面对这些结果常感到困惑。因此,本文提供一个简单易记的三步血气分析法,使临床医生能快速地评估和处理病人。 一、血气分析的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05。如果pH≤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 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

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二、实例 例1.病人的pH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例4.病人的pH为7.25,PCO2为25mmHg,PO2为90mmHg。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氧浓度计算方法;21+4×氧流量;如上呼吸机应在化验单上注明呼吸机 参数及采血时间。 (2)、采血是指导患者尽量放松平静呼吸,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 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预防感染。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首选桡动脉,必要时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 (6)、血气分析参考值 PH 值 :~.(PH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动脉血氧分压(PaO 2):95~100mmHg 。(PaO 2是判断是否缺氧及其程度的 重要指标。PaO 2<60 mmHg 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标

准,<30 mmHg可有生命危险。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35~45mmHg。(PaCO 2 衡量肺泡通气功能 的指标。肺泡通气不足,PaCO 2 增高, 当PaCO 2 大于50mmHg时,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亦为Ⅱ型呼吸衰竭的标准。肺 泡通气过度,PaCO 2 则下降。) 实际碳酸氢根(AB):~L。 标准碳酸氢根(SB):~ 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 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处SB也反映代谢因 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 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 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 二氧化碳总量(TCO 2):参考值24~32 mmHg。(代表血中CO 2 和HCO 3 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是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剩碱值(BE):-3~+3 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指示降低。) 阴离子隙(AG):8~16 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O 2 、BE(或AB)判断失 衡,根据PaO 2及PaCO 2 。PH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 酸碱失衡。PaCO 2 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范围提示代谢性酸碱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