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严重腹泻 严重呕吐 SAP急性期
空肠瘘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投给途径
口服
管饲技术
鼻胃管
鼻肠管




鼻 十 二 指 肠
鼻 空 肠 管
瘘 管
造 瘘 管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6周?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鼻胃(肠)管途径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意识障碍 昏迷
吞咽咀 嚼困难
消化道瘘
脏器功 能障碍
口、咽 食道手术
高代谢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小肠广泛切除术后早期 麻痹性、机械性肠梗阻
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肠内营养及护理
主要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 2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3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 4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5 肠内营养投给前的注意事项 4
6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 5
肠内营养的概念

肠外营养



肠内 营 养
是指经肠道用口服、鼻胃(肠)管或胃肠 造瘘来提供可满足、超过或补充机体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它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经皮内镜引导下空肠造口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增加腹腔压力,增加返流及吸入 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循环功能 进一步恶化
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患者, 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如何判断肠内营养是否能开展?
•第一天:4-6小时检测胃潴留,胃潴留液<200ml,只 要无明显腹胀,无肠内营养禁忌症,可给予肠内营养。 •美蓝吸收实验。 肠鸣音: 危重病人听不到肠鸣音很常见,并不意味小肠没有 吸收功能。不要因为没有肠鸣音,而停止EN或降低 速度。
P=0.004
早期肠内营养的住院时间比肠外营养显著减少1.2天
LO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住院时间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的优势小结
生存 感染并发症 -0.6% -8%
营养不良的原因
一周以上的主动摄食不足 疼痛,恶心,吞咽方面的问题,等等。 持续性腹泻 肿瘤治疗 因诊断需要反复禁食 术前禁食 术后经口摄食不足超过 > 5 天

营养不良影响预后的因素
体重超重 > 30%
体重丢失 > 10%(原有体重值) 血清白蛋白 < 30g/l 总淋巴细胞计数 < 1500/ mm3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实施时机
进入ICU24-48小时内, 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 如存在休克或使用大剂量升压药等急性复苏早期阶段 暂缓。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延迟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患者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并 很难为后期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营养摄入不足: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

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专家共识(2021版)该专家共识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和护士一份关于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指南。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背景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扶持来维持营养平衡。

然而,肠内营养扶持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为了提高危重病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我们需要在肠内营养扶持过程中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预防与处理1. 肠内营养扶持前的评估:在给予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营养状况、消化功能、肠道通透性等方面的评估。

2. 营养支持配方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配方,例如高蛋白配方、高能量配方等。

3.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体重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4. 肠内营养管道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道,例如胃管、空肠管等。

5.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肠内营养扶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6.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腹泻、肠梗阻、肠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危重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扶持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结论该专家共识提供了关于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指南,帮助临床医生和护士提高危重病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实施肠内营养扶持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注:本文档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判断进行。

)。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营养和肠内营养基础 (1)二、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徒手鼻肠管置入术的临床实践 (3)三、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及胃造瘘术 (5)四、磁导航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 (7)五、手术——胃肠造瘘术 (9)六、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10)七、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12)八、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14)九、介入下胃造瘘术 (16)十、急诊肠内营养的选择与应用 (18)十一、肠内营养支持及营养液的选择 (20)十二、重症监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研究新进展 (22)十三、家庭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维护 (23)十四、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25)十五、特殊疾病与肠内营养治疗流程 (27)一、营养和肠内营养基础1.通过营养不良评估,多少分属于重度营养不良,急需进行症状改善和/或同时进行营养干预()A.≥5分B.≥9分C.≥3分D.≥6分E.≤5分参考答案:B2.下列食物中,属于高GI食物的是()A.猕猴桃B.南瓜C.橙子D.红薯E.花生米参考答案:B3.多肽是()个以上的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A.3B.5C.7D.10E.1参考答案:D4.肠外营养的绝对禁忌中不包括()A.呕吐或腹泻B.完全性肠梗阻C.严重消化道麻痹D.高流量小肠瘘E.休克参考答案:A5.正常人体的能量消耗,占比最大的部分是()A.基础代谢B.体力活动C.食物热效应D.生长发育E.有氧运动参考答案:A二、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徒手鼻肠管置入术的临床实践1.徒手鼻肠管置管前需准备盐水或注射用水()A.100mlB.300mlC.500mlD.1000mlE.1500ml参考答案:C2.判断管端位置:回抽液进行测试,pH()提示为肠液,pH()为胃液A.>3;<5B.>5;<4C.>2;<4D.>7;<9E.>7;<5参考答案:E3.在幽门后喂养的优点中,不包括()A.高效、无痛、廉价B.减少误吸C.减少感染D.生理腔加温增加顺应性E.非计划拔管率/脱管率低于胃内途径参考答案:A4.短期十二指肠、空肠喂养首选()A.单腔鼻肠管B.双腔鼻肠管C.三腔鼻肠管D.四腔鼻肠管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5.鼻肠管插管前禁食多久()A.1hB.10hC.4hD.7hE.10min参考答案:C三、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及胃造瘘术1.PEG术后()h方可行胃内管饲A.6-12B.3-5C.2-3D.4-6E.7-14参考答案:A2.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牵拉法)一般穿刺点选择在左上腹肋缘下中线外()cm处A.1-2B.2-3C.4-6D.8-10E.3-5参考答案:E3.经鼻肠管的禁忌证包括()A.短期肠内营养患者B.上消化道出血C.胃肠动力紊乱D.颅脑损伤E.吞咽困难参考答案:B4.在肠内营养的优势中,不包括()A.供给的营养更多B.符合生理过程C.避免肠外营养所致严重的并发症D.易于操作E.费用相对较低参考答案:A5.PEG的优点中,不包括()A.创伤小,恢复快B.适合长期管饲喂养C.易于操作,价格低廉D.避免鼻饲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风险E.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自由活动度)参考答案:C1.磁导航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2.回抽液测试中,如pH()提示为肠液A.≥5B.<4C.>7D.>9E.≤8参考答案:C3.磁导航鼻肠管置入术的优点(SAFE)分别代表()A.安全、准确、迅速、实惠B.方便、迅速、舒适、微创C.微创、实惠、简单、可靠D.易掌握、易操作、易评估、恢复快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4.经胃路径的肠内营养,其适应证不包括()A.具有咽反射B.胰腺炎C.没有胃食管反流D.正常的胃排空能力E.胃部没有原发性疾病参考答案:B5.关于磁悬导航置管的禁忌证,包括()A.胰腺炎B.肿瘤C.炎症性肠病D.胃食管瘘E.肠坏死参考答案:E6.血小板计数为(),是磁悬导航置管的禁忌证A.<50×109/LB.<40×109/LC.<60×109/LD.>50×109/LE.>45×109/L参考答案:C四、手术——胃肠造瘘术1.胃造瘘术的体位,一般采用()A.俯卧位B.截石位C.仰卧位D.站立位E.右侧卧位参考答案:C2.胃癌全胃切除术选定吻合口远侧()cm作为空肠穿刺点A.1-3B.2-4C.5-10D.3-6E.10-15参考答案:C3.关于胃造瘘术的适应证,说法错误的是()A.时常感觉胃痛,不消化,有积食者B.食管癌或贲门癌引起梗阻,患者不能进食而病灶又不能切除者C.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有明显的消瘦、贫血,为了维持营养,改善全身情况D.咽、喉、口腔严重病变,患者不能经口进食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长期经胃输注肠内营养液者参考答案:A4.暂时性胃造口术适用于生存期()的患者A.短于一个月B.长于两个月C.长于六个月D.短于三个月E.短于半年参考答案:D5.胃造瘘术按功能分类,()不属于暂时性胃造口术A.经皮内镜胃造口术B.吻合器管状胃造口术C.腹腔镜胃造口术D.Stamm胃造口术E.Witzel胃造口术参考答案:B五、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1.组件膳(膳食纤维)水溶性的特点是()A.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重量和体积B.增加食糜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C.刺激黏膜增殖,促进肠壁肌层的生长D.增加粘稠度E.缩短食糜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参考答案:B2.组件膳(精氨酸)特点与功能中,不包括()A.参与了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B.是促进胶原组织、谷氨酰胺等多种物质合成的前体,加速创伤的修复和愈合C.是条件必需氨基酸,有免疫调节功能,抑制实体肿瘤体积和转移D.治疗酸中毒E.提高精子的质量和运动能力参考答案:A3.下列食物中,属于中GI的是()A.葡萄糖B.土豆泥C.蜂蜜D.葡萄干E.花生米参考答案:D4.在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中,()属于双糖A.葡萄糖B.棉子糖C.乳糖D.木糖醇E.果胶参考答案:C5.营养风险筛查()分以上,营养评估(+)都要进行营养治疗A.1B.2C.3D.4E.5参考答案:C六、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1.关于腹泻说法错误的是A.排便次数每日超过3次,含水量在80%以上且不成形B.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应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D.腹泻的发生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大便失禁等问题E.2%-63% 的腹泻发生在鼻胃管饮食期间参考答案:C2.肠内营养的优势不包括A.采用管饲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能量及营养基质的营养治疗方式B.有利于内脏蛋白合成与代谢物质调节C.防止肠道菌群移位D.对循环干扰较少E.操作方便,管理便利,费用经济参考答案:A3.推荐临床医务人员应将气管导管的囊内压维持在A.10-20cmH2OB.25-30cmH2OC.20-30cmH2OD.35-40cmH2OE.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4.肠内营养配方或制剂选择上,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可通过肠内营养制剂增加可溶性纤维素(20 g/L)来减轻腹泻B.可使用重构式肠内营养配方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腹泻发生率C.可使用短肽类肠内营养液D.在营养制剂里添加水或有色物质E.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疾病状况、胃肠道功能状况和重症患者液体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热量和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参考答案:D5.肠内营养并发症不包括A.腹泻B.心慌C.误吸D.腹腔内高压E.腹胀参考答案:B七、肠内营养泵的使用1.肠内营养泵恒温输注的温度控制在A.25-30度B.30-35度C.35-45度D.45-50度E.37-40度参考答案:E2.肠内营养泵的适应证不包括A.输注较稠厚的肠内营养液患者B.血糖水平明显波动者C.胃十二指肠或空肠输注患者D.须严格控制输注速度与持续时间者E.需输注高能量、高营养密度配方营养液的患者参考答案:B3.肠内营养泵自动灌注模式A.自动充盈管路,减少工作量B.不可随时停止灌注C.保持滴斗高液面,减少不必要的报警D.可自动调整液体在管路中的位置E.可自动快速冲洗管路参考答案:A4.肠内营养泵应具备的要求不包括A.使用方法清晰明确,面板按键操作简单,易于使用B.具有“声音+视觉”报警装置C.泵管材质安全可靠,不含有害物质D.禁止用于床旁输注E.微电脑控制,可提供准确的体积输送参考答案:D5.肠内营养泵提示“暂停超时”时,应A.检查加温器表面温度,以握住加温器不烫手为准B.联络售后人员检查维修C.按“返回”键继续使用或按“关机”键关机D.检查泵管安装位置是否正确E.检查营养液是否输送完毕参考答案:C八、介入下胃造瘘术1.下列关于经皮胃造瘘术并发症的处理,错误的是()A.胃肠道出血:立即拔出,并监测是否内出血B.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生C.PG营养管堵塞或滑脱:如导管堵塞,则须更换,切勿用高压冲洗或导丝再通D.吸入性肺炎:可能与食管反流有关。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背景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是保证重症患者营养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肠内营养补给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特制定了以下专家共识,旨在防护并控制常见的并发症。

共识内容1. 选择合适的患者: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适应症包括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手术后、肠瘘、胃肠道短暂功能丧失等。

在进行肠内营养补给前,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 营养支持团队的合理组成:肠内营养补给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和监护。

该团队应包括医生、护士、临床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

3. 严格的操作规程:肠内营养补给的操作规程应明确、详细,并得到全体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熟练掌握。

包括肠内营养补给的准备、注入、监测等环节,都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 营养补给的监测和评估:在进行肠内营养补给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补给的方案。

5.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肠内营养补给并发症包括感染、胃肠道不适、电解质紊乱等。

为了预防并控制这些并发症,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6. 患者家属的指导和支持:患者家属在患者肠内营养补给过程中的参与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应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教育,使其了解肠内营养补给的目的、操作要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结论本专家共识提供了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的指导原则。

通过合理的患者选择、专业的营养支持团队、严格的操作规程、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患者家属的指导和支持,可以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旨在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和恢复。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腹泻时是否需要立即停止输注? ▪ 建议不要因ICU患者发生腹泻而自动终止肠内营养,而应继续喂养,
同时查找腹泻原因以确定适当的治疗。在治疗细菌过度繁殖时能 通过选择性肠道去污,选择膳食纤维丰富的饮食或服用消化酶来 减少腹泻。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代谢性并发症的处理 ▪ 高血糖患者可选用糖尿病专用配方,并进行胰岛素控制。低血糖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 抗生素相关腹泻 (1)合理使用抗生素。 (2)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注意要与抗生素间隔2~4 h服用。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腹痛、腹泻是否与营养液加温输注有关? ▪ 研究表明当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3 ℃~37 ℃时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
适合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营养液温度恒定在36.9 ℃~37.9 ℃时, 可减少患者腹泻、腹痛的发生。 ▪ 当营养液匀速输入时,存在人体自身加热的过程,到达胃时已经 能够达到或接近人体温度,因此不建议对肠内营养液进行常规加 温输注。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禁忌证 1. 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 2. 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 3.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4. 休克。 ▪ 慎用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症状明显的糖尿
病、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及糖代谢异常患者。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 胃肠道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优点
1. 刺激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符合生理,易于吸收。 2. 利于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3. 减少内毒素释放与菌群异位,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4. 保持肠道固有菌丛生长,防止菌群失调。 5. 刺激肠蠕动,减轻肠毒素吸收。 6. 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的结构,刺激黏膜繁殖,促进肠上皮修复。 7. 营养全面、安全、价格较低。

中国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

中国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

中国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患者的疾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是危重症患者首选的喂养方式,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能保持患者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但在临床实践中,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极易发生腹泻、误吸、高水平胃残余量(GRV)和腹胀等并发症。

因此,科学、规范地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腹泻是肠内营养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定义为排便次数每日超过3次,含水量在80%以上且不成形。

为了评估腹泻的程度,推荐采用Hart腹泻计分法进行评估。

对可能导致腹泻的感染性或其他疾病进行评估,包括腹部检查、排便量、粪便性状、粪便细菌培养、电解质检查、药物治疗的使用等。

肠内营养相关腹泻并发症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患者的病情、营养液的种类、供给营养液的技术、肠道对营养液刺激而发生的分泌反应、低蛋白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禁食等。

因此,应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对于行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应尽早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抑酸药和口服钾制剂的应用。

对于肠内营养性腹泻,需考虑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甘露醇、乳果糖口服液等异山梨糖醇、碳水化合物作为辅料的药物。

在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疾病状况、胃肠道功能状况和重症患者液体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热量和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

对于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可通过改变营养配方/方案,如肠内营养制剂增加可溶性纤维素(20g/L)来减轻腹泻。

1.4.3建议避免在营养制剂中添加水或有色物质,以确保制剂的纯度和质量。

这是一个B级推荐,一致性为75.86%。

1.5药物干预部分提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建议使用酵母菌或益生菌来预防由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腹泻。

这是一个B级推荐,一致性为86.21%。

其次,通过实施肠内营养联合持续胰岛素泵入注射,可以改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腹泻问题。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1 机械性并发症1.1 喂养管放置不当该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鼻胃或鼻十二指肠及空肠置管者,插管时误将喂养管置入气管、支气管内,严重者可穿破肺组织及脏层胸膜,引起气胸、血气胸、脓胸、气管胸膜瘘及肺出血。

一旦发现喂养管有误插,应立即将导管拔出,并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表现,及时作相应处理。

预防的方法是仔细操作,严格插管的操作程序和原则,鼻饲管(鼻肠或鼻胃管)放置后,抽吸、注气听诊或X线等证实导管尖端是否在消化道内。

1.2 鼻、咽及食管损伤鼻、咽不适或损伤主要是长期放置粗而硬质的喂养管,压迫鼻、咽部或食管壁,造成黏膜糜烂和坏死。

因此,插管时应选用质地软、口径细的聚氨酯和硅胶导管,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轻柔,遇有阻力应查明原因,不可冒然硬插。

亦可选用其他途径,如通过胃造口或空肠造口进行肠内营养。

1.3 喂养管堵塞喂养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是喂养管内径小,营养液粘稠,膳食残渣和粉碎不全的药片碎片黏附于管腔内或是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等。

预防的主要措施为每次输注或每输注2—8小时用20—50ml清水冲洗,如发现阻力大随时冲洗。

选择合适口径的喂养管,应用营养泵持续匀速输注。

1.4 喂养管拔出困难长期使用硬质喂养管,喂养管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胃肠黏膜中,导致喂养管拔出困难。

可以选用其他途径,如改用胃造口或空肠造口方式。

空肠造瘘管与肠壁或腹壁脏层缝合结扎固定过紧也会造成喂养管拔除困难或阻力很大。

此时,可剪断造口管,使其远端由肠道排出。

1.5 喂养管移位和脱出喂养管固定不牢或长期置管、固定导管的缝线松脱及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严重呕吐均可导致喂养管脱出。

一旦发生不仅使EN不能进行,而且在造口置管的患者尚有引起腹膜炎的可能。

因此,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加强护理与观察,严防导管脱出。

1.6 误吸因呕吐导致的误吸常用于虚弱、昏迷的病人,在食道返流者中呕吐或咳嗽后易发生。

肠内营养中氨基酸PH值较低,误吸后对支气管粘膜刺激性较强,一旦发生吸入性肺炎,较为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