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年龄问题(三)含答案解析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年龄问题(三)含答案解析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年龄问题(三)含答案解析

年龄问题(三)

1. 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年龄与和差倍分问题综合

【例 1】 王刚、李强和小莉、小芳是两对夫妻,四人的年龄和为132,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

岁.小莉(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3年级,初赛

【解析】 通过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岁.知道李强和小莉才是夫妻,那么小莉比李强小5岁,

王刚和小芳是夫妻,小芳比李强小6岁,小芳又比王刚小5岁,可见王刚比李强小1岁,画图如下:

我们可以先求出李强的年龄:(132+1+6+5)÷4=36(岁),那么小莉的年龄是:36-5=31(岁)。

【答案】小莉31岁。

【例 2】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例题精讲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1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

【答案】孩子8岁,爸爸妈妈32岁

【例 3】 父子年龄之和是45岁,再过5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再过5年,父子俩一共长了10岁,那时他们的年龄之和是4510=55+(岁),由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倍,因而55岁相当于儿子年龄的41=5+倍,可以先求出儿子5年后的年龄,再求出他们父子今年的年龄.5年后的年龄和为:455255+?=(岁);

5年后儿子的年龄:554111÷

+=()(岁) 儿子今年的年龄:1156-=(岁),父亲今年的年龄:45639-=(岁)

【答案】儿子6岁,父亲39岁

【巩固】 父子年龄之和是60岁,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8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608244-?=(岁),又知道8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

子的3倍,由此可得:

儿子:608231819-?÷++=()()(岁);父亲:601941-=(岁)

【答案】父亲41岁,儿子19岁

【例 4】 王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20岁,李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

18岁.王老师今年32岁,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王老师比李老师大2031836?-?=(岁).故李老师今年的年龄为32626-=(岁).

【答案】26岁

【例 5】 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把小明的年龄看成是一份,那么爸爸的年龄是四份少2,根据和倍关系:

小明的年龄是:(53+2)÷(4+1)=11(岁),

爸爸的年龄是:53-11=42(岁),

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差是:42-11=31(岁).

【答案】31岁

【例 6】 我们每次过生日都要吃蛋糕,一般蛋糕上面都要插蜡烛,而且蜡烛数目恰好等于他生日那天的年龄.

小明每年过生日都要吃蛋糕,今天又是小明的生日,从出生到今天,他的生日蛋糕共有24根蜡烛,则小明今天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岁生日.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学而思杯,4年级,第2题

【解析】 12345621+++++=,123456728++++++=,无法达到24。所以小明不是每年都能过生日,

只有二月29日会使得他每四年过一次生日。2446÷=,6123=++,小明过得是4岁、8岁、12岁生日。所以小明今天过的是12岁生日。

【答案】12岁。

【例 7】 甲、乙、丙三人平均年龄为42岁,若将甲的岁数增加7,乙的岁数扩大2倍,丙的岁数缩小2倍,

则三人岁数相等,丙的年龄为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迎春杯,决赛

甲增加7岁后,三人总年龄是4237133?+=岁,并且这时丙是甲的2倍,甲是乙的2倍,丙是乙的4倍,所以这时乙的年龄是423712319?+÷++=()()(岁),所以丙的年龄是19476?=(岁)

【答案】76岁

【例 8】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4倍少3,甲在3年后的年龄等于乙9年后的年龄,问甲、乙现在各几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甲在3年后的年龄等于乙9年后的年龄,也就是甲在3年后的年龄比乙在3年后的年龄多6岁,即

甲、乙两人年龄差为6岁.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4倍少3,即“甲的年龄+3”就是乙年龄的4倍,刚才已经得到甲、乙两人年龄之差为6岁,所以“甲的年龄+3”与乙年龄之差为639+=,问题就转化为“差倍问题”了.乙年龄为:(933)(41)3-+÷-=(岁),甲年龄为:3439?-=(岁).

【答案】甲年龄为9岁,乙年龄为3岁

【例 9】 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

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祖父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大,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因为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所

以年龄差是小明年龄的5倍,从而是年年差是5的倍数,同理,由“几年后,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知道年龄差是4、3的倍数,所以,年龄差是54360??=的倍数.而60的倍数是:60,120,…,合理的选择是60,今年小明的年龄是60512÷=(岁),祖父的年龄是12672?=(岁).

【答案】72岁

【例 10】 梁老师问陈老师有多少子女,她说:“现在我和爱人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6倍;两年前,我

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10倍;六年后,我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3倍.”问陈老师有多少子女.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2年前,年龄差是子女年龄和的10-1=9倍;今年,年龄差是子女年龄和的6-1=5倍;6年后,年龄

差是子女年龄和的3-1=2倍.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这个题中的年龄差不是一定的,否则年龄差是9,5,2倍数,至少是90,这是不合常理的,也就是说子女个数不会是2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设陈老师有1个子女,很快就会得到矛盾,最后可以算出陈老师是3个子女.

【答案】3个

【例 11】 同学们可能知道,歌星、影星一般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年龄。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一个记者千

方百计要从一个女影星嘴里打听出她的年龄。影星不想说谎,却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年龄讲出来,于是就对记者说:“我5年后岁数的5倍,减去我5年前岁数的5倍,正好是我现在的年龄。”记者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影星的年龄。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个影星今年到底多少岁了?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可以假设影星现在的年龄是a 岁,那么她5年前、5年后的年龄分别是()55a -岁和()55a +岁。两

者相差()()555550a a +--=(岁),所以这个影星今年的年龄是50岁。

同学们可以考虑一下,自己5年后比5年前的年龄大多少岁?自己的爸爸、妈妈5年后又比5年前的年龄大多少岁呢?我们会发现,都是10岁。所以,这个影星今年的年龄是()55550+?=(岁)。

【答案】50岁

【巩固】 一位美妇,人到中年,很不愿提起自己的年龄,但她又从不愿说谎。一天,有人问及她的年龄,她

只好实话实说:“我4年后的年龄的6倍减去我3年前的年龄的6倍,就是我现在的年龄。”这位妇人今年________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3年级,决赛

的六倍为:(4+3)×6=42(岁),所以她现在年龄是42岁。

【答案】42岁

【例 12】 3年前姐姐与妹妹的年龄比为5:2,2年后姐姐和妹妹的年龄比为10:7,问姐姐和妹妹的年龄

差为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这样年龄差为3份,从3年前到2年后是5年,恰好对应5份,所以姐姐和妹妹的年龄差为3岁

【答案】3岁

【巩固】 今年,小军和小勇的年龄的比是3:5,两年后,两人的年龄的比是2:3,那么,小军今年 岁,

小勇今年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第11题

【解析】 两年后,两人的年龄比试2:3,也即4:6,跟现在的年龄比3:5相比正好每个人都增加了1份,

说明1份正好是2年,所以,小军今年是2×3=6(岁),小勇今年是2×5=10(岁)。另本题还可以方程解。

【答案】6岁

【例 13】 小明今年的年龄是他出生那年的年份的数字之和.问:他今年(1995年)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华杯赛,初赛

【解析】 设小明出生那年是19ab 年,则199510a b a b +++=--,从而有11285a b +=.若8a ≥,则

11285a b +>;若6a ≤,则112662984a b +≤+?=.所以必有7a =,4b =.小明今年是

197421+++=或1995197421-=(岁)

. 【答案】21岁

【例 14】 小明爷爷的年龄是一个二位数,将此二位数的数字交换得到的数就是小明爸爸的年龄,又知道

他们年龄之差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小明的年龄。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华杯赛,初赛,第9题

【解析】 设爷爷的年龄是1Oa +b ,其中a 、b 都是数字,则爸爸的年龄是1Ob +a ,年龄差是:(10a +b )-(10b

+a )=9×(a -b );这差是4的倍数,所以a -b 是4的倍数,但a ≤9,而根据常识,小明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十几岁,因此b ≥2,a -b ≤7,从而,必有a -b =4.小明的年龄是9×(a -b )÷4=9(岁)。

【答案】9岁

【例 15】 已知小明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不同,且相差不超过10岁。如果去年,今年和明年,爸爸和妈妈

的年龄都是小明年龄的整数倍,那么小明今年__________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一试,第15题

【解析】 爸爸、妈妈、小明三人的年龄在去年、今年和明年各是3个连续自然数,爸爸、妈妈的年龄差不超

过10岁,且均为小明年龄的倍数,则小明年龄只能是2岁(去年、今年依次为1、2、3岁),否则 10龄龄龄??>??小明去年年,今年年,明年年,例如:[234]1210,

,=>,则小明父母年龄不可能相差在10岁以内可构造出满足题意的解,如:爸爸:37,38,39;妈妈:31,32,33;小明:1,2,3;∴小明今年2岁。

【答案】2岁

【例 16】 小明爷爷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将此两位数的数字交换得到的数就是小明爸爸的年龄,又知道

他们的年龄的差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小明的年龄.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华杯赛,初赛

【解析】假设爷爷的年龄是10a b

()

+-

+,其中a、b都是数字,则爸爸的年龄是10b a

+,年龄差是10a b

a≤,而根据常识,小明爸爸的()().这差是4的倍数,所以a b

-是4的倍数,但9

-=?-

b a a b

109

年龄不可能是十几岁,因此2

a b

-=.

a b

-≤,从而必有4

b≥,7

小明的年龄是949

?-÷=

()(岁).

a b

【答案】9岁

【例17】一位一百多岁的老寿星(2001年时),公元2x年时年龄为x岁,此老寿星2001年是多少?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

【解析】2001年,老寿星100多岁,说明出生年份是18年.在此后的某一年,他的年龄为x岁,而那一年恰是公元2x年.平方大于1800而小于2001的数在40与45之间,这就大大缩小了思考范围,再通过检验就可确定x,进而确定老寿星的出生年份及2001年的岁数.

由于2

452025

=,所以x应在41~44之间.

=,2

401600

而2

=,2

=,所以x显然不等于41、42.

431849

441936

421764

411681

=,2

=,2

若43

x=,即1849年时43岁,则出生于1806年,2001年195岁;

若44

x=,即1936年时44岁,出生于1892年,2001年109岁.

可知比较合乎实际的答案是老寿星2001年109岁.

【答案】109岁

【例18】三个人的年龄和是75岁,最大的人比其它两个人的年龄和还要大15岁,最小的人是12岁,问三个人的年龄各是多少?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已知“最大的人比其它两个人的年龄和还要大15岁”,把“其它两个人的年龄和”看成一个数,还知道三个人年龄和是75岁,这便是转化成一个典型的和差问题,最大的人的年龄是:(7515)245

+÷=(岁),其它两人的年龄和是:(7515)230

-÷=(岁),已知最小的年龄是12岁,所以剩下的一人年龄为:-=(岁).

301218

【答案】最大45(岁),最小的是12岁,中间的是18岁

【例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7岁,最小的一个12岁,他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这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年龄是多少?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最小的一个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小的一个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看成一个数,把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也看成一个数.问题就转化为两个数的和是87,差是7.这是一个典型的和差同题.因此最小的一个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是:877247

()(岁).最小的12岁,

+÷=

因此最大的年龄为:471235

-=(岁)

【答案】35岁

【例20】五位老人的年龄互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比年龄最小的大6岁,已知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如果最小的比85只小1岁,那么由于这时其他人的年龄均不小于85岁,而最大的比85大615

-=岁,这样平均年龄必超过85岁;如果最小的比85小2岁,那么可能还有一人比85小1岁,但最大的比85大624

-=岁,而412

>+,从而平均年龄仍超过85岁;如果最小的比85小3岁,那么最大的比85大-=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正好是85岁,其他三人如果年龄是84、85、86(或83、85、87),那633

么五人平均年龄正好是85岁;如果最小的比85小4岁或小5岁,类似前面的分析可知,这时平均年龄必小于85岁.因此,最大的年龄一定是85388

+=岁.

【答案】88岁

【例 21】 今年儿子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

14,15年后,儿子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511

。今年儿子______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一试,第10题

【解析】 今年儿子的年龄相当于父子年龄差的11413

=-,15年后今年儿子的年龄相当于父子年龄差的551156=-,所以15年相当于父子年龄差的511632-=,年龄差为115302

÷=岁.今年儿子30310÷=岁. 【答案】10岁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三年级思维题(每日一练)

1、李芳和张红年龄的和是29岁;张红比李芳小3岁。两人各几岁? 2、先观察下图中前三个图形是怎样变化的;再画出第四个图形。 x月7日 1、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2、观察下图中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画出第四个图形。 x月8日 1、一个书架上、下两层共有书248本;如果从下层取出12本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等。问:上、下层各有书多少本? 2、分析下面两列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空。 (1)4;6;10;16;24;_____。 (2)1;4;9;16;_____;_______。 x月9日 1、冬冬家和学校相距620米;他每天上学和放学要走2个来回;冬冬每天走多少米? 2、小李原有8支铅笔;小林给小李4支铅笔;那么两人铅笔支数一样。小林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小林原来的铅笔支数是小李的多少倍? x月10日 1、甲有314本书;乙有256本书;甲给乙多少本两人的书才一样多? 2、分析下面两列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空。 (1)2;5;14;41;_____。 (2)l;1;2;3;5;8;_____。 x月11日 1、一根绳子长20米;对折两次后长度是()米;原来的长度是现在的()倍。 2、红球和白球合在一起是13个;白球和黑球合在一起是9个;红球和黑球合在一起是12个。三种球各是多少个?

1、10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做操;每2个小朋友之间间隔2米;这个队伍长多少米? 2、一把椅子6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4倍;一张桌子配6把椅子;买一套桌椅要多少元? x月15日 1、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合起来是15岁;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四倍。哥哥今年多少岁?弟弟呢? 2、聪聪家住第五层;每层楼梯18级;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x月16日 1、养鸡场要公鸡50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3倍多一些;4倍少一些;养鸡场的母鸡最多有多少只?最少有多少只? 2、红红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3秒。红红从一楼到六楼共要走多少秒? x月17日 1、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8分钟;照这样计算;把它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提示:锯10段要锯几刀?锯1刀要几分钟?) 2、甲、乙两个数之和为72;甲数除乙数商是2;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x月18日 1、乐乐家住在六楼;每一层要走24级台阶;她已经走了50级台阶;还要走多少级台阶才到家? 2、搬走全部菊花的一半多6盆;剩下4排;每排31盆;原来有菊花多少盆? (提示:先求剩下的盆数→再求一半的盆数→最后求原来的盆数) x月21日 1、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重9千克;油有多重?桶有多重? 2、根据下面竖式;求出“庆”+“祝”+“春”+“节”=_____。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

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学习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前提条件。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纬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那么,教师怎样通过明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谈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维。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这是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思维和兴趣这两者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有利于发现新事物和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调动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呢? 1、利用演示、操作。演示可把图由静变动,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起到直观的效果;操作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又增强了思维能力。 2、保护好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所发生的新异事物感到惊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究的心理倾问,它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 3、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教师讲、问牵着学生听、答的教学现象。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的建构。 4、考虑到学生现有心理水平,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为学生创造一定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教学时通过谈话、设问、提问、实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年龄问题_2020人教版

试卷第1页,总4页 2020年小学奥数应用题专题——年龄问题 1.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2.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3.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4.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5.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6.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7.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8.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9.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 10.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11.甲、乙、丙三人平均年龄为42岁,若将甲的岁数增加7,乙的岁数扩大2倍,丙的岁数缩小2倍,则三人岁数相等,丙的年龄为多少岁? 1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多少岁? 13.东东3年前的年龄与西西4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5岁,东东3年后的年龄等于西西l 年前的年龄,求东东、西西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 14.哥哥5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多少岁? 15.今年彬彬的年龄是表弟年龄的4倍,20年后,彬彬的年龄比表弟的年龄的2倍少l2岁,今年彬彬、表弟各多少岁? 16.甲现在的年龄是乙过去某一时刻年龄的2倍,那时甲正好是乙现在这样大,当乙到了甲现在的年龄时,甲与乙年龄之和为63,那么现在甲、乙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17.李伟5年前的年龄与张磊8年后的年龄相等,李伟4年后与张磊3年前的年龄和是36岁,李伟和张磊两人今年各多少岁? 18.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4倍少3,甲在3年后的年龄等于乙9年后的年龄,问甲、乙现在各几岁? 19.一天,小慧和刘老师一起谈心,小慧问:“老师,您今年有多少岁啊?”刘老师 回答说:“你猜猜,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1岁;当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34岁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年、月、日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应用题 第五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应用题 第八单元认识千米 第九单元认识吨 第十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十一单元认识分数(一) 第十二单元认识分数(二) 第十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 第十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二) 第十五单元统计与平均数 第十六单元认识小数(一) 第十七单元认识小数(二) 第十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6÷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2□8÷8的商是三十多,□里可能填()。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75,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 被除数是()。 3、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中间有0? 6)6□2 4、在□÷7=9……□中,被除数可能有几个?其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5、 3 □ □)3 □□ □□ □□ □ 3 8 6、 7 □ 5)□□□ □ 5 □□ 4 5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8、养殖场有300只鸡,鸡的只数是兔的3倍,把兔放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 9、两个水桶共盛水60千克,如果第一桶水倒出4千克则两个桶中的水同样多,求第一桶里原来盛水多少千克? 10、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已知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11、王庄有小麦、水稻田共180亩,小麦的亩数是水稻的2倍。王庄有小麦、水稻各多少亩? 1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13、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5岁,又知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爸爸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第三单元年、月、日 14、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经过()。

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培训心得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D.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并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思维导图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丰富,研究内容涉及思维导图的内涵、结构和特征、分类及其编制过程、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我国目前还处于介绍引进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对思维导图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软件较少,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内涵,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制图的策略、应用的注意事项几方面做初步探究。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思维导图能够构造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结构的掌握,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的工具 思维导图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与帮助,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知识的框架结构,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将教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概念的地位以及相关性,以便学生发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造思维的工具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宽泛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符合条件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会在头脑中萌发各种新的想法,且学生在构建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之后与他人的作品比较时还会有新的想法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五年级上册小数这一节内容时,通过与同学交流构建出这样一个思维导图。 (三)知识整合的工具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融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让学生从散杂、片断的机械式学习提升为注重关系并充满主动探究活力的有意义学习。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如周长、面积以及六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等。如何给学生讲述这些概念?怎样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怎样获得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复习内容,明确了复习的任务:(1)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表示的意义?(2)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3)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4)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将以上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并且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反思的工具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那么甲岁,乙岁. 2.父亲今年47岁,儿子21岁,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今年叔叔21岁,小强5岁, 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 4.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再过年妈妈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3倍. 5.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岁,爸爸今年岁. 6.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岁. 7.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 岁. 8.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那么母亲今年岁,女儿今年岁. 9.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年龄的3倍多1岁,叔叔岁,红红岁.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4岁,当二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弟弟岁,哥哥岁. 二、解答题 11.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前的年龄,求小刚、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12.哥哥5年前的年龄等于7年后弟弟的年龄,哥哥4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求兄弟二人今年的年龄? 13.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问今年父子二人各多少岁? 14.今年小刚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25年后, 小刚的年龄比明明的年龄的2倍少16岁,今年小刚、明明各多少岁?

———————————————答案—————————————————————— 一、填空题 1. 从年龄和中减去3岁就是2个乙的年龄. 乙的年龄:(33-3)÷2=15(岁) 甲的年龄:15+3=18(岁) 2. 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是(47-21)岁,几年前两人的倍数差为(3-1)倍,可求出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儿子几年前年龄:(47-21)÷2=13(岁) 几年前:21-13=8(年) 3. 先求出叔叔与小强年龄差,几年后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后小强的年龄. 小强几年后的年龄:(21-5)÷(3-1)=8(岁) 几年后:8-5=3(年) 4. 可先计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再过几年折倍数差,由此可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年龄. 小明几年后的年龄:(39-9)÷(3-1)=15(岁) 再过几年:15-9=6(年) 5. 由题意可知爸爸与明明的倍数差是(5-1)倍,而二人年龄差是28岁,由此可算出明明与爸爸的年龄. 明明年龄:28÷(5-1)=7(岁) 爸爸年龄:28+7=35(岁) 6. 可知两人年龄差是30岁,明年二人的倍数差是(3-1)倍,可得明年小强的年龄,由此算出今年小强的年龄. 小强明年年龄:30÷(3-1)=15(岁) 小强今年年龄:15-1=14(岁) 7. 由题可知二人的年龄差,4年后的倍数差,那么4年后儿子年龄可求,今年儿子的年龄也可求. 4年后儿子年龄:27÷(4-1)=9(岁) 儿子今年年龄:9-4=5(岁) 8. 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年龄和增加(3×2)岁,可得母女的3年后年龄和,又知母亲3年后年龄是女儿年龄5倍,可得出女儿3年后的年龄,由此可得今年母女的年龄. 3年后母女年龄和:48+(3×2)=54(岁)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 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

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龄问题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龄问题练习题 2、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3、玲玲和爷爷今年的年龄和是78岁,爷爷的年龄是玲玲的5倍,问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4、叔叔比小华大18岁,明年叔叔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小华今年几岁? 5、5年前,爷爷年龄是孙子年龄的8倍,今年孙子12岁,今年爷爷多少岁? 6、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亲与儿子的年龄和是78岁.母亲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7、小明今年7岁,妈妈今年27岁.小明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 8、今年孙子12岁,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6倍.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5倍? 9、8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6年后,母子的年龄和是78岁.母亲今年多少岁? 10、小明今年13岁,强强今年9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11、妈妈今年46岁,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2岁,三儿子8岁,要过多少年妈妈的岁数等于她三个儿子岁数的和?

12、4年前,小林的年龄是聪聪的2倍,4年后,他俩的年龄和是28岁.小林今年多少岁? 13、今年母子的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那么,今年母亲和儿子各是多少岁? 14、小明今年13岁,强强今年9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50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15、刘老师14年前的年龄相当于女儿14年后的年龄,当刘老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时,刘老师多少岁? 16、11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今年父亲和儿子各多少岁?

17、小鲸鱼说:“妈妈,当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鲸鱼妈妈说:“当我是你这么大时,你只有1岁.”求小鲸鱼和妈妈现在多少岁? 18、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11倍,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3倍,请问多少年后父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2倍?

小学数学三年级思维训练精品教案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一) 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 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 能力。 活动过程内容:A、某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偶数(双数),请你推算出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几? B、某年的9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三,这年的9月1目是星期几? 根据题意,画出月历表。 过程:(分析与解): A: 因为1日到28日这28天中共有4个星期日,其中只有2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现在知道这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可见另一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只能是30日,所以,.这个月的三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一定是2日、16日、30日。由此可知,15日是星期六。 B: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星期三到第五个星期三共有29天,9月份有30天,还剩1天。如果把这一天放在第五个星期三之后,就有5个星期四了,与题意不符。 所以,这一天只能放在第一个星期三之前,这样,这年的9月1日就是星期二。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二) 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 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 能力 活动过程 内容:例:A、(1)2,006年1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共有几个星期日? (2)2007年1月1日是星期一,2008年1月1日是星期几? B、小东一连撕掉几张日历纸,这几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加 起来恰好是60,你能知道小东撕掉几张日历纸吗?这几 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各是什么? 过程:(分析与解): A: (1)2006年1月1日是第一个星期日,2006年是平年,有365天。 365÷7=52……l 商52表示52个星期,余1表示12月31日是星期日。52 再加最后一个星期日,共有53个星期日。 (2)2007年的第一个星期日是1月7日。2007年是平年,有365天。 (365--7)÷7=51 (1) 51+1=52 共有52个星期日,这一年的12月31日是星期一,所以。 2008年1月1日是星期二。 B:我们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1)都是一个月的。 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19、20、21; 撕5张.日期数分别为10、11、12、13、14; 撕8张,日期数分别为4、5、6、7、8、9、10、11。 (2)分属两个月的。 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29、30、1; 撕4张.日期数分别为28、29、l、2

小学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有困难,但这里面其实有许多方法可以适用,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知识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

力。 1、实物演示法 页 1 第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的措施 清水县白沙乡中心小学王兴国 摘要: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构成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和判断面临的问题至关重要。其重点应当是正确判断,准确推理。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优化比较,引导思维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矗”,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在教学中,引导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面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 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既有智慧的火花,也有错误的泥沙,教师应当随时捕捉这一信息,巧妙地引导学生的认识,加以对比,在教师的引导比较中,让学生从表面上的“同”或“错”中悟出实质的“异”或“对”来。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学会了解辩证思维的方法-----比较。 二、设立机会,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之外,还应当让学生明白,

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主要措施应当是:首先思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不断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努力引导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 比如:画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既规则又美观的圆呢?你们可以想一想,说一说。有些学生不一会就概括出画圆的方法。我按照学生总结出的画圆的方法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标准的圆。这时,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我见时机成熟,急忙请学生再一次画圆。通过我的巡视和学生的互相检查,第二次画圆没有一个学生出错。然后我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归纳总结画圆的方法,把刚才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又在交流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方法。光讲不行,还要让学生有实践纠正的机会,于是我又给了学生再一次画圆的机会,这样一来,不明白的也充分理解了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只有这样,在理角画圆的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图形的形成过程大大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迈入知识的殿堂。 三、教师出错、学生质疑,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时也可以故意出现错误,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探究乘法分配律时,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我随手出了一道练习(660+60)÷6,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题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共13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2+7-20=25 ★=() (54-★)×9=72 ★=() 2、A乘4,再加上20,然后除以5,等于8,A是()。 3、篮子里有一些苹果,5个5个的数多1个,7个7个的数也多一个。篮子里至少有()个苹果。 4、甲仓库存粮80吨,乙仓库存粮56吨,每天从甲仓库运出8吨粮食,从乙仓库运出5吨粮食。那么()天之后两个仓库剩下的粮食就同样多了。 5、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4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分钟。 6、名华奥校今年招收二年级新生8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男人有()人。女生()人。 7、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共有学生46人,一年二班转到一年一班2人,两个班人数相等,原来一班有()人。二班有()人。 8、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三位数加三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从以上的解题中你是否发现规律了呢?请完成下面挑战题: 四位数加四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9、小李、小华比赛爬楼梯,小李跑到第2层时,小华正好跑到第4层。照这样计算,小李跑到第5层时,小华到第()层。 10、直接写出得数 (1)42+71+29+58= (2)526-73-27-26= (3)1457-(185+457)= (4)729+154+271= (5)516-56-44-16= 11、小明和小强原有书和相等,后来小明把书送给小强12本,这时小明和小强,()的书多,多()本。 12、一只鸭、一只鹅共重12千克。如果知道一只鸡和一只鸭共重7千克;一只鹅和一只鸭共重9千克,那么一只鸭是()千克。 13、把两张纸贴接在一起用一分钟,把同样6张纸连接贴成一张大纸,共用()分钟。 14、甲是乙的哥哥,丙是丁的弟弟,丁是甲的父亲,丙是乙的什么人?()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试题

年龄问题(A卷)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岁,弟弟岁. 2.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三年后甲比乙大4岁,今年甲岁,乙岁. 3.哥哥与弟弟三年后年龄之和是27岁,弟弟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问兄岁,弟岁. 4.小红今年10岁,她爸爸今年36岁,小红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5.小刚今年12岁,妈妈今年40岁, 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的3倍. 6.父亲今年49岁,儿子今年21岁,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7.小明今年14岁,奶奶今年74岁,奶奶岁时,正好是小明的7倍. 8.奶奶今年66岁,孙女今年10岁, 年后奶奶的年龄是孙女的5倍. 9.小红、小丽2年前年龄和是23岁,小红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今年小红岁,小丽岁. 10.小刚5年前的年龄等于小红5年后的年龄,小刚今年是小红年龄的3倍,小刚与小红今年的年龄分别是岁和岁. 二、解答题 11.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前的年龄,求小刚、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12.哥哥5年前的年龄等于7年后弟弟的年龄,哥哥4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求兄弟二人今年的年龄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问今年父子二人各多少岁 14.今年小刚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25年后, 小刚的年龄比明明的年龄的2倍少16岁,今年小刚、明明各多少岁 ———————————————答案—————————————————————— 1. 在年龄问题中,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量,在这道题中,兄弟两人相差5岁是不变的量,如果哥哥小5岁就和弟弟一样大,总数变为25-5=20(岁)相当于弟弟年龄的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 ()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