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全面介绍
高三生物关于疫苗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关于疫苗的知识点疫苗,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生物中,学习疫苗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相关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生物关于疫苗的知识点。
1. 疫苗的定义和作用疫苗是一种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品。
它由病原体的抗原物质制成,经过处理和杀死,使得抗原具备免疫原性且不致疾病。
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建立免疫记忆,使得机体在接触到真正的致病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2. 疫苗的组成和分类疫苗主要由病原体抗原、佐剂和稀释剂组成。
病原体抗原可以是整个病原体、病原体的表面分子或病原体的代表性分子。
佐剂可以增强病原体抗原的免疫原性,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
疫苗根据其来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亡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3. 疫苗的免疫机制疫苗通过模拟感染的方式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提供保护。
疫苗激活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促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淋巴细胞。
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记忆淋巴细胞能迅速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产生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防止疾病的发生。
4. 疫苗的接种策略和安全性疫苗接种策略是指根据病原体的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合理的接种时间和剂量。
常见的接种策略包括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和强化免疫。
疫苗在制备和接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其安全性。
制备过程中,病原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处理和杀死,确保其不具备病原性。
接种过程中,需要对接种对象进行全面的筛查和评估,以确保疫苗的接种安全。
5. 疫苗的应用和效果评价疫苗广泛应用于预防传染病,有效地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病。
疫苗的应用可以通过个体接种和群体免疫的方式进行。
个体接种可以提供个体免疫保护,群体免疫可以通过接种一定比例的人群,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阻断病原体的传播链。
疫苗的效果评价通常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学指标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的分类介绍(全面)

疫苗的分类疫苗是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身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包含细菌性菌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性虫苗。
例如我们公司生产的传染性鼻炎苗就是细菌性菌苗,新支减脑四联苗就是病毒性疫苗。
现代疫苗除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外,已扩展到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出现了治疗性疫苗及生理调控疫苗等新型疫苗。
根据疫苗的抗原性质和制备工艺,疫苗又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和基因疫苗三大类。
1.活疫苗的特点:活疫苗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产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力持久,有利于清除局部野毒;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但是,该类疫苗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危险;有不同抗原的干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条件下运输和储存,现在有些冻干疫苗里面加入了耐热保护剂,可以在2~8℃甚至更高的温度条件下运输与储存,我们公司生产的冻干疫苗就采用了耐热保护剂技术。
活疫苗包括传统的弱毒疫苗及现代的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及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
弱毒疫苗它是由微生物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并经连续传代和筛选,培养而成的丧失或减弱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但仍保存良好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株,经培养增殖后制备的疫苗。
我们公司生产的新城疫冻干疫苗和法氏囊冻干疫苗等都是弱毒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由于这种基因变化,一般不是点突变,故其毒力更稳定,返突变几率更小。
例如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是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致病性微生物的免疫保护基因插入到载体病毒或细菌的非必需区,构建成重组病毒或细菌,经培养后制备的疫苗。
该类疫苗不仅具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优点,而且对载体病毒或细菌以及插入基因相关病原体的侵染均有保护力。
同时,一个载体可表达多个免疫基因,可获得多价或多联疫苗。
目前,常用的载体病毒或细菌有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二类疫苗的介绍和说明

二类疫苗的介绍和说明《二类疫苗的介绍和说明》篇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二类疫苗。
你可能会想,二类疫苗是啥玩意儿呀?其实啊,这二类疫苗就像是疫苗家族里的“编外人员”,但可别小瞧它们哦。
咱先说说啥是二类疫苗。
简单来讲,二类疫苗呢,就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
这和一类疫苗可不一样,一类疫苗那是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免费的,就像每个宝宝出生后的“保护神套餐”。
可这二类疫苗呢,就像是额外的“保险”。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就说流感疫苗吧,这可是二类疫苗里的“明星产品”。
每到流感季,那流感就像个小恶魔,到处乱窜,一不小心就被它缠上了。
我有个朋友,之前没把流感当回事儿,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
结果呢,流感季的时候,那真是被折磨得够呛。
发烧、咳嗽、浑身没劲儿,就像个霜打的茄子。
后来啊,他就去接种了流感疫苗。
从那以后,他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再到流感季的时候,虽然周围还是有很多人“中招”,但他就像个没事儿人似的。
这流感疫苗就像是个小小的盾牌,把流感病毒这个小怪兽挡在外面呢。
还有那个HPV疫苗,这对于女同胞来说,那可太重要了。
HPV病毒就像个隐藏在暗处的小坏蛋,可能悄咪咪地就对咱身体搞破坏了,尤其是和宫颈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邻居家的姐姐,知道HPV疫苗后,立马就去接种了。
她当时还跟我说:“这就像给咱自己的身体提前安个小卫士,防止那些坏家伙入侵。
”你看,这二类疫苗多有用啊。
不过呢,二类疫苗也有一些争议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说,这自费的疫苗,是不是就是为了赚钱呀?也许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
毕竟是要自己掏腰包嘛。
但我觉得啊,这更多的是一种健康投资。
你想啊,生病去医院那得花多少钱啊,而且还遭罪。
接种二类疫苗可能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事儿。
二类疫苗虽然是自费自愿的,但它们在预防疾病方面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就像是在健康的道路上给自己多备了几样小工具,让我们能更好地抵御那些看不见的病菌敌人。
《二类疫苗的介绍和说明》篇二二类疫苗,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兮兮的?今天咱就把它扒个底朝天,好好说道说道。
疫苗及接种方法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预防疾病:流感
02
接种时间: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最好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完成接种
03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或鼻喷式
04
注意事项: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流感,但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及减 轻症状
05 疫苗接种的未来展望
新疫苗的研发与上市
新型疫苗的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也在加速进行。 例如,mRNA疫苗、DNA疫苗等新型疫苗技术正在研发中, 这些新型疫苗有望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方便的免疫保护 。
疫苗上市流程
新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对新疫苗的审批和上市要求不同,但都以 确保疫苗安全有效为首要目标。
疫苗接种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政策制定与调整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疫情和疫苗供应情 况,制定和调整疫苗接种政策。政策 的制定需综合考虑公共卫生、社会经 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
03
签署知情同意书
家长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疫苗接 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同 意接种。
04
接种实施
医生核对疫苗品种和有效期,对注射 部位进行消毒,按照规定的接种方法 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注意事项
儿童在接种前应保持良好的健 康状态,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近期未使用免疫抑制剂。
接种后注意事项
相对禁忌症
如儿童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 系统疾病等,应谨慎接种疫苗, 需咨询医生意见。
03 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疫苗的安全性评估
疫苗上市前的评估
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疫苗在上市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 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黄热减毒活疫苗的介绍

2. 培养基的选择对细胞的生 长速度、形态和功能都有重 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验目的 进行选择。
3. 在选择培养基时,还需要 考虑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避 免对细胞和实验结果产生不 良影响。
2. 病毒繁殖与收获
1. 病毒繁殖是生物医学研 究中的重要环节,通常在细 胞培养系统中进行,通过合 适的细胞系和环境条件,使 病毒得以大量复制。
03
3. 接种黄热减毒活疫 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 的发热、头痛等不适症 状,这是正常反应,无 需过度担忧。
3. 疫苗储存与运输
1. 疫苗储存需要在2-8℃的低温环境中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和高 温环境。
2. 运输过程中,疫苗需要被妥善包装以防止破损,同时要避免 剧烈震动和温度波动。
3.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都需要有专门的冷链设备和专业的人员进 行监控和管理。
01
2. 除了黄热病毒外,黄热减毒活疫苗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成分,如稳定 剂、保护剂和填充物等,以增强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02
3. 黄热减毒活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的,以确保其安全性 和有效性。
03
二、黄热减毒活疫苗 的制备过程
1. 培养基选择
01
02
03
1. 在培养基选择时,需要考 虑细胞的特性和需求,选择 合适的营养源和生长因子。
02
2. 在20世纪中叶,黄热减 毒活疫苗的制备技术得到了 显著改进,使得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03
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黄热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 艺不断优化,使得疫苗的产 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3. 主要成分
1. 黄热减毒活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经过弱化处理的黄热病毒,这种Hale Waihona Puke 毒在体 内不能复制,但能引发免疫反应。
疫苗的种类与应用

疫苗的种类与应用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通过引入疫苗而产生的免疫响应可以让人体建立起对特定疾病的保护作用。
疫苗的种类繁多,以及其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疫苗及其应用。
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杀死病原体(病毒或细菌),使其无法继续繁殖和感染人体。
灭活疫苗制备简单、稳定性较好,常见的有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甲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则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这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免疫力较短暂,通常需要多次接种。
2.温活疫苗:温活疫苗指的是使用活病毒或活细菌制备的疫苗。
这类疫苗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感染情况,从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力。
常见的温活疫苗有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
麻疹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疫苗用于预防腮腺炎,风疹疫苗则用于预防风疹。
与灭活疫苗相比,温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通常只需要接种一次或少数几次。
3.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利用病原体的一些特定成分制备的疫苗,可以有效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这类疫苗制备过程复杂,但免疫效果比较可靠。
常见的亚单位疫苗有白喉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等。
白喉疫苗用于预防白喉,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HPV疫苗则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亚单位疫苗通常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4.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
这类疫苗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但可以快速产生定制的疫苗。
常见的基因工程疫苗有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流感疫苗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狂犬病疫苗则用于预防狂犬病。
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常常只需要少量接种即可。
以上只是常见疫苗种类的简单介绍,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疫苗,例如炭疽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水痘疫苗等。
疫苗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从预防常见传染病到预防特殊疾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供使用。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五联疫苗是一种集合了五种疫苗成分的疫苗,其组成成分包括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这种疫苗集中了五种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并减少因疾病引起的病例和死亡率。
五联疫苗的疫苗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
首先,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五个成分分别经过培养、提取、杀死活菌、灭活毒素等步骤进行处理。
然后,将处理后的每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疫苗液的调制。
最后,将调制好的疫苗液进行灌装、密封和灭菌,最终得到成品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通过集合多种疫苗成分的方式,能够提高疫苗接种的便利性和接种率,从而更好地阻断疾病传播链。
其次,五联疫苗的工艺相对成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对较好,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此外,五联疫苗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减少了接种次数和接种时间,降低了家长和孩子的接种负担。
对于五联疫苗的应用前景来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五联疫苗有望成为未来疫苗接种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疾病,并减少相关疫苗接种数量,降低了接种的复杂性和风险。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传染病风险的提高,五联疫苗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五联疫苗的工艺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阐述五联疫苗的工艺:1. 五联疫苗的意义:首先介绍五联疫苗在疫苗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其在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 五联疫苗的组成:对五联疫苗的组成成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包含的哪些疫苗成分,以及每种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此部分将重点探讨五联疫苗在生产工艺方面的优势,比如使用的先进技术、生产效率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等。
常见儿童疫苗的介绍和接种时间表

儿童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第三章
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卡介苗:预防 结核病
乙肝疫苗:预 防乙型肝炎
接种时间:出 生时、1月龄、
6月龄
注意事项:确 保疫苗质量、 正确接种、观
察不良反应
出生后1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1个月
接种剂次:第二针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注意事项:确保儿童在接种前处于健康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 生
接种时间:出生后第3、4、5 个月各接种一次,1岁半至2岁 加强一次
乙型肝炎疫苗
定义: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适用人群:适用于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 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一次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上臂三角肌处
流感疫苗
定义: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种类: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 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6岁至15岁 接种原因: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接种,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出生后9岁至15岁接种女性宫颈癌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9岁至15岁 疫苗类型:女性宫颈癌疫苗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 接种注意事项:需要在正规的医院,在专业的医生操作下进行,以保证疫苗的质量
出生后2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一针
出生后2个月接种DPT疫苗第 一针
3个月接种DPT第二针
4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5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出生后3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二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3个月 接种疫苗:DPT疫苗 接种剂次:第二针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出生后4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三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第4个月 接种疫苗:DPT疫苗 接种剂次:第三针 接种注意事项: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接种,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合成肽亚单位疫苗 ➢优点: ①可大规模化学合成、易于纯化、安全、廉价、特异性强、易于保存和应用,是最 为理想的安全新型疫苗。 ②在短肽上连接一些化合物作为内在佐剂,还可大大提高免疫效应。 ③可合成多个肽段分子以制备多价疫苗,接种后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 ➢缺点:功效低、免疫原性差、半衰期短。
疫苗的分类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以模拟自然发生的感染后免疫过程为原理,使病原体的致 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 ➢该类疫苗能引发机体感染但不发生临床症状,而其免疫原性又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 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当再暴露于该病原体时就能保护机体不患病或减轻临床症状。 ➢主要包括细菌性活疫苗和病毒性活疫苗,如卡介苗、天花疫苗、狂犬病疫苗、黄热病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腺病毒疫苗、伤寒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疫苗的全面介绍
前言
WHO对疫苗定义:“含有免疫原性物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主动性和保护性
宿主免疫,能够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异源性药学产品,它包括以感染性疾病为适应症的 预防和治疗性疫苗。”
现代疫苗的定义:通过人工减毒、灭活、裂解、基因重组、提纯等方法针对疾病的病原
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糖或核酸制成的一类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相应保护性的免疫物质。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灭活疫苗 ➢特点:①常需多次接种。 ②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 生虫的保护效果较差或无效。 ③产生的抗体滴度不稳定,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④在体内不能复制,可用于免疫缺陷者。 ⑤制备不便。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合成肽亚单位疫苗 ➢合成肽亚单位疫苗是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一种仅含抗原决定簇组分 的短肽经与载体连接后加佐剂制成的疫苗。 ➢可分为3类:(1)抗病毒相关肽疫苗,包括HBV、HI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2) 抗肿瘤相关肽疫苗,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肽疫苗、癌基因和突变的抑癌基因肽疫苗;(3) 抗细菌、寄生虫感染的肽疫苗,如结核杆菌短肽疫苗、血吸虫多抗原肽疫苗和恶苗是将不同抗原进行混合后制成的一种混合制剂。 ➢包括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前者用于预防由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如百白破联合疫 苗可以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后者用于预防由同一病原微生物不同亚型引起的传染病, 如23价肺炎多糖疫苗由23种不同血清型的细菌多糖组成,用来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联合疫苗可在减少疫苗注射次数的同时预防更多种类的疾病,可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 减少多次注射带来的不适、降低接种和管理成本、减少疫苗的不良反应等。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指除去病原体中无免疫保护作用的有害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制成 的疫苗。 ➢亚单位疫苗采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在安全性上极大地优于传统疫苗。 ➢亚单位疫苗的不足之处是免疫原性较低,需与佐剂合用才能产生好的免疫效果。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纯化亚单位疫苗 ➢从致病微生物中纯化出来的单个蛋白抗原组分或寡糖组成的疫苗,如细菌脂多糖、病毒表 面蛋白和去掉毒性的毒素,称为纯化亚单位疫苗。 ➢包括23价肺炎多糖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等,这些疫苗的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培养致病 微生物,成本较高,也具有一定的病原微生物扩散的隐患。
疫苗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疫苗的作用机制: ➢当机体通过注射或口服等途径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分子就会发挥免疫原性作用,刺激 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特异的免疫保护物质,如特异性抗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 ➢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根据其免疫记忆迅速制造出更多的保护物 质阻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使机体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特异性的免疫力而免受侵害。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将病原体(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经培养增殖、灭活、纯化处理,使其完 全丧失感染性,但保留了病原体的几乎全部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现阶段应用的灭活疫苗包括伤寒疫苗、霍乱疫苗、鼠疫疫苗、百白破疫苗、流感疫苗、立 克次体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经过发展,灭活疫苗除传统和经典方法制备外还包括基因工程新型疫苗的一部分,这部分 疫苗均是以单一的蛋白或多肽形式制备,性质上也属灭活疫苗。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 ➢优点: ①通过自然感染途径接种,诱导更全面的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较广泛的免疫保 护。②在体内长时间起作用,理论上只需接种一次即可。③可引起水平传播,扩大免疫效果, 增强群体免疫屏障。④一般不需添加佐剂,生产工艺一般不需浓缩纯化,价格低廉。 ➢缺点:①存在一定的毒力,可能诱发严重疾病,可能出现毒力回复。②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成为传染源而引发交叉感染。③缺损颗粒的干扰导致产品的分析评估较为困难。④保存、运 输等条件要求较高,如需要冷藏等。
简而言之,疫苗是一种通过激发机体产生针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生理状态、致害因素的免
疫应答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改变生理状态、消除致害因素为目的的生物制品。
目录
疫苗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疫苗的分类 常用的疫苗
疫苗管理的相关规定
疫苗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疫苗的组成和作用机制
疫苗的组成: ➢疫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抗原和免疫佐剂。此外还有防腐剂、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成分。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等,它是疫苗最 主要的有效活性组分,是决定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物质。 ➢佐剂是指能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 一起注入机体,本身不具有抗原性。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将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分离出来,构建表达载体,使用宿主工程菌进行高效 的表达,通过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或)修饰等,加入佐剂制成的。 ➢包括乙肝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等。 ➢这类疫苗主要包括病原菌的免疫保护成分,不存在有害成分,也不需要培养大量的有害性 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