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课堂PPT)
初三化学小专题复习课--溶解度曲线(共18张PPT)

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 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
A
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 度明显上升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 状态
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t (℃)
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 到较纯净的A
……
S(克/100水)
KNO3
图像中a表示的意义 23℃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36克/100水
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
b 的温度升高到t2℃,试判断MN两
物质的溶液是否t3℃, 是判断判断M、N两物质的溶液 是否饱和? M、N的溶质质量分
t3 t (℃) 数是否相等?
练习2 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 果(汁1)、加小入苏柠打檬(酸Na的H目CO的3是)_、与__凉小_苏_开_打_水_反_,_应_还产__需生__加二_氧_入_化_柠_碳_檬_气_酸体__。;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现 将 具 体 理由阐 述如下 : 一 、 教 育 理 念的统 一:
我 们 的 教 育 理念是 :培养孩 子多方 面的兴 趣,发 现孩子 的内在 潜能,鼓 励孩子 大胆尝 试 ,并 协 助 孩 子实;现 理想 。我们 认为在 这方面 与贵园 的教育 理念是 一致的 。 二 、 对 贵 园 的喜爱 :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教学课件

• 根据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 • 通过测定溶解度,验证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溶解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业生产: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
• 利用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化肥和 农药品种 • 通过测定溶解度,评价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效果
农业环保: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问题
04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 分子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减小
温度降低,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 分子热运动减缓,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增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 教学课件
01
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
溶解度的定义与单位
溶解度定义:溶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 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 饱和状态: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达到 最大值
溶解度单位:g/100g溶剂或mol/L
极性溶剂对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 极性溶剂与极性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较强,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 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 间的氢键作用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 小
• 非极性溶质与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 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溶解 • 非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 之间的范德华作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 溶解
温度与压力综合影响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共20张PPT)

60
70
温度/℃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3
a A 1 2
观察右图填空
(1)A点的意义是 (2)t2时,1,2,3,4四种物质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最大, 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氯化钾 氯化钠
练习: 68 ℃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3、在___
氯化铵
40
30 20 10 0 10
B.
硼酸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20.9g
KClO3
7.4g
CaCO3
0.013g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相同。
化学上,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引 入了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一, 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概念的四要素: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g
170
160 150
. .
硝 酸 钾
/
℃ 溶 解 度 /g
0
10
20
30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RJ1. 2.3.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 解性也不同。
那么一种物质在一种溶剂中能否无限溶解呢?氯化钠全部溶 解,烧杯中形 成无色溶液烧杯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烧杯中 未 溶解 的 固 体 继 续 溶 解 , 形成无色溶液室温下,氯化钠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增加水的量,氯化钠溶解的量也增加知识点1饱和溶液1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温度升高时,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 温度降低时,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会减少。
3. 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1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改变条件会使溶质继续溶解或析出。
当温度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有关;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条件必须指明才有意义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 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吗?“饱和”和“不饱和”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因为一定条件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 该物质却可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所以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 饱和溶液,但酒精能与水以 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 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 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向溶液 中加入 该溶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能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判断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典例1 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D)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加溶剂、升温加原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适用于任何溶液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不饱和 溶液饱和 溶液如下:熟石灰[Ca(OH)2 ]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因此升高温度可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a(OH)2不饱和溶液Ca(OH)2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升高温度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 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 量溶剂里的含量是否达 到最大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决 于溶质在一定量的 溶液里含量的相对 多少受温度影响与温度无关( 1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课件

【课堂练习4】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丙 。 ②利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把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是降低温。度
③甲、乙、丙三种固体物的是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
大甲 。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④从甲和乙的液中提纯甲的结晶方法是
(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
(2)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如甲
(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
溶液析出晶体后还是饱和溶液
【课堂练习3】 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当温度 t2℃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甲=丙 。 温度t3℃时,乙溶液的溶解度是--6--0--- g
气体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
新课引入 新课互动 中考训练
1、(2020·新疆中考)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Y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T2℃时,50g H2O与50g X混合,可得到100g X的饱和溶液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课堂互动4】 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钠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知3识.结点晶2方法结的晶选方定法的选择 (1)蒸发溶剂 如乙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 200
解 190
图 像
/g
度
180 170
16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2课时溶解度25张ppt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含义:定温、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2.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温馨 提示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如: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饱和,我们就
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又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说明在60℃时,
2.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 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C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上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上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200 190
g 180
170
(2) 溶 解 度 曲 线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
0
10
. .
20 30
.
40
.
.
.
.
.
溶解度/
50
硝酸钾
60
70
的方法析出丙
1.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0℃时,将40g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 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鲁教版初三化学溶解度课件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 36 。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 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3.3 ____g。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 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20℃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31.6g 100g 131.6g
§ 2.2 海水“晒盐”(第 2课 时)
固体物质在
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
( 1)
等量的植物油
( 2)
较多的蔗糖
较少的熟石灰
10ml水
10ml汽油
10ml水
10ml水
一、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 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实验:
( 1)
等量的植物油
( 2)
较多的蔗糖较少的熟Fra bibliotek灰结论:
2、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40g。则 7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 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140:100:240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2、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26g氯 × 化钠,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g。 3、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0g氯化钠,所以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
温度/℃
0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溶 0.20 解 度
90
80
/ g
0.15 0.10
70
60
50
0.05
40
30
20
硝 酸 钠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