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辅助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临床分析
创伤性膝关节损伤临床治疗的护理研究

创伤性膝关节损伤临床治疗的护理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验研究,总结出针对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护理措施包括:早期活动功能锻炼、术后护理、局部温热疗法、物理疗法、中医药辅助治疗、情绪疏导等等。
这些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创伤性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是由于外部力量对于膝关节所造成的损害。
该种损伤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轻微的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但在更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过程中,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伤口恢复和患者的康复。
一、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对于创伤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早期的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加快康复速度。
在活动功能锻炼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筋络的拉伸度,从而达到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而且可以促进肌肉的营养供应,加速微循环。
二、术后护理对于部分的创伤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的病人恢复期内,术后护理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护理护士要密切关注伤口、疼痛和功能的恢复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护士要帮助病人起床行走,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同时,护士还要对病人进行疼痛管控,及时进行伤口护理,防止伤口感染。
三、局部温热疗法局部温热疗法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热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促进代谢物的排出。
同时,局部温热疗法可以产生止痛作用,缓解患者在活动和康复的过程中的疼痛。
四、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
物理疗法包括电疗、磁疗、光疗、激光疗法、水疗等。
电疗法通过电流的治疗,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加速肌肉的代谢、纤维化等。
磁疗法能够促进软组织再生,缓解疼痛。
光疗法主要应用于表浅损伤的管治中,激光疗法则能有效地促进肌肉恢复,加速肌肉修复和再生。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附件2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一、基本情况膝骨性关节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1例,完成71例,变异20例,平均住院日17.73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拔罐、小针刀、关节运动疗法、隔物灸疗法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42.25%,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中,针刀使用率92.95%,关节运动疗法使用率为80.28%,关节腔注射疗法使用率为85.91%,隔物灸疗法使用率为70.42%;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30例(42.25%),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1例(100.%),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8例(53.52%),针灸治疗71例(100%),推拿治疗69例(97.18%),中药熏洗治疗87例(80.28%),康复治疗13例(18.31%),内科基础治疗25例(35.21%)。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推拿、小针刀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中药熏洗、康复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汤剂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刺特定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摘要: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其中医外治疗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本文介绍了中药外敷、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医定向透药等中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检索文献得知,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中药外治法未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不利于循证医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今后应广泛开展膝骨关节炎的循证医学研究,并且要将四诊客观化的成果进一步纳入进来,实现中医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膝骨关节炎熏洗中药涂擦项目资助: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拔尖人才(豫卫中医函〔2021〕15号)2、20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GK004)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引言:膝骨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以一种退行性、慢性疾病,主要以膝关节内软骨退变为主,临床表现为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关节弹响、活动受限等。
给社会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1],并且KOA是老年人致残的第五大原因[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KOA的患病率为18%,男性的患病率为9%~13%,女性的患病率为16%~23%,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方法多样、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且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
兹将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KOA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中并没有“膝骨关节炎”这个名词,它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
《素问·痹论》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郭艳幸[5]教授认为KOA的病机为气血失调,筋骨失衡,使气血共调血、动静互补,筋骨互用,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健骨灵方加减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健骨灵方加减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傅永升1,王卫国1,2,陈儒1,赵明华1,张延琦1,徐小东1,李琦1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济南250013;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摘要:目的 探讨健骨灵方加减辅助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KOA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对照组予双醋瑞因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骨灵方加减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治疗结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膝关节功能量表(AK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前列腺素E2(PGE-2)]、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异物肽(CTX-I)、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骨钙素(BGP)]。
治疗期间,评价两组用药安全性。
结果 治疗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35/39)、69.23%(27/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48,P<0.05)。
两组治疗后膝部酸痛、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屈伸受限、倦怠乏力、舌脉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两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K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较大(P均<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PGE-2、CTX-Ⅰ、COMP、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BG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治疗后变化较大(P均<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和消化道异常反应。
结论 健骨灵方加减能够有效缓解KO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高。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会以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是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或是继发骨质增生所致。
中医对该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下来就总结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药内治及调护在中医里将该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骨是病位所在,肾是该病的根本,主要是肾精亏虚、骨髓不受所养,导致病发。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益精、补肾、固本、扶正、填髓。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可以分成瘀血闭阻型、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具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如下:1、肝肾不足型反复的膝部酸痛、酸软,筋肉萎缩,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还可伴随腰酸、耳鸣、头晕、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等症状,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脉沉数或沉弱,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效果。
在生活中还可以按揉委中、阳陵泉、血海、膝眼等穴位,都可以缓解疼痛,并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在疼痛严重时严格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垫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比如:骨头汤、黑芝麻、枸杞、大枣、羊肉、猪肝、牛奶等。
2、寒湿痹型膝部酸楚疼痛,疼痛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感、重着感或如刀割感,疼痛缠绵,形寒肢冷,关节活动度降低,遇寒冷症状加重,遇热则舒。
脉濡缓、苔薄白腻、舌质淡红。
在治疗中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能够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膝盖保暖,减少关节活动;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还可多进食桂枝、羊肉、狗肉等温阳补气的食物。
3、瘀血闭阻型一般发病较突然,且存在外伤史,患侧膝关节刺痛、肿胀明显,疼痛点固定,同时患者还会有关节僵硬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腰背疼痛,活动后、遇寒冷时以及夜间都会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下肢麻木、行走困难;且脉细涩、舌质淡、苔薄黄。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
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
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1.肝肾亏虚为本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 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
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
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
”“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
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7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对照组在膝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1ml+玻璃酸钠注射液2ml+丹参针5ml,每周注射1次,治疗6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服中药和中药熏洗。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59例,显效率为55.7%,有效26例,有效率为29.5%,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显效24例,显效率为27.3%,有效38例,有效率为43.2%,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内外结合;膝关节骨关节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63-01膝关节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1],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7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50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8.8岁,对照组男36例,女5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9.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在膝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1ml+玻璃酸钠注射液2ml+丹参针5ml,每周注射1次,治疗6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服中药和中药熏洗,口服中药方剂组成:白芍15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牛膝12g,菟丝子12g,续断12g,杜仲12g,川芎10g,红花6g,炙甘草5g,炙甘草5g,三七粉3g,水煎服,1剂/d。
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常见的骨病之一。
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该病患者逐年增加。
在治疗方面,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西医多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提高关节腔润滑程度,中医采用各种特色疗法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主要复习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以供国内同仁借鉴,探求该病治疗的新方向。
标签:中医药疗法;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综述文献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其主要改变是膝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症状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膝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膝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弹响,最终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
目前临床多运用各种中医药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
玻璃酸钠作为一种线性粘多糖,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玻璃酸钠注射液,适应症为变形性膝关节病、肩关节周围炎。
有研究[1]证实其可调节患者血清及关节滑液的IL-1β及TNA-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细胞的。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标为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临床治疗多以补肝肾、强筋骨、通血痹为主。
王氏等[2]对近10年来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西药内服均有效,且中药疗效更优,不良反应更少。
陈氏等[3],发现以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可以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滑液和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同时脂联素的含量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反比[4]。
现将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药汤剂内服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王氏[5]以玻璃酸钠2ml关节腔内注射1次/w,治疗7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 经水 自行 。
( 收稿 日期 : 0 .20 ) 2 91-5 0
肥人多痰湿 , 脂膜壅塞 , 或多食膏梁厚味 , 痰 湿内生 , 或脾虚不运 , 聚湿生痰 , 痰湿脂膜阻滞胞 脉而 致 闭 经 。 多 见 形 体 肥 胖 , 胁 满 闷 , 睡泛 胸 嗜 恶 , 下粘 稠 , 苔 白腻 脉 滑 。治 宜 化 痰 除 湿 , 带 舌 活
11 一 般 资料 . 随机选 取我 院 20 04年 6月 至 20 07年 7月 骨
L玻璃 酸 钠 2 l 山东 正 大福 瑞 达制 药有 限公 m( 司)连续 4周, , 每周 1次, 节制动 2周 , 关 并给予 脱水剂及 抗生 素治疗。治疗 组加用 中药方剂 熏 洗, 主要药物: 红花、 当归、 川芎 、 防风、 荆芥 、 川牛 膝、 金银花、 伸筋草、 透骨草 , 药物煎煮 3 mn熏蒸 0 i, 关节 , 剂 温 凉后 , 渣 留汤 , 浴 关 节 。 中药 熏 汤 去 泡
5 2
成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00年第 2 卷第 1 [ u aoX n n Uir yM S aSec ) 21 4 期 J r lf in g nei( ec i e ] o n a i v s t l cn s 变性和增厚 , 限制关节的活动 , 围肌 肉因为疼痛 周 而产生保护性痉挛 , 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 关节应
咸 宁学 院学 报 ( 医学 版 )00年第 2 21 4卷第 1 [or lf i n g n ei( eilc ne) 期 J n a i irt M d aSi cs] u aoX n n U v sy c e 用 四君 子 汤 , 脾 汤 加 减 , 呆 乏 味加 鸡 内金 、 归 纳 麦
洗完 毕 后 , 患者 取 仰 卧 位 , 以膝关 节 为 中心 , 采用
科住院治疗 的创 伤性关 节炎 患者 10例, 中男 2 其 8 4例 , 3 女 6例 , 年龄 l 5 4~ 6岁 , 均 2 平 9岁 。所有
患 者诊 断 均 符 合 膝 关 节 创 伤 性 关 节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具有 外伤 史 , 膝关 节 肿 痛 , 活动 受 限 ; 关 节压 膝 痛, 伸屈 功 能 受 限 , 温 正 常 或稍 高 , 皮 浮髌 试 验 阳 性; 放射 学检 查 骨质 无 改 变 ; 节 穿刺 液菌 培 养 阴 关
( 内江市 中 医院 骨科 , 四川 内江 6 10 ) 400
中图分类号 : 6 18 R 8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 -6 5 2 1 0 - 5 -2 1 80 3 (00)10 1 0 0 0
创 伤性 关 节炎 是继 发 性骨 关 节损 伤 的 常见 类 型 , 伤性关 节 炎 的治 疗 多 采 取 对 症 治疗 及 关 节 创
水不 得下行 而 致 闭经 。面 色紫 黯 , 躁易 怒 , 烦 少腹
胀痛 或两 胁胀 痛 , 有官 腔 操作 史 , 或 舌边 紫黯 或 有 瘀点 , 脉沉 弦 。 治 宜疏 肝 解 郁 , 气 活 血 , 瘀 通 理 化
隔, 如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 , 脉道不通, 经血不得下
行 。古人对 闭经 的病因分析 早有记载 , 正如《 丹溪心
经, 方用血府逐瘀汤或逍遥散加减 。腹胀加木香 、 乌药 ; 乳胀 加柴 胡 、 橘核 ; 血瘀 甚加 三 棱 、 术 。寒 莪 凝血 瘀 , 见 四肢 不 温 , 腹 冷 痛 加桂 枝 、 茴 或 证 小 小
用温 经汤 加减 温经 散寒 活血 通经 。 15 痰湿 阻滞 , 脉不 通 . 经
血通 经 , 用苍 附导 痰 汤加 减 。嗜 睡加 石 菖蒲 ; 常 恶
心加 砂 仁 、 茹 ; 有 肾 阳不 足 、 能 蒸 腾津 液 而 竹 兼 不
聚湿 生痰者 加制 附 片 、 肉桂 、 巴戟 天 。
中 医药 辅 助 治 疗 创 伤 性 膝 关 节 炎 临床 分析
伍 豫 军 , 俊麟 邱
法》 “ 云:夫经不通 , 堕胎、 多产伤血或久患潮热锁血 《 金匮要略》 中指出:妇人之病 , “ 因虚、 积冷、
”
… …
,
结气 , 为诸经水断绝”《 ,医学正传》 “ 云:月经全借肾 水施化 , 既 乏 , 经血 日以干涸 ” 《 科切 要》 肾水 则 ,女 说 :肥 白妇人 , 闭而不 通者 , “ 经 必是痰湿 与脂 膜壅塞 之故也”《 ,兰室秘藏》 : 云 “ 妇人脾胃 久虚或形赢气血 俱衰 , 而致经水断绝不行” 。故临床上治疗闭经, 当 辨清虚实 , 以调理为主 , 根据妇女 月经周期 的生理特
1 资料与 方 法
患者 入 院后 常 规检查 , 价 膝关 节 功 能状 态 。 评
两组 患者 给予 注射 疗 法 : 皮肤 消毒 后 髌 骨 外 上 髁 进针 吸 进关 节腔 积 液 , 注入 曲安 奈 德 1rg 金 华 5 ( a
泰. g
芽。
5 1
2 体
会
14 气滞 血淤 , . 胞脉 阻 滞
闭经 的病 因机制复杂 , 原则上 为虚实两种 , 者 虚 多 因先 天不 足 或后 天 损伤 以致 肝 肾不 足或 气 血虚
弱, 精血不足 , 空虚 , 血海 无血 可下 ; 实者 多因邪气 阻
七情内伤 , 肝郁气滞 , 气结血淤 , 胞脉阻滞 , 经
性 。病例 入选 后 随机 平 均 分 为 治疗 组 及 对 照 组 ,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 龄 、 病 严 重 程 度 无 显 著 性 差 年 疾
异, 具有 可 比性 。
1 2 治疗 方法 .
镜下治疗 , 临床效 果不理 想, 复发率高。近 年来 , 我院采 用 中医 药 配合手 法按 摩 辅 助治 疗膝 关 节 创 份 l关 节炎 , 得 良好 效果 , 生 取 现报 道如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