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精校详注版)

合集下载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洛神赋》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

曹植一生写了很多的赋,其中最著名的当为《洛神赋》。

这篇赋写作者经过洛水时,与洛水女神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终因神人相隔不能结合,最后怅然而别。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辞藻华丽,情意缠绵,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原文及注音:黄初三年,余朝(cháo)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fán)。

背伊(yī)阙(què),越轘(huán)辕(yuán),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dài)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héng)皋(gāo),秣(mò)驷(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hài),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shì)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fú)蕖(qú)出渌(lù)波。

秾(nóng)纤(xiān)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yán)颈秀项(xiàng),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fú)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lài),靥(yè)辅承权。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洛神赋》是曹植辞赋中非常突出的一篇作品,这篇辞赋整体运用了抒情浪漫主义色彩的写法,描写了人神之间真挚的爱情故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神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洛神赋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洛神赋(精校详注版)

洛神赋(精校详注版)

原文録自《曹植集校注·卷二》,〔三國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中華書局2017年4月北京第1版,2017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 978–7–101–12090–5洛神賦有序三國·魏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説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税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覩一麗人,於岩之畔。

迺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也,無迺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峩峩,修眉連娟。

丹脣外朗,皓齒内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瓌姿艷逸,儀静體閑。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蹰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爲期。

執眷眷之欵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顔而静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迺衆靈雜遝,命儔嘯侣,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

《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洛神赋》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

曹植一生写了很多的赋,其中最著名的当为《洛神赋》。

这篇赋写作者经过洛水时,与洛水女神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终因神人相隔不能结合,最后怅然而别。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辞藻华丽,情意缠绵,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原文及注音:黄初三年,余朝(cháo)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fán)。

背伊(yī)阙(què),越轘(huán)辕(yuán),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dài)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héng)皋(gāo),秣(mò)驷(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hài),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shì)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fú)蕖(qú)出渌(lù)波。

秾(nóng)纤(xiān)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yán)颈秀项(xiàng),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fú)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lài),靥(yè)辅承权。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及注释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

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

原文:洛神赋三国·魏-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

注音版《洛神赋》全文(附注释译文)《洛神赋》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

曹植一生写了很多的赋,其中最著名的当为《洛神赋》。

这篇赋写作者经过洛水时,与洛水女神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终因神人相隔不能结合,最后怅然而别。

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辞藻华丽,情意缠绵,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原文及注音:黄初三年,余朝(cháo)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fán)。

背伊(yī)阙(què),越轘(huán)辕(yuán),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dài)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héng)皋(gāo),秣(mò)驷(sì)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hài),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shì)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fú)蕖(qú)出渌(lù)波。

秾(nóng)纤(xiān)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yán)颈秀项(xiàng),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fú)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lài),靥(yè)辅承权。

洛神赋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洛神赋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洛神赋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洛神赋》主要描写了自己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神赋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洛神赋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洛神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洛神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洛神赋两汉:曹植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録自《曹植集校注·卷二》,〔三國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中華書局2017年4月北京第1版,2017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 978–7–101–12090–5洛神賦有序三國·魏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説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税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覩一麗人,於岩之畔。

迺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也,無迺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峩峩,修眉連娟。

丹脣外朗,皓齒内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瓌姿艷逸,儀静體閑。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蹰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爲期。

執眷眷之欵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顔而静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迺衆靈雜遝,命儔嘯侣,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

歎瓠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

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顔。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静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鑾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

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爲衛。

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揚。

動朱脣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

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泝。

浮長川而忘反,思緜緜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

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

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子。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

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诗歌多为五言,前期之作多抒写人生抱负及宴游之乐,也有少部分反映了社会动乱。

后期诸作集中反映其受压迫的苦闷和对人生悲观失望的心情。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

原有集,已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见《辞海》)注释:〔一〕洛神: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即宓妃。

后诗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

(见《汉语大词典》)〔二〕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226年。

〔三〕京师:魏都洛阳。

〔四〕洛川:洛水。

即今河南省洛河。

古称洛水,又称伊洛河、南洛河,黄河右岸重要支流。

源出陕西,流经洛阳,于河南入黄河。

〔五〕宓(音伏)妃:伏羲氏女,相传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

其名初见于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又《天问》中所说的“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洛)嫔”,旧注谓雒嫔即宓妃。

《文选·洛神赋》(曹植作):“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按‘宓’,亦作‘虙’;《楚辞·九叹·愍命》:“迎虙妃于伊雒。

”(见《辞海》)〔六〕宋玉:战国楚辞赋家。

后于屈原。

东汉王逸说他是屈原弟子,未知所据。

曾事顷襄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他和唐勒、景差,“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

《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已失传。

作品以《九辩》最为著名。

篇中叙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伤,流露出抑郁不满的情绪。

其余均有争议。

《招魂》一篇,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作,但后世有些学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语,认为是屈原作品;其他见于《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诸篇,也有人疑非宋玉作品。

(见《辞海》)〔七〕楚王:即楚顷襄王。

战国楚怀王子,名横。

立七年,迎妇于秦,秦楚复平,各自称为帝。

月余复归帝为王。

既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计辍不行。

后为秦所败,质太子于秦。

在位三十六年卒。

谥顷襄。

(见《中国人名大辞典》)〔八〕言:发语助词。

〔九〕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鄄城。

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其地在洛阳之东,故称东藩。

〔十〕伊阙:山名。

在河南洛阳市南。

又名龙门,春秋称为*阙塞。

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

(见《辞海》)〔十一〕轘(音环)辕:山名,关口名。

在河南。

因山路有十二曲,盘旋往还得名。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使侯出诸轘辕。

”杨伯峻注:“轘辕,山名,在河南登封县西北三十里,又跨巩县西南。

险道也。

”(见《汉语大词典》)〔十二〕通谷:谷名。

在洛阳城南五十里。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三〕景山:山名。

在河南省偃师县南。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四〕殆:困乏;疲惫。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五〕烦:困乏;疲劳。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六〕尔乃:这才;于是。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七〕税(音脱)驾:犹解驾,停车。

谓休息或归宿。

税,通「挩」、「脱」。

《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司马贞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李斯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正泊在何处也。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十八〕蘅:即杜蘅。

马兜铃科。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

叶一二枚,生于茎端。

单花顶生。

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

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

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杜衡》〔释名〕:“苏恭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苏颂曰:‘《尔雅》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衡,或疑是杜若,而郭璞注云,似葵,当是杜衡也。

’”(见《汉语大词典》)〔十九〕皋:岸;水边地。

《楚辞·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王逸注:“泽曲曰皋。

”(见《汉语大词典》)〔二十〕秣驷:喂马。

〔二十一〕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嵩高山记》曰:“山上有神芝。

”《十洲记》曰:“钟山仙家,耕田种芝草。

”〔二十二〕容与:从容闲舒貌。

(见《汉语大词典》)〔二十三〕阳林:古地名。

李善注:“阳林,一作杨林,地名。

生多杨,因名之。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二十四〕流眄(音免):流转目光观看。

(见《汉语大词典》)眄,斜视。

〔二十五〕骇:散;播散。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二十六〕忽焉:快速貌。

(见《汉语大词典》)〔二十七〕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

〔二十八〕援:引。

〔二十九〕觌(音敌):见。

〔三十〕河洛:指洛水。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三十一〕然则:连词。

连接句子,表示连贯关系。

犹言「如此,那么」或「那么」。

(见《汉语大词典》)〔三十二〕无乃:亦作「无迺」。

相当于「莫非」。

(见《汉语大词典》)〔三十三〕翩:行步轻捷貌。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三十四〕惊鸿:惊飞的鸿雁。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三十五〕婉:宛延;回旋。

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

”(见《汉语大字典》)〔三十六〕游龙:游动的龙。

比喻姿态婀娜。

(《辞海》引本句)〔三十七〕荣曜:亦作「荣耀」。

花木茂盛鲜艳。

汉边让《章华台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

”(见《汉语大词典》)〔三十八〕华茂:华美;繁盛。

(见《汉语大词典》)〔三十九〕髣髴:隐约,依稀。

(见《汉语大词典》)〔四十〕飘飖:风吹貌。

《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飖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注:“飘飖,风驰貌。

”(见《汉语大词典》)〔四十一〕流风:疾风;长风。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见《汉语大词典》)〔四十二〕回雪:雪回旋飞舞。

《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张衡《舞赋》:“裾似飞鷰,袖如回雪。

” (见《汉语大词典》)〔四十三〕皎:光明;光亮。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四十四〕迫:逼近;接近。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远而望之,若摛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见《汉语大字典》)〔四十五〕灼:鲜明貌。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四十六〕渌(音录)波:清波。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四十七〕秾纤:肥瘦。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四十八〕修短:长短。

〔四十九〕合度:合于尺度、法度;适宜。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削成:刻削而成。

形容匀称。

〔五十一〕约素:形容女子腰身圆细美好,宛如紧束的白绢。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二〕延:长。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三〕颈、项:脖子。

颈,脖子的前面部分。

项,脖子的后部。

(见《汉语大字典》)〔五十四〕皓质:白晰的肌肤。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五〕呈露:显露,显现。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见《汉语大字典》)〔五十六〕芳泽:古代妇女润发用的香油。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七〕无加:犹不施。

清珠东居士《雪鸿小记》卷二:“午睡初起,帕罗覆额,芳泽无加,而逸韵风生,媚丽欲绝。

”(见《汉语大词典》)〔五十八〕铅华: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五十九〕御:用。

〔六十〕云髻(音记):高耸的发髻。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六十一〕峩峩:同「峨峨」,高貌。

〔六十二〕连娟:亦作「联娟」。

眉弯曲而纤细;细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司马贞索隐引郭璞曰:“连娟,眉曲细也。

”(见《汉语大词典》)〔六十三〕朗:明亮。

〔六十四〕鲜:光洁。

〔六十五〕善睐:形容美目顾盼。

睐,斜视。

(《汉语大词典》引本句)〔六十六〕靥(音夜)輔:颊边微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