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燃烧法

合集下载

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α-Al2O3隧道窑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α-Al2O3隧道窑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De in nd pp ia i n o e p r t r o r ls se sg a a lc to ftm e a o e c nt o y t m
o u n l i o r p r to fn n m ee 一Alo 3 ft n e l f r p e a a i n o a o tr k n 2
c n r lp r r n c d s t f h e in r z ie n . o to e o ma e a ai y t e d s e u r me t f n s g
Ke r s n n mee —A 2 o d r o —tmp rt r o u t n s n h s ;D ;tmp rt r y wo d : a o tr J 03 w e ;lw p e ea u e c mb s o y t e i i s CS e e au e—c n r l ot o
ma a e n o ae i e eo e t s a B i n a a a e w t r n l n ef e .T e r s l s o s t a h n g me ts . r sd v l p d wi Viu l a c a d d tb i a f e d y i t r e h e u t h w h tt e h s s h i a o e s o to e tmp rt r S b lw 4% a d t e se d v rh o ft e e au e i eo h n h ta y— sae er r i b lw 2 ℃ .’ e s se C c iv o d tt r S e o o nl y tm a a h e e g o n
氧化铝具有强度高、 硬度大、 热膨胀系数小、 耐腐蚀 等优 良的物理 化 学性 能 。是迄 今 工业 中用 量最大的陶瓷材料之一。纳米 —A I 粉体 由 0 于纯 度高 、 颗粒细 小且分布均匀 , 有小尺寸效 具 应、 表面效 应 、 量子 效应 以及宏观 量子 隧道 效应 等 特殊 性 能 ,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机 械 、 金 、 油 、 被 冶 石 化 工 、 子 、 学 、 反 应 、 天 航 空 等 各 个 技 术 电 光 核 航 领 域 ・ ’ . 以有机物为原料的低温燃烧合成技术(o 1 w— tm ea r cm ut nsnhs 。T ) e prt e o b so ytei L S 是近 几 年发 u i s 展 起来 的纳 米 陶 瓷粉 末 制 备 新 技 术 . 火 温 度一 点

低温燃烧废气处理新技术

低温燃烧废气处理新技术

低温燃烧废气处理新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由于工厂设备的操作和化学反应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污染物质。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高温烟气,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和健康上的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废气排放问题,对于废气的处理一直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的重点之一。

目前,采用低温燃烧法进行废气处理的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集成废气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低温燃烧废气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燃烧来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使之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但与传统的高温燃烧方法不同,低温燃烧法是在低温情况下进行,通常在200-500℃之间,能够有效减少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低温燃烧废气处理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1.高效节能: 采用低温燃烧技术,能够更高效地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显著减少废气中对环境的影响。

2.环保安全:低温燃烧法对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有害物质,使之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运行成本低:低温燃烧法不仅技术成熟,而且稳定性高,运行成本低,可承载多种废气的处理需要。

低温燃烧法处理废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废气预处理: 废气在进入低温燃烧器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水蒸气和颗粒物等。

2.热交换: 低温燃烧器通过热交换器来回收废气的热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排放温度,进而提高氧化反应的速率。

3.燃烧氧化: 废气经过预热后进入燃烧室,在控制好燃气比的条件下,通过直接加热和燃烧来消除有害物质。

4.氧化后处理: 经过氧化反应后,废气中还可能残留有少量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吸附、吸收、活性媒体等处理方法,使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低温燃烧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钢铁、化工、石化、食品、纺织、电子等行业中,都有大量的废气产生。

通过采用低温燃烧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有效转化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燃烧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达到了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柠檬酸盐络合_共沸蒸馏_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铁酸镍粉及其表征

柠檬酸盐络合_共沸蒸馏_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铁酸镍粉及其表征

柠檬酸盐络合 共沸蒸馏 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铁酸镍粉及其表征谢宇1,2,傅毛生1,魏娅1,洪小伟1,余远福1,钟荣1,高云华2(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南昌330063;2.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摘 要:采用柠檬酸盐络合法制备出铁酸镍湿凝胶,经共沸蒸馏后将所得的前驱体在电炉上直接加热低温燃烧制备出了铁酸镍粉体,运用XRD、T EM和激光粒度仪等对铁酸镍粉体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经过共沸蒸馏脱水制备的铁酸镍粉体具有单一尖晶石结构,颗粒尺寸均匀,粒径在80~100nm,颗粒分散性好。

关键词:柠檬酸盐络合法;低温燃烧法;共沸蒸馏脱水;铁酸镍中图分类号:T B3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3738(2011)05 0069 03Preparation of Nanosize Nickel Ferrite Powders by Citrin Coordination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Process Low TemperatureCombustion Method and Its CharaterizationXIE Yu1,2,FU Mao sheng1,WEI Ya1,HONG Xiao wei1,Y U Yuan fu1,ZHONG Rong1,GAO Yun hua2(1.Department of M ater ial Chemistr y,Nanchang H ang ko ng U niv er sity,N anchang330063,China;2.K ey L aborat ory of P ho tochemical Conver sion and O pto electro nic M aterials,T IPC,CA S,Beijing100190,China)Abstract:N ickel fer rit e wet g elat in was prepared by citrin co or dination method fir stly,and then the pr ecur so r prepared via azeotr opic distillation process was dir ect ly heated on a electric co oker and ig nited at low temper atur e to prapare the nickel ferr ite pow der s,w hich wer e char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 n,T r ansmissio n electro nic microscopy(T EM)and laser scatter ing particle size analy zer.T he r esult s show that the nickel fer rite po wders prepared by using azeo tro pic distillatio n process to dehy dr ate a mount o f fr ee w at er had sing le spinel st ructur e,uniform and well dispersed part icles,and the particles diamet er w as80-100nm.Key words:citr in co or dination metho d;low temperature co mbustio n;azeo tro pic distillation process;nickel ferr ite0 引 言铁酸镍(Ni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在电子工业领域中常用作磁头材料、矩磁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磁致伸缩材料[1],同时其还在CO2直接还原成碳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收稿日期:2010 04 23;修订日期:2011 01 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04019);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ZF56017、BA200902350);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PCOM20102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1501)作者简介:谢宇(1975-),男,江西宜黄人,教授,博士。

低温凝胶燃烧法合成Y_2O_3:Er~(3+)

低温凝胶燃烧法合成Y_2O_3:Er~(3+)

S n h ssO o3 3Yb + n c y t l n — n e so m i e c n y t e i fY2 : + 3 Na 0 r sal e Up Co v ri n Lu n s e Er , i t
M a e i l y Lo Te p r t e G lC0 t ra sb w m e a ur e - mbu tO e ho sin M t d
sm ls a n et a du d r h 8 m l h e t n id s L ) xi t n tege nadrdu -o vri a pe sivs gt n e e9 0n g t miigdo e (D ec ai ,h re n e pc n es n w i e 1 i t t o - o
W ANG n - Ne g Li
W ANG B YANG i XUAN n ・ n ZHANG — h KH Lu Ho g Do g XiYa
( M ̄ t f d ct nE gn ei eerhC ne o polc o i F n t nl e a , r 0 E u a o n ier gR sac etrfO t et nc u c oa M ̄ n ! y i n e r i s C agh nU i ri SineadTc n l y C agh n 10 2 , h ̄) h nc u nv syo c c r ehoo , h n cu 3 0 2 C / e tf e , g .
na r we a tc e sz iti u o o ro r p ri l ie d srb t n c mpa e t a fc ti a i a l s i r d wi t t c irc c d s mp e .Th p一 o v r in p o ry 0 h hh e u . n e so r pe f t e c t

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ZnO及其性能表征

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ZnO及其性能表征
Th efcs f te ai o ic i ae n d f e. int n tmp rt r a d p e f t o h rt e o fzn nt t a u 1 g io e eau e n H v le f te e cin r i au o h ra t wee t de . Th o r su id e
用X射线衍射( — a irci ,XR 、扫描 电镜( ann lc o cocp ,S M) x ry dfat n f o D) s nig eet n mi so e E 等对纳米粉体进行表征 ,并利用 荧 c r r
光光谱仪测试 了纳米粉体的发 光性 能。XR D、TE 分析表 明:硝酸锌与燃料 配比为 1:34 M .、点火温度 为6 0C、反应条件 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8 O2 l)3 O O — 3 6 2 9 7 (O 1 一 1 7 0 O
Pr p r to n e a a i n a d Cha a trz to fNa o r ce ia i n o n -Zn O
M I Xio u a y n,W U h i W U e h a S N i ig Xi u , W n u , U Hay n ( c o l f tr l c n ea dE gn e n ,C a g h n ies yo c n e n e h oo y C a g h n 1 0 2 ) S h o o e a S i c n n i r g Ma i e ei h n c u v ri f i c dT c n lg . h c u 3 0 2 Un t S e a n A s rc : I hs p p r l tmp rt r o u t n y t ei ( C )wa sd o p e ae t e a o Z O o d r. b t t n ti a e , o a w— e ea e mb si sn h s I S u c o s . s u e t rp r h n n — n p w es

低温燃烧技术研究

低温燃烧技术研究

低温燃烧技术研究——未来环境友好型能源系统的关键内容燃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大量的燃料燃烧不仅在能源利用上浪费了许多资源,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污染环境,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因此,开展环境友好型、高效的能源技术是当今能源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目标。

低温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是在遵循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致力于去除含炭气体和液体污染物等能源复合污染物中的有害排放物质的环保新技术。

一、低温燃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低温燃烧技术是在尽可能降低燃料在氧气环境下的燃烧温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分布气体和温度连接的方法,促进燃料本身和燃烧产物有效地接触和反应,由此实现燃料的高效转化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

低温燃烧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高温燃烧技术而言,其有以下特点:1、低温燃烧技术所需要的空气和燃料的量较少,燃烧产生的热损失较低,燃料质量利用率高,能够在燃烧过程中达到高效和环保的综合效果。

2、低温燃烧技术燃烧温度低,能有效降低燃烧发生时产生的臭氧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生成。

3、低温燃烧技术能较好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去除燃料中引发大气污染的有害物质。

二、低温燃烧技术的应用低温燃烧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包括民用和工业、燃气以及固体型的燃料等。

此外,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领域中,低温燃烧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1、民用领域在民用领域中,低温燃烧技术可以应用于住宅供暖、厨房垃圾治理等多个方面。

此外,随着风力、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低温燃烧技术与这些新能源相结合可实现能源系统易于管理、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无污染的绿色低碳。

深入推进低温燃烧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2、工业领域低温燃烧技术在工业领域中主要被应用在了废气废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上。

此外,在加热炉、干燥、蒸汽机等行业中的用途也逐渐增多。

在工业燃烧、烟气治理和废弃物处理等领域,低温燃烧技术可以提高整体燃烧效率、节约能源消耗,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低温燃烧法制备La0.8Sr0.2MnO3-δ超细粉体

低温燃烧法制备La0.8Sr0.2MnO3-δ超细粉体
正丁醇作 为夹 带 剂共 沸蒸 馏 后 , 8 0C下煅 烧 2 , 在 0。 h 得
到 L M 粉体。 S
2 2 表征 方法 .
L 。 S O 钙 钛 矿 型 复 合 氧 化 物 的 制 备 方 a~ rMn 法 主要 有 固相 法 、 檬酸 法 [ 、 柠 6 溶胶 一 胶 法 、 沉 淀 ] 凝 ]共 法【等湿 化学 方法 及 自蔓 延 高 温合 成法 , 文 结 合 8 ] ]本 了柠檬 酸法和 自蔓 延 高 温合 成 法 ( HS 的 优 点 , 用 S ) 采
液加 入 到硝 酸盐 和乙 酸 盐 的 混合 溶 液 中 , 滴加 NH。・
H。 2 ) 节 溶 液 的 p 值 , 0(5 调 H 与溶 胶 中过 多 的硝 酸 根形 成 NH NO。 参与 并 加 速 自燃 烧 反 应 。硝 酸盐 和 ,
n H2 I ( ) 加 热 温 度 等 主 要 工 艺条 件 对 凝 胶 ( 0) n M。 和 生成 的影 响。 采 用 X RD、 度 分析 和 B T 等 方 法对 粒 E 粉体 的相组 成 、 度 分 布 状 态及 比表 面 积进 行 了分 析 粒 和表 征 , 并比较 了低 温燃 烧 法与 固相反 应 法 和共 沉 淀 法制备 L M 粉 体的性 能 差别 , 果表 明低 温燃 烧法制 S 结
柠檬 酸作燃 料 , 较低 的点 火温 度 下引发 反 应 , 利用 在 并

反应 自身放热维持反应持续 进行 , 不仅具有溶液法前 驱体 混合均匀 的特 点 , 而且 也 具 备 了 S HS反应 迅 速 、
关键 词 : 低温燃 烧法 ; a 。 .Mn L。S 2 . 中图分类 号 : TQ1 4 7 8 7 . 5
; 细粉 体 超 文献标 识码 : A

低温燃烧法合成Nd∶GGG纳米陶瓷粉体

低温燃烧法合成Nd∶GGG纳米陶瓷粉体
a 00℃ f h. t9 or 2
Ke r :c m bu to y wo ds o s i n;Nd :GGG ;n no t r e a c;po e a me e ;c r mi wd r
掺钕钆镓石榴石 ( Nd :Gd G 。 aO
Nd :
固态高 功率 激光 器 领 域 中 的地 位 越 来 越 重 要 , 目 是 前 固体 热容 激光 器 的首选 工作 介质 _ . 2 ]
a i st u 1 c d a hef e .Thee o u i n o v l to fpha e c m p ii nd m o p l g ft o s o oston a r ho o y o he p wde s r we e c r c r ba a — t rz d b TG— e ie y DTA , XRD ,FT— R nd SEM . The e u t i dia e t a Nd :GGG po e s I a r s ls n c t d h t wd r c ul e die ty o a ne y c l i i he pr c s a 5 o d b r c l bt i d b ac n ng t e ur or t 7 0℃ f h. W e ldipe s d Nd :GGG or 2 l s re — po e s wih a p o ma e pa tc e sz f4 nm ou d b c e d wh n c li ng t e ur or wd r t n a pr xi t r i l ie o 0 c l e a hive e a cni hepr c s
2 .Teh ia n ttt fP y isa dCh mity c nc lIsiueo h sc n e sr ,Chn s a e fS in e ,B in 0 1 0,Chn ) ie eAc d myo ce cs ej g 1 0 9 i ia Ab t a t Pol c y t li no sz d n o mi sr c : y r s a lne na - ie e dy um p d ga o i um a lu do e d lni g li m ga n t ( re Nd: 3 5 Gd G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低温燃烧合成法概述1.1 燃烧合成法燃烧合成法(Combustion Synthesis,简写为CS)制备材料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1895 年德国科学家H. Goldschmit 发明了著名的铝热法,为CS法开创了新纪元。

前苏联很早就应用CS 法制备材料,但真正开展科学研究则始于1967 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Merzhanov 和Borovinskaya 研究火箭固体推进剂燃烧问题时,将这种燃烧反应命名为“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Synthesis,即SHS),迄今已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SHS是指反应物被点燃后引发化学反应,利用其自身放出的热量,产生高温使得反应可以自行维持并以燃烧波的形式蔓延通过整个反应物,随着燃烧波的推移,反应物迅速转变为最终产物。

总之,凡能得到有用材料或制品的自维持燃烧过程都属于广义的CS 法,或狭义地称为SHS 法[1,2]。

然而,随着燃烧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燃烧合成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已衍生出多种各具特色的燃烧工艺,因此“SHS”这个词已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各种燃烧工艺的特点。

1.2 低温燃烧合成法(LCS 法)低温燃烧合成法(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Synthesis,简写为LCS)是相对于SHS 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材料制备技术,该方法主要是以可溶性金属盐(主要是硝酸盐)和有机燃料(如尿素、柠檬酸、氨基乙酸等)作为反应物,金属硝酸盐在反应中充当氧化剂,有机燃料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反应物体系在一定温度下点燃引发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旦点燃,反应即由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自动进行,整个燃烧过程可在数分钟内结束,溢出大量气体,其产物为质地疏松、不结块、易粉碎的超细粉体。

2 LCS 法基本原理关于硝酸盐有机燃料的燃烧过程的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

一般认为,与原料加热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化合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有关,其中硝酸盐(硝酸根离子)为氧化剂,而燃料为还原剂,氧化剂燃料混合物体系具有放热特性。

Kingsley等人[3]在研究以Al(NO3)3 ·9H2O 和尿素(CO(NH2)2)为原料燃烧合成Al2O3 细粉时指出,CO(NH2)2 加热时会分解产生缩二尿和氨,在更高的温度还生成( HNCO)3 三聚物;Al (NO3)3 ·9H2O 加热时发生熔化,随后失去结晶水并分解产生无定形Al2O3 和氮的氧化物;而当二者一同加热时,则形成Al(OH)(NO2)2 凝胶。

在燃烧合成中,上述所有反应同时进行,分解出的可燃气体发生气相反应,形成火焰。

氧化剂(金属硝酸盐)与燃料的配比可根据推进剂化学中的热化学理论来确定[4]。

目前,该计算方法得到了LCS合成领域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纳。

该算法主要是计算原料的总还原价和总氧化价,以这两个数据作为氧化剂和燃料化学计量配比系数的依据。

化学计量平衡比为整数时,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最大。

根据推进剂化学理论,燃烧产物(按完全燃烧)一般是CO2,H2O 和N2,因此元素C、H 的化合价是+4 价和+1 价,为还原剂(通常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元素O 的化合价是2价,为氧化剂,而N是零价的中性元素。

当把这一概念推广到燃烧产物为氧化物的情况时(如燃烧产物CaO,Al2O3,ZrO2 等),则Ca2+,Al3+,Zr4+等就可以认为是+2,+3 和+4 价的还原剂。

3 LCS 法工艺影响因素LCS法的点火温度低,一般在硝酸盐和燃料的分解温度附近。

LCS 法中燃料的类型和组成强烈影响燃烧反应的程度与成相情况,如果前驱体溶液只用硝酸盐而不加燃料,则加热过程中不会发生燃烧。

燃烧过程受控于加热速率、燃料类型、燃料用量、燃料与硝酸盐比例以及容器容积等诸多因素。

Kingsley 等人合成Al2O3 时[3]指出,加热速率低于100℃/ min 时只能得到无定形的Al2O3;富燃料体系产物中会有夹杂碳;当硝酸铝低于5g 时在300ml 容器中不能点火,而在100ml 容器中却能够点燃,质量/体积比是燃烧合成中气相化学反应放热的重要影响因素。

LCS 工艺中,燃烧火焰温度也是影响粉末合成的重要因素,火焰温度影响燃烧产物的化合形态和粒度等,燃烧火焰温度高则合成的粉末粒度较粗。

一般来说LCS技术中燃烧反应最高温度取决于燃料特性,如硝酸盐与尿素的燃烧火焰温度在1600℃左右,而尿素的衍生物卡巴肼(含N,于较低的温度300℃分解)与硝酸盐燃烧的火焰温度则在1000℃左右[5]。

硝酸盐的种类也影响火焰温度,如硝酸锆与卡巴肼燃烧的火焰温度为1400℃左右,而硝酸氧锆与卡巴肼则仅在1100℃左右[6]。

此外,燃烧反应最高温度还与混合物的化学计量比有关,富燃料体系温度要高些,贫燃料体系温度低,甚至发生燃烧不完全或硝酸盐分解不完全的现象[7]。

此外,点火温度也影响燃烧火焰温度,点火温度高时,燃烧温度也高,从而粉末粒度变粗。

因此可通过控制原材料种类、燃料加入量以及点火温度等参数来控制燃烧合成温度,进而控制粉体的粒度等特性。

由于LCS工艺过程中燃烧释放大量的气体,如每摩尔尿素可释放4 摩尔气体,每摩尔四甲基先嗪则可释放15 摩尔气体。

气体的排出使燃烧产物呈蓬松的泡沫状并带走体系中大量的热,因而保证了体系能够获得晶粒细小的粉末[8]。

因此控制反应释放的气体量也是调节粉体性能的方法之一。

4 LCS 法研究进展印度科学研究院的Kingsley 和Patil 教授是LCS法制备纳米氧化物的开创者。

1988 年,Kingsley和Patil[3]首次以金属硝酸盐溶液和有机燃料为原料,采用LCS 法制备出了Al2O3 及含Al 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

其做法是:按摩尔比为1:2.5,在研钵中将硝酸铝和尿素混研成膏或以尽可能少的水溶解,置于圆柱形Pyrex 硬质玻璃容器中( 100mm×50mm),然后将其放入500±10℃的马弗炉中,则膏状物(或溶液)发生熔化(沸腾)、脱水、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氮的氧化物和氨等),最后物料变浓、膨胀成泡沫状,充满整个容器并伴随有炽热的火焰,火焰持续约2min,整个燃烧过程在5min 内结束,冷却后得到泡沫状疏松的超细粉体产物。

在此之后,LCS法引起了全世界材料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印度和俄罗斯在LCS 合成方面占有比较领先的地位,印度科学研究院近二十多年来,已成功制备得到40 多个品种的纳米级氧化物或氧化物衍生物[9],除此之外,LCS 研究在其他国家如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韩国等也在积极开展。

Greca 等人[10]按[Ni(NO3)2·6H2O]:[Al(NO3)3 ·9H2O]:(尿素)为0.009: 2: 5.014 的比例配制成溶液置于玻璃器皿内,先于热板上快速加热到300℃使溶液蒸发、变浓、释放大量气体,然后再移至预热到500℃的马弗炉中使物料点燃,火焰持续1min 后得到干燥、易碎的泡沫状粉料,将这种粉料进一步还原即可得到Ni/ Al2O3 催化剂材料。

Dehas 等人[11]将硝酸锆或硝酸氧锆氧化剂和卡巴肼燃料,按化学计量比配料后溶于水中,快速加热到约等于350℃,溶液发生沸腾、浓缩、冒烟等一系列反应后起燃,最后得到介稳的t ZrO2 或mZrO2。

吴孟强等[12]以金属硝酸盐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凝胶燃烧工艺合成了SnO2 纳米晶,并研究了点火温度、燃料用量和热处理温度对所获得粉体特性的影响。

酒金婷等人[13]在PVA 水溶液中加入分析纯Co(NO3)2,调节两者比例并加热搅拌至100 ~130℃,液体变为半透明的深红色粘性凝胶,继续加热则产生剧烈的燃烧反应,燃烧产物在400℃煅烧2h 即得Co3O4 纳米粒子。

LCS 法除了能制备多种氧化物材料以外,在制备复合氧化物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黎大兵等[14]利用硝酸盐与柠檬酸混合形成凝胶,在200 ~300℃点燃,合成了粒径为20 ~30nm的(CeO2)0.9 (GdO1.5)x(Sm2O3)0.1 系列体。

Zhimin Zhong 等[15]以Ba(NO3)2、TiO(NO3)2 和丙氨酸为反应物,采用LCS法合成了BaTiO3 粉末。

具体做法是:首先以TiCl4 制备出TiO(NO3)2 溶液,并在低温下保存,然后将反应物混合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燃烧前驱体粉末,放置于加热板上加热至300℃燃烧生成BaTiO3 粉末。

林生岭等人[16]按化学计量比配置甘氨酸与硝酸盐水溶液,加热蒸发过量水后得到一种粘稠溶液,再进一步加热使之自燃并迅速燃烧,制得了表面积较大的LaxSr1 NiO3 复合氧化物陶瓷粉末。

魏楸桐等人[17]以La(NO3)3 ·6H2O、Sr(NO3)2、Mn(NO3)2 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凝胶—燃烧工艺合成了La0.7Sr0.3MnO3 粉体材料,并讨论了溶胶体系pH值和柠檬酸用量对燃烧程度及相组成的影响。

尧巍华等人[18]用LCS 法在硝酸盐柠檬酸体系中直接合成比表面积超过120m2/g 的La0.9Sr0.1Ga0.8Mg0.2O2.85超细粉末,并研究了硝酸盐溶液起始浓度和pH 值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今天,世界各国已经广泛使用LCS法制备出多种超细材料,短短十几年的LCS历史当中,已有数以千计有关LCS 的论文出版,人们对于LCS 的机理、影响因素、改进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虽然LCS 法在世界材料制备领域如此引人瞩目,又吸引众多科研人员开展了无数科学研究,但是,目前,从LCS法合成的材料体系方面来看,还基本局限于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上,LCS法一步合成其他体系的材料还少见报道。

虽曾有人报道[19]利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硝酸及镁与聚四氟乙烯混合物作为化学引发剂,合成出了碳化物粉体,但从原料体系和制备工艺上,不同于LCS 法,所以远超出了LCS的范畴。

未来LCS法的发展,除完善氧化物粉末的LCS合成以外,硫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非氧化物的LCS 设计合成,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