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污染
黄河微污染原水预处理新方法的实验研究

为 9. 、2 6 、. 2 、0 1 、 13 , 5 O 3 .8 9 4 7 . 9 . 预处理效果明显, 且具有较 强的抗冲击 负荷能力。 关键词 黄 河兰州段 微污染水原 沸石一 活性碳生物滤池 预处理
排放量增加 , 兰州黄河段水污染严重 , 水质下降 , 其
污染特点是水原污染种类多 , 尤其是氨氮和有机物 的污染最为严重 。以黄河水作 为兰州市民的饮用
水水原 , 显然传统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已显得力不从 I引。因此 , J 探讨黄河微污染水原水预处理工艺显
1 实验装置及方法
1 1 原 水水质 .
Ab ta t Z oi - GAC ilgc l i e su e o r te t n f il — p l tds u c tro n h u s cin src e l e t boo ia l rwa s dfrp erame t c- ft o m o o l e o rewa e fLa z o e t u o 0 a g eRie. ers l s o h tu d rt ec n io so fHu n h v rTh e ut h wst a n e h o dt n fHRT 0 i 。 i- wae ai i 4 r n ar a trr t 1:1 n trtmp r tr o a dwae e ea u e I 2  ̄ 3 ℃ th e v l ae fNH4 N , OI , 5 -n u bdt r v rg da 5 , 2 6 , . 2 a d7 . ,e 5 0 t ermo a tso r 一 C : U  ̄ 4 a d tr ii a ea ea e t 3 . 8 y 9 9 4 n 0 1 r s e t ey wi ih rssa c o s o k la ig p ci l , t hg e itn et h c dn . v h o
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资源价值的研究

式中: 为水资源价格向量 , J s 其水资源价格 向量的形 式: s= ( , P , 。0 ; P P , 2P ,)R为水 资源价值综合评 价的结果 ; P为水资源价格. wS
低, , 低)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
V= A。 R () 2
式 中: A为x , 2x , xI x , 。…, ’ 及要素评价的权重值 ;
区、 城关 区, 沿途接纳 了湟水河 、 庄浪河 、 宛川河. 其 水质的逐年恶化是 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因素 , 也是影响着黄河兰州 市区段 的水资源价值众 多 因素 中较 为重要 的一个 因素.
在水质 评价 中 , 常提 到 “ 质 污染 严 重 ” “ 质 水 、水
R, R们 R以 R | 2 5
20 0 7年 6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r 0 7 u u2 0
文 章编 号 :0 14 7 (0 7 0 -0 10 10 -3 3 20 ) 30 4 —4
黄 河 兰 州 市 区段 水 资 源价 值 的研 究
李毅华 张 国珍 杨 改强。 , ,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斯美南方分院 , 1 广东 佛 山 5 8 0 ; .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 与市政工程学院 , 220 2 甘肃 兰州 7 07 ;.太原 科技大学 材料与工程 学院 , 30 0 3 山西 太原 002) 3 0 4
维普资讯
第2卷 6
第3 期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n l f a z o i tn iest Naua c ne) o ra n h uJa o gUnvri oL o y( trl i cs Se
兰州“苯”祸 通化市长田玉林违纪涉案金额过亿

兰州石化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1050万吨/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兰州石化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曾发生过至少6起安全事故。
就在此次水污染事件发生前的3月6日,部分西固区贾家堡村民曾发现水有异味,市区居民也发现了同样情况。
3月9日,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称,官方查处了水质问题的“造谣者”。
直到4月13日确认兰州石化的原因导致自来水苯超标后,兰州官方才开始对自流沟沿线贾家堡和牟家堡的80余户村民房屋进行统计测量,计划实施搬迁。
据了解,兰州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就曾下发《关于全力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施意见》,按产业布局与园区发展规划,搬迁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严重的企业,推动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向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和各县区园区发展,并将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2013年3月份,兰州石化也表示愿意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天然气供给等方面给兰州以倾斜支持,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将有望从兰州水源地西固区整体搬迁到兰州新区。
同时在中石油“十二五”计划以及2015年远景目标中,把兰州石化公司作为西部投资和发展的重点,将兰州石化作为四大炼油和化工生产基地之一进行规划建设。
目前兰州石化作为中石油的地区分公司,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并成为国内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
从中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支持到甘肃省政府的支持,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搬迁新区的计划似乎是指日可待。
然而到目前迟迟没有行动。
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志恒介绍说,有关承接兰州石化迁入兰州新区的事宜一直在衔接,但是大型企业的搬迁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很大。
有知情人士透露,除了搬迁成本巨大,水资源匮乏也是困扰兰州石化迟迟按兵不动的原因。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化工企业在西固区水源地可以方便地使用黄河水,而兰州新区的用水问题捉襟见肘,换句话说,即便通过调水能满足兰州石化的各类用水,废水处理又将构成新的问题。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西固区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报告-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西固区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报告正文:---------------------------------------------------------------------------------------------------------------------------------------------------- 关于上报《西固区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报告兰州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西固区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随文上报,请予审阅。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29日西固区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一、水环境质量基本情况按照《兰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西固区境内纳入流域考核目标清单的主要水质断面有湟水河流域湟水桥、黄河干流新城桥、黄河干流包兰桥共3个断面,纳入考核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共有1个,地下水监控点位1个,涉及黑臭水体整治的河洪道有2条。
(一)地表水监控断面达标情况。
经监测,2017年度我区新城桥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Ⅱ类水质要求,黄河干流包兰桥断面全年水质综合评价均稳定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湟水桥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Ⅳ类水质考核要求。
(二)饮用水水源达标情况。
2017年度,我区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稳定达到国家Ⅲ水质要求,达标率100%。
(三)地下水达标情况。
2017年度,我区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保持稳定。
(四)黑臭水体达标情况。
西固区甘沟、寺儿沟2条涉及黑臭水体整治的河洪道已完成治理,污水现已通过市政管网,进入西固区污水处理厂。
二、工作目标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业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4个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整治采掘和石油行业环境、淘汰落后企业产能、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排污管理和风险防控、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等十项重点工作,全力实施水源地保护、乡镇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3.3%,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监控点位水质不低于考核线的目标。
黄河兰州段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2 模型应用
2 1 指标 选取 .
根据黄河兰州段水质特点和地面水环境质 量标 准 , 选取溶 解氧( O, s L 、 D m / ) 氨氮( H N 3一N, / ) 化 学耗氧量 ( O c) msL 、 C D
和 p 值 作 为评 价指 标 。 H
特征向量 W :( , … , ) 鲫 , 表示各指标对 目标 的权重是 可 接受的; C >0 1 当 R . 时不能接受 , 需修正判断矩 阵 A。
由兰州排入黄河的污水量达到每年 1 t其 中生 活污水600 亿 , 0
多万 t占排放总量的 5 . %… 。黄河水资源对兰州经济发展 、 , 79
社 会 进 步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保 护
( )=
-rn )(m —nn a i / n )
用 1 9标度法把评价指标 C 、 …、 — C 、 c 两两放在一起 , 根
据 指标 C、 目标 贡 献 的大 小 给 出相 对 比重 o C 对 构 建判 断 矩 阵 A = ( ) i = 12 … ,) 并进 行 一 致 性 检 验 。 致 性 检 验 指 (J ,, n , 一 标 E 1=A 一n ( / n一1 , 为 矩 阵 A 的最 大 特 征 根 。 考 随 )A 参
级数。 将模糊综合评价集 的结果 与评价集 E进行对 照, 根据
“ 择近原则” 可确定待评 目标的等级及优劣状况 。 。 ,
机一致性指标 肼 ( 如表 1 , 算一 致性 比率 C = C/ I 当 )计 R IR 。
C <0 1 , 为 A具 有 满 意 的 一 致 性 , 明 用 A 所对 应 的 R .时 认 说 …
参与起诉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兰州居民告诉财新记者

参与起诉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兰州居民告诉财新记者,4月14日上午,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最终拒绝接收他们的任何起诉材料。
(《兰州中院拒绝受理五位居民起诉水厂案》2014-04-14《西部商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应有的侵害,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了不应有的危害之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地任由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而不起而抗之呢?五位居民起诉兰州水厂,本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情,怎么到了我们的兰州中院,味道就全变了呢?司法公正,可是立国之本啊,兰州中院拒绝立案是一种赤裸强奸,完全是一种动摇国本的反动行为!【1】兰州中院拒绝立案的理由荒谬至极。
我不知道兰州中院立案庭的人是吃什么长大的,他们给出的拒绝立案的理由竟然是说五位居民没有起诉资格,这理由有多荒唐,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了嘛,受害人没有起诉资格没有告状资格,请问谁有资格,简直是荒谬至极啊,荒谬至极!据报道:据原告方称,兰州中院立案庭4月14日上午“一直在开会”,会议结束后即拒绝接受他们的起诉状,理由是“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55条”。
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方称,兰州中院立案庭表示,公民个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故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立案庭工作人员仅对此做出口头解释,但拒绝出具书面文字裁定。
(同上)这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兰州中院立案庭的人眼中,怎么就成了将“受害人起诉”排除在外的理由了呢?本来这两者是并立的平行关系,完全是可以二选一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既可以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起诉,亦可以由“受害人起诉”。
这正如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主任段毅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的那样:法律意义上的公益诉讼,既可以由该事件的利害关系人提起,亦可以由非利害关系人提起。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分析评价及防治对策

黄 河 兰州 段水 质 污 染分 析 评 价及 防治 对 策
张锐 坚, 国珍 , 张 武福 平
( 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与市政 工程学 院, 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摘 要: 根据 20 2 0 0 2— 06年黄河兰州段 水质监 测数据 , 按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B 8 8— 0 2中Ⅲ类水质 G 33 2 0 标准 , 确定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 用内梅 罗水 污染指 数法 , 用方 差分 析 , 黄河 兰 州段 水质现 状进行评 价 分 选 运 对
ma olt n az o ec f e o vr r cl o f m a dtt i gn T ;( ) ep l t nsuc f a zo i p l i s nL nhuraho l w f e ef a clo n a nt e ( N) 2 T l i o reo nh u n uo i Y l i a e ir ol r o h o uo L ra ho e o vrs h i hreo u eo s n i sdsnt ysw g ;( )ncn et nwt ntr sw g l t ni ec f l wr e i teds ag f m ru d p e ai r e ae 3 I o nci i si ay e aep l i Y l i c n u s o a o ha o uo n
黄河兰州段柳沟河水质现状分析

化 学 需氧量 等指 标 的含 量 均超 出国 家污水排 放 标 准 ; p H、 六价铬 含 量 未超标 ; 对 浊度 、 臭、 电导率 、 总 氮、 高锰 酸 盐等排 放标 准 中未要 求 的指标 进行 测定 , 含 量均 较 高 , 综合 反映 出柳 沟河 污水成 分 的复 杂性 和 难治理 性 。 关键 词 : 水质; 黄河; 兰 州柳 沟 河 中图分类 号 X 5 2 2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0 1 - 0 2 - 1 1 0 - 0 2 和 节 约水 资 源 的今 天 , 为 了 摸清 柳 沟 河污 水 水 质及 对 黄
11 0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4 , 2 0 ( 0 1 — 0 2 )
黄河兰州段柳 沟河水质现状分析
展 争 艳
( 兰州 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兰州 7 3 0 0 2 1 )
摘
要: 对黄 河 兰 州段 下游 的柳 沟 河排 污 渠取 样 分析 , 结果 表 明 , 柳 沟 河 污水 中的 色度 、 悬 浮物 、 氨 氮、 总磷 、
表 2 供试水样物理型 学型 指标
铬是 水质 污染 控制 的一
项重要金属类指标 , 由表 3 检测结果表 明, 供试水样中六
价铬 含 量在 4 6 月 份均 低 于 国家污 水排 放标 准 ( 0 . 5 ) , 符
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表 3 供试水样金属和非金属指标分析
由表 2 可知, 供试 水样 色 度和 悬浮 物含 量在 4 ~ 6 月3
次采样期间含量均高于国家排放标准 , 在5 月份达到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一村民:2000年挖到地下1米就出现带油水 2014年04月16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连日来,早报记者走在西固区街道上,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尘土较大,空气中弥漫异味。采访一天下来,头发便如毡片一般。桃园社区贾家堡、牟家堡紧邻兰州石化厂区,多位村民向早报记者反映,白天还能好点,到了夜里,石化厂经常排放废气,“气味难闻得很,门窗都不敢开。”
而看不见、闻不到的污染,已然深藏于土壤和地下水中。 兰州,又名金城,意寓“言城之坚,如金铸成。”但在近日,这座“固若金汤”的城市,却因输水管线4号自流沟而危如累卵。
携带苯的地下水,潜伏多年后,侵入了“年近六旬”的4号自流沟,导致兰州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水质污染。这个位于兰州西固区的威立雅水务公司,承担着兰州城区90%左右的生活饮用水供应任务。
苯,无色、透明,有毒,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其可导致白血病。因此,自来水中苯含量严重超标的消息传出后,兰州全城陷入惶恐之中。
在兰州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明泉看来,此次水污染事件,是存在多年的环境污染的极端表现。而据兰州官方通报,造成水污染事件的元凶,可追溯至1987年——原兰化公司发生事故,34吨渣油渗入地下。
此次事故发生地位于兰州西固区,该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有“西部石化明珠”“石化工业摇篮”之称,其炼油、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
但同时,占据西固区GDP总量半壁江山的石化产业,亦威胁着兰州的公共环境安全。除了在日常生产中排放含有硫化氢、烃类、苯类污染物的废气废水外,这些石化企业还屡屡发生事故。仅以兰州石化为例,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其至少发生过6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事故中外泄的有毒有害物质,或散布于空气,或渗入地下。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一旦形成,其影响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在地下的隐秘空间,则存在着供水、排污、工业、燃气、电力等各类管网。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些管网最早的铺设于上世纪50年代,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破损的情况。
据兰州当地媒体报道,在2011年3月20日至7月18日间,仅安宁东、西路便发生自来水爆管28起,除了市政施工挖断管网外,自来水管老化破损也是爆管原因之一。
如此一来,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便有可能入侵管网污染饮用水。此次水污染事件,便是一个例证。
威立雅水务公司宣传部长表示,(污油)长时间(对自流沟)的浸泡,突破了临界值。据该水务公司人士介绍,这条自流沟系1955年安装,为水泥材质,将近60年时间从未更换过。而这条自流沟,也只是众多地下管网中的一条。
近日,早报记者前往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城建局、环保局等部门,试图了解兰州市地下管网种类及分布、老化破损管网占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情况,但上述各部门负责外宣的人士给出的答复均为,相关处室人员不在,无法作答。
但目前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埋在兰州城下半个多世纪,在2004年就被认定超过了使用极限的兰州石化油污总干管,因与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冲突,部分已被拆除。
“双面”石化城 兰州,是中国西北的重工业中心。而西固区,则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该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兰州市工业经济总量的近2/5、甘肃省的近1/10。占据西固区GDP半壁江山的,则是石化产业,其GDP占比达到了47.4%。
据西固区政府官网介绍,西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素以„西部石化明珠‟„石化工业摇篮‟闻名遐迩”。始建于“一五”期间,享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便位于西固。
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块”是西固工业体系的支柱。该区炼油、合成树脂、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而涩宁兰、兰成渝、兰郑长等输油输气管道亦从西固经过。
但光鲜的产业规模背后,却是严峻的环境形势。西固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如是描述:高排放、高耗能和资源消耗型产品比重较大……生态环境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还很艰巨。 毫无疑问,造成环境恶化的元凶之一,便是区域内众多的石化企业。除了在日常生产中排放含有硫化氢、烃类、苯类污染物的废气废水外,这些石化企业还屡屡发生事故。仅以兰州石化为例,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其至少发生过6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2006年5月,环保部以“环函[2006]176号”文件,通报了国内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其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便是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
上述文件显示,其主要存在问题为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排水口较多且规范不够等六项。
当时有媒体形容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松花江污染事件”。解决的办法是修一个大型缓冲池,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含有毒性的消防水就可以暂时存在缓冲池,防止直接流入黄河。
但事实上,在环保部2006年通报上述问题时,污染已然形成多年,并在8年后成为此次水污染事故的元凶之一。兰州官方日前通报事故原因时称,2002年4月3日,原兰化公司原油蒸馏车间泵B-113出口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和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水渗入地下,是造成此次水污染的原因之一。
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称,因为此地土壤中渗入的油污没有得到清理,最终溶化了自流水沟的伸缩缝填缝材料,污染了自来水,最终酿成自来水苯污染事故。
而连日来,早报记者走在西固区街道上,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尘土较大,空气中弥漫异味。采访一天下来,头发便如毡片一般。桃园社区贾家堡、牟家堡紧邻兰州石化厂区,多位村民向早报记者反映,白天还能好点,到了夜里,石化厂经常排放废气,“气味难闻得很,门窗都不敢开。”
而看不见、闻不到的污染,已然深藏于土壤和地下水中。 被污染的水和土 此次自来水被污染的地方,位于兰州石化厂外。近年来,此地曾多次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此地的土壤并未完全得到治理。
近日,早报记者在位于西固区的威立雅水务公司周边走访发现,这里工厂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并存,并无明显的功能区域分隔。有媒体报道称,这一带与化工有关的公司,大大小小就有200多家。 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只要是化工企业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地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张明泉的这一观点,在西固区便可找到佐证。
据环保部环函[2006]176号文件显示,2006年,位于西固区的兰州石化2.4万吨/年苯胺装置、2.7万吨/年硝基苯装置已停产,但需拆除,并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订污染消除与土壤修复方案,组织实施。
中国环境修复网的一份资料介绍了上述土壤修复项目。该资料称,“由于该地块长年用于石化生产,土壤苯含量严重超标。”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承接了此次修复,并于2008年12月完工,该项目处理污染土壤4080平方米,修复后的地块作为兰州石化物流仓储中心用地。
而兰州大学苗东阳撰写的《某石油化工厂区土壤有机污染评价及污染治理》一文中称,“各种有机污染物均已对土壤造成污染,上层污染严重,尤其是苯污染异常严重,随着深度的加深,污染程度逐渐降低,至2米深处土壤未受污染。”
虽然该论文并未直接点名,但论文中透露出的区位及面积等信息显示,该论文描述对象即为前述兰州石化拆除的苯胺、硝基苯装置。
一位石化行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很常见,泄漏的化学物质或工业废水,难免会污染企业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继而造成苯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
兰州官方通报称,造成此次水污染事故的元凶是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而含油污水形成原因为,原兰化公司原油蒸馏车间曾在1987年和2002年发生两次事故,大量渣油跑料和消防水渗入地下造成污染。
从4月11日下午3时开始,事故处置组在被污染的4号自流沟两侧开挖了26个探坑,对坑内含油污水进行采样,从坑内发现大量含油污水,仅从11日的12个深坑内就累计抽排含油污水约800吨。
但这仅是在此次水污染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张明泉告诉早报记者:“兰州的地下水大范围被污染了。”不过,他补充道,很多城市的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
张明泉介绍,兰州最早的水源地在“三滩”:马滩、银门滩、翟家大滩,抽的是地下水,三滩水源从解放初用到2000年左右。“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大概还有二十眼井在供水,后来地下水被污染了,就不用了。污染物主要是油污、苯、氨氮等。” 也就是在2000-2002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摸底评价,并绘制了《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以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为依据,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中等和污染较轻三级。调查结果表明,兰州、西安等城市污染较重。而环保部2013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或极差级的监测点占总数的57.3%。
张明泉说,造成兰州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则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和下渗,以及石化企业化学品的泄漏。
近日,早报记者在4号自流沟附近的贾家堡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反映称,他家在2000年盖房的时候,地基挖到1米深便渗出了地下水,上面就浮着一层油。
昨日,兰州市政府承诺,针对周边地下遗留的渣油隐患问题,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勘查论证,制定和实施封闭根治和恢复生态的方案。
兰州自来水危机事件发生后,有人质疑关系整个兰州城市400万市民的饮水生存大计为何由外资企业掌控,而且没有第二水源。
昨天,兰州市政府回应称,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是2006年引进的外资合作项目,“合资后确实存在监管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暴露出城市管理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兰州市政府同时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完善体制机制,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目前,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第二水源的省会城市。兰州市政府表示,一直在谋划第二水源,去年已经启动了从刘家峡水库引水的第二水源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原计划今年3月份开工,但因为投资方的原因,没有如期实施。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兰州将尽快开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安全供水问题。
脆弱的地下管网 在分析造成此次水污染的原因时,威立雅水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污油)长时间(对自流沟)的浸泡,突破了临界值,进而造成污染。据悉,这条自流沟系1955年安装,为水泥材质,将近60年时间从未更换过。
而地下管网的老化破损,是存在于很多城市的共同隐患。但对于地处黄河河谷中的兰州来说,其地下空间和地面一样狭窄逼仄。给排水、燃气、热力等各类管网纵横交错,更为拥挤。此外,对于从解放以来就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兰州来说,埋藏在其地下的,还有数目众多的各类石油化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