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究

史记研究
史记研究

史记研究

关于史记的常识

史记的体例

?《五帝本纪》《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孝武》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

史记的散失与补缀

史记的流传

史记三家注

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吴太伯世家》:“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

《索隐》曰:“《春秋》作掩余,《史记》并作盖余。义同而字异,或者谓太史公被腐刑,不欲言掩也。”

清人梁玉绳曰:“史公未尝讳掩。如《项羽纪》‘梁掩其口’,<持封禅书》‘上方士皆掩口’《李斯传》‘掩驰说之口’《彭越传》‘上使使掩梁王’。其他不及遍举,又何‘不欲言掩’之有?”

史记的小说因素

《史记》像小说,这是历代评论家所公认的。历史与小说的界限:历史要写真人真事,忠于史实;小说则允许虚构,可采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那么,像小说的历史的不是就不真实了呢?不是的。历史与小说的是否忠于史实,也仅指大体而言。因为严格地说,完全没有虚构、完全忠于史实的历史也的没有的。尤其是在古代记录条件差、资料来源少的情况下,没有一定的虚构是写不出象样的作品的,何况那时写历史也还处于摸索阶段。

一:《史记》的每篇作品,除了反映它既定的历史事实外,还大都有一个作者要借以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种思想有的是在客观叙述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有的则显然是作者额外加进去的。有的甚至是作者在按照他自己的某种理想、某种观点、某种信念

来组织材料,进行描写和叙述的。这种方法不同于小说的完全虚构,但也和后世对写历史的要求很不相同,有很多接近小说的地方。

梁启超说:“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故仅以近世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

二:善于刻画人物,为人物设计语言,并客观地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情。

《史记》好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情,好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这也是小说的写法。

《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意,曰:‘足下事皆成,然卜之鬼乎?’陈涉念鬼(揣摩),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三:好写戏剧性的情节、戏剧化的场面。

四:好写奇闻逸事,甚至好写一些离奇的传说,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某些浪漫色彩。

《史记》中还有一部分奇闻逸事,粗看起来是近于荒唐的,但细想一下,其实都另有深意。

五:文章的剪裁布局完全像后世的小说,而不象是完整的人物传记。

六:《史记》的许多表现方法接近于后世的小说。

其一是善夸张。

《项羽本纪》写樊哙“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写项羽“项王嗔目视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

其二是善于为重要人物的出场、重要事件的发生设置铺垫。

其三是运用大量的对比、衬托。

其四是引如一些歌谣诗句等。

史记人物形象塑造

它开拓了一个新的以写人物为主体的新天地。也正因如此,《史记》不仅成了后代纪传体历史的始祖,而且也成了后代传记文学乃至小说文学的始祖。并给了后世戏剧文学以深刻影响。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与他同时代的以及以后其他人笔下的人物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具有一种英雄色彩。而尤其突出的是他们还绝大多数悲剧色彩。因此,我们可以说,《史记》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写人物的传记就有112篇。这其中有57篇是以悲剧人物的姓字标题的。此外还有近20篇虽然不是用悲剧人物的姓字标题,但其中写到了悲剧人物。同时,在这70多篇中还有很多是几个悲剧人物的合传。有的篇章虽然只以一个悲剧人物命名,但其中还写到了许多次要的悲剧人物。(李蔡、李敢)粗略计算一下,〈史记〉全书写悲剧人物大大小小有120多个。

一:他们是新生力量的代表,是在与强大的反动势力斗争中被杀害的。

二:他们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由于自身的某种错误,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三:他们有大功于世,却受到嫉害,结局十分悲惨。

四:他们是一批忠于国家、坚受节操,或者为了某种道德信念而死的悲剧人物。

五:他们是一批下层人物,他们见义勇为,重诺守信。为人排难解纷而不惜从容赴死。

六:他们是一批在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争夺权力的斗争中无辜被害的悲剧人物。他们往往是统治集团中的弱者。虽然多数谈不上什么作为,但其值得同情的一面。《史记》悲剧人物的特点:

第一:《史记》中的悲剧人物,大都胸怀壮志,锐于进取。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是为了某种事业或某种道德观念而生活、而奋斗的。

第二:他们都有一种为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怕挫折的精神。都有一种经过种种艰难险阻而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

第三:他们多数都死得很悲壮,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深刻的社会影响。

《史记》中还有一些悲剧英雄人物,虽然说不上他们在事业上有什么成功,但是他们的某种愿望已经达到。《史记》中还有一些人物,虽然功业未成,但影响巨大,流传广远。

正是由于《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有以上明显的思想特征,所以我们从《史记》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勇敢奋斗的豪歌;不是一蹶不取的颓废,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进取;不是失败的伤感,而是一种胜利成功的快慰,是一种道德上获得满足的欢欣。它不仅仅激起人们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向他们那样为着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而生活、奋斗、乃至献身。

第一:从春秋后期到刘邦建国的五百多年间,这会的政治、军事、文化,一切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是一个多灾多难、战乱不休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豪迈的时代。那些此起彼伏的开国亡国,那些说不清的组合分裂,瞬息万变,让人应接不暇。在这个漫长的时代里,到处是烽火、刀兵、掳掠、屠城,真是悲惨而又雄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那个时代的壮烈悲歌。而那些英雄人物前仆后继,在这样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悲壮的话剧。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推动了时势的迅猛发展。

?从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尊儒,虽说这期间有所谓的“文景之治”,但是外族的入侵、诸侯的叛乱,外戚争权,没有过一天的平静。汉初的政治、经济、文化虽说多承秦制,但世俗民风实际上还和战国相同。这是一个敬仰英雄、崇拜英雄的时代,是一个积

极奋进、追求事功的时代。司马迁被这个时代的壮烈气氛所感染,被这些英雄人物的气质风节所吸引,而《史记》所要表现的重心,又恰恰是这个悲壮的时代。这是构成《>史记》悲剧人物画廊的一个首要条件。

第二:战国以来,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一个奋发有为的阶级,他们重才情,讲实效,重功利,极欲有所作为,顽强的表现自己。这些人虽在品德上有美恶之分,在理想上也有高低之别,但他们奋发上进,百折不回的努力进取则是具有共同性的。

?汉代建国后,经过了几十年的修养生息,经济上富强了,政治上巩固了,军事上强大了。于是统治者要有所作为。他们有信心、有力量、有眼光、有气派,自信攻无不胜,取无不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无不以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荣。而这个时代也确实是人才济济。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建立了许多后世叹为观止的丰功伟绩。《史记》要表现的绝大多数正是战国以来的这些人。而司马迁又正是深受他们的影响,生活在他们当中的。这是构成《史记》悲剧英雄人物画廊的第二个条件。

第三:司马迁个人的遭遇对于他的思想的发展和《史记》的文章基调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清代的刘鄂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老残游记)?鲁迅先生也说:“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汉文学史纲要)。

《史记》悲剧英雄产生的因素

时代因素士人的特点个人的遭遇

史记特殊书法

所谓特殊书法,是说它不象一般书法那样一目了然,毫无争议。而是说它用了一种委婉含蓄、甚至有些看来是近乎离奇荒诞的手法来写人叙事。作者有褒贬、有是非,但不易看清楚,稍不留心,甚至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其实这里面曲折的表现着司马迁的思想。

一:明知史实不确,亦必记入。以见作者的观点理想。

程婴、杵臼的存孤及曹沫劫齐桓公,绝为战国士人所编造。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战国时的侯赢、聂政、荆轲以及汉代的朱家、郭解差不多。这种行为、气质深受战国以及汉代人的欣赏。司马迁就尤为喜爱。故虽属传闻,亦必记之,以见司马迁之喜恶。

二:基本事实或有,而夸张虚构细节,以求故事的生动感人。

清代的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三:书写神灵怪异,煞有介事,实则厌恶。

“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有蛇龙于其上,已而有孕,遂产高祖。”

“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且“高祖每留饮,酒售数倍。”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四:记载“阴谋阳祸”。似信天命,实则借以抒发愤世不平。

五:故露矛盾破绽,以见大事之隐情。

六:口赞其是,实则在正鄙其非

七:引入大段言论,以翻历史怨案。

八:著录荒诞怪异,以表个人爱憎

九:细节饱含感情,以发难言苦衷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借着给任安回信的机会,倾诉自己因李陵事件而受刑的全过程,叙述了自己忍辱著书的目的、决心和毅力,表现了自己的人生观、生死观,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汉武帝、对当时整个酷吏政治以及整个官僚社会无比愤怒的一篇思想性、艺术性很高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认识汉武帝时期的社会政治、认识司马迁其人与《史记》其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这篇文章涉及的事情很多,是任何研究汉代历史与汉代文学的人所不能忽视的。第一段

提出了任安来信的要点,说明了自己此时此刻写这封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

回答了任安自己之所以不能听其劝告,不能推贤进士的满腹苦衷,写得沉郁`悲凉,充满着愤郁不平之气。

第三段

备言自己因李陵事情受宫刑的始末。倾诉了自己满腹的委屈之情。对汉武帝及朝臣们表现了极大的愤慨。

第四段

倾诉了自己受刑之后之所以能忍受如此的奇耻大辱,其原因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第五段

重提自己目前的处境,再次说明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与开头呼应,结束全文。

《项羽本纪》的思想意义

1:歌颂了项羽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梁,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里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循其私,非社稷之臣。”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谴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上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起义军在军事上彻底胜利的基础。

?二是促成了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从而演成了章邯的投降和朝内的赵高杀

二世,子婴杀赵高,从此秦朝政权陷于瓦解。

?三是转移了注意力,为刘邦的长驱入关创造了条件。

2:他如实的写出了项羽的种种弱点和错误,揭示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表现了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项羽的致命弱点之一是残暴。

“项梁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已盟,章邯先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

即不能,诸侯掳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活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

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叛之。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项羽的致命弱点之二是不善于用人

项王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佯惊鄂,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项羽的致命弱点之三是缺乏政治头脑,在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上犯了错误。

明代的凌稚隆说:“项羽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既灭咸阳,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图伯筹划耳。

岂如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史记评林》)

《项羽本纪》的艺术性

首先,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项羽的一个英雄,他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但他又有许多致命的弱点,所以他最后又被毁灭了。这是令人非常惋惜、非常遗憾的。司马迁就是依照这个基调给人们塑造了项羽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由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有时作品通过人物的一件事、或一句话来表现人物的志向,预见其未来的不凡。

通过早年的一些细节描写,预示其将来的命运。

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同时又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他有时真有龙飞凤舞的雄姿,有时又愚蠢昏聩得象一头猴子。他有时天真纯朴、宽厚慈和得令人喜爱,有时又暴戾凶残得令人发指。凡此种种,都在司马迁笔下得到了极其生动真切的表现。

其次,《项羽本纪》中有许多表现方法是富有创造性的。它比先秦那种粗线条的写人物叙事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许多地方运用了后代写小说的手法,对小说传奇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注意矛盾情节。注意描写场面。

作者描写了刘邦在张良等人的协助下,收买项伯,争取项羽,挫败范增,从而在鸿门宴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化险为夷的全过程。表现了刘邦随机应变的突出才能,对比了项

羽的粗疏寡谋、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斗争的头脑与手段。预示了刘邦必将胜利、项羽必然失败的结局。

2:注意渲染气氛。

3:细节描写。

《项羽本纪》中有时只用一个动作,一两句话,就能把人物的心理个性表现得异常突出鲜明。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 翻译篇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等著。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类,《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 任课教师:李道和 断句原文: 《韓子》·二十卷(內府藏本) 周韓非撰。《漢書·藝文志》載《韓子》五十五篇,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載《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惟王應麟《漢·藝文志考》作五十六篇,殆傳寫字誤也。其注不知何人作。考元至元三年何犿本,稱舊有李瓚注,鄙陋無取,盡為削去雲雲。則注者當為李瓚。然瓚為何代人,犿未之言。王應麟《玉海》已稱《韓子注》不知誰作,諸書亦別無李瓚注《韓子》之文,不知犿何所據也。犿本僅五十三篇,其序稱內佚奸劫一篇,說林下一篇,及內儲說下、六微內似煩以下數章。明萬曆十年趙用賢購得宋槧,與犿本相校,始知舊本六微篇之末尚有二十八條,不止犿所雲數章說林下篇之首尚有伯樂教二人相踶馬等十六章,諸本佚脫其文,以說林上篇田伯鼎好士章逕接此篇。蟲有虺章和氏篇之末自和雖獻璞而未美,未為王之害也,以下脫三百九十六字。奸劫篇之首,自我以清廉事上,以上脫四百六十字。其脫葉適在兩篇之間,故其次篇標題與文俱佚。傳寫者各誤以下篇之半連於上篇,遂求其下篇而不得,其實未嘗全佚也。今世所傳,又有明周孔教所刊大字本,極為清楷。其序不著年月,未知在用賢本前後。考孔教舉進士在用賢後十年,疑所見亦宋槧本。故其文均與用賢本同,無所佚闕。今即據以繕錄,而校以用賢之本。考《史記》非本傳,稱非見韓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說林、說難十餘萬言。又雲,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其孤憤、五蠹之書。則非之著書,當在未入秦前。《史記》自敘所謂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者,乃史家駁文,不足為據。今書冠以初見秦,次以存韓,皆入秦後事,雖似與《史記》自敘相符,然傳稱韓王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李斯、姚賈害之,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之藥,使自殺。計其間未必有暇著書。且存韓一篇,終以李斯駁非之議,及斯上韓王書。其事與文,皆為未畢。疑非所著書本各自為篇,非歿之後,其徒收拾編次,以成一帙。故在韓在秦之作,

史记练习题答案

史记练习题答案 【篇一: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p class=txt>(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 多()(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5)以为 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7)大将军使长史持 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9)悛悛如鄙人()(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3)大军不知广 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 广(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 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 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 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 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 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 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将骑数十

《商务谈判实务》期末复习题(秋)开专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商务谈判实务》期末复 习题 2018年11月 一、填空题 1、国际商务谈判的定义包含了三个部分,即、和。 2、谈判若按照谈判地点可以分为三类、和。 3、综观国际商务谈判业务,不论规模如何,其基本程序应包括:、、、、、和等七个阶段。 4、从谈判的意义上讲,主持人的职责有四条、、和、。 5、单一策略启动时分为三部,即、和。 6、不论何种形式的谈判通常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和。 7、谈判者的谈判信息主要是以、和等为基础的。 8、合同正文谈判涉及哪三项、和。 9、谈判探询的四个原则是、、和。 10、谈判的当享人有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谈判的引导是主持业务的关键,也是主持人工作的核心。主持人的引导体现在三个环节上,即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 12、社会道德观与职业道德对谈判手的影响无所不在,其影响方式可以归纳为 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3、纵观各种交易的合同条款,分析各种条款的功能,可以归纳出商类四种条款。它们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这两类条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条款。

14、国际商务谈判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5、对每场谈判收尾的主持技巧来看,主持人主要依据的是谈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战术决策的程序较之战略决策程序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二、选择题 1、所有谈判标的的共同谈判目标是()。 A、要求谈清楚 B、谈出结果 C、划分责、权、利 D、要求严谨性 2、下列哪个不是谈判终结的谈判结果终结的方式()。 A、成交 B、终止 C、破裂 D、僵持 3、下列哪个不是谈判一线的当事人()。 A、主谈人 B、谈判组长 C、辅助人员 D、领导 4、谈判主持人的职责要求是()。 A、要追求最大利益,更要追求妥协的满足 B、因势利导,把握全局 C、把握谈判主要要素,达成谈判标的 D、选择针对目标 5、谈判手感情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类()。 A、面部表现、身体表达、言语表达 B、面部肌肉、手势、态度 C、眼神、动作、腔调 D、面部肌肉、眼神、手势 6、合同附件的谈判原则是()。 A、与正文呼应、清晰和完整 B、同合同正文挂钩,同价格挂钩 C、同合同正文挂钩 D、与正文呼应、同价格挂钩 7、谈判相持中的灵活规则主要体现在对()手段的应用上。 A、说理和沉默 B、批评和推理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 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李陵③李广④霍去病 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 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武帝④汉宣帝 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 ①韩信②张骞③李广④霍去病 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张良③萧何④陈平 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 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韩信 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 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 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 ①英布②卢绾③彭越④樊哙 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 ①英布②韩信③灌夫④窦婴 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项羽③荆轲④春申君 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 ①朱英②李园③庄贾④田蚡 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 ①《伯夷列传》②《游侠列传》③《扁鹊仓公列传》④《儒林列传》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韩非③李斯④张汤 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 ①韩信②李斯③李广④张汤 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 ①冯谖②春申君③窦婴④灌夫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 ①齐桓公②管仲③韩信④范雎 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 ①鲁仲连②荆轲③孔子④孟子 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 ①《伯夷列传》②《管晏列传》③《孟子荀卿列传》④《李将军列传》

商务谈判第一次在线作业答案

作业 第1题谈判的实质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概念的理解 第2题商务谈判追求的主要目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概念的理解 第3题()是商务谈判的核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概念的理解 第4题()是指将原来相对较小的议题或不太重要的问题作为较大的议题 或重要的问题来讨论,将原来可以在下级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解决的问题上 升为必须经决策人员亲自过问才能解决的问题。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策略 第5题坦诚式开局策略适用于()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开局谈判 第6题原则式谈判的协议阶段是()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分类 第7题几乎所有的谈判中,每一方都会有很多利益,然而最重要的利益是()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的基本理念 第8题在谈判中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这主要是为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的准备 第9题硬式谈判者的目标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分类 第10题模拟谈判是在()中进行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准备 第11题谈判准备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情况分析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准备 第12题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在日本进行商务谈判,该谈判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商务谈判实务》2012复习题及答案

商务谈判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交易地位分类法指按谈判手在谈判中处的交易地位进行谈判分类的方法。 2.讨价系评论方在向解释方所做的各种解释说明进行批评后,针对性或笼统性地向其提出改善技术或商业条件要求的行为。 3.谈判手的举止系指谈判手在谈判过程中的立、坐、行和所持的态度,以及这些 表现对谈判产生的效果。 4.影子战是一种以虚为主,以情报见长的谈判艺术。 5.决策过程系指谈判决策的客观步骤。 二、选择题(请在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字母填写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准合同的谈判,“准”的意义是( B )。 A.谈判准确B.有先决条件 C.准备合同 2.要让对手详细做价格解释的方法是( B )。 A.大力施压、引诱、请第三者劝、搅乱谈判 B.事先约定、晓以大义、坚持施压及分解要求 C.不解释就不淡、哄对方谈、发脾气 3.付价的力度规则具体表现为( B )。 A.决不留情、要求苛刻、次数多 B.虚者以紧、蛮者以硬、善者以温 C.狠挤油水、不怕对抗、力求多得 4.技术主谈具有权威性,在谈判中对事先定好的技术目标做明显变更时,可否自行决与不改?( B ) A.可以B.要与商务主谈商量 C.要与助手商量 5.“言出有信”并不是要求谈判手“有问必答”或“有问必全答”,而是追求( C )。 A.答的对方满意、己方不吃亏B.能答则答、不能答则不答 C.答的准确、适时适度、出言不悔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成功的价格解释应遵循成功的解释规范,它是什么? 印象单一原则、明暗相间原则、聪明不透顶原则、多嘴调不杂原则、避重就轻的原则。 2.谈判中的妥协总体讲有几类表现形式? 有三类。它们是,立场、数字和文字方面的妥协。 四、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 天津某半导体工厂欲改造其生产线,需要采购设备、备件和技术。适合的供应商在美国、日本。各地均有2~3家供应商可以提供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正在计划之际,香港某半导体公司(以下称香港公司)的推销员来天津访问,找到该厂的主管人员表示可以协助采购。因为同为华人,语言又通,很快关系就熟了。工厂同意该公司代为采购,由于工厂没有外贸权,又必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 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③李广 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①汉文帝 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③李广 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①韩信 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的汉初功臣是:④韩信 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③彭越 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②卢绾 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④窦婴 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②项羽 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②李园 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③《扁鹊仓公列传》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③李斯 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②李斯 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①冯谖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②管仲 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①鲁仲连 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②《管晏列传》 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③《货殖列传》 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孔子哪位学生所言:④子夏 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④贾谊 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③信陵君 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①苏秦 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③伍子胥 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 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①韩信 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②孔子 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 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②《伯夷列传》 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②《伯夷列传》 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①刘邦 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②叔孙通 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③公孙弘 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③郭解

商务谈判-在线作业-3

商务谈判-在线作业-3

商务谈判_在线作业_3 一、单选题 1. (5分) 在商务谈判社交礼仪中,以下何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 A. 接过他人名片后,应立即认真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名片夹内。 ? B. 名片应放在随身携带的名片夹内。 ? C.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头一切工作,起身站立。 ? D. 递送名片给他人时,应郑重其事,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交予对方。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0.2 商务谈判的基本社交礼仪 展开解析 2. (5分) 在商务谈判中,己方不适合先报价的情况是()。 ? A. 己方是谈判发起人 ? B. 预期谈判将会出现各不相让的气氛 ? C. 对方是谈判专家而己方不是

? D. 己方谈判实力强于对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商务谈判的报价 展开解析 3. (5分) 对企业产品定价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包括()。(1)市场的供求关系 (2)社会经济状况 (3)顾客承受能力和需要 (4)竞争者行为 (5)政府干预 ? A. (1)(2)(4)(5) ? B. (1)(2)(3)(5) ? C. (1)(2)(3)(4) ? D. (1)(2)(3)(4)(5)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商务谈判的报价 展开解析 4. (5分) 如果是国际间的贸易,商务谈判最主要的障碍是()。? A. 政府的各种政策规定 ? B. 社会文化差异 ? C. 国际间的市场行情变化 ? D.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 商务谈判的类型、形式和内容 展开解析 5. (5分) 在为他人做介绍时,正确的介绍顺序应该是()。

商务谈判作业答案人大网校

商务谈判作业答案人大网校 83】原则型谈判又称为()。 A.让步型谈判 B.立场谈判 C.硬式谈判 D.价值型谈判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2 (12分) 【146485】商务谈判的核心容是()。 A.质量 B.数量 C.付款形式 D.价格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3 (12分) 【146496】判定谈判成功与否的价值谈判标准是()。 A.目标实现标准、成本优化标准、人际关系标准 B.利益满足标准、最高利润标准、人际关系标准 C.目标实现标准、共同利益标准、冲突和合作统一标准 A。标准答案为:A 试题4 (12分) 【146497】为掌握谈判全局,获取主动权,谈判者首先要制造()优势。A.权利 B.时间 C.人员 D.信息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5 (12分) 【146499】国际谈判中座次安排基本要()。 A.以左为尊,右高左低 B.以左为尊,左高右低 C.以右为尊,左高右低

D.以右为尊,右高左低 B。标准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一共2题,每题20分。) 试题1 (20分) 【146488】谈判成本包括()。 A.谈判桌上的成本 B.谈判过程中的成本 C.合同的制作成本 D.谈判的机会成本 E.履行合同的成本 A,B,C,E。标准答案为:A,B,D 试题2 (20分) 【162346】确定商务谈判目标系统和目标层次时,应坚持的原则是()。A.利益最大化原则 B.利己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合法性原则 E.实用性原则 C,D,E。标准答案为:C,D,E 【146477】为谈判过程确定基调是在()。 A.准备阶段 B.开局阶段 C.正式谈判阶段 D.签约阶段 B。标准答案为:B 试题2 (8分) 【146478】在涉及合同中某些专业性法律条款的谈判时,主谈人应该()。A.由懂行的专家或专业人员担任 B.由商务人员担任 C.由谈判领导人员担任 D.由法律人员担任 D。标准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一共6题,每题14分。)

史记研究期中作业答案

《史记研究》期中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① 2.④ 3.② 4.② 5.④ 6.① 7.② 8.③ 9.④ 10.② 11.③ 12.③ 13.② 14.③ 15.② 16.① 17.① 18.④ 19.② 20.③ 21.④ 22.③ 23.② 24.④ 25.② 26.②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④ 2.①②③ 3.①③ 4.①②④ 5.①④ 6.①② 7.②④ 8.②③ 9.①④

10.②③ 11.①②④ 12.①③ 13.①③ 14.①② 三、填空题 1.必待非常之人 2.俶傥非常之人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彼可取而代也 5.《太史公自序》 6.思来者 7.成一家之言 8.《春秋》 9.《伯夷列传》 10.五种 11.见盛观衰 12.九个 13.女为悦己者容 14.《魏公子列传》 15.时不利兮骓不逝 16.虞兮虞兮奈若何 17.《魏公子列传》 18.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9.《屈原贾生列传》 20.死国 2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2.伍子胥 23.伍子胥 24.越王勾践 25.越王勾践 26.膑脚 27.程婴 28.刘邦 29.《伯夷列传》 30.《报任安书》 31.《廉颇蔺相如列传》 32.狂惑 33.伍子胥 四、标点题

1.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载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与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为之久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2.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3.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4.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戮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 5.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垢,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 6.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五、简答、简析题 1.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试作简要叙述。

商务谈判实务作业2

商务谈判实务作业2 第三单元 一、解释概念 1.最佳妥协点:指双方均能接受和满意的妥协点,追求最佳妥协点有三个过程,也是 谈判发展的自然过程。 2.谈判人员的本职分工:本职分工系指参加谈判的人员的自然、专业分工(如技术人 员负责交易的技术性能、验收办法、保证条件。 二、问答题 1、什么叫构成谈判班子的实力原则? 答:组建谈判班子时,必须遵循实力原则,即组建的谈判班子必须能胜任承担谈判任务,具有与对方阵容抗衡的能力。 2、何谓特殊谈判的组织? 答:特殊谈判系指从组织谈判的角度看,与正常贸易谈判制不同的谈判,其典型的代表种类有秘密交易的谈判和统一对外的联合谈判,秘密交易诞生了秘密交易的谈判组织和主持。 3、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的人才,应掌握哪三条选择标准? 答:适用于国际商业谈判的人才标准有三条:思想水平、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4、在对谈判班子进行组织是,在岗位配合的问题应强调哪六种必需配合的情况? 答:1.多个主持人的情况;2.技术附件的谈判;3.合同条款的谈判;4.交易价格的谈判;5.主淡力薄的情况;6.处于僵局的情况。 5、组成谈判班子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什么? 答:决定因素主要有:实力与进度原则(实力需体现在:业务实力、社会地位、工 作效率、进度需体现在:人力、决策能力) 6、主持人的引导体现在哪三个环节上?各环节引导的立足点或目的是什么? 答:主持人的引导体现在:对内、对外以及谈判节奏的掌握。1.对内引导的立足点 有二:让全体参加谈判的人员了解“该做什么”和“怎么做”;2.对外引导过程不 仅要引导己方人员突破对手的防线,使谈判取得进展,还要让对手认识自己的错误 和利益,放弃原立场或改变原立场,使谈判走出僵局。3.掌握谈判节奏是主持谈判 中重要的引导技术,是完整的引导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主持人应掌握谈判火候, 而谈判火候的实质是时机与条件的掌握。 7、秘密谈判的主持规范中,主持人应遵循哪两个原则? 答:在谈判的主持中均遵循严谨和可靠的原则。 8、在主持统一对外的联合谈判时,除了一般谈判主持规范外,还需主持人掌握哪些主持 技术? 答:除一般谈判主持规范外,统一对外联合谈判的主持要求掌握联合背景,掌握联合谈判的运作,掌握联合主持谈判的利弊转化,掌握关键细节的处理技术。 第四单元 一、名词解释 1、谈判手的行为准则:指谈判手在谈判中应遵循行动规范,主要体现在谈判手的礼仪、

《中国古代文学(一)》高本期中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一)期中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原始歌谣起源于:( 1 ) ①劳动②游戏③巫术④性崇拜 2.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的是:( 3 ) ①放排活动②制作乐器的过程③狩猎活动④伐木活动 3.神话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1 ) ①幻想②塑造形象③夸张④象征⑤联想 4.我国古代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 1 ) ①《山海经》②《庄子》③《吕氏春秋》④《淮南子》 5.从神话的类型上看,盘古开天地属于:( 1 ) ①创世神话②英雄神话③洪水神话④感生神话 6.《精卫填海》载于:( 1 )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7.今古文经之争始于:( 4 ) ①春秋时期②战国时期③秦代④西汉⑤东汉 8.《诗经》,称为“经”,成为经典开始于:( 3 ) ①春秋时期②战国时期③西汉④东汉⑤唐代 9.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论者是:( 3 ) ①毛亨②董仲舒③司马迁④郑玄⑤朱熹 10.《诗集传》的作者是:( 4 ) ①孔子②毛亨③郑玄④朱熹⑤闻一多 11.《诗经》中的“国风”共有:( 3 ) ①120篇②140篇③160篇④180篇 12.“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是:( 2 ) ①《东山》②《七月》③《生民》④《采薇》 13.“三弃三收”这一情节出于:( 4 ) ①《诗·卫风·氓》②《诗·豳风·七月》③《诗·豳风·东山》④《诗·大雅·生民》 14.我国第一部史书为:( 1 ) ①《尚书》②《春秋》③《左传》④《国语》⑤《史记》 1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史书是:( 2 ) ①《尚书》②《春秋》③《左传》④《战国策》⑤《汉书》 16.《左传》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是:( 2 ) ①描写人物②描写战争③描写行人辞令之美④描写细节 17.诸子文章中具有峭拔刻深风格的是:( 4 ) ①《墨子》②《庄子》③《孟子》④《韩非子》 18.“前倨后卑”这一成语最早出于:( 4 ) ①《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章》②《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③《庄子·逍遥游》

国开(河北)01281《商务谈判实务》形成性考核二复习资料答案

商务谈判实务-形成性考核二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对方报价完毕后,己方正确的做法是() a. 否定对方报价 b. 要求对方进行价格解释 c. 马上还价 d. 提出自己的报价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要求对方进行价格解释 【题目】 在商务谈判中除()项外,均可判定对方产生成交意图。 a. 对方请教产品保养问题 b. 对方对价格进行总体还价 c. 对方要求实地试用产品 d. 对方询问交货时间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对方对价格进行总体还价 【题目】 商务谈判中开局导入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在会场中应以友好的态度出现,表情自然开诚布公,充分表现自己的诚意。 b. 介绍。介绍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c. 问候语言亲切,语气和蔼,营造轻松自如的谈话环境。 d. 注意握手的力度、时间长短与方式,以表现谈判者的亲切、郑重。 e. 落座时注意主谈人居中,其他人以职务高低向两边扩展而坐。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在会场中应以友好的态度出现,表情自然开诚布公,充分表现自己的诚意。, 注意握手的力度、时间长短与方式,以表现谈判者的亲切、郑重。, 介绍。介绍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问候语言亲切,语气和蔼,营造轻松自如的谈话环境。, 落座时注意主谈人居中,其他人以职务高低向两边扩展而坐。 【题目】 商务谈判中报价的原则中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可与对方进行价格商议 b. 对于买方来讲,开盘价必须是最低的 c. 对于卖方来讲,开盘价必须是最高的 d. 报价应坚定、明确、完整且不加任何解释和说明 e. 开盘价必须合情合理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古汉语文字学期中作业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中作业答案 上编音韵学 第一章绪论 习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音韵学: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 2、声纽:即声母,简称“纽”。 3字母:古代一个声母用一个汉字代表,被选用的汉字就叫做字母。每个字母本身的声母就是其所代表的声母。 4、五音: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五种名称,即:唇、舌、齿、牙、喉。 5、七音: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其中名称,即: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 6、次浊: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方法的名称,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三十六字母中的“明、微、泥、娘、疑、喻、来、日”等都属于次浊音。 7、阴声韵:从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分析的术语。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ɑ]、[iɑ]、[ɑi] 等。 8、阳声韵: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ɑm]、[ɑn]、[ɑ?]。 9、入声韵:指以清塞音[p]、[t]、[k]或喉塞音[?]结尾的韵母。中古入声韵有[p]、[t]、[k]三种韵尾,如[ap]、[at]、[ak]。 10、韵部: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归纳的结果就叫韵部,简称“韵”,《广韵》的206韵就是206个韵部。同一韵部的韵母必须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在中古还必须声调相同);韵头异同或有无不论。 11、摄:对韵部进行归纳,归纳的结果就叫“摄”。凡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称为一摄。如“山”摄包括“元寒桓删山先仙”等7组韵部(包括上、去、入声韵)。摄的提出使复杂的韵部得到简化,便于人们了解同类韵部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12、等:传统音韵学对韵母分类的概念。古人根据韵头、韵腹的特点将中古的韵母分为四类,即一二三四等。其中一等韵的响亮度最大,二等韵也比较大,三、四等韵的响亮度相对较小,四

商务谈判实务部分案例分析

商务谈判实务部分案例分析 【】??2010-01-14 10:59:10来源: 成功营销网作者: 佚名[] 内容导读:1,中方使用什么方法搜集到了谈判信息?其该信息属于哪一类别谈判信息?2、中力怎样加工谈判信息? 3.中方怎样利用谈判信息?4、曰方在谈判信息的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 案例一:欧洲A公司代理B工程公司到中国与中国c公司出口工程设备的交易。中方根据其报价提出了批评。建议对方考虑中国的竞争性和该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认真考虑改善价格。该代理商做了一番解释后仍不降价并说其委托人的价格是如何合理。中方对其条件又做了分析,代理人又做解释,一上午下来。毫无结果。中方认为其过于傲慢固执,代理人认为中方毫无购买诚意且没有理解力。双方相互埋怨之后,谈判不欢而散。 问题: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哪类谈判?2.构成其谈判因素有哪些?3.谈判有否可能不散?若可能不散欧洲代理人应如何谈判? 分析: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代理地位的谈判。2.构成其谈判的因素有:标的——工程设备;当事人——欧洲A公司,欧洲B工程公司和中国c公司;背景——中国市场竞争和A公司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微观经济环境。3.谈判有可能不散,至少可以避免“不欢而散”。A公司应核代理地位淡判的要求做到:“姿态超脱、态度积极’应做“好人”。 案例二:天津某半导体工厂欲改造其生产线,需要采购设备、备件和技术。适合该厂的供应商在美国、日本各地均可找到2家以上的供应商。正在此时,香港某半导体公司的推销人员去天津访问,找到该厂采购人员表示可以协助该厂购

买所需设备和技术。由于香港客商讲中文,又是华人,很快关系就熟了,工厂同意他代为采购。由于工厂没有权,又必须委托有外贸权的公司做代理,A公司接到委托后,即与美国和日本的厂商探询,结果,美国和日本的厂家有的不报价却回函问:A公司与香港B公司的关系是什么?有的出价很高。A公司拿的探询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具体人员与工人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问题:公司的探询是否成功?为什么?2.天津工厂应做何种调整?为什么? 3.天津公司的探询要做何调整?为什么? 分析:1.天津香港公司公司香港公司的探询姑夫败的。田为外商有的不报价,探询没结果。有结果时,条件太苛刻,非诚意报价。2.天津工厂的委托有时序错误,必须调整。香港公司不能代工厂签进口合同,直接找香港的探询可能加快进度,但存在签约和对后续工作影响的问题调整内容;让香港公司的外探纳人天津公司的对外探询中,并且以天津公司为主,避免探询混乱。3.天津公司要与工厂、香港公司统一意见——内容和策略,并把该项目的探询统一组织起来。同时要重新部署探询地区和对象,不给外商造成有多个同样项目在询价的错觉。 案例三:1983年曰本某电机公司出口其高压硅堆的全套生产线,其中技术转让费报价亿日元,设备费亿日元。包括了备件、技术服务(培训与技术指导)费亿日元。谈判开始后,营业部长松本先生解释:技术费是按中方工厂获得技术后,产的获利提成计算出的。取数是生产3000万支产品,10年生产提成事10%,平均每支产品销价s曰元。设备费按工序报价,清洗工序亿日元;烧结工序亿日元;切割分选工序亿曰元;封装工序亿日元;打印包装工序亿日元;技术服务赞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1.③ 2.① 3.③ 4.① 5.④ 6.③ 7.② 8.④ 9.② 10.② 11.③ 12.③ 13.② 14.① 15.② 16.① 17.② 18.③ 19.④ 20.④ 21.③ 22.① 23.③ 24.① 25.① 26.② 27.① 28.② 29.② 30.① 31.② 32.③

33.③ 34.④ 35.① 36.② 37.① 38.② 二、多项选择题 1.②③ 2.①④ 3.①③④ 4.①③④ 5.①④ 6.①③ 7.①②③ 8.①②③④ 9.②④ 10.①④ 11.①②③④ 12.①② 13.①②④ 14.①② 15.②④ 16.①② 17.②③④⑤⑥ 三、填空题 1.下自成蹊 2.背水一战 3.卢绾 4.《伯夷列传》 5.《货殖列传》 6.韩信 7.程婴 8.汉文帝 9.刘邦 10.韩信 11.《李斯列传》 12.李斯 13.李广

14.韩信 15.管仲 16.《管晏列传》 四、标点题 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五、简答、简析题 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 李广的优秀品质有:其一,勇于当敌,胆略过人。李广身为“世世受射”的将门之后,自幼练就了善射的本领。不惟如此,李广更具有一种过人胆略。在上郡遭遇战与右北平之战中,李广面对敌众我寡的危急局面,镇定自若,指挥若定,表现出超人的胆略。其二,李广不仅才气天下无双,还特有一种轻财爱士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广大士兵的爱戴。李广死时,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正说明了李广仁爱士卒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在我们看来,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后一点。从秦汉以来,边塞战争绵绵不断,一将功成万骨枯,谁又曾顾问过千百万士兵的死活?茫茫宇宙

商务谈判第二次在线作业复习资料

作业 第1题商务谈判理想的报价方式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报价方式 第2题价格谈判中讨价还价范围的两端分别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报价与价格解释 第3题谈判中,一方首先报价之后,另一方要求报价方改善报价的行为被称 作()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报价与价格解释 第4题在一方报完价之后,另一方比较策略的做法是( )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报价与价格解释 第5题对方坚持不合理要求,导致僵持时,应作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僵局处理策略 第6题对于优秀的商务谈判者来说()是最主要的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沟通 第7题在整个谈判过程中,谈判的节奏直接影响着谈判的结果。一般来说,谈判的后期,节奏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谈判结束阶段 第8题“瞧,已经谈了两个多星期还解决不了芝麻大的问题,真是谈判如同上刀山哟!”这句话属于( )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沟通 第9题谈判中,一方沉默寡言或者反应非常迟钝,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反感。这是因为( )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沟通 第10题商务活动中的服饰选择较为( )的色彩是比较恰当的,这些颜色会给人一种踏实、端庄、严肃的印象。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礼仪 第11题谈判期间,双方约定某时某处见面,表示礼貌与信用的行为是( )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务谈判礼仪

电大 商务谈判实务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商务谈判实务平时作业答案 《商务谈判实务》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是关于商业事务上的谈判,具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从事商业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满足各自的经济利益的需要,对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的分歧进行意见交换和磋商,谋求取得一致和达成协议的经济交往活动。 2.商品贸易谈判:即一般商品买卖的谈判,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就买卖货物本身有关内容,如质量、数量、货物转移方式和时间、买卖价格条件与支付方式以及交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 3.硬式判法:是指谈判方各有自己的实力,各提自己的条件,各方强调各方的意愿,申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能改变,把谈判看作是一种意志力的竞赛,各方都想达成对己方更为有利的协议。 4.原则型谈判:也称实质利益谈判,它是指谈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交易的关键点,如公正利益目标上,友好而高效地取得谈判各方均感满意的结果。 5.询盘:是指交易一方欲购买或出售商品时,向另一方发出探询该项买卖及有关交易条件的一种表示,通常多由买方发出。 6.发盘:是指买卖双方的一方(发盘人) 向对方(收盘人)提出各项主要交易条件,并愿意按这些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的表示。 7.谈判目标:是指谈判当事人希望通过谈判所得的结果。它是对谈判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设定,是指导谈判的核心,是企业必须明确的首要内容。 8.最佳期望目标: 9.礼仪:是在社会活动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容貌、风度等行为规则和形式。 10.开场陈述:即双方分别阐明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原则,内容是概括、扼要地叙述己方的意愿与目标、原则与立场、限制条件、利益、对议题的理解、对对方建议的回答。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直接商品的交易活动的”商务谈判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