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史记期末测试题[1]
史记试卷及参考答案(一).doc

史记讲读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1)"考信于”,"折中于(2)《史记》中被称为“秦外纪”的是,《律书》在司马迁那里实际上是。
(3)列出《史记》佚文中“本纪”部分的两篇:、。
(4)除《匈奴列传》之外,为外族立传的还有、、C5)“白登幸曲逆”的“曲逆”是指, “二顷”的典故出处见于________ 歹U传。
(6)举出《吕太后本纪》、《外戚世家》外的三个女性形象、(7)《史记》中两种重要的“史法”是与。
(8)董仲舒的事迹见于与o(二)多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2分):(1)属《循吏列传》中的人物有:A汲黯B郑当时C子产D孙叔敖(2)“附传”有:A《日者列传》B《绛侯周勃世家》C《张丞相列传》D《儒林列传》(3)司马迁明确称赞《春秋》的篇目有:A《太史公自序》B《十二诸侯年表序》C《曹相国世家》D《儒林列传》C4)以下属“十表”的有A《三代世表》B《秦楚之际月表》C《汉兴以来侯者年表》D《惠景间诸侯王年表》(5 )汉武帝改革的币制主要有:A三铢钱B荚钱C皮币D白金(6 )被司马迁称为“游侠”的有:A荆轲B聂政C朱家D郭解(7 )《史记》中的经济史料集中见于:A《平准书》B《货殖列传》C《封禅书》D《食货书》(8 )公孙弘的事迹见于:A《平津侯主父列传》B《儒林列传》C《平准书》D《淮阴侯列传》C 9 )以下属班固时就已亡佚的篇目有:A《封禅书》B《礼书》C《兵书》D《乐书》(1 0 )批判“交道”的篇目有:A《李斯列传》B《苏秦列传》C《张耳陈余列传》D《汲郑列传》(三)释典并指出典故出处(总分20分,每题4分):(1)万石之慎⑵三走(3)曹丘生(4)中行(5)即墨龙文光照耀(三)简述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1)司马迁对儒学的态度。
(2)《苏秦列传》中的剪裁技巧与其他艺术手法。
(五)论述题(20分):你怎样理解《史记》中的黄老思想?请举例说明。
史记选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史记选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班固D. 刘向答案:B2. 《史记》中“世家”指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谱B. 诸侯的家谱C. 贵族的家谱D. 普通人的家谱答案:B3. 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史记》中的人物?A. 项羽B. 刘邦C. 秦始皇D. 曹操答案:D4.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5.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是谁的事迹?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A6. 《史记》中“书”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事件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7. 《史记》中“表”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历史年表答案:D8. 《史记》中“志”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各种制度答案:D9. 《史记》中“列女传”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D. 女性人物的事迹答案:D10. 《史记》中“刺客列传”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刺客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
答案:纪传2. 《史记》全书共_______卷。
答案:一百三十3. 《史记》的“本纪”部分记载了从_______到汉武帝的历史。
答案:黄帝4. 《史记》的“世家”部分记载了_______诸侯的事迹。
答案:各个时期5. 《史记》的“列传”部分记载了_______人物的事迹。
答案:各个时期重要历史6. 《史记》的“书”部分记载了_______制度。
答案:各种7. 《史记》的“表”部分记载了_______年表。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的传世之书《史记》是很多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读物。
为了加深对《史记》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提供一些小学阅读测试题及其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测试题一:《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李斯C. 孙子D. 孔子答案:A. 司马迁测试题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为多少篇?A. 100篇B. 200篇C. 130篇D. 300篇答案:C. 130篇测试题三:《史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B. 诗词、哲学思想、法律制度C. 科学发展、天文地理、医学D. 宗教信仰、艺术创作、战争记录答案: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测试题四:《史记》中最长的一篇是哪一篇?A. 《太甲周书》B. 《司马迁列传》C. 《陈涉世家》D. 《孔子世家》答案:D. 《孔子世家》测试题五: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不在《史记》中?A. 黄帝B. 嬴政(秦始皇)C. 项羽D. 刘邦答案:A. 黄帝测试题六:《史记》作为中国文学的宝库,给后世的影响很大。
请列举三个《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回答。
答案示例:- 历史研究:《史记》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 文学创作:《史记》中充满了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教育教学:《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可以作为启蒙教育的教材,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测试题七:请简要介绍一下《史记》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瑰宝,它记录了中国自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史记》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史记的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的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刘向答案:A2. 《史记》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时期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3. 《史记》中“世家”是指什么?A. 帝王的家谱B. 诸侯的家谱C. 贵族的家谱D. 士大夫的家谱答案:B4. 《史记》中“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帝王事迹B. 诸侯事迹C. 重要人物的生平D. 士大夫的生平答案:C5. 《史记》中“本纪”主要记载的是?A. 帝王事迹B. 诸侯事迹C. 重要人物的生平D. 士大夫的生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人物是《史记》中记载的?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孔子D. 孟子答案:ABC7. 《史记》中“书”主要记载了哪些内容?A. 礼乐制度B. 刑法制度C. 经济制度D. 军事制度答案:ABCD8. 《史记》中“表”主要记载了哪些内容?A. 年表B. 世表C. 人物表D. 地理表答案:AB9. 《史记》中“列女传”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A. 女性政治家B. 女性文学家C. 女性军事家D. 女性道德典范答案:D10. 《史记》中“刺客列传”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A. 荆轲B. 聂政C. 专诸D. 豫让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通史。
答案:纪传体12. 《史记》全书共_________卷。
答案:13013. 《史记》的“太史公曰”是作者_________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
答案:司马迁14. 《史记》中“货殖列传”主要记载了_________的生平。
答案:商人15. 《史记》中“滑稽列传”主要记载了_________的生平。
答案:滑稽艺人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测试,相信同学们对《史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挖掘更多历史知识。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下面是一份《史记》复习题及答案的示例: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B2. 《史记》共包含多少篇?A. 一百篇B. 一百二十篇C. 一百三十篇D. 一百五十篇答案:C3.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断代史答案:B4. 《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黄帝D. 尧答案:C5. 以下哪一篇不属于《史记》的“本纪”?A. 五帝本纪B. 十二诸侯年表C. 秦始皇本纪D. 高祖本纪答案:B二、填空题6. 《史记》的“世家”主要记载了________的事迹。
答案:诸侯7. 《史记》中的“列传”记载了________的生平。
A. 各类人物B. 皇帝C. 诸侯D. 官员答案:A8. 《史记》的“表”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
A. 历史事件B. 人物传记C. 年号和世系D. 地理分布答案:C9. 《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 纪B. 传C. 表D. 书答案:B10. 《史记》中“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________。
A. 客观记录B. 主观评价C. 个人见解D. 详细描述答案:C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的“十表”中包含哪些内容?答案:《史记》的“十表”包括:《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礼乐志》、《律历志》等,主要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年号、世系、重要事件等。
12. 《史记》中“列传”的编排原则是什么?答案:《史记》中的“列传”按照人物的类别进行编排,如《刺客列传》记载了刺客的故事,《游侠列传》记载了游侠的故事,每个列传都围绕一类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史记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班固D. 班超答案:B2. 《史记》共有多少篇?A. 120篇B. 130篇C. 140篇D. 150篇答案:A3. 《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高祖D. 唐太宗答案:A4. 《史记》中“世家”一栏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B5. 《史记》中“列传”一栏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6. 《史记》中“本纪”一栏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A7. 《史记》中“书”一栏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制度、法律等答案:D8. 《史记》中“表”一栏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世系、年表等答案:D9. 《史记》中“列女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诸侯的事迹C. 女性人物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C10. 《史记》中“刺客列传》主要记载的是?A. 皇帝的事迹B. 刺客的事迹C. 士大夫的事迹D. 普通百姓的事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
答案:纪传2. 《史记》的创作时间大约在_______时期。
答案:西汉3. 《史记》中记载了从_______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答案:黄帝4.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_______事件而遭受宫刑。
答案:李陵5. 《史记》中的“世家”一栏记载了_______个诸侯国的历史。
答案:三十6. 《史记》中的“列传”一栏记载了_______位士大夫的历史。
答案:七十7. 《史记》中的“本纪”一栏记载了_______位皇帝的历史。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
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高中史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史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2. 《史记》中记载了哪个时期的历史?A. 从黄帝到汉武帝B. 从夏朝到秦朝C. 从商朝到汉朝D. 从周朝到汉朝3. 《史记》中的“世家”是记载哪一类人物的?A. 帝王B. 诸侯C. 贤臣D. 侠客4. 《史记》中“列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记载帝王的政绩B. 记载诸侯的事迹C. 记载贤臣的言行D. 记载侠客的传奇5. 《史记》中“本纪”记载的是什么?A. 帝王的政绩B. 诸侯的事迹C. 贤臣的言行D. 侠客的传奇答案:1. A2. A3. B4. C5. A二、填空题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体史书。
2. 《史记》中的“表”是用来_________的。
3. 《史记》的“书”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_。
4. 《史记》中的“列女传”记载了_________。
5. 《史记》被誉为“____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1. 纪传体2. 记载年表3. 各种制度、经济、文化等4. 古代妇女的事迹5.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简答题1. 简述《史记》的体例结构。
2. 列举《史记》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并简要说明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1. 《史记》的体例结构主要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本纪记载帝王的政绩,表记载年表,书记载各种制度、经济、文化等,世家记载诸侯的事迹,列传记载贤臣的言行。
2. 重要人物包括:-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秦朝的暴政,开创了汉朝。
- 项羽: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与刘邦争霸天下,最终失败。
- 张良:汉朝的著名谋士,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结束语: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对《史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经典,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训练17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兴礼正道对薄公堂运筹帷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B.沐猴而冠怀瑾握瑜因才施教有则改之,无则加冕C.唯唯诺诺曲肱而枕高山仰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D.分廷抗礼破釜沉舟逐鹿中原不奋不启,不悱不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猴年到来,各地节日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都在置办年货,除此之外年夜饭的预订也十分抢手,深圳某酒店推出8888元天价年夜饭还遭到抢购,真是一饭千金....啊。
B.何敬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西画法的研究工作,他在西洋油画方面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会跃然纸上。
C.山东泰安县各界群众在县人民广场召开追悼会,深切缅怀为阻止歹徒闹市行凶,与歹徒殊死搏斗,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义而临危授命....的三位民警。
D.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场沉疴。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安全面前无小事,不能在安检上搞“双重标准”,公共服务提供者对乘客与他们的行李必须一视同仁。
B.如果劳动者的收入用于生活都捉襟见肘,那么非生活必需品怎能卖得动,更不要奢望提高产品附加值了。
C.万里茶道是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万里茶道跟长江经济带的融合,将使双方都如鱼得水。
D.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中国电影热衷于赚快钱,于是电影跟风严重,粗制滥造、票房造假、市场泡沫等问题也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道侗族自治县以红色资源、绿色生态、人文景观为依托,形成了旅游景区依托型、民俗文化村寨型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B.以“老赖”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第一条便是最高法公布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从中可查到有信用污点的个人及其有关信息。
C.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推出,让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刘文英充满期待,因为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D.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各种科目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给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今年学校开秋季运动会前,王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的运动员就是不当回事,以至于我们班几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B.地下洞穴凭借稳定的环境保留下了很多古老生物,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同时,孤立的演化环境也成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极好样本。
C.微信本质上是一个“个人媒体”,是个人向社会喊话和向社会表达的工具,它极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和意见表达的均衡性与多元化。
D.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要想解决好上幼儿园难和上幼儿园贵的问题,就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供给多样化和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差异化。
6.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思想如行云流水,笔下才汩汩滔滔②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内核③语言和思想密不可分④语言跟着思想走⑤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想得正确,才写得正确⑥认识事物深刻,文句才富有底蕴A.③②④⑤①⑥ B.②①⑥④⑤③ C.②④⑤③①⑥ D.③②④①⑤⑥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虽然都叫文物,却分为能赚钱与不赚钱两类,文物的“待遇”①截然不同。
那些能赚钱的文物,如一些知名古建筑,早早就被管理者圈起来搞成景区,②大张旗鼓申遗。
只要有利可图,文物③香饽饽。
那些不赚钱的文物,像不太有名的遗址或故居,则是虽有文物之名却呈现破败之象,④无利可图,不仅无人修缮维护,⑤被视为城市拆迁⑥改造的“绊脚石”,“误拆”“保护性拆除”等鬼才信的破坏不胜枚举。
①②③④⑤⑥A/从而才是由于还会或B由此从而就是因此反而/C/甚至才是因此而且和D由此甚至就是由于还会或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语言简明,语句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雅斯贝尔斯认为,①,并由他们的思想原则塑造出了各自文化的文明,才可以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民族”。
他盛赞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②,并成为各自文明的精神导师,塑造出了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气质的希腊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气质的中华文明,具有佛陀气质的印度文明。
“轴心时代”正是指因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这个时代成为历史的“轴心”。
③,之后的时代又对其不断回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③________________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贤臣。
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种,被认为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周公则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
B.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习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D.兄弟为参、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
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9题。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
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战其北,大破之。
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不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秦王属.吏属:交付B.益张.疑兵旗帜张:打开,张开C.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偶语:偶尔谈论D.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察看案件6.下列各项都表现沛公采用正确措施使关中迅速稳定的一项是()①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②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③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④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⑤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⑥沛公不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节节取胜的原因,离不开他的军事策略,也离不开他实行了安民措施,使得人心所向。
B.高祖入关后,以仁为怀,不杀子婴,入秦宫后,不恋重宝女色,自觉离开秦宫,还军霸上。
C.高祖在占领关中以后,与老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因而深得民心,可见他的高明之处。
D.文末的历史情节与《鸿门宴》的情节相近,这是司马迁在纪传体文学中所采用的“互见法”。
8.根据原文的意思,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3分)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3分)(2)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乌维单于立三年,汉已灭南越,遣故太仆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而还,不见匈奴一人。
汉又遣故从骠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亦不见匈奴一人。
是时天子巡边,至朔方,勒兵十八万骑以见武节,而使郭吉风.告单于。
郭吉既至匈奴,匈奴主客问所使,郭吉礼卑言好,曰:“吾见单于而口言。
”单于见吉,吉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
今单于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
何徒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之北海上。
而单于终不肯为寇于汉边,休养息士马,习射猎,数使使于汉,好辞甘言求请和亲。
汉使王乌等窥匈奴。
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
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单于爱之详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以求和亲。
汉使杨信于匈奴。
杨信为人刚直屈彊,素非贵臣,单于不亲。
单于欲召入,不肯去节,单于乃坐穹庐外见杨信。
杨信既见单于,说曰:“即欲和亲,以单于太子为质于汉。
”单于曰:“非故约。
故约..,汉常遣翁主,给缯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匈奴亦不扰边。
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为质,无几矣。
”匈奴俗,见汉使非中贵人,其儒先,以为欲说,折其辩;其少年,以为欲刺,折.其气。
每汉使入匈奴,匈奴辄报偿..。
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必得当乃肯止。
杨信既归,汉使王乌,而单于复 以甘言,欲多得汉财物,绐谓王乌曰:“吾欲入汉见天子,面相约为兄弟。
”王乌归报汉,汉为单于筑邸于长安。
匈奴曰:“非得汉贵人使,吾不与诚语。
”匈奴使其贵人至汉,病,汉予药,欲愈之,不幸而死。
而汉使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往使,因送其丧,厚葬直数千金,曰“此汉贵人也”。
单于以为汉杀吾贵使者,乃留路充国不归。
诸所言者,单于特空绐王乌,殊无意入汉及遣太子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