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第一题(4分)

1.丁达尔效应的实质及产生条件各是什么?

2.胶体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存在的2个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题(5分)

1.同一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液态氖与液态氟化氢样品哪个熵更高些?为什么?

2.氯化钠溶于水的反应(s)+2O(l)=+()+-()。

25℃的标准焓变为3.81,这暗示该过程可能不自发。我们知道事实上易溶于水,否则海水中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盐分了。那么反应的驱动力是什么?具体说明。

第三题(7分)

人造血液是一种乳白色的完全人工合成的血液代用品。它可以代替人血中的血红蛋白从肺脏向人体其他部分输送氧气。目前对人造血液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氟代有机物上,A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输氧能力是血红蛋白的20倍,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比血液高。A由3种原子组成,质量分数为2.69%、20.75%、76.57%,其结构中F有3种不同的空间环境。

1.为什么人体血液是红色的,是否所以生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为什么?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3.与健康人献血相比,人造血液具有3大优点,除输氧(2)量大外,还有2个优点是什么?

4.人造血的发明,是人类输血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但目前的人造血只是被用来急救,还不能完全替代人血。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四题(5分)

已知、、、、中阴、阳离子都作立方密堆积,晶胞参数分别为520、520、567、480、420。尽可能多的出求这些体系中的离子半径。

第五题(6分)

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右图,具有止

咳、怯痰和消炎等多种生理作用,金属配合物可增强原配体的

生物活性。等物质的量的醋酸盐2与木犀草素在非水溶剂中完

全反应得到一种配合物X,已知M(Ⅱ)的配位数为4。

1.X中木犀草素是几齿配体,说明理由;

2.X是配合物分子还是存在配合物阳离子、阴离子?说明理由;

3.画出配合物X的可能结构简式。

第六题(4分)

称取适量的2·4H2O和4置于研钵中,研磨40,在80℃水浴中恒温数小时,产物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105℃下干燥数小时,即得黑色纳米2。

1.写出合成反应方程式;

2.该合成方法与其它合成方式的最显著不同是什么?

3.2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第七题(6分)

化合物X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面粉中添加X是面粉增白的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方法。但近几年来,由于某些面粉生产厂家不能正确地使用面粉增白剂,盲目地依靠加大添加量的方法来提高面粉白度,给国内的面粉市场造成了混乱,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已知X的实验式为C7H5O2,具有强氧化性,其结构有一定的对称性。

1.写出X的结构简式;

2.写出以烃为原料,通过3步反应制备X的方程式(已知每步反应中都得到相同的副产物);

3.你认为面粉添加X后对营养成分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第八题(5分)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取一块体积略大一些的金属钠,用滤纸拭干表面煤油,放在表面皿上,用滴管吸取4溶液,小心滴1至2滴在金属钠上,观察到金属钠表面有红色固体物出现。对此某学生的解释是这样的:

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2H2O=2+H2;2+4=()2+24。由于溶液量少,反应热的积聚,使()2分解,所得的被H2还原:()2=+H2O;+H2=H2O+。

1.请指出上述解释的最大不足之处,说明理由;

2.请你提出一种与上述解释不同的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辅以文字说明。

第九题(5分)

C8H18经高温均裂为自由基,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自由基反应最后完全转化成C4H8、C3H6、C2H4、C2H6、45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

第十题(8分)

以纯铁为电极材料,将无水乙醇、环戊二烯和溴化钠按一定的比例注入特制的电解槽内,在N2保护下,通电进行电合成,可得到一种式量为186的橘红色产品。

1.写出电化学合成中的4个主要反应(含电极反应)

2.从产物中分离出橘红色产品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只要求操作名称)

3.在合成中的作用是什么,其用量大小对产率有什么影响?

4.随着反应的进行,在阴极表面附近逐渐产生粘油状物质,电流密度逐渐降低,导致反应难以进行。请提出1个解决该问题的最简洁方案。

第十一题(9分)

H2O2俗名双氧水,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无色重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国防、工业、农业、化工等领域中。H2O2不稳定,易分解挥发,其试样中常加入一定量的丙乙酰胺、尿

素、乙酰苯胺等有机物作为稳定剂。H 2O2常见的分析方法有4法、碘量法等。其中4法虽测定手续简单,且不需要另加指示剂,但其准确度不高,测定误差较大。某科研工作者采用硫酸铈法测定H 2O 2的含量:该法是在稀H 24等强酸性条件下,以2+-1,10菲罗啉(()32+)为混合指示剂,用(4)2标准溶液滴定H 2O2。

1.写出①4法、②碘量法、③硫酸铈法的反应方程式;

2.某科研工作者对大量4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发现94%测定结果超过实际含量。请解释原因。

3.为什么硫酸铈法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

4.指出硫酸铈法中指示剂的工作原理;

5.用1吸量管准确吸取H 2O 2试样溶液1.00,置于250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用移液管移取上述稀释过的H2O 2溶液25.00于锥形瓶中,加入10 1∶5的H 24溶液,20 H 2O,2~3D 2+-1,10菲罗啉混合指示剂,摇匀后,用0.08 (4)2标准溶液滴至终点,消耗22.0

8。计算该H 2O 2试样的质量浓度ρH2O2(g ·L -1)。

第十二题(9分)

有机物A能与以物质的量1︰3反应成盐;核磁共振显示A 分子中有2类氢原子,其个数比是

1︰2;A 与V 2O 5、、H2O 2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配合物B,元素分析为:V 13.95%、

C 19.73、H 1.66%、O 39.42%,B 在极性溶剂中能导电,B 中的V原子周围有7个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V 原子形成配位键。

1.写出B 的化学式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3.画出B可能结构简式;

4.预期B 最特征的化学性质;

5.写出A →B 的反应方程式。

第十三题(7分)

N-甲基-4-氨基苯甲基磺酰胺(F)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药物舒马普坦()。合成路线如下:

?????→?HCl CuCl NaHSO //3??→?2SOCl (C 7H 64)???→?3/CHCl D ???→??O H H N 242

1.写出A ~F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2.写出A的名称;

第十四题(10分)

化合物X 由短周期4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具有极强吸水性的液体,熔点18.5℃,沸点189℃,与空气接触易发生氧化反应。取X 3.9g,在足量O 2中燃烧,所得2种气体产物用()2吸收,可得沉淀30.6g;另取X 3.9g ,在足量O 2中燃烧,所得气体产物用1.00 3溶液60.0吸收,所得溶液可被0.80的2S 2O 3溶液25.0滴定。

1.通过计算确定X的化学式

2.写出X的名称;

3.分别写出X在空气中氧化和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4.用X精制催化裂化柴油,是提高柴油氧化安定性的一项新技术。精制后柴油中携带X 的多少,是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

(1)X在生产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为分析柴油中混有X的含量,先需用某物质从众将X萃取出来,该萃取剂是什么,说明理由。

第十五题(10分)

称取2·6H2O晶体312(1.3)溶于少量水中,加入稍过量的(1)溶液,将产生的蓝紫色沉淀过滤并洗涤多次后与适量配体“1-羟基-2-萘甲酸”的乙醇溶液50混合,恒沸条件下加热搅拌5h,冷却后过滤,得到配合物X。X是配合物分子,无极性,分子内有4条较强的氢键,中心(Ⅱ)原子处于六配位略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并检测到其6条-O键中有3种键长。-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从50℃开始到293℃,化合物出现第一个失重峰,总失重率为14.3%;从293℃开始到650℃,化合物出现第二个失重峰,总失重率为74.1%(相对于原质量)。

1.写出X的化学式;

2.热重分析最后得到的固体是什么?

3.(Ⅱ)与6个O配位,检测到3种键长而不是2种的原因是什么?

4.画出X的结构式(标出氢键,注意立体结构)。

5.X结构单元分子以规则的互相交错的层状堆积构成了二维超分子化合物,相邻配合物分子间的萘环平面相互平行。指出X间存在的种作用力。

参考答案

第一题(4分)

1.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分散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1分)

只有当入射光波长大于分散粒子尺寸时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1分)2.①溶胶的动力稳定性。胶粒因布朗运动而克服重力的作用,从而保持溶胶的稳定。

②胶粒带电的稳定作用。静电斥力的存在使得胶粒难以相互靠近,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

(各1分,答出要点)第二题(5分)

1.液态氖(1分)HF中的有氢键(1分)

2.熵变(1分)从纯液体和高度有序的晶体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在其中自由运动的溶液,其混乱度增加,ΔS>0,根据ΔG=ΔH-TΔS,可能ΔG<0。(2分)第三题(7分)

1.哺乳动物的血都是红色,里面含有血红素,其中有铁元素。(1分)

蜗牛等软体动物及螃蟹等的血,是蓝色的,内含血青素。(1分)

2.N(CH2CH2CH3)3(2分)

3.它没有血型之分,无论任何人均可输注,十分安全和方便。(1分)

它的化学性质稳定,无需低温贮藏,而且保存时间可长达数年。(1分)4.人血的成分复杂,人造血只具备输氧功能(1分)

第四题(5分)

①由MgS和MnS的晶胞参数具有相同的数值,所以是负负离子接触,而正负离子不接触。晶胞参数可求得r(S2-),因负负离子接触,即面对角钱为4r(S2-),所以r(S2-)=184pm

②从CaS晶体中求出Ca2+的半径,因正、负离子接触,所以r(Ca2+)=99.5pm

③从CaO晶体求出r(O2-)=140.5pm

④从MgO晶体求出r(Mg2+)=69.5pm

(r(Mn2+)无法求得)

第五题(6分)

1.四齿配体,M(Ⅱ)的配位数为4,且中心体与配体等量;(1.5分)

2.配合物阳离子,非水溶剂中配体不电离为阴离子;(2分)

3.(2.5分)

第六题(4分)

1.3MnCl2+2KMnO4+2H2O=5MnO2+2KCl+4HCl(2分)

2.固相合成(1分)

3.电极材料(1分)

第七题(6分)

1.-COO-OOC-(2分)

2.-CH3+Cl2→-CCl3;-CCl3+H2O→-COCl+2HCl;

2-COCl+H2O2→-COO-OOC-+2HCl(各1分)3.加过氧化苯甲酰的强氧化性会破坏面粉营养成分。(1分)

第八题(5分)

1.反应CuO+H2=H2O+Cu很难发生(1分);过程中产生的氢,因其还原性比金属钠弱,且反应时氢分压很小,只能是逸出于大气了(1分)

2.几滴CuSO4溶液在金属钠上,一方面因反应热使CuSO4溶液蒸干,另一方面,几滴CuSO4溶液所含的H2O量很少,很快就与钠反应完,只剩下无水CuSO4,便会与金属钠发生固相的置换反应,生成Cu。CuSO4(s)+2Na(s)=Na2SO4(s)+Cu(s)(3分)

第九题(5分)

因先生成小的自由基,由C8H18生成这5种烃只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2C8H182CH4+7C2H4M=25.3

2C8H182C2H6+3C4H8M=45.6

25.3<M<45.6

第十题(8分)

1.阳极反应:Fe-2e-→Fe2+

阴极反应:C2H5OH+Na++e-→C2H5ONa+1/2H2

+C2H5ONa→Na+C2H5OH

2Na+Fe2+→Fe+2Na+(各1分)

2.蒸馏(1分)

3.由于实验中采用非水电解体系,其导电能力较弱,所以在溶液中加入NaBr作为导电盐,起到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和促进产物生成的作用。若NaBr的加入量太少,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NaBr的加入量太多也不行,一是由于其在非水体系中的溶解能力有限,二是由于浓度太高会使电极的电流密度过大,从而导致副产物增加,电流效率降低。(1.5分)4.适时的换向电解(改变外接电源的正负极)有效地控制了这一现象(1.5分)

第十一题(9分)

1.①2MnO4-+5H2O2+6H+=2Mn2++5O2↑+8H2O(1分)

②H2O2+2I-+2H+=I2+2H2O I2+2S2O32-=S4O62-+2I-(1分)

③2Ce4++H2O2=2Ce3++O2↑+2H+(1分)

2.用KMnO4滴定时,丙乙酰胺、乙酰苯胺等有机物也与KMnO4作用,要消耗少量的标准溶液,从而引起较大的测量偏大。(1.5分)

3.Ce4+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酸性减弱Ce4+易水解。(1分)

4.滴定到终点时Fe(phen)32+被Ce4+氧化为Fe(phen)33+,配离子Fe(phen)32+和Fe(phen)33+显示不同的颜色(红色→浅蓝)(1.5分)

5.=300.5g·L-1(2分)

第十二题(9分)

1.K2VC6H6NO9(1.5分)

2.(2.5分)

3.(3分)

4.氧化还原性(或易分解或不稳定等类似表述)(1分)

5.2N(CH2COOH)3+V2O5+4KOH+2H2O2→2K2VC6H6NO9+7H2O(1分)

第十三题(7分)

1.A:O2N--CH2Cl B:O2N--CH2SO3H C:O2N--CH2SO2Cl D:CH3NH2E:O2N--CH2SO2NHCH3F:H2N--CH2SO2NHCH3

(各1分)2.对硝基苄氯(1分)

第十四题(10分)

1.I2+2S2O32-=S4O62-+2I-(0.5分)

与气体反应I2的物质的量为1.00×0.0600-0.80×0.0250/2=0.0500mol(1分)

与I2反应气体物质的量为0.1000/nmol,X的式量则为39.0nmol(0.5分)

短周期元素燃烧的常见气体产物且能与碱反应或与I2反应的有CO2、SO2等(0.5分)

不妨设与I2反应的是SO2,其物质的量是0.050mol,产生BaSO3 10.9g(0.5分)

剩余沉淀如果为BaCO3,质量为19.7g,物质的量为0.100mol;(0.5分)

X的式量为78.0g/mol,化学式为C2H6SO(1分)

2.二甲亚砜(1分)

3.2(CH3)2SO+O2=(CH3)2SO2(CH3)2SO+4O2=2CO2+3H2O+SO2(各1分)4.(1)(极性)溶剂(1分)

(2)蒸馏水(0.5分)相似相溶原理,极性萃取极性(1分)

第十五题(10分)

1.Co(HOC10H6COO)2(H2O)4(3分)

2.Co(1.5分)

3.有2个对位的H2O参与形成了分子内氢键(1分)

4.(3分)

5.氢键(1分)π-π堆积作用(0.5分)

高中化学竞赛-《烯烃》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竞赛-《烯烃》专题训练 1.反应CH 3CH =CH 2+CH 3OD 的产物为( C ) A . B . C . D . 2.写出下列烯烃结合一个质子后可能生成的两种碳正离子的结构式,并指出哪一种较为稳定? (1)CH 2=CHCH 2CH(CH 3)2 (2)CH 3CH =CHCH 2CH 2CH 3 (3) 解: (1)CH 3+CHCH 2CH(CH 3)2 +CH 2CH 2CH 2CH(CH 3)2 稳定性:二级碳正离子>一级碳正离子 (2)CH 3+CHCH 2CH 2CH 2CH 3 CH 3CH 2+CHCH 2CH 2CH 3 两种离子都是二级碳正离子,稳定性相近。 (3) 三级碳正离子>二级碳正离子 3.完成下列反应: 3-1 (CH 3)2CH =CH 2+ICl 3-2 C 6H 5CH =CH 2+HBr 3-3 C 6H 5CH =CH 2 3-4 Cl-CH =CH 2+HCl→ 3-5 (CH 3)3N +-CH =CH 2+HBr 3-6 3-7 +NOCl→ 3-8 CH 3CH 2CH 3 ??? 解: 3-1 (CH 3)2CHClCHI 碘的电负性比氯小,带部分正电荷;烯烃中由于甲基的推电子作用,使双键上含氯多的碳原子带上较多负电荷,碘进攻该碳原子,生成的产物在电性规律方面仍将合马氏规则。 3-2 C 6H 5CH 2CH 2Br 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HBr 加成,生成反马氏产物。 3-3 只有过氧化物,无其他亲电试剂时,过氧化物作引发剂,烯烃发生自由基加聚反应,生成加聚物。 3-4 Cl 2CHCH 3 氯原子与碳碳双键相连时,加成产物仍符合马氏规则。 3-5 (CH 3)3N +-CH 2-CH 2Br 基团(CH 3)3N + 有拉电子的诱导效应和拉电子的共轭效应,亲电加成产物符合反马氏规则。 CH 3CH CH 2CH 3CH CH 2CH 3CH CH 2H 3CO D CH 3CH CH 2OD D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卷

2008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18) 第一题(9分) 光气学名“碳酰氯”,化学式COCl 2,是窒息性毒剂之一。 1.光气化学性质活泼,具有酰卤的典型反应,易发生水解、氨解和醇解。 (1)光气与足量乙醇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名称是【 】; (2)光气与足量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足量苯在AlCl 3催化剂作用下与光气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 】; (4)光气与苯胺分两步反应可得异氰酸苯酯,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异氰酸苯酯的结构简式是【 】。 .是一种稳定的白色结晶体,熔点为~℃,沸点为~℃。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3mol 光气,所以又被称为“三光气”。工业上可以利用碳酸二甲酯的氯代反应制备BTC 。BTC 的反应活性与光气类似,可以和醇、醛、胺、酰胺、羧酸、酚、羟胺等多种化合物反应,因此低毒性的BTC 在化学反应中完全可替代剧毒(被禁用)的光气合成相关的化工产品。 (1)BTC 分子中所有氯原子都等价,试写出结构简式

(2)除毒性外,BTC 比光气还有什么优点? (2) 第二题(10分) 电解食盐溶液的氯碱生产技术,已由传统的隔膜法变革为离子膜法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进步,如下表所示: 表1 产品液碱质量比较 项目 离子膜法 ??? ? ??液碱产品电解即得的 隔膜法 ??? ? ??成品电解碱液电解先得的半 隔膜法 ??? ? ??的碱液产品脱盐浓缩后 NaOH% 35(已有50%的报道) 10~12 30 NaCl% 0.0025 14~16 4 Na 2CO 3% 0.02 (一般不计量) 1 项 目 离子膜法 隔膜法 电解用电 度/吨 2160 2600 蒸汽用电 度/吨 80 700 隔膜法和离子膜法新技术中所用的膜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有条件地阻止阴、阳极电解产 物相混合的多孔石棉隔膜。后者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几类氟碳树脂)组成,树脂的高分子骨 架上接有能电离出H +而可与Na + 等阳离子交换的离子交换基团—SO 3H 、—COOH ,所以是一类厚度虽仅0.l ~0.5mm ,但一般只允许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膜中通过,更不能自由通过气体或液体的阳离子交换膜。 1.在所给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溶液示意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开始电解时进入电解槽用作电解液的液体A 、B 的组成名称,以及电解产出气体C 、D 的化学式。 2.离子膜法电解槽的极间距,由于膜在电极间的结构紧凑而远小于隔膜法电解槽,这将如何影响能耗? 3.传统隔膜法的阴极电解碱液,它所含NaOH 的质量分数,为什么只能控制得低些?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201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二十届天原杯)初赛试题 说明:1.本卷分两部分,共32小题。满分为13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16 Mg-24 S-32 K-39 Ca-40 Ba-137 第一部分 (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 A .雨后的彩虹 B .夜晚的霓虹灯 C .节日的礼花 D .彩色的图画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空气 B .石油 C .沼气 D .干冰 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 A .多用电邮、QQ 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B .乘地铁上下班 C .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D .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 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3CO 2+4Na ===== xR + C (金刚石),则x 、R 为 ( ) A .1、Na 2CO 3 B .2、Na 2CO 3 C .4、Na 2CO 3 D .2、Na 2O 2 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B .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7.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 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1- 8.20℃时,NaCl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470℃ 80 MPa

2004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 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 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然后Y 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 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 姓名学校 赛场报名号赛区 省市自治区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分专题训练试题 8、化学动力学

八、化学动力学 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本题用E为代号)是生命体中的“清道夫”,在它的催化作用下生命体代谢过程产生的超氧离子才致过多积存而毒害细胞:2O2-+ 2H+ ?→ ?E O2+ H2O2今在SOD的浓度为c0(E) = 0.400?10-6mol·L-1, pH = 9.1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常温下测得不同超氧离子的浓度c (O2-)下的超氧化物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r如下: c (O2-)/ mol·L-1 7.69?10-6 3.33?10-5 2.00?10-4 r / mol·L-1·s-1 3.85?10-3 1.67?10-20.100 (1) 依据测定数据,确定歧化反应在常温下的速率方程r = k n ) O (2- c的反应级数 (2) 计算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 要求计算过程 (3) 在确定了上述反应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歧化反应的机理如下: E + O2-?→ ?1k E- + O2 E-+ O2-?→ ?2k E + O22- 其中E-为中间物,可视为自由基,过氧离子的质子化是速率极快的反应,可以不予讨论。 试由上述反应机理,推导出实验得到的速率方程,请明确指出推导过程所作的假设。 1.在含有缓冲介质的水溶液中,300K时,研究某无机物A的分解反应:A (l) → B (g) + H2O (l),假定气态产物B在水中不溶,有以下实验事实: a.固定A溶液上部的体积,在不同时间t下,测定产物B气体的分压p, p与t数据满足 ln[p∞/(p∞-p)] = k’t方程,式中p∞为时间足够长时,A(l)完全分解所产生的B(g)的分压,k’为一常数。 b.改变缓冲介质,在不同的pH下进行实验,作lg(t1/2) ~ pH图,可得到一条斜率为-1, 截 距为lg (0.693/ k)的直线。k为实验速率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述实验结果出发,试求该反应的实验速率方程。 (2) 有人提出如下机理: A +O -k1 k I + H2O k2 B + OH- 式中k1、k-1分别为响应纪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你认为上述反应机理与实验事实是否相符,为什么? 3.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发热,导致所用漆包线表面漆膜发生热降解作用,绝缘性逐渐降低,并最终失效。实验表明:异氰酸酯树脂改性缩醛漆包线在恒温箱中热老化,温度分别为393.0K、111.0K和453.0K,寿命分别为20000h、5000h和307h,此时漆膜重量均减少39.0%; 假定热降解机理不变且服从一级反应规律,试推算它在348.0K的正常使用温度下漆包线的

2014年第28届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

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1题(6分)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1)CH4(g)+H2O(g)→CO(g)+3H2(g) (2)2CH4(g)+O2(g) →2CO(g)+4H2(g) (3)CO(g)+H2O(g) →H2(g)+CO2(g) 假设反应产生的CO全部转化为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H2O通过冷凝干燥除去。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N2和H2。 1-1 为使原料气中N2和H2的体积比为1:3,推出起始气体中CH4和空气的比例。设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为1:4,所有气体均按理想气体处理。 1-2 计算反应(2)的反应热。已知: (4)C(s)+2H2(g) →CH4(g) ΔH4=-74.8 kJ·mol-1 (5)C(s)+1/2O2(g) →CO(g) ΔH5=-110.5 kJ·mol-1 1-14份N2,需12份H2;4份N2由空气引入时,同时引入l份O2。 由反应(2)和(3),l份O2需2份CH4,产生6份H2; 另外的6份H2由反应(l)和(3)提供,再需要6/4份CH4; 因此,起始体系中CH4和O2的比例为3.5:1,故CH4和空气的比例为3.5:5,即7:10。1-2 反应(5)×2-1反应(4)×2,得反应(2),(2)的反应热: ΔH2=-110.5 kJ·mol-1×2-(-74.8 kJ·mol-1×2)=-71.4 kJ·mol-1 第2题(5分)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硫同位素交换和顺磁共振实验证实,其水溶液中存在亚磺酰自由基负离子。 2-1 写出该自由基负离子的结构简式,根据VSEPR理论推测其形状。 2-2 连二亚硫酸钠与CF3Br反应得到三氟甲烷亚磺酸钠。文献报道,反应过程主要包括自由基的产生、转移和湮灭(生成产物)三步,写出三氟甲烷亚磺酸根形成的反应机理。 2-1 ·SO- 2角型或 V 型 2-2 -O2S—SO- 2→-O2S·+·SO- 2 CF3Br+·SO- 2→·CF3+BrSO- 2 -O 2S·+·CF3→F3CSO- 2 第3题(6分)2013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测了高压固态氮的一种新结构:N8分子晶体。其中,N8分子呈首尾不分的链状结构;按价键理论,氮原子有5种成键方式;除端位以外,其他氮原子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 3-1画出N8分子的Lewis结构并标出形式电荷。写出端位之外的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3-2 画出N8分子的构型异构体。 3-1 3-2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2008 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第1 题(14 分) 1-1 EDTA 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市售试剂是其二水合二钠盐。 ( 1)画出EDTA 二钠盐水溶液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2) Ca(EDTA) 2溶液可用于静脉点滴以排除体内的铅。写出这个排铅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用 Pb2+表示铅)。 3)能否用 EDTA 二钠盐溶液代替 Ca(EDTA) 2溶液排铅?为什么? 1-2 氨和三氧化硫反应得到一种晶体,熔点205o C ,不含结晶水。晶体中的分子有一个三重 旋转轴,有极性。画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标出正负极。 1-3 Na2[Fe(CN)5(NO)] 的磁矩为零,给出铁原子的氧化态。 Na2[Fe(CN) 5(NO)] 是鉴定S2的试剂,二者反应得到紫色溶液,写出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 1-4 CaSO4 ? 2H2O 微溶于水,但在 HNO 3 ( 1 mol L 1)、HClO 4 ( 1 mol L 1)中可溶。写出能够解释 CaSO4 在酸中溶解的反应方程式。 1 1-5 取质量相等的 2 份 PbSO4 (难溶物 )粉末,分别加入 HNO3 ( 3 mol L 1) 和 HClO4 ( 3 mol L 1),充分混合, PbSO4在 HNO3 能全溶,而在 HClO 4中不能全溶。简要解释PbSO4在 HNO 3 中溶解的原因。 1-6 X 和 Y 在周期表中相邻。 CaCO3 与 X 的单质高温反应,生成化合物 B 和一种气态氧化物;B 与 Y 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 C 和 X 的单质; B 水解生成 D;C 水解生成E,E 水解生成尿素。确定 B、C、D、 E、X 和 Y。 第2题(5 分) 化合物 X 是产量大、应用广的二元化合物,大量用作漂白剂、饮水处理剂、消毒剂等。年产量达 300 万吨的氯酸钠是生产 X 的原料, 92%用于生产 X —在酸性水溶液中用盐酸、二氧化硫或草酸还原。此外,将亚氯酸钠固体装柱,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氧化,也可生产 X。 X 有极性和顺磁性,不形成二聚体,在碱性溶液里可发生歧化反应。 2-1 写出 X 的分子式和共轭π键( n m )。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 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5-1 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 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 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2021年高中化学 分析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2021年高中化学分析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第一题.一试样仅含NaOH和Na 2C0 3 ,一份重0.3515g试样需35.00mL 0.198 2mol·L-1HCI 溶液滴定到酚酞变色,那么还需再加人多少毫升0.1982 mol·L-1HCI溶液可达到以甲基橙 为指示剂的终点? 并分别计算试样中NaOH和Na 2C0 3 的质量分数 第二题.称取25.00g土壤试样置于玻璃钟罩的密闭空间内,同时也放人盛有100.0mLNaOH溶液的圆盘以吸收C02,48h后吸取25.00mLNaOH溶液,用13.58mL 0.115 6 mol·L-1HCl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空白试验时25.00mLNaOH溶液需25.43 mL上述酸溶液,计算在细菌作用下土壤释放C02的速度,以mg C02/[g(土壤)·h]表示。 第三题.有机化学家欲求得新合成醇的摩尔质量,取试样55.0mg,以醋酸酐法测定时,需用0.096 90mol·l-1NaOH l0.23mL。用相同量醋酸酐作空白试验时,需用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14.71 mL滴定所生成的酸,试计算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设其分子中只有一个一OH。

第四题.有一纯的(100%)未知有机酸400mg,用0.09996mol·L-1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表明该酸为一元酸,加入32.80 mLNaOH溶液时到达终点。当加入16.40 mL NaOH溶液时,pH为4.20。根据上述数据求:(1)酸的pK a;(2)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 如酸只含C、H、O,写出符合逻辑的经验式(本题中C =12.0、H =1.0、O =16.0)。 第五题.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试液。吸取25.00mL,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另外又吸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第六题.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xx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

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然后Y 连续发生4 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 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 第3题(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 如下表所示: 3-1 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 3-2 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 答案: 姓名学校赛场报名号赛区省市自治区

(每空1分,共4分) 呼出气中的N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呼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有较大分压,总压不变,因而N2的摩尔分数下降(1分);呼出气中的O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吸入的O2被人体消耗了。(1分)(共2分) 第4题(15分)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和氟反应得到一种铵盐和一种三角锥体分子A(键角102o,偶极矩0.78x10-30 C·m;对比:氨的键角107.3o,偶极矩4.74x10-30 C·m); 4-1 写出A的分子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NF3(1分)4NH3 + 3F2 = NF3 + 3NH4F(1分)(共2分) 4-2 A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明显小于氨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为什么? 答案:N-F 键的偶极方向与氮原子孤对电子的偶极方向相反,导致分子偶极矩很小,因此质子化能力远比氨质子化能力小。画图说明也可,如: (1分) 4-3 A与汞共热,得到一种汞盐和一对互为异构体的B和C(相对分子质量66)。写出化学方程式及B和C的立体结构。 答案: 2NF3 +2Hg = N2F2 + 2HgF2(1分) (14+19)X2=66(每式1分)(共3分) 4-4 B与四氟化锡反应首先得到平面构型的D和负二价单中心阴离子E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种离子化合物受热放出C,同时得到D和负一价单中心阴离子F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画出D、E、F 的立体结构;写出得到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D E F (每式1分) 2 N2F2 + SnF4 = [N2F+]2[SnF6]2-(1分) [N2F+]2[SnF6]2- = [N2F] +[SnF5]- + N2F2 (1分)(共5分) 4-5 A与F2、BF3反应得到一种四氟硼酸盐,它的阳离子水解能定量地生成A和HF,而同时得到的O2和H2O2的量却因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写出这个阳离子的化学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推断对它的水解反应产物作出解释。 答案: 阳离子的化学式为NF4+。(1分) NF3 + F2 + BF3 = NF4+BF4-(1分) NF4+水解反应首先得到HOF (否则写不出配平的NF4+水解反应):

2020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2020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时间:3小时 满分:10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满 分 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 -L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n [222] Fr [223] Ra [226] Ac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α-Al 2O 3既难溶于酸、也难溶于碱,但高温下与某盐反应可转化为可溶物;所得产物溶于适量水可结晶得到明矾。写出熔解α-Al 2O 3的反应方程式。 第二题(4分) 将一小块具有规则形状的胆矾晶体投入某温度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甲、乙同学都观察到晶体未发生变化。甲同学认为:根据现象说明未发生晶体的溶解和结晶。乙同学认为:虽然未观察到晶体的变化,但存在溶解和结晶的动态平衡。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分析?请设计2个实验实验证明。 第三题(7分) 氯代有机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环境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利用电化学方 法去除氯代芳烃污染物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以Ag + 为媒质作用进行间接电化学氧 化,对大多数氯代芳烃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9%以上。具体过程为Ag + 在阳极转化为A ,A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B ,B 攻击氯代芳烃分子,并最终将其氧化 1.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2.写出A →B 的反应方程式; 3.以五氯苯酚为例,写出B 将其氧化的方程式; 4.Ag +用于氯代芳烃处置的缺点除费用高外,还有1个不足之处是什么? 第四题(6分) 氮化碳结构如右图,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1.写出氮化碳的化学式; 2.指出氮化碳的晶体类型; 3.请在右图中用粗线画出两种二维晶胞。 第五题(8分) 二亚胺X (结构如右图)广泛地用于聚氨酯、聚酯及聚氨酯塑料的生产,也用于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其合成方法如下: A ??→?+2COCl B ??→?-HCl C ??→?缩合X 1.X 中两个苯环是否共平面,为什么?两个苯环对位4个碳原子是否共直线,为什么?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第一题(9分) 用α粒子撞击铋-209合成了砹-211。所得样品中砹-211的浓度<10-8mol/L,砹-211同位素半衰期较长,足以用它来研究砹的化学性质。 1.写出合成砹的核反应方程式。 2.已知室温下用CCl4萃取I2的分配系数为c I 2(CCl4)/c I 2 (H2O)=84,预计用CCl4萃取 AtI的分配系数c AtI(CCl4)/c AtI(H2O) 84(填>,<或=);理由是。 3.已知I 2 +I-I3-的平衡常数K=800,可推断AtI+I-AtI2-的平衡常数 K800(填>,<或=);依据是。 4.在AtI中加入I2和I-的混合溶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所得沉淀中只有AgI而没有共沉淀的AgAt(如果有AgAt,必然会被共沉淀),然而在上述产物中加入Pb(IO3)2却发现有砹的共沉淀。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5.已知室温下ICH2COOH的p K a=3.12,由此可推断AtCH2COOH的p K a 3.12(填>,<或=);理由是。 第二题(12分) 为纪念1905年爱因斯坦连续发表6篇论文导致物理学大变革100周年,今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本题涉及的“热电效应”机理也是爱因斯坦首先阐释的,即他提出的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振荡器”的独立振荡原子与温度关系的模型。 1.左上图是热电效应之一的图解。给出图中所有英文单词(或词组)及物理学符号的意义,并为此图写一篇不超过200字(包括标点符号等)的说明文。 2.右上图是化学家合成的能实现热电效应的一种晶体的晶胞模型。图中的大原子是稀土原子,如镧;小原子是周期系第五主族元素,如锑;中等大小的原子是周期系VIII 族元素,如铁。按如上结构图写出这种热电晶体的化学式。给出计算过程。提示:晶胞的6个面的原子数相同。设晶体中锑的氧化态为-1,镧的氧化态为+3,问:铁的平均氧化态多大? 第三题(10分)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 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 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 (17分) Cr及其化合物在现今工业上十分常用,Cr占地壳蹭的丰度为0.0083%,主要来源是铬铁矿、铬铅矿。最初Cr的提炼是用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生产的。 1.写出铬铁矿、铬铅矿的化学式,写出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其水溶液可有三2.Cr常见的价态为+3和+6,常见的Cr(Ⅲ)化合物为CrCl 3 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绿色和绿色,请分别画出这三种不同颜色的Cr (Ⅲ)化合物阳离子的立体结构。指出Cr的杂化方式 3.常见的Cr(Ⅵ)化合物是重铬酸钾,是由铬铁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煅烧后用水浸取过滤,然后加适量硫酸后加入氯化钾即可制得,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4.在钢铁分析中为排除Cr的干扰可加入NaCl和HClO 加热至冒烟来实现,写出 4 (CN)2被称为拟卤素,其性质与卤素单质既有相似点,也有一些不同。它可以由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一同制取得到。 1. 写出制取(CN)2的反应方程式。 2. (CN)2不稳定,它在水溶液中有2种水解方式,其中一种是生成HCN与HOCN。 请分别写出(CN)2的两种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3. HCN在加热时与O2反应,反应比为8:3,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4.液态的HCN不稳定,易聚合。其中,三聚体中包含有2种不同环境的C, 2 种不同环境的H与2种不同环境的N;而四聚体中H只有1种环境,C,N则各有2种不同环境。试画出两种聚合体的结构,并分别标明它们中所具有的 SmCo5是一种典型的AB5型金属化合物,可作为磁性材料,其结构如下 其中大球为Sm,小球为Co。而另一种永磁体材料X跟SmCo5的结构密切相关,他是将如图(a)层的1/3Sm原子用一对Co原子代替,并且这对Co原子不在(a)平面上而是出于该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其连线被(a)平面垂直平分。且相邻两(ABAB……型排列,三方晶胞则为ABCABC……型排列。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A+H2O NH2OH+HN﹡O2→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某无水MgCl2晶体属三方晶系,呈层形结构,氯离子采取立方最密堆积(ccp),镁离子填满同层的八面体空隙;晶体沿垂直于氯离子密置层的投影图如下。该晶体的六方晶胞的参数:a=363.63pm,c=1766.63pm;p=2.53g·cm-3。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 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 样品,与25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与答案(Word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时间:3小时 第1题(1分) (1)金属锰可以用四氧化三锰为原料通过铝热法来制备。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S2是一种有恶臭的液体,把它滴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析出硫磺,同时放出CO2,写出配平的化学式方程式。 第2题(10分) (1)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把它转变成它们的皮鞘(可以用Fe2O3来表示其中的铁),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这个用酶为催化剂的反应的另一个反应物是CO2,它在反应后转变成有机物,可用甲醛来表示,试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2)地球化学家用实验证实,金矿常与磁铁矿共生的原因是: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即所谓“热液”)里,金的存在形式是[AuS-]络离子,在溶液接近中性时,它遇到Fe2+离子会发生反应,同时沉积出磁铁矿和金矿,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第3题(10分) 矿物胆矾就是CuSO4·5H2O,当它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2),铜将以辉铜矿(Cu2S)的形式沉积下来;而反应得到的铁和硫则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无臭味,透明不浑浊,绿色,呈强酸性,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地下水(俗称黑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配乎的化学方程式。 第4题(10分) 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是把二氧化硫通人硫化钠和碳酸钠(摩尔比2︰1)的混合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黄色的固体,其量先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溶液的pH 值降到7左右时,溶液近于无色,反应已经完成。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的pH值降到5,又会有固体物质出现。 写出和以上现象有关的各个配干的化学方程式。 第5题(10分) 取2.5克KClO3粉末置于冰水冷却的锥形瓶中,加入5.0克研细的I2,再注入3cm3水,在45分钟内不断振荡,分批加入9~10cm3浓HCl,直到I2完全消失为止(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在40℃以下)。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冷却,得到橙黄色的晶体A。 将少量A置于室温下的干燥的试管中,发现A有升华现象,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在管口检测,试纸变蓝.接着把试管置于热水浴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管内的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液体。 将少量A分别和KI,Na2S2O3,H2S等溶液反应,均首先生成I2。 酸性的KMnO4可将A氧化,得到的反应产物是无色的溶液。 (1)写出A的化学式;写出上述制备A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和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附:原子量K 39.10;Cl 35.45;I 126.9;O 16.00 第6题(10分) 某烃,在标准状态下呈气态,取10cm3该烃跟70cm3氧气混合,并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先使水蒸气冷凝,测出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5cm3,再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钾溶液,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45cm3。所有的气体体积都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试求这种烃的分子式。 第7题(10分)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共16页

200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第一题(6分)选取表1中的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A~H)填人相应标题(①一⑧) 后的括号中(单选),并按要求填空。 表1 字母所代表的物质 A B C D E F G H NO 2+NO N 2 O 3 N 2 H 4 NH 3 N 2 O 4 H 2 N 2 O 2 NH 2 OH ①()不是平面分子,其衍生物用作高能燃料。 ②()存在两种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的结构 为。 ③()具有线型结构,Lewis结构式中每个键的键级为2.0。 ④()是无色的,平面分子,它的一种等电子体 是。 ⑤()既有酸性,又有碱性,可作制冷剂。 ⑥()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主要做剂。 ⑦()是顺磁性分子。 ⑧()水溶液会分解生成N 2 0,反应式 为。 第二题(6分)图1是元素的△ f G m /F一Z图,它是以元素的不同氧 化态Z与对应 物种的△ f G m /F在热力学标准态pH =0或pH == 14的对画图。

图中任何两种 物种联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相应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ψ A 或 ψ B ,A、 B 分别表示pH=0(实线)和pH=14(虚线)。 上图中各物种的△ f G m /F的数值如表2所示。 A X-X 2HXO HXO 2 XO 3 -XO 4 - F-3.060//// Cl-1.360 1.61 4.917.329.79 Br-1.060 1.60/7.6011.12 I-0.540 1.45/ 5.979.27 B X-X 2XO-XO 2 -XO 3 -XO 4 - F-3.060//// Cl-1.3600.40 1.72 2.38 3.18 Br-1.0600.45/ 2.61 4.47 I-0.5400.45/ 1.01 2.41 1.用上表提供的数据计算:ψ A (IO 3 -/I-)ψ B (IO 3 -/I-)ψ A (ClO 4-/HClO 2 ) 2.由上述信息回答:对同一氧化态的卤素,其含氧酸的氧化能力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 其含氧酸盐的氧化性。 3.溴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每吨海水约含0.14 kg溴。Br 2

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训练及答案

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氧化钙,澄清的泉水 (B)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红磷,空气 2.下列各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火碱、NaOH (B)碳铵、碳酸铵、(NH4)2CO3 (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D)食盐、氯化钠、NaCl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含游离态氢元素,后一种含化合态氢元素的是( )。 (A)氢气、碳酸钙 (B)液态氢、硝酸铵 (C)胆矾、水煤气 (D)稀硫酸、烧碱 4.下列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煤燃烧 (D)香烟燃烧 5.下列物质中,能降低血红蛋白输氧能力的是( ) (A)CO (B)CO2(C)Ar(D)N2 6.2 5℃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则2 5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30克(B)4 3克(C)23克 (D)无法确定 7.已知R2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R代表的元素可以是下列四种元素中的( )。 (A)钾 (B)氯 (C)钠 (D)硫 8.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是( )。 (A)l:2:3(B)3:2:1 (C)6:3:2 (D)4:2:l 9.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比是3:1,又知A与B的原子量之比是1 2:1,则下列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AB4(B)AB3(C)AB(D)A2B 1 O.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 m+1与元素Y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a+m+n (B)a—m—n (C)m+n—a(D)m—n—a 二、填空题 11.如果碱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酸液流到桌面上,可以立即用适量的中和;如果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完全被还原后的操作是 1 2.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管内水面上升,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速度减慢的原因是。要使上升的速度加快,应采取的措施是。 1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黄、火硝(硝酸钾)按一定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