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摘要动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是一种文化力量的传播,文化传播对国家民族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意义深远。

而日本成功借助其强大的动漫产业向世界推销日本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日本新的国际形象。

日本动画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而日本动画所附加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中国的青少年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我国应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中国需要属于本民族的优秀的动漫作品,而我们每一个动画人身上都必须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国产动漫;发展;启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的繁荣发展,影视传媒作品数量质量的也随之迅速膨胀。

而动画作为影视传媒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其对受众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动漫是一门幻想艺术,相较其他传媒手段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拥有其他影视传媒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创造性、可塑性。

说到动漫,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动漫产业。

二战结束后通过美国的扶持,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动漫也随着迅速发展。

目前世界上近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是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本的动漫为什么这么声名显赫?回顾其动画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日本动漫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讲述的故事都与社会基层为素材,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梦想通过艺术加工表现出来,满足普通人的心里需求,使观众能在观看过程中与动漫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动漫作品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带给受众群娱乐的同时,也对受众群在观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动画创作者植入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

比如《多啦A梦》、《火影忍者》、《圣斗士星矢》这些动漫作品的主角都是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艺术缩影,他们长相平平、能力一般。

但是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的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日本动漫的发展对中国动漫的影响

日本动漫的发展对中国动漫的影响

日本动漫的发展对中国动漫的影响如今中国的青少年十分喜爱日本的动漫,国产的动漫却不受重视,中国本可以说是亚洲动画产业的先锋,早期也有不俗的成绩,可现在却远不及日本的发展,当然,现在有许多中国动漫人模仿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结果却并不受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喜爱。

对比中国早期动漫的成功,日本动漫的发展史,以及中国动漫的现状,我们觉得中国应该意识到,中国动漫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动漫,不是什么不务正业,中国的动漫只有融入中国元素,有真正的中国特色才会有无限的发展。

中国早期优秀的动画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文档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论文

文档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论文

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论文一、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课题背景在日本动漫愈演愈烈的今天。

中国动漫却迟迟不见萌发,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看到我们自己制作的动漫,所以我们要研究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以此来汲长补短,吸收日本动漫精华来对中国动漫进行对比。

二、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课题目的研究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是以报告的形式来对社会的一些动漫专家提点建议,来让他们能制造出更适合中国人的动漫三、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调查问卷整理报告 1.看过动漫的人数:95%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有绝大多数的人看过动漫,也可以看出动漫在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占很大一部分。

2 调查动漫周遍产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 花费日漫三四百*3 100 元以下 *7 较少*4 不固定*2 记不清*5 没有*77 中漫大于40*1 0~10*1 没有*98 3 大家希望我们动漫的改变的地方有: 中漫方面(1)要都是很幼稚的,只适合小孩看,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要画的逼真点,剧情新潮点,不要总画点小动物。

(2)要注意创新、技术、音乐等,画面精致些(3)漫画业需推广,动画业待提高,情节背景可以更饱满丰富,急需培养专业声优和发展周边产业(4)编写更具特色时代潮流的内容,加入多元化的元素,借鉴日本动漫的优点,想象更大胆(5)面对的年龄层要扩大(6)动画和漫画要结合(7)制作团队太少(8)教育意味淡一点(9)任务塑造更真实立体些日漫(1)剧情(2)面对的年龄层(3)人物塑造,画风(4)声优,音乐(5)技术(6)专业,创意 4 以下是受大家欢迎得大部分动漫:(高票用红色标出)火影28 海贼15 柯南29 死神21 家教12 樱兰10 网王19 犬夜叉16 黑执事10 吸血鬼骑士10 SA 11 反叛的鲁鲁修5 彩云国物语6 哆啦A 梦 8 高达5 猎人6 灌篮高手5 格雷少年5 棋魂5 银魂5 秦时明月4 七龙珠4 百变小樱4 会长大人是女仆 2 狐仙大人 2 夜勤病栋2 初犬 2 伯爵与妖精 1 僵尸借贷 2 死亡笔记 3 地狱少女 2 爱丽丝学园 1 不可思议的游戏 1 奥特曼 1 零之使魔1ORZ 1 大耳朵图图 1 天使怪盗 2 中华小当家 1 鬼眼狂刀 2 浪客剑心 2 美少女战士3 黑猫警长 2 口袋怪兽 2 葫芦兄弟 2 钢炼 3 一休哥 1 樱桃小丸子 2 喜羊羊与灰太狼 2 心跳的回忆 1 游戏王 1 蜡笔小新 1 圣斗士星矢 2 魔法禁书录 2 魔术快斗 1 结界师 1 爆炸头战士 1 头文字D 1 我的狐仙女友 1 深渊传说 1 通灵王 1 少年阴阳师 2 黑礁 1 最终武器 1 棒球联盟1 十二国记1 妖精的尾巴2 武器种族传说2 纯情房客俏房主1 幽游白书2 我的女神1 快感乐园 1 阿修罗1 纯曼1 loveless 1 万有引力 1 BLACK CAT 1 狼与香辛料1 濑户花嫁 2 舞姬1 轻音少女2 黑契 2 数码宝贝2 水果篮子 2 EVA 1CLANNAD 1 AIR 1KAVON 1 MYSELF YOURSELF 1 染成茜色的坡道 1 全金属狂潮2 校园迷糊大王 1 灼眼的夏娜2 旋风管家 3 牙2 雨月2 噬魂师1NANA 2 吸血鬼同盟1 千与千寻2 守护甜心1 遥远的时空中1 下一站天后 2 恶作剧之吻1 完美小姐进化论1 围棋少年1 黑塔利亚1 食灵1 新撰组导闻录 1 血战BLOOD 2 圣魔之血1 草莓百分百1 五尾狐1 隐王2 总结:在我们青少年中看动漫的人中大多数看的是日本的,这反映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有很大的问题四、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动漫产业的对比(1)动漫产业在日本已经发展了40 年了,而国内则尚属起步阶段。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摘要全球化时代强势来袭,推动了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全球化是整个人类世界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进程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经济文化大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外国文化潮水般席卷中国,外国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外国新闻、外国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个层面,“文化渗透”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

这种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让中国受众逐渐接受、喜爱甚至追捧,年轻一代的思想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有些外来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植入一些中国元素,但却是已经被歪曲了的带有输出国价值观念内涵的,这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而国人的防范意识却比较淡薄。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传播;影响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陈奇佳副教授等在中国大学生中间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6000份关于日本动画的调查问卷,调查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大学。

"调查显示其中非常喜欢日本动画的人数占比6%,喜欢日本动画的人数占比18%,对日本动画喜爱程度一般的人数占比60%,不喜欢日本动画人数占比13%,厌恶日本动画的人数占比3%。

由此可见至少有80%的中国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日本动画。

”,这样的调查结果证明日本动漫已经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产品,其影响力十分显著。

正因为如此,日本学者远藤誉在对中国动漫进行研究时,将在日本动漫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概括为“中国动漫新人类”。

1.2 研究内容动漫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娱乐文化构成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其中日本作为世界上动画产业最具实力的国家之一,全球各国播放的动画有60%以上来自日本,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借鉴,另外我们也需要对这种软性的文化入侵进行提防。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关于日本动漫在中国影响的专业性研究很少,而作为基础性的日本动漫在中国影响的著作几乎没有,只有少量文章或者著作的部分篇章散略提到。

关于中日动漫文化的调查报告(共5篇)

关于中日动漫文化的调查报告(共5篇)

关于中日动漫文化的调查报告(共5篇)第一篇:关于中日动漫文化的调查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动漫文化接受现状的调查报告1926年,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人称万氏兄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它是我国动画片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中国的动画片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经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动画片已有当初只主打未成年人,变为大众娱乐,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观看的动漫的伟大跳跃。

特别是1980年12月,中国正式引进了第一部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以来,动漫市场更是全面开花,竞争状况尤为激烈,可以用“刀光剑影”来形容。

那么,中国与日本的动漫影响力究竟如何?中日动漫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当代青少年对中日动漫文化接受现状又是怎样的?由此,我们展开了一项简单的调查。

一.调查活动情况1.调查目的:了解青少年对中日动漫的认识状况,比较中日动漫差距2.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日~3日3.调查对象:青少年,以本校大学生为主4.调查方法:采用了采访,问卷,还有网上询问,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二、调查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中日动漫的“感冒”程度我们对我们校园内的大学生作了一个口头调查,发现对日本日本动漫有热情的人数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概有90%的受访者都说看过日本动漫,并且可以举出一两部自己喜欢的日本动漫。

而只有40%的学生说看过中国动漫,并且能说出一两部自己喜爱的中国动漫者少之又少。

就拿我们宿舍为例,五个人中,喜欢看日本动漫的人数为100%,而喜欢看中国动漫的人数只有18%左右,即只有一个喜欢看中国动漫的。

另外,根据一项全国的“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top10的作品全为日本动漫,而国产动漫作品没有一部进入前20名。

由此可见,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感冒”程度是很深的,足可见日本动漫的影响力。

中国动画电影传播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动画电影传播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动画电影传播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但是在国内外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本研究旨在
探究中国动画电影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动画电影的传
播效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2.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国动画电影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
其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中国动画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和
实践支持。

3.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探究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2)对中国动画电影在国内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文化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社交网络传播、口碑宣传等方面;
(3)对中国动画电影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票房收入、口碑评价、商业价值等方面;
(4)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为提高中国动画电影的传播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

通过深入分
析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究
影响中国动画电影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运用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传播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5.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动画电影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推动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的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和壮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

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

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日本动漫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无论是在日本国内还是在许多国家的观众中,日本动漫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日本动漫跨国传播的原因和影响。

一、文化因素日本动漫在跨国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日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审美观,这些元素贯穿于日本动漫的各个方面。

传统的,与之相似的动画文化和传统艺术形成了日本动漫独特的视觉风格,并为其赢得了众多粉丝。

此外,日本的动漫作品通常包含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复杂的叙事结构,这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特点。

二、技术优势除了文化因素,日本在制作动漫方面也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日本的动画工业非常发达,拥有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技术。

高质量的作画和复杂的特效常常成为日本动漫的特点,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眼球。

同时,这些技术优势也使得日本动漫能够更好地表现故事和角色的情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市场机制日本动漫在跨国传播中的市场机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在线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访问和分享日本动漫作品。

同时,日本动漫在国际市场上率先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营销手段,比如虚拟角色演唱会、动漫周边产品等。

这些市场机制的巧妙运用,使得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四、社会影响日本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产品,它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可以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通过日本动漫,观众能够认识到世界上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问题。

其次,日本动漫作品通常涉及到现实社会的话题,如战争、人性等,能够引起观众的深度思考。

这种正面的社会影响使得日本动漫在全球拥有许多忠实的粉丝。

总结起来,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文化因素到技术优势,再到市场机制和社会影响,每个方面都对日本动漫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播,日本动漫为人们提供了娱乐,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并且引发人们的思考。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的开题报告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的开题报告

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的
开题报告
题目: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动漫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一大产业。

同时,作为动漫发源地的日本,其动漫产业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本研究将以中日动漫迷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动漫迷对于自己国家动漫产业的认知与态度,以达到更好地理解中国动
漫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比较。

研究问题:
1. 中日动漫迷对于自己国家动漫产业的认知与态度有何差异?
2. 中国动漫产业相对于日本动漫产业在哪些方面存在优劣势?
3. 如何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中日动漫迷的问卷,调查其对于国家动漫产业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2. 案例分析:以中国动漫和日本动漫的具体作品、品牌、公司及其营销策略等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和发展趋势。

3. 专家访谈:借助动漫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产业发展、政策、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预期成果:
1. 分析中日动漫迷对于自家国家动漫产业的认知差异和态度差异,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2. 明确中国动漫产业优劣势所在,比较与日本动漫产业的差异。

3. 提出促进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火影忍者为例
开题报告
班级(学号):传播1201 2012012389姓名:蒋一民
指导教师:王晶
一、综述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及已有成果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火影忍者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解析,试图找出其经久不衰传播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类似方法使国产动漫产业更好地传播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日本动漫对于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研究的现状及已有成果:
日本动漫是日本文化海外输出的急先锋,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多样性、对日交流活跃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差异。

在之前的研究中,已有成果包括传播学研究方面著有《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孙艳凤。

在跨文化传播方面有《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崔敏。

在长篇动漫解析方面有《日本动漫《海贼王》的跨文化研究》-史红星。

在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影响方面著有《日本文化传播对中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王继鹏。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系统功能
研究方向:
学习日本动漫成功的传播方法,利用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进而发展国内动漫市场,抵消因日本动漫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

研究内容:
日本动漫风格多元性,题材也丰富,并形成了ACG(Animation、Comic、Game)产业化模式。

本文尝试根据日本动漫的传播历史,从官方大众传媒时期、盗版商人掌控时期、以及爱好者群体传播时期入手,对日本动漫的传播进行研究,解析。

系统功能:
本课题用于提供国内动漫市场的发展策略,阐述日本动漫传播带来的好与坏两方面影响,为日后提供有效的传播监管。

三、实现方法及预期目标
包括实施的初步方案、重点、难点及环境
实现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针对日本动漫的传播历史、日本动漫受欢迎的因素、火影忍者剧情分析以及传播历程进行研究。

重点在于如何传播使动漫产业能快速发展。

难点是收集到准确的数据。

预期目标:
撰写论文字数应8000字以上,附有论文摘要、索引和参考。

论文之后应附有个人翻译5000字左右的传播学专业英文著作或论文的中文译文。

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找所需要的图书和期刊。

四、论文结构(此项适用于文管经专业)
一、动漫的发展与现状
(一)动漫的发展
(二)如今中日动漫市场的对比
1、创作量
2、从业人数
3、市场价值
4、文化
二、日本动漫的传播形式
(一)传统的传播形式
(二)新媒体下的传播形式
三、《火影忍者》传播效果分析
(一)表达要素及创作意义
(二)传播成效
(三)后续影响
四、日本动漫带来的影响
(一)对文化的影响
(二)对青少年的影响
(三)对我国动漫迷、动漫人才、动漫市场的影响
五、结语
五、对进度的具体安排
第4周:调查和收集资料同时阅读参考文献。

第5-6周:整理资料并形成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答辨及修改。

第7周:拟订详细的论文写作提纲,初步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第8—10周:形成初稿,交指导教师审查。

第11—12周:形成二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13—14周:修改二稿形成三稿并定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15周:指导教师交叉评阅论文。

第16—17周:学生准备和参加学院论文答辩、校级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叛逆与快乐——解析动漫迷生活方式的意义》-谷亮《中央民族大学》 2007
2.《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孙艳凤《艺术科技》 2014
3.《动漫:日本舆论传播的柔性策略》-崔磊、李向东《当代传播》 2007
4.《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崔敏《苏州大学》 2008
5.《中国语境下的日本影视动漫传播现象研究》-杨光《中央民族大学》 2011
6.《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吴新兰《南京大学》 2008
7.《日本动漫《海贼王》的跨文化研究》-史红星《西南政法大学》 2014
8.《日本文化传播对中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王继鹏《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9.《大众传媒视野下的中日动漫比较研究》-李静《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2
10.《日本“动漫外交”及其在中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研究》-胡薇《中国人民大学》 2009
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签字)年月日
督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签字)年月日
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年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