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FGID)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在经过必要的检查排除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一系列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痉挛、非溃疡性胃肠炎和功能性便秘等。

诊断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质性疾病。

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症状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同时需要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估等。

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不适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治疗方案通常是多角度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精神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能够有效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促动力药、抗氧化药和镇痛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胃肠道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耐药性。

精神社会支持精神社会支持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可能因为长期的不适感受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这将进一步加重症状。

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的来说,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的发作频率。

十二指肠炎症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

十二指肠炎症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

十二指肠炎症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黄智炜颜秀娟陈胜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摘要症状重叠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 )常见的临床现象,其治疗主要基于促动力和改善内脏敏感性,但疗效有限。

近期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患者十二指肠普遍存在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低度炎症,伴随上皮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高、细胞焦亡增加等改变,尤其是在FD 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 )和(或)肠易激综合征(IBS )的患者中。

FGIDs 的病因包括感染、应激、食物抗原、饮食节律紊乱等,可通过激活十二指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轴,增加黏膜通透性,参与肠⁃脑互动,导致FGIDs 症状及其重叠。

本文就十二指肠炎症与FGIDs 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十二指肠炎症;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肠⁃脑互动Advances in Research on Duodenal Inflammation and Overlapping Symptoms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HUANG Zhiwei,YAN Xiujuan,CHEN Shengliang.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Renji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Institute of Digestive Disease,Shanghai (200001)Correspondence to:CHEN Shengliang,Email:****************AbstractOverlapping symptoms are common i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The treatment ofFGIDs is based on promoting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nd improving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however,the efficacy is limited.Emerging data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low⁃grade duodenal inflammation with predominant eosinophilic infiltra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FD)patients,accompanied by impaired epithelial barrier,increased permeability and increased pyroptosis,etc.,especially in FD patients overlapping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and/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The etiologies of FGIDs include infection,stress,food antigens,irregular diet etc.,and can increasemucosal permeability,involve in the gut⁃brain interaction via activating duodenal mucosal eosinophil⁃mast cell axis,thuscausing the symptoms of FGIDs as well as the overlapping symptoms.This article reviewed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duodenal inflammation and overlapping symptoms of FGIDs.Key word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Overlapping Symptoms;Duodenal Inflammation;Eosinophils;Mast Cells;Gut⁃Brain Interaction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2.0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0472)#本文通信作者,Email:****************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 )是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常规检查(包括消化内镜)未能发现能够解释症状的成因。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进展(任光荣)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进展(任光荣)
饮食调理: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基础 主食,食不求饱,冷热得当等原则
五、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药研究相关问题
进一步标准和强化FGID中医诊断和分型标准 〔FD和IRS〕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难以客观评价分析 中医临床试验设计的特殊性,中医和西医不同 中医FGID临床试验研究报告的标准化
重视复方、成分及经典方临床试验和机制探讨 加强FGID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抗抑郁制剂与抗焦虑药物应用
患者抑郁和焦虑病症常伴同存在 疼痛患者无论有无抑郁,应给予抗抑郁
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药:阿米替林效果较好 不同类型抗抑郁药之间,效果差异明显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催眠术、心理〔精神〕疗法、生物反响
疗法等
四、功能性胃肠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
编码肾上腺能受体、阿片受体、5-HT受体基因及G蛋 白B3亚基〔GNB3〕基因 调节分泌体液编码的脑肠肽:CCK受体基因 粘膜炎症的介质和调节因子编码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 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基因
三、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策略的基本原则
5
4.6± 0.21
0.62± 0.21
0.65〔0.6~0.8〕
槟榔中剂量组
5
4.48± 0.56
0.5± 0.71
0.71〔0.4~1.2〕
槟榔高剂量组
5
4.38± 0.82
0.4± 0.82
0.76〔0.4~1.3〕
莫沙比利组
5
4.48± 0.59
0.5± 0.59
0.7〔0.5~1.1〕
——————————————————————————————————————————————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门诊患者的40% ~ 50% ,FGIDs 的治疗缺乏特异性 局部血液流量,与肠道的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
方法,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也给患者带来极大 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发表于国内 外的有关FGIDs 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 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1 FGIDs 的发病机制 1. 1 与 FGIDs ENS ENS 是消化道内控制胃肠道 功能的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能够对胃肠运动和分 泌进行自主调节。ENS 主要由肠神经元和肠胶质细 胞(EGCs)构成。人类胃肠道包含了约5 × 108 个神 经元,多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细胞的总和,约等 于脊髓中神经元的数目。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肠神 经元对肠道功能的影响,对于EGCs 在肠稳态调控 中的作用未予以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EGCs 并非
响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有研究表明,胎儿出 生后在肠道内定植的微生物,在其大脑的发育过程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
87
山东医药2019 年第59 卷第2 期
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突触素、突触后密集区蛋 2. 1. 1 低剂量抗抑郁药物 常用于FGIDs 的抗抑
白等多种影响大脑发育及大脑可塑性的营养因子或 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五羟色胺
疫系统;③影响肠壁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4];④影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C0107006, 2016YFC1302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0783);甘肃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06RJZA140)。 通信作者:周永宁( : ) Email yongningzhou@ sina. com
(IBS)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稳定性有关。有研究 疗是被推荐使用的[13]。TCAS 主要通过中枢、外周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进展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进展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治进展钟雪梅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贴照片处(照片尺寸9.4×6.8cm)教师简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学位。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儿科消化协作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消化学组组员长期从事儿童消化道疾病临床工作,对小儿腹泻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病、反复呕吐、腹痛、厌食、便秘等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五部。

所带领的团队先后已主持、参加和合作完成多项临床科研课题工作钟雪梅副主任医师内容概况内容概况儿童功能性胃肠病概述01功能性消化不良02肠易激综合征0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04概述概述功能性胃肠病(FGIDs)具有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症状没有结构、代谢异常能解释上述症状常见症状:反复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类FGIDs已占消化专科门诊就诊患者的40%—60%,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FGIDs罗马诊断标准对于FGIDs的诊断目前多应用国际上通用的罗马标准目前最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是2006年制订的罗马Ⅲ标准罗马Ⅲ标准在成人包括功能性食管疾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功能性肠道疾病、功能性腹痛综合征、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等在儿童则包括2大类17种疾病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7)G1.婴儿反胃G2.婴儿反刍综合征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G4.婴儿腹痛G5.功能性腹泻G6.婴儿排便困难G7.功能性便秘H. 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10)H1. 呕吐和吞气症H1a. 青少年反刍综合征H1b.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H1c. 吞气症H2. 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腹痛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H2b. 肠易激综合征H2c. 腹型偏头痛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H3. 便秘和失禁H3a. 功能性便秘H3b. 非潴留性粪便失禁FGIDs新分类罗马Ⅲ2006 (儿童2类)近年来对于FGIDs的研究方法取得了新的进步,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为阐明FGIDs与胃肠动力、脑-肠相互作用等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高分辨率胃肠道动力检测设备已发展到三维时代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排粪造影检查等,为理解胃肠道解剖和功能障碍之间关系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工具新内镜技术的应用如荧光内镜、共聚焦内镜等在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鉴别上开展了有益的工作在基础研究领域,蛋白质组学、MicroRNA表达谱的研究为FGID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宏基因组学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正在兴起,与IBS等功能性疾病的关系有了新的发现儿童时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01 0203123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的定义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小儿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罗马Ⅲ标准的定义:指经排除器质性疾病,反复发生的上腹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或早饱达半年以上,且近2个月有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学基础胃肠道动力Hp感染酸分泌内脏感觉FD的发病机制精神心理FD与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胃顺应性受损,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下降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与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Ⅲ期出现次数减少,Ⅱ期动力减弱相关胃排空延缓,可能与胃电节律紊乱有关FD上腹痛是酸相关症状上腹痛症状发生与异常酸分泌有明确正相关(P<0.05) 腹胀症状也有一定正相关但是早饱症状与PH呈负相关(0.06< P< 0.09)F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FD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65%-75%根除Hp可使部分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改善 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Hp(-)FD与内脏敏感性改变01020340%FD患者对胃球囊扩张存在高敏性,健康对照组无此种现象胃酸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等腔内物质可诱发高敏感性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也会诱发高敏感性FD与社会-心理因素FD患者焦虑、抑郁和疑病评分高于正常人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0102FD 临床表现132临床症状: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症状可反复发作,也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症状可以某一症状为主,也可有多个症状的叠加报警症状FD 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各种试验室检查、放射学和内镜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但应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注意有否报警症状:消瘦、贫血、夜间痛醒、持续呕吐、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对有报警症状者要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321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第一线检查:血常规;粪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超声•选择性检查: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胃肠道压力测定等多种胃肠道动力检查FD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个月,每周至少出现1次,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脐上)疼痛或不适、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即除外肠易激综合征)•无炎症性、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儿的症状FD 治疗措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症治疗抑酸、抗酸、促胃动力、胃粘膜保护一般治疗解释病情避免紧张调整心理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应用抗抑郁药去除诱因避免刺激性食物不服NSAIDSFD治疗帮助患儿的家长认识、理解病情,指导其改善患儿生活方式,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给予一定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心理干预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进餐的关系,可选用促动力药、抗酸药和抑酸药,一般疗程2-4周促动力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抗酸、抑酸和粘膜保护剂抗酸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片、碳酸钙抑酸剂:H-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2粘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铋有反流症状FD患者效果明显;对于PPI治疗有效患者,如停药后症状常常复发,可能需要长期或间断服药;肠易激综合征(IBS)肠易激综合征(IBS)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疼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知异常、感染、饮食、精神心理及遗传等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腹痛、腹泻或便秘重要特征:排便后腹痛明显缓解IBS诊断标准诊断儿童IBS的罗马Ⅲ标准是针对4-18岁儿童和青少年提出的•在最近的2个月内至少1次/周存在腹部不适或疼痛,同时伴下列症状中2项或2项以上✓排便后症状改善✓排便频率改变✓粪便性状变化•无可以解释这些变化的炎症反应、解剖、代谢异常、肿瘤报警提示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引起医师注意,如夜间腹痛或腹泻、体重减轻、直肠出血、发热、关节炎、发育延迟、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等实验室检查包括有白细胞计数、血沉、粪检等,必要时做内镜检查IBS治疗分级治疗•轻度患者:疾病教育、健康指导、饮食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随访观察•中度患者:在轻度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和行为治疗•重度患者:加用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指反复发生、发作性的剧烈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功能性胃肠病(FGID)诊治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FGID)诊治进展
FD的焦虑积分与胃内脏高敏和 胃底顺应性相关
CNS在内脏高敏和动力中的作用
Tack (DDW 2005)84/162 (身体、精神和性虐待)
虐待史对FD患者的胃感觉和动力的影响 成人(n=20)的精神虐待和胃高敏有关
儿童(n=21)性虐待和胃排空关联
Rome 发展之路
1992-1995 5 Rome I publications
(EPS)——与进餐无关的FD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烧灼
FD 在700例
连续发病患者中的症状
普遍性 患者百分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缺少或 轻度 相关或 严重
饱胀 胃气胀 疼痛 早饱 恶心 嗳气 体重减轻 上腹部 呕吐 烧灼
Slides from J.TACK.M.D.ph.D
>1/4的时间排便需用 手法协助
>1/4的时间有排便时 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 梗阻
慢性便秘 症状
>1/4的时间粪便呈块状 或硬结
>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 感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目的
评价莫沙必利作为动力促进剂,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
FD Rome II -定义
1 年内至少累积12 周有持续 性或间断性消化不良症状
无器质性病变
位于上腹正中的持久性或
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
有显著烧灼感者除外
症状不因排便而缓解,也无大便性 状或频率异常即无肠易激综合征 ( IBS)
FD Rome II -定义
位于上腹正中的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
IBS的发病机理

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现代研究

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现代研究

中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现代研究功能性胃肠病(FGI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肠道功能紊乱,但在结构、病理和生化方面没有明确的异常。

常见的FGID类型包括功能性胃肠病症候群,如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胃胀、功能性腹泻、功能性便秘等)。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FGID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中药被发现在治疗FGID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相对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现代研究中发现的中药治疗FGID的效果和机制。

首先,白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FGID。

研究发现白术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氧化和调节胃肠道运动等。

实验证明,白术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如减少胃胀、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等。

其次,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FGID。

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抗抑郁、抗炎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实验证明,柴胡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如改善食欲、减少腹胀等。

此外,山药、新乌梅、枳实等中药也被发现在FGID的治疗中有效。

山药被认为具有消炎、抗氧化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如减少腹泻、改善胃胀等。

而新乌梅具有止泻、抗氧化和增加肠道黏液屏障的作用,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如缓解腹痛、减少腹泻等。

枳实则具有增加胃肠道收缩力、减少胃肠道蠕动和增加黏液分泌的作用,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如减少腹胀、改善消化功能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药之外,还有很多中药在FGID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这些中药的治疗效果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如调节神经兴奋性、改变胃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运动和降低炎症反应等。

总的来说,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FGI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研究发现,许多中药能够改善FGID患者的症状,并且相对安全。

然而,目前对中药治疗FGID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治疗机制的详细研究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中药的治疗机制,并加强临床试验的设计,以进一步确认中药治疗FGID的疗效。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 良胃肠功能紊乱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功能性胃肠病概述 •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 • 胃肠功能紊乱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管理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功能性胃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是一组与胃肠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无关,但与 胃肠道症状和(或)健康状况有关的疾病。
03
胃肠功能紊乱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胃肠功能紊乱是指胃肠道蠕动减慢或异常 加快,导致胃肠道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VS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胃肠功能紊乱可 分为多种类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 激综合征等。
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发病率
胃肠功能紊乱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 具体的发病率因地区、人群差异而异。
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一些生物标志物也被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例如,血浆胃泌素、血浆生长抑素等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 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则可以反映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的情况。
治疗学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微生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治疗 方法之一。例如,抗酸药、抑酸药、 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常用于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胃炎等病症。此外, 一些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也被用于治 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诊断学研究进展
症状诊断
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和便秘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选病例数:58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 评分、胃肠传输时间
试验结果
莫沙必利显著增加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
P=0.035
6 5
P=0.008
周平均排便次数
4 3 2 1 0
莫沙比利 安慰剂
基线期
治疗1周
治疗2周
试验结果
莫沙必利显著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大便性状
IBS Rome III-分型
100
75
% Hard or Lumpy Stools
50
IBS-C 17%
IBS-M 46% IBS-D 32%
25 50 75 100
25
0
IBS-U 3.9%
0
%Loose or Watery Stools
Tillisch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896-904
心理障碍对胃功能的影响
Tack(DDW 2005)
Tack (DDW 2005)84/162 (身体、精神和性虐待)
FD的焦虑积分与胃内脏高 敏和胃底顺应性相关
虐待史对FD患者的胃感觉和动力的 影响
CNS在内脏高敏和动力中
的作用
成人(n=20)的精神虐待和胃高敏有关
儿童(n=21)性虐待和胃排空关联
治疗后 41%±3% 45%±5%
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前后胃肠传输时间的变化值均有统计学意义
IBS的发病机理
CNS Visceral Hypersensivity Inflammation Dysmotility
Symptoms
Altered compliance
IBS的药物治疗
调节胃肠道运动的药 物 纠正内脏感觉异常的 药物 改善中枢情感改变的 药物
胃肠平滑肌选择性钙离 子通道阻滞剂
疼痛指的是令人不快的主
观感觉,有些患者可能感 觉存在组织损伤
不适指的是令人烦恼的症状,
但患者并未将其解释为疼痛, 不适特征为:饱胀,早饱,胃 气胀,恶心,……
FD Rome III-定义
在诊断前至少6个月内出现上述 症状,上述症状在近三个月内持 续存在 FD:一种或 多种令人烦 恼的症状
无器质性疾患之证据
排便后缓解
发作与大便次数 改变有关
发作与大便性状 改变有关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IBS具体症状
大便次数少于每周3 次或多于每 日3 次 大便性状异常,硬块便、水 样便、糊状便 Generic IBS具体症状 description of the 5 factors 粘液便 排便异常,费力、便急、排 便不净感
餐后出现/加重
动力/感觉 调节治疗2W
无效
有效
动力和我/感知障碍相关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IBS) Rome Ⅱ-定义
1 年内至少累积12 周有腹痛或不适且伴下列3 项中的2 项:
排便后缓解
发作与大便次数 改变有关
发作与大便性状 改变有关
肠易激综合征(IBS) Rome III-定义
近3个月至少每月有3天出现反复腹痛或不适且伴下列3 项中的2 项:
•Ca2+阻滞剂
•5-HT4相关制剂 •胆囊收缩素(CCK)拮抗剂
治疗FGIDs 的药物
•阿片激动剂
罗金燕《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治疗》,《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12月27日
消化不良 Rome II-定义
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定义:位于上腹正中的疼痛或不适
内镜检查等
70%
器质性消化不良(OD)
吴改玲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FD Rome II -定义
1 年内至少累积12 周有 持续性或间断性消化不良 症状
无器质性病变
位于上腹正中的持久性或 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

有显著烧灼感者除外
症状不因排便而缓解,也无大便 性状或频率异常即无肠易激综合 征( IBS)
FD Rome II -定义
位于上腹正中的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
(溃疡,食道炎,癌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300例消化不良内镜诊断 病因构成
51.00%
FD 糜烂性胃炎 溃疡病 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炎 胃食道息肉及粘膜下疾病 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FD
3.00% 11.67% 11.33% 2.33% 4.33% 2.33% 4.67% 9.33%
肝胆胰疾病 甲亢甲低及糖尿病
• LIfe stress •Psychologic state •Coping •Social support
Brain CNS
Gut ENS
• Motility • Sensation • Inflammation • Altered bacterial flora
Physiology
• Symptoms • Behavior
FGID
Outcome
• Medications •MD visits •Daily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Drossman DA.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1377-90.
Brain and Gut
Effector systems 1. Muscle 2. Secretory glands 3. Blood vessels
Sensory neurons
ENS: Integrated synaptic circuits
Wood JD. Schuster Atlas of GI Motility. 2nd ed, 2002:19-42.
Overlap Symptoms
CC
FD IBS
GERD
Locke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04, 16 Corazziari,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18: 613
Rome 发展之路
2003 Rome Foundation 1992-1995 5 Rome I publications 1st IBS criteria FGID classification 1st
2006
Gastroenterology 2000 Supplement 1999 + 1994 Rome II Book Rome II Rome III Book 1990 1989 Rome I Book Gut Supplement Degnon Assoc. Degnon Assoc. Little Brown Gastroenter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消化不良症状
70%
FD (如果HP为阳性,则根除之)
内镜检查 OD
与进餐相关(PDS) 促胃动力药
与进餐无关(EPS) 抑酸药
抑酸药
促胃动力药
如果为难治则采用TCA治疗
消化不良诊治流程
消化不良
报警症状 怀疑器质疾病 心理障碍

进一步检查

相应治疗
无 餐后减轻
与进餐关系

无 效
有效
酸相关疾病
抑酸 2W
餐后饱胀
早饱
上腹部 疼痛
上腹部 烧灼感
FD 分型
Rome II -分型 溃疡样FD(上腹痛为主) 运动障碍样FD(上腹不适为主, 可有早饱、胃胀、上腹胀或恶心) 非特异性FD(未能归入上两类者) Rome III-分型 餐后功能不适综合征 (PDS)——与进餐相关的FD 早饱 餐后饱胀 上腹部疼痛综合征 (EPS)——与进餐无关的FD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烧灼
治疗2周
5.5±0.22 * 3.35±0.51
▲ ▲
* 莫沙必利组基线期与治疗后第2周p=0.046, ▲ 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后第2周组间相比p=0.072。
试验结果
莫沙必利显著缩短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胃肠传输时间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钡条残留率如下:
治疗前 莫沙必利 安慰剂 68%±7% 70%±5%
>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1/4的时间粪便呈块状 或硬结
慢性便秘 症状
>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 感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目的
评价莫沙必利作为动力促进剂,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效果
研究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
试验用药:加斯清、淀粉片
功能性胃肠病(FGID) 诊治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FGID) (Rome II)
定义
FGID是以食欲不振、早饱、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 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排除器 质性病变的一类胃肠道综合征
分类
1. 2. 3. 4. 5. 6. 7.
食管功能性疾病 胃十二指肠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肠病和腹痛 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胆道和胰腺病 功能性直肠肛门病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
罗马II分类中儿童FGIDs现在分类为儿童 FGIDs:新生儿/幼儿(G类)和儿童FGIDs: 儿童/青少年(H类)
Rome II- Rome III 主要区别
胆囊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的标准更加严格。 基于症状的诊断有更多的特点和排除条件
功能性腹痛(FAPS)从功能性肠病(分类C) 单独移出,成为分类D
Rome II- Rome III 主要区别
IBS亚型的修改:
Rome III 推荐腹泻,便秘以及两者混合的 FD定义和分型的改变: 亚型应该基于一个源于大便质地的简单分类。 然而仍然接受罗马II使用的 IBS-D 和 IBS-C Rome III 推荐FD包括消化不良的两种情况: 功能性胃肠病时间方面的变化: 餐后应激综合征和上腹部疼痛综合征,和罗 肠道亚型 Rome II 为症状超过12个月中的12周,Rome 马II中的动力失常样和溃疡样消化不良相似。 III改为症状从起先诊断前6个月以及目前仍处 Rome III 定义为以生理学支持为特征的症候 于活动期(符合标准)持续3个月 群而不是以前以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为基础的 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