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ppt

合集下载

胃肠道的健康管理介绍PPT

胃肠道的健康管理介绍PPT
04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黑便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失效,腹泻症状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05
07
胃肠疾病高危人群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群:酒桌族、上班族、出差族、开车族、老年人。
胃肠疾病是常见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入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

饮食因素 进餐时间不规律,时早时晚;进食量不规律,时多时少;或者进食生冷、辛辣等剌激性食物等。

遗传因素 多种胃肠疾病均与遗传有关,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它因素 很多全身性疾病可以诱发或者加重胃肠疾病。
胃肠疾病常用检查
13C或14C呼气检测胃幽门螺杆菌。内镜:胃镜和肠镜。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胃肠道造影(钡餐、碘剂)、胃肠道血管造影等。
03
常见的几种胃肠道疾病
急性胃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的可逆性的炎症病变。病变部位可以是局限在胃底、胃体或胃窦的某个局部,也可弥漫地分布于全胃。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据炎症累及的部位和对腺体破坏程度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壶腹部的慢性溃疡,统称为消化性溃疡。
促进肠道蠕动功能
改善肠道菌群
改善营养不良
提高免疫力
胃肠病常见药物治疗
制酸类,抑酸类 :雷米替叮、西米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等。抗菌素:主要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 中和胃酸类: 以中和体内胃酸为手段,减少胃酸为目的。包括:碳酸氢钠片、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铋钾胶囊、复方铝酸铋胶囊等
A
B
胃动力促进类:主要药物包括:西沙比利、马叮啉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忧郁、焦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睡眠充足,勿过度劳累。戒酗酒、嗜烟。季节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肠胃不适,切忌滥用药物,特别是勿长期服用对胃肠刺激强烈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 疗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保健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 胀、嗳气等症状,且无器质性病变。根据症状的不同,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 上腹疼痛综合征两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 间较长,可反复发作。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胃镜检查等,以及根据症状进行评估。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 为罗马Ⅲ标准,包括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或不适等症状,并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6个月,近3个月内 症状符合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汤剂、中 成药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调理脾胃、疏肝 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治则。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因,采用适当的西药 进行治疗,如抑酸药、促胃动力药、抗生 素等。
针灸推拿
生活方式调整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调整 气血、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等为主要 目的。
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等症状,而上腹疼痛综合征则 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 屏障受损、胃排空障碍、精神心 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发病机制可能与胃感觉过敏、胃 运动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对 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课件
物。
疼痛护理
对于胃痛明显的患者,可采取 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饮食,避免刺激性 强的食物。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 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 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 良有一定的疗效。
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调 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 境,缓解症状。
其他非药物治疗
如物理治疗、行为疗法等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使用。
05
CHAPTER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护理
01
CHAPTER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 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根据症状的 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
需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的 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 肝胆疾病等。
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症 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判 断。
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 可能需要通过胃镜、钡餐造影 、超声等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诊 。

功能性消化不良健康宣教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健康宣教PPT课件
研究显示约有10%-20%的人口受到这一问题的困 扰。
为什么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
为什么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常见 因素包括饮食习惯、情绪压力、胃肠道运动 障碍等。
有研究指出,心理因素如焦虑和抑郁可能在 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饮食因素
根据罗马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需要符合 特定的症状持续时间和频率。
这些标准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如何管理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
如何管理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锻炼、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规 律作息,以缓解症状。
保持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适当的放松和减 压活动能帮助改善病情。
功能性消化不良健康 2. 为什么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3. 如何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4. 如何管理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 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恶心等症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持续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 全面评估。
特别是伴随体重减轻、吞咽困难等症状时,更应 引起重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其他警示信号
如出现黑便、呕血、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应立 即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尽快处 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复查
如何管理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抗酸药、促胃动力药或抗抑郁药。
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切勿自 行用药。

功能性胃肠病健康宣教

功能性胃肠病健康宣教
分类
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多种疾病,如功能 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 便秘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 脑-肠轴互动异常等。
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增加患功能性胃肠病的风险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道菌群,改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索针灸、推拿、瑜伽等非药物治疗 方法在FGIDs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神经调节技术
关注神经调节技术在FGIDs治疗中的 研究进展,如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 刺激等。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功能性胃肠病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 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抑酸药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维生素B12缺乏等不良 反应,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抗抑郁药
可能出现口干、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多数症状轻微, 可逐渐适应;如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严格遵 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以评估药物疗效和
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积极寻求社会 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家属参与支持和关爱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患者病情的认知和应对 能力。
关爱与理解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压力
01
02
03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E1. 胆囊功能障碍 E2. 胆道SO功能障碍 E3. 胰管SO功能障碍 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7)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F3. 功能性排便障碍
ROME III 2006 DDW
G4.婴儿腹痛 G5.功能性腹泻
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
H2b. 肠易激综合征 H2c. 腹型偏头痛 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 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H3. 便秘和失禁 H3a. 功能性便秘
G6.婴儿排便困难
G7.功能性便秘
ROME III 2006 DDW
H3b. 非潴留性粪便失禁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理生理学
鉴别诊断
需要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胰 腺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了,特别是消化道肿瘤, 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引起的消化 不良鉴别,不同部位的功能性疾病可以重叠存在。
治疗
一,一般治疗 认识病情,生活规律,注意饮食,戒除烟酒,避免服用 NSAID药物,去除发病饮因素,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
FD症状的病理生理的基础
23% 40% 35% 胃排空延迟 胃调节障碍 对刺激高敏 恶心、呕吐和餐后饱胀感 早饱和体重减轻 疼痛、打嗝和体重减轻
Tac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 127:1239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上胃肠道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部疼痛和上 腹部烧灼感,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常以某一种或某一组症 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以发生变化。以餐后饱胀、早饱感和上腹部疼 痛最常见。 (2)神经精神症状:可有失眠、焦虑、抑郁、恐惧、头痛、注意力 不集中以及疑病等。 二、体征 无特异性,部分病人有中上腹压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

国内:
➢ 康信强等[1]对天津市部分居民调查显示家庭组FD的患病 率明显高于非家庭组
以上的研究提示FD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其中可能涉及 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1]康信强.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3): -192
食物因素 饮食因素可能是导致FD的危险
因素之一 目前人群流调研究均存在不足 机制尚不清楚
[1] Talley NJ, N Engl J Med, 1999, 341(15): 1106-11 [2] Greenberg PD, Arch Intern Med, 1999, 159(19): 2283-8 [3] McCarthy C. Dig Dis Sci, 1995,40(1): 114-9 [4] Moayyedi P . Dyspepsia Review Group. BMJ, 2000,321: 659-64 [5]张万岱.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15(5):265-270
全球各国消化不良患病率相差大 影响因素包括
➢ 诊断标准 ➢ 研究对象 ➢ 调查方法
在亚洲地区,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国,其消化不良发病率较发展中国家低
非亚洲地区其他发达国家患病率亦处于较低水平 提示经济水平、地理环境可能是FD的影响因素
23.29%
18.92%
罗马I:23.8% 罗马II:11.8%
精神心理因素 成人FD患者焦虑、抑郁发
生率明显高于非FD者[1-2] 学龄期 F D患儿具有内向、
孤僻、情绪不稳定、易沮 丧的个性特点[3]
[1] Li Y, Chin Med J (Engl), 2002, 115(7):1082-4 [2] Talley NJ, Clinician, 1996, 14 (1): 7-13 [3]徐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3):181-1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 心理
5. FD与社会-心理因素 FD与社会 与社会-
FD患者焦虑、抑郁和疑病评分高于正常人 患者焦虑、 患者焦虑 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 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 有焦虑情绪
Investigator Zhang ZX, et al
Design FD =130 HS =110 LES、SAS、SDS
胃肠运动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胃肠激素
神经调控
中枢神经 自主神经 肌间神经
肌肉效应
Cajal 细胞
胃肠动力的激素调节
激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胰泌素 胃动素 生长抑素 抑胃肽
来源
胃窦 十二指肠和空肠 十二指肠和空肠 十二指肠 胰腺和下丘脑 上段小肠粘膜
作用
增加LES压力,促进小肠蠕动和胆 增加LES压力, LES压力 囊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减缓胃排空 通过增加幽门压力抑制胃排空, 通过增加幽门压力抑制胃排空,抑 制小肠和大肠运动 加速胃排空, 加速胃排空,调节移行性运动复合 波 抑制许多胃肠激素分泌 当小肠充盈时减缓胃排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720名FD患者的第一主要症状 名 患者的第一主要症状
嗳气 8% 呕吐 3% 恶心 10% 上腹痛 22% 上腹烧灼感 6%
餐后饱胀 24% 胀气 15% 早饱感 12%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296~303
FD治疗目的&策略 FD治疗目的 治疗目的&
胃肌电紊乱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发 生率 ----《胃肠病学》 《胃肠病学》
例数 正常节律 胃动过缓 胃动过速 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 无胃电节律 159 122 23 64 0 % 43.2 33.2 6.2 17.4 0
•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近71%的患者存在胃动力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 的患者存在胃动力 异常。 异常。
1. FD与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 FD与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
胃顺应性受损, 胃顺应性受损,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下降 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与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胃十二指肠运动失调与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期出现次数减少, Ⅲ期出现次数减少,Ⅱ期动力减弱相关 胃排空延缓, 胃排空延缓,可能与胃电节律紊乱有关
40%FD患者 患者 对胃球囊扩张 存在高敏性
恒压器胃球囊扩张与FD患者 恒压器胃球囊扩张与FD患者 FD 上腹部不适感增强、 上腹部不适感增强、感觉阈 值降低相关, 值降低相关,健康对照组无 此种现象
胃酸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等腔内物质可诱发高敏感性 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也会诱发高敏感性
FD的疼痛高敏假说 FD的疼痛高敏假说
FD 或 OD
相应治疗
与进餐关系
进餐出现
餐前有症状 餐后加重 动力/酸相关 促动力+抑酸
进餐减轻
与进餐无关
动力相关 经验治疗 2-4周 促动力
酸相关 抑酸 如经验治疗效果不佳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12): 832-834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7) 7)
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ROME III 2006 DDW
F3. 功能性排便障碍
FGIDs新分类 FGIDs新分类
G1.婴儿反胃 G2.婴儿反刍综合征 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G4.婴儿腹痛 G5.功能性腹泻 G6.婴儿排便困难 G7.功能性便秘
罗马III 罗马III 2006 (儿童 2类)
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去除诱因 •戒烟酒、咖啡, 戒烟酒、咖啡, 戒烟酒 •不服 不服NSAIDS 不服 缓解症状
•.
解释病情 避免紧张
提高生活质量 对症治疗 抑酸、抗酸、 抑酸、抗酸、促胃 动力、 动力、胃粘膜保护 调整心理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必要时可应用抗抑 郁药
促动力药
• 试验组61%患者症状总体有所改善,而对照组 试验组61%患者症状总体有所改善, 61%患者症状总体有所改善 40% •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吗丁啉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
炎症的角色
炎症或感染
粘膜层 神经肌肉层 浆膜层
急性炎症 免疫激活 神经肌肉功能改变
结果
遗传因素
神经肌肉功能持久改变
“常态” 常态”
Hp感染 Hp感染
4. F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F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FD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65%~75% 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根除Hp可使部分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改善 根除Hp可使部分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改善 Hp可使部分FD 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 Hp(-)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罗马III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
餐后饱胀 早饱 上腹痛 上腹烧灼感
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 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三个月满足以 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上标准
Rome Ⅲ 分型
功能性胃肠病 Rome诊断标准变迁 诊断标准变迁 • Rome 1988 • Rome II 1996-1999 • Rome III 2003-2006
Rome III 标准修正
诊断前6个月有症状 个月有症状, • 时间设定 诊断前 个月有症状,近3个月病情 个月病情 活动 • 分类种类 从7类增加到 类(28+17) 类增加到8类 类增加到 ) • 分类改变 FD(2个亚型) 个亚型) ( 个亚型 IBS(4个亚型) ( 个亚型 个亚型) • 标准更严 功能性胆囊和 病 功能性胆囊和OS病
• FD的治疗目的 的治疗目的: 的治疗目的
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去除诱因,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复发
• FD的治疗策略 的治疗策略: 的治疗策略
依据其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异常进行整体调节,选 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12): 832-834
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7) 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 ) 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 H. 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 (10) )
H1. 呕吐和吞气症 H1a. 青少年反刍综合征 H1b.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H1c. 吞气症 H2. 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腹痛 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 H2b. 肠易激综合征 H2c. 腹型偏头痛 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 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儿童功能性腹痛 儿童功能性腹痛 H3. 便秘和失禁 H3a. 功能性便秘 ROME III 2006 DDW H3b. 非潴留性粪便失禁
• 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比利、莫沙比利 受体激动剂:如西沙比利、
抗酸、 抗酸、抑酸和粘膜保护剂
• 抗酸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片、胃舒平 抗酸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片、 • 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剂: 受体拮抗剂、 • 粘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铋 粘膜保护剂:硫糖铝、
有反流症状FD患者效果明显;对于 治疗有效患者, 有反流症状 患者效果明显;对于PPI治疗有效患者, 患者效果明显 治疗有效患者 如停药后症状常常复发,可能需要长期或间断服药; 如停药后症状常常复发,可能需要长期或间断服药;
功能性胃肠病研究 新进展
定义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FGIDs)
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消化道症状, 但缺乏解剖、 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消化道症状 但缺乏解剖、生 化和病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 化和病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腹 腹胀、恶心、早饱、呕吐、 痛、腹胀、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 等。
FGIDs新分类 FGIDs新分类
罗马III 罗马III 2006
A.功能性食管病(4) 功能性食管病( ) 功能性食管病
A1.功能性烧心 A2.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 A3.功能性吞咽困难 A4.癔球症
成人 6类
B.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8) )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上腹痛 B2. 功能性嗳气症 - 吞气症 非特异性 B3. 功能性恶心和呕吐症 - 特发性、功能性、周期性 B4. 成人反刍综合征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
FD定义保持了临床实用性 定义保持了临床实用性 PDS和EPS用于研究时应以因子分析和专家意见为基础 和 用于研究时应以因子分析和专家意见为基础
C. 功能性肠病 (5) )
C1. 肠易激综合征 C2. 功能性腹胀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1)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 E. 胆囊和SO功能障碍(3) 胆囊和 功能障碍( ) 功能障碍
E1. 胆囊功能障碍 E2. 胆道SO功能障碍 E3. 胰管SO功能障碍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
Result Negative event affec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FD
Am J Gastroenterology 2001;96:1133-1138
临床表现
• 缺乏特异性 •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 厌食、嗳气、恶心、 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 可伴有失眠、焦虑、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 可伴有失眠、焦虑、头痛、 神症状
酸分泌
2. FD上腹痛是酸相关症状 FD上腹痛是酸相关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