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 疗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保健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 胀、嗳气等症状,且无器质性病变。根据症状的不同,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 上腹疼痛综合征两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 间较长,可反复发作。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胃镜检查等,以及根据症状进行评估。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 为罗马Ⅲ标准,包括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或不适等症状,并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6个月,近3个月内 症状符合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汤剂、中 成药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调理脾胃、疏肝 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治则。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因,采用适当的西药 进行治疗,如抑酸药、促胃动力药、抗生 素等。
针灸推拿
生活方式调整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调整 气血、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等为主要 目的。
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等症状,而上腹疼痛综合征则 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较为复杂 ,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 屏障受损、胃排空障碍、精神心 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发病机制可能与胃感觉过敏、胃 运动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对 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异常等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4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ppt课件【43页】

结语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 之一,患者虽有上消化道症状,但经内镜等检 查未能找到确切的病因,或仅有慢性浅表性胃 炎。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西医主要是对 症治疗,但疗效不理想;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 辨证论治疗,根据症候的不同采用相适应的治 则治法,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调节个脏腑功 能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已被广泛应用。取 得较好疗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中医所说的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和四肢肌 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消化功能的紊 乱归根到底是脾胃的功能失常,分而言之,脾 主升清,脾气能够上升,则营养物质才能输布 全身;胃主降浊,胃气得降,则消化的糟粕方 能排出休外。一旦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发生错 乱,则必然会出现消化能力的减退和运动功能 的紊乱。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中西医治疗
消化不良的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 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 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 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消化不良症候群
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国际)
科门诊1/3以上。 消化不良症患者就诊率50%。
罗马Ⅲ标准
FD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上腹疼痛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功能性消化性不良诊断标准
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 灼感
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 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 以上标准
二、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 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 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 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 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 静药和抗抑郁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ppt课件
与人沟通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专业心理辅导
心理调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教育
0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胃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疾病认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02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与胃酸分泌异常、胃运动功能障碍、胃感觉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减轻压力
如过敏原、烟酒、辛辣食物等,有助于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发作。
避免诱发因素
03
抗抑郁药
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适当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01
抑酸治疗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抑酸药物,减轻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缓解症状。
02
促动力治疗
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涉及胃肠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胃酸分泌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病因与发病机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02
常见症状
上腹痛或不适
反酸、嗳气
腹胀
恶心、呕吐
诊断标准
罗马Ⅲ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可诊断为FD
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不能缓解;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或不适;
与进食有关的症状,如餐后饱胀、早饱。
监测病情
自我管理与自我监测
与医护人员合作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沟通和咨询,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THANKS
感谢观看
xx年xx月xx日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ppt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ppt课件
17个儿童功能性胃肠病,根据年龄范围分类, 新生儿/幼儿(g类)和儿童/青少年(h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A 功能性食管疾病
A1功能性烧心 A2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 A3功能性吞咽困难 A4癔球症
B3c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B4成人反刍综合征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必须包括 1. 以下1条或多条:
a.餐后饱胀不适 b.早饱感 c.上腹痛 d.上腹烧灼感
2. 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A1. 功能性烧心* 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B2a.吞气症*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每周至少发生数次反复嗳气。 2. 可以客观地观察或检测到吞咽空气。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V 标准简介ppt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V 标准简介ppt课件

罗马Ⅲ
A.功能性食管病(4)
2006 成人 6类
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8)
A1.功能性烧心 A2.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 A3.功能性吞咽困难 A4.癔球症
C.功能性肠病 (5)
C1.肠易激综合征 C2.功能性腹胀 C3.功能性便秘 C4.功能性腹泻 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1)
基于二者相似之处较多,罗马IV 标准将二者合并讨论。
15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举例--成人便秘 (二)诊断篇
FC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可分为三类:功能性排便障碍、 结肠慢传输(SCT)、结肠正常传输(NCT)。
球囊排出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测定结肠传输时间等检查技 术有助于排便异常的诊断分型。
区分功能性便秘不同类型的临床意义在于其治疗方案不尽相 同。生物反馈治疗对排便功能异常及结肠慢传输的效果较好。 对非排便障碍者,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有助于选择更少侵入性的 治疗方法,SCT 者对纤维素、通便药反应差,而骶神经根调节 以及次全结肠切除术、回结肠吻合可获良效。
3.液体摄入:多数指南都推荐饮水及高纤维食物。但没有 临床试验表明单独饮水可以改善便秘。由于缺乏证据,只在 轻度便秘患者中,推荐饮水配合高纤维饮食。
20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 (三)治疗篇
4.膳食纤维:多数指南推荐用富含纤维素食物改善便秘, 推荐量为 25 g~30 g/日。然而该方法在改善便秘同时并不 能改善 IBS 腹痛腹胀症状,甚至会加重。也有荟萃分析表明, 可溶性纤维有益于便秘,而非可溶性纤维的效果并不如低纤 维或安慰剂。此外,在严重便秘或结肠传输时间显著减慢者, 高纤维膳食不但无效还会加重腹痛、腹胀症状。
22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 (三)治疗篇

功能性胃肠病ppt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2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 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精神、饮食等因素常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临床分型: 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整理版课件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程序
✓对有“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对年龄45岁以下、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实验室
检查和胃镜检查。 ✓亦可先给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
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整理版课件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
鉴别诊断
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肝胆胰疾病 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糖尿病、肾病等 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 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和动力障碍性疾病如GERD、IBS
整理版课件
7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标准
➢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 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
➢罗马III标准规定病程超过6个月,近3个月症状持续。 ➢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即排除症状由IBS所致)。 ➢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
整理版课件
8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罗马III标准)
— 上腹痛综合征:上腹痛和/或上腹灼热感 — 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和/或早饱 — 两型可以重叠
整理版课件
9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程序
在全面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首先判断患者 有无下列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 有消瘦、贫血、呕血、黒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 — 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功能性胃肠病最新ppt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最新ppt课件

ppt课件
3
【定义】
IBD: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 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 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 症状。因症状不同而有不同命名。
ppt课件
4
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晕、头痛等其 他 功能性症状。无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功能性胃肠病
ppt课件
1
张珍珍:功能性胃肠病是我们科的一种常 见病,病人的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等 症状,目前我科住院的18床病人,症状比 较典型,今天我们就该病人进行一次护理 查房。下面有李艳梅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
ppt课件
2
主要内容
?定义 ?病因与机制 ?临床表现 ?病史汇报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ppt课件
11
治疗
个 体 化 原 则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抑酸 促动力 HP 抗抑郁
ppt课件
12
12
肠易激综合征
ppt课件
13
【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 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 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 质性疾病。
密切相关。
ppt课件
9
临床表现
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等。 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
10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特点,罗马Ⅲ标准将本病分为两 个临床亚型: ①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 上腹痛和(或)上腹部灼热感。 ②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餐后饱胀或早饱。 两型可有重叠。

功能性消化不良介绍ppt课件

功能性消化不良介绍ppt课件
不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如辛辣、油腻、咖啡因等,以 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风险。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 焦虑,有助于预防功能性消化
不良。
日常护理
注意保暖
保持腹部温暖,避免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 有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定期排便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肠道通畅,有助 于预防便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就诊过程
经过多次就诊,被诊断为功能性消 化不良。医生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 显改善,食欲恢复,生活质量得到 提高。
案例二:家庭护理对消化不良的影响
患者情况
一位老年男性,因消化不良导致 营养摄入不足,身体虚弱。
家庭护理
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 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上腹疼痛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心等 症状,通常在空腹时加重。
发病机制
胃酸分泌异常
部分患者胃酸分泌过多,导致 胃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疼痛和
不适感。
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胃黏膜屏障受损,导致胃酸和 消化酶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增 强,引发疼痛和不适感。
胃感觉过敏
部分患者对胃内食物的刺激特 别敏感,产生过度的感觉信号 ,引发疼痛和不适感。
生活方式调整
作息规律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 夜。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等。
情绪管理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的心态。
0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与日常 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III 2006
A.功能性食管病(4)
成人 6类
B.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8)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上腹痛
A1.功能性烧心
A2.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 A3.功能性吞咽困难 A4.癔球症 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1)
B2. 功能性嗳气症 - 吞气症 非特异性
B3. 功能性恶心和呕吐症 - 特发性、功能性、周期 性 C. 功能性肠病 (5) B4. 成人反刍综合征 C1. 肠易激综合征 C2. 功能性腹胀
G4.婴儿腹痛 G5.功能性腹泻
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
H2b. 肠易激综合征 H2c. 腹型偏头痛 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 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H3. 便秘和失禁 H3a. 功能性便秘
G6.婴儿排便困难
G7.功能性便秘
ROME III 2006 DDW
8
H3b. 非潴留性粪便失禁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理生理学
遗传因素 某些人可能注定会发展为FGID,而对于其他人,环境因素
可能更重要 遗传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FGID 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不用来定义和诊断,但的确会影响 FGID的发生 动力异常 在正常人,严重的心理或环境压力可使食管、胃、小肠和 结肠的运动加快,与正常人相比,FGID患者的特点是遇到压力后胃 肠运动加快
7
FGIDs新分类
罗马III 2006 (儿童 2类)
H. 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 (10) 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7) G1.婴儿反胃 G2.婴儿反刍综合征 H1. 呕吐和吞气症 H1a. 青少年反刍综合征 H1b.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H1c. 吞气症 H2. 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腹痛
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10Biblioteka 的粘膜中炎症细胞增加,一些IBS患者肠道中可能存在细菌过度生长,菌群对FGID
FGID - Conceptual Model
Early Life
• Genetics •Environment
Psychosocial Factors
• LIfe stress •Psychologic state •Coping •Social support
Brain CNS
Gut ENS
• Motility • Sensation • Inflammation • Altered bacterial flora
9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理生理学
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胃肠疾病的疼痛和胃肠道运动相 是FGID胃肠症状产生的基础,大约一半IBS患者活化
关性差,这些患者在肠道充气腹胀时痛阈降低,并可使内脏痛的躯体区域扩大
黏膜免疫、炎症、肠道菌群 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脑肠轴双向作用 脑肠轴通过双向信息传递将胃肠道功能与中枢的情感和认知中心 联系在一起,外部或内部的感受信息可影响胃肠道感觉、运动、分泌和炎症,胃肠 道的信息也会影响痛觉中枢、情绪和行为。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s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1
功能性胃肠病概念
人类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 凡有解剖学结构异常并产生相应症状体征者称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临床表现,应用生化、影 像学和内镜检查等并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或不能用器质性疾 病解释症状的一组胃肠道疾病。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B2. 吞气症 B3. 功能性呕吐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E. 胰胆功能性病(2) E1. 胆囊功能障碍
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3)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 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F3. 盆底功能障碍
E2.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G. 儿童的功能性胃肠病(13)
6
FGIDs新分类
1st FGID classification
5
FGID罗马II-1999 7类
A.功能性食管病(6) B.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3) C. 功能性肠病 (5) C1. 肠易激综合征 C2. 功能性腹胀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A1. 癔球感
A2. 反刍综合症 A3. 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 A4. 功能性烧心 A5. 功能性吞咽困难 A6. 非特异性食管疾病 D. 功能性腹痛 (2) D1.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D2.非特异性腹痛
E. 胆囊和SO功能障碍(3) E1. 胆囊功能障碍 E2. 胆道SO功能障碍 E3. 胰管SO功能障碍 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7)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F3. 功能性排便障碍
ROME III 2006 DDW
2
定义:
是一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常
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慢性或反复发作,临床上无法找到可解释
症状的病理解剖学或生物化学异常 涉及的部位包括咽、食管、胃、胆道、oddi括约肌、小肠和(或)大肠、肛门等, 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 我国采用罗马III标准命名分类,临床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多见。
4
Rome 发展之路
2003 Rome Foundation 1992-1995 5 Rome I publications 2016 2006 Rome IV
1st IBS criteria
Gastroenterology 2000 Supplement 1999 + 1994 Rome II Book Rome II Rome III Book 1990 1989 Rome I Book Gut Supplement Degnon Assoc. Degnon Assoc. Little Brown Gastroenter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3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
罗马委员会早在15-20年前就开始收集、修改和更新FGID分类系统的相关信息,并先后制定了罗
马 I 、II 、III标准
1980年代,国际上已经对FGID进行研讨 1989年发表罗马I诊断标准
1999年推出了FGID罗马II标准
2006年发布罗马III标准 2016年罗马IV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