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

中国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
中国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

中国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武汉、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率先开始研究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以来,中国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研究经历了从1980-1989年的起步阶段,1990-1999年的发展阶段,到2000年至今的快速增长阶段。据统计,2000年以前发表的有关FGIDs 的文章仅有三千余篇,而从2001年以来,每年公开发表的有关FGIDs的研究论文就有一千多篇。自1991年以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等多次举办了有关胃肠动力的全国性和国际会议,并且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慢性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治指南。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国FGIDs研究的主要研究和重大成果,总结如下。

一、FGIDs的流行病学研究

FGIDs是一类常见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然而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研究对摸清FGIDs在人群的发病规律、与疾病相关的因素等有重要价值。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有关FGIDs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区域涉及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不同地区,调查对象涉及城市居民、农民、武警战士、大学生等各类人群。

平丽等采用随机整体抽样调查方法,根据罗马II标准对1519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FD患病率为19.8%,IBS患病率为8.3%,功能性腹胀患病率为11.0%,功能性腹泻患病率为4.1%,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为10.1%。总体来看,功能性胃肠疾患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调查人群中约2/3的人曾经出现过至少一种症状[1]。我国开展的其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IBS 的患病率为5.7%一11.5%,FD患病率为18.9%一36.8%[2-6]。孙艳芳等调查了济南市三家省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1410 例, 发现FD 重叠IBS 患者占FD 患者的20.0%, 占IBS 患者的26.7%. FD 重叠IBS 患病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

Chen等在中国南方进行的一项关于胃食管返流(GERD)的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中发现,3338 名被调查者中,每周至少发生1 次烧心和(或) 反酸的发生率为6.2 % , 远远低于西方国家[8] 。在我国其它地区进行的关于GERD 的调查中发现GERD 患病率为3.87% -10%[9-12]。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州市、天津市居民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为3.0%-11.6%。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升高[13]。西安市儿童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患病率为4.40%。女性高于男性,小年龄组(2~6岁)高于大年龄组(7~12岁),农村高于城市[14]。

对于FGIDs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有大量的流行病学报道。研究显示IBS 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1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 痢疾、受凉、服非甾体抗炎药、食物过敏、心理障碍性疾病、生活事件、肠炎史及消极应对与IBS发病高度相关[2、16]。

虽然已有不少关于FGIDs的流行病学调查文献报道,但目前我国国内并没有全国范围内关于FG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疾病在我国的总体患病情况尚不清楚。

二、精神心理因素与FGIDs发病的关系

现有的生物医学社会模式认为症状既可以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影响的, 近年来对于社会心理因素与FGIDs发病的关系也日益引起重视。在中国不同地区,对IBS和FD患者的抑郁和(或)焦虑患病情况的报道差异较大,报道的患病率在14%一69%之间[1,17-18]。付朝伟等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北京、广州和成都6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内科连续收集多例IBS和FD患者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 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发现IBS和FD的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分别为24.8%和23.6% ,中国大城市综合医院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症状和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且既往诊治率较低,这一现状值得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关注。

徐辉等[20]采用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对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龄期患儿(FD组)进行人格测试,发现学龄期儿童的人格个性因素与FD的发病显著相关,表明内向型性格和情绪的不稳定可能是学龄儿童FD发生的重要性格基础。郑建寅等[21]的调查发现,工作压力大、对收入及生活环境不满意、社会支持较差、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个性不稳定等因素均可增加功能性烧心的发病率, 提示不少因素有可能通过情绪障碍而产生烧心症状。

尽管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尽管精神心理因素与FGIDs 发病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内科医生对于心理疾患的识别率仍较低。有研究报道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只有大约为55.6%,而在国内这个比例仅为

21.0%[22],因此在综合医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FGIDs发病机制的研究

以往认为FGIDs的症状主要是由胃肠道动力的异常所导致的。随着神经胃肠病学的研究进展,人们才意识到FGIDs的症状与胃肠道动力的改变、内脏敏感性的增加,粘膜免疫和炎症功能的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肠神经系统(ENS)调节功能的改变等许多因素相关,我国学者在FGIDs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1. 肠道动力的变化

很多FGIDs都存在胃肠道动力的异常。黄坤明等用胃窦十二指肠压力监测仪及胃电图联合检测仪对F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的检测发现FD患者存在消化期及消化间期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以运动障碍样型表现最为明显。FD 患者还存在胃窦运动异常,但与FD 临床分型无关[23-24]。许军英等[25]通过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RE)治愈前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研究治愈

食管炎并不能提高食道下端括约肌压力及改善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提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和酸反流是RE 的重要发病机制,尤其是重度RE。对GERD病人进行的食管测压分析显示GERD病人的食管动力障碍大多数系食管无效收缩[26]。多项研究发现IBS 患者也存在胃肠道动力异常。邹多武等[27]研究提示IBS 患者肛门直肠括约肌的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人相似,直肠顺应性降低。有研究提示腹泻型IBS 患者的顺应性降低而便秘型IBS 患者顺应性增高,说明IBS 患者存在直肠顺应性的异常 [28]。

2. 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是许多FGIDs共同的发病机制,增强的内脏敏感性是FGIDs的标志。国内的学者研究认为FD患者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29-30],其发生机制与胃粘膜肥大细胞数量增多,脱颗粒增加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异常表达有关[30,31]。杨敏等研究发现多数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存在对食管机械扩张刺激和食管酸刺激感知过敏; 感知过敏的NERD 患者食道下端括约肌(LES)局部粘膜中CGRP表达增加,提示LES肽能神经的改变可能与食道内脏高敏感性有关[32]。 IBS患者的内脏高敏性也是研究的焦点。邹多武等[27]研究提示IBS 患者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人。左秀丽等[33]研究发现饮冰水所致的温度刺激可明显降低IBS患者(除便秘型)的内脏感觉阈值,并与部分腹泻型IBS患者的腹部症状相关,证实IBS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增高,不同类型IBS患者的内脏感觉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3.粘膜改变

粘膜免疫、炎症和肠道细菌菌落的改变是FGIDs患者胃肠道症状产生的基础。有研究发现腹泻型IBS患者结肠粘膜P物质(SP), IFN-γ和IL-2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感染后和非感染后IBS结肠粘膜研究,认为感染可促进SP表达增加,进而促使Thl细胞因子表达上调。感染可通过粘膜免疫/肠神经系统改变参与IBS发病[34]。李延青等[35]收集了IBS 患者及对照者的升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粘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肠粘膜Thl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发现腹泻型IBS(IBS-D)患者肠粘膜内存在Thl /Th2漂移,Thl反应增强,感染因素影响了IBS-D Thl/Th2漂移,便秘型IBS(IBS-C)患者Thl/Th2仍趋于平衡状态。

4. 脑肠轴与FGIDs

随着神经胃肠病学的进展,学者们意识到ENS和CNS与FGIDs的发生密切相关。徐俊荣等研究了肠神经系统可塑性与大鼠IBS亚型发病的关系,发现肠肌间神经丛内肠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是实验大鼠IBS-D和IBS-C模型发病的共同机制,肠肌间神经丛内抑制性神经递质NO数量的增加可能与IBS-C的发病有关[36-37]。有学者研究了NERD患者食管腔内

气囊扩张刺激- 脑诱发电位( ED - CEP) 的特征,发现患者ED – CEP和食管黏膜中CGRP、SP的表达与对照组存在差异, 提示NERD患者的食管- 中枢内脏感觉传导通路存在一定的异常改变[38]。孙怡宁等[39]研究了实验大鼠结肠慢性炎性刺激引起腰骶脊髓和延髓中Fos的表达及其意义,发现脊髓Fos阳性神经元可能在结肠慢性炎性刺激引起的内脏高敏感性中起作用,而延髓可能不是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主要部位。

存在于肠道和CNS的神经肽和受体与脑肠功能紊乱导致的FGIDs密切相关,例如5-羟色胺(5-HT)、SP、CGRP和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胃排空延缓的FD患者餐后血浆胃泌素含量、空腹和餐后血浆、胃肠粘膜神经降压素含量明显高于胃排空正常FD患者和正常对照,提示FD患者胃排空延缓可能与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分泌紊乱有关[40]。目前研究认为5-HT 参与了内脏感觉过敏的发生。已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粘膜中分泌5-HT的肠嗜铬细胞(EC细胞)和肥大细胞有所改变[27,41]。最近的研究认为FD患者的胃感觉过敏与近端胃粘膜5-HT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介质释放增加有关[42]。章菲菲等[43]研究发现静脉注射CGRP后大鼠对于胃扩张刺激的疼痛阈值明显降低,说明在胃扩张刺激引起的胃敏感性增高的过程中CGRP具有重要的作用。

6.遗传易感性

某些遗传因素使得一些个体易患FGIDs,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影响疾病。近年来,基因易感性与FGIDs的发病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我国已有多项基因多态性与FGIDs关系的报道,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王邦茂等认为[44]SERT 基因VNTRs 区STin2. 12/10 基因型可能与IBS 相关,具有L/ L 基因型以及12 /12-L/ L 基因型联合的人群可能更易患IBS-C,L/S 基因型的人群易患IBS-D 和IBS-A。另一项研究却发现SERT基因多态性总体与IBS发病无关,但L/L型更易患IBS-C[45]。另外有学者研究了SERT基因多态性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特征,发现FC组STin2.12/10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6]。王邦茂等[47]还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PCR 方法对IBS-D 患者IL-10 基因启动子区域- 1082、- 819 和- 592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IL-10 基因启动子区域- 819T/T 和- 592A/A 基因型可能与IBS-D 发生有关。王敏丽等[48]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多重PCR 技术检测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T1、M1 和P1 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的关系,发现GSTP1 基因(104 密码子A→G)多态可能是涉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尽管有研究表明G-蛋白的多态性可以同时影响CNS和肠道相关的行为,但李青芳等的研究显示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并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危险因子[49]。

四、FGIDs研究方法的进展

我国学者应用电子恒压技术、胃电图、24小时pH及胆汁检测等传统的研究胃肠运动功能的方法对于FGIDs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研究中发现这些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对FGIDs的进一步了解。目前涌现出了功能性脑图、腔内阻抗技术、基因芯片等一批胃肠运动及感觉疾病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我国学者积极学习这些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它们应用到临床和科研工作中。

沈骏等[50]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BOLD-fMRI) 技术研究IBS 患者颅内痛觉功能区的变化,发现两种亚型IBS 患者中枢的脑岛皮质、额前皮质和丘脑在直肠注气刺激时大脑痛觉功能区的兴奋面积和强度均增高。李兆申等[51]应用此技术研究了食道酸灌注时NERD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发现食道酸灌注刺激在NERD内脏高敏的患者中激活范围广泛,说明NERD患者CNS整合、处理食道感觉传入信息功能异常。这些先进的功能性脑图技术在FGIDs研究中的应用加深了我们对于CNS在FGIDs发病中的作用的了解。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也被应用于FGIDs的研究。程鹏等[52]用含有4096条双点大鼠cDNA芯片分别比较Barrett 食管(BE)、食管腺癌(EA)与正常食管上皮mRNA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BE比较,EA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改变明显,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上述的那些技术虽然是非常先进有效的研究FGIDs的方法,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以应用于基层医院。黄绪群等应用非侵入性的B超测定法对FD患者的近端胃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与近端胃容纳舒张功能有关的胃肠动力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53]。李启祥等认为与电子恒压器相比,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觉阈值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符合率,以及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功能临床辅助诊断和初筛检查[54]。这两种技术都是简单易行且价格低廉的研究方法,在基层医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FGIDs的治疗

对于临床医生所关心的FGIDs的治疗问题,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迄今为止,药物治疗是FGIDs的主要治疗手段,我国学者采用大量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对于不同药物治疗各种FGIDs的疗效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例如,替加色罗多中心研究协作组评价了替加色罗治疗C-IBS患者的安全性、耐受程度及患者对替加色罗标准治疗方案的满意度、依从性及可持续性,结论为替加色罗在中国对便秘型IBS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55]。

对于那些难治的FGIDs,也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李旭等[56]认为腹腔镜下Nissen手术是治疗严重GERD的理想术式,胃镜下胃折叠术则适用于治疗病情轻的GERD以减少其对药物的

依赖,但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有研究认为根据测压结果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进行高选择性结肠段切除手术,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症状[57],而直肠折叠悬吊术对于治疗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效果可靠[58]。

胃肠起搏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新方法, 但其疗效尚不明确。张敏红等[59]研究了胃肠起搏对于IBS的治疗效果,发现它能明显改善 IBS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另有研究发现胃肠电生理起搏可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上腹痛、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和胃电图参数,双相调节异常胃电节律[60]。

近年来,随着胃肠病学的发展及行为治疗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受到关注[61]。此方法非创伤性,无痛苦,无药物副作用,对各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61]。生物反馈治疗还能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的肛直肠动力障碍[62]。心理行为治疗在其他FGIDs中的应用也引起重视。王伟岸等[63]表明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治愈率和预防其反复。

尽管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有关FGI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FGIDs的罗马III标准在我国的应用、FGIDs的在我国的总体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脑肠轴及脑肠肽与FGIDs的关系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平丽,李瑜元,聂玉强,等.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调查.实用医学杂志,2003, 19: 424-426

2.潘国宗,鲁素彩,柯美云,等.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 21:26-2.9.

3.陈旻湖,钟碧慧,李初俊,等.广东城镇居民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内科杂志,1998, 37: 312-31

4.

4.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4, 84: 278-281.

5 胡品津, 曾志荣, 李瑜元. 广东农村居民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广东医学, 2000, 21:93~94.

6 苏华, 沙卫红, 李瑜元.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中华医学杂志, 1999, 79: 879~880.

7.孙艳芳,李延青, 王亚平.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生活质量特点.胃肠病学 2006;11(8):492-494

8. Chen MH ,Xiong LS ,Chen HX ,et al . Prevalence , risk factors and impact of gast 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South China . Scand J Gast roenterol ,2005 ,40 :759-767.

9.王进海,罗金燕. 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 ,21 (增刊) :45.

10. 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 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消化杂志,1999 ,19 :2232226.

11.郭惠平,潘国宗,柯美云,等. 北京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流行病学调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7 ,6 :1222126.

12.李兆申,许国铭,刘婧,等. 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胃食管反流症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 ,22 :259-262.

13.尉秀清,陈旻湖,王锦辉.广州市居民肠易激综合征及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1,40(8):517-520

14.胡娟娟.儿童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特点初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11(2): 127 -128

15.周建宁,侯晓华,刘南植.武汉地区消化内科就诊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胃肠病学.2006,11(6):356-358

16.姒健敏,陈淑洁,孙蕾民.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34-37

17.余珊,曹国嗓 ,张继美,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测评及抗抑郁治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 12; 154-157.

18.张旭东,张春玲,周宇,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抑郁症的关系.临床消化病杂志,2002,14:221-222.

19.付朝伟,徐庵,陈维清,染荣生,詹思延.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6,.26(3):151-154

20.徐辉,黄爱芬,胡伟国,黄开宇.人格个性因素在学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3):181-182

21.郑建寅,谢宁, 秦建明,王晶. 心理社会因素在功能性烧心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中国疗养医学,2001,10(6):19-20

22.徐志洁, 段丽萍, 王琨, 夏志伟, 林三仁. 焦虑和抑郁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发生的相关研

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5, 85 (45):3210-3215

23.黄坤明,李兆申,邹多武,许国铭,尹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4小时十二指肠运动变化.胃肠病学,2000,5(2):96-98

24.黄坤明,许国铭,邹多武,李兆申,尹宁. 功能性消化不良24 小时胃窦运动及胃电图改变.中华消化杂志,2001,21(9):537-539

25.许军英,谢小平,侯晓华.食管运动功能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地位.中华内科杂志,2005 ,44 (5 ):353-355

26.康文全,赵成忠,付剑云,刘伟茹.无效食管运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发病作用的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208-210

27.邹多武,董文珠, 李兆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肥大细胞的关系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4 (2).143-146

28.刘谦民,郭荣斌,郑文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排便节制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1, 40(3):197-198

29.侯晓华,李启祥,谢小平,刘永革,朱良如.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液体排空和胃感觉闭异常.胃肠病学2000,5(3):166-168

30. 朱良如,谢小平,侯晓华.肥大细胞在胃感觉过敏患者中的变化.中华消化杂

志,2003,23(2):76-79

31.徐勇,朱良如,钱伟,谢小平,侯晓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机械感觉过敏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3, 23 (5):285-288.

32.杨敏,房殿春,李兆申等.非糜烂型反流病患者食管内脏高敏感性与食管下括约肌局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胃肠病学,2006,11(1):16-20

33.左秀丽,李延青,吕国苹.饮冰水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感觉的影响胃肠病学.2004,9(2):97-100

34.魏良洲,鞠辉,戴素美等.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P物质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6, 26(9):586-589

35.李延青,张海燕,左秀丽,袁海鹏,卢雪峰,李君曼.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粘膜Th1/Th2漂移的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28-731

36.徐俊荣,罗金燕,尚磊,孔武明. 从肠肌间神经丛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改变探讨IBS不同亚型的发病机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13(19 ):2332-2338

37.徐俊荣,罗金燕,尚磊,孔武明.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亚型中的

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结果.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22(6);643-647

38. 徐晓蓉, 李兆申, 杨敏, 邹多武, 许国铭, 孙振兴, 龚燕芳, 陆建萍. 非糜烂性反流病内脏高敏感的外周与中枢机制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9): 670-672 39.孙怡宁,罗金燕. 大鼠结肠慢性炎性刺激诱导腰骶髓和延髓Fos的表达及其意义. 中华消化杂志, 2004,24(7):403-406.

40.何美蓉,宋于刚,智发朝,何春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与胃肠激素及G,D细胞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56-57

41.李运红,朱晓蕾,徐肇敏.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5-羟色胺和5-羟色胺3受体的研究.胃肠病学,2006,11(8):477-480

42.朱良如,钱伟,谢小平,侯晓华.胃感觉过敏患者胃粘膜5-羟色胺阳性细胞的变化.胃肠病学,2006,11(8):473-476

43.章菲菲,莫剑忠,吕有灵等. CGRP在大鼠胃痛觉过敏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25):2484-2487

44.王邦茂王玉明张维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6):439-441

45.李瑜元,聂玉强,谢军,谭慧珍,周永健,王红.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对药效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2006, 45(7):552-555

46.王玉明,王邦茂,张维铭,张庆瑜,姜葵,张洁.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肠易激综合征病人SERT基因多态性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增刊): 82 -83

47.王邦茂,蒋晓忠,杨玉龙,刘文天,曹晓沧,赵晓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IL-10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6 ,45(4):289-292

48.王敏丽,姜佳丽,王天佑,谭文,林东昕,刘宾.谷胱甘肽转硫酶T1、M1 和P1 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

49.李青芳,刘文忠,刘华,李晓波,朱红音. 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6,26(7):473-477

50.沈骏,诸琦,袁耀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部痛觉功能区域的变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5 , 14(2):167-171

51.李兆申,杨敏,徐晓蓉,邹多武,王莉,孙振兴.应用功能型磁共振成像研究非糜烂型反流病患者食道技术酸灌注时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变化.胃肠病学杂志,2006,11(8):454-457

52.程鹏,龚均,刘贵生,王涛,陈杰,戴菲.大鼠Barrett食管癌变相关基因的初步

筛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3):232-236

53.黄绪群,许军英,孙圣斌,谢小平,侯晓华.B超法测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容纳舒张功能.实用医学杂志,2006,22(8):888-890

54.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觉的临床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 (6):436-438

55.替加色罗临床研究协作组.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2003 ,42 (2):88-90

56.李旭,涂远荣,Lotta Orre.腹腔镜下或胃镜下胃食管反流手术的疗效观察.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0):732-737

57.张根福,罗芸葆,张明墩,史熠,宋安. 慢输送型便秘高选择性肠段切除治疗的研究.大肠肛门病杂志,2004,10(4)251-254

58. 刘浩, 冯玉梅, 张丹心, 盛微, 霍雄伟, 王康, 王春荣, 陈进才, 张青山. 直肠折叠悬吊术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39-1140

59.张敏红,桑玉尔,徐雷鸣,乔芳,宗春华,李定国. 胃肠起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胃肠病学,2006(3):172-174

60.杨敏,房殿春,隋建峰,龙庆林.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

临床疗效.中华消化杂志,2004,24(6):332-336

61.丁淑彦,严光俊,李洁,秦尊梅.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32例.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1):63-64

62.罗虹雨,陈维顺,周婷,刘丹.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动力的影响.临床医学,2006,26(7):1-2

63.王伟岸,潘国宗,钱家鸣.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治疗.中华内科杂志,2002, 41(3):156-159

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小论文。

一戏曲以窥中国文化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透过戏曲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剧的历史十分悠久。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戏曲模式。 说到戏曲就不得不说中国的国粹京剧了。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有心托市,无人问津” 京剧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国粹”。但京剧艺术古老的形式和缓慢的节奏已经不太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题材单一和缺乏新意,使得近20年来上演的京剧剧目中,传统题材仍占据主导,“老戏老演、老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三单元 探究活动课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教案设计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讲授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和探究新的内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进入新课之前让同学们看几幅图片,看看有没有同学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来源,知道它有哪些特点。 问题探究: (1)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2)你能列举出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展示图片:针灸京剧书法和绘画 师问:我们能否运用以上事例,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传统文化是: 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3.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4.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师设问: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能不能概括出“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探讨,可以分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形成过程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结论: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传统习俗 师问:我国传统习俗你知多少?你知它们的由来和演变吗?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内容提要: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计算机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突飞猛进,回首它的庞大沉重的过去,见证它迅速蜕变的成长历程,感叹它日新月异的现在,再让我们憧憬它辉煌绚丽的未来。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维修复杂,价格昂贵,故障多;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政府机关,大学教学,而并没有普及;第三代计算机微型化和专业化,智能化,操作简易,价格便宜,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现在呢?已然是第四代了,普遍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性能上产生质的飞跃,进一步开拓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未来呢,第五代,第六代,第n代的计算机将以怎么样的新面貌创造更多的奇迹呢?我们都在想像都在期待。 关键字:计算机,过去,未来,现在,智能化,专业化,人性化 1、计算机的过去 印象中,过去的计算机就是笨重和庞大的代名词,用专业一点的说法: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功耗大、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故障率较高,运算速度为每秒1~2万次左右。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技术在它起步的时候总是有点寒碜,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样才迫使科学家们及更多的人去为之奋斗研究,改进它,完善它。随着时间向前推进的步伐,社会在不断进步,计算机也不

断迎来它更新换代的一个又一个高潮,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也许我们还不知道过去的计算机研究者们,他们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阿达、冯·诺依曼等等。 2、计算机的现在 现在的计算机我们每天都有在感受,触摸,使用,学习,享受,虽然说我们手里的这一台崭新的的计算机在昨天还是最新款,今天就变成了过时的机器了。这也正说明了计算机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是多么的迅速。如今,计算机笔记本化,微型化,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所以,电脑一定是计算机,但计算机不一定是电脑。以前的庞大机器就不能称之为电脑了。 如今,我们都已经成为“电脑一族”了。计算机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娱乐:看电影,电影院转移到了一个更小的屏幕上;听歌,不需要收音机和磁带;看书,电子书在一步步威胁着印刷的生存。交流:QQ,MSN,人人,论坛,微博,数不清的交流软件,还有视频功能,不仅让鸿雁传书的浪漫褪色,更让电话都望尘莫及。学习:资料,数不清的信息,搜索的方便程度,远程学校,让学习实现电子化。连上课的课件都要用计算机来呈现,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又将何去何从呢?

过去现在未来哲理句子

过去现在未来哲理句子 1、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将是盲目的。 2、耶稣曾经用极度强硬的方式坚持过许多次:“如果你不痛恨你的父亲或母亲,你就无法来追随我。”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严苛,他是慈悲的化身,他就是爱,你几乎难以想象这会是耶稣说出来的话语。他为什么要说这样严苛的话语呢?事实上,他的意思是你要放掉所有与性有关的连结。耶稣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在说:“你要超越性的中心。”一旦你超越了性,你马上就脱离了与过去的连结,也不再与未来有连结。作者:奥修出处:能量脉轮书 3、记忆的夜 时间从指尖下划过 暗淡的时光 凌乱的心情 未来在时空外等待 过去过去

现在现在 心入眠 4、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5、他掉在两个世界里他意识到自己正望着面前柜台玻璃的脸左眼追忆过去右眼害怕的凝望未来--黑暗的错误的破灭的未来吊在光明和黑暗之间在尖酸的嘲讽和信仰之间作者:卡森·麦卡勒斯出处:心是孤独的猎手 6、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7、我们这一生,要走很多条路,有笔直坦途,有羊肠阡陌;有繁华,也有荒凉。无论如何,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任何人无法给予全部依赖。没有所谓的无路可走,即使孤独跋涉,寂寞坚守,只要你愿意走,踩过的都是路。你以为走不过去的,跨过去后回头看看,也不过如此。不回避,不退缩,未来终将到来。 8、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作者:居里夫人 9、回忆已是过去式,旋转的秒钟才是现在时,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加油吧,那才是未来。

数学的发展与未来

数学的发展与未来 从国家安全、医学技术到计算机软件、通讯和投资决策,当今世界日益依赖于数学科学。不论是在证卷交易所里,还是在装配线上,越来越多的美国工人感到若不具备数学技能就无法开展工作。没有强大的数学科学资源,美国将不能保持其工业和商业优势。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8报告 数学是从数数、测量等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在数学形成为一门学问以前,数学一直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这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数学形成为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以后,便逐步地产生了脱离实际的问题。大家知道,数学是演绎的学问,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个数学定理和逻辑结果都要用实际进行检验。尽管在上个世纪以前,数学已在天文、物理等领域有不少极其重要的应用,但是数学研究离开普通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数学理论发展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数学家的作为也不无关系。抽象数学理论的艰深,不仅非数学家难于了解,即便是数学家之间也常常难于相互理解。但是,数学归根到底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即便是从纯粹演绎推理的角度来看,数学也还是客观实际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的抽象与自然延伸,只不过数学研究有极大的超前性罢了,正是这种超前性,为人们改造物质世界提供了武器。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数学为人类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数学理论所包含的巨大物质力量不断显示出来。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微积分,就没有牛顿力学。19世纪提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不仅用数学概括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实验事实,而且推导出了电磁波(不久即为实验所证实),同时发现了光的本质,开拓了本世纪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的无线电电子技术。同样,数学家欧拉和高斯的理论导致海王星首先在数学上发现,后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证实了这一数学发现。没有黎曼几何、张量分析,便没有爱因斯但的相对论,也就没有可能实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__-历史小论文。

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戏曲以窥中国文化 249班王祥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我透过戏曲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剧的历史十分悠久。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戏曲模式。 说到戏曲就不得不说中国的国粹京剧了。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二十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二、“有心托市,无人问津” 京剧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国粹”。但京剧艺术古老的形式和缓慢的节奏已经不太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题材单一和缺乏新

2020考研数学真题解析

数学考研刚刚过去,整体来看,试卷质量很高,考查角度和命制思路非常适合这类选拔性考试,下面给参加2020考研的考生一些建议。 1.重视基础,题型常规 试卷延续了近年来重视基础的特点,试题基本上是考纲中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超过70%的试题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 比如数一、数三的第1题(同数二第2题),就是导数概念,左右导数都存在且相等是可导的充要条件,是考研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再比如数一、数二的第15题,是基础的不定积分计算题,考查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即使需要一些技巧的题目,比如选择题中比较定积分大小的题目,需要与积分函数奇偶性以及定积分比较定理结合,但也是考研试卷中的老面孔了,与其说是技巧,倒不如说是一种固定模式的方法了。 所以,大家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基础,一个一个过考纲中所有要求的知识点,不要追求偏难怪题,打牢基础才是正道,会做常规题型,能拿稳基础分,考研数学已经胜利一多半了。 2.覆盖度广,考查全面 考研数学具有考查内容比例均衡、覆盖度广、考查全面的特点,今年的试卷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数三考了差分方程,经济学应用,数一考了旋度计算,假设检验,都是低频考点。 大家复习概率时一定注意构建知识体系,概率中有三条主线:一维与二维、离散与连续、普遍与具体。学习随机变量,要对照着记忆一维离散型、一维连续型、二维离散型、二维连续型的概念、性质与相关计算方法,既要学习普遍规律,比如分布函数、概率密度、概率分布等,也要学习具体的十大常见分布,记准他们的分布、性质与期望、方差。

数学的复习,坚持全面、夯实基础永远是王道。 3.依托基础,有微创新 考研数学试题所考核的都是基础知识,但难度适中,整张卷难度系数会维持在0.5略低,并不会给学生"如此简单、毫无压力"之感,依托于基础,仍有微创新,需要考生真正吃透概念、原理,才能顺畅做出。比如今年数一第18题,考查内容是函数周期性,不过从微分方程入手,显得耳目一新;线性代数矩阵相似的一题,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仍然很基础,但比较灵活。 因此,考生复习中,不要拘泥于"背题型",考研试题的命题套路并不多,"骨架子"总是那几幅,但总有一点微弱的变化,数学能力不是背出来的,要真正理解概念、原理与方法并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数学能力上提高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针对以上三条特点,对下一届考生的复习,再次强调这几点建议: 1重视基础,打牢基础,远离偏难怪题,提高基础题目的准确率; 2复习全面,不可遗漏,低频考点也要关注,注重梳理知识体系; 3吃透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与解题能力,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名言警句

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名言警句 ●假如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斯宾诺沙) ●如今逗乐我们的一切都曾是某种危急关头(弗吉妮亚·伍尔夫)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心爱之点(法国) ●不要埋首于远昔的过去,把握现在吧(德国) ●不要让昨天占用今天的时间(美洲) ●好汉不夸当年勇 ●毋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欧洲)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思念(普希金) ●观往知来 ●最可怕的是看见你过去憎恨的一切披着将来的外衣又回到你面前(让·罗斯唐) ●过去属于死神,将来属于你自己(英国) ●“过去”是我们临终的母亲,其实不是已经死亡的事物。我们的将来不断使她出现在我们的心灵中(梅瑞狄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应展望将来,莫留恋过去(拉丁美洲) ●记住昨天,假如不是为了激励明天的进取,那就莫如忘却 ●将来现在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鲁迅) ●将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里尔克)

●对于将来的真正大方在于向现在献出一切(法国) ●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 ●追上将来,抓住它的本质,把将来转变为现在(苏联) ●创造明天的是今天,创造将来是眼前,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恶地走出来(克劳塞维茨) ●把每时每刻都用在自己的事业上的人,对他来说都是足够的原因(塞涅卡)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将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在无论何时,现在只是一个交点,为过去与将来相遇之处,我们对于二者都不能有什么架打。不能有世界而无传统,亦不能有生命而无活动(蔼理斯)

现代数学的特点和现状-丁伟岳

我主要回答同学们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大部分都是关系现代数学大局的问题,很深刻,也很难回答。这种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今天讲的是我的个人意见,同学们可以参考,但不一定正确。 1.现代数学的特点和现状 有的同学问:听说现代数学分支非常细,不同分支的人彼此不了解,这样还能出现总揽全局的数学大师吗?此外,数学的复杂是否使它远离“简单性”这个朴素的自然法则?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这个问题的同学希望从总体上了解现代数学,这是非常好,非常值得鼓励的。但是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并不容易。确实,现代数学分支繁多。按美国数学会的分类,数学科目可以分成60多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有几十个子类,总计有3500个以上的子类。肯定没有人能把所有这些分支都了如指掌,甚至于一个分支的专家也很难把分支里的所有数学了解得一清二楚。 但是,真正影响大局的数学却没有那么多。这就像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但是影响全球格局的却只有少数大国。这种影响大局的数学可以叫做“主流数学”。即便在主流数学中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平等的,还有主次之分。因此,如果能抓住主流数学中的主流问题,大体上就可以说是“总揽全局”了。至于说“大师”,他不仅能总揽全局,而且能通过他的工作影响全局。这样的人肯定很少,但也不能说一个没有,这要由历史来做定论。那么,为什么现在出不了牛顿,欧拉,高斯,黎曼这样的大师了呢?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时势造英雄;不是每个时代都会出旷世英雄的。其次,即便是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地位也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并不是在当时就能确立的。 那么哪些是主流数学呢?回顾历史,现代基础数学从17世纪开始发源,经过18-19世纪的大发展和20世纪的完善,现代数学的基础部分,包括代数和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学的所有主要分支,我们叫这些为经典分支,都进入了成熟期。所谓成熟是指,理论已经十分完善,而内在的发展动力则减弱了。因此,基础数学的单独分支的自身发展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综合与交叉,集多个分支的方法来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重要问题。费尔马猜想和庞加莱猜想相继被证明就是最好的例证。在我看来,现代数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应用数学的兴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方面对数学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应用数学的崛起,它正成长为数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流。 从重要问题的来源看,基础数学内部一些最主要的问题是来自数论,拓扑以及几何,例如克莱研究所的7大问题中4个是关于纯数学的,两个来自数论(黎曼猜想,BSD猜想),一个拓扑(庞加莱猜想),一个代数几何(Hodge猜想)。[另外3个多少与应用有关:Navior-Stokes方程(流体力学),P-NP问题(计算复杂性),Yang-Mills理论(理论物理)。] 近年来,理论物理对基础数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值得注意的。 数学的复杂性不在于它的分支繁多,而在于它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世界既有简单的一面,又有复杂的一面。科学家的任务是把复杂的东西分析和解剖,化繁为简,找出对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及未来 ——专访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者主罗伯特·希勒 林永青:首先,感谢您接受《腾云》杂志和价值中国网的联合采访。去年您在媒体提到,“中国的经济奇迹是一个鼓励人们做出现实的伟大故事”。很多年前伦敦政经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表示过类似的看法:“历史事件往往不是智慧或能力,而是偶然的瞬间。一些历史上大的事件只是一些随机产物。比如,如果足够多的人相信西方的没落,西方就没落了。”您如何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历史故事”呢? 希勒:中国书写的是复兴的故事。我不是一个中国历史学家,你让我比较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历史启示,我能力有限,只能简单阐明我的想法。我只是知道中国近代,有一段几百年的磨难。但是我也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一直在世界拥有领先的地位。就是回到中国清朝中期的时候,相比欧洲,中国也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时期,我不认为当时的欧洲同样具备。 而在最近几年,我认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复苏的思想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的动力。中国人把它看作是正在发生的历险。但(这种经济发展)对于欧洲和美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故事了,这样的历史在那里的人们身上上演过。在中国,人们亲身感受到他们同中国崛起的关联性和与责任感。而在我看来,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200年前,今天的美国人不再具有共同为国家发展做出牺牲的意愿。所以储蓄率在今天的中国非常高,而在美国非常低。我听到了很多说法,其中一个是中国人的历史时刻感。中国人为自己承担的义务作出贡献。 林永青:您能谈谈美国或西方的未来发展趋势吗?西方世界会衰落吗? 希勒:历史表明,每一种文明都是来来去去,但目前我没有看到西方有任何危机的迹象。在二战以后,美国有特别的优势:它未受战争破坏。此外,也许因为美国是一个更大的经济体,自二战之后美国政府比当时的其他欧洲国家更愿意支持科研。所以美国在那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优势。 然而,今天,正如你游历世界各地时所看到的,现在人们意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各国的经济也都开始腾飞。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来自美国和欧洲。诺贝尔奖曾经被欧洲人垄断,但随后渐渐转移到美国人头上。现在,我觉得诺贝尔奖可能已经转移到更多的国家。这样的情况与当时可用于研究的资源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比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更为普遍和盛行。这一现象今天已经改变了,美国的独特性将被削弱。但我不认为这对美国人是一件坏事,世界各地教育经济的腾飞是令所有人兴奋的。 林永青:我在报纸上看到您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个长远规划,以避免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3月,奥巴马签署的《就业法案》(JOBS ACT)就与社会化创业融资(众融)、与创造就业机会都息息相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马上就将通过JOBS法案的第三修改案。在过去,只有合作投资者可以进行网上投资,而第三修正案将允许每一个普通人可以在网上投资、获利。人们普遍认为,众融将开启”资本民主化“的道路。创新金融工具,正是您的研究重点。能否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众融、P2P网贷,或其它新兴金融模式做出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和对中华文明的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追求“”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体国经野”:试古代的王朝》,《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扬权》);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和,并发展成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我们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六(2)班吴子捷 我们的祖国拥有着其他国家未曾获得过的悠久历史,从三皇五帝到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过去了悠悠的几千年的漫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中华民族饱经风雨,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巨变,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收到了无数的侵略,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用我们独有的精神,坚持到了今天,开创了我们今天的新中国。 在过去的几千年时光中,虽然我们的祖国一直处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度的控制之下,但还是获得很多的辉煌和成就,让所有的人类为之惊叹,为世界的今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发展。 在三皇五帝的时期一直流传着神农氏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尧舜让禅的佳话。商代的盘庚迁都,周代的姜太公钓鱼,春秋战国的长勺之战、卧薪尝胆、周游列国、南门立木、田忌赛马、完璧归赵、窃符救赵、围魏救赵、荆轲刺秦王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之士。秦时的破釜沉舟,汉时的张骞出使西域、飞将军李广、苏武牧羊、司马迁写史记、昭君出塞、投笔从军、张衡发明地动仪、医圣张仲景,三国时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神医华佗、七步成诗,两晋时的闻鸡起舞已经吟唱了几千年。隋代的李春修建赵州桥,让我们见证了古人的精湛技艺;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宋代的包青天、活字印刷术、资治通鉴,让我看到了当时的文化,韩世忠、岳飞,体现了宋代将领的爱国之心,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将宋代的诗词流传于天下;元代的成吉思汗开创了当时最大的帝国,天文学家郭守敬、纺织家黄道婆、书画家赵孟頫、作家关汉卿,体现了元代中国的发展;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讲古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于谦、戚继光、袁崇焕又是一代爱国名将,徐霞客、李时珍编写明代的游记和医术;清代的康熙乾隆又创出一番新盛世。 这些过去的辉煌见证了我们祖国的过去,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耻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日本的侵略、南京大屠杀让我们铭记,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次惨痛的记忆,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 我们祖国的现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悠悠的五千年已经过去,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我们的伟大祖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给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和安定,让历尽沧桑的中国人民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这个美丽的新时代中,我们的祖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发展,从而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泱泱大国,站立在了世界的屋脊之上,站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的祖先,为我们这一群炎黄子孙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感到无比的光荣,无比的欣慰。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我们完成了我们祖先一直梦想的事,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飞机、坦克、战舰,拥有了核弹、原子弹、卫星,杨利伟叔叔这些伟大的航天员们,代表着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第一次飞上了太空,第一次走进了太空,第一次将我们中华人民共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在作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将亚欧非三个大陆整合起来的一路一带战略规划图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 部环境。

世界大趋势和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大趋势与未来10年的中国面临的挑战2010,世界告别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将进一步深入展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将在嬗变中呈现新的特点,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机制性变化。凡此种种,预示着未来数年内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中国怎样应对变化着的世界,对中国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世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世界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如何应对?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问题已经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才是我们政府和社会所应该反思的。 挑战一: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 虽然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方针,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无须讳言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甚至还呈蔓延之势,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人数越来越多,职务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挑战二: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关系民生的收入分配,其差距的拉大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仇富心态的产生、官民对立,严重危及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 挑战三:基层干群冲突 干群关系的好坏、干群矛盾的积聚与解决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尤其对于基层政权来说,人民是政权的基础,民心向背关乎政权兴衰存亡。根基不稳,势必将造成整个国家大厦的坍塌。迫切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挑战四:高房价与低收入矛盾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问题最突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当前,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确实存在严重的泡沫问题也尚未有定论,但普通城镇居民

2020幼儿园大班综合-过去现在和将来(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综合-过去现在和将来(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综合-过去现在和将来一 幼儿园大班综合-配菜肴二 幼儿园大班综合-铅笔盒三 幼儿园大班综合-闻风而动四 - 1 -

幼儿园大班综合:过去现在和将来 设计思路:随着时间的临近,大班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上周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参观了盛大花园小学,那美丽的园舍,鲜艳的红领巾、绿领巾都一一让孩子们向往,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同时他们又非常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同伴和老师。虽然,孩子们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但在活动中还是会显现出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孩子将来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阶段的比较,让孩子感受的成长经历,体会现在的成长变化,从而感同身受要珍惜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合理在好自己的时间,改变家长要“我”做什么,而成为“我”要做什么。短短的三十分钟里,孩子们并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内涵,好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活动后将在学习性的区域中以“安排的时间表合理吗”开展个别化的活动,并围绕珍惜时间开展“课间十分钟”、“一分钟能干什么”集体活动,以次激发孩子,为将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照片回忆过去,感受自己已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2、再看看说说中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要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活动准备:幼儿过生日照片一套、活动vcd、故事背景图、日程设计表活动过程:一、我们的过去:1、前几天,我在整理教室的时候,发现了一张vcd,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内容?(幼儿观看)2.讨论:你看到了录像里有谁呀?这是你们什么时候的活动录像呀?和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成长变化)3、还有几天就是***小朋友的生日了,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欣赏一组照片)提问:***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看了照片,你对他几岁生日印象最深?想一想,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过生日时的样子?那么你们还能不能回到小时候了呢?4、小结: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以前我们是什么也 2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