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合集下载

紫外光固化油墨

紫外光固化油墨

紫外光固化油墨1.印刷方式紫外光(ultraviolet)简称UV,UV固化油墨是通过紫外光激发产生自由基,再由自由基引发配方中的各种活性组分,迅速转化为固体的过程。

紫外固化油墨与传统的印刷油墨、印刷方式及干燥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无挥发性溶剂排放,对环境无污染;(2)节省能源;(3)生产效率高;(4)瞬间干燥,网点扩大小,干燥过程无需喷粉;(5)占地面积小,可降低投资;(6)使用对温度敏感点额承印物印刷。

由于UV油墨在环境、技术、产品质量、印刷方式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传统油墨无法比拟的特点,因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实现商业化、产业化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UV固化油墨客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分为: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喷涂等,也可根据承印物分为:纸、金属、塑料、玻璃、复合材料等。

UV固化油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含有主体树脂(低聚物、单体等),色粉、光敏剂(如369、907、TPO、TPO-L等)、助剂,而且都必须经过UV照射才能固化。

UV油墨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黏度、墨层厚度、固化速度、见表(1):2.UV固化油墨的组成UV固化油墨由低聚物、单体、光引发剂、颜料及助剂(分散剂、流平剂、填料)等组成。

2.1 低聚物低聚物在UV固化油墨中的作用相当于一般油墨内的连结料,现有可供UV 固化的低聚物很多,常用的低聚物有以下几类:(1)环氧丙烯酸酯(包括环氧丙烯酸酯);(2)聚氨酯丙烯酸酯(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两大类);(3)聚酯丙烯酸酯(包括氯化聚酯和该性聚酯丙烯酸酯);(4)聚醚丙烯酸酯;(5)纯丙烯酸酯;(6)改性不饱和树脂。

2.2 单体单体又称活性稀释剂,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它在油墨中的作用是调节油墨的黏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

大体可分为单官能团和多官能团两类,但官能团单体易燃、易挥发,对皮肤刺激性大,在油墨中已经很少使用。

多官能团挥发性低,闪点高,对批发刺激刺激性叫xioa,在油墨中经常使用。

柔性印刷制版范文

柔性印刷制版范文

柔性印刷制版范文柔性印刷制版是一种印刷制版技术,它主要应用于柔性印刷行业。

柔性印刷是一种印刷方法,可以在柔性基材上进行印刷,如纸张、塑料薄膜等。

柔性印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适用于大面积印刷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包装、电子产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模板制版是一种传统的柔性印刷制版方式,它主要通过将图像或文字分解成不同的颜色通道,在制版模板上进行转印,最后得到印刷所需的版图。

模板制版需要制作模板,因此在成本和时间上相对较高,但是它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数码制版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柔性印刷制版方式。

它利用数码印刷机器的高精度打印头,直接将图像或文字印刷到柔性基材上。

数码制版具有制版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个性化印刷的特点,因此在柔性印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柔性印刷制版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不仅在制版方法上有所创新,还可以通过改进印刷耗材、优化制版工艺等方式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例如,一些厂商推出了高精度的制版机器,可以实现更精细的印刷效果;另外,一些新型的制版胶片和墨水也被开发出来,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耐久性和质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柔性印刷制版也面临一些挑战。

柔性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环保的制版材料和工艺。

例如,一些可生物降解材料和水性墨水已经开始在柔性印刷制版中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柔性印刷制版是柔性印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柔性印刷制版将实现更高的印刷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这将进一步推动柔性印刷在食品包装、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满足人们对印刷品质量和环境友好的需求。

印刷油墨性能指标检测检验方法

印刷油墨性能指标检测检验方法

印刷油墨性能指标检测检验方法实验一油墨细度的检测1.实验原理油墨的细度表示油墨中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与颜料颗粒分布在连接料中的均匀度。

将油墨稀释后,用刮板细度计人眼测定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油墨细度,以μm表示。

(表示油墨颜料颗粒的最大直径的分布范围)2.实验器材(1)0~50微米刮板细度仪一套(每一刻度为2.5μm);(2)0.lml吸墨管一支;(3)注射器(每刻度0.1m1)或滴定管一支;(4)调墨刀;(5)放大镜(5~10倍);(6)6号调墨油(粘度140~160厘泊/25 oC);(7)玻璃板一块;3.实验步骤(1)取墨:用吸墨管吸取或调墨刀取一定量的受试油墨(例如0.5m1)于玻璃板上。

(2)加调墨油调节油墨流动度:根据流动度的大小用注射器加入6号调墨油进行稀释。

稀释范围: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0.02ml计算,加上0.36m1)。

流动度在25~35mm加14滴(或加0.28m1);流动度在36~45mm加10滴(或加0.20m1),流动度在46mm以上不加油。

1.带有微米刻度的凹槽2.刮刀与刮板垂直90℃操作3.刮刀图1 刮板细度仪操作示意图(3)刮墨:用调墨刀把油墨油与试样油墨充分调合均匀,挑取已稀释均匀的油墨,置于刮板细度仪凹槽深度约50μm处,将刮刀垂直横置于细度仪凹槽处的油墨之上,刮刀保持垂直(如图1所示),双手均匀用力自上而下徐徐刮至零点处停止,使油墨充满刮板细度仪凹槽。

(4)细度观测:刮好后即将细度仪表面以30 o角斜对光源。

用5~10倍放大镜检视颗粒密集点数值(在一个刻度范围内超过15个颗粒的算深刻度数值,不超过15个颗粒的算浅刻度数值)。

4.注意事项(1)油墨稀释时,必须调匀,不能用力研磨。

防止掉入灰尘。

(2)双手横执刮刀时,用力不宜过猛,勿使一边偏重,细度板槽外两边油墨必须刮净。

(3)油墨细度检验需重复2-3次,取平均值,如果相差一刻度应重新测试。

柔性版印刷范文

柔性版印刷范文

柔性版印刷范文一、柔性版印刷的工艺过程1.设计和准备版材:首先进行设计和制版的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柔性版。

2.油墨混合和调整: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调整油墨的颜色和浓度,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和效果符合要求。

3.印刷准备:安装和调整印刷机器,确保版材、印刷材料和油墨之间的适配关系,保证印刷过程的顺利进行。

4.印刷过程:通过印刷机器将油墨转移到材料表面,形成图案和文字。

5.干燥和固化:印刷完成后,需要对油墨进行干燥和固化以加快生产速度和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二、柔性版印刷的优势1.适用范围广:柔性版印刷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等,能够满足不同包装需求的印刷要求。

2.高速度和高效率:柔性版印刷具备高速连续印刷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印刷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3.费用低廉:相比其他印刷技术,柔性版印刷的成本相对较低,成为大规模印刷生产的经济选择。

4.耐久性和稳定性强:柔性版印刷的印刷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使用效果。

同时,柔性版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适应高速印刷的要求。

三、柔性版印刷的应用领域1.食品包装:柔性版印刷能够在食品包装上实现高质量的图案和文字印刷,同时满足食品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2.药品包装:柔性版印刷能够满足药品包装上的信息传递和产品形象展示的需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日用品包装:柔性版印刷具备丰富多样的设计效果和高度的个性化定制能力,能够满足日用品包装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需求。

四、柔性版印刷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柔性版印刷也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柔性版印刷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化和高质量: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柔性版印刷将实现更高的精细度和更好的印刷质量,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印刷品的需求。

2.个性化和定制化:柔性版印刷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能力的提升,满足不同市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柔性版印刷将更加注重环保材料和能源的应用,减少印刷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紫外光固化油墨

紫外光固化油墨

紫外光固化油墨
作文
紫外光固化油墨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其原理是使用紫外光照射可以使油墨中的染料与添加剂及基材的表面的分子间结合,从而形成不易模糊、持久性强的图像。

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被广泛应用于电路板、机箱、包装、器材制造等领域,更有助于提高印刷效果,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和耐用性。

紫外光固化油墨的一个有点在于它可以在一秒钟内完成固化,所以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在普通油墨固化需要较长时间的情况下,紫外光固化油墨固化时间大大缩短,因此不仅节约空间,而且可以节省时间。

此外,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固化过程免受温度、湿度及空气条件影响,且能在相对恒定温度下自行完成固化,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而且,紫外光固化油墨可以使印刷图像更加持久耐用。

它使油墨在接触基材表面时失去液态,形成坚硬耐磨且不变色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印刷品的抗磨损性能。

此外,由于紫外光固化油墨在紫外光照射下有良好的吸光性,因此它能使印刷图像可耐强光的照射,使印刷的效果更加持久耐用,且不易褪色。

总之,紫外光固化油墨无疑是传统油墨固化技术的另一种更加先进的选择,其使用简单方便、固化效果好、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印刷及后续固化工序,更有助于提高印刷效果,保证印刷品质量。

印刷标准及应用(国标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印刷标准及应用(国标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墨层牢度要求参见GB/T 7707-1998(2008已修订)
纸张和瓦楞纸箱印刷品的印刷墨层的耐磨性越好,图面越清晰, 墨色越鲜艳,可以长期保存,反之则产品图像模糊,不易保存。
7
墨层结合牢度测试要求
检验装置:胶带滚压机 、圆盘剥离试验机、 试验用胶带:宽19mm,粘合力:
2.91N/19mm~3.33N/19mm;胶带基材:PE,胶黏剂 为合成类丙烯酸胶,溶剂为芳香烃类。 检验步骤:
按承印材料分柔性版纸张印刷品、塑料印刷品、销售包装瓦楞 纸箱印刷品及运输包装瓦楞纸箱印刷品。
按印刷品质量分为精细产品和一般产品。
3.2 术语
3.2.1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采用树脂版、橡皮版为基材,网纹辊 传墨、液体油墨印刷的装潢印刷品。
3.2.2 柔性版精细印刷品 各类印刷品的精细产品为采用高质量 印刷材料和精细制版工艺生产的,质量符合精细产品各项指标 的高档柔性版印刷品。
分,分别数出油墨层所占的格数和被揭去的油墨层所占 的格数。
8
圆盘剥离试验机
9
将胶带粘贴在试样油墨印刷面上,在胶带压滚机上往返 滚压三次,使要求的试样部分完全粘贴,并将胶带粘贴 后的试样放置5min~10min。
将试样的一端夹在A盘上,露头的胶带固定在B盘上 开机后,A盘以0.6m/s~1.0m/s的速度旋转揭开胶带 取下试样,用宽20mm的半透明毫米格纸覆盖在被揭部
无明显差别。
4
4.2 实地密度
彩色次版印刷的实地反射密度为:
5
实地密度指印刷品表面印有100%的油墨的区域的密度值,可以用 反射密度计进行测量。密度值大,着色力强,印刷品色泽鲜艳, 反之印刷品色泽暗淡。所以,控制实地密度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 要因素。
柔性版印刷方式是通过网纹辊的网穴存墨,然后直接向印版凸出 部分的表面上墨,因此墨量较墨辊传墨多。同一密度值的油墨在 柔性版印刷时着色力较强,这是柔印的一大优点。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胶印油墨是印刷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油墨,具有印刷速度快、印刷质量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印刷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对胶印油墨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一、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1. 颜色浓度胶印油墨的颜色浓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和饱和度。

颜色浓度可以通过色差仪来测定,通常采用D65光源和10度观察角。

通过测定颜色浓度,可以及时调整印刷设备和油墨配方,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2. 平滑度胶印油墨的平滑度是指油墨层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和清晰度。

平滑度可以通过表面电离计来测定,监控油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从而调节印刷质量。

3. 附着力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是指油墨与印刷介质表面的附着程度,包括擦拭附着力和粘着力。

附着力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和摩擦试验来测定,对于不同的印刷介质和生产工艺,需要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4. 耐磨度胶印油墨的耐磨度是指其抵抗磨损和划痕的能力,决定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耐磨度可以通过磨损试验和刮擦试验来测定,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Sutherland试验和Taber试验。

5. 抗热性胶印油墨的抗热性是指油墨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尤其是在印前处理和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

抗热性可以通过烘箱试验和厌氧试验来测定,评估油墨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长期保存的能力。

二、胶印油墨的测试技术方法1. 色差测定色差测定是一种用于测定颜色差异的方法,可以选择采用比较试验、视觉评估法或色度计测定法。

比较试验是指将两个样本放置在同一环境中并对其进行直接比较,相对于视觉评估法和色度计测定法,比较试验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2. 表面电离计测定表面电离计是一种测定表面电位和表面张力的设备,可帮助监测涂布油墨平滑度、光泽度和流动性,从而改善印刷品的品质。

表面电离计具有稳定性和易于使用性的优点,常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喷墨印刷墨水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喷墨印刷墨水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喷墨印刷墨水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喷墨印刷墨水使用要求:
1. 墨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墨水应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热性,以确保印刷质量和图像稳定性;
3. 墨水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不易褪色的特性,以确保印刷品的持久性;
4. 墨水应具有良好的干燥速度,以提高印刷效率和减少印刷品粘附风险。

喷墨印刷墨水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检查墨水的颜色、透明度和悬浮物等外观特征;
2. pH值检测:使用pH试纸或pH仪检测墨水的酸碱性;
3. 干燥时间测试:将墨水施加在特定材料上,观察其干燥时间;
4. 耐光性测试:将印刷样品暴露在日光灯或紫外线光源下,观察墨色是否变化;
5. 耐热性测试:将印刷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观察墨色是否变化;
6. 附着力测试: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测试墨水在不同材质上的附着力;
7. 褪色性测试:将印刷样品暴露在化学药品或其他褪色剂中,观察墨色是否变化;
8. 流变性测试:使用流变仪检测墨水的粘度和流动性。

通过以上检验方法可以评估喷墨印刷墨水的质量和符合要求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8年8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立项,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下达《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书,项目计划号2018-9-Y。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本标准起单位为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XX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XX学院、苏州江天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海德智能装备制造(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优威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XX市鸿利秉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XX市诺必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嘉颐泽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科瑞特印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布瑞特油墨有限公司、常州速固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XX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宏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富林特(广州)油墨有限公司、XX学校、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张丰年、李飞、张庆华、许文才、曹国荣、林茂青、朱文斌、伍崇军、朱长民、滕军、吴乾、黄喜平、尹检君、刘海峰、杨金梁、杨爱军、陈广学、张钟、习大润、杨志洪、张哲平、孔玲君、施建屏、薛显华。

(三)主要起草工作过程1、源起本标准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申请发起,在2017年7月与XX 学院充分沟通,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牵头承担标准起草工作,由XX学院向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立项审批工作。

之后,由XX学院牵头,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配合,征集起草单位及专家组建起草组,组织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2、项目申报立项2017年10月11日,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撰写了《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开题报告,上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起草组组建暨第1次工作会议2017年10月23日,在XX学院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会议对《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文稿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会议确定将题目由《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修改为《紫外光固化油墨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紫外光固化油墨在柔性版印刷过程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这些技术指标覆盖了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油墨在塑料及纸质承印材料上的柔性版印刷过程。

”会议对本标准文稿的第4章的修改如下。

4.1修改如下:4 技术要求4.1 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基本性能4.1.1 基本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4.1.2光引发剂BP、ITX、907的残留量复合YQ/T34-2013的要求。

4.1.3不腐蚀柔性版材(版材放置油墨中24h不溶胀)。

4.1.4流动性良好,无触变性(会后找测试方法)。

以下3种光引发剂的危害:BP,有环境激素;ITX和907,有生殖毒性。

因此,在标准4.1.2中对其残留量提出要求。

“4.1.4流动性良好,无触变性”,会后再找测试方法。

“4.1.6 附着力应……”会后再找测试方法,最好是定量的测试。

材料采用PET,表面张力3.8×10-2N·m。

增加一项4.3.4,研究版材油墨转移效率,即版材表面、网纹辊表面和承印物表面的润湿张力关系。

建议由Flint富林特负责。

4.4.1修改如下:4.4.1 网纹辊要求4.4.1.1 网纹辊的线数应与印版加网线数相匹配,一般网纹辊线数宜为印版网线数的4倍。

4.4.1.2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定期清洗。

4.4.2~4.4.4修改如下:4.4.2 刮墨刀要求4.4.2.1 宜采用不锈钢或带有涂层的刮墨刀。

4.4.2.2 宜采用0.15mm~1.25mm厚度的刮墨刀。

4.4.3 墨斗辊要求4.4.3.1 直径均匀,耐腐蚀,不膨胀,耐磨性能良好。

4.5.3.2 硬度:60~80邵氏硬度。

4.4.4 干燥系统要求4.4.4.1波长范围:250~420nm。

4.4.4.2紫外线能量强度:不小于400 mW/cm2。

4.4.4.4紫外线能量大小:印刷速度120 m/min下,紫外线能量不小于35mJ/cm2。

4.4.4.4 紫外灯箱应具有冷却等辅助功能,保证灯管正常工作。

4.4.4.5 对印刷品应具有冷却功能,保证印刷品印刷后温度在60℃以下。

4.5修改如下:4.5 工艺要求4.5.1 生产环境4.5.2生产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3±5)℃。

4.5.3生产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20)%。

4.5.4生产车间环境应洁净、避阳光、通风。

4.6修改如下:4.6 使用要求4.6.1根据印刷品材质及网点分布设定UV油墨涂布量,应控制在3g/m2~5g/m2之间,通常,纸质类越疏松,涂布量应越大,膜类材料应先电晕再印刷。

4.6.2同批次产品涂布量应均匀一致。

4.6.3 刮墨刀角度调整在30°~35°为宜。

4.6.4 若印品出现刀线或颜色不均,应及时更换刮墨刀。

4.6.5 颜色符合GB/T-17934.5的要求。

会议确定,本标准执笔组会后继续完善标准草案,于2017年11月底前完成本标准起草组草案第1稿。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中旬之前在北京召开。

4、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2017年12月20日,在XX学院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根据2017年10月23日本标准起草组成立暨第1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会议对《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文稿第4章继续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首先回顾了第1次工作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接着执笔组组长张丰年介绍了第1次会后的工作情况,执笔组李飞就标准草案稿的部分修改作了说明。

此次会议,新增加4家起草单位:XX公司、XX学校、富林特(广州)油墨有限公司、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新增加4人:XXX、XXX、张哲平、朱长民。

会议确定,《紫外光固化油墨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第4章的修改如下:4.1表1修改为:表1 油墨基本性能要求4.1.2-4.1.5改为:4.1.2 光引发剂二苯甲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的残留量应符合YQ/T31-2013的要求。

4.1.3 不应腐蚀柔性版版材。

4.1.4 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触变性。

4.1.5 (10~30)℃避光,阴凉通风处储存一年,质量应稳定。

4.2改为4.2 承印物4.2.1 表面应平整、清洁。

4.2.2 塑料类承印物的印刷适性应符合GB/T XXXX-201X《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4.1.1的要求。

4.2.3 不干胶类承印物应符合CY/T 93-2013《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中5.1的要求。

4.2.4 其他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不小于3.8×10-2 N/m。

4.3改为4.3 柔性版印版4.3.1 对紫外光固化油墨、清洗剂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4.3.2 印版质量应符合CY/TXXX-2018《绿色印刷书刊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中6.1.2、6.1.3、6.1.4的要求。

4.3.3 印刷实地与线条的印版,其硬度宜为HS 32~35;印刷小字与网点的印版,其硬度宜为HS 37~40。

4.3.4 印版的动态表面张力应大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且小于承印物的动态表面张力。

4.3.3 会后由朱长民核实后确定。

4.4修改如下:4.4 印刷设备4.4.1 网纹辊4.4.1.1 网纹辊线数应与印版的加网线数相匹配,网纹辊线数宜为印版加网线数的4倍以上。

4.4.1.2 应定期清洗网纹辊。

4.4.2 刮墨刀4.4.2.1 宜采用不锈钢或带有涂层的刮墨刀。

4.4.2.2 宜采用(0.15~0.25)mm厚度的刮墨刀。

4.4.3 墨斗辊4.4.3.1 直径均匀,耐腐蚀,不膨胀,耐磨性能良好。

4.4.3.2 硬度宜为 HS 60~80。

4.4.4 固化系统4.4.4.1 紫外光源波长宜为(250~420)nm。

4.4.4.2 照射到承印物表面的紫外光能量应不小于35 mJ/cm2。

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紫外光源。

4.4.4.4 紫外光源应具有冷却等辅助功能,保证正常工作。

4.4.4.5 应保证反光罩及紫外光源洁净。

4.5修改为:4.5 工艺要求4.5.1 环境4.5.1.1 生产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3±5)℃。

4.5.1.2 生产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20)% RH。

4.5.1.3 生产车间环境应洁净、避阳光、通风。

4.5.2 过程控制4.5.2.1 同批印刷品墨层厚度应均匀一致。

4.5.2.2 刮墨刀与网纹辊角度宜为30°~35°。

4.5.2.3 印品出现刀线或颜色不均时应及时更换刮墨刀。

4.5.2.4 印刷过程控制宜参照GB/T 17934.6的要求。

4.6修改为:4.6 印刷成品质量要求4.6.1 固化效果测试后印刷品表面无粘连。

4.6.2 抗粘连性测试后印刷品表面无粘连,无墨层脱落。

4.6.3 结合牢度印刷品油墨面脱落面积应不大于测试面积的10%。

4.6.4 光泽度同一批次印刷品相同部位的光泽度差应不大于10 GU。

会议确定,本标准执笔组会后继续完善标准草案,于2018年1月15日前完成本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并发给各位专家征求意见。

各专家请于2018年1月底前反馈修改意见给李飞。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于2018年3月下旬召开,地点待定。

5、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2018年5月25日,在北京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根据2017年12月20日本标准起草组成立暨第2次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标准草案第2稿的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与研究。

与会专家首先回顾了第2次工作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接着执笔组李飞介绍了第2次会后所做的工作,对同色不同批色差、固化所需最低能量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补充说明。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题目确定为《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单位增加1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起草人增加1人:XXX 。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范围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在印刷使用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及纸质承印材料的柔性版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