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原因、解决方案、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欧债危机原因、解决方案、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原因分析外部原因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

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评级机构不再受西方国家约束,正确调整评级内部原因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总体看来,PIIGS 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

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发展趋势。

欧洲大多数国家人口结构也开始步入快速老龄化主要有三个方面:长期低出生率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生育潮人口大规模步入老龄化。

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南欧消费格局得以维持必须有较高保障和福利为支撑,在外在冲击下,本国经济增长停滞时,就会出现问题。

爱尔兰和希腊GDP都出现了负增长,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并没有因此减少,导致其财政赤字猛增。

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法国坚决支持救援,德国在救援问题上的左右摇摆使得欧债危机长期处于胶着状态。

是否要对身陷危机的国家施以援手主要取决于德国和法国的态度。

根本原因1第一种观点:认为财政危机为表,单一货币下不同国家竞争力差异拉大才是导致欧元区“内爆”的真正原因欧债危机的根源并非仅是财政问题,而是欧元区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竞争力差距不断拉大的必然结果。

换言之,欧债危机并不仅仅是因为南欧国家花得太多,而是挣得太少;并不仅是财政不可持续的问题,更是竞争力下滑,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及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及启示
助 机 制协 议 。 月 l 日 , 4 1 欧元 区 与I 达成 总 额4 0 欧 元 MF 5亿
的 援 助 方 案 , 遭 市 场 冷 遇 。 月 2 , 元 区 与 I 又 达 但 5 日 欧 MF 成 总 额 10 亿 欧 元 的 援 助 计 划 , 仍 未 打 消 市 场 疑 虑 。 10 但
借 鉴 , 国应 高度 关注 自身的 债权 安 全 , 强 对 公 共债 务 的控 制 和 管 理 , 中 加 谨慎 开展 区域 货 币一 体 化合 作 , 加 快 国 内经 并
济结 构优 化调 整 的步 伐 , 实现 国 民 经济 的 长期 可持 续发 展 。 以 关键 词 : 权 债 务 ;债权 安全 ;金 融 危 机 ;欧 洲 主 中 图分 类 号 : 8 25 F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1 0 — 0 9 0 1 0 — 7 0( 0 0) 8 0 0 — 4
稳定 。 目前 , 然 大 规 模 的 救 助 行 动 已 使 欧 洲 债 务 危 虽 机 趋 向 缓 和 , 就 此 断 定 欧 洲 走 出 债 务 危 机 的 阴影 还 但
为 时 尚早
债 务危 机 爆 发 后 , 际 三 大 信 用 评 级 机 构 连 续 下 调 国 了希腊 的主 权 信 用 评级 , 致 希 腊 国债 利 率 大 幅攀 升 . 导 希
市 大 涨 78 , 洲 和 拉 美 股 市 也 纷 纷 上 扬 . 际 油 价 在 .% 亚 国 连 续4 交 易 日下 跌 后 出现 反 弹 。 月 7日 , 元 区 财 长 会 个 6 欧 议 决 定 成 立 欧 洲 金 融 稳 定 性 机 构 ( F F) 发 售 由欧 元 区 ES ,
风 险 , 起 了 国 际 金 融 市 场 和 全 球 投 资 者 的广 泛 关 注 。 引 2 0 年 l 月 , 腊 新 政 府 突 然宣 布 , 2 0 年 财 政 赤字 和 09 0 希 其 09

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及对中国的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及对中国的启示
财 富的速度 ,保证 财富 的创 造量达到 和超 过消耗 量 ,
重是 三大重 要因素。…事情真的是这样 吗?也许希腊 的事情表面上 ,或者近些年来确实是这样 ;但 是 ,如 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到整个欧盟 ,把时间从 近几 年拉长 到几十年。也许我们能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
欧洲的危机和美 国的危机根 源是一致 的 :主观价
值量对客观价值量偏离带来的能量积累 已经达 到能够
引发危机的程度了 。一方面 ,虽然欧洲 国家不象美 国
经 济 观 察 T E R T A O I N H O EI L RZ C H O
衡时 ,欧洲也只能在世 界经济 中 “ 被重新平衡 ” 。由于 其 旧时实现平衡 的支柱 是债务 ,债务危机 就成 了走 向
情绪 。由此 可见 ,在希腊债务危机 问题上 ,评级机构 似乎总是 引导着投 资者 的视线 ,包括后来相继下调葡
机者又不看好 英 国的经济走 势 ,英镑对德 国马克 的汇 率一路下挫,英国最终宣布退出欧洲货 币体系。
因此 ,似乎可以大胆 的猜想 ,触发制度危机 的因 素在于国际货 币主导权 的争夺 ,而这种争夺背后依稀 可见主权政府力量 的影 子。事件之一是 2 0 ~ 0 1 0 0 20 年
新平衡 的桥梁。
货 币可 以无 限制发行 以冲销任何危 机。当然 ,货 币的
信用会每况愈 下。欧洲人推进欧洲 一体化 并非仅仅基
于经济 的原 因 ,而且从前面 的分析 看 ,欧元并非欧债
分 国家分析 ,我们 看到 ,即使是所谓最成功 的 国
家在长期发展 中也存 在着不可克服 的问题 。以德 国为 例 :第一 ,德 国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并不 能有效 改变 劳工制度 、社会福利体 系和产业结构 中不利 于德 国经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启示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经济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之时,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愈演愈烈且呈蔓延趋势。

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标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启示发端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演变为欧盟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果的一种延续,因其产生和发展又带有欧洲的独有特征,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长期痼疾的一种现实表象。

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伐却蹒跚和艰难。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期内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危机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国深思和警醒。

一、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概念主权债务又称政府债务、公共债务,是指一个国家中央政府的债务。

财务赤字则是单一财政年度政府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

因政府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纳税人,故主权债务间接上是纳税人的债务。

主权债务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对本国投资者所欠的债务,外债是政府向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他国借来的债务。

广义上的主权债务也包括政府未来的养老金支付以及尚未偿付的货物和服务支付〔1〕。

主权债务根据债务到期前所经历的持续时间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债务。

短期债务是在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中期债务时介于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债务,长期债务是在十年以上的债务。

主权债务清算标准是由国际清算银行规定,但主权债务违约则由一系列复杂的随司法管辖区的不同而不同的法律所规定。

〔1〕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政府失信、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的风险,即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非常高时就会陷入主权债务危机。

一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甚至会导致“国家破产”,这种破产与企业或部门因不能偿债而破产不同,政府不能停止提供给国民的社会公共服务,所以管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需要更加复杂的一套程序和方法。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深远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深远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深远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于2009年后,主要涉及一些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

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简要解释:
1. 根源: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一些欧洲国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包括低增长、高失业率、低竞争力和政府财政赤字等。

同时,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大规模借贷,积累了巨额债务,而且有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也存在弱点。

2. 深远影响:欧洲债务危机对欧洲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
- 经济衰退:一些欧洲国家因实施紧缩政策和财政调整,导致经济放缓甚至萧条,影响了就业和生活水平。

- 跨国金融影响:欧洲债务市场的动荡波及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金融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甚至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 欧元区的稳定性:欧洲债务危机使得一些欧元区国家面临极大的经济挑战,威胁到欧元的稳定,导致欧元区内部的分歧和紧张局势。

- 政治影响:债务危机引发了欧洲内部的政治紧张和不和,增加了欧洲一体化和共同政策的挑战。

此外,危机也加深了一些欧洲国家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分歧。

尽管欧洲债务危机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得到控制,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它使得欧洲国家意识到必须加强经济结构改革和财政稳健,同时也激发了对欧洲一体化和共同政策的讨论和改进。

欧美债务危机的政治学成因及其启示

欧美债务危机的政治学成因及其启示

方 向 。 于债 务危机 爆 发 的原 因 , 多人 只 关注其 经 济方 面存在 的 问题 , 对 很 而对 于其政 治制度根 源 却置 若 罔 闻。深入 分析 此 次 欧 关债务 危 机 的政 治 学成 因及其 对 中国的启 示 , 于我们 防患 于未 对
然具 有 重要意义 。
【 关键 词 】 欧 美债 务 危机 ; 治学 成 因 ; 示 政 启
怪圈。

3 7・
理 论 研 究
20 2. 1 4
( ) 选 民 意 愿 为 指 向 标 . 致 非 理 性 短 期 行 二 以 导
为 盏 行
强 调竞 争 , 强调选 票 , 这是西 方 民主政 治 的显 著 特点 , 也容 易导 致各 政党 以选 民意愿 为指 向标 . 一味 迁就 民意 , 过分顺 应舆 论走 向 , 样必 然会 导致非 理 这 性 的短期 行为盛 行 。从此 次西方 社会 福利 制度 引发 债务 危 机 的逻辑 理 路来 看 , 战后 西方 社 会福 利 制 二 度 的兴 起 。 本来 是 垄 断 阶级维 护 自身统 治 和 缓解 国 内矛盾 而 实行 的一 项 社会 政 策 。 效地 缓 解 了社 会 有 的矛 盾 , 大地 促进 了资 本主 义 国家的政 治稳定 、 极 经 济发 展 和社会 进步 。但是 , 受选 举 政治 的影 响 , 高福 利却 成 为 了政 党竞 争上 台 的筹 码 。因为政 治 家们发 现 执政 地 位 与福利 问题关 系密 切 , 福利 承 诺是 争 高 夺 选票 的有利 工 具 , 而反 对 社 会福 利 则很 有 可 能会 失 去选 票 。比如 . 上世纪 7 0年代 中期后瑞 典 出现 的 石 油危 机 , 引发 了福利 国家 危机 , 威胁 到 了社 民党 就 的执 政 地位 。 当时 , 民党 为应对 危机 , 图借助赤 社 试 字 预算 来 维持 生产 和就 业却 导致 大选 失 利 , 17 于 96 年 结束 了连 续 4 4年 的执政 党地位 。因此 , 了选 举 为 的需要 。 各参 选 党派 就 不得 不 竞 相承 诺 提 高福 利 的 价 码 。各 政 党 为讨 好选 民不 断提 高 国 民福 利 待遇 , 导致福 利 支 出无 节 制攀 升 , 渐 超 出 国家 财政 的支 逐 撑 范 围 . 福利 变 为高 负担 。同 时 , 高 欧美 国家 “ 摇 从 篮到 坟墓 ” 的高 福 利政 策 在一 定 程 度上 也 造 就 了许 多人不 愿储 蓄 、 爱 就业 、 不 过度 消费 的“ 懒汉 式 ” 生活 习惯 , 消磨 了整个 社 会 的创 新进 取精 神 . 使 欧美经 致 济增 长缺乏 动力 。在人 口老龄 化和 经济增 长速 度放 缓 的形势 下 , 欧美 国家 的财政 收 入 难 以支 撑 起这 些 优厚福 利 , 只好 借债 度 日, 吃卯粮 。 当借 贷雪 球越 寅 滚越 大 . 字难 堪 重 负 , 赤 主权 债 务危 机便 随之 而来 。 欧美 主权 债务 危机 在一定 程 度上是 政党 迎合选 民意 愿捞 取选 票 的必然 恶果 。 ( ) 党之 间缺 乏 协调 和 配 合 , 成政 治决 策 三 政 造

欧债危机原因举措及启发

欧债危机原因举措及启发

欧债危机原因举措及启发一、欧债危机产生原因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不仅有外部原因,而且也有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财政、货币政策二元结构,财政纪律松散等原因。

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竞争力下降。

债务问题往往与一国竞争力紧密相关。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报告,德国是欧元区中唯一出现竞争力上升的大国,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和贸易收支不平衡的趋势。

例如,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这一指标,2009年希腊达到8.8%,西班牙5.4%、葡萄牙10.2%,德国却是经常账户盈余4%,卢森堡盈余则高达11.6%。

与此同时,欧元区大多数成员国遭受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元区大多数成员国工资成本持续上升。

在此背景下,欧元区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发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随着债务负担的加重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债务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2.福利过高。

欧盟成员国大多数是高福利国家,巨大的社会福利,需要一国较高的国民收入作为保障。

而欧洲多国长期却是低增长、高支出的格局,于是过高的福利费用推高了财政赤字,提升了外债比例,且最终导致了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

以希腊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政党承诺高福利以争取民众选票,而无视本国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

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底达到6.4%,在2009年底高达13.3%;总外债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达到104.92%,在2009年高达177.63%。

长期过高的财政赤字和外债负担势必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

3.财政、货币政策的二元结构。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及欧元的诞生,使得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欧元区各国央行丧失了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而财政政策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各国手中。

这种财政、货币政策的二元结构安排,一方面容易导致各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冲突和错配,另一方面导致各国在遭受外来冲击时,因为无法调整货币政策,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从而造成巨额赤字和债务负担。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桑仁兆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

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热门话题。

以希腊为首的“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场似乎嗅到了2008年秋雷曼兄弟破产时的味道,并且担心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

在这种背景,本文将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探讨。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2009年12月11日。

希腊政府披露其公共债务高达3000亿欧元,比此前公布的更为严重。

受此影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集体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

由此点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从希腊到爱尔兰,从意大利到西班牙。

欧元区经济体的巨额债务问题,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浊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

2010年4月23日,希腊政府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2010年4月”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别。

2010年5月2日,欧盟与IMF正式启动希腊救助机制。

向希腊提供总额达到1100亿欧元的贷款。

但这项计划并未平息投资者对希腊可能出现“破产”的担忧,相反。

市场关于希腊债务危机可能蔓延至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一时间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已。

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在经过长达11小时的“马拉松”会议之后,终于在2010年5月10 13凌晨宣布.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危机应对基金。

其中,欧盟委员会将提供600亿欧元,欧元区16个成员国将通过双边担保融资440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2500亿欧元。

毫无疑问,这项规模巨大的危机救助机制的签署。

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

有助于遏制部分欧洲国家主权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上行。

有助于防范危机的进一步扩展与升级。

目前欧洲的债务危机暂时得到了控制。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欧猪五国(PIGS)之所以会发生债务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 摘要: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债务危机”的字眼一直不绝于国内外新闻媒体。从今年8月美国负债逼近其债务上限让人神经绷紧到如今欧洲多国频现债务违约风险,我们感受到了债务危机带给全球的震撼。本文结合大量事实资料,着重分析此次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笔者个人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主权债务 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模式 一、 主权债务危机概况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或是其他国家筹借的债务。近两年来在许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的情况,这时便发生了债务违约。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它具体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爱尔兰、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传统的主权违约解决方式主要是两种: (一)违约国家向世界银行或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二)与债权国就债务利率、还债时间和本金进行商讨。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当中,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债务违约,它是不能以自己的主权作为报酬来偿还债务的。通常的主权违约发生以后一般都是以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二、 欧债危机的发展与蔓延 2008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这两轮的降级拉开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大幕。此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甚至是德法等欧元区的龙头国也不例外。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着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些评论家更是推测,欧元区会最终解体收场。2011年7月27日,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CC”,展望为负面。标普认为欧盟的希腊债务重组计划是“廉价交换”,希腊债务交换和展期选项“对投资者不利”,希腊债务重组相当于“选择性违约”。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成为议论沸点。从评级机构的降级,评论家的分析推测,以及欧洲内部各国的焦躁不安之中,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欧债危机已经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主权债务危机如同幽灵一样徘徊于整个欧洲大陆。 三、 欧债危机的成因分析 有关此次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媒体上存在着大量争议。综合整理多方的见解,笔者认为危机的产生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分析。 从外部来看,首先,金融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多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实施高福利、低盈余的政策。但是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其过度的举债消费。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了其国家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欧洲国家的主权评级。2011年7 月末,标普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下调到了CC级(垃圾级),意大利的评级展望也在5月底被调整为负面。9月份和10 月初标普和穆迪又一次下调了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频遭主权评级下调。评级机构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成为危机向深度发展直接性原因。 从内部层面来讲,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与扩大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产业结构失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在欧盟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旅游业和航运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一方面,为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并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希腊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其投资规模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2010年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量达到3286亿欧元,占GDP的142.8%。另一方面,航运业从2008年底开始进入周期低谷。航运业的衰退对造船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希腊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意大利在危机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意大利经济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70%)。2010年意大利成为世界第7大出口大国(出口总额4131亿欧元,占世界出口额比重3.25%)。金融危机的爆发后的2009年其出口总量出现大幅下滑,之后有所回升但是回升状况还主要依赖于各国的经济复苏进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加剧,意大利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近10年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缓慢,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 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的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本身存在致命缺陷。建筑业、汽车制造业与旅游服务业是西班牙的三大支柱产业。由于长期享受欧元区单一货币体系中的低利率,使得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成为西班牙近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西班牙就业率的下降。2007 年西班牙失业率从两位数下降到了8.3%,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西班牙失业率又重新回到了20%以上。而海外游客的减少对西班牙的另一支柱性产业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爱尔兰一直被誉为欧元区的“明星”,因为其经济增速一直显著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人均GDP也比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高出两成多,更是葡萄牙一倍左右。但在2010年底同样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并接受了欧盟和IMF的救助。其原因主要是爱尔兰的经济主要靠房地产投资拉动。2008年爱尔兰房价已经超过所有OECD国房价,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爱尔兰房地产价格出现急速下跌,同时银行资产大规模缩水,过度发达的金融业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受到了巨大打击,爱尔兰从此陷入低迷。 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葡萄牙在过去十几年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服务行业持续增长,这与其他几个欧元区国际及其相似。2010 年葡萄牙的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4.12%。近年葡萄牙经济结构开始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型。政府在扶持高科技企业上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通常都是通过低息贷款来实现。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融资成本随之飙升,从而使葡萄牙企业受到冲击,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 总体看来,欧猪五国(PIIGS)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深入,新兴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制造业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南欧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在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第二,欧洲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趋势使得社会福利制度显现刚性。历史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是日本,它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拐点,随之便出现了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政府债务的不断上升。对于欧洲而言存在着长期低出生率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生育潮人口大规模步入老龄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欧盟内部既有西欧与东欧的历史矛盾,也存在南欧和北欧之间的问题。但主要的矛盾还是体现在南北欧问题上。在同一个货币体系下,南北欧呈现了如此奇怪的格局:北欧制造,南欧消费;北欧储蓄,南欧借贷;北欧出口,南欧进口;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赤字;北欧人追求财富,南欧人追求享受。 希腊债务危机出现后,欧盟政府公布过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但希腊工会商议将继续进行罢工游行来抵制政府的紧缩政策。对此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韩国。1997年末韩国也爆发了金融危机,一时间金融市场动荡,经济遭到重创,企业大批倒闭,失业人员猛增。在国家陷入危难的1998年初,由民间团体发起的“捐金运动”在首尔举行,后来演变为全国行动,最后形成了空前的“以金报国”盛况。当时很多年轻人陪着父母把家藏的黄金捐给国家,甚至一些即将结婚的新人也把“爱情金饰”捐出来帮助政府发展经济,300多万人在短短两个月内共捐出225吨黄金,价值约21.7亿美元,演绎了政府与民众同心合力抗危机的壮举。而在挽救主权债务危机还是保留个人福利之间,类似希腊的南欧国家都固执地选择后者。 第三,德法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而且施救的方案不甚合理。法国坚决支持对危机国实施救援是因为法国银行持有相当数量的欧元区债券,如果这些国家违约的话,法国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德国是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在欧元逐步统一的12年里,德国国内工资年均仅上涨2%。国民的牺牲精神使得国内消费不振,但却换来了小额的赤字。然而欧猪五国自从加入欧元区后工资年均上涨10%以上。劳动力优势的存在使得南欧各国的人均GDP水平不断上涨,与法德之间的差距缩小,但在后期各国只能靠旅游房地产等项目来拉动经济,这些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异常脆弱,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显得不堪一击。德国这些年忍受着福利削减、工资长期不上涨的痛苦,现在却要让他们去拯救那些享受高福利高工资的国家,德国人显然会心有不甘。欧债危机的源头是绝大多数欧元区国家都严重地违反财政纪律,但欧盟制定的施救方案则是让德法两国包括欧洲央行都严重地违反财政纪律,即动用公共资金和储蓄存款去购买欧元区危机国家的国债。其结果只会是是向受援国家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可以赖在大国或是债主身上。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欧洲多国之所以出现了严重的债务负担,其根源在于一点:欧元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及欧元区制度上的缺陷。德法两国1999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实体经济的增长率长期徘徊在低位,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可见一斑。 四、 债务危机背后的美债踪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