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与布置第九章河港特点

合集下载

简述港口的特点

简述港口的特点

简述港口的特点
港口是指水流与陆地相交的地方,是船舶停泊和装卸货物的重要地点。

港口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宏大:港口通常位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的交汇点,规模宏大,能够容纳大量的船舶停泊和装卸货物。

2. 交通便利:港口通常是城市、国家或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拥有完善的陆海交通网络,能够方便船舶的进出和装卸货物。

3. 设施齐全:港口通常拥有完善的泊位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船舶和货物的运输需求。

4. 安全可靠:港口通常拥有专业的安保人员和完善的安保设施,能够确保港口的安全和秩序,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

5. 经济实用:港口的吞吐量和货运量通常成正比,因此港口的收费标准也通常较为合理,有利于吸引货物的运输和停靠。

港口是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不仅为船舶的运输提供了保障,还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的发展。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港口规划是根据港口远景可获吞吐量的规模而确定的港口水域、陆域以及营运条件等规划。

一般需要在流域航运或海运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港口在城市中的位置:港址选择是应从港口和城市两方面考虑。

从港口角度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一自然条件:包括水深、冲淤、风浪、潮汐、地质、地貌等。

二技术条件:按港口规模、性质的要求,分析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可行性。

三经济性分析:比较投资,运营费用的经济合理性,近远期的效益如何结合等。

港址选择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的全局出发,合理地安排好港、城关系:一港址与其他岸线使用的单位的关系协调,如港口、工业、生活等岸线的全面安排。

二港口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协调,如与港口工业等地区的关系。

三港口的集疏运组织条件,如港口出入航道的距离。

四有关城市总体布局的其他因素。

如环境影响和保护。

港口作业区的布置应满足如下原则:一客运码头要接近城市中心地区,使游客有方面的交通条件。

二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近,具有深水和中等水的岸线段,以适于件杂货船舶停泊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联系。

三集装箱码头宜邻近件杂货区,要求有较大水深和较大的陆域面积。

四为当地服务的作业区应尽量接近城市仓库区,与生产加工、生活消费地点保持短捷的运输距离。

五散货作业区应布置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位置,防止对城市生活居住区污染。

六油码头对水深要求高,设独立的储存系统,有严格的防火和防止油污染水域的要求。

七木材作业区要有宽广水域。

八在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中,涉外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的用地功能布局: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各有岸线;对外交通用地与各组成部分联系方便;生活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长边相邻;城市交通组织区分生活性与交通性,分别组成各自的网络。

仓库用地按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

BRT。

公共交通优先。

(分析,策略)BRT(Bus Rapid Transit)“巴士快速公交系统”。

BRT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交专用道上,在道路时空分配上给于适当的优先权,兼具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和常规公交灵活方便特性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港口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几个相关理论

港口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和几个相关理论
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港口生产点理论 交通不便的地区,由于对外的物资交流量不大,它们的生产只是为了满足本地区的需要,因而只能获得经济的自然增长率。 港口吞吐量大、航运发展好的城市,其经济增长快,且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长,总的经济发展也越快。
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水上客运的发展出现转移,现在的客运选择水路的数量日趋减少。
航运线路受自然条件限制,运输路线的选择余地少;
速度慢,客运转移
紧靠水路运输无法做到“门到门”运输,货物换装次数的增加会延长货物的在途时间;
21世纪的交通运输是综合运输时代,集装箱多式联运已具这种运输特点的雏形;
集成化运输:对于托运人而言,整个运输过程只有一个承运人,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计划将由相关运输企业组成的集成运输组织统一协调,整个运输过程将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持;
受水域的限制
港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人们对港口功能的认识以及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的深化而不断扩展的
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把港口发展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1950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社会经济主要处在自给自足、较为封闭时期; 关键因素:劳动力、资本
01
02
二、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工业在港区得到发展,经济活动加强,港区逐步形成城区;
城区的消费增加,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随之增长;
以上就是港口和城市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规律。
三、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
港口发展的效应的形式:

港口分类

港口分类

专业性港口为装卸某单一货类的港口,如石油港、 矿石港、煤港等。一般说来,由于专业性港口采用专 门设备,其装卸效率和能力比综合性港口高,在货物 流向稳定、数量大、货类不变的情况下,多考虑建设 专业性港口。
几个概念
工业港:指为临近江河湖海的大型工矿企业直接运输 原材料及输出制成品而设置的港口。如宝山钢铁总厂码 头等。 散货港:指专门装卸大宗矿石、煤炭、粮食和砂石料 等散货的港口。专门装卸煤炭的专业港称煤港。这类港 口一般都配置大型专门装卸设备,效率高,成本低。 油港:指专门装卸原油或成品油的港口。一般由以下 几部分组成:靠、系船设备;水上或水下输油管线和输 油臂;油库、泵房和管线系统;加温设备;消防设备; 污水处理场地和设施等。为了防止污染和安全起见,油 港距离城镇、一般港口和其它固定建筑物都要有一定的 安全距离,通常以布置在其下游、下风向为宜。
港口的组成
港口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戊。 水域包括进港航道、港池和锚地。天然掩护条 件较差的海港须建造防波堤。水域是供船舶航行、 运转、锚泊和停泊装卸之用,要求有适当的深度 和面积,水流平缓、水面稳静。 陆域岸边建有码头,岸上设港口、堆场、港区 铁路和道路,并配有装卸和运输机械,以及其它 各种辅助设施和生活设施。陆域是供旅客集散、 贷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用,要求有适当的 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
港口水域
港口水域可分为港外水域和港内水域。 港外水域包括进港航道和港外锚地。有防波堤掩 护的海港,在口门以外的航道称为港外航道。港外 锚地供船舶抛锚停泊,等待检查及引水之用。
港内水域包括港内航道、转头水域、港内锚地和 码头前水域或港池。为了克服船舶航行惯性,要求 港内航道有一个最低长度,一般不小于3—4倍船长。 船舶由港内航道驶向码头或者由码头驶向航道,要 求有能够进行回转的水域,称为转头水域。供船舶 停靠和装卸货物用的毗邻码头水域,称为码头前水 域或港池。它必须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使船舶能 方便地靠岸和离岸,并进行必要的水上装卸作业。

港口规划与码头布置

港口规划与码头布置

几个概念
河港:指位于河流沿岸 , 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港口 . 河港 : 指位于河流沿岸,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港口. 如我国的南京港,武汉港和重庆港均属于此类. 如我国的南京港,武汉港和重庆港均属于此类.可供 内河运输船舶编解队,装卸作业, 内河运输船舶编解队,装卸作业,旅客上下和补给燃 物料等.河港直接受河道径流的影响, 物料等.河港直接受河道径流的影响,天然河道的上 游港口水位落差较大,装卸作业比较困难; 游港口水位落差较大,装卸作业比较困难;中,下游 港口一般有冲刷或淤积的问题,常需护岸或导治. 港口一般有冲刷或淤积的问题,常需护岸或导治. 水库港:指建于大型水库沿岸的港口. 水库港 : 指建于大型水库沿岸的港口 . 水库港水位 受工农业用水和河道流量调节等的影响,变化较大. 受工农业用水和河道流量调节等的影响,变化较大. 湖港:指位于湖泊沿岸或江河入湖口处的港口 . 一 湖港 : 指位于湖泊沿岸或江河入湖口处的港口. 般水位落差不大,水面比较平稳,水域宽阔, 般水位落差不大,水面比较平稳,水域宽阔,水深较 是内河,湖泊运输和湖上各种活动的基地. 大,是内河,湖泊运输和湖上各种活动的基地.
港口规划
规划是港口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规划涉及面广,关系到城市建设, 规划是港口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规划涉及面广,关系到城市建设,铁 路公路等线路的布局. 路公路等线路的布局. 港口吞吐量的预估: 港口吞吐量的预估 : 一个港口每年从水运转陆运和从陆运转水运的货 物数量总和(以吨计) 称为该港的货物吞吐量, 物数量总和(以吨计),称为该港的货物吞吐量,它是港口工作的基本指 在港口锚地进行船舶转载的货物数量(以吨计)应计入港口吞吐量. 标.在港口锚地进行船舶转载的货物数量(以吨计)应计入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的预估是港口规划的核心.港口的规模,泊位数目, 港口吞吐量的预估是港口规划的核心.港口的规模,泊位数目,库场面 装卸设备数量以及集疏运设施等皆以吞吐量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 积,装卸设备数量以及集疏运设施等皆以吞吐量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 远景货物吞吐量是远景规划年度进出港口货物可能达到的数量.因此, 远景货物吞吐量是远景规划年度进出港口货物可能达到的数量.因此, 要调查研究港口腹地的经济和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 要调查研究港口腹地的经济和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发 展变化,从而确定规划年度内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包装形式,来源, 展变化,从而确定规划年度内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包装形式,来源,流 年运量,不平衡性,逐年增长情况以及运输方式等;有客运的港口, 向,年运量,不平衡性,逐年增长情况以及运输方式等;有客运的港口, 同时还要确定港口的旅客运量,来源,流向, 同时还要确定港口的旅客运量,来源,流向,不平衡性及逐年增长情况 等. 到港船舶的情况:船舶是港口最主要的直接服务对象, 到港船舶的情况 : 船舶是港口最主要的直接服务对象 , 港口的规划与 布置,港口水,陆域的面积与尺度以及港口建筑物的结构, 布置,港口水,陆域的面积与尺度以及港口建筑物的结构,皆与到港船 舶密切相关.因此,船舶的性能, 舶密切相关.因此,船舶的性能,尺度及今后发展趋势也是港口规划设 计的主要依据. 计的主要依据.

港口规划与布置

港口规划与布置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近洋运输和远洋运输,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港口由港口水域、码头岸线和港口陆域组成。

港口水域包括锚地、航道、回旋水域和,码头前水域等港口陆域包括装卸作业地带、辅助作业地带和预留发展用地港口的生产作业系统由船舶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分运系统、集疏运及配套系统、信息与商务系统构成港口按功能与用途分,有商港、工业港、渔港、军港、游艇港、避风港等;按地理位置分,有海港、河口港、河港和运河港等。

从运输、存储条件和装卸工艺的角度考虑,经由港口运输的货物可分为件杂货、干散货、液体货以及适箱货。

港口通过能力可分为设计通过能力和营运通过能力。

港口吞吐量预测内容包括港口吞吐总量预测、主要货类吞吐量预测、分港区吞吐量预测、港区集疏运量预测等。

船舶主尺度是表示船体外形大小的主要尺度,通常包括船长、船宽、型深、吃水和干舷。

船舶吨位是船舶大小的计量单位,表明船舶大小与运输能力,按用途可分为重量吨位和容积吨位两种。

货物在港口的换装有两种形式:直接换装和间接换装。

直接换装是指货物从一种运输工具直接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间接换装是指货物经过港口仓库或堆场存储之后再换装至其他运输工具,换装是由操作过程实现的。

在直接换装作业中,货物只经过一个操作过程;而在间接换装作业中,货物要经过两个以上的操作过程。

件杂货码头常见的垂直起重机械有门座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和浮式起重机,垂直起重机作业也可以利用船吊。

件杂货码头常见的水平搬运机械主要有蓄电池搬运车、叉式装卸车(叉车)、牵引车挂车、货车等。

集装箱运输船舶可分为吊装式和滚装式两大类。

集装箱起重机上附有专用吊具,即固定式、自动式和组合式吊具,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集装箱。

干散货的卸船工艺主要有间歇型和连续型两种方式。

滚装船的优点表现为:①装卸速度快;②不需要码头装卸机械设备;③货物装车后不需要中间装卸,可进行“门到门”的运输;④可装运小汽车、货车、载箱的拖车等多种形式的货物。

港口规划与布置-第5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港口规划与布置-第5章水域及外堤布置

港口规划与布置水利工程学院主讲教师:陈杰2013年3月课程内容:5.1.1港口水域的定义和特点5.1.2港口水域的组成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航行和停泊5.1 港口水深水深误差:测验或预报误差二、码头前沿水深备淤富裕,不小于0.4m航道水深航道水深5.2 港内水域船舶掣动水域回旋水域洋山港区航道总平面布置5.3 港口航道、锚地5.3 港口航道、锚地一、进出港航道航迹带宽度A船舶错船富裕宽度1912年秋天,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船舶错船富裕宽度船舶与航道底边间的富余间距3. 航道转弯数值:4.单双向航道的选取依据5.拖轮二. 锚地专供船舶停泊及进行水上装卸作业的指定水域。

按位置分为:港外锚地和港内锚地——以防波堤为界港外锚地:供船舶侯潮、待泊、联检及避风,有时也进行水上装卸作业。

港内锚地:待泊或进行水上装卸作业。

按功能分:侯潮、引航、检疫、避风、过驳、危险品等多种锚地。

锚地面积主要取决于锚泊位数量和系锚方式,单个锚泊位在各种系泊方式下所占面积不同,介绍如下:1. 单锚系泊优点:船受力小,可随风、流等转动。

缺点:占水域面积很大,且各锚地住间浪费一定的水域。

单点系泊方式常用于外海锚地。

2. 单浮筒系泊占水域面积比单锚小得多,同样具有船体受力小的优点,但制作、抛放浮筒费用较高。

该系泊方式常用于港内锚地3. 双浮筒系泊海港锚地多采用单点抛锚 河港锚地一般采用单锚或单浮筒港内锚地多采用双浮筒回旋水域船舶掉头或回旋转向所需的水域。

回旋水域可以占用航道,当航道上船舶进出频繁时,占用航道将影响港口营运。

回旋水域的水深=航道的设计水深5.4 港内泊稳标准及波况估算船吨位5.5 防波堤布置一、防波堤布置原则二、防波堤口门。

航道规划与布置

航道规划与布置

航道规划与布置第一章绪论1.1港及港的组成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是供旅客和货物改变运输工具进行换装的场所,是各种港口建筑物及设备的综合体。

由港口水域、码头岸线、港口陆域三大部分组成,分为五(六)个作业系统。

港口水域:供船舶航行、停泊、锚泊、装卸转载等的水域,包括港池(泊位)、航道、锚地、外堤、回旋、导航等设施。

水域要求宽广、平稳,并具有足够的水深。

锚地:专供船舶等待靠泊码头、接受检疫、进行水上装卸作业以及避风的制定水域,分为港外、港内锚地。

航道:是为船舶进出港口提供特定的安全航行通道。

回旋水域:是船舶靠离码头、进出港口需要转头或改换航向时使用的水域。

港池:码头前水域,供船舶靠离码头和装卸货物用的毗邻码头的水域。

码头岸线:港口水陆交接地带,港口生产活动的中心。

有码头建筑物、港池(泊位)等建筑物。

码头岸线要求有足够的长度和高度。

码头:是停靠船舶、上下旅客或装卸货物的场所。

港口陆域:包括装卸作业地带、辅助作业地带和预留发展用地。

陆域要求宽广、平坦,满足港口的纵深要求。

作业系统:航行作业系统——水域各设施;装卸作业系统——码头、港池、机械等;存储作业系统——仓库、堆场;分运集疏运作业系统——铁路、公路、水路、网、管;信息与商务系统——电子商务中心-物流中心;环保与景观系统——污、废处理,绿化等。

1.2港口分类与分级按功能分: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避风港、旅游港按地理位置分:河港(包括运河港)、海港(海岸港、河口港)或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港分级: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一般港口1.3港口的宏观功能与“分代”港口的宏观功能: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促进城市的发展,港依城建、城以港兴;③促进运输业的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港口分代:第一代:活动相对独立、功能相对单一第二代:各部门联系逐步密切、协调发展第三代:功能齐全,成为国际贸易的综合运输中心和后勤基地,货物装卸仍是港口活动的主体,工业服务功能增强,已具有综合物流管理的特征(生产、贸易、运输、储存、分运、销售、信息一体化),口岸行政功能逐步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的深槽处,如图中A所示。
2019/121/0719/11/7
9
②有限弯曲型河段
• 港址宜选在弯道凹岸顶端或稍偏下一点的 地方。
2019/121/0719/11/7
10
③蜿曲型河段
• 这是平原河流上最不稳定的河型,一 般不宜建设港口。若必须建港,则仍 应在弯道凹岸处选址,并采 取一定工程措施, 稳定河势及防止河 流裁弯取直。
第三节 码头及陆域布置
河港陆域包括库场、铁路、道路、 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辅助设施及联结港 口陆域与港口水域的码头建筑物,合理 的港口陆域布置应该是陆域各设施面积 足够,尺度合理,位置适当,车辆进出 方便,以利货物的装卸,储存及集疏运 能顺利地进行,同时应尽可能争取以较 少的投资、较快的速度建成投产。
(3)锚地水域应不占主航道,并与桥梁、
闸坝、过江河底电缆等水上设施保证 一定距离,以利船舶航行、锚泊船舶 及上述设施的安全; (4)对于待泊、待拖的编解队锚地,在
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宜靠近码头 区,以利船舶港内调度作业,一般在 3km以内较为适宜;
(5)危险品锚地应布置在港区下游,并
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码头前河道应有满足船舶停 靠及调头所需的水域面积。一旦码 头岸线位置确定,水域布置的另一 个重要内容就是锚地的选择与布置。
锚地应具有能保证船舶安全、稳妥 锚泊的基本条件。在选择和布置锚 地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所选锚地河底土质能保证锚泊船 易于着锚,不走锚; (2)有水流平稳、风浪小、水深适宜 的水域;
2.缆车系统
主要用于装卸件杂货。特点是由缆车来 完成货物的斜面运输。
3. 汽车下河系统
在天然岸坡较缓处宜建设下河汽 车道,由汽车来完成斜面及水平 运输。
三、直立式码头的装卸工艺
河港直立式码头装卸工艺主要适用 于8m水位差以下的河段上,在8~ 17m河段上有时也采用。虽然其作 业方式与海港类同,但由于水位变 幅较海港大,故仍有其特点。
顺岸式码头考虑船舶在码头前并排停靠 的可能性,码头前水域宽度B一般为并 排停靠的设计船舶总宽度加上 O.5~ 1.5倍设计船宽,并且不应占用主航 道,以保证主航道上船舶的安全航行。
单个锚地面积计算
A=L0B0 L0:锚位沿水流方向长度; B0:锚位宽度。
三、港口水域布置
港口水域布置是与港口陆域布置协 调关系主要是由码头岸线的位置起 控制作用。在确定码头岸线位置 时,除了要达到码头线平面位置应 具有的技术要求外,还应考虑到港 区陆域应有一定的纵深以布置陆域 设施。
3.湖港港址选择 宜选在具有天然掩护的湾内或风浪较小的地区;在河流人
汇口附近宜避开来水、来沙的不利影 4.枢纽上下游河段的港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枢纽上游河段水库港港址宜选在风浪较小、泄洪影响小和 水流条件较好的地区,并宜避开由十库区水位变化可能引起岸 坡失稳的岸段。在回水变动区选址,应对水位、水流和河床演 变等情况进行充分论证。
• 建港选址应保证有良好的水域条件和稳 定的河道。
2019/121/0719/11/7
18
• 总之,在天然河流上选址,就良好的水域条件而 言,宜选在弯道凹岸顶端偏下的地点。这是因为:
• 其一,由于弯道水流的作用,凹岸侧河道水深较 好,一般能满足船舶航行要求;
• 其二,在此处的水流,经过弯道抵冲以后顺岸下 流,水流一般较平顺,这有利于船舶靠离码头时 的操纵;
1. 码头线长度
设计船长+间距; 间距一般为0.10~0.15倍船长;
趸船后有调档船舶待拖时,码头线长度为 2倍设计船长加间距;
有移档作业时码头线长度为1.5~1.6倍船
长加间距
2.码头线型式与布置
顺岸式码头线 港池式码头线
三、码头位置的确定
在综合性港区,所装卸的货种及所 使用的装卸机械不尽相同,为减少 不同种类货物的污染及堆存管理, 便于同类型装卸机械的维修、使 用,减少进出港疏运车辆与港内水 平运输机械作业时的干扰。
2019/121/0719/11/7
16
• 在险滩、弯道、卡口之间的河段,河段 较为顺直,水流较为平顺,也宜于建港, 但要注意分析枯、中、洪各水位期水域 条件的变化,是否都能满足船舶运转要 求。
• 深沱的回流区不宜建设固定的大型船舶 码头。
2019/121/0719/11/7
17
②半冲积性河段
• 这类河段的河床及河岸仍为原生基岩或 不易冲刷的山土, 但河床有较厚的砂卵 石层。
2019/121/0719/11/7
11
4)分汊型河段
两岸抗冲性较弱,对河流的发展制约 较小。一般在汊道两端单一河道处, 河势稳定,宜于建港。因特殊需求在 汊道段建港,应在发展之汊内,必要 时采取工程措施,稳定汊道的水域条 件。
2019/11/7
⑵山区河流
• 山区河流地形复杂,河岸陡峭,岸线曲 折,洪枯水位变幅大,水位猛涨猛落, 水流湍急流态紊乱,山区河流相对稳定, 这是山区河流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港口水域竖向尺度
布置港口水域时,应首先确定有关设计高 程值。河港水域有关的设计高程有设计低水 位、码头前沿水域、锚地、港内航道及回转 水域的设计水深和设计河底高程。 设计低水位采用多年历时保证率90%~ 98%的水位。 设计水深为设计船舶满载吃水加上0.2 ~ 0.5m的富裕深度。
二、港口水域平面尺度
7
⑴平原河流
• 平原河流的特性: • 1)河岸及河床抗冲刷性能较弱,河流的平
面摆动较大,河床的冲淤均处于不断变化 的过程中。 • 2)水量丰沛,河流纵比降和流速减小,河 面宽阔。 • 3)河道演变十分复杂。
2019/121/0719/11/7
8
平原河流选址要求
• ①顺直微弯型河段 • 港址宜选在枯、洪水位时都能满足建港
一般按下述要求确定码头位置:
(1)同类码头相对集中。 (2)易产生粉尘污染的码头,应置于 常风向的下风向。
(3) 吞吐量大、进出港口的疏运车辆较 多的码头一般应置于进港铁路、道路的 出入口附近。 (4)危险品码头一般应单独设置泊位,远 离港区。
第四节 港口水域布置
河港水域包括码头前水域、锚地、 调头水域及港内航道。
二、斜坡式码头的装卸工艺
斜坡码头装卸工艺主要适用于大水位差河段 。但在水位差较小的一些中、下游河段,当 其岸坡较缓,建直立式码头需将码头前沿伸 入江中太远而对水流、泥沙冲淤及船舶航 行带来很大影响时,也采用斜坡式码头装卸 工艺。
下面列举几种代表性的工艺系统。
1.皮带车系统
用于装卸散货,特点在于斜坡上输送 散货的皮带输送机能随水位涨落由卷 扬机牵引上移或下滑,以便与设置在 趸船上的装卸机械衔接。
码头前沿高程一般取设计高水位加 上0.1~0.5m的超高值
重现期(年)
河流类别 河网地区
受淹损失分类
一类
100
平原河流 50
山区河流 50-20
二类
50
20
20-10
10
5-10
三类
20
二、码头线长度、平面型式及布置
河港码头线对于直立式码头来讲, 系指直立式码头前沿线,对斜坡码 头及浮码头,系 指倾斜岸坡的坡顶 ~ 线。
一、码头及陆域设计高程
布置港口陆域时,需首先确定有关 设计高程值。河港中有关的陆域设计高 程值有设计高水位、码头前沿设计高程、 港口陆域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值的确定与港口所处河段水位特 性、河岸地形及河岸高程有极大关系,一 般情况下,合理的设计高程应使港区所受 的淹没损失尽可能减少,船舶装卸作业方 便,同时又不致因高程过高或过低而导致 土石方工程量太大。
1.浮式起重机
系统
用于装卸件杂 货,特点是由浮 式起重机完成船 -岸间作业。投
资少,施工快。
2.码头起重机系统
用于装卸件杂货,也可用于 装卸散货进口作业。多在水 位差8米以下地区采用。
3.桥式起重机系统
用于装卸件杂货。特点是由桥式起重 机完成船-岸间作业。
四、浮码头的装卸工艺
浮码头装卸工艺主要适用于 l0m水位差以下的河段。
一、装卸工艺的基本型式
内河港口的装卸工艺方式与码 头断面型式密切相关,主要取决于 港口所处河段的水位特性、岸坡陡 缓及所装卸的货物种类。
按其特点,有斜坡式码头装卸工艺、 直立式码头装卸工艺及浮码头装卸 工艺等三种基本形式。
水位差在17米以上的河段,一般采用斜 坡式码头; 水位差小于8米的中、下游河段,一般采 用直立式码头;水位差在8~17米的河 段,一般采用透空直立式码头; 水位差小于10米且货运量不大的货运码 头和客运码头可采用浮码头装卸工艺。
⑵枢纽下游河段港址选择应考虑泄洪、枢纽运行和河床变形 等不利影响。
5.支流交汇处附近港址选择 应考虑干、支流来水和来沙的影响。
6.在凸岸、矶头或河岸凸嘴附近建港对岸线稳定性、水深及 不同水期的流速、流态、泥沙、航行安全、船舶靠离和装卸作 20业19/1条1/7 件等进行论证。
第二节 装卸工艺
内河港口由于停靠船型、河道 水位变幅、水流、岸形等自然条件 与海港存在着一定差异。
(3)陆域后方与铁路、公路的接线方 便。 (4)与城市规划协调。 (5)与其它水设施有一定距离,以免 相互干扰。
3.天然河流上港口选址特点
• 由于内河水道流经地区不同,其河流特 性差异极大,这里仅从港口选址应具有 的水域条件出发,分别阐述各类河段上 选址的一些特点及要求。
2019/121/0719/11/7
港口规划与布置-授课结束
谢谢! 。
• 其三,即便有些不太严重的冲刷,较之防止淤积 而言,也容易采取护岸工程措施。
2019/121/0719/11/7
19
其它水域港址选择
1.感潮河段的港址选择 应充分分析径流和潮流对河床塑造的影响,宜选在落潮流速 强和流路通畅的岸段,并应符合下列原则: ⑴支汉或边滩内倒套河段宜选在涨潮流动力较强、流路顺畅、 且具有一定水深处,并应论证倒套的稳定性。 ⑵利用低洼陆域或河汊建挖人式港池时,应充分考虑潮汐和 泥沙对挖入式港池的影响。 2.封冻河流的港址பைடு நூலகம்择 应考虑冰凌的影响,避开受冰凌危害严重的河段。港址宜选 在凹岸流冰顶冲点的下游,必要时应在顶冲段岸坡设置防护设施。 3.人工运河和河网地区的港址选择 应充分考虑水域和陆域条件,保持主航道的畅通,可采用河 汊或2019洼/11/7地建挖入式港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