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实验A卷

化工基础实验A卷
化工基础实验A卷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基础实验》A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适用于2009级(本科)化学专业学生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框中相

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 分,共16分)

1、滞流和湍流的区别在雷诺实验中有哪些表现?

A 滞流有与管轴垂直的脉动现象,湍流的流线与流线与管轴平行

B 滞流与湍流的流线都有与管轴垂直的现象

C 滞流的流线与管轴平行,湍流的流线与管轴垂直的脉动现象

D 滞流与湍流的流线都与管轴平行

2、如何读取转子流量计的读数?

A 从转子流量计底端面读数

B 以转子流量计的上端面读数

C 从转子流计中间位置读数

D 以转子流量计的任何位置读数均可

3、如何确定雷诺实验的水箱中的水位是否恒定?

A 水箱的溢流管始终有水溢流出来

B 将水箱置于高位即可

C 始终保持有水流入水箱

D 让水从水箱上沿满流出来

4、研究流动形态对化工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A 加速反应过程

B 可以提高传质、传热过程的速率

C 增加生产能力

D 节省操作费用

5、影响流动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A影响因素有管径、管长和流体的流速、粘度、密度

B影响因素有管材、壁厚和流体的流速、粘度、密度

C影响因素有管径、管壁粗焅糙度和流体的流速、粘度、表面张力D影响因素有管径、管壁粗糙度和流体的流速、粘度、密度

6、同样的水流量下,弯管与直管上产生的压差有区别吗?

A有区别,前者产生的是局部阻力,后者产生的是沿程阻力

B 有区别,前者产生的是沿程阻力,后者产生的是局部阻力

C 没有区别,二者产生的都是局部阻力

D 没有区别,二者产生的都是沿程阻力

7、同样的水流量下,弯管与直管具有相同长度时何者的压差大些?

A 若在相同的管径和管径下,两管的阻力一样大

B 若在相同的管径和管长下,直管的阻力大得多

C 若在相同的管径和管长下,弯管的阻力大得多

D 不能确定

8、传热实验中,为什么在整个实验中要求维持蒸汽压力恒定?

A 这样可以保证热流体温度恒定

B 这样可以保证热流体流量充分

C 这样可以保证热流体流量恒定

D 这样可以保证热流体稳定

二、简答题(每题7 分,共70分)

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2.雷诺实验中,管中气泡和泥沙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 影响雷诺实验临界点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你在本学期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

5.流体阻力实验中,假设将实验中的工作介质水换为理想流体,各测压点的压强有何变化?为什么?

6.影响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哪些?用Re 判断流动型态的意义何在?

而流体阻力实验中对灌水 U 形管两支管液

三、简述气—汽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14分)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答:(1)保持溢流(2)玻璃管不宜过长(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2)换热器保温效果差 3)换热器使用久了,污垢较厚,热流量值下降 2、强化列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答: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实验结果不是完全相同,冷流体流量越大,k值越大。 实验六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 1、强化吸收操作过程中,需考虑哪些因素?答:流速和压强 2、你认为实验操作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如何改进?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体系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取样分析时,应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样品中。 实验七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根据本实验条件下得到有关性能和特性曲线与生产离心泵厂给出的数值进行比较? 答:基本一致 2、启动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气缚现象指什么?气蚀现象又指什么? 答:因为如果离心泵在启动之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内一部分空间被空气充满,由于空气的密度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小,致使液体难以吸入,此时叶轮虽然在旋转,却不能输送液体,并产生噪声,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气蚀是指当离心泵入口处压强低于液体在当地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被吸入的流体在泵的入口处被气化,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出现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大的速度填补气泡凝结后出现的空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损毁泵壳和叶轮。 3、为什么离心泵在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和断开功率表的开关? 答:1)因为涡轮流量计所显示的是瞬时流量时的转速,相应的功率表也是测相应时间的功率,所以当启动泵后,流量稳定后再打开开关,测得数据误差较小。 2)出口阀关闭时,Q最小,所以N最小;启动后,功率达到最大。 4、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为什么在离心泵的进口管下安装单项阀? 答:1)通过控制阀来调节流体流量 2)单向底阀安装后使得泵停止工作时,泵中的水不会回流出去,保证泵中始终有水,可以避免每次使用之前都要灌水,气缚现象产生。 实验八精馏实验 1、在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温度发生波动,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馏出物的纯度可能不高,降低塔的分离效率。 2、在板式塔中,气体、液体在塔内流动时可能会出现几种操作现象? 答:5种 a、沸点气相Δ=0 b、沸点液相Δ=1 c、气-液相0<Δ<1 d、冷液Δ>1 e、过热蒸汽Δ<0 3、如何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正常合理?如何判断塔内的操作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答:1)看显示的温度是否正常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一 伯努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柏努利方程式的理解。 2、观察各项能量(或压头)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管路条件(如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的变化,会引起流动过程中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的相应改变及相互转换。对理想流体,在系统内任一截面处,虽然三种能量不一定相等,但能量之和是守恒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2、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磨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磨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故而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上机械能总和并不相等,两者的差值即为机械损失。 3、以上几种机械能均可用U 型压差计中的液位差来表示,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静压头。当测压直管中的小孔(即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位压头)则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任意两截面间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总和的差值,则为损失压头。 4、柏努利方程式 式中: 1Z 、2Z ——各截面间距基准面的距离 (m ) 1u 、2u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平均速度(可通过流量与其截面积求得) (m/s)

1P 、2p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静压力(可由U 型压差计的液位差可 知) (Pa ) 对于没有能量损失且无外加功的理想流体,上式可简化为 ρ ρ2 222121122p u gz p u gz + +=++ 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 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三、实验流程图 泵额定流量为10L/min,扬程为8m,输入功率为80W. 实验管:内径15mm 。 四、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3、打开阀5,观察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的变化趋势及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的变化情况。 4、将流量控制阀开到一定大小,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点平行与垂直流体流动方向的液位差△h 1…△h 4。要注意其变化情况。继续开大流量调节阀,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管中液位差△h 1…△h 4。 5、实验完毕停泵,将原始数据整理。 实验二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实验一 数据库基本操作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2、熟悉使用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熟练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修改和删除表。 4、熟练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插入、修改和删除表数据。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1) 创建数据库 ⅰ展开服务器组,然后展开服务器 ⅱ右击"数据库",然后单击"新建数据库"命令 ⅲ键入新数据库的名称(自己的名字命名,如tom),同时用指定的数据库名tom作为前缀创建主数据库和事务日志文件,例如:tom_Data.mdf 和tom_Log.ldf ⅳ要更改新建主数据库文件的默认值,单击"常规"选项卡。若要更改新建事务日志文件的默认值,单击"事务日志"选项卡”,要更改"文件名"、"位置"、"初始大小(MB)"和"文件组"等列的默认值,单击要更改的适当单元格,再键入新值。要指定文件增长方式和文件大小按界面提示选择相应的项。 (2) 删除数据库 选择tom数据库,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命令即可。 2、利用企业管理器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3) 备份数据库 选择tom数据,右击鼠标选择“所有任务|备份数据库”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备份名称,选择“备份到”栏目中的“添加”命令,输入具体的文件名为位置,默认情况备份文件存放在SQL Server的安装目录中如“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BACKUP\”;当需要将备

份文件存放到自定义文件夹中时,修改上述默认路径。 (3)还原数据 (4) 选择student数据,右击鼠标选择“所有任务|还原数据库”命令,在对话框中会列出已备份过的文件记录,输入相应的选项值按确定即可。 右击数据库——任务——还原——数据库——选择左侧选择页里面的选项,将“覆盖原有数据库”打上勾——确定。 3、使用SQL语句在查询分析器中完成以下操作 (1)创建SPJ数据库:打开查询分析器,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 CREATE DATABASE SPJ ON (NAME = 'SPJ_Data',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a.MDF' , SIZE = 2, MAXSIZE = 10, FILEGROWTH = 10%) LOG ON (NAME = 'SPJ_Log',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Log.LDF' , SIZE = 1, FILEGROWTH = 10%) (2)修改SPJ数据库: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了解) ALTER DATABASE SPJ MODIFY FILE(NAME='SPJ_Data', SIZE=3,MAXSIZE=UNLIMITED) ALTER DATABASE SPJ ADD FILE(NAME='SPJ_Data_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e_2.ndf',SIZE=1, MAXSIZE=10, FILEGROWTH=10%) (3)删除SPJ数据库: 4、在tom(自己的名字命名)数据库中创建下表: CPXSB(产品编号,客户编号,销售日期,数量,销售额)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答:(1)保持溢流(2)玻璃管不宜过长(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2)换热器保温效果差 3)换热器使用久了,污垢较厚,热流量值下降 2、强化列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答: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实验结果不是完全相同,冷流体流量越大,k值越大。 实验六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 1、强化吸收操作过程中,需考虑哪些因素?答:流速和压强 2、你认为实验操作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如何改进?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体系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取样分析时,应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样品中。 实验七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根据本实验条件下得到有关性能和特性曲线与生产离心泵厂给出的数值进行比较? 答:基本一致 2、启动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气缚现象指什么?气蚀现象又指什么? 答:因为如果离心泵在启动之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内一部分空间被空气充满,由于空气的密度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小,致使液体难以吸入,此时叶轮虽然在旋转,却不能输送液体,并产生噪声,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气蚀是指当离心泵入口处压强低于液体在当地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被吸入的流体在泵的入口处被气化,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出现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大的速度填补气泡凝结后出现的空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损毁泵壳和叶轮。 3、为什么离心泵在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和断开功率表的开关? 答:1)因为涡轮流量计所显示的是瞬时流量时的转速,相应的功率表也是测相应时间的功率,所以当启动泵后,流量稳定后再打开开关,测得数据误差较小。 2)出口阀关闭时,Q最小,所以N最小;启动后,功率达到最大。 4、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为什么在离心泵的进口管下安装单项阀? 答:1)通过控制阀来调节流体流量 2)单向底阀安装后使得泵停止工作时,泵中的水不会回流出去,保证泵中始终有水,可以避免每次使用之前都要灌水,气缚现象产生。 实验八精馏实验 1、在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温度发生波动,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馏出物的纯度可能不高,降低塔的分离效率。 2、在板式塔中,气体、液体在塔内流动时可能会出现几种操作现象? 答:5种 a、沸点气相Δ=0 b、沸点液相Δ=1 c、气-液相 0<Δ<1 d、冷液Δ>1 e、过热蒸汽Δ<0 3、如何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正常合理?如何判断塔内的操作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答:1)看显示的温度是否正常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第四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壁温的测量方法 2、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3、体会计算机采集与控制软件对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 4、学会给热系数的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α1 2、测定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空气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α1’ 3、回归α1和α1’联式4.0Pr Re ??=a A Nu 中的参数A 、a * 4、测定两个条件下铜管内空气的能量损失 二、实验原理 间壁式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三个传热过程所组成。由于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机理不清楚,所以采用量纲分析法来确定给热系数。 1)寻找影响因素 物性:ρ,μ ,λ,c p 设备特征尺寸:l 操作:u ,βg ΔT 则:α=f (ρ,μ,λ,c p ,l ,u ,βg ΔT ) 2)量纲分析 ρ[ML -3],μ[ML -1 T -1],λ[ML T -3 Q -1],c p [L 2 T -2 Q -1],l [L] ,u [LT -1], βg ΔT [L T -2], α[MT -3 Q -1]]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 ,L ,T ,Q-热力学温度) ρ,l ,μ, λ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α:Nu =αl/λ u: Re =ρlu/μ c p : Pr =c p μ/λ βg ΔT : Gr =βg ΔT l 3ρ2/μ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6)实验 Nu =ARe a Pr b Gr c 强制对流圆管内表面加热:Nu =ARe a Pr 0.4 圆管传热基本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 圆管传热牛顿冷却定律: 圆筒壁传导热流量:)]/()ln[)()()/ln(11221122121 2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A A A A Q -----?-?=δλ 空气流量由孔板流量测量:54.02.26P q v ??= [m 3h -1,kPa] 空气的定性温度:t=(t 1+t 2)/2 [℃]

数据库应用基础-实验报告

- 1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评 分: 日 期: 2019 年5月16 日

实验一:(名称) 实验学时: 一、实验内容和目的: 使用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从而理解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 数据库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结构化查询语言。 三、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四、实验步骤: (1)恢复数据库mydb,备份文件为mydb.bak; (2)完成数据操纵和查询,给出操作代码和执行结果截图; ①添加数据库约束条件,要求学生的成绩的取值范围为“0”到“100”之间; ②将你的学生信息添加到学生表中,要求学号姓名为真实数据,其它字段随意; ③你要选修全部课程,使用一条SQL语句实现该功能; ④使用update命令登记你的全部课程分数,分数取值随意; ⑤查询你的选课记录,返回课程号、课程名、分数; ⑥将学号为“101”学生的学号改为“020060101”,且同时更改该所有的选课信息; ⑦查询年龄在指定区间(比如20—28之间)的学生姓名(通过出生日期和当前日期计算年龄year(getdate())-year(stud.birthd); ⑧查询姓“张”的学生的学号、姓名、邮件地址; ⑨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情况,返回:学号、姓名、选课门数、总学分数; ⑩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情况,返回:课程号、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11查询每门课程获得最高分的学生信息,返回课程号、课程名、最高分、学号、姓名; 12查询既选修了1号课程,又选修了2号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13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及姓名; ------------------------------------------------------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恢复数据库mydb,备份文件为mydb.bak; 代码: ?create database STUD; Restore database mydb from disk ‘d:\mydb.bak’ with replace; Use mydb;

化工基础实验讲义2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实验五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流体流经直管和管阀件时阻力损失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 2.、测定水流过一段粗糙直管、光滑直管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Δp f ,确定摩擦阻力系数λ和雷诺准数Re 之间的关系。将所得的λ~Re 方程与公认经验关系比较。 3.测定流体流经闸阀等管件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4.学会压差计和流量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差压变送器、功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测定流体流经直管和管件时的阻力损失的实验组织方法及测定摩擦系数的工程意义。 5.观察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件,了解其作用。 二、基本原理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这种机械能的消耗包括流体流经直管的沿程阻力和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引起的局部阻力。 1.沿程阻力 流体在水平均匀管道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表现为压力降低。即 ρρ p p p h f ?= -= 2 1 影响阻力损失的因素很多,尤其对湍流流体,目前尚不能完全用理论方法求解,必须通过实验研究其规律。为了减少实验工作量,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必须采用因次分析方法将各变量综合成准数关联式。根据因次分析,影响阻力损失的因素有, (1)流体性质:密度ρ,粘度μ; (2)管路的几何尺寸:管径d ,管长l ,管壁粗糙度ε; (3)流动条件:流速μ。 可表示为:

),,,,,(ερμu l d f p =? 组合成如下的无因次式: ),,(2 d d l du u p ε μρρΦ=? 2 ),(2 u d l d du p ??=?εμρ?ρ 令 ) ( d du ε μρ ?λ?= 则 22 u d l p h f λ ρ=?= 式中, P ?——压降 Pa h f ——直管阻力损失 J/kg , ρ——流体密度kg/m 3 λ——直管摩擦系数,无因次 l ——直管长度 m d ——直管内径 m u ——流体流速,由实验测定 m/s λ——称为直管摩擦系数。滞流(层流)时,λ=64/Re ;湍流时λ是雷诺准数Re 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 2.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因局部阻力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流体流过与其具有相当管径长度的直管阻力损失,这个直管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le 表示。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骨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如管路中直管长度为乙各种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之和为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基本上从实验中发觉归纳出来的。并且,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究和检验。尽管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快进步差不多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办法,但是,实验办法仍然是化学别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索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索别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并且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进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别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办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养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经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经过使用探索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脚于学生习惯现代日子和以后进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办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办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心的体现。因此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进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经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索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索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具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依照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别难发觉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要紧方面的转变: 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索化[2]。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索化设计,这关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主动、全面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索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具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索活动的收获。如此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并且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动手能力。 另外,新课标别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制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教师经过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可观看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自主观看、分析考虑、交流讨论、实验研究,别是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从这一角度看,它和学生实验一样,基本上学生的活动。在新课标中也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实现从“单兵作战”的自发研究向群众性研究与组队研究的“两条腿走路”转变。 2、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日子、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索的办法解决实际咨询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习惯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日子化[2]。 新课标“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动身,让他们在熟悉的日子情景中学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此外,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

实验一 伯努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柏努利方程式的理解。 2、观察各项能量(或压头)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管路条件(如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的变化,会引起流动过程中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的相应改变及相互转换。对理想流体,在系统内任一截面处,虽然三种能量不一定相等,但能量之和是守恒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2、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磨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磨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故而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上机械能总和并不相等,两者的差值即为机械损失。 3、以上几种机械能均可用U 型压差计中的液位差来表示,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静压头。当测压直管中的小孔(即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位压头)则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任意两截面间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总和的差值,则为损失压头。 4、柏努利方程式 ∑+++=+++f h p u gz We p u gz ρ ρ2222121122 式中: 1Z 、2Z ——各截面间距基准面的距离 (m) 1u 、2u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平均速度(可通过流量与其截 面积求得) (m/s) 1P 、2p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静压力(可由U型压差计的液位 差可知) (Pa ) 对于没有能量损失且无外加功的理想流体,上式可简化为 ρ ρ2 2 22121122p u gz p u gz + +=++ 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 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三、实验流程图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11页

实验1 单项流动阻力测定 (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2)作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先要把泵体灌满水以防止气缚现象发生, 而阻力实验对泵灌水却无要求,为什么? 答:阻力实验水箱中的水位远高于离心泵,由于静压强较大使水泵泵体始终充满水,所以不需要灌水。 (3)流量为零时,U 形管两支管液位水平吗?为什么? 答:水平,当u=0时 柏努利方程就变成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1212211,,Z Z p p g p Z g P Z ==+=+时当ρρ (4)怎样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 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 形管顶部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U 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排除干净。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答:因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U 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U 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读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读时,眼睛平视转子最大端面处的流量刻度。如果仰视或俯视,则刻度不准,流量就全有误差。 (8)两个转子能同时开启吗?为什么? 答:不能同时开启。因为大流量会把U 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冲走。 (9)开启阀门要逆时针旋转、关闭阀门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工厂操作会 形成这种习惯? 答:顺时针旋转方便顺手,工厂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关闭阀门,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当然阀门制造商也满足客户的要求,阀门制做成顺关逆开。

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篇一: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吸收实验 姓名 专业月实验内容吸收实验指导教师 一、实验名称: 吸收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填料塔的操作; 2. 测定填料塔体积吸收系数kya. 三、实验原理: 对填料吸收塔的要求,既希望它的传质效率高,又希望它的压降低以省能耗。但两者往往是矛盾的,故面对一台吸收塔应摸索它的适宜操作条件。 (一)、空塔气速与填料层压降关系 气体通过填料层压降△p与填料特性及气、液流量大小等有关,常通过实验测定。 若以空塔气速uo[m/s]为横坐标,单位填料层压降?p[mmh20/m]为纵坐标,在z ?p~uo关系z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如图2-2-7-1所示。当液体喷淋量l0=0时,可知 为一直线,其斜率约1.0—2,当喷淋量为l1时,?p~uo为一折线,若喷淋量越大,z ?p值较小时为恒持z折线位置越向左移动,图中l2>l1。每条折线分为三个区段, 液区,?p?p?p~uo关系曲线斜率与干塔的相同。值为中间时叫截液区,~uo曲zzz ?p值较大时叫液泛区,z线斜率大于2,持液区与截液区之间的转折点叫截点a。 姓名 专业月实验内容指导教师?p~uo曲线斜率大于10,截液区与液泛区之间的转折点叫泛点b。在液泛区塔已z 无法操作。塔的最适宜操作条件是在截点与泛点之间,此时塔效率最高。 图2-2-7-1 填料塔层的?p~uo关系图 z 图2-2-7-2 吸收塔物料衡算 (二)、吸收系数与吸收效率 本实验用水吸收空气与氨混合气体中的氨,氨易溶于水,故此操作属气膜控制。若气相中氨的浓度较小,则氨溶于水后的气液平衡关系可认为符合亨利定律,吸收姓名 专业月实验内容指导教师平均推动力可用对数平均浓度差法进行计算。其吸收速率方程可用下式表示: na?kya???h??ym(1)式中:na——被吸收的氨量[kmolnh3/h];?——塔的截面积[m2] h——填料层高度[m] ?ym——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 kya——气相体积吸收系数[kmolnh3/m3·h] 被吸收氨量的计算,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见图2-2-7-2): na?v(y1?y2)?l(x1?x2) (2)式中:v——空气的流量[kmol空气/h] l——吸收剂(水)的流量[kmolh20/h] y1——塔底气相浓度[kmolnh3/kmol空气] y2——塔顶气相浓度[kmolnh3/kmol空气] x1,x2——分别为塔底、塔顶液相浓度[kmolnh3/kmolh20] 由式(1)和式(2)联解得: kya?v(y1?y2)(3) ??h??ym 为求得kya必须先求出y1、y2和?ym之值。 1、y1值的计算:

数据库实验3

数据库基础与实践实验报告实验三数据更新 班级:惠普测试171 学号:1708090122 姓名:陶浩 日期:2019/10/12

1 实验目的: 1)掌握SQL进行数据添加的方法; 2)掌握SQL进行数据修改的方法; 3)掌握SQL进行数据删除的方法。 2 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0以上版本。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利用实验一创建的sch_id数据库完成下列数据更新,并对语句的功能进行测试。 1.向数据库的每张用户表(除SC表)中至少添加3条元组,其中S表中插入2位计算机专业的同 学,一位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计算机专业在专业表中的专业名为计算机) 代码: insert C values('C8','JAVA','80') insert C values('C9','C#','80') insert C values('C10','Python','80') insert D values('D6','健美') insert D values('D7','体操') insert D values('D8','华尔兹') insert S values('S10','艾米','男','21','D1') insert S values('S11','杜歌','男','22','D1') insert S values('S12','王北车','男','23','D7') insert S values('S13','张璐','女','24','D8') insert S values('S14','洛晴','女','25','D6') insert T values('T12','刘伟','男','33','教授','6666','1300','D5') insert T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基础实验考题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基础实验试题

实验一液体流量的测定与流量计的校正 1.孔板式流量计与文氏流量计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 2.变截面流量计的使用条件为(从雷诺数角度考虑) 3.孔板式流量计与文氏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哪个大? 4.为何孔板式流量计的下游测压孔是在小孔的后方而不在小孔处? 5.为什么流量计下游测得的压力小? 6.试述伯努力方程(忽略损耗项)? 7.为什么要对孔板式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进行排气?对软管排气的方法是什么? 8. 在流量计的校正与测定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是什么? 实验二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 1. 解释气缚现象产生的原因? 2. 开启离心泵有时候叶轮空转但不出水,为什么?怎么办? 3. 离心泵并联时两泵相同的参数是什么?串联时两泵相同的参数是什么? 4. 为什么在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门? 5. 本实验中,当改变阀门开度时,压力表和真空表的读数分别按怎样的规律变化?

6.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哪些,写出其中一个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7. 本实验中流量如何测得?试举其它几种测量流量的方法(至少三种)。 8. 启动离心泵时为什么要引水灌泵? 9.根据什么样的条件选择离心泵? 10. 试解释气蚀现象? 实验四综合换热器的操作和传热系数的测定 1. 实验中需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计算传热系数K? 2. 列管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有何异同点? 3. 在传热实验中,可以主动调节的因素有哪些?(列出至少三 4. 影响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列出至少五种) 5. 套管换热器换热系数的测定中,顺流逆流分别是指什么?二者的换热效果有何不同? 实验五流体阻力测定 1.流体阻力测定实验中,如果测压口安装不垂直,对静压的测量有何影响? 2.为什么实验数据测定前首先要赶尽设备和测压管中的空气?怎样赶气?

化学实验报告完整版

化学实验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

数据库-实验二

实验报告册2014 / 2015 学年第2 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二——SQL语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的数据查询语言,能使用SQL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和统计查询,能理解空值的处理; 2.熟悉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操作,能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操 作; 3.熟悉SQL支持的有关视图的操作,能创建、查询及取消视图; 4.了解NULL在数据库中的特殊含义,掌握使用SQL进行与空值相关的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实验1.2 数据查询】、【实验1.3 数据更新】、【实验1.4 视图】和【实验1.6 空值和空集的处理】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使用SCHOOL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成以下操 作。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SQL命令。 1)查询年级为2001的所有学生的名称,按编号顺序排列; 2)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data的课程编号;

3)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4)查询至少选了3门课的学生编号;

5)查询学号为80009026的学生的姓名、所选课名及成绩; 6)查询没有学生选的课程编号; 7)查询既选了C++又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8)查询选了C++但没选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9)向STUDENTS表中插入“LiMing”的个人信息(编号:700045678,名字:LiMing,Email:LX@https://www.360docs.net/doc/9e595530.html,,年级:1992); 10)将“LiMing”的年级改为2002;

化工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2、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1、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 2)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 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 (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 (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 (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2、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 答:(1)保持溢流 (2)玻璃管不宜过长 (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四连续流动反应器实验流程图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示踪法。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模型参数N的数值可检验理想流动反应器和度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返混程度。当实验测得模型参数N值与实际反应器的釜数相近时,则该反应器达到了理想的全混流模型。若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况偏离了理想流动模型,则可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来模拟其返混情况,用其模型参数N值来定量表征返混程度。 3、实验中可测得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答:一定时间内示踪剂的总浓度。 4、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答:为使三个反应釜均能达到平衡。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 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 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

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 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N e 式中E —总板效率;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N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E x n 1 x n E ml * x n 1 x n* 式中E 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x n-1—第n 块板的和第(n-1 )块板得液相浓度; x n*—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已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板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也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Q A t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