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钻石形成的过程

天然钻石形成的过程
天然钻石形成的过程

天然钻石形成的过程

钻石一般是通过火山爆发形成的,被岩浆带到地球的表面。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时也会把一些相关的矿物掳获到地球表面。这些将是用来寻找钻石的“指示性”的矿物,在同一土壤范围内,指示性矿物越多,找到钻石的机会就越大。

欣赏一颗钻石时,你看到的是久远的历史。钻石形成于很久很久以前地层的深处。

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

压,也可形成钻石。

经研究表明:地表以下100多分里处富含碳元素的矿层,在巨大的压力和大约1200摄氏度的环境下形成的钻石。绝大多数钻石的形成年代都在20亿到30亿年前,这种“炼狱”般的过程使分子的排列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乌黑的碳块变成令人惊异的透明钻石晶体,在钻石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其它的元素混进来,这就使天然钻石有多种颜色:从粉红到鲜红,从淡黄到天蓝。

火山爆发时形成的“上冲管道”是钻石聚集地。一般情况下,钻石开采矿是环绕这些管道修建的。管道的中间是钻石最密集的地方,离得越远钻石就越少。往往这些管状是成束出现的。但是,一些管状中基本上没有钻石,地质学家们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解开这个谜。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

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

大自然的腐蚀有时会风蚀这些管道。溪流、江河等会顺势把钻石带到河床或岸边。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这是钻石存在的第二种形式,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可是对采矿者来说,它的吸引力远远没有第一种大。

钻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藏于如此大的地下深处达亿万年之久的钻石晶体要重见天日,得有助于火山喷发,熔岩流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入至地球近地表处,或长途迁徒淀于河流沙土之中。前者形成的是原生管状矿,后者形成的则为冲积矿。这些矿体历经艰辛开采后,还需经过多道处理遴选,才可从中获怪毛坯金刚石。毛坯金刚石中仅有20%左右可作首饰用途的钻坯,而大部分只能用于切割、研磨及抛光等工业用途上。有人曾粗略地估算过,要得到1ct重的钻石,起码要开采处理250吨矿石,采获率是相当低的。

钻石介绍

钻石介绍 1.1 概述 钻石是以矿物金刚石为材料的宝石,即是在大小、颜色、净度等方面达到宝石学要求金刚石。钻石的英文名称为Diamond,起源于希腊语adams,有“坚硬无比”之意。钻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它能刻划所有物质,可谓无坚不摧,因此,钻石坚硬耐久。 除此之外,钻石是世界上透明物质中折射率最高的少数几种材料之一,因此,钻石反射光的能力很强,具有典型的金刚光泽。而且,钻石按科学设计的款式切磨,能把表面以及入射到内部的光全部反射出来,使整个钻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钻石的色散很大,即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率的差别也很大。当白光射入切磨好的钻石中时,因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率不同,将使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分开,经多次内部反射透出钻石时,其分开的程度会更大。由于这种色散现象,使钻石呈现五颜六色的闪光,即火彩,显得异常美丽迷人;钻石十分稀少,即便是南非产钻石的富矿,平均也要大约开采20吨矿石,才能获得1克拉宝石级钻石。钻石之所以如此珍贵、如此具有魅力,由此可见一斑。钻石有着“宝石之王”的美誉。围绕钻石的阴谋、战争、冒险故事和传说流传不断,是其它任何宝石都无法比拟的。 1.2 基本性质 1.2.1 结晶学性质 (1)晶系:等轴晶系。 (2)结晶习性:常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等,还有几种单形组成的聚形(图2-1-1)。 图2-1-1 钻石原石的常见结晶习性 (3)表面特征:由于钻石晶体发育三个方向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因此在表面具有明显的解理纹,成为鉴定钻石原石重要的依据。 1.2.2 化学成分 钻石为单质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C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联结,其结合十分牢固,导致钻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绝缘性和强化学稳定性等特征。除C外,钻石还可能含N、B等微量成分,并因此可将钻石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Ⅱ型。 1、Ⅰ型钻石

钻石分级考试练习题-答案

钻石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钻石分级: 指钻石的4C分级,即从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四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 烧痕: 抛光不当在钻石表面留下的糊状疤痕。 Cape钻石: 指无色—浅黄色钻石系列,属于Ia型。 克拉溢价: 钻石特有的一种价格方式。由于钻石的稀有性,当钻石克拉重量达到一定整数重量时,价格会有跳跃式的增长,如同等条件下,1ct钻石的价格远远大于的钻石。 鱼眼效应: 在钻石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过浅而在台面上观察到一个白色圆环,环内为暗视域,被视为切工差的钻石,一般亭深比小于40%时会产生鱼眼效应。 蝴蝶结效应: 黑底效应: 在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比过大,从冠部向下观察可见台面范围内充满阴影的现象和亭部漏光的现象,一般亭深比大于49%时就会产生黑底效应,是切工不良的表现。 净度素描图: 将钻石的全部内、外部净度特征使用规定的净度特征符号描绘在冠部和亭部的投影图上,称之为净度素描图。 二.填空题(20分) 1.钻石具有平行___{111}__方向的中等—完全解理,所以抛光钻石在腰部能见到__须状腰_______、___V形破口___,这些是鉴定钻石与其仿制品的重要特征。 2.钻石的原生矿发现于_金伯利_岩和__钾镁煌斑___岩 3.天然钻石主要为__Ia____型,而合成钻石主要为___Ib____型。 4.国际上主要的分级体系有____GIA_____、___IDC______、___HRD______ 5.云状物大而浓时会降低钻石的___透明度___、___亮度___。 6. _深色包体__、_羽状纹__、_浓重的云状物___等净度特征从对面更容易看到。

GIC钻石分级证书课程理论试卷

GIC钻石分级证书课程理论试卷(3小时)2007年9月 一、名词解释 1、金色庆典 2、块状钻石 3、看货会 4、克拉溢价 5、比色石 二、填空 1、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原石称为(),重()克拉,颜色是(),发现时间为(),发现地点为()。 2、钻石的颜色分级是以()为基础,通过比较样品与()的颜色来确定钻石的色级。 3、钻石切磨的工艺流程是()、()、()和()。切磨钻石时要认真分析钻石的(),劈开要沿着它()的方向,锯开要沿着它()的方向。 4、钻石的荧光通常呈()色,与()的吸收有关;Ⅱb型钻石常显()颜色,由()引起。 5、钻石的净度级别取决于()的()、()、()。国标规定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可分为()、()、()、()、(),镶嵌钻石的颜色级别可分为()、()、()、()、()、()和()等。 6、钻石能形成砂矿与钻石具有较大的()和(),以及()性质有关。钻石的回收常利用的性质为()、()、()、()。 三、1、钻石仿制品有哪些种类?你将如何区分钻石及其仿制品? 2、钻石切工分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一颗圆多面型琢型的钻石进行切工分级。

四、借助示意图描述宝石级钻石的合成方法。 2、合成钻石有哪些类型,你将如何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五、1、钻石常用的优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目的及其处理的钻石的鉴别特征。 2、按国标规定对上述处理的钻石应该如何进行净度分级? 六、1、DTC在钻石行业中有何重要功能和作用? 2、请列出四大钻石切磨中心,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3、列出当前钻石5个主要生产国,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GIC钻石分级证书课程理论考试(3小时) 2008年1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金伯利岩 2、花式琢型 3、金色庆典 4、比色石 5、同质多象 二、钻石的颜色形成较复杂,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Ⅰ型和Ⅱ型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 2、简述钻石的颜色成因、 三、钻石与仿钻的鉴定很重要 1、详细列出钻石的物理性质。 2、简要说明如何利用钻石的物理性质将之与仿钻区别开: (a)肉眼及10X放大镜下如何区分。 (b)实验室条件下你将选用哪些仪器可以区分它们。

钻石知识大全

钻石的质量好坏取决于钻石的4C标准,钻石的4C即钻石评价标准。它包括钻石的卡、净度、色级、和切工。卡是我们常说的克拉,表示钻石的大小。净度是指钻石中瑕疵的多少,瑕疵少的级别就高,可以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如果钻石的瑕疵多,就可能造成钻石的表面非常暗淡。色级是指钻石的颜色级别,钻石的颜色由最罕贵的完全无色至黄、褐色,色泽越浅的钻石,光线越易于穿透,这是4C中最直观的。[1]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颜色(Colour) 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在无色钻石分级里,顶级颜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Z,在这里只说从D到J的颜色级别,D-F是无色级别,G-J是近无色级别,从K 往下基本没有收藏意义,K色以下的戒托做黄金的也很漂亮。因为从K往下钻石就会逐渐偏黄,选钻的时候,选H 以上的颜色,I-J级别也在近无色范畴,但也能察觉到一丝微黄.具有彩色的钻石,如: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红色、黑色、紫色等,属于钻石中珍品,价格昂贵。红钻最为名贵. 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分级体系,美国宝石学院的分为23个级别,分别用英文字母D-Z来表示。其中D-N这11个级别是最常用的。欧洲的颜色级别体系CIBJO 为代表。我国1996年新制定的国家标准综合了GIA、CIBJO,该标准将颜色划分为12个级别,并用D-N和

钻石知识全集

第四节钻石知识 1. 钻石知识漫谈 1.1 什么是钻石? 众所周知,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被人们视作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品种,被誉为“宝石之王”。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 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1.2 钻石为什么这样昂贵? 钻石之所以被人类称之为“宝石之王”,并成为最昂贵的宝石品种,除与钻石本身具有魅力的品质有关外,还与钻石矿床的探测、加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钻石固有的内在魅力品质 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任何其它宝石品种都是不可比拟的。这样的宝中之宝,稀中之罕,理所应当地成为贵中之最了。 (2)钻石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3)钻石矿床探寻艰难,耗资巨大 钻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跤就能发现一个钻石矿床。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 (4)金刚石矿床数量少,宝石级金刚石矿床品位低 世界金刚石矿床的数量,如果与铁、铜和金矿数量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屈指可数。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但这 20%宝石级金刚石的价值却相当于80%工业金刚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 有人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5)开采的规模浩大、难度极高 钻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开采不当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6)钻石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 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它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这往往需

钻石分级复习题

钻石分级学复习题 1.在旧术语中,Jager钻用来表示钻石的颜色是蓝白色 2.最简化的比色石系列,数量一般为4粒或5粒 A.3.准确判断钻石色级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观察者的经验 4.圆钻底小面为小到点状,切工比例的级别是优 5.不是 ..花式钻对称性特征的是( C ) A.同种小面不等大 B.面棱不交于一点 C.小面有抛光痕 D.缺少刻面 6.圆钻型钻石切磨底小面的目的是保护亭部底尖 7.三合透镜和四合透镜用于钻石净度分级,它们的优点在于消除像差和色差 8.不能 ..用于区分钻石内含物和表面灰尘的观察技巧是( C ) A.反射光观察法 B.平面对焦法 C.透射光观察法 D.摆动观察法 9.钻石内含物对净度影响最小的位置是腰棱附近 10.下列钻石在佩戴过程中发生破损可能性大的是( D ) 11.系统观察钻石内外部特征,照明条件最好的位置是6点钟位置 12.决定无色—黄色系列钻石颜色深浅的化学元素是氮 13.钻石的临界角是24°26′ 14.对全球钻矿高度垄断的公司是 15.钻石“4C”分级中好的颜色是指无色 16.在中国钻石净度分级体系中,专业分级师用十倍放大镜很难发现内含物的级别是VVS 17.紫色光在钻石中的折射率是 18.最常见的钻石夹持方法是平行腰棱夹持 19.英文简写“CZ”代表的是立方氧化锆 20.裂隙充填处理的钻石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闪光效应 21.钻石颜色分级不适合 ...的环境背景颜色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淡蓝色 22.在旧术语中,用来表示带有明显黄色调钻石的是Cape钻 23.钻石净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含物 24.双晶面是钻石的内部特征,它属于结构现象 25.对钻石耐用性有影响的内含物是裂隙 26.净度为“肉眼洁净”的是( B ) 到P3到SI1以下以下 27.“钻石分级证书”中的“钻石”,无其它注释时,表示的是天然钻石 28.属于花式钻对称性特征的是( D ) A.小面有明显灼烧痕 B.小面有轻微灼烧痕 C.小面有抛光痕 D.缺少刻面 29.点状底小面较易受损,在“4C”评价时属于( C ) A.切工 B.颜色 C.净度 D.克拉重量 30.反射仪测定的是宝石的反射率 31.钻石在不同光源下观察会有不同的色调,在直射日光下、白炽灯下钻石的颜色21 32.圆钻切工分级中,用台面影像法评定亭深比,当台面影像占台面20、30、40%时,亭深比108 33.“钻石分级证书”中钻石尺寸单位和精确到的位数172 34.在使用弧度法测钻石台宽比时,当星小面比上腰小面大1倍、大倍、小1倍,则对所估计的百分比的影响101 35.圆钻台面偏心、底尖偏心 119 36.我国和美国GIA的钻石色级数为32 37.亭部投影图位于冠部投影图右边,亭部投影图位于冠部投影图下边,几点钟的对应关系53 38.圆钻出现鱼眼效应、黑底效应的原因是107 39.标准圆钻的台面和八个星小面组成两个相互重叠的“正方形”,使得正方形的边外拱、向内弯折的台宽比是99 40.椭圆形、祖母绿琢型和水滴形钻石合适的长宽比例是138 41.直径为、毫米的标准圆钻大约重量为145

钻具检测分级标准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1) 4 在用钻具的要求、检验与分级评价 (2) 5 检验规则 (8) 附录 A 钻杆接头分级参数 (9) 附录B 钻铤磨损后接头台肩面宽度极限尺寸参数 (11) 附录C 钻具接头螺纹纵波直探头端面超声波探试块尺寸 (12) 附录D 钻具接头螺纹涡流探伤试块尺寸 (13) 附录E 钻具接头螺纹电磁探伤试块 (13)

前言 本标准修订并替代Q/ SHXB 0021—2005《钻具检测与分级评价》。 本标准对技术内容的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增加直径和壁厚测量方法的规定; ——增加对方钻杆,加重钻杆的制造要求; ——更改钻铤报废或停止使用的长度规定; ——增加方钻杆报废或停止使用的规定; ——增加加重钻杆报废或停止使用的规定; ——增加加重钻杆接头报废或停止使用的规定; ——增加接头螺纹探伤的规定; ——增加钻杆管体电磁感应检测的规定; ——增加附录D和附录E规范电磁探伤和过渡带探伤人工对比试块;——删除了涡流探伤相关内容。

钻具检测与分级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工地区在用钻具的使用、维修、检测与分级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施工地区使用的钻杆、加重钻杆、钻铤、方钻杆、钻具扶正器、钻柱转换接头等钻井管具。 本标准不适用于新钻具的验收检验,新钻具的检验应采用相关产品标准和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512.2 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 GB/T 20659 石油天然气工业铝合金钻杆 SY/T5051-91 钻具稳定器 SY/T5144 -2007 钻铤 SY/T5146 -2006 整体加重钻杆 SY/T5200-2002 钻柱转换接头 SY/T5290 -2000 石油钻杆接头 SY/T5369 -94 石油钻具的管理与使用方钻杆、钻杆、钻铤 SY/T5446-92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钻杆焊缝超声波探伤 SY/T5447-92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测厚 SY/T5448-92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钻具螺纹磁粉探伤 SY/T5824-93 钻杆分级检验方法 SY/T5956-2004 钻具报废技术规定 SY/T5987 钻杆国外订货技术条件 SY/T 6427 钻柱设计和操作限度的推荐作法 SY/T6474 新套管、油管和平端钻杆现场检验方法 SY/T6508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探伤 API Spec 5D 钻杆规范 3 要求 3.1使用过的钻具,应进行尺寸检测和探伤检测,包括接头体、管体、接头螺纹的结构尺寸和损伤检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价,未经检验或不满足要求的钻具应停止使用。 3.2修理后的钻具,应进行加工后的检验。 3.3 螺纹车修后应在表面处理前测量紧密距和单项参数,修理后的螺纹应进行表面处理。如需在钻井现场检测螺纹紧密距,对于表面经磷化或镀铜处理的螺纹,紧密距要求值均按SY/T5987标准镀铜的推荐值判定。 3.4直径和壁厚检测量具的分辨力应不低于0.1mm,直径测量按照每120°测量一次,壁厚按照螺旋型分布测量,数据不少于6个,长度检测量具的分辨力应不低于0.5mm,螺纹参数的检测量具分辨力应不低于0.01mm。

钻石及珠宝知识问完整版

钻石及珠宝知识问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00题答案讨论稿 专业知识 钻石 1、钻石的好坏怎么看? 钻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相对统一评价标准的宝石品种。看4C,重量(Carat)、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 2、南非钻和苏联钻分别是什么? 南非钻即产自南非的钻石。南非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钻石,早期许多名钻出自南非,现在产量和质量都有所减少。南非也出产4C比较差的钻石。 苏联钻,就是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常有人以此假冒钻石。苏联钻是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外貌。但它的较低(),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合成立方氧化锆颜色发白,净度高,不含钻石中的天然包裹体,硬度低,棱线圆滑,密度较钻石大,手掂较钻石沉,火彩颜色多,过于鲜艳,显得不自然。 3、钻石是什么物质? 钻石主要成份是碳,与石墨成份相同,其含量在%以上,另含微量N、B、H等元素,正是这些元素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某些物理性质。 4、钻石是最坚硬的物质,为什么又会碎呢? 硬度和脆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钻石的硬度很高为10,是现今人类所发现硬度最高的天然矿物质,不会被其他硬物擦磨而损伤。但并不表示不会破裂,在结晶过程也有它相当脆性的一面,如果您有机会参观钻石的切磨厂,您会看到老师傅在寻找钻石劈裂线(解理方向),将钻石固定后只要沿此方向轻轻敲打,钻石就会应声裂开,你会惊叹钻石也有它如此脆弱的一面。钻石虽很坚硬,但较脆性,因此,加工、佩戴或保存钻石必须小心。 分享材料: 钻石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质,其摩氏硬度为10,比摩氏硬度为9的刚玉的抗磨硬度高出140倍。钻石的英文名称 Diamond系拉丁文 Adams演化而来,是坚不可摧的意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钻石净度: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细微的杂质或一些生长纹,在10倍的放大镜下,鉴定师根据钻石中内含物的性质、成分、位置和大小等来评价钻石的净度等级。钻石中的内含物越少、越小越接近无色,钻石的净度级别越高,钻石也就越珍贵。在进行净度分级时,钻石的大小也有关系,如一颗半克拉的钻石和一颗三克拉的钻石,同样的位置有一个同样的内含物,半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2级,而三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1级。在向顾客介绍钻石的净度时,建议营业员避免使用“瑕疵”这类带有负面含义的词,可用“内含物”“内部特征”“外部特征”等中性意义的词向顾客解释。尤其对于一些对钻石知识缺乏了解的消费者来说,作为营业员应多向顾客宣传天然钻石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内部、外部特征,例如:SI级及其以上的钻石都是很有价值的钻石,都属于“肉眼下无瑕”的钻石,它们的特征是肉眼下看不到的小瑕疵,不会影响钻石的光泽、火彩,更不会影响钻石的耐久度。 中国国家钻石分级标准将钻石的净度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在进行净度分级时,要求钻石的净度分级就由2-3名技术人员共同无成,在十倍放大镜下,彩比色灯或其它日光灯下进行。 观测前,应对钻石进行清洁,在店内钻石柜台上应常备干净的钻

石专用的擦布,如尼龙织成的方帕、鹿皮等,并经常清洗、保持干净。 正确使用放大镜:平常惯用右手者,右手持放大镜,左手拿镊子夹住钻石或左手拿钻饰,平常惯用左手者则向反。将放大镜几乎接触到眼睫毛,双眼自然睁开,移动钻石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焦距。先从钻石台面开始观察,将焦距逐渐向下“压”,来观察钻石内部不同部位的净度情况,然后观察钻石底部由底尖到腰部的净度情况,再将钻石台面朝下观察腰围特征。 七种(外形瑕) 指钻石表面上的特征,可分为下列几种(在钻石鉴定证书上记载时以绿色来表示): (1)洞痕瑕:指在钻石表面上的洞痕而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裂痕、撞击或是抛光的程序中,在表面上造成的洞痕。 (2)刻痕瑕:指钻石表面上极小的擦伤,因长期佩戴,或是钻石相互磨擦所造成,通常出现在腰缘面上,或是各刻面的接看点上。(3)双晶线、晶结线、纹理线由于双晶,或主晶体与客晶体间的晶结,或是纹理在表面上造成的线痕。双晶线是因孪生晶体的抛光面硬度不同,原石经抛光后所遗留下的线痕。晶结线又称纹理线,是两个晶体因纹理不同,在抛光时若经过晶结所留下的线痕。 (4)原形瑕:是指钻石表面因保重而留下无抛光的表面,也可说是一种残渣,原形瑕通常在腰缘面上出现,冠部、亭部出现机会较少。 (5)刮痕瑕、车迹瑕:放在钻石纸中整包的钻石,常因彼此的摩擦而造成刮痕,或钻饰穿戴不小心而刮伤。

钻石戒指基本知识

作为完美无瑕的宝石之王,钻石成为了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象征,许多人都希望有一颗光彩耀眼的钻石,但是对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确保能在选购过程中买到物超所值的钻石,国际上以4c标准来评定钻石,4c是指重量克拉carat,净度clarity,颜色colour,切工cutting。 重量carat 1克拉等于0.2克,并且分为100分,10分就是指0.1克拉。同等级下,重量大的价格高,一般钻石的等级越高,重量对价格影响就越大。百度百科克拉 净度clarity 每颗钻石都含有天然的内含物,犹如天然胎记,而这些内含物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则决定一颗钻石的净度及独特性。国际标准中,以IGI和GIA为代表:将钻石净度分为:FL、IF、VVS1 、VVS2、VS1、VS2、SI1、SI2、I1、I2、I3十一个级别。百度百科净度 颜色colour 钻石的颜色通常由无色到黄色,分为23个等级,用字母d至z代替。美国宝石学院Gia和戴比尔斯Debeers公司也是采用这种色级分类法。至于分级标准外的其他颜色,如红色、蓝色、紫色等,由于极为罕见,所以这些颜色的钻石均被视为钻石中的珍品,其价格远远高于一般钻石的计算标准,所以也被称为彩钻 切工cutting 钻石价值衡量的4c标准中,唯有切工是直接受人为影响。虽然钻石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花式),以满足不同品味,但是车工的优异程度直接影响钻石得出火、闪光。没有加工的钻石毫无光泽,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师傅精确无误的设计,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揭开钻石的面纱,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质呈现彩虹般的―火彩‖,并具有闪烁特点。车工的基本形式包括:圆型、梨型、心型、祖母绿型、公主型、橄榄型、椭圆型等异形钻石 伊戴永恒珠宝专业提供武汉钻戒定制服务,欢迎联系咨询! 钻石的价格是由4C参数决定的,颜色越无色越有价值。因为钻石的颜色等同于一个优质的滤光器,作用是减少反射光的逸出,钻石的颜色越白,钻石的闪烁色彩就越强。同样,无色的钻石相对黄色调的越稀少,根据石头颜色由浅到深的不同程度,等级分为D、E、F、G、H、I-J、K-L、M、N-O、P-R、S-Z。大部分宝石级别的钻石颜色介于无色到浅黄色之间,下面是钻石的颜色对应的级别图。

钻石形成与开采

学及电广显微镜下被辨认山来。正是凭借钻石内部的这些内含物或不完善的内部结构,人们才得以厂解钻石形成时和形成后的地质条件以及钻石的形成年代。 内含物基本上与钻石同时结晶,但是由于受钻石的“包裹”而不会遭受钻石形成后地质条件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它们完整地记录着钻石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另—方面,由于这些内含物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Rb、Sr、Sm,Nd、U、Pb等),因此,通过放射性年龄测定的方怯可以测出这些内含物的年龄,钻石的形成年龄就是通过这种间接方法求得的。实测结果表明,大部分钻石形成的年龄集中分布在两个时期,距今30—33亿年前和距今]o—17亿年前。 根据内含物组成的不同,可将钻石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橄榄岩型(P型,P来白于英文橄榄岩Peridotite的首写字母,又称方辉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E型,E来自于英文榴辉岩Eclogite的首写字母)。P型钻石的内含物包括橄榄石、辉石、钛铁矿、富含铬、镁元索的石榴子石;E型钻行的主要内含物是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P型钻石的形成年龄要比E型大。前者一般在距今30—33亿年之间形成,后者则形成于距今大约10—17亿年前。知道了钻石内含物的矿物成分,人们可以在实验室利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来模拟这些矿物的结晶过程及条件,结果表明钻石大约在1000—1300℃、40—60kbar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40—60kbar的压力大致相当于地下150-200km的部位,亦即上地幔。但是根据正常的地壳上地幔温度/深度曲线,这一部位的温度应为1500℃左右。这表明天然钻石形成于一个相对较冷的高压上地幔环境中。即使是在地下150—200km深处形成的钻石,要成为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钻石,它还必须克服一系列不利因素:如果岩浆循环将钻石带至更深的部位,钻石将变成自由的碳原子;如果当钻石与火山岩浆一起上升时缓慢冷却,钻石将变成石墨;如般钻石在地下深处的高温环境下遭遇氧气,它将挥为二氧化碳。只有当钻石被岩浆从上地幔剧烈喷发至地表,快速冷时、它才有可能真正被人类所利用。即便如此,在地表的某些钻石矿中,人们仍需要对250吨的矿石进行分选,才能找到1克拉的宝石级钻石。这也是为什么钻石如此稀少昂贵的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P和E型钻石以外,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南非的某些钻石含—有富硅的石榴子石及天然碳化硅内含物,这些矿物都在超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深度要超过300km(甚至深达450km)。另外,通过对E型钻石中的碳同位素成分的分布表明,这类榴辉岩是由诲底玄武岩在海沟处俯冲后在地壳深重新缩晶的产物,而钻石中的相当一部分碳原子则来自生活古代海底中的有机物。形成年代要早得多的P型钻石的碳则是自地幔的无机碳。值得一下,天然钻石还可以通过流星撞击地球而形成。星撞击地衅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压力足以使某些岩石中的碳:广变成钻下。这类钻石最早是前苏联科学家在二—S世纪L t—代发现。班西惭,l亚一个直径为60km,年龄为3500万年的石坑中,/行墨变成了直径为Icm左右的钻石颗粒集合体,地对期这欺撞击事件出现频繁,确些还颇具规模。如一般认为 龙的绝茹即是一颗含氰化物的小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流星撞击成因的钻石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桩发现。但这黏石—憎t来说比较小,而巳都经过多次结晶,因此除了科学叹外.不·、会有太大的商业价值。此类钻石属于m皿钻石,也曲朗斯们尔矿(Lonsdaleite)。 第一斡里我们已经讲到。自1869年晚期开始,人们在南非‘离河流刚细密而坚硬的金伯利岩中找到了入量的钻石,人类对钻石的认识以及钻石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也从此揭开了新的—页。金伯利岩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火山岩,其组成包括榴辉岩,橄榄岩以及喷发过程中捕获的围岩。形成金伯利岩的岩浆富含镁,铁、钾以及挥发性气体(如CO:等)。当它向地表喷发时,岩浆就结晶为橄榄石、蛇纹石、方解石、石榴子石、尖晶石等矿物。金伯利岩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其形成深度上,大多数火山岩的岩浆形成于地表以下60km深处,而金伯利岩的岩浆的形成深度则要超过150km。虽然天然钻石赋存在金伯利岩中,但钻石扦没有从金伯利岩浆中结晶.它们只不过是主伯利岩岩浆从地下一百五十余公里的深处向地表喷发时所

钻石分级标准(精简版)

钻石分级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的抛光钻石的分级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的、未镶嵌的、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质量大于0.040g (0.20ct)的抛光钻石的颜色、净度、质量分级,切工分级仅适用于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也适用于已镶嵌的、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质量在0.200g~0.020g之间的钻石的品质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镶嵌及镶嵌的彩色钻石分级,也不适用于经辐照处理、充填处理的未镶嵌及镶嵌钻石的分级。 2 术语(1) 2.1 钻石 diamond 钻石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0.044。使用"钻石"名词不考虑产地。 2.2 钻石分级 diamond grading 从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 ?:国际钻石贸易中仍然沿用克拉这一质量单位,1ct=200mg。 2.3 颜色分级 color grading 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 2.3.1 比色石 diamond master set

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钻石样品。通常由7~10粒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不同的颜色等级。 2.3.2 比色灯 diamond light 色温在5000~7200K范围内的日光灯。 2.3.3 比色板、比色纸 white background 用作钻石比色背景的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2.3.4 荧光强度 fluorescence degree 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 2.3.5 荧光强度对比样品 masterstone of fluorescence degree 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钻石样品。由3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的下限。 2 术语(2) 2.5 切工分级 cut grading 采用放大测量和镜下观察的方法,对钻石切磨工艺质量进行等级划分。 2.5.1 标准圆钻型切工 ideal round brilliant cut 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见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各部分名称见图2、图3。 2.5.1.1 腰 girdle 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 2.5.1.2 冠 crown 腰以上部分。由33个刻面组成。

关于钻石的颜色成因

关于钻石的颜色成因 作者:刘佳 内容提要:通过对钻石结构、成分、包裹体的研究,分析钻石的颜色成因及不同颜色钻石的天然与辅照改色的区分与鉴别。 钻石的呈色机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许多研究结构关注的焦点。在理想的状态下,钻石由于是完整的等轴晶系晶体,在可见光范围内没有选择性吸收,因此表现为无色。然而天然生成的无色纯净的钻石是极为稀少的,极大部分钻石因为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生长环境的影响,而使它的晶格受到损伤,致使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钻石的颜色主要有三大系列。即: 黄色系列,包括无色、浅黄至黄色钻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强度的褐色钻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红、紫红、金黄、蓝色、绿色等钻石。 此外,还有一些黑色的工业级钻石。 这些颜色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素而致。 一、晶格杂质元素致色 众所周知,钻石主要是由碳(C)元素组成。一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相连,以共顶角方式连接,在三维空间形成立方面心格子结构。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氮(N)、硼(B)、氢(H)等杂质元素,在钻石结构中代替碳原子而与其它碳原子相连,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1、杂质氮对钻石颜色的影响 晶格中的杂质氮因原子序数是7,最外层有5个电子,比碳多1个。当占据碳晶格位置时,其中的4个电子被共价键所约束,而多余的1个电子受的约束较小,只需较小的能量就能脱离氮原子。当该电子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波段光的能量时,即可摆脱氮原子而发生能带跃迁,而使钻石显黄色调。因吸收的波长有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中心,杂质氮在钻石晶格中有五种存在形式。 ①、孤氮形式:即杂质氮以单个孤立的原子出现代替了一个碳原子位置,与其它四个碳原子相连,可见光范围内具有503nm、637nm吸收峰,红外区有1130cm-1吸收,吸收可见光中的部分蓝绿光和红光,使钻石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色。属Ⅰb型钻石。 ②、双原子氮形式(A集合体):即杂质氮以原子对的形式出现,代替两个碳原子的位置,为N2中心缺陷,可见光范围内具有477nm吸收,红外区有1282 cm-1主吸收,1375 cm-1次峰吸收,也使钻石呈现黄色调,属ⅠaA型钻石。 ③、三原子氮形式(N3中心):即杂质氮以三个原子集合体出现,代替三个碳原子的位置,并伴随有空位出现。N3中心吸收蓝-紫色光,以415.5nm为特征吸收,另外还有423nm、435 nm、465 nm、475 nm吸收峰,这种选择性吸收使钻石呈黄色,红外区无典型吸收。称为Cape系列,属ⅠaB型钻石。

宝石学概论:钻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宝石学概论:钻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矿床成因 构成钻石的矿物金刚石如何形成?至今仍存在争议(廖宗廷,1995)。至今为止,提出的相关假说有:地幔捕获晶成因说、幔源岩浆结晶说、陨石冲击成因说、油储爆破成因说和变质成因说等。地球科学结合现代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上述形成金刚石假说均可能是正确的,但达到宝石级的金刚石-钻石只产于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两种类型原生矿以及它们的次生砂岩之中。 根据对所含包裹体的研究,钻石的形成温度为900-1300℃,压力为45-60×108Pa,相当于地球深处130-180km的深度。根据包裹体测年分析,?钻石的形成年代通常比携带它至地表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的年代要早得多,如南非金伯利钻石矿,金伯利岩形成于距今90-100Ma,而该矿床中的钻石却形成于3300 Ma前。世界各地的钻石矿均具有相同的特征,因此,可以认为钻石是在较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于地幔深处,在后期火山活动中,被金伯利岩浆或钾镁煌斑岩岩浆捕获,被带至地表,并赋存在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形成钻石原生矿。原生矿经过风化剥蚀作用,钻石被带至河流或滨海环境沉积下来,则形成钻石的次生砂矿。到1871年为止,全球所有的钻石均发现于次生砂矿,至今次生砂矿仍是世界钻石的主要来源。第一个钻石原生矿于1870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城,以后相继在博茨瓦纳、扎伊尔、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和中国等发现金伯利岩型或钾镁煌斑岩型原生钻石矿床。 产地 到18世纪为止,除了少数钻石开采自婆罗洲外,大部分钻石开采自印度,包括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名钻。南美大陆的巴西于1725年发现钻石,此后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巴西的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这一格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被南非钻石的大量发现所打破(周祖翼等,2001)。 1866年,在南非Orange附近,人们发现了第一颗“尤利卡”钻石,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涌到此处淘沙寻找钻石。逆河而上,历经4年之久,人们终于在金伯利城旁的Dutoitspan岩筒中发现产钻石的母岩 - 一种蓝绿色的火山喷发岩,并命名其为金伯利岩。今天,人们在南部非洲找到了成千上万个金伯利岩筒,但大多数并不含钻石,或虽有钻石产出,但由于品位太低而无开采的工业价值。著名的南非钻石矿有金伯利矿和普列米尔矿等。其它如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坦桑尼亚的姆瓦杜伊和我国辽宁的瓦房店等,都是十分典型的金伯利岩型钻石矿床产地。 197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含金刚石的钾镁斑岩,又称超钾金云火山岩,这是一种新的金刚石产出类型。这种类型是后期的岩浆岩侵入到早期的火山岩中,使侵入岩与火山岩紧密共生。钾镁煌斑岩属铁质、偏碱性至强碱性基性-超基性岩。澳大利亚的煌斑岩岩管不仅为寻找新的金刚石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是红钻的重要产地。 为了避免坠石的危险,今天金伯利岩筒钻石的开采已从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钻石的回收则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分选工艺和设备,如回旋破碎机、碾磨机、重介质分选法、旋转淘洗盘、油脂回收、磁选、X-射线分选机等。各金伯利岩筒的钻石品位变化不等,一般每2吨含钻石金伯利岩产出1克拉钻石,在某些岩筒,每吨矿石提取0.2克拉钻石即具开采价值。 金刚石砂矿是世界上金刚石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砂矿中金刚石储量约占世界金刚石总储量的40%,但约占总产量的60%。金刚石砂矿包括滨海砂岩、河流冲积砂矿和残坡积砂矿,分布在寒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各个地质历史时期。著名的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含金刚石砾岩、南非普列米尔和博茨瓦纳的奥拉帕岩筒上的残积砂矿,都是金刚石砂矿的重要产地。我国湖南沅江流域两侧也发现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砂矿分布。 金刚石砂矿的开采除了采用传统的淘沙方法外,主要的方法和工具有船上回收(挖泥船)、吸扬式挖泥船、河流改道、海上开采等。 目前在世界上进行商业性生产钻石的国家有20多个,但产量居前五位的钻石生产国依次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其它生产钻石的国家有安哥拉、巴西、中国、象牙海岸、加纳、几内亚、圭亚纳、印尼、利比亚、莱索托、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委内瑞拉、中非共和国、塞拉里昂、印度、美国等。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目前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鲁中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2017年全球天然钻石开采情况展望

2017年全球天然钻石开采情况展望 2017-06-07 資料來源:上海鑽石交易所 2017年全球钻石开采产量预计为1.423亿克拉,产值156亿美元,相比2016年产量增加11.5%,总产值增长9.9%。博茨瓦纳、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主要钻石矿区目前已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近些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钻石矿亦是屈指可数,宝石级钻石在开采总量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各主要消费市场的需求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全球前十大钻石矿以产值计算,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58%。戴比尔斯集团位于博茨瓦纳的朱瓦能矿位居第一,估计其独立开采的钻石价值可占全球总产值的15%。 经估算,俄罗斯为最大的钻石生产国,产值占到35%,其次是博茨瓦纳22%,加拿大14%,安哥拉8%,南非7%,纳米比亚5%,以及澳大利亚3%。 俄罗斯 俄罗斯的钻石生产由阿尔罗萨ALROSA公司控制,俄罗斯联邦及地区政府占股58%。该公司所有的Jubilee 矿预计2017年生产920万克拉,价值14亿美元的钻石,其单矿产值就将占到全球钻石总产值的9%。ALROSA 共持有11个钻石矿和5个冲积矿项目,钻石产量占全球27%,产值则达到33%。另外,ALROSA还持有全球仅有的3个新矿中的2个,预计每年有超过1百万克拉的产量。 在ALROSA之外,俄罗斯唯一一家知名的商业钻石矿是Grib钻石矿。本世纪最初几年,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以大约1500万美元获得了Grib矿,尽管钻石并非该能源公司的主业,但诱人的低价令其无法拒绝。十年后,卢克石油公司斥资8.5亿美元建设Grib矿,并于2014年投产。近年来卢克石油不断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增加财务透明度,最终在2016年与私营的俄罗斯金融集团Otkritie Holding Group达成协议,后者同意以14.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Grib矿。2017年,该矿预计将生产超过400万克拉钻石,产值超过3.5亿美元。

宝玉石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讲 1.什么是珠宝玉石 答:珠宝玉石是指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各种(含)岩石矿物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其中 天然宝石是指天然矿物单晶(包括一些双晶); 天然玉石是指天然岩石(矿物集合体或非晶质体(或称玻璃体)); 天然有机宝石是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自然界生命活动形成,全部或部分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矿物岩石材料,养殖珍珠也归于此类。 狭义的宝石主要是指天然珠宝玉石,也就是自然界形成矿物单晶或集合体(岩石)。 2.宝石的特点 要成为宝石,一般要具备3个主要特点,即:美观、耐久、稀少。 (1)美观:是宝石最重要的特点,否则就是一般的矿物岩石。宝石的美观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颜色、净度、透明度和特殊光学效应。 (2)耐久:宝石要长时间佩带、保存、流传,要有相当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要耐酸碱、硬度大、韧性强,机械性能稳定。重要的宝石硬度一般都大于7,如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但钻石韧性较差,具脆性,所以它不怕磨,却怕撞击。 (3)稀少:也是宝石很重要的特性,“物以稀为贵”,宝石的高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稀缺性,尤其是高档宝石这一点上极为突出 3矿物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绝大部分矿物具有晶体结构,只有一小部分矿物属于胶体矿物。 4 单晶体——一块晶体中,其内部的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规律是连续的。 多晶体——若某一固体物质是由许许多多的晶体颗粒所组成。 晶粒间的分界面——晶面或界面 自然界晶体在结晶过程中因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形成不甚规则或不甚完整的晶形 5宝玉石光学特性 偏振折射反射颜色透明度条痕发光性 6光泽 是一种表面光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宝石的反射率,也取决于宝石的抛光程度,宝石中常见的光泽类型有: 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 7猫眼效应 在某些弧面型宝石的表面出现的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显光带效应。形成猫眼效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宝石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呈一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②切磨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组成的平面; ③宝石必须切磨成弧面型,其长轴方向垂直于包裹体延伸的方向 8星光效应 是在切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的通常为四射或六射(偶尔十二射)的星状闪光效应。

钻石基本性质

1钻石的基本性质 颜色:无色通常略带深浅不同的黄色调。偶见蓝、红、紫、粉红、褐、黑。 1)晶型: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硬度)及这些晶型的聚形,晶面有晶面花纹。2)晶系光性:等轴晶系、均质体。 3)硬度:10 硬度具各向异性,其中(111)面的硬度最高。 4)解理:中等到完全解理,解理面平行{111}既八面体解理。 5)折射率、光泽、色散:折射率2.417、金刚光泽、色散值0.044 6)发光性:紫外线下蓝色荧光、有些有不同程度黄、紫、粉红、白色荧光。 7)吸收光谱:无色、浅黄色在紫区415.5nm处一条吸收带,褐色在绿区503nm处一条弱吸收带。 8)热导性:热导率高可制热导仪。 9)导电性:纯净不导电,含B、Al的蓝色钻石导电。 10)表面亲油性:强亲油疏水性 钻石的加工程序设计、劈钻、锯钻、车钻、磨钻 切工亭深比过小<40%—鱼眼效应、过大>49%黑底效应 国际钻石体系美国珠宝学院(GIA)国际珠宝联盟(CIBJO)国际钻石委员会(IDC)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HRD) 钻石分级灯的要求5500—7200K 单位1g=5ct 1ct=4格令 形成条件温度900—1300C 压力(45—60)X10*8Pa 2 1)金伯利岩: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碱性或偏碱性的超基性岩,是具斑状结构和角砾状结构 的云母橄榄岩。 2)常林钻石:158.768ct 1977年发现于山东临沐县常林村,魏振芳。 3)花系列钻石:1988年戴比尔斯(Debeers)公司为提高原石成品率和调节色调推出了五种新琢形(向日葵、火玫瑰、大丽花、金盏花、百日红) 4)烟雾钻石:具有一层通常很薄的半透明无光泽表皮,可抛光去除表皮。 3 5)内部特征:指包含在或延伸至钻石内部的天然包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 6)外部特征:暴露在钻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多呈阶梯状、三角状生长纹 7)色散:当白光进入钻石并在钻石内部传播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钻石中是折射率不同所以白光被分解成一系列单色光的现象 8)台宽比:台面直径与腰棱直径的比。 9)4C分级:净度(Clarity)颜色(Color)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 4怎样挑选一颗好钻石 1)首先判断其是否为天然真钻 A放大检查:内部特征:钻石含晶体包体、羽状体;仿钻含气泡或内部比较干净 外部特征:钻石面平棱直,亮度高;仿钻切工差,面棱难交与一点B色散:钻石色散高,火彩好;仿钻色散有高有低 C透视法:标准圆钻将钻石台面朝下看不到纸上细线 D荧光:钻石荧光有强有弱,荧光全暗或全亮一定是仿钻 E吸收光谱:天然钻石在415nm处有吸收线,仿钻缺失 F相对密度:钻石3.52 除SIC外均高于钻石 G热导仪:钻石具高的导电性,在热导仪上有反应,除SIC外其余无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