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

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称为党员)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于1951年9月成立,陈明鉴任主任委员,邓子基为副主任委员。由于文化革命民革工作中断,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4月27日民革厦大支部恢复工作,邓子基任主任委员。1989年12月21日民革厦大总支委员会成立,先后由李景禧、常勋、秦长安、国桂荣、蓝小玲任主任委员。现有党员55人,两个支部,民革厦门市委副主委徐迪教授兼任总支主任委员,杨玉荣、徐方成任总支副主任委员,潘建康、孙怀清任总支委员。厦大总支199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曾有1人为全国人大代表。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以宋庆龄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执行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反对蒋介石专政,支援抗日和支持解放战争,率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民革厦大总支继承和发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优良传统,主动积极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同时肩负着祖国统一的任务,这是民革责任感、使命感的特色。民革总支多年来组织生活开展正常,活动内容丰富有益。

民革党员中精英辈出,享誉中外。邓子基教授有《财政学原理》等著作50余种,发表论文260多篇,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福建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协委员;已故的李景禧教授有《法学通论》等著作3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经济特区基本法》、《继承法》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著有《切韵综合研究》、《福建省汉语方言概要》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已故的洪文金教授有《中国财政年表》等6种著作和译著,论文40余篇,曾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常勋教授有《国际会计》等著作21种,论文60余篇,荣获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省政协委员;林国宁教授发表“图论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等论文30余篇,“代数图论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奖励,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提出“金卡工程”等6项合理化建议和提案,多被采纳;廖泉文教授承担各种课题,著述甚丰,在人力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而民革青年党员们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敬业,勤奋耕耘,勇于创新,为所在专业的骨干,他们在经济、管理、法律、政治、数学、海洋、新闻、美术、音乐、体育、建筑、自动化、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信息技术、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奖项。

民革厦大总支党员中多位台属,他们利用赴台探亲、学术交流和接待台胞的机会,进行亲情式交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并就对台工作建言献策,提交提案,获得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王光国同志被民革中央评为“台湾研究优秀特邀撰稿人一等奖”等20多项奖励,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多年来,民革厦大总支的党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建言献策,参加各类调研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为社会工作提供各种服务,无私奉献。历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有远见、有价值的议案、提案、调研报告,涉及政府工作、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百姓福利、反腐倡廉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提意见许多为政府部门采纳,获得各方好评。

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1951年初,厦门大学成立民盟厦大小组,直属民盟厦门市分部领导。

1953年4月,成立民盟厦大区分部。首届委员会委员有傅家麟、魏嵩寿、韩国磐、郑道传、陈昭桐、何景。傅家麟任主委。区分部下设历史、中文、经济三个小组。

1955年4月,民盟厦大区分部换届,组成民盟厦大区分部第二届委员会,由傅家麟、魏嵩寿、韩国磐、郑道传、陈昭桐、潘懋元、顾学民7人组成。傅家麟任主委。

1956年5月,民盟厦大区分部改称民盟厦大支部,产生第三届委员会。由顾学民、潘懋元、罗耀九、陈仁栋、余绪缨、韩振华、严家理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58年12月,民盟厦大支部换届,产生民盟厦大支部第四届委员会。由顾学民、潘懋元、罗耀九、余绪缨、韩振华、谢佑权、李百龄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61年,民盟厦大支部换届,产生第五届委员会。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潘懋元、李百龄7人组成,顾学民任主委。

1963年,民盟厦大支部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何启拔、李百龄7人组成民盟厦大支部第六届委员会,顾学民任主委。

至1966年,“文革”前,厦大有盟员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正副系主任5人。1967年至1977年,民盟停止活动。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民盟与其他民主党派恢复活动。由顾学民、魏嵩寿、罗耀九、谢佑权、余绪缨、李百龄6人组成民盟厦大支部第七届委员会,顾学民任主委。

1984年,民盟厦大支部改称为民盟厦大总支,下设理科和文科二个支部。民盟厦大总支由余绪缨、何启拔、罗耀九、崔盈达、周祖撰、颜金锐、郑朱梓7人组成第八届委员会,余绪缨任主委。1985年,政经支部成立,至此,民盟厦大总支有三个支部。

1986年3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由何启拔、罗耀九、郑朱梓、周丽芳、周祖撰、崔盈达、颜金锐7人组成。何启拔任主委。

1990年5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由何启拔、郑朱梓、周丽芳、冯洪生、周祖撰、吴在庆、颜金锐、李少蓉、郑剑顺9人组成的第十届委员会。何启拔任主委。

1995年,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委员会,由余扬政、吴在庆、周丽芳、颜金锐、冯洪生、郑剑顺、郑耀宗、黄荣彬、邹恒富9人组成,余扬政任主委。

2000年,11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委员会,由吴在庆、黄荣彬、戴一峰、周丽芳、郑剑顺、郑耀宗、胡荣、苏新春、朱梓忠、邹恒富、梁基选、谢灵、吴成共14人组成。吴在庆任主委。

2004年5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三届总支委员会,由吴在庆、黄荣彬、戴一峰、周丽芳、郑剑顺、苏新春、胡荣、朱梓忠、梁基选、杨世钦、余章宝、谢灵、郑建红、吴成共14人组成。设五个支部,后并为四个支部。吴在庆任主委。

2010年7月,民盟厦大总支选举产生第十四届总支委员会,由黄荣彬、高爱国、余章宝、郑若玲、苏新春、朱梓忠、梁基选、王明非、宋佳样、于杨丽、吴光辉、谢灵、杨世钦、吴成共14人组成。设四个支部。黄荣彬任主委。

民盟厦门大学总支现有盟员145人。其中,科学院院士2人(黄本立教授、郑兰荪教授),具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100多人,民盟中央副主席1人(郑兰荪),民盟中央委员2人(郑兰荪、杨春时),民盟省委主委1人(郑兰荪)、常委2人(郑兰荪、张颖)、委员2人(郑兰荪、张颖),全国政协常委1人(郑兰荪)、委员1人(杨春时),省政协副主席1人(郑兰荪)、厦门市政协委员3人,副校长1人(张颖),副处级以上干部6人。

民建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厦大支部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二00七年十月升格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厦大总支。现有会员约三十人,其中80%左右会员具有高级职称。总支主任薛雄志,副主任林季红、王重刚。民建厦大总支成员虽然不多,但在厦门乃至福建民建中影响较大,发挥着骨干作用。每年民建厦门市委的重点研究课题几乎都有厦大总支的成员担纲,省级、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中也不乏厦大总支成员的身影。在区域经济、对台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海洋管理、非公经济等领域的专题或议政研究中建树颇丰,成员们在参政议政方面获得了许多荣誉。

民建厦大支部历任主任:石景云:1986—1989年现任民建福建省委名誉副主委;陈铿:1989—1990年现移居国外; 徐楚炫:1990—2000年现任民建厦门市委副主任委员; 李非:2000—2003年现任民建中央委员、民建厦门市委副主任委员; 薛雄志:2003-2007年现任民建福建省委委员、民建厦门市委常委

厦大民建在经济界有影响力的专家人士包括:

石景云:经济学院教授,民建福建省委会第三、四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委会第五届主任委员。现为民建福建省委名誉副主委。专业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

王光远,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现审计厅副厅长、民建中央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专业研究领域:会计、管理审计;

黄世忠: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民建厦门市委会第八、九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人大常委。研究领域为会计、财务审计等;

李非: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厦门市委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政协厦门市委委员。专业研究领域为台湾经济和两岸经贸关系等。

蒋细定:南洋研究院副研究员,民建厦门市委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任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常委,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政治经济研究室主任,省政协九届、十届常委。专业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及东南亚华人经济;

近几年民建厦大支部成员主笔的一些重大、重点议政调研课题:《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若干战略问题研究》,《厦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海峡两岸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闽台经济发展比较与分工合作研究》,《我省“十五”规划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我省“十五”规划加速推进城市化问题研究》,《厦门生态城市建设定位与对策思考》,《在厦门保护和发展闽南文化的研究》,《关于制定涉台法律冲突规范的研究》,《西海域结合整治生态效益分析及进一步做好海湾型城市海洋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对东通道工程建设相关的城市配套、融资、环保问题的对策建议》,《厦门海洋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台湾政治生态分析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进一步推动两岸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最大限度争取台湾民心》,《厦门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等。

民进

中国民主促进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进)

厦门市和厦大民进组织的创始者是德高望重的曾老(曾克同)和谢老(谢植桂)。他们呕心沥血、访贤谈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在厦大党委和统战部及厦门市委、市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86年4月民进厦大省直支部成立,初始会员有10人,邓光国任首届支部主任。此后四届支部主任分别由陈元霖教授、郑清煌教授、林良裕教授和邓利娟教授担任,现任主委郑海雷教授。

2001年9月,民进厦门大学省直第一届总支成立。林良裕任总支主委,郑海雷、邓利娟任总支副主委,杨镇、何士扬和朱健强分别担任第一、第二和第三支部主任。2004年10月,民进厦大省直总支换届,邓利娟任总支主委,郑海雷、赵艳芳任总支副主委。杨镇(兼第一支部主委)、赵艳芳(兼任第二支部主委)、李小平(兼第三支部主委)、徐蓉、张正泓任总支委员。支部(总支)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现有会员49人,其中省人大常委1人,省政协委员1人,会省委委员1人、会市委副主委1人,会市委常委1人,会市委委员3人,区政协副主席1人,区政协委员3人等。

民进厦门大学省直总支在中共厦大党委、统战部和民进省、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会为公,以党为师,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立足本职,履行职责,在教学、科研和参政议政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五年总支会员共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在研及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各种横向基金30多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社科进步奖18项,厦大南强奖等2项,国家、省、部级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文艺创作奖数10项。

已故会员林鹏教授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红树林生态学研究学组执委会主席、国际红树林生态学系统学会(ISME)首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理事并连任。他献身科学与教育事业,在红树林生态学领域取得的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代表了目前中国红树林研究的最高水平。指导和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领导的厦门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也被誉为中国的红树林研究中心。2002年林鹏院士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会员林仁川教授被称为是“推动海峡两岸文化融合的领导型学者”,他既是史学家,又是省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福建省委和厦门市委的领导,还担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和秘

书长等多项职务。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国台办重大项目的研究,现正主持编写六卷本的《台湾通史》。

会员郑海雷教授作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近十年来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2007 年3月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Science上发表专业论文,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郑海雷教授已获省部级奖2项。

民进厦大总支积极参政议政、履行参政党职责。民进厦大总支成员中担任各级各届政协委员的有9人,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常委、林仁川教授秉承学术必须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认识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建立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把厦门建成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等建议,并促成了“厦门闽南文化研究所”成立;推动厦门市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建设;编写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海峡两岸历史渊源》。省政协委员邓利娟教授是著名台湾经济和台湾问题专家,作为第九、十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她积极参政议政,仅在2002、2003年就完成两项国台办调研课题和一项厦门市台办调研课题;提交省、市政协提案多项,其中2002年1月省政协提案《把握新契机,将福建发展成台资企业的营运中心》,受到省台办等单位的重视与好评。朱健强会员作为思明区政协副主席则更直接参与、指导了区政协的参政议政工作。

2005年、2006年度厦大总支连续两年获得“民进厦门市委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并获得“2005-2006年度民进厦门市委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农工党)

农工党厦大基层组织创立较早, 1953 年便建立支部,已故卢嘉锡院士是创始人之一。现总支共有党员72人,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分布在全校 18个系所,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总支全体成员总支全体成员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努力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了一批先进分子。总支于1997年、2000年先后被评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分别受到农工党福建省委、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和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的表彰。2001年获得“基层组织建设优秀奖”称号,受到农工党中央委员会的表彰。数学系陈传淡教授于2000年被评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受到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的表彰;2005年正值农工党建党75周年,总支有6位党员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分别受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农工党福建省委员和厦门市委员会的表彰。

农工党人才荟萃,他们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岗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专著25部。他们共主持或参加了5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九五”和“十五”重大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30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15项;获得专利1项,正在申请的专利5项。他们忠于职守,为厦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党员张乾二、曹泽星、徐昕、陈明旦、雷怀彦、宋思扬、徐庆妍、谭凯、宋凌春、商少平、林银钟等人,在国内外著名刊物(SCI和EI)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撰写专著数部。其中多人先后获得多项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省级、局级的科技进步奖,荣获多项优秀论文奖及先进个人荣誉奖,同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负责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211工程、省基金、横向课题,科研经费达数百余万元。张乾二院士的《价键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荣获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国家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化学微观过程及反应控制理论”研究课题《固体表面理论化学及应用》(1998年3月至2001年12月)。在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乾二教授荣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称号,获得奖品为“菱帅”小轿车一部;化学系陈明旦教授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化学系曹泽星、林银钟、徐昕、谭凯、宋凌春等人参与的《结构化学》被评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陈明旦教授主要参与的《化学学科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荣获福建

省200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曹泽星教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厦门大学校级特聘教授。徐昕教授主持了四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徐昕入选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自动化系林成德教授1998年评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数学科学学院许传炬教授,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项目中方负责人主持一项科技部“中法先进研究计划”信息科学课题(湍流高性能计算),并于2000年获得法国法中科技协会颁发的“信息科学2000奖”。经济学院吴碧英教授于2001年获得厦门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城市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城镇低收入群体研究”。其专著《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在福建省第六届社会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著作类二等奖,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吴碧英主持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弱势群体救助系统构建研究》在成果结题鉴定中评为优秀,其中部分成果收入《国家社科规划办》的“成果要报”,送呈国家高层领导审阅。南洋研究院吴崇伯教授长期从事东南亚经济和港澳经济研究,1997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项目1项,福建省项目3项。高教研究院武毅英教授近年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科研项目,在2005年在厦门市第六届社会优秀成果评奖中,武毅英的论文“明晰产权是高校投资体制改革的关键”获得二等奖。海外教育学院刘孔藤教授在1999加拿大国际医药成果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金奖,王长荣教授的专著《“内经”病机十九条辨析》荣获厦门市科协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福建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目前总支成员中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共有6人,其中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政协常委2人、市政协委员2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文清教授为农工党元老,曾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农工党第九届中央委员;海洋系丘书院教授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顾问;商少平为农工党现任中央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艺术教育学院李未明教授为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

写提案议案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据统计三年来各级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10多条,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总支部下的三个支部均聘请一位参政议政信息员,围绕经济建设及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不仅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重要的信息,而且多渠道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厦门大学总支先后在《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厦门特区论坛》(现改为“厦门通讯”)、《厦门农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多篇,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其中第三支部王长荣教授积极向《厦门农工》和《厦门晚报》撰稿,普及中西医知识,近两年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为更好地参政议政,总支发动全体党员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际开展调研活动。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调研活动主要有:武毅英:《厦门市高教投资体制的模式分析与改革对策》、王晓雪:《厦门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思路研究》、吴碧英:《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模式的调查研究》、吴崇伯《厦门企业走出去现状与对策》、《CEPA框架下厦门与香港经贸合作机遇与对策研究》等。通过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为政府的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其中,吴碧英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模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撰写的政协提案获得2005年厦门市政协优秀提案;吴崇伯的2003年科技局课题项目《厦门企业“走出去”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的研究成果,作为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在2004年厦门市政协十届二次大会的发言,该项目还被农工党福建省委评为“2004年调研论文一等奖”。吴崇伯的“主动利用CEPA商机,实现厦港经济对接,全力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研究成果,在市政协2005年3月会议专题发言,并获得农工党福建省委“2005年调研论文三等奖”。林成德“关于前埔南区幼儿园空置地更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停车场的建议”,作为向厦门市政府提出的提案受到好评。

信息是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履行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几年来我总支全体党员共报送信息70多条,有10多条信息分别被中央统战部、农工党中央、省委、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协等采用。

由于农工党员在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农工党的人才优势,在客观上给农工党带好了良好与深远的影响。

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致公党厦大基层组织已走过28个春秋。1982年3月成立致公党厦大临时小组,陈淑仁任组长,甘美凤任副组长。1985年3月成立厦大支部,陈国川任支部主委。1990年5月成立致公党厦大总支,陈国川任主委,郭一飞、徐金水任副主委。1996年4月总支部换届,杨缅昆任主委、徐金水任副主委。2000年12月总支再次换届,主委空缺,徐金水、郭志超任副主委,2002年5月增补郭志超为总支主委,2004年增补王诺为副主委。2005年6月总支换届,王诺任主委,郭志超、林寒生任副主委。2010年7月总支再次换届,王诺连任主委,连心豪任副主委。

致公党厦大总支下属文科、理科和综合三个支部,现有党员93人,其中高级职称57人、中级职称29人。总支党员中有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有省、市人大代表,有本党中央委员和省、市委员,有市人大资政、市特约监察员、中共厦门市委特约调研员、市行风监督员。

1986年厦大总支部被厦门市委会评为先进集体。1995年厦大总支被致公党中央评为先进集体,徐金水被致公党中央评为先进个人,胡明辉被省委评为先进个人。1996年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授予厦大总支部“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称号。1999年致公党福建省委会授予厦大总支部“基层组织先进总支部”称号。2003年总支荣获厦门市委“调研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总支部下设的文科支部被致公党福建省委会评为“先进基层组织”。2005年总支部被致公党厦门市委会授予“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厦大总支的党员在本党各级组织、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其中陈国川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周畅任福建省委主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明辉任福建省委副主委、厦门市委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江曙霞历任厦门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

委会主任,卢炬甫任福建省委副主委、厦门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常委,李明欢任厦门市委副主委、厦门市人大常委;陈国川、周畅、胡明辉、杨缅昆、卢炬甫、江曙霞任致公党中央委员,周畅任中央常委。

二、代表人物

物理系教师陈国川是致公党厦大基层组织创始人之一,历任支部主委、总支部主委达14年之久,在他的倡导下,厦大总支部成立了“参政议政小组”,他本人在各级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提案。曾担任致公党福建省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央委员会第八、九、十届委员,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为致公党在厦大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引进台资、外资上亿元人民币,在争取海外三胞回国投资、进行技术转让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87年陈国川同志获得福建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艺术学院教授周畅1931年10月生于香港,195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任厦门大学音乐系主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高校从事音乐史和音乐美学教学与研究逾5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内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在担任省委主委和省政协副主席期间,对福建致公和福建省政协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他代表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作大会发言,呼吁促进侨乡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他在全国政协的提案《建议实施古琴打谱工程,把丰富而珍贵的古琴音乐奉献给全人类》为文化部采纳。

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明辉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0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研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论文《中国一些大河流主要离子化学》,发表于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成为我校在国际自然科学两大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第一人。此后,他又前往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研究和学术交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高校博士点基金课题共6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在国际科学研究刊物《实验海洋生物生态学》、《海洋环境研究》发表近20篇论文,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省市政协上的提案和发言(例如关于福建省北水南调的不合理性的提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炬甫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5年在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加拿大女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长期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其关于黑洞的研究成果被国外学者称为"卢和Abramowicz的唯一性定理"。1993年他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0年作为高级引进人才调入厦门大学,为物理系天体物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1项、参加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1项。2002年他主持的“黑洞吸积与喷流的动力学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荣获教育部成果一等奖,还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他的关于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关于在中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等全国政协提案,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

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曙霞分别于1982年、1984年和1993年在厦门大学财金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学,是国内最早研究金融监管的学者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一项,获福建省第社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她的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中国金融制度供给、地下金融与民间金融制度、转型经济国家的反腐败反贫困等社会热点问题、金融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等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专著《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国地下金融》、《中国民间信用:社会?文化背景探析》在学界被广泛引用,她在厦门市政府、市政协担任领导职务,对厦门市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明欢先后在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应邀访问荷、法、英、意、德、美、加等三十多个国家,前往哈佛、牛津等十多所国际著名学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她长期从事移民社会学研究,尤其注重国际移民、海外华人社会及中国侨乡文化研究。她主持了“福建人口国际迁移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影响”、“福建侨

乡跨境移民潮的社会学研究”、“当代中国东南沿海侨乡社会发展研究”和“欧洲华人社会研究”、“欧洲华侨华人社会调查”、“法国移民政策与法国华侨华人”、“战后海外华人社团发展变化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务院侨办课题、教育部课题等研究课题,为我国和我省侨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代表作《欧洲华侨华人史》获福建省社科二等奖、厦门市社科一等奖,《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获福建省社科三等奖。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聘为专家咨询委员。

三、参政议政

致公党厦大总支在本党全市乃至全省基层组织中率先开展参政议政进基层的活动。2005年年底,先后召开三次支部参政议政专题会议,党员们纷纷发言,提出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建议,并最终形成了《为厦门发展建言献策》和《为福建发展建言献策》两篇文章,受到本党省市领导的表扬,《厦门日报》、厦门市政府网站、《福建致公》、《福建省情资料库》等媒体报道了这次系列活动。总支党员在各级政协人大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一百多项,多项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省政协专报件、市政协大会发言,很多信息、建议和调研课题被中新社、《中国统一战线》、《福建致公》、《厦门致公》、《厦门日报》、《厦门晚报》、《鹭江报》、厦门电视台《政协视点》和《十分关注》栏目采用。周畅教授的“建立民族发展基金”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原厦大历史系副教授、华侨博物院院长陈毅明提出的关于“筹备陈嘉庚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和“支持厦门大学进入‘211工程’”的建议被省人大采纳,她对厦门市的侨务工作提出的重要建议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她的陈嘉庚研究和华侨史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王诺教授撰写的《“统战”何为》一文获得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全国征文一等奖;王诺提出的“把‘生活饮用水达标工程’列为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被省政协作为专报件;“关于加强室内污染检测和控制”的市政协提案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协主席督办,电视台报社广泛报道;关于修建演武路人行天桥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投资六百万元在厦大西校门附近兴建了高质量的过街人行天桥。林寒生教授关于加强闽南话教育的建议不仅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出台了实际措施;而且被中新社等全国性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俞云平承担了有关福建侨乡变迁的福建省十五规划课题

研究,主持参与了本党市委的与华侨有关的调研课题,获得2007年度市委信息与宣传先进个人一等奖。

四、服务社会

致公党厦大总支成员充分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争取侨心、凝聚侨力,服务华侨,有效地促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支党员共接待“三胞”数千人次,引进外资成绩尤为显著,共协议引进资金1亿多人民币、1070万美元和40万港元。老党员、印尼归侨甘美凤同志在70岁高龄时还专程回到万隆参加纪念华侨中学成立55周年的校庆联谊活动,她还经常接待印尼亲友,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开展对海外侨胞的联络联谊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毅明策划并编辑了《南侨机工抗战纪实》,策划并组织了华侨历史学会会员的“归侨口述历史研究”,策划并主持了《文化视角:东南亚的“郑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策划并组织了纪念亚非会议召开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

致公党厦大总支的党员满怀爱心,主动积极地服务社会。荷兰归侨郑自治博士先后捐款40多万元用于希望小学建设等公益事业。毛蕾老师作为参加海西春雨行动的厦大博士和海归学者团的一员,用自己的才智为海西建设贡献了力量,受到省领导的称赞。钱兰英老师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将自己所学专业应用于灾区民众的心理康复辅导,获得致公党中央的嘉奖。钱老师还长期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疾病治疗,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老党员吴诗池教授退而不休,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长期参加社区服务和街道办事处工作。周畅教授夫妇在捐助汶川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得到致公党中央的表彰。郭志超教授常年坚持在五老峰上义务植树,造福于厦门市民。薛伟胜老师经常帮助他人维修电脑、解决网络问题。

进入新世纪之后,总支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党员的能力优势,将服务社会的重点转向用专业知识和学术成果指导社会实践。作为国家重点高校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厦大总支的服务社会有其自身特点,那就是发挥党员的智力优势,将党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指导社会实践。我们对社会的服务既要立

地又要顶天,既要服务本地又要服务全国。我们的社会服务更多地是从思想基础、制度建设、政策导向、长远规划、专家咨询、科学创新等方面做出的。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江曙霞教授所从事的“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研究、“中国金融制度供给”研究、“地下金融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反腐败、反贫困等社会热点问题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金融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研究,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李明欢教授主持的“福建人口国际迁移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影响”、“福建侨乡跨境移民潮的社会学研究”、“当代中国东南沿海侨乡社会发展研究”和“欧洲华人社会研究”、“欧洲华侨华人社会调查”、“法国移民政策与法国华侨华人”、“战后海外华人社团发展变化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对我国和我省侨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王诺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学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具有国际性影响,出任国际著名学术刊物(SSCI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编委(中国唯一的编委),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的有关生态文明的一些观点被党和国家在制定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时采纳,他主持的国家林业局的生态文明研究项目受到国家林业局领导的批示和好评,主持的《福建省生态文明战略和规划研究》获得省领导的称赞。林璧属教授的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研究在国内居领先水准并具有国际影响,他不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国外刊物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将其专业研究与社会服务密切结合,为厦门市、漳州市及所属区县做了大量的旅游开发规划和项目论证,产生了重要且实际的社会效益。林德荣教授从事的旅游管理和规划项目,同样产生了重要且实际的社会效益。在《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了大量论文的李祖基研究员的台湾历史研究,及其主持参与的中央台办和省台办的涉台研究项目,徐学老师从事的台湾文学文化研究和主持的涉台研究课题,都对各级政府制定正确的两岸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连心豪教授的闽台地方史和闽台文化研究,林寒生教授的闽台方言研究,都对加强两岸文化联系产生了推动作用。郭志超教授的畲族、高山族、闽南人和客家人文化与人类学研究,董建辉教授的畲族、高山族文化研究和福建农村乡约文化研究,都对海西文化的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产生了推动作用。郑泽芝老师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我国的计算语言和数据库建设、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和中

华文化推广产生了积极作用。黄贵成老师前往巴黎十大孔子学院任职任教,为增强我国软实力和推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陈雪芬老师对高校本科学生校际交流的研究对我国高校进一步开展学生交流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在理工学科和体育学科方面。卢炬甫教授直接参与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吴学记老师直接参加了赵玉芬院士的重大科研项目,在磷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陈议明老师参与了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低成本多晶硅提纯及其开发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产业化”,并完成了“湿法提纯多晶硅”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朱建共老师从事的电子离子光学式分析仪器、新型传感器和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有的已经直接转化成社会生产力。郭光真老师参与了为福建电线厂和厦门仪表厂进行的仪器设备研究开发。薛伟胜老师以其精湛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为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具体贡献。陈礼贤教授是我省第一个国际裁判,参加汉城亚运会、北京亚运、东亚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杯赛的体操裁判工作。林建华教授是国际级裁判,多次担任福建省和全国武术锦标赛总裁判长,他在日本出版的英文著作《行意拳——中国三大内家拳之一》在世界许多国家发行,他还前往世界很多国际地区推广中华武术文化。作为体育教学部领导之一的陈志伟老师,深入研究体育教学训练学,对提高我市我省我国的体育水平进行着最基础的科研工作,并直接指导老年气功排球赛等活动。作为中国沙滩足球国家队教练、厦门足球俱乐部教练和厦大足球队主教练的方福荣老师,对厦大足球、厦门足球乃至国家沙滩足球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健美操和艺术体操国家一级裁判、厦门市健美操协会副秘书长的唐文玲老师,推动了厦门人的健身健美。

致公党厦大总支和总支党员在服务社会方面的成绩是巨大的,工作是有特色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社会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新一届总支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团结所有党员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厦门大学基层委员会

1985年11月11日,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何耿丰教授和8位同志一起,在厦大鲁迅纪念馆正式建立了九三学社厦门大学支社。24年后,社员从9人发展到现在的59人,是原来的6.5倍。2004年10月31日九三学社厦门大学基层委员会暨第一、第二、第三支社成立,是厦门大学九三学社组织发展的新起点。2008年10月产生了第二届九三学社厦大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吕鑫、副主任委员邱仲潘、蔡保全、宓锦校。

在数千人的厦大教师队伍中,59位九三人不过百里见一,然而在厦大22位院长中,有2位九三人(黄培强、周昌乐),还有副院长系主任副主任6人(黄合水、卢琳璋、李绍滋、金鑫、庄平辉、段永纯),博导17人(王秋泉、吕鑫、黄培强、程璇、卢琳璋、李文权、周昌乐、李绍滋、赵俊宁、郭晓峰、宓锦校、黄合水、张亚群、刘庆林、王周成、孙志梅、赵仪)。黄培强、吕鑫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闽江学者。可以看出,厦门大学九三人已经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在参政议政方面,何耿丰任七届市政协常委,黄培强为九、十届市政协常委、目前为省人大常委,程璇为市政协十届常委,谢抗、李文权、卢琳璋等人担任过区政协委员,他们为市、区的三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蔡保全教授在负责社市委“海峡两岸人类与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与研究”课题中发现和研究了“海峡人”,使两岸一家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在这方面,九三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杨孙楷教授的微机化电化学分析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李文权教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有特出贡献的专家郭晓峰教授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培强博导获得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省优秀专家称号,“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吕鑫博导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南强奖(个人一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刘庆林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厦大九三人在其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1987年2月,市九三学社和民革、民盟、民进共同发起成立厦门市嘉信会计师事务所,是我省第一家民办会计师事务所,我社厦大支社原主委、会计系副教授谢抗任所长兼副主任会计师,带领该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厦大九三人整体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教学科研硕果累累,他们将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厦门大学尽快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贡献。

台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

台盟是在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继承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根据当时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实现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愿望,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名称,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的。

台盟成立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支持台湾人民的反帝爱国民主斗争;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台盟参加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工作,推动盟员和所联系的台湾同胞,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台盟厦门大学支部成立于1986年,现台盟厦大支部主委郭永穗、副主委蔡师仁。现20名盟员中有原台盟中央理事柯秀英(已故),原台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46100612 王凯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广泛爱国民主力量的代表组成的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团结和中国多党派大合作的中国人民政协成立;政协会议召开,制定了作为多党合作进入崭新历史时期里程碑的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正确地分析了国内阶级状况已经发生的根本变化,认为各民主党派经过长期锻炼和考验,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在政治上同共产党更加趋于一致。鉴于此,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方针在恢复过去正确方针的同时,还需要补充新的内容,以反映新时期统一战线性质的变化。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势。”1982年1月,胡耀邦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同党外朋友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同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胡耀邦进一步指出:“我们党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爱国人士的合作。”这样,不

八大民主党派 政治力量统观

八大民主党派政治力量统观 今天,北京城里的人民大会堂——十二届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要闭幕了。 全国政协会议是干什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每年联袂例 行召开的一次大会,不过,这个大会,是以协商的形式进行的。每年协商完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共机构,再将会上八大民主党派同时也包括本党人仕提案,整理出来并在下一年度执政中,加以落实。这就是中共多年所讲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参政议政的概念。 全国政协主要职能是什么?正统解释为:人民政协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其实,这个全国性质的政治协商会议,早在蒋介石时代的重庆,就曾召开过一回。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中共领袖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其中有一段,为后人传颂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振聋发聩,同时也让今日各家网站的网管——心惊肉跳: ——和平建国方案是政治协商会议主题之一。这个方案包括两大项目:一是政治民主化,一是军队国家化……我们非常同意军党分开。军队不应属于党,应属于国家,因此对于党与军队的界限,必须划分清楚。现在无论国民党或共产党,在这方面都还没有划清。——周恩来在重庆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1946年1月18日)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对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和阐述,其深刻的内涵赋予了民主党派在心新时期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影响力下降的担忧,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对我们指手画脚,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输出和渗透政策,以各种借口干涉我国内政,支持民族分裂和制造社会动乱,形成了一股内外联合的新的敌对势力。其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来自海外的各种民主政治信息大量涌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高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术界对于我国的民主党派究竟在新时期处于怎样的地位,如何发挥作用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思维、新观点和新定位,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认识,并在实践中把握航向。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它们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定位,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创造。不仅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

民主党派知识简介

1.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对我国1948年5月1日以前即已成立,并在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共同斗争中具有民主运动历史的一些党派的通称。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民主党派组织各自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广泛联系.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2.我国现有哪些民主党派? 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各民主党派成员分别称为“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 3.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4.什么是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5.什么是党外代表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一般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具体讲,党外代表人士是指已在或拟在县或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等方面安排的党外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对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物: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经济实力或学术造诣较高的代表人士。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7.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的参政党,其职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利益表达与协调关系、自我教育。这些职能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主要职能,体现了参政党与政府、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关系的定位。作为政党组织,现阶段民主党派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政策咨询、社会服务、政治社会化等主要功能,体现了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政治发展有序推进的形势下,合理定位我国民主党派的地位,正确了解我国民主党派在社会中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包容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关键词:民主党派;地位;作用;合作;参政党。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普遍的政治认同政治价值,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推进,民主参政议政将会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提到的“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的共同性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这些重要的,科学的,精辟的论述不仅总结了多年来我国政党制度的实践成果和历史经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亲密战友,亲密合作的关系,还体现了人民政协和民族党派的关系,指明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协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民主党派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仅是中国历史所决定的的,更重要的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国后的社会建设中的实践所决定的。我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日时期。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尽管受尽打击磨难,我国的民主党派都一直在为革命事业奋斗,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为祖国的革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紧接着在当年的9月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参加新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建设。虽然在文革期间,民主党派几经波折,但是他们一直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中国的建设中来。 到后来,随着我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民主党派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现在的中国,民主党派是我国政治的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举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对于这样一个定位,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创造。不仅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世界政党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正是这样一种正确的定位下,中国共产党能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在中国这风雨飘摇的100年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密切合作。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线统一,到新中国刚成立紧锣密鼓的社会建设,到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共

中国民族党派

致农盟九建进台革 北吴客闽粤湘赣 中国民族党派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致农盟九建进台革(1925-1948)。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年美国 主席:万钢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由华侨社团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党。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目前有党员3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司徒美堂、 陈其尤。历史轨迹今日致公党 主席:桑国卫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 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目前有成员10.2万多人。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历史轨 迹今日农工党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1941年重庆 主席:蒋树声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盟员18.44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盟 主席:韩启德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

关于为民主党派提供必要办公条件的建议

关于为民主党派提供必要办公条件的建议九三学社温州市瓯海区基层委员会胡飞雄 自从1989年9月28日九三学社在瓯海成立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以来,经过20年的时间,瓯海的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从1999年12月开始,民革、民进、民建、农工党和民盟等五个民主党派已经先后在瓯海成立了组织。从1989年仅有的九三学社瓯海支社一个民主党派组织,成员仅10人,到2009年底,瓯海已有六个民主党派组织,共有民主党派成员151人(不含致公党党员)。这些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瓯海乃至温州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瓯海乃至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积极履行职能的同时,各民主党派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民主党派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主党派成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民主党派的规模和档次得到提升。比如民建瓯海区支部已经升格为民建瓯海区基层委员会,下设两个支部;九三学社瓯海区支社已经升格为九三学社瓯海区基层委员会,下设医卫、科技、综合三个支社;民革瓯海区支部也正在筹建民革瓯海区总支。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内部管理事务越来越多,召开的各种会议和举办的组织活动日益频繁,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会议室或活动场所,会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各民主党派长期积累起来的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意见、建议等需要保存的资料也越来越多,这些资料现在大都分散在民主党派各自成员处,各民主党派没有固定的场所来存放各自的资料,会影响资料的保管和完整。 为了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和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需要,我们建议应该考虑在近期,特别是在瓯海新行政办公大楼搬迁之时,为民主党派提供如下必要的办公条件: 1、设置一个民主党派集中办公场所,为每个民主党派提供一个办公座位、一张办公桌、一个档案柜、一部电话机,为各民主党派开展日常工作提供方便。 2、提供一个民主党派共用会议室,为各民主党派召开会议、开展组织活动提供方便(近期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可暂借用区委统战部会议室)。 3、在办公场所设置一个报刊杂志阅读栏,订购一些必要的、与民主党派工作相关的报刊杂志,为各民主党派开展自我教育、学习时事政治提供方便。

八大民主党派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 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称为党员)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于1951年9月成立,陈明鉴任主任委员,邓子基为副主任委员。由于文化革命民革工作中断,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4月27日民革厦大支部恢复工作,邓子基任主任委员。1989年12月21日民革厦大总支委员会成立,先后由李景禧、常勋、秦长安、国桂荣、蓝小玲任主任委员。现有党员55人,两个支部,民革厦门市委副主委徐迪教授兼任总支主任委员,杨玉荣、徐方成任总支副主任委员,潘建康、孙怀清任总支委员。厦大总支199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曾有1人为全国人大代表。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以宋庆龄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执行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反对蒋介石专政,支援抗日和支持解放战争,率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民革厦大总支继承和发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优良传统,主动积极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同时肩负着祖国统一的任务,这是民革责任感、使命感的特色。民革总支多年来组织生活开展正常,活动内容丰富有益。 民革党员中精英辈出,享誉中外。邓子基教授有《财政学原理》等著作50余种,发表论文260多篇,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福建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协委员;已故的李景禧教授有《法学通论》等著作3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经济特区基本法》、《继承法》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著有《切韵综合研究》、《福建省汉语方言概要》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已故的洪文金教授有《中国财政年表》等6种著作和译著,论文40余篇,曾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常勋教授有《国际会计》等著作21种,论文60余篇,荣获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省政协委员;林国宁教授发表“图论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等论文30余篇,“代数图论研究”

民主党派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方针政策 内容导读:1.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方针政策有哪些?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不断发展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之间… 1.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方针政策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不断发展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之间业已形成的真诚、有效的合作,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②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③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政治协商、扩大民主党派的参与范围,加强民主党派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继续做好特约工作,为民主党派知情出力创造更多的条件;支持民主党派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活动。 ⑤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参政党素质。提倡和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协助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帮助民主党派培养领导骨干;采取切实措施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较大代表性的优秀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在党外,向民主党派推荐,帮助各主民党派建设好后备干部队伍。 ⑥协助民主党派认真贯彻协商一致的关于组织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以重点分工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注重政治素质,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⑦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根据民主党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工作条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什么是民主党派? 我国的民主党派原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统称。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先后以《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为政治纲领,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路线,逐步从民主主义道路转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民主党派从过去主要是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利益和要求的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转变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原来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绝大多数已经成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还有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同时,已经有一大批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参加了民主党派。 3.怎样认识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着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①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也是各民主党派通过自己走过的道路作出的选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政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这样一个核心。由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聚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常识判断”热点辅导之4:八大民主党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热点辅导之3:我国版图和行政区划2014-10-20 14:03:14 ?2015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热点辅导之2:中国语言文字概况2014-10-18 09:29:57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热点辅导之12014-10-17 17:13:43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常识判断”热点辅导之4:八大民主党派 2015年国考大纲规定: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明镜高悬——贡院 B.万世师表——关帝庙 C.还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宫 (答案:D。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有关历史常识,判断出A、B、C三个选项的对应关系都不准确,只有D选项中的匾额与建筑物能够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

对常识判断部分,“遴选公选辅导员刘源”新浪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9e6465800.html,/lxgxfdy、@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微博博主上海刘源老师公开免费推出辅导文章系列,今天是第4篇:关注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 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仅对于民主党派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多党合作制度的运作和发展。所以科学界定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民主党派的地位: 1989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把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定位为“参政党”。“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创造性地回答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使中国的民主党派有了明确的政治地位和制度保障;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党更充分地获得了政党理论层面和逻辑层面上的说明和支持。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定位,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创造。

不仅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世界政党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政治地位,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要求所决定。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统一,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广泛的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两大基本规定性,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属于人民的范畴,他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是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定位又是根据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的实际作用确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工作和民主党派的活动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关系协调、顺畅,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巩固和提高,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越来越巩固,多党合作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了宪法和党的重要文件,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一是以接受共产党领导为前提,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二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政治基础。三是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是提意见、作批评。四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人大代表,是按照程序由人民选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资料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资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1920年8月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届出席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简称‘民革’ 成立时间:1948年1月1日宗旨:民主、科学第一届出席代表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中国民主联盟】简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立时间:1941年3月19日 宗旨:追求民主与自由,让我们的中国尽快地繁荣富强起来 第一届出席代表: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女)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介: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政党。 政治纲领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成立时间:1941年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介: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学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政党。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成立时间:1945年12月30日 宗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一届出席代表:马叙伦、许广平(女)、周建人、王绍鏊、梅达君、徐伯昕、林汉达、【中国农工民主党】简介: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 成立时间:1947 年2 月宗旨:建设国家,服务人民 第一届出席代表:彭泽民、郭冠杰、李士豪、何世琨(何文朴)、杨逸棠(杨伯恺)、【中国致公党】简介: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成立时间:1925年10月宗旨:致力为公,参政兴国 第一届出席代表: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雷荣珂、严希纯 【九三学社】简介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成立时间:1946年5月4日 宗旨:民主科学 第一届出席代表:许德珩、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薛愚

关于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把中共党组织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我市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本文件中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主要包括基层委员会、总支、支部或支社),现结合合肥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党派组织的基石,是政党机制的细胞,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中共各级党组织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社会服务的作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对于建设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的参政党、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市各级中共党组织要以敏锐的政治眼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提高认识,做

好工作。 二、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 2.凡辖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各级中共党组织要按照规定,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学习有关文件和资料,邀请他们参加有关会议,为他们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履职提供平台和机会。要积极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支持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扶贫、支教、义诊、科技讲座和经济法律咨询等各类社会服务活动。 3.凡辖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中共党组织要适时召开会议,听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对中共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每年就重要人事安排、党风廉政建设、重大建设项目等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对于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反馈。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保护民主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正当权利。 4.凡辖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中共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同各民主党派的民主协商制度,制定《政党协商计划》,就本地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定期协商讨论。为使民主协商不流于形式,各级中共党组织要提前将协商的议题告知民主党派组织。协商会议结束时,中共党组织负责同志要将协商研究的决定向与会成员宣布,并在下一次协商会上将执行情况进行通报。 三、积极为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对民主党派的认识

对我国民主党派的几点认识 目前我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关于民主党派,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历史渊源比较深厚。 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民主党派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所成立的。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的。中国民主同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其时,由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党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于是,即以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民进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在敌伪统治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总方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反对出卖国家主权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1947年2月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的前身是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堂”发起的洪门(又称红帮、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组建的海外组织,旨在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关注民族的独立和祖国富强。九三学社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由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从各个民主党派成立的背景及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不难看见各个民主党派身上都有深刻的历史烙印,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2、政见虽有所不同,但都主张爱国。 中国民主党派,部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成立的,部分是在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成立的。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如中国民主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

年民进中央关于民主党派也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年民进中央关于民主党派也要坚持走群 众路线 【篇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思考】 探索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 社区作为承担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下移的最基层单位,随着经济发展 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在传统意义上 正在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近两年,我市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网格化 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动 员居民中的骨干、社区干部及社区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社 区建设,弥补政府在基层社区管理建设中之不足。这既是执政党在 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重要责任。民主党派的特有身份和党派职责,赋予其在基层社区建设中的特殊 功能,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以及发挥成员特长,广泛开展形式多 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基层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基于这个目标,进行了一些工作上的探索。 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有利于民主党派履职和发挥作用 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重要力量,在现阶段政府管理 职能下移,社区传统管理模式逐渐打破,管理服务职能扩大的前提下,拓展社区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功能迫在眉睫。目前,社区人少 事多、管理人员素质结构不尽合理,居民对社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的矛盾凸显,在此情况下,民主党派在其所在的生活和工作区域, 发挥自身优势,尽其所能,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既是加强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建设的要求、也为民主党派履职和锻炼能力提供广阔舞台,是民主党派和社区获得双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民主党派 的进步性可以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得到很好体现并发挥积极作用。一 是围绕社区建设中个性和共性问题,使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理需求 通过民主党派参 政议政、民主监督渠道得到较好的维护;二是可以发挥党派成员的 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为社区建设和群众所需提供服务。其基本做法: 一是为社区工作帮忙不添乱。民革市委会在结对服务社区建设中, 积极发挥市委会讲师团作用,为社区举办“法律知识普及”讲座,在 社区“未成年人成长俱乐部”开设“文明礼仪讲座”,发动党派成员参

大陆人士都可以加入那些党派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主席:周铁农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于1948年1月正式成立。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目前有党员8.2万多人。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历史轨迹今日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主席:蒋树声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盟员18.44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主席:陈昌智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于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目前有成员10.9万人。创始人为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 历史轨迹今日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主席:严隽琪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民进有会员10万多人。主要创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历史轨迹今日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主席:桑国卫 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目前有成员10.2万多人。主要创始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历史轨迹今日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中国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设计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政治组郭荣华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友党关系 2、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4、理解我国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知识迁移,自主探索、分析,并构建本节内容的宏观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课件演示法、问题法等。 四、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3日下午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协主席俞正声做工作报告,总结了2016年工作的主要业绩,2017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 [板书]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师:在我国有哪些民主党派?国民党是民主党派之一吗?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民主党派呢? 生:略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对容易混淆的党派加以特别强调,同时强调指出民主党派的性质,[板书]二、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板书]1、我国的政党制度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概况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板书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而非共同执政。师: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各民主党派。 生:略 师:[板书]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但组织上相互独立,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板书]多党合作的“十六字”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理解“十六字”方针和根本活动准则。 [板书]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要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