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凶不吼教出好学生

合集下载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我觉得呀,不凶不吼,就像春风吹在心里,暖暖的,让人愿意做好事情。
以后我要是有了弟弟妹妹,我也会告诉爸爸妈妈,不要凶不要吼,要好好说话。
《不凶不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小朋友们,《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这本书真的很棒!
书里的好多故事让我明白了,凶和吼不是好办法。
有个小朋友写作业总是拖拉,他妈妈总是发脾气,结果小朋友更不愿意写了。后来妈妈改变了方法,温柔地鼓励他,小朋友就慢慢改掉了拖拉的毛病。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有次我不想练琴,妈妈要是凶我,我可能就更不想练了。但妈妈耐心地跟我说练琴的好处,我就愿意去练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爱和耐心比凶和吼更有力量。
我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看看这本书,这样我们小朋友就能更快乐地长大啦!
小朋友们,我读了《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这本书,有好多想法想和你们分享。
书里说,凶和吼不能让我们变成好孩子,反而会让我们心里有小疙瘩。
我想起我朋友小明,他有次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他爸爸大声吼他,他吓得直哭,后来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
可是书里有个小朋友,他把家里弄得很乱,妈妈没有吼他,而是轻轻地说:“我们一起把家变整齐好不好?”然后小朋友就很开心地一起收拾了。
但是书里说,如果爸爸妈妈能不凶不吼,耐心地和小朋友讲道理,小朋友就会更愿意听,也能做得更好。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不爱收拾玩具,妈妈没有发脾气,而是和他一起比赛收拾,最后小朋友就养成了自己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和我们好好说话,我们会更爱他们,也会更听话的。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小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书里讲了好多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相处的故事。我发现呀,如果爸爸妈妈总是凶巴巴地对小朋友说话,小朋友会很害怕,也会不开心。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13桥第一课时教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 13桥第一课时教案

13.桥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4.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感受老汉的沉稳镇定、高风亮节语言应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审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汉字有兴趣,能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语言应用: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思维能力:通过默读,知道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并画出相关语句,批注、谈感受。

审美创造:体会人物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时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一、导入: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

板书课题二、认识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出生于河北。

作家、记者,发表了19部长篇小说,千余篇中短篇小说。

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

代表作品:散文集《一吐为快》等,小说《家园笔记》《大厂》《绝唱》等。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3.桥》优质教案、说课稿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3.桥》优质教案、说课稿

第四单元第13课桥【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优翼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8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

(第1~6自然段:山洪逼近;第7~13自然段:疏导撤离;第14~23自然段:桥塌殉职;第24~27自然段:祭奠亲人)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像泼。

像倒。

”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

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又怎么说呢?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突出当时情况危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洪水来势凶猛)②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篇一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最近读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哎呀妈呀,真的是给我带来了超级大的启发!以前吧,我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得吼一吼,叫一叫,不然他们根本不当回事儿。

可结果呢?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凶,我也气得够呛。

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吼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也许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说,孩子不想做作业,可能是因为今天在学校太累了,或者是作业太难了,我觉得咱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们偷懒。

书里还提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先冷静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几下,告诉自己“别发火,别发火”。

这对我来说可不容易啊,有时候脾气一上来,哪还顾得上这些!但我想,只要我努力去做,可能慢慢地就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啦。

还有啊,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用温和的语气,别总是命令式的。

就像有一次,我让孩子去收拾房间,我大吼着说:“赶紧给我收拾干净!”结果孩子一脸不情愿。

后来我换了个方式,轻声说:“宝贝,咱们一起把房间变得整洁好不好?”嘿,您猜怎么着,孩子居然开开心心地就去做了!我就在想,教育孩子这事儿,真不能急,得慢慢来。

也许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孩子就能更愿意和我们合作,咱们的亲子关系也能越来越好。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能坚持下去吗?我也不太确定,但我会努力试试看的!篇二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读后感《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读完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啊!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就得听父母的,不听话吼两句咋啦?但现在我发现,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吼叫只会让孩子害怕、反感,甚至变得叛逆。

比如说,有一次孩子考试没考好,我那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冲着孩子就是一顿吼:“你咋这么笨!这点儿分儿你好意思吗?”结果孩子低着头,一句话不说,后来好几天都不爱搭理我。

我这时候才意识到,我的吼叫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里头有好多好多的想法,忍不住想跟你们说一说。

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就好像一幅幅画一样展现在我眼前。

有个小朋友叫明明,他特别调皮,总是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他的爸爸妈妈一开始总是凶他吼他,结果明明变得更不听话啦,这像不像我们有时候被大人凶了之后的反应?还有个叫小雨的女孩,做作业总是慢吞吞的。

她的家长没有对她发火,而是耐心地陪着她,一点点找到问题所在。

这不就像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吗?读着读着,我就在想,我自己不也经常被爸爸妈妈凶吗?每次他们一凶,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紧张得不得了。

我多希望他们能像书里说的那样,不凶不吼,好好跟我说话呀!就比如说那次,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

妈妈一下子就吼起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当时吓得都快哭了,心里委屈极了,我又不是故意的呀!要是妈妈能心平气和地说:“宝贝,下次小心点哦。

”那该多好!再想想我的好朋友小辉,他的爸爸就从来不凶他。

就算小辉考试没考好,他爸爸也是笑着鼓励他:“没关系,咱们找找原因,下次一定能进步!”小辉每次跟我说起他爸爸,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真羡慕他呀!难道凶和吼就能解决问题吗?就像用拳头去砸一颗石头,石头不会因为你的拳头硬就变软,反而可能会让你的手受伤。

教育孩子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小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不是狂风暴雨的摧残。

凶和吼不就是那狂风暴雨吗?会让我们这些小树苗吓得不敢生长,甚至可能会受伤。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大人们要用爱和耐心来陪伴我们成长。

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不能急,要慢慢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我真想对所有的爸爸妈妈说:“别再凶我们,别再吼我们啦!我们会努力做好的,只要你们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多给我们一点爱!”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写语文老师很凶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很凶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很凶的作文写语文老师很凶的作文1我最怀念的老师非从一年级教到我们全班三年级的吴老师莫属啦,她非常温柔,不过有的时候却很凶。

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使我终小学难忘。

有一天早晨,阳光明媚,第一节课就是体育活动课,我们全都在楼下狂奔、狂玩,回教室的路上,我和周润东吵了起来,吵得很激烈,全班都听见了,我和他最后打了起来,我们打了一节下课。

结果上课了,我和周润东一节课都没听。

一节课,我们就像俗话说得那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打了起来,整个教室弥漫着呐喊声。

直到最后,我和周润东被吴老师罚了站。

因为我想上厕所,所以就去了。

在上卫生见的路上,我看见郭嘉云正在摸一个人的头,我也去摸,摸到最后,隔壁班的老师出来了,把我和郭嘉云一起推到了墙上。

最后,吴老师来了,把我和郭嘉云批评了一顿,并且让我写了一张保证书后在外面站一节课,放学了,吴老师把我留了下来,并且对我说:“不用怕,世上所有人都会犯错,所以只要改过来就行了。

”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吴老师真是一个好老师,我最怀念她了,她非常关心人,现在还很关心我们,你呢?你最怀念的老师是谁?写语文老师很凶的作文2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愿送你整个东海;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个幸运,我愿送你整片森林;如果一颗星星代表一个祝愿,我愿送你整个夜空……我们班有一个严厉的语文老师,谷老师。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柔,她总是对我们轻声轻语的,她不曾对我们班任何一位同学吼过,大声说话,即使是生气,她也不与“怒”沾边,只可用“愠”这个字来形容她生气的样子。

其次,她对我们非常严格,所谓严师出高徒。

有时做练习,一道题忘了做,或做的不认真,你中午就得留下来改。

抽查背书时背不出,那可不是抄一遍两遍的问题,那是十几二十遍的问题了,你也别想“偷工减料”后果很严重。

不过其实这也足够看出谷老师对工作有多么一丝不苟了。

还有,初二的背书任务大,有时我们都可能叫苦不迭,可是谷老师也没闲着,她和我们一起背。

一年级入学教育规范

一年级入学教育规范

一年级入学教育一、在入学教育方面,我们要推行的做法是:1、一年级一日常规.(1)倾听习惯培养上,我们要用的课堂提示语是:眼睛跟着声音走,边听边想作回应.(发放倾听奖)(2)在读书指读时,我们的小口令是:金色小手指(老师),我来指一指(生).(3)在书空时,可以说;金手指准备(老师),仲(生)。

(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4)站姿练习时,可以说:脚跟靠拢,脚尖分开,五指并拢,紧贴裤线,一动不动,检查不动。

(5)走路练习时,可以说:肩放松,臂摆直,抬起头,挺起胸,横成行,竖成线,比一比,谁威风。

(6)坐姿练习时,可以说:脚平,背直,头摆正,小手藏起来,眼睛看老师。

(7)手势区分:举手——想发言小问号——提问拳头——补充小手闪闪——未发言需要得到关注食指交叉——错误2、其他点券的使用.大白鹅:坐姿端正:小松树,站姿端正:整沽兔.中午、放学各查一次,桌面、位台、脚下干净的发放;水孩儿.喝完一杯水,发一张,每天要求上下午各一杯(由小水官发);吃饭真棒,午餐不挑食吃干净(由小饭官发);珍惜时间奖,看准做事最迅速:绅士、淑女奖,课间会行走,在卫生间内不讲话等;爱心奖,发给主动帮助别人的孩子;爱发言奖,发给主动动举手发言的孩子。

鼓励孩子们随时把奖票装进笔袋里,回家后分类贴在自己的“荣誉册”上等到学期结束后的收获节可以换礼物。

3、在教育孩子时,要一切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坚信“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带着不好的情绪回家。

要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您和所有的同学都是爱他的,这样他才会慢慢地学会去爱别人呀!4、突发事件:A上课中,如果有孩子要去卫生间、想吐、非常不舒服,请孩子出示一根手指头,老师给出一个“去”的手势,孩子就可以出教室去卫生间,或去卫生室解决了。

B上课中,孩子如果突然找不到用具了,请赶紧和同桌借,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做出一个“○”的手势,老师就可以去帮忙了。

二、在国学进课堂方面,我们的一年级中希望可以推行的做法是;l、孩子们在早上的诵读时段读背《弟子规》(切忌唱读),老师们也要跟着读诵(最好可以提前背诵熟练),同时可以请孩子们针对最感兴趣的其中一至两句做解读,帮助孩子们理解并践行。

父母太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太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太凶对孩子的影响1、性格自卑孩子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通情达理的父母更容易教出自信开朗的孩子,而动不动就凶孩子的父母,容易让孩子进行自我否定,对自己没有自信,变得非常自卑。

这种自卑感很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太凶,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着孩子大喊大叫,这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

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自己却无能为力,时间一长就容易变成内心脆弱,缺乏安全感。

3、懦弱无能父母太凶会教育出一个懦弱无能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长期在一个大吼大叫的环境下生活,孩子一直处于恐惧害怕的状态,也就在平时练就了察言观色。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想着父母对自己发脾气的样子,就会感觉到恐惧,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更加的敏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小心翼翼,这样小孩子就会不自信,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自己。

4、孩子性格会变得像父母一样火爆孩子们善于模仿和了解别人,所以如果家庭经常吵架,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反复无常,冲动,甚至容易与别人意见相左。

变成和爸妈一样,甚至更走向更暴躁、极端的方向。

父母如何改善坏脾气1、发现真正的问题面对孩子让你生气的那些行为,先不要着急发脾气,应该要先思考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他身体不舒服,心情很不好,或者只是想得到大人的注意,或者孩子不知道正确的做法,然后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尽量满足他背后的需要而不是放大你的愤怒和负面情绪。

2、定期反省自己的脾气有的父母本身就是脾气火爆的人,但是不能经常是愤怒与攻击,需要定期反省。

譬如找一些关键的点,发现自己每天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火,起床以后的起床气,还是上了一天班回来以后。

发现自己最可能会生气的场合和时间,适当提醒自己控制情绪。

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地问孩子,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起找出改进方法。

3、多听孩子说话家长遇事要多些耐心,不要把自己的方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仔细倾听孩子的话,这时你会发现孩子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凶不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红艳小学杨霞
一次,老家的一位老人去世,大家都在忙,那天我身体很不舒服,正在做事,我的孩子调皮,一直闹着要我带他玩,还一直捣乱,我怎么和他聊他都不听,旁边的人都在指责,我很生气,把他抱回家,狠狠的打了他一顿,过后我很后悔,很心疼,应该是怪我,不能这样对孩子,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可又很迷茫,不知道要如何教育孩子,于是,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看了之后,我才发现,很多时候是怪我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用对方法,不但没有教育好孩子,还伤了他的自尊。

想想以前,自己那样对孩子,孩子不仅身体受伤,心灵也受伤,唉!不禁后悔,我这母亲是怎么当的?我希望孩子好,可我的方法却不当。

其实,学生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也是希望他们好,可回想起来,我的方法也没有用对,我有时还在心里抱怨,却没有查找自身的原因,还是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要转变观念和态度了,不应怪他们,我要大声的对自己说“是怪我自己没有教育好他们”。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童真的地方,孩子不能没有玩耍,因为他们是孩子,因为他们是天真的、可爱的,玩耍让他们快乐,“玩”是他们生命中不可少的,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角度认为玩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应该转变观念:学习不是孩子主要做的事,他们应该健康快乐的成长,能让他们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又能兼顾学习知识,才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

现如今,教育理念转变了,课堂上要有设计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从玩中学到知识,不就是以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掌握知识吗。

看了这本书,无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育学生,我都得到启发!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受益的地方:“不凶不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记得以前,每当有老师或家长站在我们班教室外,或走进教室时,我都希望学生能立刻坐端正,保持安静,因为我觉得这是对老师或家长的尊重,也让他们觉得我们班的孩子风貌好,有礼貌,于是我就教育学生如何做,可每次都要老师提示,他们才会注意,我也发脾气,吼过:认为他们怎么教育都不懂尊重别人,也哄过:他们来我们班时,我们要坐好,安静,让他们觉得我们班的孩子懂事,
有礼貌,比其他班的纪律好。

可吼、哄都不管用,后来才理解他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没有不尊重的意思,而是觉得:“有人来了,老师忙着去招呼,我们暂时的自由了”,所以就赶紧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没有错,而我却责怪他们,真是我的错。

也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天早上我正上课,陈秋月的家长给她送药,因为她中午不回家吃饭要在学校吃营养餐,我没有帮家长递过药给陈秋月,而是叫陈秋月上来接药,并让她留在家长身边,我故意花了几分钟时间询问孩子情况,家长走后,陈秋月回到座位上,我当着全班问她:当她站在上面时看到下面同学们在干嘛,她说乱糟糟的,有的在说话、有的转过身、有的做自己的事,我又问她是什么感受,我知道孩子还小,不太感觉出什么,于是我引导她想想:自己的家长来了,是关心你,来给你送药的,下面坐的是你的同学、好朋友、情同姐妹,他们看到你上去了,看到你的家长,他们是不理不睬、还是关心的注视着你们呢?她说:“他们各做各的事”,我又问:“你是什么感受?”她停了一下说:“心里不太好受。

”我问同学们:“陈秋月是你们的同学,你们该不该关心她?那关心她要用什么方式呢”?学生都七嘴八舌的,有的说帮她背书包、有的说扶着她、有的说帮她打饭、有的说、、、、、、我说:“同学们,你们真懂事,你们做的这些都是在关心她,但我们想想,爸爸来送药,辛苦了,我们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把目光投向他们,是对爸爸的关心,更是对陈秋月的关心。

”小朋友们齐声答应了,我接着说:“同学们,家长是很关心你们的,他们辛苦了,你们也要多关心他们,同样老师也关心学生,你们也要关心老师,你们愿意这样做吗?”学生齐声答应了,“那就看你们以后的表现了”,之后孩子们明白了我的意思,绝大多数都做到了。

在平时课堂上,有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听,各做各的事,或抢答,我希望他们在别人回答问题时,小嘴不说话,耳朵认真听,边听边思考、判断,这是种认真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不用说有部分学生做不到,于是我专找这些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答完后,我告诉他,你瞧,有很多同学没有打扰你思考,都在认真听你回答,你喜欢他们这样吗?而有部分同学又吵又闹,或做别的事,你又认为如何呢?我没有让他回答我,就让他坐下了。

一次又一次的,我就让“这样”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说话的也越来越少了。

也许他们还没有真
正的体会到这叫尊重,但却知道自己回答问题时喜欢别人不打扰,认真听,我相信慢慢的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这种做法会用“尊重”来形容。

凶、吼是不能让学生从小有尊重别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我们何不找个轻松又有效的方法,是啊,让我们不凶不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