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V直流电源调流调压

24V直流电源调流调压
24V直流电源调流调压

更新完毕--24V 350W电源的最终更改

-0-30V调流调压最稳定版总结单算来,这两年玩过5个ATX电源改可调,2个494的,1个KA3511的,2个SG6105的。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金河田TL494的完败,改的过程遇到自激,最终都烧了,换了开关管,全桥,最终也没有查出来还有哪里有问题,无输出。6105的一个改到最后没输出,一个能再0--30V调压,但是一加上负载,电压就跌落严重,基本上10V,加上2A负载,就降低为6V。感觉不太实用。 1个KA3511的查不到什么资料。反倒成功改成了4.5--30V可调,非常稳定,但是无法调流。

350W 24V电源的时候,改了好多次可调,因为电源内体积狭小,所以始终不想加辅助电源给494供电,也尝试改了不少。最终能改出来的,最佳的结果就是1--30V可调。缺陷是低压的时候必须带负载,否则无法调低,而且低压空载能听到电源的唧唧自激声。但是发现不要说不同的494版本有差别。就是完全相同的电源,有的低压到4V需要带负载,否则无法调低电压,并且空载自激。但是有些8V就必须带负载,否则无法调低伴随空载自激。还有个坛友说,12V以下就必须带负载,否则就开始有自激。

从网友那里得到几个小体积的开关电源板。经过几个版本的改可调,都非常稳定。我改的方法总的来说,就是找到TL494的13、14脚(电路上是直接短接在一起的),找到去15脚的电阻(47K),挑起接13、14脚这一端,电阻接电位器动臂,电位器一端接13、14脚,另外一端接地组成调流。找到去2脚的电阻(5.6K),挑起接13、14脚这一端,电阻接电位器动臂,电位器一端接13、14脚,另外一端接地组成调压。也就是通过改变15脚电位来调流,通过改变2脚电位来调压。

对TL494单独供电,我是直接挑起来变压器下面的跳线(几个版的都是如此),给494单独供上13--15V的电压。这样一则可以从零调起,二则非常稳定,不会出现空载自激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494版本的改调流调压的具体办法:

其实全部的350W电源,除了3854的版本外,其他的494版本。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实际也就是3个版本。

一、数量最大,同时带短路保护和过流保护的这种版本,上面的而是我改好可调的,用了一个独立电源给494单独供电。

这个版本的电源:

1、挑起来R18,同时从5.6K换为3.9K。接5--10K电位器。(如果不更换,会导致最高电压只有27V);

2、同时取下D15(目的是取消短路保护);

3、取下R7,R4(两个电阻都是300K),本来的作用是接在开关管B、C极,形成一个自激震荡给电源提供启动电点,之所出现前面的更改方法里低压空载自激,就是这两个电阻作怪;

4、断开变压器底部的跳线J13,在通往494方向接上外接的独立的电源(12--17V),

并在附近的负极街上独立电源的负极。

5、独立开关电源的供电,最好是接在220V整流滤波后的位置,也就是直流300V,这样保证独立电源的启动和关闭能和主电源同步。

6、如果需要改调流,挑起来R26,接电位器。要求调流精确点的,需要把输出电流检测的康铜丝从两根并联改为串联。或者改成0.01欧的5W陶瓷电阻更好。

如图,改调压是挑起来R18,接的电位器,变压器上方是个独立的13.5V电源。红黑线从变压器旁边的孔下去,接到背面给TL494供电的跳线J13。

换个角度看一下接线

再换个角度

绿色版调压

二、不带短路保护的版本,包括绿色版,一部分黄色PCB板和这个一样,包括原件编号都相同的。

这个绿色版相对于前面的版本,差别就是少了短路保护,所以不需要拆掉短路保护的二极管,其他过程完全相同。仅仅是原件编号不同

重复一下:

1、挑起来R23,同时从5.6K换为3.9K。接5--10K电位器。(如果不更换,会导致最高电压只有27V);

2、取下R9,R12(这个版本是R9、R58两个150K的电阻串联,R12、R59两个150K的电阻串联,构成自激环路),本来的作用是接在开关管B、C极,形成一个自激震荡给电源提供启动电压;

4、断开变压器底部的跳线J18,在通往494方向接上外接的独立的电源(12--17V),并在附近的负极街上独立电源的负极。

5、独立开关电源的供电,最好是接在220V整流滤波后的位置,也就是直流300V,这样保证独立电源的启动和关闭能和主电源同步。

6、如果需要改调流,挑起来R48,接电位器。要求调流精确点的,需要把输出电流检测的康铜丝从两根并联改为串联。或者改成0.01欧的5W陶瓷电阻更好。

看下黄色PCB的这个版本的原件,原件编号都完全一样。仅仅是PCB颜色不同

这种版本数量相对偏少,和第一种其实差不多,也加了短路保护。风扇多不是温控的,通电就自行启动强制散热。

更改的方法自然也和第一种一样,仅仅是原件编号不同。先看下整体的概貌,开关管用的是13009,比较熟悉常见的管子

详细说明下需要动的原件:

1、R34挑起来接调流电位器,如果需要调流,不需要挑起来

2、R29挑起来,改3.9K,接调压电位器

3、J4挑起来,接独立供电给494供电

4、拆掉R7,.R14,也就是自激电阻,识别的方法很容易,就是这两个体积最大的电阻,阻值330K

顺手改了一个,就这么随便的接线了,试了下,也不加什么电容,没有自激,高低压空载,带负载,没有自激,就我个人的感受,真比ATX改可调简单多了。一改就成功。

看看改的这个:

接上外接电源给494供电(J4跳线已经挑起来),外接电源的供电直接取自全桥整流两端,因为小电源板自带整流,所以这里不分正负。当然13V的低压正负极千万不能接反了!!!!!

接电位器的线,挑起来R29

接上负载,调压的情况

三个分类版本的调压调流至此全部发完。需要改的坛友们,可以参照这三种板子,进行改吧。折腾无极限,是一种快乐。

后记:其实这三种版本,也基本涵盖了市面大部分这种规格电源的常见板子型号,虽然这种类型的电源很多品牌,但是中国电子产品的设计互相抄袭,所以基本上板子就那么几种。

更改这个电源之前,其实我也大家也一样是个小白,对494的原理一知半解,但是改到

现在成功改了20多个了。还是对494不懂,只知道1、2脚电位变化会改电压,15脚电位改变会改变电流。4脚会控制494关掉输出。更改过程中,因为一次装进去,居然忘记把开关管的绝缘片装上,就上了螺丝,结果一通电,很快砰的一声保险爆了,测量开关管、全桥击穿变成导线了,更换后无输出,最后发现还有一个二极管开路,换后正常输出。其他都是一次成功。

我没有发什么具体的电路资料,我自己也是小白,一看到电路图,找原件还行,但是再去

核对板子上的元件就头大,晕晕乎乎的。所以只发怎么改了。

绿色版的是R9、R58串联,R12、R59串联。(4个150K的蓝色电阻)拆掉后需要对494

单独供电的,不给494供电,494得不到启动电压,当然不会启动了

一楼的图片请注意,红黑两个细线进入变压器下面,就是给494单独供电的。注意单独供电要拆掉一个跳线。绿色版是J18,在变压器下面。

之前的帖子

改调压1:https://www.360docs.net/doc/9e8105515.html,/read.php?tid=1311163&page=1

拆机过程不说了,拆后的板子直接上图

看得出来,板子非常简洁。所以更改起来也简单。

由于比较晚了,先把最最简单的更改先发出来,可以稳定的在15--30V之间工作,更改只需要一个电位器即可,我用的是3296可调电阻,更改的位置就是电路的调压位置。R22和SVR1可调电阻串联,通过改变TL494的1脚对地电阻的阻值,从而改变电压。R22是3.3K,可调电阻是2K,调节电压范围是20.5V--27.1V(实际由于元件的偏差,这个调压范围会有1V左右的偏差)。

第一步,把R22短路,把可调电阻换成6.8K或者7.5K的精密可调电位器,我手上没有这个阻值的,暂时用10K代替。

不愿意拆板子嫌麻烦的童鞋,可以不拆开电源,直接用导线从正面短接R22,,把SVR1可调电阻剪断,直接从引脚引出两根线,接一个电位器或者把精密可调电阻直接焊接到引脚上。这样就不需要拆开就能改电压。

上电,调节精密可调电阻,29.8V时(我用的是10K可调,调大阻值,空载电压可以调节到33V,但是实际带上负载,30V和33V时一样,都要跌落到30V,所以实际有效电压是

30V。)

调节到20V,带载测试

调节到15V带载测试。

继续调低,但是调节到13V时,听到有吱吱的自激声,由于兼做外壳的散热器已经取下,所以不敢带载测试太久,空载尝试再调低到11V,自激声变大了一点,不建议再调低了。稳妥起见,这种方式最好不低于15V。毕竟这是最最简单的调压方法,不要奢望太高。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课程设计完整版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课程 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院(系): 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13级电气二班 姓名: 徐刚刚 学号: 指导教师: 荆红莉 2015年12月 28日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能源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成 绩 : 平 时 20% 论 文 质 量 60% 答 辩 20% 以 百 分 制 计 算 前 言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是研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能的交换和控制的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 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这些技术包括以节约 能源、提高照明质量为目的的绿色照明技术;以节约能源、提高运行可靠性并更好地 满足产要求为目的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控制性为

目的,并可有效节能的灵括(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等。随着电力半导体制造技求、徽电子技术、汁算机技术,以及控制理论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技求向着大功率、高频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的领域将更加广阔。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应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其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也应用于异步电机调速。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路也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调节。 目录

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 设计目的和要求分析 =210伏。要求分设计一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要求触发角为60度。输入交流U 2 析: 1. 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原理说明; 2.触发电路设计,每个开关器件触发次序与相位分析; 3.保护电路设计,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原理分析; 4.参数设定与计算(包括触发角的选择,输出平均电压,输出平均电流,输出有功功率计算,输出波形分析,器件额定参数确定等可自己添加分析的参数); 5. 相关仿真结果。 由以上要求可知该系统设计可分为四个部分: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触发电路设计、保护电路设计及相关计算和波形分析部分。 2 设计方案选择 本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是:采用两个晶闸管反向并联加负载为主电路,外加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控制晶闸管的导通,从而控制输出。其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3 控制电路。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间管开通相位的控制,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种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这种电路还用干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样,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经济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电流值都不太大也不太小,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但这种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体积小、投资省计制造简单。因此广泛应用于需调温的工频加热、灯光调节及风机、泵类负载的异步电

DC-DC升降压电路的几种个人方案

DC-DC升降压电路的几种解决方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 WOODSTOCK 前一段时间,本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TI杯校赛,做了其中的一个直流升降压的题,作品没做的很好,但是在准备期间,我对各种可行电路都做了尝试,一些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望各路大侠对不妥之处不吝赐教。 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系统中各个模块供电不统一,或者供电电源的电压时变化的(比如汽车中的电池电压受温度影响而变化),在只有一个电源提供供电的时候,同时 可以升压或降压的电路就变得非常有用。下面,来看一下我想到的几种升降压问题的解决方 案。 非隔离式开关电源的基本电路一般有三种:Buck降压电路、Boost升压电路、Buck-boost 极性反转升降压电路。要实现同时升降压功能,首先想到的肯定是Buck-Boost极性反转电 电路。 图表1 极性反转电路原理示意 这种拓扑结构的电路能够输出与输入相反的、可以比输入电压更高或者更低的电压,并且整 体的效率也很高。但缺点也很明显:一就是极性相反,当输入电压是正压且要求输出也是正的时候,我们还要对输出电压进行反向,这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是,有时我们需要的就 是负压的时候,这个缺点又会有一种很大的用处。缺点二就是,这种拓扑结构电路的电流脉 动值很大,输出滤波不好处理。在实际制作中,我选择了用TI的Buck型降压芯片TPS5430

来做开关管以及驱动的部分,更方便控制,简化了电路。还有一个缺点是,这种电路不方便 数控,而且没法直接用AD采输出电压。下面这个是我做的一个控制TPS5430反馈的电路。 常见的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另外一种电路,就是把boost电路和buck电路结合起来。 但是怎样结合?方法有很多种。 第一种,直接拼接。比如输入电压时5-12V,输出电压要10V,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升压 电路将输入电压统一升到13V,然后再使用电压可调节的降压电路来提供输出电压。在做这个方案时,我升压用了TI的TPS61175输入范围是3-18V,输出范围是3-65V,最大输出电流时3A。降压同样用了TPS543O 图表3 TPS5430降压电路

降压直流斩波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降压直流斩波电路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摘要 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电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电变流电路。直接直流电变流电路也称斩波电路,它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一般是指直接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这种情况下输入与输出之间不隔离。间接直流变流电路是在直流变流电路中增加了交流环节,在交流环节常采用变压器实现输入输出间的隔离,因此也称带隔离的直流-直流变流电路或直-交-直电路。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六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利用不同的斩波电路的组合可以构成符合斩波电路,如电流可逆斩波电路,桥式可逆斩波电路等。利用相同结构的基本斩波电路进行组合,可构成多相多重斩波电路。 关键字:直流斩波,降压斩波 第1章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课题任务 设计一个直流降压斩波电路。 1.2 功能要求说明 将24V直流电压降压输出并且平均电压可调,围为0-24V。 1.3 设计总体方案和设计原理 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以及工作波形如图1.1所示。该电路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图中为IGBT。为在V关断时给负载中电感电流提供通道,设置了续流二极管VD。斩波电路主要用于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也可拖动直流电动机或带蓄电池负载等。

图1.1 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 如图1.2中V 的栅极电压u GE 波形所示,在t=0时刻驱动V 导通,电源E 向负载供电,负载电压u o =E ,负载电流i o 按指数上升。 当t=t 1时刻,控制V 关断,负载电流经二极管VD 续流,负载电压u o 近似为零负载电流呈指数曲线下降。为了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小,通常是串联的电感L 值较大。 至一个周期T 结束,在驱动V 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过程。当工作处于稳态时,负载电流在一个周期的初值和终值相等,如图1.2所示。负载电压平均值为 E E T E U α==+=on off on on t t t t o 式1.1 式中,t on 为V 处于通态的时间;t off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T 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 由式1.1可知,输出到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 o 最大为E ,减小占空比α,U o 随之减小。因此将该电路称为降压斩波电路。也称buck 变换器。 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R E U I m o o -=

三相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分析 (1) 1.1 电路设计任务 (1) 1.2 电路设计的目的 (1) 2.1 主电路的原理分析 (2) 3 MATLAB建模与仿真 (5) 3.2 参数设置 (6)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三相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 仿真 1设计任务及分析 1.1 电路设计任务 (1)用simulink设计系统仿真模型;能够正常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2)比较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异同,总结规律。 (3)设计出主电路结构图和控制电路结构图。 (4)根据结构图设计出主电路图和控制电路图,对主要器件进行选型。 1.2 电路设计的目的 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是我们大三下学期学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课本上讲了很多电路,比如各种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斩波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三相整流电路,三相逆变电路,等各种电路,通过对这些电路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将交流变为直流,又如何将直流变为交流。并且通过可控整流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本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我们需要用晶闸管的触发电路来实现调节输入电压的有效值,然后加到负载上。本次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自己通过老师提供的Matlab仿真技术的资料和我们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到图书馆查阅书籍,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对主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对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原理,知道了该电路是如何实现所要实现的功能的,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起来,使我更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这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写课程设计报告,电路的设计,提高了我的能力,为我以后的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主电路的设计

直流升压斩波电路课程设计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直流升压斩波电路的设计专业名称:自动化 学生班级:自本0903班 学生姓名:曾盛 学生学号: 09401040322 指导教师:桂友超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熟悉整流和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设计任务。 (2)掌握基本电路的数据分析、处理;描绘波形并加以判断。 (3)能正确设计电路,画出线路图,分析电路原理。 (4)广泛收集相关资料。 (5)独立思考,刻苦专研,严禁抄袭。 (6)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认真、正确的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内容 (1)明确设计任务,对所要设计地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 (3)迸行具体设计: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绘制电路原理图。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课程设计报告是对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 三、技术指标 斩波电路输出电压为340±5V,直流升压斩波电路输入电压为直流流24V~60V,输出功率为100W。

绪论 ........................................................... - 1 - 第1章直流升压斩波电路的设计思想 .............................. - 3 - 1.1直流升压斩波电路原理..................................... - 3 - 1.2参数计算................................................. - 4 - 第2章直流升压斩波电路驱动电路设计 ............................ - 5 - 第3章直流升压斩波电路保护电路设计 ............................ - 6 - 3.1过电流保护电路........................................... - 6 - 3.2过电压保护电路........................................... - 6 - 第4章直流升压斩波电路总电路的设计 ............................ - 7 - 第5章直流升压斩波电路仿真 .................................... - 8 - 5.1仿真模型的选择........................................... - 8 - 5.2仿真结果及分析........................................... - 8 - 第6章设计总结 ............................................... - 10 - 参考文献 ...................................................... - 11 - 附录:元件清单 ................................................ - 12 -

大功率电源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功率电源设计 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2014年5月29日

摘要 主要介绍36kW 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研制。阐述国内外开关电源的现状.分析全桥移相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技术的实现。软开关能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给出电源系统的整体设计及主要器件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电镀生产线。 关键词:高频开关电源;全桥移相;零电压开关;软开关技术

ABSTRACT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36 kW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re presented.The present state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explained.The operating principle of full bridge phase—shifted converter and realization of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are analysed.Soft switching can reduce switching loss and increase circuit s efficiency.Integer designing of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election of main device parameters are also propos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satisfies design requirements completely.It has been applied in electric plating production line success—fully. Keywords: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full bridge phase—shifted;zero voltage switching;soft switching tech— nlques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性能研究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性能研究 摘要:随着用电设备种类的增加、功能的多样化,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普通的市交流电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就需要对市交流电压进行调整以获取需要的电压。目前,较为常用的交流调压技术手段除了老式的电感式调压器外,主要就是采用晶闸管交流调压装置。交流调压电路是一个带有双向晶闸管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其功能与一般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类似,但是它的控制电路与其他电路的控制电路相比起来要简单的多,更容易控制,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关键词:交流调压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谐波分析 0.前言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应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路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交流调压电路可分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和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所以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性能研究十分重要。 1.交流调压电路 把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交流输出,这种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电路称为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在每半个周波那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中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电路分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和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2.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2.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图 2.2电阻负载

图2 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及其波形 在上图中晶闸管VT1 VT2 也可以用双向晶闸管代替。在电源U 的正半周内,晶闸管V 承受正向电压,当ωt=α时触发V 使其导通则负载上得到缺α角的正弦半波电压,当电源电压过0时,V 管电流下降为0而关断,在电源电压U 的负半周,V 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当ωt=α+π时,触发V 使其导通,则负载上得到缺α角的正弦负半波电压,改变α角大小,就改变了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负载电压电压有效值为 ( ) ()π απαπ ωωπ πα -+ == ?2sin 21d sin 21 1 2 1o U t t U U 负载电流有效值 π απαπ -+ = = 2sin 21R U R U I o o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 ()) 22sin 1(2 1sin 22112 1π απ αωωππα+ - =??? ? ?? = ?R U t d R t U I T 电路功率因数 π απαπ λ-+ = = = = 2s i n 211 o o 1o o U U I U I U S P 由图和公式可以看出α移项范围从0到π,α=0时,相当于晶闸管一直接通,输出电压为最大值,U o =U I ,随着α的增大,U o 降低,直到α=π时,U o =0,此外,α=0时,功率因 数λ=1,随着α的增大,输入电流落后于电压并且发生畸变,λ也随之降低。 2.3阻感负载

升降压电路原理分析

BUCK BOOST电路原理分析 电源网讯 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图中,Q为开关管,其驱动电压一般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信号周期为Ts,则信号频率为f=1/Ts,导通时间为Ton,关断时间为Toff,则周期Ts=Ton+Toff,占空比Dy= Ton/Ts。 Boost变换器:也称升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但最大占空比Dy必须限制,不允许在Dy=1的状态下工作。电感Lf在输入侧,称为升压电感。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 Buck/Boost变换器:也称升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既可低于也可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但其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Buck/Boost变换器可看做是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串联而成,合并了开关管。 Buck/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 LDO的特点:

① 非常低的输入输出电压差 ② 非常小的内部损耗 ③ 很小的温度漂移 ④ 很高的输出电压稳定度 ⑤ 很好的负载和线性调整率 ⑥ 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⑦ 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⑧ 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斩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脉宽调制方式Ts不变,改变ton(通用),二是频率调制方式,ton不变,改变Ts(易产生干扰)。其具体的电路由以下几类: (1)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 U0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2)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 U0大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3)Buck-Boost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0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感传输。 (4)Cuk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0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DC-DC分为BUCK、BUOOST、BUCK-BOOST三类DC-DC。其中BUCK型DC-DC只能降压,降压公式:Vo=Vi*D BOOST型DC-DC只能升压,升压公式:Vo= Vi/(1-D) BUCK-BOOST型DC-DC,即可升压也可降压,公式:Vo=(-Vi)* D/(1-D) D为充电占空比,既MOSFET导通时间。0

升压斩波电路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题目升压斩波电源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工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王振林学号 0505 指导老师颜渐德 审批谢卫才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0 年 5 月 17 日设计完成日期 2010 年 5 月 28 日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SG3525芯片为核心控制的PWM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设计由Matlab仿真和Protel两大部分构成。 Matlab主要是理论分析,借助其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功能可也很直观的看到PWM控制输出电压的曲线图。通过设置参数分析输出与电路参数和控制量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电路板,它可以通过Protel设计完成,其中Protel原理图设计系统以其分层次的设计环境,强大的元件及元件库的组织功能,方便易用的连线工具,强大的编辑功能设计检验,与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的紧密连接,自定义原理图模板高质量的输出等等优点,和丰富的设计法则,易用的编辑环境,轻松的交互性手动布线,简便的封装形式的编辑及组织,高智能的基于形状的自定布线功能,万无一失的设计检验等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的优点,使其在我们学生选用PCB电路板设计软件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本设计也采用Protel设计原理图,和进行PCB板布线。它是本设计从理论到实际制作的必进途径,通过设定相应的规则,足以满足设计所要求的规定。 引言 直流斩波电路作为将直流电变成另一种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DC-DC 变换器 ,在直流传动系统、充电蓄电电路、开关电源、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及各种用电设备中得到普通的应用.随之出现了诸如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复合斩波电路等多种方式的变换电路 . 直流斩波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开关电源及直流电动机驱动中,使其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节约电能的效果。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 在牵引电传动电能传输与变换、有源滤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

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3) 1.1 单相整流电路 (3) 1.2 滤波电路 (5) 1.3 稳压电路 (10) 第2章直流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 (11) 2.1、直流稳压电源的特性指标 (11) 2.2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11) 2.3稳压电路的种类 (12) 第3章稳压电路保护 (13) 第4章直流稳压电源的分类 (14) 4.1 电路拓扑结构选择 (14) 4.2控制方式的选择 (14) 第5章电源的主电路 (15) 第6章纹波的抑制 (16) 6.1.电源纹波产生途径: (16) 6.2、本文采取的措施 (16) 结束语 (17) 致谢词 (18) 参考文献 (19)

绪论 当今社会人们极大的享受着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但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电路--电源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必须在电源电路的支持下才能正常工作。当然这些电源电路的样式、复杂程度千差万别。超级计算机的电源电路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电源系统。通过这套电源系统,超级计算机各部分都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符合各种复杂规范的电源供应。袖珍计算器则是简单多的电池电源电路。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电池电源电路,比较新型的电路完全具备电池能量提醒、掉电保护等高级功能。可以说电源电路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基础,没有电源电路就不会有如此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 一般直流稳压电源由如下部分组成: 整流电路是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 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中的交流成分滤除,减少交流成分,增加直流成分。 稳压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对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进一步进行稳定。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整流滤波方框图

可控硅调压电路图

可控硅调压电路图 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动作快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这里介绍一台电路简单、装置容易、控制方便的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这可用作家用电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照明灯调光,电风扇调速、电熨斗调温等控制。这台调压器的输出功率达100W,一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 1:电路原理: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双基极二极管T1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L经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

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4、W1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2:元器件选择 调压器的调节电位器选用阻值为470KΩ的WH114-1型合成碳膜电位器,这种电位器可以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电阻除R1要用功率为1W的金属膜电阻外,其佘的都用功率为1/8W的碳膜电阻。D1—D4选用反向击穿电压大于300V、最大整流电流大于0.3A的硅整流二极管,如2CZ21B、2CZ83E、2DP3B等。SCR选用正向与反向电压大于300V、额定平均电流大于1A的可控硅整流器件,如国产3CT系例。

单相调压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肖文英职称副教授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本1105班 完成时间:2014年5月20

摘要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路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在这些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样,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合理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电流值都比较适中,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这样的电路体积小、成本低、易于设计制造。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用在电热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合。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简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耗也少。 本次试验的题目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主要是设计出主电路和触发电路,通过触发电路触发主电路中的反并联的晶闸管来控制负载电压电流。触发电路产生的触发脉冲的延迟角也是可以调节的,通过对它的调节来达到对输出控制的目的。在MATLAB中连接好总电路图,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结果,直接方便。MATLAB这一功能强大的软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让我们对于设计电路的结果分析更加清楚明确。 关键词:交流;调压;电动机调速;电力系统;变压器;示波器

ABSTRACT AC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is widely used in lighting control (such as dimmer and stage lighting control) and asynchronous motor soft start, also for adjustable speed asynchronous motor. In power system, the circuit is also often used for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wattless power. In addition, in the high voltage and low current or low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 DC power supply, often using AC voltage regulating transformer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In these power such as using thyristor phase controlled rectifier circuit, high voltage and low currentcontrolled DC power supply needs many thyristor series; similarly, low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 DC power needs many thyristor parallel. This is veryunreasonable. The AC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on the primary side of atransformer voltage regulation are moderate, its voltage, current value, in the twoside of the transformer can be used as long as the diode rectifier. The size of a circuit is such a small, low cost, eas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Single phaseAC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of single-phase AC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Used in electric heating system, AC motor speed control, lighting control and AC stabilizer etc.. With self coupling transformer voltage regulating method, AC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of simple control, fast regulating speed, device, light weight and small size,less consump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The test of the topic is to design a single-phase AC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is the design of main circuit and trigger circuit, to control the load voltage and current through the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to trigger parallel reverse in the main circuit of the tube. The trigger circuit produces a trigger pulse delay angle isadjustable, adjust it to output control purposes. Connect the total circuit in MATLAB, observe the output using the oscilloscope, direct and convenient.Software MATLAB this powerful brings us a lot of convenience, let us for the design of circuit analysis results more clearly. Keywords: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motor; power system; transformer;oscilloscope

升压式直流斩波电路

升压式直流斩波电路 1.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电路结构 U L R U0 +- + - 图1 升压式直流斩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2 工作原理 假设电路输出端的滤波电容器足够大,以保证输出电压恒定,电感L 的值也很大。 1)当控制开关VT 导通时,电源E 向串联在回路中的电感L 充电储能,电感电压u L 左证右负;而负载电压u 0上正下负,此时在R 于L 之间的续流二极管VD 被反偏,VD 截止。由于电感L 的横流作用,此充电电流基本为恒定值I1.另外,VD 截止时C 向负载R 放电,由于正常工作C 已经被充电,且C 容量很大,所以负载电压基本保持为一恒定值,记为u 0。假设VT 的导通时间为t on ,则此阶段电感L 上的储能可以表示为EI 1t on 2)在控制开关VT 关断时,储能电感L 两端电势极性变成左负右正,续流二极管VD 转为正偏,储能电感L 与电源E 叠加共同向电容C 充电,向负载R 提供能量。如果VT 的关断时间为t off ,则此段时间内电感L 释放的能量可以表示为(U 0-E )I 1t off 。 1.3基本数量关系 a.一个周期内灯光L 储存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 即 b.输出电流平均值 11()on o off EI t U E I t =-E t T E t t t U off off off on o =+=

2.建模 在MA TLAB 新建一个Model ,命名为jiangya ,同时模型建立如下图所示: 图 1 升压式直流斩波电路的MATLAB 仿真模型 2.1模型参数设置 a 电源参数,电压100v : b.同步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 振幅1V ,周期0.001,占空比20% R E R U I β1o o ==

大功率可调直流电源

第1章前言 1.1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史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 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 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勺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一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 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3、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 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I勺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

十二篇可控硅交流调压电路解析

第一篇: 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动作快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这里介绍一台电路简单、装置容易、控制方便的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这可用作家用电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照明灯调光,电风扇调速、电熨斗调温等控制。这台调压器的输出功率达100W,一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 1:电路原理:电路图如下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双基极二极管T1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L经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4、W1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2:元器件选择 调压器的调节电位器选用阻值为470KΩ的WH114-1型合成碳膜电位器,这种电位器可以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电阻除R1要用功率为1W的金属膜电阻外,其佘的都用功率为1/8W的碳膜电阻。D1—D4选用反向击穿电压大于300V、最大整流电流大于0.3A的硅整流二极管,如2CZ21B、2CZ83E、2DP3B等。SCR选用正向与反向电压大于300V、额定平均电流大于1A的可控硅整流器件,如国产3CT系例。 第二篇: 本例介绍的温度控制器,具有SB260取材方便、性能可靠等特点,可用于种子催芽、食用菌培养、幼畜饲养及禽蛋卵化等方面的温度控制,也可用于控制电热毯、小功率电暖器等家用电器。

单相晶闸管调压电路

单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双基极二极管T1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L经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4、W1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2007年12月09日09:11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本站我要评论(1) 标签:可控硅(358)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 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 2,触发导通 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一、可控硅的概念和结构? 晶闸管又叫可控硅。自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家族,它的主要成员有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快速晶闸管,等等。今天大家使用的是单向晶闸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晶闸管,它是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的,有三个PN结,对外有三个电极〔图2(a)〕:第一层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阳极A,第三层P 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控制极G,第四层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阴极K。从晶闸管的电路符号〔图2(b)〕可以看到,它和二极管一样是一种单方向导电的器件,关键是多了一个控制极G,这就使它具有与二极管完全不同的工作特性。 图2 二、晶闸管的主要工作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