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化

合集下载

厦门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看

厦门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看

厦门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看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厦门的历史长河中,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和欣赏。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厦门的南音。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之一。

在厦门,南音依然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众多的爱好者。

南音的演奏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其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典雅。

当那悠扬的乐声响起,仿佛能将人们带回到古老的岁月,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厦门的一些社区和文化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南音的表演,艺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乐器,倾情演绎着这一古老的艺术。

其次,厦门的高甲戏也是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高甲戏以丑角表演最为出名,其表演风格夸张幽默,充满了喜剧色彩。

演员们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生动的肢体动作和独特的唱腔,将一个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高甲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如《陈三五娘》《包公断案》等,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娱乐性,还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在厦门的乡村和城镇,每逢节日或庆典,常常会有高甲戏的演出,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再者,厦门的漆线雕工艺堪称一绝。

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以精细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为特点。

工匠们用柔软的漆线在胚体上盘绕出各种图案和造型,然后贴上金箔或涂上彩漆,使其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

漆线雕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观赏价值,也是厦门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除了以上这些,厦门的红砖古厝也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红砖古厝是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以红砖红瓦、燕尾屋脊为主要特征。

这些古厝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装饰精美,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艺。

在厦门的一些古村落,如集美后溪、翔安新圩等地,还保存着许多完好的红砖古厝。

这些古厝见证了厦门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记忆。

厦门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一看

厦门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一看

厦门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值得一看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厦门的历史变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厦门人民的宝贵财富。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厦门那些值得一看的文化遗产。

首先,不能不提的便是鼓浪屿的历史建筑。

鼓浪屿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岛上风格各异的建筑林立,有欧式的、美式的、南洋式的等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比如,八卦楼,它是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红色的圆顶格外醒目,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还有菽庄花园,依海而建,巧妙地将海景融入园林之中,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漫步在鼓浪屿的小巷,抚摸着这些古老建筑的墙壁,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诉说,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厦门的南音也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南音,又称“南乐”“南管”,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之一。

它用闽南语演唱,曲调优美,旋律悠扬。

演唱者手持琵琶、洞箫等乐器,配合着细腻的唱腔,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

在厦门的一些传统场所,如南音社,经常能欣赏到南音的表演。

聆听南音,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雅情趣。

厦门的漆线雕工艺同样令人赞叹。

漆线雕以精细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著称,多用于佛像、神像的装饰。

制作漆线雕需要经过盘线、搓线、绕线等多道工序,工艺复杂而精湛。

成品的漆线雕线条流畅,图案精美,充满了立体感和层次感。

如今,漆线雕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示着厦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厦门的闽南童谣也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闽南童谣是闽南地区儿童传唱的歌谣,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游戏、劳动等方面。

它的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

通过闽南童谣,孩子们不仅能获得快乐,还能了解到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再者,厦门的高甲戏也颇具特色。

高甲戏以丑角表演最为突出,演员们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演绎出各种生动有趣的角色。

厦门的风土人情

厦门的风土人情

厦门的风土人情
厦门是福建省的一个城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厦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1. 海洋文化:由于厦门位于沿海地区,海洋文化在这里非常重要。

厦门的人们热爱海洋,很多人从事渔业和航海行业。

海鲜是厦门的特色美食之一,特别是海鲜火锅、海鲜粥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食客。

2. 温馨友好:厦门人以温馨友好而著名。

他们通常非常热情好客,对待客人非常周到。

当你来到厦门,你会感受到他们对外来人的友善态度。

3. 建筑风格:厦门在清朝时期成为一个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

厦门的寺庙、别墅和公园建筑风格多为西洋建筑,保留了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元素,给人一种异国情调的感觉。

4. 笃信佛教:厦门有许多佛教寺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普陀寺。

很多厦门人笃信佛教,每天会去寺庙祈福、烧香。

佛教文化是厦门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的灵魂。

5. 悠闲生活方式:厦门人有着悠闲宽松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在海边漫步、晒太阳,享受自然的美景。

厦门的公园和植物园等休闲场所也是人们放松的好去处。

厦门的风土人情独特而迷人,这些风俗习惯和文化元素都为这
座城市增添了许多魅力。

无论是欣赏海景、品尝美食还是探索城市的历史,厦门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龙船文化:龙船是厦门传统的民间船只,具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龙船文化包括龙船制作、龙船比赛、龙船节等活动,是厦门市民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2. 南音文化:南音是厦门地区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具有
独特的音调和演唱方式。

南音文化包括南音曲目的传承和
演唱技艺的传统传承,以及南音表演的舞台艺术等方面。

3. 闽南木雕:闽南木雕是厦门地区传统的工艺品制作技艺,以其精湛的雕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闽南木雕
包括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以及木雕作品的展示和推广
等方面。

4. 厦门戏曲:厦门戏曲是厦门地区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
包括闽南梨园戏和闽南本地戏等。

厦门戏曲包括戏曲剧目
的传承和演出,以及戏曲表演技艺的传统传承等方面。

5. 厦门海洋文化:厦门地处海滨,海洋文化在这里有着重
要的地位。

厦门海洋文化包括渔民文化、海洋生态文化、
海洋历史文化等方面,涵盖了渔民生活方式、海洋资源保
护和海洋历史遗迹等内容。

以上是厦门市的一些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
在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厦门市民和游客
了解和体验厦门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厦门的工艺文化有哪些

厦门的工艺文化有哪些

厦门的工艺文化有哪些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工艺文化。

这些工艺文化既是厦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漆线雕,这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

漆线雕以精细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为特点,其制作过程极为复杂。

工匠们需先将柔软的漆线盘绕在胎膜上,勾勒出各种图案和形象,然后再敷上金箔或彩漆,使之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

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到吉祥如意的花鸟鱼虫,漆线雕的题材丰富多样,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厦门珠绣,同样令人赞叹不已。

珠绣起源于唐朝,在厦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它以珍珠、玻璃珠、宝石珠等为材料,通过巧妙的针法将珠子绣在织物上,形成精美的图案。

珠绣的作品常常用于装饰衣物、鞋面、钱包等,其色彩鲜艳、光泽夺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且,珠绣工艺不仅注重图案的美观,更讲究针法的细腻和均匀,需要绣工具备极高的耐心和技巧。

厦门的影雕技艺也是一绝。

影雕是在磨光的石材表面,用特制的合金钢针,依照图像的轮廓和明暗关系,进行打点凿刻,从而形成逼真的影像效果。

一幅优秀的影雕作品,不仅要求工匠对画面有精准的把握,还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耐力,因为整个制作过程全凭手工完成,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

影雕作品常被用于装饰墙壁、桌面等,成为家居和公共场所的一道亮丽风景。

厦门的木雕工艺历史悠久。

厦门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工匠们善于利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和形态,巧妙地进行构思和创作。

无论是人物雕像、动物造型还是山水景观,都能在木雕作品中展现得栩栩如生。

在雕刻过程中,工匠们运用各种刀具和技巧,精雕细琢,使作品的细节之处尽显精致。

厦门的剪纸艺术同样别具一格。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厦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剪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图案。

从传统的吉祥图案到现代的创意设计,厦门剪纸不断创新发展,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融入了时代的特色。

厦门最值得一游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厦门最值得一游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厦门最值得一游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厦门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厦门最值得一游的文化遗产。

鼓浪屿,无疑是厦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岛,有着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

从欧式的洋楼到闽南传统的红砖厝,从殖民时期的领事馆到富商巨贾的别墅,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故事。

漫步在鼓浪屿的小巷,你会被那些精美的建筑细节所吸引,雕花的栏杆、复古的门窗、华丽的拱券,无不展现着建筑艺术的魅力。

岛上的菽庄花园,巧妙地将海景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八卦楼,那独特的红色圆顶,更是成为了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研究近现代建筑风格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普陀寺,坐落在五老峰下,是厦门著名的佛教圣地。

寺内建筑宏伟壮观,飞檐斗拱,庄严肃穆。

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等殿宇依次排列,气势恢宏。

寺内保存着众多的佛教文物和经典,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南普陀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与寺内的宁静氛围相得益彰。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心灵也能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胡里山炮台,是厦门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这座炮台始建于清朝,曾经在抵御外敌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炮台上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火炮,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站在炮台上,眺望大海,眼前浮现出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让人不禁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肃然起敬。

胡里山炮台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集美鳌园,是陈嘉庚先生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

园内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闽南地方特色,亭台楼阁、水榭回廊,错落有致。

集美鳌园的石雕艺术堪称一绝,一幅幅精美的石雕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湛技艺。

家乡的文化福建厦门

家乡的文化福建厦门

家乡的文化福建厦门福建厦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它融合了传统文化、海洋文化和现代化文化的特点。

作为我的家乡,福建厦门的文化传统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家乡文化。

一、丰富的传统文化福建厦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是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闽南文化以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

闽南文化是福建厦门的瑰宝之一,它包括了丰富的语言、服饰、建筑和饮食等方面。

福建厦门的闽南语是一种独特的方言,被广大市民所使用。

同样,闽南服饰也是福建厦门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给人以美丽的视觉享受。

除此之外,福建厦门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鼓浪屿上的欧洲风情建筑和厦门大学的白塔等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这些建筑代表了福建厦门的历史和文化,是人们对这个城市的美好回忆。

二、富饶的海洋文化福建厦门的海洋文化是福建省乃至中国重要的一部分。

厦门是一个海滨城市,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文化成就了福建厦门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特色。

厦门的海洋文化不仅体现在厦门人对海洋资源的热爱和利用上,还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海洋活动和庆典上。

例如,每年的厦门国际海洋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海洋表演、娱乐等。

此外,厦门还拥有众多的海洋博物馆和科研机构,这些机构致力于保护和研究海洋生物和环境。

通过这些机构的努力,福建厦门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研中心。

三、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福建厦门逐渐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相碰撞,相互融合。

福建厦门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而令人瞩目。

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福建厦门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购物中心和交通设施。

然而,这并没有削弱福建厦门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反,现代化的设施和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和谐共存,这种融合也成为了福建厦门独特的城市魅力。

厦门潮汕文化有哪些特色值得一探

厦门潮汕文化有哪些特色值得一探

厦门潮汕文化有哪些特色值得一探厦门和潮汕地区都有着独特且丰富的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

以下就为您详细介绍厦门潮汕文化的特色之处。

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融合了海洋文化、闽南文化以及多元的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厦门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鼓浪屿上的各国建筑风格各异,有欧式的、南洋的、中式的,它们相互辉映,展现出了历史的沉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那些古老的红砖厝,燕尾屋脊高高翘起,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装饰着房屋的各个角落,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

厦门的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

沙茶面是厦门的招牌美食之一,浓郁的沙茶酱搭配着各种鲜美的食材,如虾仁、猪肝、豆腐等,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南洋风味。

土笋冻则是一道特色小吃,由土笋加工而成,口感 Q 弹,配上特制的酱料,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还有花生汤、烧肉粽等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厦门的民俗文化同样精彩纷呈。

闽南的歌仔戏,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讲述着民间的故事和传说。

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中秋等,街头巷尾都会有热闹的庆祝活动,舞龙舞狮、花灯巡游,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氛围。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潮汕的功夫茶文化堪称一绝。

潮汕人对茶的热爱深入骨髓,家家户户都备有精致的茶具。

在闲暇时光,泡上一壶功夫茶,细细品味,是潮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功夫茶的冲泡过程十分讲究,需要经过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等多道工序,方能泡出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潮汕的美食更是闻名遐迩。

潮汕牛肉火锅以其新鲜的牛肉和独特的涮煮方式备受食客喜爱。

潮汕人对牛肉的各个部位了如指掌,将其细分后,采用不同的涮煮时间,以保证每一口牛肉都鲜嫩多汁。

此外,潮汕的粿品也是种类繁多,红桃粿、鼠壳粿、菜头粿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造型美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潮汕的传统建筑也极具特色。

潮汕古民居以“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格局为代表,注重风水和对称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厦门:今天,厦门被认为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空气很干净,人民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

它有大片的绿地,休闲海岸线已开发,不仅仅有沙滩娱乐,还有很长一段的慢跑路径,这在中国城市很少见。

背景资料: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是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和地方立法权。

全市常住人口243万,其中户籍人口167万。

陆地面积156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辖六个行政区。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87亿元,财政收入348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达7528美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643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今年再次以总分第一名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

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境外资本投资的重要聚集地,国际友好交往的重要窗口和社会和谐的温馨城市。

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文化一脉相承,方言、习俗、宗教信仰相同,现有近十万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已经成为两岸经贸、旅游、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重要前沿平台。

厦门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海沧、集美、杏林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截止2008年9月,全市共引进台资项目3288 个(含第三地),合同利用台资89.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61.6亿美元。

厦门是两岸经贸交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台湾已成为厦门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六大出口市场。

厦门是台胞入出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从厦门口岸进出的台胞累计达600多万人次,从厦门到金门的“小三通”航线因航程短、价格低、通关便捷,已成为台胞往返两岸的“黄金通道”。

随着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厦门成为大陆首批开放周末包机直航的五个城市之一,大陆居民经“小三通”赴台旅游的重要中转口岸。

厦门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努力建设“科技之城”、“教育之城”和“文化之城”,着力扶持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目前在印刷、传媒、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动漫、网络游戏等现代文化产业方面也显现出强劲的势头。

2007年厦门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48%,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厦门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厦门与台湾具有特殊的人文、历史渊源关系,两地之间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交流活动持续开展、精彩纷呈,先后举办了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情”青少年雕塑展、海峡两岸信息化论坛、海峡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高校赛艇挑战赛等活动,厦门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交往最热络、最活跃的地区。

思考:如果从厦门的背景(海峡两岸汇集地)和它的生活地理优势“适宜居住”出发,可将酒店主题框架在“家”的氛围下:“荣归,这里就是您的家,温馨伴随您左右……”厦门的历史:厦门市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现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

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

元属泉州路。

明属泉州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

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

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

1978年9月设杏林区。

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

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

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

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

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

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

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

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

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

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

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厦门经济发展一角:厦门:朝着会展名城冲刺!投洽会至今有15年的历史,厦门会展业就随之发展了15年。

这15年里,投洽会举办的地址从富山展览城,迁移到了大型现代化展览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配套会议中心、酒店、餐饮、贸易、仓储、广告等,带动了一个商圈的兴起,如今,这里已经是厦门地价最贵的路段之一。

巨大的客流,蕴含着巨大商机。

于是,厦门大大小小的会展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如今,厦门作为会展城市已经位居沿海二线城市前列;现在,她正朝着会展名城的目标向前冲刺!会展中心展厅今年再增6万平米“有了投洽会,才有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负责第一届投洽会组织协调的郑智如此说道。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伊始,富山还是一片荒滩,那时市政府就建造了2万多平方米的富山展览城。

“这在当时是一种超前意识。

”郑智肯定地说,因为那时在厦门举行的大型展会寥寥无几,大多数时间这座展览城显得很空旷。

到了1997年,首届投洽会在富山展览城举办的时候,1200多个展位、6200多名海外客商云集在这里,展览城突然就显得狭小了。

到1998年,厦门市政府再次发挥超前意识,在海边填海造地,投资近12亿元建造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2000年9月,会展中心首期工程建成投用,成为当时国内占地面积最大、展厅层高最高、单体体量最大的展馆。

“当时我第一次走进新展馆布展时,听到很多人在议论,说展厅建这么大太浪费了。

”郑智回忆说,但是,投洽会每年的展商数量都在迅速增加,嫌新展厅“太大”的话音还在耳边,展馆再次变得拥挤起来。

于是,二三期工程接连上马,预计到今年投洽会,会展中心展厅面积又增加6万平方米,三期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亚洲单体第二、世界单体第三大会展中心。

姓“会展”的公司厦门有240多家厦门契合展览公司的老总刘宏说:“我们的公司是为投洽会而生,因投洽会而活,也因投洽会而发展壮大的。

这也是厦门众多展览企业的心声。

”15年前,厦门没几家像样的展览公司,所以投洽会开办之后的头几年,承办商绝大多数都是外地展商。

“无论是设计方案还是布展水平,本土展览公司都还不成气候。

”于是,刘宏等一批人开始将眼光放在投洽会上,并投身会展行业。

从1998年开始,会展业开始作为厦门的新经济增长点被培育。

但发展的道路是艰辛的。

“那时厦门会展业还很不发达,我想布展,电视墙要去广州租,喷绘广告业要在广州喷绘。

”刘宏回忆说,由于缺乏配套产业,他们的成本特别高。

“我们当时大部分企业一年唯一的生意就是投洽会。

可以说,投洽会养活了厦门这一批为它而生的企业,也带领他们熬过了最初艰难的创业期。

”刘宏回忆说。

如今,投洽会已将厦门会展业“抚养成人”,厦门作为会展城市已位居沿海二线城市前列。

到了去年,厦门名称中有“会展”的公司有240多家,经营范围包含“会展”的则已经有1000多家,其中有能力承接国际型展会的公司就有15家左右。

高星级酒店数量15年增加十倍多“做酒店这一行的,最喜欢的就是每年的投洽会。

”老杨在厦门酒店业已经摸爬滚打十几年,他见证了投洽会为厦门酒店业带来的巨变。

每年投洽会前一两个月,各酒店就会开始积极准备,安全、卫生、应急预案都要安排妥当。

“因为投洽会那几天的业务量,每年都要占到9月份总量的一半以上。

”老杨说,投洽会期间连四星级酒店都客满,更别说会展、温德姆、亚洲海湾等比邻会展中心的高星级酒店了。

而在1997年首届投洽会时,厦门还没有五星级酒店。

一直到当年的12月,厦门悦华酒店晋升五星,才实现了五星级饭店“零的突破”。

“每当有大型展会的时候,安排入住就成了问题,有时还会为了没房间而得罪人。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

不久,一大批酒店随着投洽会每年不断增加的客流而纷纷拔地而起。

到了今年5月,厦门四星以上饭店已达到34家,三星26家。

十五年来,高星级酒店数量增长10倍以上。

投洽会及由此陆续落户厦门的展会、会议也为厦门酒店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例如,厦门一家国际大酒店,2009年总营业额约1.01亿,70%来自会议接待。

轨迹展位:第一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共设立1200多个展位;到了第十五届,共设置3200个国际标准展位。

展馆面积:首届投洽会在富山展览城举办时,面积约2万平方米;2000年,国际会展中心首期工程投入使用,展厅总面积3.3万平方米;二期建成后,会展中心展厅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三期建成后,展厅面积将再次扩大9万多平方米。

五星酒店:1997年底,厦门五星级酒店只有一家;到了2011年初,厦门五星级酒店已经有12家。

会议场数:2009年共举办各种外来会议活动1323场,参会人数达32.5万人次;2010年共举办各类外来会议1369场,参会人数达38.8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