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

合集下载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满足能源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

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分布式能源系统简介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将多种能源资源与能源转换设施集成在一个系统中,通过本地能源产生、转换和利用,提供可靠、高效和环保的能源供应。

分布式能源系统由多个能源源头、分布式能源转换设施和能源利用设施组成,能够满足局部区域的能源需求。

1.1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分布式能源系统相比传统能源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灵活性: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和需求特点进行灵活的布局和配置。

- 高效性: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本地能源产生和转换,减少了能源的输送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可持续性: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能源资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 低碳排放:分布式能源系统减少了能源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领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居民住宅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住宅区提供电力、热能和冷能,满足居民的能源需求。

- 商业综合体: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商业综合体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商业运营的正常进行。

- 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电力、热能和冷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

- 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热能和冷能,改善农村能源供应状况。

- 岛屿和偏远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为岛屿和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减少对外界能源来源的依赖。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能源资源的分布和能源需求的特点,确定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结构、配置和运行策略,以实现高效、可靠和经济的能源供应。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系统的构造与优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因高成本、低效率等缺陷逐渐暴露,而分布式能源系统(DES,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凭借其高灵活性、低成本、高效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研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构造原理、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特点,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概述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以多种不同能源方式为补充和协作,采用分布式管理方式,将能源供应、转换、储存和利用等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效、灵活的能源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分散的能源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一)构造原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构造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多样性原则:系统应采用多种不同的能源方式,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以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高效性原则:系统应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管理策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3. 灵活性原则:系统应具备高度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二)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能源供应部分:包括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

2. 能源转换部分:包括电力转换、热力转换等。

3. 能源储存部分:包括电池储能、热储能等。

4. 管理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包括监控、调度和优化等。

四、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方法(一)物理模型建模物理模型建模主要是通过构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描述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特点。

这种建模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二)数学模型建模数学模型建模则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方程或算法,描述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这种建模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

(三)混合建模方法混合建模方法则是结合物理模型建模和数学模型建模的优点,综合运用两种建模方法,以更全面地描述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特点。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1. 引言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将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通过分散的、独立的小型能源系统进行收集、转换和利用的一种能源系统。

与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

2. 独立性和可靠性分布式能源系统允许个人和机构独立地生成、使用和储存能源,不依赖于传统的公共电力网。

这使得用户在面临公共电力网故障或停电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电力。

此外,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基于分散的小型能源系统构建的,这种系统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即使某个系统故障,其他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3. 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相比之下,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并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而可再生能源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环境更加友好。

4. 能源效率和节约成本分布式能源系统通常采用近距离输电方式,减少了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同时,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可以利用机会捕捉到传统集中供电系统无法利用的废热等副产品。

这种废热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源效率,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此外,由于用户可以直接生成自己所需的电力,无需向公共电力公司购买电力,在长期运行中也可以实现节约成本。

5. 网络安全和抗灾性传统的集中供电系统通常存在着网络安全的隐患,一旦遭受黑客攻击或其他恶意行为,则可能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瘫痪。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于其分散性和独立性,使得单个节点遭受攻击或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种抗灾性使得分布式能源系统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网络威胁时更为可靠。

6. 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吸引投资者进入地区,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减少了对传统集中供电公司的依赖,降低了用户用电成本,增加了人们对清洁环保电力的认知和使用意愿,从而带来了良好社会效益。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与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电网的构建已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实现能源的协调利用。

本文将结合建模与优化的角度,探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相关问题。

一、分布式能源系统概述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简称DES)是指将多个小型的能源装置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提供可持续能源的系统。

在传统的集中式电网中,能源主要依靠大型发电厂输送至用户,存在能源传输损耗大、单一供能方式等问题。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将能源装置安装在用户侧或局部区域,实现近距离供能,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可靠性。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合理模型是实现系统优化的重要前提。

建模的核心是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抽象,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优化。

1. 能源装置建模能源装置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能源装置的输出特性、发电效率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等。

可以使用数学方程或者仿真软件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装置进行建模,得到其效能和输出功率的函数关系。

2. 能源存储设备建模能源的稳定供应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大挑战,而能源存储设备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能源存储设备的建模需要考虑到储能效率、充放电速度和容量等指标,并将其与能源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匹配,以实现能源的平衡和调度。

3. 能源互联网建模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特点之一是能源的互联互通。

建模能源互联网需要考虑到能源的传输、转换和分配等过程,并分析不同节点之间的能量流动和能源交换的效率。

通过建立能源互联网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能源的协同和共享。

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调度,将能源的供需平衡和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化。

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一、引言分布式能源是指通过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将能源资源分散地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或建筑物中,利用当地的能源资源满足能源需求。

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可以降低对传输线路的依赖,同时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二、分布式能源技术1. 太阳能太阳能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之一。

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电使用。

分布式太阳能系统可以安装在房屋屋顶、停车棚等地方,发电功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2. 风能风能是另一种常见的分布式能源技术。

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到当地的用电网上。

风能资源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尤其是在近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可以根据当地风速情况选址安装风力发电机组。

分布式风能系统的安装也可以考虑在建筑物的屋顶、高处山丘等地。

3.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通过利用生物质燃料(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进行燃烧或发酵,产生热能或发电。

分布式生物质能系统可以将生物质燃料在当地进行生产和利用,减少对能源的长距离运输,降低运输损耗和环境影响。

4. 水能水能是一种常见的分布式能源技术,通过利用水流或水位差来驱动水轮机发电。

分布式水能系统可以建设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利用自然水能资源进行发电。

此外,分布式水能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能源技术结合,如与太阳能光伏板结合建设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

三、分布式能源的优势1. 能源供给可靠性分布式能源系统将能源资源分散地分布在各个地区或建筑物中,减少了对传输线路和中心能源供应系统的依赖。

即使某个区域或建筑物的能源系统出现故障,其他区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仍然可以继续供应能源,提高了能源供给的可靠性。

2. 能源损耗减少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需要将能源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这个过程中会有能源的损耗。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更接近用户,能够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范文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范文

《分布式能源系统构造及建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分布式能源系统(DES)作为解决传统集中式能源供应问题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分布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在靠近用户端进行能源的生成和供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低排放的显著特点。

本文将深入研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构造原理、组成要素及建模方法,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构造原理1.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基本构成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由分布式能源设备、能量转换装置、储能设备、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分布式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用于产生绿色清洁的能源;能量转换装置如内燃机等,用于将不同形式能量转换成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形式;储能设备则包括蓄电池、飞轮等,用以平衡不同时段的能量供需关系;控制系统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负责调度各设备运行。

2.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分布式能源系统具备灵活性高、分散性强、与电网互联互济等优势。

它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灵活调整运行模式,同时,通过分散式运行降低对单一电源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与智能电网的连接,使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在供需关系紧张时提供应急电力支持。

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研究1. 建模方法的选取与确定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建模、数学建模和仿真建模等。

物理建模侧重于描述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数学建模则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或模型来描述系统的运行规律;仿真建模则通过模拟实际系统运行过程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模型构建的步骤与过程(1)明确建模目的:首先需要明确建模的目的和需求,确定模型需要描述的系统特性和运行规律。

(2)收集数据:收集与模型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用户的用能习惯等。

(3)选择建模方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分布式能源系统介绍

分布式能源系统介绍

分布式能源系统介绍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能够在小范围内产生、转换、存储、分配和管理能源的系统。

它利用分散的能源资源,将能源产生和消耗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首先是能源产生。

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利用多种能源资源进行能源产生,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这些能源资源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无需传输电能,不仅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是能源转换。

分布式能源系统将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能源需求。

例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生物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等。

能源转换可以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利用,增加能源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第三是能源储存。

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能源储存技术将多余的能源存储起来,以便在需要时使用。

能源储存可以解决能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例如,利用电池技术可以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是能源分配。

分布式能源系统将产生的能源分配给需要的地方,并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能源分配可以通过能源网络、智能电网和能源交易市场等方式进行。

例如,利用微网技术可以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分配给附近的用户,从而实现电能的局部供应和需求平衡。

最后是能源管理。

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能源管理技术对能源进行监测、控制和优化,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能源的浪费。

能源管理可以通过智能电表、能源监测系统和能源管理软件等进行。

例如,利用智能电表可以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总之,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灵活、可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能源系统。

它能够利用分散的能源资源,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能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
图4-2 电价对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4.分布式能源影响经济性的因素
供能价格因素
提高冷、热价也会增加系统投资收益,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发电效率越高的 系统,其年收入中的供电收入所占的比例也越大。 图 4-3 为典型情况下热价对不同系统投资 回收期的影响,由于内燃机的联供供热量 小于微燃机的,因此,热价对其的影响也 小,当热价从20元/ GJ 增加到45元/ GJ时, 内燃机投资回收期从17.23 a降到9.05a , 微 燃 机 的 投 资 回 收 期 则 从 19.71a 降 到 8.87a ,下降幅度大于内燃机,这是由于 微燃机联供供热量较大,热价提高,有利 于供热收入的增加,同时小燃机的投资回 收期也下降。
目录
1 2 3 4 5
主要内容
分布式能源系统简介
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与挑战 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 分布式能源影响经济性的因素 分布式能源系统案例分享
3.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
系统形式
采用燃气轮机,为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和烟气中的含氧量,宜采用:
1)燃气轮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
2)燃气轮机+余热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 3)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汽水换热装
蓄冷设备 蓄热设备
辅助设备
燃气锅炉 电制冷机
热泵
1. 分布式能源系统简介
三联供运行模式 以需定热
以热定电 全自动管理系统 余电制热 满足自用 能量无外输 动态平衡 不向外供
探索最合理的能源综合平衡模式,符合国内大部分应用条件
目录
1 2 3 4 5
主要内容
分布式能源系统简介
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与挑战 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 分布式能源影响经济性的因素 分布式能源系统案例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中国回收利用废弃甲烷气体
可形成7,521万kW发电容量,10,744万kW供热容量
主要可燃性 气体
单位 焦化煤气 煤层气 矿井瓦斯
沼气 石油伴生气
合计
总量
亿M3 800 200 100 400 100
平均热值
折天然 气量
发电量
可形成发 电装机容量
可形成供 热装机容量
大卡/ M3
亿M3
亿kWh
万kW
分布式能源冷热电
传统燃机
先进燃机
蒸汽离心制冷 蒸汽离心制冷
1
1
32%
38%
0.32
0.38
0%
0%
0.32
0.38
5
5
1.60
1.90
53%
47%
0.53
0.47
离心式
离心式
1.75
1.75
0.93
0.82
2.53
2.72
253%
272% 27
分布式能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传统方式
优化方式




系 主统 供 电 系 统
1996年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首次出版了一部《分布式发电 (Distributed Generation)》,其中一篇文章指出:由于放松管 制,给电力工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分析家预测到2002年,在新增 的电力供应中,分布式发电可能将占据支配地位。
尽管这一预言未能在全世界得到印证,但是在那些已经或正在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国家,例如:丹麦、芬兰和意大利,已经不再建设大型发 电设施。
小型水轮机 热烟气轮机 斯特林发动机 燃料电池 温差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 太阳光伏电池 太阳热发电 ··· ··· ··· ···
30
5
美国能源部典型分布式能源系统连接
Power
generating
equipments发电设备
Exhaust heat recovery equipment余热 回收设备
甲烷减排量 700
1417.5 218.75
1260 708.75 4,305
丹麦的经验值得借鉴
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作为 一个高寒地区国家,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而 一次能源消耗仅仅3.4吨,为美国的38.8%
丹麦全国没有一个发电厂不供热,没有一个工 业供热锅炉房不发电,热电联产成为能源系统 的核心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超过60%
5
1994年上海的积极尝试——爱能岛
实际上,在上海的积极尝试和研究可以进一步追溯到1994年,以原机 械工业部上海发电设备成套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经委副总工程师赵之 一为核心的多位专家就致力于将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引入城市的建筑
他们给这一技术一个中国特色的命名——“爱能岛(Island of Energy)”
Han, Xiaoping CIO
1
2
一个没有统一的称呼的新能源系统
欧洲和世界分布式能源联盟--- Decentralized Energy Systems 美国---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或者Distributed Generators
3
1996年首次在世界上被正式提出
分布式能源采用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尽力减少污染排放,并使排放分散化, 易于周边植被的吸收。同时,分布式能源利用其排放量小,排放密度低的优 势,可以实现排放资源化再利用,例如提供植物大棚的气体肥料。
分布式能源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网络化控制和远程遥控技 术,可实现现场无人职守。同时,也依靠于能源服务公司体系的社会化能源技 术服务体系,实现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业化运作,以保障各能源系统 的安全可靠运行。
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也表示除非特殊需要,原则上不必再建设大型 发电设施。
4
1998年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正式引入中国
1998年中国电力部国际合作司谢绍雄司长第一次将国际上“分布式”的 电力供应的完整理念引入中国
1999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振铭教授接受国家 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委托,在组织起草《关于发展热电联产 的规定》,及:急计基础[2000] 1268号文件中,打破各种阻力,一 再坚持将这一理念列入到国家“积极支持”的范围
适应分布式作战的美军斯瑞克旅的 斯瑞克模块化装甲车
能源工业面临的问题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如何扩大“自组织”范围 如何建立市场交易机制
•提高能源综合转换效率 •扩大能源梯级利用范围 •减少中间输送环节损失 •实现能源按需精确供应
13
14
世界发电设施装机规模的趋势
中关村商城项目将使用2套人马座50燃气轮机
37
38
分布式能源——动力发电系统 燃气内燃机
•点火式、压爆式、对置活塞式 •高速机、中速机和低速机组 •技术成熟 •发电效率高达 •设备造价低 •可选择的容量机组范围大 •适应环境要求低 •使用各种用户
过去20年,GDP实现翻一番,一次能源消耗没 有增加,二次能源供应大幅度增加,污染排放 降低20%
23
24
4
丹麦 Ringkøbing 热电站
安装1 台瓦锡兰( Wärtsilä) 20V34SG燃气内燃机组 发电:8 MWe (43.77%) 供热:9.6 MWth(52.53%) 燃料消耗18.3MW
项目 发电量 发电煤耗 发电供热效率
煤耗
单位 亿kWh g/kWh
亿吨
电力 3760 351 35% 1.32
供热 5372 205 60% 1.10
22
减排二氧化碳减排10.55亿吨,可销售近150亿欧元
主要可燃性气体 焦化煤气 煤层气 矿井瓦斯 沼气
石油伴生气 总量
甲烷含量平均值 25% 90% 50% 60% 90%
织的核心要素
苏格兰出生的英国工程热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信息的流入可能使一个 开放系统出现熵的减少,因为分子在接受信息之后存在着某种自组织能力, 能够实现局部的、阶段性的负熵,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妖”。所谓“妖”就 是某种具有智能化的因素
12
2
分布式成为信息时代的趋势
技术发展方向——信息化、小型化、智能化 信息技术的指向——互联网 军事发展的新理念——分布式作战 污水处理——分布式处理 电网安全——分布式电网 钢铁工业——分散化钢材生产 燃气工业——分散化供气体系 供热系统——分散化蓄能和分布式热网
10
信息时代的新法则
沟通的革命----以需定产 整合的力量----多行业、多产品取长补短的优化 用户的主权----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选择 文明的理念----可持续发展 全新的法则----效益规模
效益规模——需求、资源、环境、资金效益最优化确定规模
11
为什么是分布式能源系统?
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火(驾驭能源) 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座标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能源的过程 熵定律成为人类新的世界观 信息时代的能源座标是什么? 关于“麦科斯韦妖”和“自组织”因素 完善自组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建立自组
1999年,他们又进一步建议将多元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整合联网,组 建“爱能列岛(Islands of Energy)”
6
1
中国分布式能源总量接近1亿千瓦
什么是分布式能源系统?
5000万kW燃煤热电联产 4000万kW小型水电(50MW以下) 近1000万kW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电站
2. 节约能源——降低终端能耗,降低能流需求密度 3. 资源综合利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资源和能量 4. 发展核能——在控制排放条的件下,保持能源供应的“能流强度”,
“先核后绿”是各工业化国家的规律 5. 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经济可承受的条件下,积极实现“无碳增
长”,重点是大陆架海域的海上风电
中国能源的新目标
17
18
3
世界能源消费年增长
百万吨油当量/年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1980
1984
世界(不包括中国) 中国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19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1.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 能源梯级利用,在目前能源利用效率33%的基础上,提高到65%
分布式能源——分布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 源设施。在需求和资源现场根据用户对各种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温度对口梯 级供能,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的最优化。
分布式能源是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确定机组配置和容量规模的系 统,追求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满足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对资源配置 进行供需优化整合,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组合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
能源新浪潮
提要
分布式能源系统
Decentralized Energy Systems
1. 分布式能源概念的由来 2. 什么是分布式能源系统 3. 为什么是分布式能源系统 4. 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什么 5. 分布式能源系统如何组成 6. 谁来实施分布式能源系统 7. 分布式能源的政策环境
中国能源网 信息总监 韩晓平
万kW
4000
400
1367
2735
3907
9000
225
769
1538
2198
5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2.5
214
427
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