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
30瓦电子管5.1声道功放制作

30瓦电子管5.1声道功放制作一提起5.1 声道,很多朋友都会联想起家庭影剧院,其实,这是个误解。
不论是两个声道的立体声,还是多声道的 5.1、7.1 声道,都是从单声道发展而来的,家庭影剧院的多声道,同样也是如此,5.1 的出现,最早还是因为人们想用两个音箱,达到“炸弹在背后爆炸”“飞机在头顶盘旋”的感觉,也因此发展了环绕声(SRS)、重低音的音频信号处理技术。
笔者曾经在双声道胆功放电路中,采取过“分信号交叉处理”(就是将左(或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取出一部分,通过电容耦合到右(左)声道进行放大),通过调整耦合电容的大小,获得过“SRS”的感觉。
上了 50 岁年纪的胆机爱好者一定还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听惯了一个音箱放音的人们,为了获取好的听感,采取过功放分级、分频电路、大小扬声器搭配、音箱分频、高低音调提升等等措施,还费劲心思的在箱子上大做文章,什么迷宫式、多级反射式,甚至于箱子的材质也很讲究,有木材、塑料、水泥混凝土、石头、玻璃钢等等,还有障板、全频等等。
当然,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对于改善人的听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不少烧友还在坚持玩。
但,真正能够满足人们愿望的,还是继模拟 5.1 声道之后的数字解码技术。
对数字解码技术,笔者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
只是知道,数字解码技术采用电子管电路(以下简称'胆机’)实现实在是极其麻烦!而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以下简称'石机’)却是小菜一碟!数字音频解码设备的价位,从初期的千元级别,现在已经降到几百元甚至于数十元即可购得。
胆机和石机,从听音角度看,各有其长短,喜爱玩胆机的朋友,何不来个胆石混合?不需要再纠结胆解码的问题了。
好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还是书归正传。
这台石解码的30 瓦电子管5.1 声道功放,是在本人尝试过6*1瓦的电子管5.1 声道的美声之后,再一次的实验。
本机机架由铝、木混合,手工加工,见图 1---图 3。
机器由 6 个声道(3 个相同的双声道独立功放)组成,每个声道设计输出功率为5 瓦左右,总输出功率为30 瓦。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电子报/2013年/7月/14日/第015版音响技术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江苏陈洪伟胆机是音响放大器中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放大器所能轻易替代。
对于刚刚接触电子管放大器的爱好者来说,选择简洁、优秀的单端甲类电路为首选。
单端甲类电子管功放具有音色圆润、甜美,制作成功率高的特点。
本文介绍的线路采用524P整流,6N1前级输入,6P3P功率放大,采用标准接法。
6P3P为入门级产品,品质相当出众,低廉的价格使制作成本较低。
只要设计合理,精心制作,也能将6P3P玩到发烧境界。
更重要的是,本线路让那些刚刚喜欢上电子管功放的初级发烧友,通过尝试逐步熟悉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
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相连。
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
6P3P栅-负压19V,屏极电压300V,屏级电流60mA。
输出功率约7.5W,能够满足一般家居环境放音要求。
电源电路采用传统的电子管整流,CLC型滤波器,使整机音色达到和谐与平衡。
电子管整流在开机时的预热过程具有保护功率电子管的作用,这一点在使用天价电子管时显得尤为重要。
CLC型滤波方式滤波效果好,电源内阻低,对降低噪音,提高整机动态有极大的益处。
输出变压器是电子管功放电路的重要部件,如果自制条件不具备,可以构买成品。
本机所用输出变压器铁芯为32mmx65mm,初极3300圈,分两层。
线径为Φ0.82mm;次级共172圈,分三层,所用线径为Φ0.82mm。
硅钢片空气隙0.08mm,工作电流70mA、功率10W。
二、装配本机线路简洁,所用元件较少,可采用搭棚焊接,制作调试简单,成功率高。
制作时可以三焊接电源与灯丝供电部分,电源正常之后再焊接放大电路,要注意的是,电源空载时,电压稍高,电容耐压一定要满足要求。
6_5W_2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制作

615W @2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戴洪志本刊制作栏目是为焊机的朋友保留一个交流的园地,过去我们焊机可能是为了省些银子,现在焊机更多地是兴趣、爱好和学习。
说实在话,中国的发烧友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差距,我们常常看我们的邻邦日本的杂志,每月音响制作方面的文章至少有十几篇,而且每篇的制作过程、简单的设计计算、电路图、结构图、实体照片都十分齐全,最后的测试报告、测试曲线都十分专业地提供给读者。
反观我们国内的爱好者,翻开国内的各个音响杂志,一个月内能发表的文章廖廖无几,而且错误百出。
为何如此?心态的浮躁,这不仅仅是发烧友的问题,厂家、经营者何况不是如此。
因此包括我们媒体在内都应该反思一下,脚踏实地地为我们国家的音响事业的进步做一点踏实的工作。
本文制作资料比较详尽,推荐给大家,电子管机玩起来别有一些情趣。
实际上做电子管机比做晶体管容易出好声,发烧友不妨一试。
)))编者 听惯了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放大器的朋友,如果听一听电子管放大器放出的乐声,就会觉得音乐感更好,音色更优美、甜润一些(当然,顶级的晶体管机和电子管机的音色是不易分出差别的),特别是以数码音源为主的放音系统,如果功放用电子管机,重播效果将另是一番天地。
一部好一点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价格不菲,要比同档次的晶体管机贵得多。
由于电子管机要比晶体管机简单,有焊晶体管放大器的经验者,焊电子管机也没什么问题。
笔者焊了几部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后,便搜集各种优秀线路,焊了一部电子管后级功率放大器,效果不错,信噪比也很高,别看615瓦@2的输出功率,在20m 2以下的房间听古典音乐、室内乐、人声,都十分舒适。
下面将该机的制作介绍给各位。
线 路每声道采用一级A 类电压放大,一级阴极输出器和单端A 类功率输出,电源部分用晶体管整流,电子管灯丝用交流供电,电压放大级采用稳压电源,线路结构清晰,力求失真小而效率高,电路框图见图1,线路见图2,主放大部分只画出一个声道。
除电压放大级的稳压供电部分不同之外,其他线路均为标准线路的接法。
电子管6N1制作小型胆机功放电路

这里介绍一种微型胆机,给小电视或小收音机或小CD做放大,而且电耗小,又有胆机味。
采用6N3做自动平衡倒相放大,6N1做甲乙类功放,可获得不失真功率1W,推动高灵敏度小音箱,有较好的音色,尤其是听人声—女生歌唱,比大胆机更有一番清丽的感觉。
本机的特点是:所有的变压器均采用代替品,不用专门绕制,价格十分低廉。
高压直接采用市电。
重量较轻。
一、变压器的替代品。
1.输入变压器B1为输入隔离变压器,目的是使输入信号与本机电源隔离。
可直接使用微型变压器—铁心外长3.5cm,高3cm,厚2cm的仪表变压器,初级220V,次级36V或12V以上的即可,使用时,以低压端为外信号输入,以高压端接内电路输入端。
2.输出变压器B2为输出变压器,采用的是微型带110V抽头的电源变压器。
次级为双3V。
铁心外长4.5cm,高4cm,厚2cm的小变压器。
购置这种小变压器时,要注意110V抽头与两端的直流电阻要接近。
3V端可接4Ω扬声器,6V端可接8Ω扬声器。
笔者采用6v端接4Ω小音箱一对,串联接法。
3.灯丝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采用10W的220V:7.5V的变压器。
市售小变压器一般没有次级6.3V变压器,有的是6V(空载),7.5(空载)变压器。
若采用6V变压器,接电子管灯丝后,会有0.5V—0.8V的压降,会使电子管阴极加热不足。
采用7.5V的变压器,灯丝电压过高,会降低电子管寿命。
本机采用给变压器初级串联电阻的方式进行降压,这样不仅可以较准确地使次级在负载下输出6.3v,而且会使灯丝具有软启动特性。
二、电路特点倒相采用自动平衡式,不需要调整。
输出管6N1阴极电阻上并联的电容,对高低音特性有影响,可根据音箱特性调整。
整流管前串联的电阻不能取消,以防止电源开通时,瞬间充电电流过大,烧毁整流管或烧保险。
三、电路图四、器件表元件功用R1 音量控制电位器,100K C1 输入耦合电容,0.01μ,100VR2 栅漏电阻500K C2 阴极旁路电容,10μ,25VR3 阴极电阻1K,2w C3 倒相级供电滤波电解电容,10μ,400VR4R5 屏极负载电阻,150K,1w C4C5 功放栅极耦合电容,0.1μ,400VR6 倒相级供电滤波电阻,2k,1w C6 阴极旁路电容,10μ-50μ,25VR7R8 功放栅漏电阻,250k C8 功放屏极防震电容,2000P,600VR9 倒相电阻,100K C7C9 整流滤波电解电容,150μ,400VR10 功放阴极电阻,400Ω,2w C10 电源杂波滤波电容,0.1μ,600VR11 整流滤波电阻,500Ω,8W G1 6N3R13 灯丝变压器压降电阻500Ω,10w Z1 2A1000vR14 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数值根据二极管定。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电子管。
在电子管功放设计中,常用的电子管包括三极管(triode)和双三极管(dual-triode)。
三极管通常被用作电源放大器,而双三极管则用于信号放大。
在这个简易设计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双三极管进行放大。
为了简化电路设计,我们可以选择推挽(push-pull)电路结构。
推挽电路由两个输出级组成,一个管子用于推动音频信号的正半周期,另一个管子则用于推动负半周期。
这样可以减少交叉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的影响,提高音质。
在设计推挽电路时,我们需要在交流耦合(AC-coupling)的输入和输出级之间添加一个输出变压器(output transformer)。
输出变压器用于匹配负载阻抗和提供电压升压。
它还可以帮助控制输出级的相位,并提供一定的反馈。
接下来是电源部分的设计。
在这个简易设计中,我们将使用整流器(rectifier)和滤波器(filter)来提供电源电压。
整流器将交流输入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器则用于去除剩余的纹波(ripple)。
完成上述设计后,我们需要连接并测试电路。
在测试电路之前,确保所有的电子零件都正确连接。
检查焊接是否牢固,电路板是否正确布局。
一旦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可以将音频信号输入电子管功放并连接扬声器。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放大器的性能测试,包括音质、频率响应和失真等。
在测试过程中,您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微调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音质效果。
您可以尝试调整电源电压、功率级的偏置、反馈等参数。
不断调整和测试,直到满意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管功放的设计和制造需要一定的电子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还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您在制作电子管功放之前,多进行学习和练习,确保您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
总而言之,电子管功放是一种独特而受欢迎的音频放大器。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子管、推挽电路结构、输出变压器以及合适的电源设计,我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出一个具有出色音质的电子管功放。
diy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的制作方法

diy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的制作方法
制作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电路图: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图,并确保所有元件都符合规格。
2. 准备元件:根据电路图准备所有需要的元件,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
3.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将所有元件正确地连接在一起,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可靠。
4. 调试:在电路连接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
调试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元件参数或电路结构。
5. 制作外壳:为了保护电路和保证使用安全,需要制作一个合适的外壳。
外壳应该能够密封所有电路,并提供合适的散热空间。
6. 安装元件:将所有电路元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散热良好且易于维护。
7. 连接电源和信号源:为功放提供合适的电源和信号源,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8. 测试:在完成制作后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放正常工作且性能符合预期。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晶体管单端甲类功放需要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理论知识,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由于甲类功放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注意散热和功率匹配等问题。
玩电子管必须掌握的技巧和要领

玩电子管必须掌握的技巧和要领第五节自制功放的性能测试与提高一、输出功率的测试与调整1 输出功率的简易测试法功放机装配调试好以后,总想了解一下本机的输出功率大小。
在无正规测试仪表的情况可借助万用表来进行简单的估测。
图8-20是用万用表估测输出功率的示意图。
将CD、VCD、录音卡座等的音频信号,由新装好的功放机输入端注入,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将万用表拨到交流电压25V或50V档上。
由于所测是交流信号电压,故表笔不分正负。
测量时将两只表笔并联在功放机输出端子上或音箱两端。
此时万用表针在不停地随着音频信号的强弱摆动,记下表针摆动最大时的电压数值。
计算方法如下:额定输出功率 P=V2/Z式中:V为所测得输出电压,Z为负载阻抗值。
在4Ω负载下,如测得的最大交流电压值为10V或12V时,则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分别为:P1=V2/J=102/4=25WP2=V2/J=122/4=36W在8Ω负载下,如测得的最大交流电压值为12V或16V时,则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分别为:P1=V2/Z=122/8=18WP2=V2/Z=162/8=32W因CD、VCD等音乐信号的输出电平,比音频信号发生器连续正弦波信号偏弱。
用万用表测得的数值与交流电压有效值相接近,故可认为其数值为额定输出功率。
如果用峰值功率来衡量时可加大4倍,即额定功率如为30W+30W时,而峰值功率即可达120W+120W。
2 增强输出功率的措施如经上述简单的估测后,功放机的输出电压达不到要求的数值或输出电压较高,但失真与噪声显著偏大,则可进行如下的调试:我们知道,一般声频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有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两个指标。
最大输出功率表明功放的最大负载能力;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表示功放的不失真放大能力。
对于电子管功放,了解最大不失真功率更值得关注;所以在增强输出功率的同时,要照顾到整机失真度指标及其他性能参数。
一味追求加大输出功率并不可取。
在保证失真度不致下降太多的前提下,提高输出功率的方法有以下可考虑的措施:1.减小功率管的阴极电阻的阻值,使输出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可以有一定幅度的增大。
如何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

如何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
在通用底板上先将各种开关、电位器、接线支架、输入与输出接线端子、电子管灯座等小零件逐一装上,陶瓷灯座在安装时必须注意图示方位,这样可以保持接线距离最近。
其中电源变压器,左、右声道输出变压器由于体积庞大而笨重,故应该在全部小零件焊接完毕后再安装,因为在安装过程中底板要四面翻动,容易损伤外表。
图6
图6 电子管合并式功放布线图1.布接地线
接地线的布局以电源变压器为起始点,分为左、右两个声道,采用直径
1mm 左右的裸铜丝或镀银铜丝,分别焊接在预先安装好的铜质焊片上,由末级输出端子至功放级,然后至倒相级、前置输入级。
并注意电源变压器和输出端的大电流接地线不可与输入级的小电流接地线直接形成回路,虽然用万用表测量机内所有接地线均为0Ω,但对交流信号而言电位差较大,布线不当会引起
杂声干扰。
2.布灯丝线
合并式功放的灯丝供给分为3 组,左声道与右声道功放管各接一组,前级左、右声道合用一组,为防止交流感应,灯丝接线应全部采用绞链方式两根绞合起来,这样交流电磁场即可相互抵消。
为减少交流声干扰,灯丝中心抽头必须接地,对未设灯丝中心抽头的电源组可在灯丝两端各接100Ω―200Ω一只,用电阻的中心抽头接地,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3.屏蔽隔离线
输入管栅极的灵敏度很高,极易产生交流杂波信号的干扰,由于输入管栅
极与输人接线端子与音量控制电位器引线较长,所以必须采用金属屏蔽隔离线,其外层金属编织线的接地端,应安排在输入管阴极接地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搭棚式接法一样将功放机内的各种元器件分为3—4层,安装元件的步骤是由下而上。
接地线与灯丝走线一样置于靠近底板的最下层,其地线贴紧底板,并保持最好的接触;第二层多为各电子管阴极与栅极接地的元器件。
注意同一管子阴极与栅极的相关元件接地最好就近在同一点接地;第三层是各放大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元件;最上层则为以高压架空接法连接的阻容等元件。
高压元件置于上层能够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对各级电路造成的干扰。
二、关于一点接地一点接地,在电子管功放电路的布线中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措施。
图8—2为一点接地示意图。
关于输入级与电压放大级的元件接地问题尤为重要。
需要实行一点接地的元件,要紧有栅极电阻、阴极电阻与旁路电容等。
最好仅用元件引线直截了当焊接,尽量不使用导线,否则极易产生交流杂声干扰。
栅极电阻敏锐性最强,因此对前级功耗专门小的栅极电阻,其体积越小越好,可采纳0.25-0.5w的小体积电阻为宜。
其电阻一端应直截了当焊接在管座上;另一端直截了当通地。
假如因元件尺寸或位置关系,难以做到同一点接地时,亦可就近接在同一根粗的地线上。
图8—3为近端接地示意图。
三、焊接要领由于电子管功放的零部件尺寸较大,而且接地线又与金属底板直截了当相通,焊接时的散热性较强,因此在焊接时必须采纳50W左右的内热式电烙铁才能保证焊锡的充分熔化。
而一样用来焊接晶体管元件的25W左右电烙铁热量不够,容易产生假焊或脱焊等现象。
焊接时所使用的助焊剂,应该采纳松香或一级的中性焊剂,幸免使用酸性助焊剂。
因为酸性焊剂不但有腐蚀作用,而且会引起电路漏电现象。
对一样元件的焊接,其电烙铁与元件间最好保持45度左右的倾斜角,如此接触面较大,热量平均,容易焊牢。
其焊接时刻一样应保持1—2秒为宜,时刻过长容易损坏元件;接地线的焊接时刻可适当加长一些;元件焊上支架前应先将元件引线在支架绕牢,或穿进孔内勾牢,然后再进行焊接。
关于元件,在焊接前必须将引脚表面氧化层用砂皮擦清,并镀好焊锡后再焊接。
图8—4是管座与支架焊接示意图。
元件与地线进行焊接时,也必须将通地端与地线先绕牢,或者与焊片孔勾牢,然后再焊接。
焊接时,烙铁接触焊点时刻要稍长些,以确保焊牢。
对需要进行调整的元器件,可临时采纳搭焊,待调试完毕后再绕住焊牢。
图8—5是零件与地线焊接示意图。
对架空元件的焊接,可采纳镊子或尖嘴钳夹住元器件,以免热量传导烫痛手指。
焊接时可先将焊锡丝对准要焊部分,再用电烙铁边熔边焊,如此焊接质量最佳。
图8—6是架空元件的焊接示意图。
焊锡丝的品质对焊接质量也有专门大关系,一样的锡块和焊锡条最好不用,而采纳1—3mm含松香芯的高纯度焊锡丝为宜;品牌胆机所采纳的为含银2%的焊锡丝。
直流高压部分的分压电阻、降压电阻等,使用时发热量较大,因此必须采纳架空接法,并将元件安置在最上层,以利于热量的散发。
同时,还应注意有高压电流通过的导线不宜与其他栅极连线靠近或平行,最好使用不同颜色的接线、以示区别。
而且导线的距离也不宜过长。
高压去耦电阻及电容必须靠近屏极电阻焊接,而电解电容的通地端与电源变压器高压接地端如相距较远时,还应加接优质通地线,以防止滤波电容器内的交流成分阻碍前级的电压放大管。
图8—7是高压元件架空接法示意图。
支架与灯座间的过桥接法,要紧解决跨度较长的屏极元件的耦合。
电位差较大的元件,不要焊接在同一个支架上,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图8—8是支架与管座间架空接法示意图。
各级电子管的屏极与栅级元件尽可能使之远离,后一级屏极回路的元件,切不可与前一级栅极元件相近或平行。
功放管屏极或栅极回路要串接的电阻,应直截了当焊接在电子管座的屏极或栅极接线片上,如电子管座上无空脚架空,可在最近距离内使用小支架,不宜再用较长导线相连接。
图8—9为管座自架空接法示意图。
功放管屏极与帘栅极回路的接线一样不用支架,直截了当由灯座上接出,并以最短的距离穿过底板与输出变压器一次侧相连接,切不可用支架绕道而行。
如此不但损耗增大,而且会阻碍前级放大器。
第二节电子管功放的安装步骤现代电子管功放除了声道分立的高档机型外,大都为合并式的立体声功放。
下面即以立体声功放为例,介绍其安装程序。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地位,先将各种小零部件装上。
如电子管管座、开关、电位器、输入与输出接线端子、插口、接线支架、接地焊片等逐一装好。
电子管灯座在安装时必须认清图示的方向,如此可保持走线距离最近。
管脚识别,可将电子管管脚朝向自己方。
功放管用瓷八脚灯座时,从中心对正缺口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为1→8号接脚;前级放大与推动管为九脚灯座时,从开档较大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为1→9号接脚。
专门管座的管脚识别大差不多上在特定标志下按上述方法识别。
左、右声道输出变压器、电源变压器、阻流圈等因较为笨重,在安装焊接各种零件时,底板要四面翻动,容易损害外表漆皮,应当在全部阻容元件和接线焊接完毕后,最后再装上。
安装电源变压器与输出变压器时,必须在螺丝上加装弹簧垫片,使之不易松动,以防止变压器通电后与底板之间产生振动,从而引起涡流损耗与交流声。
1 合理的接地点式电子管功放中的接地走线,对功故机的信噪比与电性能的优劣有重要阻碍。
专门是在增益较高的多级放大器中,其接地走线的布局方式尤为重要。
因为功放机中的接地线具有双重作用,既是直流电压与电流供给回路,又是音频信号的通路,其间通过的直流电压电流大小及交流信号的强弱亦不相同。
尽管用万用电表测量功放机内的所有接地回路,其阻值均为0Ω,但对交流信号而言,各接地通路之间仍存在着电位差。
假如采纳高频微伏表测量时,其间的电位差可达数微伏以上。
在高增益的多级功放机中,如接地走线布局不当,在高增益的输入端如混入数微伏的交流杂波信号,通过多级放大器逐级放大后,将给功放机的信噪比带来极大的阻碍。
目前比较流行的接地点式有两种:母线接地点式与单点接地点式。
功放机的母线接地点式是采纳直径为1-1.5M 左右的粗裸铜丝或镀银铜丝作为接地母线,在功放机的底板上按照放大器的电子管位置就近顺序排列。
一样由输入端子至第一级、再至倒相级、推动放大级、功率放大级,最后至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端。
接地走线的次序切不可前级与后级颠倒。
立体声功放的接地走线必须左右声道严格分开,并各自按照顺序排列。
同时必须注意输出端的大电流接地线切不可与输入端小电流接地线直截了当相通。
图8-10为母线接地点式示意图。
单点接地点式一样使用在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级,或者当功放机中部分采纳电路板时,其接地走线的原则也必须按照功放级的前后级顺序排列,切不可前级与后级颠倒。
单点接地点式所强调的是,每一级的通地必须接在同一接地点上(确实是我们常说的“一点接地”),其中该级的栅极电阻、阴极栅负压电阻及旁路电容的通地尤为重要,两者之间不承诺再有导线存在。
因为导线难免存在电阻,它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对高灵敏的放大器来说,等于在放大管阴极与栅极之间串接了一个交流电源,通过逐级放大后,即会产生严峻的交流声。
输入端子的屏蔽隔离层接地,也必须在前级放大管的同一接地点通地。
外层屏蔽罩壳或输入端子外壳应与功放机外壳相通。
图8—11是单点接地点式示意图。
单点接地点式与母线接地点式不是绝对分开的,一样可混合使用。
如在高灵敏的前级采纳单点接地点式,而在功放级、电源滤波级等处可采纳母线接地点式。
关于带前置放大级的功放来说,其放大级数可达5—6级。
如此在MIC传声器或AUX拾音输入端的灵敏度极高,可高达3—5mv。
假如在输入端混入柔弱的噪声电平,即使输入端噪音电平仅为0.01mv时,经多级放大后,如其有用信号输出电压从3mv增加到30v 时、噪声电平亦会由0.01mv,被放大至0.1V。
如此该功放的信噪比将近于50dB,会给输出信号造成极大的干扰。
而对3—4级的功放来说,其输入灵敏度为0.3—0.5v,假如输入级同样也混入了0.01mv的噪声电平,通过较少级数放大后,有用信号被放大了100倍,噪声电平即被放大至1mv。
则该机的信噪比即达到了80dB,如此,尚可同意。
对高灵敏度的多级放大器来说,由于放大级数多,增益也高,对柔弱的噪声信号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高品质的放大器多采取电路隔离措施。
如在一台功放机内,将前级与后级分开,使的级放大与后级放大各成回路,再由多芯插头将前后级相连。
此外,对灵敏度较高的MIC传声输入端,为防止噪声电平干扰,多采纳低阻抗、平稳式的输入方式,在输入端还常备有屏蔽式隔离装置,将前级放大予以独立,如此即可有效地减少噪声的干扰。
2 交流电源线的配线方法功放机内的交流电源走线,专门是大电流的交流灯丝走线,假如布线不当,会达成电磁场向外辐射,给放大器带来交流声干扰。
50Hz交流电的波形为正弦波,当接上负载后,交流走线回路上的电流即随着交流电的周期变化。
交流走线中的电流越大,向外辐射的电磁场也越大。
如采纳单向走线时,其外辐射电磁场将感应到功放机内的其他走线及元件产生严峻的感应交流声。
假如功放机中的交流电源线或交流灯丝走线,采纳双股平行走线时,由于平行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布电容,尽管可将部分电磁场旁路,但仍不能清除干扰。
假如将功放机中的交流电走线,采纳双股线绞合起来,因为绞合的两根交流走线其电流相依相反,能将交流电外辐射电磁场相互抵消,因此能排除外电场的于扰(图8-12)3 高压电源的布局以立体声功放为例,其布线原则是左右声道应严格分开。
接地走线置于底板最下层,采纳母线接地点式,左右声道的接地线分成两路,并按照放大器前后级顺序排列。
交流灯丝走线与交流电源走线均采纳双线绞合的方式,以减少外电磁场的辐射。
立体声功放的直流高压高达400V左右,为防止高压外电场的辐射,因此必须采纳接线支架,将高压供电线置于各元器件的最上层,即采纳所谓的架空接法。
高压供电线还要注意尽量躲开电子管栅极回路走线,以防止产生感应交流声与啸叫声。
立体声功故的直流高压电源总电流一样约0.4A左右、其静态工作电流与满信号时的工作电流波动较小,故高压滤波电容器的容量也无需太大,一样采纳几十微法至几百微法即能满足。
而晶体管功放则工作于低压大电流状态之下,而且静态与满载时电流波动极大,故必须采纳几千至几万微法的滤波电容才能满足要求。
前级滤波电容通常采纳100-470uF,可采纳电容夹圈或粗铜丝与底板固定。
经被釉电阻降压后为次高压电源,专门供前置放大与推动放大级使用,其去耦滤波电容可采纳CDZ组合式,容量20-30uF即可,因前级电流仅20-30mA左右。
4 元器件的组装布线工作终止后,即可开始安装与焊接各级管座上的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自制功放多采纳搭棚式焊接方式。
搭棚方式能够就近走线,达到合理布线的要求。
功放所使用连接线,为了便于识别,一样适应上直流高压线用红色,屏极连线用或橙色,栅极连线用绿色或蓝色,阴极连线用棕色或黑色。